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超级强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牧场星辰
这中间的钱,要么朱大福吃了?要么购买代表吃了?而且,钢铁厂销售出去的钢铁数量,绝不可能论公斤卖,而是论多少吨卖。更重要的是,钢铁并不是个人消费品,它是一种生产资料,也即说买卖双方都是公家在收钱付钱,在这销售的一进一出中,明显是损了公家,肥了私人!
当然,朱大福不可能一个人吃了这部分“差价”,一定会有人与他一起私分。
赵无极之所以来试这个“价格”,就是他想到后世,国家想了很多办法,譬如采购招标,譬如政府成立采购中心,但最终也没制止住商业流通中的这种**!
事实上,就是在国外,这种“商业贿赂”,也是禁而不绝!
只不过,西方国家还是找到了一种方法:那就是政府公共收支两条线,而且是全程公开监督、监控,随时接受社会的质询,此外,经办人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即便没查到你收受回扣的证据,你也必须承担“工作无能”的责任,从而将其调出原来的岗位。
国营企业的这种状况,导致了后来的一些奇特现象:即企业破产时,购买该企业的,绝大部分买主都是原来的企业负责人。或许,有人也曾发问: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但由于相关制度形同虚设,很多事情都只有不了了之。
赵无极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论后,也就在办公室安心地构想企业改制的问题。而从卢江消失了两天的胡永生,则满面笑容地回到了卢江,而且连自己办公室都没回,直接走到赵无极的办公室,“赵书记,给杯茶水吧。”
“来得最快的,最解渴的,还是汽水。”在胡永生刚到门口时,赵无极看到书记的身影就站了起来,然后从纸箱里取出一瓶汽水,揭开盖子递给胡永生。
“赵书记,你知道我这两天去哪里了吗?”胡永生兴奋地说道。
“您不是去省城了吗?这个,办公室主任陈立德同志可是说过的。”赵无极说道。
“我是去了省城,但在见到柳书记之后,前天一早,我就与柳书记飞到了京都,并且见到了吴冕首长。”胡永生很兴奋。
“呵呵,那就恭喜胡书记啦。”赵无极真诚地说道。能见到吴冕首长,自然是胡永生的造化,赵无极对此,却没有一点忌妒心理。相对而言,胡永生是个不错的官员,能够得到首长的青睐,能够上位,对华夏百姓而言也算是一种福气。毕竟,这么大的国家总得有人当官吧。
而且,胡永生上位,对赵无极本人并没有什么威胁,因为两人的关系已经算是比较亲密了。胡永生对赵无极比较知根知底,不会也不敢做那种过河拆桥的行为。
当然,这也只能建立在赵无极是修士、异能者的前提下,如果仅仅是重生者,轻易将自己交出去,未必就能斗过官场的老油子。
“小赵同志,你恭喜我啥子啊,我回来就到你办公室,这是来恭喜你啊!你写的这份《卢江县企业改制暨工业发展方案》,华办和国办已经正式批复,而且,华办和国办除了提出几条注意事项外,那是一字未改,一字未动,而且,在经济专家们对你的方案进行讲解后,政局委员完全就是全票通过。吴冕首长说,干脆,让赵无极到京都来,专门为我们写材料,设计方案得了!你说,这不该恭喜你吗?”
“哎呀,胡书记,这同样也该恭喜您啊,这个方案,此后,还不是得在您的领导之下实施吗?”
“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同喜吧!”胡永生打了退堂鼓!
赵无极却是知道,政局委员们不可能反对他的《方案》,理由到不是那些大佬们都欣赏或读懂了赵无极的这个报告,而是赵无极拿捏着他们的命运,他们也想长寿啊!在这种大多数委员都举手同意的情况下,他们又何必冒着得罪赵无极的风险而投反对票呢?万一,赵无极在保养治疗时,耍个小心眼,那岂不是亏大发了!
“我在拿到批文时,首长还特别表扬了你一句呢。”胡永生又说道。
“表扬了一句什么?”赵无极饶有兴趣地问道。虽然赵无极与吴冕首长见过多次,表扬也听过很多,但这种背着自己的表扬,赵无极真还没听过。
“首长说:你的企业改制方案里充满着悲悯的情怀,心里面有国家,更有人民!考虑得非常周全!他要我和柳书记代他谢谢你!首长还说,等卢江企业改制取得成效时,他会亲自来卢江给你祝贺!”
