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保护我方族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傲无常
玄武修士在炼气境时,走的都是炼化气血淬炼身体和经脉,从而强化自身,滋生出更多高质量玄气的路子。
在这过程中,玄武修士虽然体质变强,也会逐渐凝聚出一丝神识,但炼气境毕竟不是专门强化神识的境界,因此,大部分炼气境修士的神识都不算强。
只有突破成灵台境,开启了灵台后神识才会暴增。
这个时候,玄武修士才能驾驭灵器来作战。若无神识与灵器逐步契合,哪怕是一些锋利的灵器,也只能当做厉害些的武器来使用。
能在炼气境一层,便拥有一丝神识,可见那王平在神识潜力方面,应该是比较高的。而炼器一道,往往需要较高的神识去感受温度的变化,去操控物体的形状等等。
倒不是说神识不强者,不能炼器了,只是很显然,天冶子为了追求更高品质的“隔代弟子”,特地设置了较高的门槛。
“既如此,王平你该上学还得上学,只是要在修炼和杂务上分出一块,来学习《冶天诀》,并接受炼器传承。”柳若蓝一锤定音道,“此外,宗耀你修炼的是王氏《玄元诀》,花些时间转修《冶天诀》并无问题。天冶子前辈也没规定,只能有一人接受传承。而你年龄较大,个性成熟稳重,同样可以接受炼器传承。以后王平就跟着你一起学~”
“至于强化神识这一方面,等你四叔回来后我与他商量一番,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
王宗耀一下子有些惊喜过望。
不过,他到底不是小孩子了,依旧能按捺住兴奋,拱手道谢道:“多谢四婶提携。”
珑烟老祖也是暗暗点头。
她向来护短,也不希望纯粹靠一名家将苗子,去维持《冶天诀》的传承。现在看来,也就是天冶子此人个性有些偏执,在炼器盒上设置了一系列的条件而已。
纯以潜力而言,她相信宗耀要远远超过王平。
而且家族的炼器传承,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一代两代三代这么传承下去,王氏在炼器一道上的底蕴才会越来越浑厚。
此事暂且尘埃落定。
而“晴莲火谷”既然已经被纳入到了王氏的版图之中,随后的开发计划自然也就被提上了日程,在山间开辟往来路径,建造生活区,锻造区,设置岗哨,安排巡逻守备力量……等等具体工作也都会逐渐安排上。
要不了数十年功夫,晴莲火谷就会变成王氏的一块宝地。
……
几乎是与此同时。
长宁卫,钱氏别院。
刚过晚饭时间,天边还挂着一抹残阳。残阳如血,映红了半边天空。
天色还没有彻底暗下来,内院的正堂里,荧石灵灯却已经亮了起来。灵蚕丝织成的淡紫色帷幔垂挂在房间两侧,在灯光下像是镀上了一层流光,显得贵气而优雅。
角落里,铸成貔貅形状的赤铜香炉散发着袅袅香烟,显得宁静而祥和。
然而。
此刻正堂里的氛围,却跟“祥和”二字沾不上一点关系。
十几个穿着锦衣华服的中年人正或坐或站,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流。这些人高矮胖瘦各有不同,却都长着一张相似款的圆脸,看上去一团和气,眉头却都皱着,氛围之中透着股莫名的焦灼。
而在这人群上首坐着的,正是钱氏商行长宁卫分行如今的大掌柜,钱学安。
“大掌柜,现在是什么状况?”一个穿着黑色锦衣的中年人站在钱学安身边,压低了声音问道,“我接到命令说要开会,信封上用的却不是您的印鉴,而是主家的印鉴。主家怎么会绕过您直接给我们下令?那个钱学叡到底在搞什么鬼?”
