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寒雨潇风
“那便全赖师弟了!”
徐晃道:
“师兄哪里话?可先暂避锋芒,某这便回营替兄长求情。”
袁谭点头称是,领兵退回南皮。
当日,曹袁两军各有损伤,曹军兵退五里安营扎寨。
徐晃方回寨中,却听曹操正与众将怒道:
“袁谭此子反复无常,吾必杀之,方解孤恨!”
却听众将皆点头称是,纷纷明志,不由心中迟疑。想来徐晃毕竟是降将,比不得其他诸将,但龙须虎本就是实诚人,心中暗道:既已答应了师兄,怎么也要试一试。大踏步步入军帐之中。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三十三章 各为其主
曹操正与众将商议间,见徐晃归来,招呼徐晃过来,喜道:
“此战公明当记首功!来!快坐。”
众将纷纷庆祝。
徐晃谢过曹操与诸将道:
“丞相,方才我与袁谭交手之时,袁谭出手甚是迟疑不决。依末将看,此人或有降意……”
曹操冷哼一声道:
“公明,此事末要再提!方才我正与诸将说到此节,袁谭这种人,小人也!纵使今日归我,也如养狼一般早晚伤人!若留之必为后患!”
徐晃闻言眉头一皱进言道:
“丞相,不战而屈敌之兵方为上策,若袁谭肯降,兵不血刃夺下南皮……”
曹操闻言微有怒色道:
“斩草不除根,必为后患!河北诸雄皆以袁谭为首,此人必除,公明休要再言!”
见徐晃仍要进言,曹操将手一摆。转念间,忽暗道:以徐晃之能,袁谭万不能敌,但眼见二人交手数合竟拿不下,恐怕其间有莫大的隐情,但他恐伤了将心,自是不好细问。
徐晃在营中为人甚是豪爽,众将中多有与徐晃关系好者,见曹操面色已变,冷若寒霜,纷纷暗示徐晃勿要再言。夏侯渊更是上前一把拉过徐晃,摇了摇头,不让徐晃再说。
想当年封神之时,两兽一同为周朝效力,关系自是颇好。二人在曹营相见后,徐晃便一直在夏侯渊帐下听令,夏侯渊自是对徐晃极好,故而才有今日之事。
但饶是如此,曹操自此便开始怀疑徐晃,后来徐晃虽屡立战功,但终不为曹操所重用。后来的五子良将之中,徐晃也是最末,全是由此而来。
却说袁谭,今日疆场之上,听了徐晃一言,真是吓了个半死。自己师父何等道行,若师父为曹氏效力,自己哪有机会?
不过细细一想,不由大喜,自己所虑无非是曹操不肯重用自己,若师父归了曹操,自己早晚都有出头之日。当日细细捉摸:徐晃乃是降将,说话份量恐怕不足……恐怕还需助他一助,但要怕谁去好呢?
正想间,忽有人报:
“将军,曹操四面围定南皮,正全力攻城。”
哎呀!袁谭闻言大惊,看来,徐晃没好使呀,袁谭一时不由着了慌。心中暗思,辛毗现已叛降曹操,不如令辛评前去请降,辛毗怎也要顾忌亲兄弟为自己说两句好话,或有一线生机。想及此处,当即召来辛评,令其去曹操处请降。
当日,辛评出城请降,曹操也知他与辛毗乃是至交,本欲将辛毗请至帐中,但辛毗直言自己实不宜参与其间拒不出见。
辛评入见曹操行礼毕道:
“我家主公诚意请降,望丞相准降。”
曹操哼了一声道:
“袁谭小儿,反复无常,实难信任。现在你弟弟辛毗正在孤帐下,颇得孤心,屡次向孤举荐你,若你愿意,自可归孤帐下,孤自当重用。”
辛评闻言挺胸道:
“丞相此言差矣。某闻主贵臣荣,主忧臣辱。某久事袁氏,岂能背信弃义?望丞相准我家主公请降。”
曹操闻言道:
“既如此,休要再言,你且去吧!”
说罢,传令送客。
辛评不想竟连辛毗的影子都没看到,知他绝情,心中恨恨不已。正想间,却见前方路口寒松处有一人立在风雪之中,那人听到脚步声,便自回过头来笑道:
“兄长,许久不见,近来可好?”
说话之人正是辛毗,辛评见到辛毗不由走上前去抓住辛毗脖领怒道:
“主公待你我兄弟不薄,你如何竟做此背主之事?”
辛毗仍是含笑,缓缓放开辛评的手道:
“兄长,袁氏非是得天下之人,我早劝你弃袁归曹,你就是不听。你我乃是为了修真大业,何故陪他送死?”