“谢谢首长对我的肯定,也谢谢柳书记和胡书记!”赵无极真诚地向胡永生鞠了一躬,当然,这个大礼是敬给吴冕首长的。(未完待续。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ps:下午朋友叫去玩了,等会儿还有一更。





重生之超级强国 342章 非暴力不合作?(1更到)
“你的企业改制方案里充满着悲悯的情怀,心里面有国家,更有人民!”首长的这个评价,是真正读懂了赵无极的改革方案的。
作为重生者,对于国企改制这一块,赵无极最怕的是重蹈平行时空覆辙,一是数万亿国有资产被贱卖,二是数千万下岗职工陷入生活的绝境。
或许,站在历史的高度看,赵无极的改制方案,除了这两条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外,其他的内容,譬如操作层面的一些东西,与平行时空的改革也大同小异。
有些观念,赵无极此时还没有提出,譬如“国退民进”,因为一个县域的企业改制,与这种带有整体性和全局性的理念,还有一定的“距离”。
……
有了中央的“尚方宝剑”,卢江县委和赵无极的动作都快了起来。
5月24日,星期天,卢江县委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全体县委常委、非常委的副县长以及县委办主任陈立德、政府办主任宋克非、县人大主任尤轶农、县政协主席关儒林等人。
会上,胡永生传达了中央关于设立卢江县为“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县”的通知,同时向会议报告了赵无极撰写的《卢江县企业改制暨工业发展方案》。
胡永生首先强调,这个方案,中央已经批准,因此,常委们就不要议论要不要实施这个方案了,而是要将思维的重点放在如何实施这个方案,全县干部必须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行动指挥。
但是,“兴高采烈”的胡永生没有想到,当他把“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行动指挥”两句话讲出来后,立即就遭到了与会者的“质疑”。
他们“质疑”的。不是“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县”本身,也不是“企业改制方案”本身,而是为什么中央会专门对卢江作出这样的决定。
虽然,他们这种“质疑”的语气是委婉的,语调是温柔的,但在胡永生听来。却有如“晴天霹雳”!因为他有些“得意忘形”了,他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先与县人大、政协以及委常委们通气,然后再上报中央。
而赵无极在听到“质疑”声后,也猛然想起所谓“组织程序”的问题,胡永生此举。显然是不太讲规矩了。
经过艰难的挣扎和考虑,胡永生只得承认是他自己的“过失”。他说,赵无极同志在写出企业改制方案后,他的本意是拿到省里以私人身份请求省里专家和省委领导提意见的,谁知省委领导看到方案后,很高兴地就拉着他到了京都,直接去请示中央。而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看了改制方案后,也非常赞同,于是便有了这样的结果。
胡永生这样一解释,众人的气也就差不多消了,至少表面上是如此。那么,中央此举有没有违反组织程序呢?当然没有!一国之最高政权,有权对领土内的任务事项作出直接指示或命令,其责任则由最高政权承担。
如果最高权力机关有一个命令,必须层层传达,才算符合什么。那么这个国家就永远谈不上“快速反应”。
胡永生承认了错误,承担了责任,但赵无极却知道,这些人的“质疑”并不是针对胡永生去的,而是针对赵无极来的。
不过。赵无极也没表示什么。该他说的话他才说,不该他说的话他又何必说。是骡子是马,先溜溜再说。这些人的“质疑”,有可能看不惯赵无极火箭式的上升,有可能看不惯要“挖社会主义墙角”,甚至也有可能是受到了某些企业的影响。
赵无极对那32家企业的《建议书》,同样保持着“质疑”,他觉得,内在的原因不会那么简单。
在“中央”二字的压迫之下,常委会议做出了两个“决定”和成立了两个“机构”。两个决定是:《卢江县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县”精神努力发展卢江经济的决定》和《卢江县委关于加快推进企业改革的决定》。
两个机构,一是“卢江县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二是“卢江县企业改革领导小组”。
卢江县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组长:胡永生;副组长:安福林、赵无极;成员:尤轶农、关儒林、李江林、刘昌平、袁永庆、赵历法、陈文敏、吴宗康。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陈立德。