他是钱学安的心腹之一,此番忽然被召集来开会,他心里也是没底。
“你且稍安勿躁。”钱学安摆了摆手,安抚他道,“现如今,也只能且行且看。无论他出什么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
其实他心里也没底。
这些日子,他一方面想方设法地安抚和拉拢人心,让手底下的人跟他绑在一条船上,另一方面,他也有派人盯着钱学叡。
但钱学叡住下之后该吃吃,该喝喝,该逛逛,就仿佛是过来旅游似的,让他捉摸不透,也不知道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正说话间。
门外忽然传来了仆童的唱名声:“叡公子到。”
话音落下,房间里骤然一静。
一般而言,只有紫府以上世家的嫡脉,而且得是资质比较出色的那种,才会被尊称为“公子”。
而在紫府钱氏,会被尊称为“叡公子”的,有且只有一个人。
大家不自觉往门口看去。
只见暮色之中,一个人影正在家将仆童的簇拥下缓步走来。
那是一个身形挺拔的年轻人。
他长了一张钱氏标志性的圆脸,浓眉厚唇,一脸的憨厚相,那微微眯起的双眸之中却泛着一抹从骨子里透出的精明,却也被垂落的眼帘遮掩住了大半,让人轻易看穿不得。
残阳如血,在他身上镀上了一层暗淡的光辉,就连那一袭墨蓝色的锦衣华服都被这光泽晕染,透出了几分幽紫的色泽。
在场的掌柜们表情不自觉变得郑重起来,眼神更是不住闪烁,假装不经意地瞟向钱学安。
“叡公子。”
钱学安按下心中情绪,泰然上前行了一礼,将一行人迎了进来,同时将上首的位置腾了出来,命人换了茶。
“叡公子,请上座。”
作为世家子弟,他自幼便受过严苛的礼仪教导,在彻底撕破脸前,无论心里在想什么,表面上的礼仪都是挑不出一丝错的,可以说是将表面功夫做了个十成十。
岂料,钱学叡却没接他的茬,而是笑眯眯地摆了摆手:“大掌柜是我兄长,兄长面前,学叡岂敢坐上首。我站着说话便是。”
钱学叡不坐,其他人自然也不方便坐,只能站着听他说话。
正堂中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钱学安的表情也是微微一滞。
他料到钱学叡来者不善,却没想到,他竟是连一点表面功夫都懒得做。这一番话看似客气,实则当众下他的脸面,明摆着就是不准备给他面子了。
钱学安的脸色微微阴沉,他看出来了,钱学叡是不准备和他拐弯抹角,开始直接翻脸了。
果不其然,钱学叡收敛住笑容再次开了口:“我到南六卫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我稍微了解了一下南六卫的情况,感到很失望啊~”
钱学安脸色冷漠道:“叡公子,有话就明说吧。”
钱学叡冷笑道:“我钱氏和长宁王氏姻亲集团合作了二十多年,论实力,论人脉,论渠道,我钱氏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利润却是王氏等人占了大头,生生把王氏从九品喂成了七品,兄长就没有什么想要交代的?”
这话一出口,周围顿时一片死寂,掌柜们全都低下了头,连大气都不敢喘。
钱学安按捺住了心中的愤怒:“叡公子说笑了,长宁王氏能一跃成为七品,可不是我的功劳。何况,长宁王氏这一代人才辈出,在学宫中深受器重。实际上,咱们钱氏与长宁王氏的合作,反而是咱们占了便宜。”
钱学叡似乎早料到他会这么说,闻言笑了笑:“长宁王氏与学宫关系紧密,我钱氏与学宫的关系难道就差了吗?钱氏与学宫合作已有上千年,论关系密切,他长宁王氏难道还越得过我钱氏去?至于说谁占便宜,哼,若非与我钱氏合作,区区长宁王氏还想将货品卖到陇左每一个角落不成?”
“长宁王氏能崛起,全是仰仗着我钱氏庇护。”
顿了顿,他神色一敛,声音也冷了下来:“何况,如今家族运势正隆,正欲培养第二位紫府上人,对资源的需求比以往更大,你难道不知?这种时候,不想着为家族多争取一点利益,反而还处处维护他人,你还有理了?!”
“你!”
钱学安被气得脸色铁青,这小子什么都不懂,竟然在此胡说八道。
他有心想要反驳,可钱学叡直接把问题拔高到了家族的层面上,纵然他有再多的理由,也抵不过一句“为了家族”。
他干脆也懒得争辩了,直接一甩袖子,冷声道:“我有没有错姑且不论。我且问学叡,你是以什么身份来质问我?纵然你是嫡脉又如何?无权无职,你又有什么资格来评判我,审问我?”