辛评闻言怒道:
“你不知袁谭曾有大恩于我吗?竟说如此不义之言?至我于何地?”
辛毗冷笑一声,怔怔看着那青松孤零零立于雪中,笑意尽去,寒声道:
“袁谭是曾有大恩于你,可是,兄长,你且看这青松,它一枝独秀在这风寒之中,你可知它受尽多少苦楚寂寞?”
辛评闻言怔怔,似有所悟,方要开口,辛毗接着阻道:
“遥想当年,你我兄弟在那渭水河畔,虽不似这人间灯红酒绿,却也定静祥和,不知胜却今昔多少!唉!若不是他,你我何故在此追名逐利?”
说罢,连连摇头,辛评闻言不由默然,两人同时陷入沉默,任由北风浮雪荒凉着心扉。良久,辛评长叹口气:
“始至今日,才知贤弟内心苦楚,实乃为兄大过。但……”
辛毗抬起手摆道:
“兄长再勿言其他,丞相如今心意已定,绝无反悔之说,你只说你是否随我跟从丞相便是!”
辛评听辛毗说得冷陌非常,深吸口气道:
“既如此,怒为兄怒难从命。”
说罢转身欲走,辛毗嘿嘿一笑道:
“既然兄长心意已决,小弟绝不能看兄长这般死于非命。”
话未毕,骤然出手,只见雪花飞扬,数道柳枝有小腿般粗壮平地而起牢牢困住辛评,辛评登时被缚在当场,恨恨道:
“佐志(辛毗字),你要做什么?”
辛毗脸上挂着一抹奇异的笑容道:
“我只需困住为兄半月,半月过后南皮城必破。”
说罢又做了一个印诀,柳枝张牙舞爪缓缓收起,直将辛评捆在半空中,辛评咬牙切齿道:
“佐志,你快放我下来!否则,我……”
辛毗依旧笑着脸,他道行胜于辛评,二人同时道修,辛毗已破虚入元,快至地仙一级,而那辛毗也不过在虚境末期,辛毗料想他拿自己无法,也不理他,只自顾紧打手诀,缓缓收紧。
辛评哇呀一声爆叫,只见辛毗的柳枝之上隐有火光闪现,直把辛毗吓得面色发黑,登时收了法术,只见柳枝散尽辛评登时失去支撑,从半空中跌落下来。辛毗抢上前去,扶住辛评紧声道:
“大哥,何至如此?”
再看辛评唇上发青,面如白纸一般,形状甚是恐怖,但还好,辛评气血还在,脸色尚红。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三十三章 佛门至宝
原来方才辛评被困于辛毗的道法之中,他道行不及辛毗,哪能脱身?体内刚刚练就元婴,连自爆的能力都不曾有,一怒之下,竟逼出体内心火,要硬破辛毗的柳枝,幸好辛毗收的早,否则,恐怕此时早已被魔火入侵。饶是如此,辛评也是身负内伤,气血失调。
辛毗方要运功为辛评调息,但辛评哪肯?一把将辛毗推了个咧跌,护住心口,站起身来,看也不看辛毗道:
“你我各为其主,我不怪你。”
说罢,辛评踏着雪影朝南皮方向走去。辛毗看着他步履蹒跚越走越远,只觉混身无力半坐在雪中不由得感慨万千,念及昔日情深似海,今日却成陌路仇敌,眼泪险些没有落下来。
却说辛评缓缓走回南皮城,运功疗养了一下,循环了一周期,脸色好了许多,但心火既生,便是魔障丛生,最是难除,但好在辛评道行并不甚高,若入了地仙一级,除非大罗金仙,否则极难除尽;而若入了仙境,要想去除心火,则更是难上加难,不知会给修道前途凭添了多少障碍,一个不好便被烧得魂飞魄散,连转世轮回的机会都没有了。辛毗万万没有想到辛评竟会行此险招。
辛评回到南皮,自是未谈及辛毗之事,只沉声道:
“主公,曹操不准降。”
袁谭闻言大惊:
“怎么可能?!”
辛评无语,袁谭眼珠急的滴溜乱转,忽然邪意一生恨恨道:
“辛评,你弟弟现在侍奉曹操,莫非你心生二心不曾?”