卢江县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胡永生;副组长:安福林、赵无极;成员:郑丹强、许蜀康、张圣元、李江林、李苹、刘昌平、孟恩远、袁永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袁永庆。
两个决定,争议不大,但两个“机构”却引发了争论甚至争吵。
这两个机构的人员组成名单,之所以引发“争吵”,在于赵无极最初拿出的名单,并不是这样子的。在赵无极看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县委挂帅没问题,但成员应以县政府方面的领导为主,再加上县计委、县工业局、县轻工局、二轻局、县财政局等相关职能局即可;而“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因为涉及到的问题更深一些,赵无极拟就的名单里包括县人大、县政协领导,以及县计委、县警察局、县工业局等相关职能局。
但是,“职能局”领导进入领导小组,当即遭到了否定,理由只有一个:级别不够。补充意见是,这些职能局可以进入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另外,在企业改革名单中,人大尤轶龙、政协关儒林两人,却表示不愿意担任相关职务。他们的理由是:改革是个新事物,他们并不是很懂。
最后就变成了上面,而且人员几乎“膨胀”了近一倍的名单。赵无极也只得同意,他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华夏的体制以及办事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扭转的。
在两个机构中,胡永生和安福林两人,虽然是“组长”和“副组长”,但实际上是不管事的,真正负责的是赵无极。但加进来这么多人,赵无极在有一个想法后,必须先在“领导小组”内部做通工作,然后才能形成方案。
做人的思想工作,赵无极并不怕。但这样的体制放在其他地方,谁有赵无极那逆天的能力,以及直通中央的背景?
或许,从这小小的“人员名单”上,也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华夏改革几十年,人们真正记得住的却只有“包产到户”、“下岗工人”等少数几个词汇,前者是农民的首创,后者是一个时代的伤痛。
……
常委会议是是“政治会议”和“组织会议”,这个会议后,就是正股级以上党员干部参加的“全县干部大会”,这个大会,就叫“动员大会”。
根据赵无极的想法,在“动员大会”之前,应该召开一个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征求会”,但遭到了胡永生的否定;在“动员大会”之后,还应该有几个专门性的工作会议,即按照赵无极最初给胡永生说的那些,譬如调查研究,譬如建言献策等,在调查研究里还有“清产核资”项目,那需要用到相当多的财会人员和监察人员,抽调哪些人员,也确实需要研究,并要与主管部门领导通气。
动员大会的召开,代表东风吹,战鼓擂,事情就可开干了!于是,赵无极便以“常务副组长”的身份提议,召开一个“企业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以便确定抽调各单位人员。但是,除胡永生、安福林表示同意外,郑丹强、许蜀康、张圣元、刘昌平、孟恩远等人都表示,“赵书记,些许小事,你以领导小组的名义发个文就是,没必要再开一个会议了吧?”
赵无极想了想也对,便炮制了一个文件,抽调包括财政局、工商局、税务局、工业局、轻工局,以及部分企业的财会人员以及县纪委的工作人员,拟组成至少5个调查组,深入各企业清产核资。
纪委的工作人员非常积极,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了县委会议室报到,等待分组;其他部门的人员也来得不慢,在接到电话之后的半个小时内也赶到了会议室。
由于赵无极对各单位的业务骨干人员并不清楚,因此来的这些人,赵无极觉得他们老的老,小的小,还有两位同志明显身体有病,但他并没有深思,还以为各单位的人员构成本来就是这样的。
根据赵无极的计划,这些人到了会议室后,要填一张昨时借调到“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的表格,这个表格,自然是赵无极设计的,需要填写的项目并不多,但大多集中在学历、所学专业、原单位所从事工作以及年限等。
当办公室工作人员,即赵无极自己的通讯员文达把各单位派来人员填写完的表格,汇总到一张表格上交给赵无极时,赵无极连续发出了几声冷笑:尼媒,这就是国内的“非暴力不合作”?(未完待续。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ps:因故,前天欠一更,昨天断更,特别致歉。今日争取5更,把损失夺回来!




