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超级强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牧场星辰
因为,赵无极并不是专业的文艺工作者,而是华夏zhengfu体系内的一名基层官员,一名官员,去倭国作秀演出,是否合适?
何克礼觉得,梓州市委也好,市zhengfu也好,非常难以作出这个决定,得请示省委或者中/央。
只是,何克礼还没想好对策,市委书记方平就表态了:“好,这个条件我们答应,板田先生,倭方还有什么条件一并提出来吧。”
方平是怎么回事?何克礼本能地觉得这个决定有些草率,尼媒,你方平完全可以宣布暂时休会,梓州方面讨论了再告知倭方嘛,怎么能当众答应呢?
板田次郎一听方平同意邀请赵无极去倭国访问,心情顿时放松下来:“各位,其他条件,此前我们已经互换了意见,具体的投资问题,可以双方此前的文本为基础,进行谈判。不过,我建议这个问题留在倭国首都讨论吧。”
板田次郎说完这句话,就起身率领三石株式会社的同仁们离开了会场。
“尼媒,倭国人怎么如此无礼?”与会的梓州大佬,也不全是外交工作的白痴,至少,何克礼就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神奇的是,以方平为首的绝大多数官员竟然起身为倭国人送行。
待倭人全部离开了会议室后,方平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各位,讨论一下去倭国访问团成员名单,尽快告知倭国客人。我提议,这次赴倭访问,由省委常委、副省长邹茂源同志担任访问团团长,大家有没有什么意见?”
“同意。”
“没意见。”
会场上响起凌乱的应答声。谁敢有意见啊,邹茂源可不仅仅是省委常委、副省长那么简单,他还是市委书记方平的老领导、老上级,谁反对,不但要得罪邹茂源这名常委副省长,还要得罪市委书记,不划算啊。
再说,自己又当不了团长,哪个当团长不都一样!
“由邹茂源担任访问团团长,我没意见。不过,方书记,出访倭国这事,是不是先请示一下省委?”何克礼待众人冷静下来之后,出声问道。
何克礼的意思是,老方啊,你刚才答应倭国人答应得太快了,要是省委或者更高层面的人不同意,岂不是要在倭国人面前失言?
不过,就是何克礼本人也没意识到,这个访问团,最先应该征求当事人赵无极的意见。这不怪何克礼。也不怪与会的这么多市级高官。因为长期以来他们就养成了一种思维习惯:一个小小的乡长。即便再有成绩,再有名气,难道还能不听上级领导的安排?
当然,在座的人并不知道赵无极对国家真正的贡献。因为他们没有资格知道。至于吴冕首长等三大巨头接见赵无极的事,这些官员的认知还没有倭国人那么深,他们本能地认为,这是首长在做一种表率。要关爱青年人的成长。
虽然何克礼与北方某位大佬的关系非常好,进而与省委书记柳伯益的关系也不错,但柳伯益也不会违反纪律,告诉何克礼赵无极为国家做的那些事。
好在何克礼本人并没有犯晕,头脑还是清醒的。
“呵呵,克礼同志,这个,昨天你打电话给我后,我就电话请示了邹省长,邹省长表示没有问题。他说,梓州市委市zhengfu的正式组团报告出台后。给他的办公室送一份过去就行了。”
“啊,既然邹省长表了态,这事就容易了。”何克礼也没多想,不就是几个人或十几个人去倭国旅游一圈吗,小事一桩而已。
“我们在座的,哪些人想去倭国,以什么理由去倭国,此外,市委市zhengfu还有哪些人应该去,大家都说说,议议吧。”
“我提议,由方书记担任访问团副团长。”市委办主任余明刚全然没注意在座几位大佬的表情,率先表态道。
“明刚同志,难道你不想去倭国看看?”方平对余明刚的话非常欣赏,他想当副团长,但他不能说出来啊。另外,如果他当了副团长,去倭国访问,那么,何克礼就得留在梓州市主持工作了,绝对没有两个人同时出国的道理,也没有这个可能。
“呵呵,我就作这个访倭团的服务员吧,我为大家服务。”余明刚这个出访的理由不错,这么多人出访,确实得有人负责联络服务。