辛评此时本就心火已升,魔念一起,负面情绪生得极快,闻言不由心火又升,直气得七窍生烟,手不由都哆嗦起来,竟说不出话来。但那袁谭心中只是恶念,哪曾注意到这些微末细节,仍道:
“我待你兄弟不薄,不想你二人竟叛我……”
袁谭话还未说完,只见辛评满脸土黑,两眼发红,似火一般,袁谭这才注意到辛评的异相,心中邪念顿散:
“仲志……你……”
袁谭话还未说完,辛评哇的吐出一口血水,七窍生烟,轰然倒地,袁谭忙上前扶住辛评,只听辛评硬生生吐出一句:
“辛评未叛!”
话未毕,已然昏倒在地。袁谭一把其脉不由心惊,此时尸体竟然都已经凉了,精血尽散,直烧得魂飞烟灭,不由痛声道:
“吾不意陷害忠良,吾之过也!”
众将见袁谭大恸,无不劝解,郭图道:
“主公,节哀,眼下,曹操不准降,还需图良策。南皮城兵甲充足,未必没有一战,明日主公可尽驱城中百姓在前,军士继后,正可与曹操决一死战!”
袁谭两眼血红道:
“曹贼逼吾太甚,吾必杀之!”
当夜,袁谭令军兵尽驱城内百姓。次日,日头方升,鸡犬未鸣,袁谭便令手下四门大开,以百姓在前,军士在后,喊杀震天,蜂拥冲出城外,片刻便与曹军斗在一处,曹军兵士不敌,纷纷退至曹寨。曹操早得到消息,当即亲自出寨,引军直迎其锋。两军又混战在一处,这一战更是惨烈异常,袁军以百姓做掩护,两军刀兵相见,百姓死伤无数。可怜了南皮城的数万百姓。东方日头方起,直映得地上一片血红,惨淡非常,地府不知平添了多少冤魂孤鬼。
这一场好杀直从清晨杀至午时,两军仍是不分胜负。却说此时两军混战,曹操也无良策破敌,只恨得咬牙切齿,曹洪忽至道:
“大哥,某有一计可杀袁谭!”
说罢在曹操耳边耳语了几句,曹操闻言大喜,当即领着一队人马来至北边土坡上,当即将倚天剑抽出立在坡前,又令军士将军鼓取出放在倚天剑之后,曹操轮起鼓槌,轰隆隆击起鼓来,只见倚天剑剑光一闪,毫光万丈。曹军见主帅亲自击鼓,又得倚天剑剑气,登时士气大震,拼力冲杀,直击得袁军大败。
袁谭见众军抵不住曹军,不由恨急。抬眼望去:但见曹操只十数人立于土山之上,击鼓呐威。把牙一咬,高喝道:
“弟兄们,随某来!”
话毕,引着自己数百亲卫直奔土坡杀去,袁曹两军正自激战,那许褚也正杀得兴起,哪顾得到曹操?但袁谭引着亲卫一走,袁军失了主心骨更是抵敌不住,接连退败。这时才有人看到袁谭引着一队人马蜂拥朝曹操奔去,不由大惊。乐进离得颇近,见势不好,引了数骑去劫杀袁谭部,看看追上,袁谭左臂一挥,早有数名亲卫调转马头迎上乐进,乐进被阻在当口。又有李典迎上,袁谭又一摆臂,便有数骑阻住李典。这一路人马朝曹操土坡奔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牵动了整个战场的态势,曹军无不朝土山方向移动,袁军趁势发难,两军又陷入焦灼中。
却说袁谭引着数骑正往前行,不注意土山下却有一片密林,袁谭刚至此地,只见烟云**,却似有千军万马扑来一般,光华万千,直刺得睁不开双眼。袁谭暗道不好,登时陷入阵中,再想退出去已然来不急了,只见风烟四起,竟似有千军万马奔出一般,又见五色华芒,光耀万丈,直刺得人睁不开双眼,甚是奇异,袁谭将体内真气聚在眼中一看,不由失声道:
“定海珠?”
武吉毕竟是封神时期的人物,见识极广,一眼便看出这光华极似当年定海珠的光华。想当年,赵公明手持二十四颗定海珠,端的是佛挡杀佛,神挡杀神,杀尽神佛两道精英,势不可挡。
遥想当年阐教十二位金仙中便有赤精子、广成子、道行天尊、玉鼎真人、灵宝大法师五位金仙被此宝所败,可见此宝强悍。此宝祭于空中,便有五色毫光,纵然神仙也观之不明,应之不见。
不过要说到定海珠就得说说燃灯道人,这位后来归于佛门的燃灯上古佛。因为这定海珠后来被燃灯夺去,留为已用,后来立佛便将二十四颗定海珠化作二十四诸天。
有很多人可能都会奇怪,为什么这位位高权重的阐教高人会转投西天?