重生之超级强国 343章 拿下财政局长(2更到!)
看看这份名单的相关内容,就知道赵无极为什么要冷笑!
总计28人的名单中,56—59岁的10人,50—55岁的6人,22—26岁的5人,19—21岁的7人;年龄就不说了,再看原来做的工作,做工会等群团工作的7人,做后勤服务的7人,做行政文秘的3人,做财会的11人。
其中有3人,本来在家病休,接到单位通知后,才迅速赶到县委报道。
显然,赵无极的“调查研究”理想,还没走出县委大院,就遭到了最激烈的反对,眼看就要夭折!
“文达,除了5名会计外,你让其他人都回去,告诉他们,县委要的是专业人员,拥有调查经验、审计经验、会计经验的人,让他们的单位重新派人来!”赵无极暂时还没有冒火,他要看看,这些单位的负责人,到底是什么想法,当然,也是给这些部门负责人一个机会。
赵无极当然还没无聊到拿着名单去找县委书记胡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嘛,怎么事事都去麻烦胡书记呢。
不过,赵无极在放下电话5分钟后,还是拿起电话给县纪委书记张圣元打了过去,“张书记,领导小组办公室需要的是有审查、审计经验的同志,你怎么给我派一些打擦边球的人过来啊?”
“什么?这事,我让办公室主任安排的,对不起,赵书记……我马上过问!”张圣元说完就搁下了电话,显然。张圣元着急了。
在赵无极的印象中,张圣元这人平时不是很合群,与赵无极的关系说不上多好,但也绝对说不上坏。作为一个县委领导,张圣元本人亦是领导小组成员。没必要在这种小事上得罪赵无极。
即便他对赵无极当上县委副书记有意见,但站在张圣元这样高度的人也同样该明白,这几年,组织上在提拔干部时,就没有提拔过50岁以上的人担任县委书记和县长,提拔的都是45岁以下甚至更年轻的干部。而张圣元本人已经53岁。马上就54岁了,因此,赵无极的“上位”并没有影响到张圣元的利益。
此外,赵无极觉得自己虽然强势,虽然升官快,对某些人是个威胁。但客观上对张圣元的工作还是支持的,譬如凤山乡原党委委员何安、只负责纪律检查,在赵无极担任乡长和党委书记后,分管的工作共有负责征兵、复退军人、民兵工作;分管纪检监察、国防与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主持全乡干部月度考核、季度考核与年终考核工作。
显然,这是对何安的重用,而何安,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张圣元的人。此前。张圣元也在一嗅议上提出过一些对赵无极工作不利的意见,但对工作有不同看法,亦属很正常的情况,赵无极不可能那么小肚鸡肠。
也因此如此,赵无极才有这个电话。而电话中张圣元所说的话,自然不是假话,极有可能因为此前的工作习惯,他对这件事情没有引起重视。作为灵识异常发达的修士,赵无极在看人时,已经超越了凡人的水平。真话假话,真情假意,踏实漂浮,好色好酒等人类的品性,基本逃不过他的感官。
张圣元没有重视。原因或许与他们这些人都不知道赵无极的企业改革过程中有“清产核资”这个环节。这些工作的具体环节,赵无极当然不会写进方案里,而胡永生也自然不会把赵无极与他私人的谈话告诉给张圣元这样关联度不大的人。
赵无极点将28人,其中县纪委5人,赵无极是准备作为清产核资小组的组长或副组长的;此外的23人则是县财政局5人,县工商局2人、税务局2人、工业局1人、轻工局1人,企业12人。而5名专业会计,则是企业派来的。
要说会计最多的地方,多不过财政局,因为财政局从局长到普通工作人员,都有可能是会计。它的内设机构有什么预算科、会计科、监督科、企业科、金融科、农业科等,这衅室,任何一个人都能看懂财务报表,否则,怎么去开展工作?