“我也去吧。我去看看倭国的城市建设,取一点真经。”分管城市建设的副市长张维国说道。这时,城市建设还不是那么重要,一般由普通的副市长分管。
“我也去看看倭国的工业发展水平吧。这个,我们确实应该向倭国学习。”市委分管经济工作的副书记张兴锐表态道。
张兴锐这个表态,等于是断绝了市zhengfu分管工业的常委副市长赵永明的念想。原则上,分管领导也只能去一个。
余明刚的那个表态,具有同等价值,他去了,市府办的主任罗顺就不能去。怎么可能两个大管家都同时出国呢,再说,市长都没机会去倭国,他一个市府办主任还敢去?除非是何克礼安排他去,但现在是何克礼也不可能安排他去。
“好吧,除了上面的同志,我建议,外贸局的杨得云同志、工业局的江庆同志、计经委的孙沙满同志,八零一的骆世鑫同志,都参加这个访问团吧。”
八零一,是华夏著名的电视机生产厂家,曾引进倭国彩电生产线,既是梓州最大的工业企业,又是华夏军转民最为成功的企业之一。
“方书记,这件事,与赵无极同志有关,是不是也征求一下赵无极同志的意见?”何克礼最终还是想起了这个小人物。
而正是这一句话,挽救了何克礼的政治生命。
“明刚同志,你负责通知凤山乡的赵无极,叫他下午来市委办公室,我亲自找他谈话。”方平压根没想过什么征求赵无极的意见,但何克礼的提议也是可以理解的,于是,方平便有了这样的决定。一个小小的乡长,由市委书记亲自谈话,邀请其访问倭国,这面子够大了吧!
至于倭方说的在倭国演出,那是好事啊,说一声就行,难道,赵无极还敢会不愿意?(未完待续。)
ps:特别感谢无聊来看shu、真不知好歹两位童鞋的月票支持……没存稿了,下午临时要上课,因此后面两更要晚一些哈……





重生之超级强国 254章 赵无极的能量
华夏有一类官员,曾经的革/命意志最坚定,张口闭口都是“高举”和“坚持”,但在打开国门之后,突然发现世界并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样,于是,这些人又摇身一变,成了chao流的引领者,言必称“国外怎么怎么”,外国的月亮也比华夏的圆,对倭人、米人极尽谄媚之能事。
方平就是这样一个由过去的极左瞬间完成了右转的人物。
按照国际惯例,商业投资合同之类的事,理当由zhengfu与企业谈判,三石株式会社来梓州投资,最标准的做法是zhengfu相关部门出面接待、谈判,在最后双方签字之时,市zhengfu主要官员或一个副市长出面主持一个酒会就行了,压根儿就没你市委书记神马事。
当然,不是说市委书记就不管了,而是市委书记只能作为“后台”人物出现,而不能走上前台,而三石株式会社只派了一个副总裁,就是商业谈判技巧,副总裁谈不好,还有总裁出面,总裁谈不好,还可以由董事长出面,这样,生意不至于谈崩。
方平到好,在倭商考察团一到梓州,他就冲在最前面,事事亲自参与,遇事就直接拍板,完全不给华夏方周转余地,等于是双方下象棋,梓州的老王一直暴露在外面,这有赢棋的可能xing吗?
而方平在面对倭人突然改变谈判方向的问题上,没有一点jing觉xing,浑然不考虑倭方这种变更后面的意义,不仅仅是能力不足的表现,而是因为他的屁股就坐歪了。
也许,有人会把方平这种行为正面理解为“重视”,或者再次一点的评价,方平这是在抢“政绩”。但殊不知。在真正的政治家看来。方平这样的人不但是丢了人格,而且还丢了国格。
市委办主任余明刚得到方平的指示后,立即跑回自己的办公室给赵无极打电话,方平指示是让赵无极下午来。一般意义上讲,下班之前都叫下午,但是,余明刚对赵无极的看法与方平一样。你一个小小的乡长,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总不可能让市委书记坐在办公室等你吧。
于是,他擅作主张,将“下午到市委办公室”改成了“下午4点前准时到市委办公室”。
余明刚擅自改动时间,这就引起了赵无极的“疑问”,进而在动身之前就开始发动自己的力量,对倭国考察团进行调查。
李少强接到女儿李苹的电话后,微微有些走神,这算什么事啊。去倭国访问就访问吧,还要查别人的背景。难道对方会是间谍或其他什么人?