这个日后再讲,因为众人可能不知道这定海珠的来历,诸位有所不知,若非被世俗之物落宝金钱收去,非圣人一级,莫想斗得过赵公明。
诸位可能奇怪了,这和圣人有毛线关系,赵公明不是被散仙陆亚击杀的吗?怎么能说除非圣人一级?虽然当今天下都把陆亚传的神乎其神,什么‘先有鸿均后有天,陆亚道人还在前。’云云,若是像我们这种修真中人还这么说的话那真是要被同道中人所耻,怡笑大方了。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三十四章 定海珠
陆亚道君日后自有机会详述,先说二十四颗定海神珠的来历吧,其实这定海珠的来历许道人的封神演义里讲的清楚,而且是被燃灯道人点破的。
虽然此人品行……呵呵,但论学识之渊博在阐教二代弟子中不做第二人想。此人在破“风吼阵”时就指出要破此阵,必须要借定风珠足可见其学识;闲话少说,书归正传,他在什么时候说出来的呢?现在让我们穿越到封神时期。第四十七回中,曹宝用落宝金钱收了赵公明的定海珠,燃灯道人一语就道破了宝物来历:“此宝名‘定海珠’,自元始已来,此珠曾出现光辉,照耀玄都。后来杳然无闻,不知落于何人之手。”
大家看到没有,原来此物曾是照耀玄都的至宝,那么此宝来历不言而明。玄都是何地方,想必大家必然都熟悉,虽然没去过,但没有几个没听过的,老子的玄都洞府啊。
“原来如此。”想必不少人会生出这种慨叹。
原来定海珠是老子所有,还曾在老子的玄都洞照耀过,之后就“杳然无闻”,销声匿迹了,连老子都不知道去哪了,多年后才被我们见多识广的燃灯道人一语道破。原来到了截教赵公明手里,被他用来炼性修真,在罗浮洞中以证元始。
赵公明求仙问道之心实在是无人可比,简直是胆大包天,居然把玄都洞里的宝物定海珠弄到了手里。也亏他有本事,竟然能把这件事在老子的眼皮子底下瞒了这么久,始终没有被人拆穿。
从定海珠在赵公明手里的使用情况来看,应该还被他祭炼过,于是每次使用时,都是红光闪灼,一派五色毫光,瞧不见是何宝物,也难怪众人不识。
原来此宝本是圣人之物,而且还是了不得的东西,现在大家不会怀疑在下的话了吧?
幸好被世间第一俗物落宝金钱打落在地,要不然除非圣人一级,别人还真难把这赵公明如何,看来这有钱能使鬼推磨却是不假。
说到这里,不由想起西游之时,西天佛祖也曾用过此宝。诸位可能有所不知,在金兜山,猪八戒因为贪心拿了人家三件纳锦背心,结果被那洞主独角兕大王给逮住了。
兕大王的来头不小!他就是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精。
西游记中这是最大的一难,至此之后太上老君便再没为难过唐僧西行。
孙悟空再这一难中是上天入地,请神请道,却没人能拿得了这青牛精,最后没办法了,只好去西天找如来。
如来佛听说了之后,即令十八尊罗汉开宝库取十八粒“金丹砂”与悟空助战,罗汉比菩萨还差,能打的赢兕大王么?
如来佛为什么要派必败的人去呢?孙悟空也表示怀疑,但如来说的好:“教罗汉放砂,陷住他,使他动不得身,拔不得脚,凭你揪打便了。”
事实上,金丹砂根本就陷不了兕大王,一交手,金丹砂也被兕大王收去了。其实,兕大王在没用圈的时候,金丹砂也没能陷住兕大王。
这个结果如来佛是知道的,所以,如来佛在事先特意秘密吩咐降龙、伏虎二位罗汉,那妖魔神通广大,如失了金丹砂,就教孙悟空去找太上老君,必可一鼓而擒也。这一场,丝毫不亚于当年天兵天将围剿孙悟空,孙悟空可没有兕大王这么潇洒,把人家的兵器一股脑的全部收走!
那个宝贝圈子实在太厉害了,来什么,收什么,几乎就没有他收不了的!也没什么能克制得了它!这个圈儿叫做“金刚琢”,就是道祖太上老君当年打孙悟空脑袋的那个圈子。
孙悟空知道后说:“可恨,可恨!如来却也闪赚老孙!当时就该对我说了,却不免教汝等远涉!”
这里面就存在问题,如来佛为什么不直接叫孙悟空去找太上老君?而是要先失了金丹砂,再去找太上老君?