但是,财政局却没有派出一名专职会计,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因此,在给张圣元打了电话后,赵无极就没再给任何人打电话,他要等财政局长沈泽明的电话,赵无极需要一个解释。
赵无极没等来财政局长的解释,却等来了张圣元的亲自拜访。
“赵书记,不好意思。这是我亲自挑选的5人名单,您看合适不合适,如果不合适,我再换。”张圣元是急走进赵无极办公室的,似乎头上还冒着汗。
冒汗也有可能,因为张圣元的办公室虽然也在赵无极同层的5楼,但县纪委的办公室却在1楼,这来回跑两趟,加上心头着急,对53岁的张圣元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哎呀,张书记,您请坐。”赵无极热情地招呼着,同时起身走向茶几,“来,张书记,请喝一瓶汽水。”
“呵呵,都说赵书记是新派人物,会享受,我这也跟着享受到了。”张圣元没客气,接过汽水,大大地喝了一口,才在茶几上坐了下来,“刚才叫来的那5个人,是副书记凌天富点的将,当时,我也没给办公室主任交待清楚,哎,你看这事。”
张圣元这话很有深意,我呢,只是个简单的失误,没交待清楚,但把事情弄成这样,却是有人故意的呢。
“呵呵,张书记,企业改革办公室,是个辛苦活儿,很多人不想来,也是很正常的。”说完,赵无极便看起了纪委交来的5人名单。
“赵书记,我有个问题,您要这么多人,是要做啥?”张圣元也不是个吃仙,在喝了两口汽水后,开口问道。或许,这是除了胡永生外,其他所有县委领导和政府领导都非常好奇的一个问题。
“清产核资。企业改革,说到底就是改制;不改制,就说不上改革。而要改制,就要对企业资产的真实性摸个清楚,张书记,不能只看报表啊。譬如,企业的某些设备早就报废,在生产中并不发挥作用,但企业报表中,这些资产都还存在着。
如果我们要对企业进行承包改制,或者要引入外资,这个资产的真实性就非常重要了,否则,在谈判中,或者在后期经营过程中,县委政府会与承包经营者或外国投资商扯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赵书记,这个做法好。不管企业什么样,到底有多少有用的资产,县委都应该知道真实的情况。”
“如果人人都有张书记这样的水平与觉悟,我想,卢江的事情就好办多了。”赵无极交心地说了一句。因为,张圣元的话也非常真诚,作为县委领导,不知道县内企业到底有多大本钱,这算什么呢。
送走张圣元,县工商局、税务局、工业局、轻工局以及企业的另派人员都陆续到了县委会议室报到,但是,县财政局的首批人员回去后,却不见另派人员。
文达作为秘书,急忙跑到赵无极办公室请示,“赵书记,我打个电话问问沈局长?”
“没必要。你让已经来了的同志,明天早晨8点钟准时到县委会议室开会。在进行正式工作前,还有很多准备工作。”
赵无极说没有必要,是因为距离下班时间只有10分钟了,这时打电话明显来不及了,而且,应该打电话的是财政局长沈泽明,而不是他县委副书记赵无极。
沈泽明其人,赵无极并不熟悉,严格地说两人还没正式认识,虽然在“全县干部大会”上,赵无极就认识了所有的股级以上干部,但别人并不知道赵无极认识他,当然,所有的股级干部都认识了赵无极,但也可以假装不认识。
或许,沈泽民就是这样的人呢。
华夏国的体制,财政局肯定是县政府的机构,财政局长一般是县长直管,常务副县长协管,但在具体工作中也不一定,譬如,财政局一般**务,可能是县长或常务副县长管,但真正涉到到重大开支,极有可能需要县委书记批示才行。
在任何县,财政局长虽然只是“科级”,但比不带“常”字的副县长还要吃香,其地位也要高得多;财政局长,是惟一一个在升官时,可以一步升到“常务副县长”的职务。
下午6点,赵无极准备走出办公室,然后慢慢步行到县一中李馨欣那儿蹭饭,本来,赵无极叫那丫头直接搬到县政府自己的宿舍里一起住宿,一起做饭,但那丫头死活不干,还说,“我啥都交给你了,还怕我跑了啊?”
但只有赵无极知道,那丫头现在与赵无极自己一样,非常亡命,她想要跟上赵无极的步伐。赵无极劝了几次也没有效果。
1...119120121122123...2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