不过,他马上想到,赵无极这小子不能以平常人论之,这家伙既然产生了疑问,说不定还真有问题。他看了看时间,估计省委书记柳伯益还在办公室,便拨了一个电话过去。
柳伯益真还在办公室,接到电话后,也是轻微地走了走神,这赵无极真是多事,叫你去访问你就去吧,难道倭国人还有什么yin谋不成?但柳伯益马上想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吴冕首长对赵无极特别关注,是不是应该给首长汇报一下呢?
首长前次到平原,说是来与省委主要领导谈心交心的,但事实上每个省委领导最多与首长谈了不到半个小时,而听取胡永生对那小子的汇报,就花了一个多小时。
于是,柳伯益拿起一部保密电话,直接要了首长办公室的电话。
电话很快就转接到了首长的专用电话,而柳伯益以恭敬的口气将赵无极反映的情况汇报了一番,并请求首长指示。
吴冕首长听了柳伯益的电话后,好一阵都没说话,估计也是在消化这个消息,要不是电话中还有电流声传来,柳伯益甚至会估计首长已经挂了电话。
几分钟之后,电话里终于再次传来了首长的声音:“柳伯益同志,你立即安排人对梓州市方面进行调查,他们是如何把倭商考察团与赵无极挂上钩的,情况尽量了解得详细一些。另外,你立即通知卢江的胡永生同志,让他通知赵无极,在今天之内给我挂一个电话过来,我要听他亲口解释。”
“是,首长。这就去办,不,我亲自去梓州了解情况。”柳伯益没想到首长会这样重视赵无极反应的事情。
首长几分钟的思考,与赵无极潜意识中觉得倭国人有yin谋实属异曲同工。
首长首先考虑的是对赵无极的安排,四月下旬。华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将联合邀请“青年艺术家”、“青年科学家”赵无极给京都大学、京华大学、东复大学、西川师大等四所高校的大学生作报告演讲,同时,华宣部与教育部将组织全国高校收听、收看赵无极的演讲报告。
为配合这次活动,中/央准备公布赵无极的两件事迹:
他主持指导的三零三相关技术小组,已经攻克了特种材料的几大难关,其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制约华夏发展的特种钢材、特种合金的局面将会得到彻底扭转。
他曾以军人的身份转战南疆,带领一个6人小分队,奇袭安南军占领的位于我方境内的588高地,全歼50名余安南守军,并活捉了安南军的“功勋狙击手”武亚勤。
赵无极在三零三的特聘研究员身份,自然不可能从事纳米材料的研究,那东西,赵无极负责提供思路就行。赵无极选择了华夏最为落后,但又最为迫切需要的特种钢材以及特种合金进行研究。
实际上,在系统购买这时最先进的特种钢材冶炼技术以及特种合金技术,价格并不贵,但如果要购买领先10年的技术却比较贵了。当然,系统卖出的技术是“成套”的,即从原理到工艺到设备都有,只要有这个技术,就能马上组织生产。
只是,赵无极并没有购买这种成套技术,而是重点学习了相关原理与工艺,然后指导三零三几年年轻的专家,逐步研究出来的。至于最后如何做成工业品,赵无极决定还是交给国家来做为好,自己总不可能把什么事情都包干吧。
首长从这个角度考虑赵无极的“疑问”,最后发现赵无极的“疑问”非常有道理。因为,赵无极将是华夏一代青年的表率或偶像,这样的人去倭国访问,或者倭国演出,或者说几句赞美倭国的话,都有可能引起青年大学生的误会,同时也给一些主张ziyou化的人留下口实,看啊,赵无极那么厉害的人,不也去国外了吗?
其次,首长还考虑到赵无极的安全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赵无极已经成为华夏最为珍贵的“国宝”,一定不能有失。虽然赵无极身手很好,甚至可能有神秘人物在背后保护他,但是,好汉难敌人多嘛,真要是发生这种事,华夏该怎么办?