我们再看,太上老君是怎么来的?老君装作一副很糊涂的样子,和孙悟空东扯西拉,直到听孙悟空说兕大王已将金丹砂抢去后才来的!
金丹砂究竟是什么?原著中有很详细的描述:
“此砂本是无情物,盖地遮天把怪拿。只为妖魔侵正道,阿罗奉法逞豪华。手中就有明珠现,等时刮得眼生花。”
那么,金丹砂不是刀兵,不是水火,乃是无情之物,可以遮天盖地,一亮出来,便能逞豪华,叫人眼生花。这不是钱是什么?世上除了钱之外,还有有更符合这些特征的东西吗?
如来佛是非常发财的,他的弟子下山,为别人念一遍经,最低收费为:三斗三升米粒黄金。他还不满足,还要扩张。这下好了,被太上老君抓住了把柄,抓的可是偷衣贼哦,把唐僧掐住不放,叫你取不成经,看你怎么办!
如来佛果然佛法无边,送钱!送钱!有钱能使鬼退魔,钱一打过去,魔王自然就走了。
如来佛是叫十八罗汉开“宝库”取的这十八粒“金丹砂”,我们知道,真正厉害的武器都是私人随身秘密携藏的,能够叫下人去开的柜子,一般装的都是公物,十八罗汉开的这个宝库,就应该是一个公共财物保险柜。
下砂的时候,“把头低了一低,足下就有三尺余深,须臾,又有二尺余深。”可见,这一粒“金丹砂”,就相当于一座金山,如来佛一次性就送了太上老君十八座金山。书上写的明明白白,这些罗汉是奉法旨来逞豪华的,不是来斗殴的。
如来为什么要安排孙悟空去请太上老君?因为大战金角银角之后,悟空将五件宝贝还给了老君,老君便欠下悟空莫大的人情。所以叫悟空去,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太上老君当然是满意的。故事结尾写到:“均平物我与亲冤,始合西天本愿。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老君降伏却朝天,笑把青牛牵转。”
老君是笑着把牛儿牵回去的,他笑什么?他的牛儿为他争了气,刀兵不怯,水火无功,他把唐僧掐住不放,凭你用什么武器,莫想!任你使尽千般计,莫想!不拿钱出来是不行滴!
你不是要传经吗,那好,你得分我一半的利润,是结亲还是结冤,由你自己选择,“均平物我”了,方能合你西天本愿。所以老君笑了。
唐僧这一关,就是如来佛用落宝金钱这等凡物买过去的,当然落宝金钱比这金砂可牛逼多了。否则,取经的故事,到此就结束了!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三十六章 大破南皮
袁谭心念极转,此宝已被燃灯收去,怎么会在此出现?莫非……
袁谭念头极转间,早有无数曹兵涌出与袁军斗在一处,场面甚是激烈。这群袁军都是袁谭亲卫,可以说是主力中的主力,精英中的精英,但在此时刻,那袁军中多无力抵抗。只是那五色毫光对别人似也不甚厉害,更没什么影响,只有袁谭眼见定海珠不由心生怯意,吓得定在当场,怎么也曾不料到这燃灯的法宝竟会在这里出现。正此时,只觉得身后寒风骤起,他心生警兆,方要躲闪,但只觉颈上一凉,早被人结果了性命。
却见千军万马中,一将单手提刀,立于万军之中,哈哈大笑,竟是曹洪。
曹洪虽不愿沾染过多因果,但那曹洪乃是武财神赵公明驾下财鼠,当年赵公明被姜子牙用那邪法钉头七箭书暗害,死得甚惨,绝了仙缘,可谓与姜子牙有不共戴天的大仇,虽然那钉头七箭书是燃灯道人所授,但施法之人毕竟是那姜子牙。曹洪知道袁谭便是姜子牙的弟子武吉,早欲除之而后快,只可惜,自己道行微末,不及袁谭,哪敢轻涉其险?前日不想竟有赵公明驾下的纳珍天尊曹宝托梦与他(赵公明驾下有四个天尊: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这四人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那纳珍天尊曹宝最得赵公明心意,也最是厉害,曹洪正是其驾下送财鼠,因而姓曹),只道:
“那武吉师父姜子牙曾施法暗害真君,真君不好与他计较,咱们做属下的却不能不尽心力。若让武吉死在别人之手,反丢了真君的面子,需得让他死在咱们手中,方才血恨。”
曹洪级别自是不及纳珍天尊,跪伏在地道:
“天尊,属下无能,道行微末,那武吉甚是厉害,属下恐不是其对手,反污了真君名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