有了这两点考虑,首长其实已经决定了如何处置这件事。剩下的,自然是听赵无极的解释,看他是如何想的。
……
胡永生在给赵无极打过电话之后,也没离开办公室,而是在思考方平书记怎么会亲自介入这种事情,这个,即便是倭商发出邀请,也应该由外事部门负责啊,一个市委书记,拍板做这事,怎么看都有点不伦不类呢。
要说官场规矩,或者说见识,方平这样的人物却未必有胡永生懂得多。毕竟,胡永生跟了柳伯益那么多年,看到过甚至多次安排过柳伯益的外事活动。
就在胡永生思考方平的事情时,桌上的电话叮铃铃地响了起来。
“您好,我是胡永生。”胡永生几乎是本能地抓起电话。
“永生同志,我是柳伯益。我现在向你传达吴冕首长的指示:你今天下午一定要与赵无极同志联系上,并让他给吴冕首长办公室打一个电话。电话号码是……另外,你带上赵无极同志到梓州来一趟吧,下午,我与省委办公厅、省纪委的同志将要到梓州。”
“是……是,柳书记。”胡永生听到柳伯益的声音,心情就一直处于激动之中,特别是柳书记最后透露出来的那个信息,让胡永生预感到梓州可能要起风了。
如果是正常的工作视察,带神马纪委的人?
可是,当胡永生放下电话之后,才发现柳书记说的另外一个消息更为惊人,让赵无极直接给首长办公室打电话,这是什么意思?这说明,赵无极已经拥有了直接与首长通电话的资格!
而胡永生虽然知道了这个号码,但他却知道,除非是首长主动提起让胡永生给首长打电话,否则,就是借给胡永生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拨这个号码的。
再加分析之后,胡永生还发现了一个重大的问题:不到半小时之前,赵无极打电话求证方平书记召见之事,而半小时后,首长竟然要亲自与赵无极通电话,而且省委书记汇同办公厅、省纪委的同志下午就要到梓州。
难道,梓州即将要起的风暴是赵无极这个乡长一手促成的?如果这样,赵无极的能量也太恐怖了吧!
想到这儿的胡永生,已经不敢再想下去了。
胡永生惊叹赵无极的能量,是因为他不知道赵无极做过什么事情,更不知道赵无极在首长及其他大佬心中真正的地位!(未完待续。)
ps:特别感谢无聊来看shu和真不知好歹童鞋的月票支持!第4更可能要11点之后……




重生之超级强国 255章 这个下午领导很忙
不敢再想下去的胡永生,立即拨打凤山乡的电话,结果被告知赵无极赵乡长已经从凤山出发了,胡永生计算了一下时间,这大中午的,看来是不能回家吃饭了。于是,他来到县委食堂打了一份大锅菜草草地对付了一顿,通知秘书陈立德2点钟准时叫醒他,然后在休息间打了一个盹。
人到中年,因为jing力衰退,午休变得十分重要,哪怕眯半个小时也行。
从凤山到梓州,不一定要进县城,可以走城外的公路,路程还要近一些。胡永生担心赵无极心急开得快,直接去了梓州,因此,胡永生要提前去凤山的路口边堵人。
陈立德是县委办副主任,跟随胡永生几个月来,没见过胡书记如此郑重地交待他一件事。2点钟准时叫醒,让陈立德有些摸不着头脑,以前,胡书记也是每天两天钟准时上班的呢。
是因为晚了半个小时吃饭?也不是吧,以前也有过这样晚一些用餐的情形,也没见胡书记如此叮嘱过他。
难道,下午2两点后胡书记有重要的事情,可是,自己没听说有什么事呀,再说,胡书记哪次有重要的事,不都是先要给自己说的?
想到这儿的陈立德,心头便有了些忐忑,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干脆关上门,去街上逛一阵子,反正距下午两点,也还有近一个小时。
陈立德忐忑了,胡永生也没睡着。
因为,他一直在想方平书记的事。胡永生记得,赵无极在电话中说过,市委办公室通知他下午4点之前赶到梓州,说市委方书记要见他;而胡永生打电话去问方书记时。方书记说下午6点前到达就行。
此外,赵无极的逻辑思维能力也非常强,从他的文章。从他能搞科学研究就可以看出。
这样的强人会听错记错?
是想让赵无极着急,或是想让赵无极出丑?前者有可能。但后者基本没那可能,赵无极下午4点钟到达市委办公室时。自然会水落石出。
胡永生还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市委书记方平要见赵无极,倭国商人要邀请赵无极去倭国访问,从程序上讲,都得通知县委办,再由县委办通知赵无极。
市委办公室这种直接打电话找到赵无极,又是市委书记召见,又是要赴倭国访问,这么大的事,怎么能够回避卢江县委这一级机构?
犯这么简单的程序错误,是方平书记故意的,还是市委办公室故意的?
总之,这些问题越想越复杂,胡永生哪还有点儿睡意。
胡永生猜得基本正确,市委书记方平越过卢江县委直接找赵无极,确实是故意的。
方平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要把梓州市受倭商邀请出访的消息尽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这事,知道的人越多,事情就可能有变化,方平本人,可不喜欢这种变化。
梓州市委市zhengfu组团赴倭国访问,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是要经过市委常委会讨论并要报省委批准的。
但是,方平却不能这么做。因为他在头一天晚上打电话给他的老领导常委副省长邹茂源时,邹省长当即接受了邀请,愿意担任这个访问团的团长。
而凭邹茂源在省委省zhengfu的地位,在jing察部门办理护照等出国手续时,肯定非常容易。
如果事情被太多的人知道,譬如让省委其他领导同志知道了,那么,省委就有可能过问这件事,而过问的结果,邹茂源就有可能出不了国,而方平也有可能出不了国。
担任一个代表团的团长出国访问,对于华夏省部级官员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既可以出国玩,又增加了一种工作阅历,而且是一种很体面很荣耀的工作阅历。如果能够顺利地与倭国签订投资合同,还能算上一份政绩。
这样的好事,谁不想去?
如果省委其他领导先前并不知道这事,当邹茂源给省委打报告请求带队去倭国访问时,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其他人想使劲,已经无处使了!
方平作为一个老政客,官场上的弯弯绕比谁都清楚,因此,他才选择了一个看似不合程序,但却极有效果的方式来促成此事。
实际上,方平在这个下午就已经命令市委办主任起草有关赴倭访问的报告,以报省委批准。这份出国报告罗列了三个理由:一是考察三石株式会社并与三石方签订投资合同;二是考察倭国的工业水平与城市建设;三是赵无极同志作为华夏人民的友好使者,将在倭国举办一场演唱会。
当省委办公厅拿到这个报告后,一般要报给分管外事工作的省委领导指示,但是,在看到那个同样是省委省zhengfu领导的名字时,这个分管外事工作的省领导,又怎么可能不会批准,不批准是要得罪人的,而一得罪就得罪了一个常委副省长,哪怕就是省委书记柳伯益本人,遇到这种情况时也得仔细拈量拈量,要看看值得值不得。
因此,这个文件被批准的机会几乎是百分之一百。
睡不着觉的胡永生并没有猜到方平一个违规电话背后的原因,他起来用冷水浇了浇脸,然后打开办公室的门,准备叫陈立德备车,结果却发现陈立德的门被锁上了。
“这家伙,大中午的,跑哪儿去了呢?”胡永生只得坐下来喝茶,等吧。
好在陈立德也只在街上逛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回来了,于是,驾驶员把车开了出来,两人坐上车后,胡永生说了一句:“去卢江到望坪的路口边等着”就开始闭目养神。
“卢江到望坪的路口边等着,等谁?”驾驶员听到老板的命令后立即发动了车子,但作为秘书的陈立德却不得不分析老板这话的内容。
有上级领导去了凤山,或者是要去凤山?陈立德实在想不明白。如果真是上级领导来了卢江,老板肯定会告诉自己的,毕竟要安排接待吃住之事。
不是上级领导,那又会是谁呢?陈立德实在想不明白。
“陈师,从凤山开车,嗯,开那种吉普车到卢江,正常情况下需要多少时间?”养了几分钟神的胡永生,又睁开眼问道。
“最快都要两个半小时,正常情况下需要三个小时。”驾驶员答道。
“哦,那就快了。”胡永生看了看手表,自言自语了一句。
而陈立德则是听明白了,胡书记要去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口边等的,竟然是凤山的人,而凤山开吉普的人会是谁呢,陈立德的心情一下子变得五味杂陈,充满着羡慕忌妒恨,什么时候,俺也能混到赵无极这个样子,让一个市委常委亲自在路边等候就好了。
1...8081828384...2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