钱学叡似是早料到他会这么说,反手就从储物戒里掏出一物,亮了出来:“学安兄长,你看这是什么?”
荧石灵灯的灯光明亮而柔和,清晰地映照出了他手中物品的样子。那是一枚以千年灵橡木雕琢而成的令牌,边缘有铭文环绕,中央是一个“令”字。
“家主令?!”
在场众人神色大骇,连忙低头俯身,朝着令牌的方向深深施礼。
钱学安的脸色更是瞬间变得苍白。
“家主令”乃是紫府钱氏家主独有的令牌,持之可代行家主的部分职权。
理论上来说,有家主令在手,都可一言而决。没有特别的原因,长老会也不会不给家主这个面子。
见大家这反应,钱学叡心下满意,微微颔首道:“来之前,家主便给了我这个,嘱咐我可便宜行事。如今,我以枉顾家族利益为由,撤掉钱学安大掌柜之位。诸位可有异议?”
在场的众人都不过是些小掌柜,哪来的胆量反对家主令?
当下,他们纷纷俯身行礼,口中道:“但凭叡公子决断。”
见状,钱学安心知大势已去,再挣扎也已经没用。
“叡公子连‘家主令’都请了出来,我哪里还敢有异议?”他皮笑肉不笑地瞅了钱学叡一眼,“既已不是大掌柜,学安便不留下来碍叡公子的眼了,就此告退。”
说罢,他朝钱学叡一拱手,转身就退了出去。
临走之前,他心中即是有些觉得悲哀和愤怒,又是觉得惋惜。他与王守哲相交多年,彼此感情深厚,他自然知道守哲老弟即是十分讲道义和义气,但是惹恼了他也不是个肯吃亏的主。
不知向来还算英名的家主,这一次脑子抽了什么风?竟然让这个钱学叡这个毛头小子来瞎搅和,来摘他钱学安的桃子。
当真是一个昏招!
这一下,钱氏恐怕要麻烦大了。钱学叡啊钱学叡,这一次你恐怕真的闯祸了。
不过如此也罢,如今的钱氏接着王氏这股东风,纯收益一下子暴增了一大截。迟早会有眼馋这块肥肉者出现。
今天钱学叡不来,明天说不定来了个更狠的。
只有守哲老弟把你们打疼了,你们才知道,谁才是占了便宜的那一位。届时,你们才会明白我钱学安真正的能耐。
一念至此,钱学安反而内心淡定了起来。
……





保护我方族长 第三十一章 兴旺!族人越来越多
……
平安镇。
四月,阴雨绵绵。
自从王氏一统平安镇后,便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如今的平安镇,很多原本不适合耕种的土地,都已经经过了土地改造,或挖或填,一点点被改造成了一片又一片的良田。
围绕着这些良田,一个又一个的农庄也被建了起来。
在王氏的统一规划下,一条条老河道被修缮疏通,也有一条条的新河道被开挖出来,如今,整个平安镇的水道已经焕然一新。
整个平安镇内部水网密布,大大小小的河道纵横交错,水路四通八达,在水路的各关键点处,还专门修建了防洪闸,在关键时刻可以调节水位高低。
每一个农庄、村落,也都有河道勾连,并且拥有自己的码头,既解决了灌溉问题,也能节约运力。毕竟,在现有的条件下,船舶的运输能力要远远超过走陆路的畜力车。
绵绵雨丝侵染下,纵横交错的河道上荡起层层涟漪。从天空俯瞰,整个平安镇都仿佛浸润在了水汽之中,平添了几分旖旎和灵韵。
而在这密集交织的水网之中,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一条条灰白色的宽敞路面纵横交错而过,如蛛网般遍布了整个平安镇。
这便是王氏的特色——“洋灰路”。
哪怕是在这阴雨不断的季节中,洋灰路上也依旧干干净净,没有任何泥泞感。
这换作二三十年前,平安镇是断然没有此等气象的。那时候平安镇内的路比较少,且大多数都是夯土路,一到雨季,满地都是泥泞,无论是马车出行还是步行,都会弄得非常狼狈。
甚至,装载量大,车身沉重的马车,车轮陷进泥地里也再正常不过。
只有到了镇子里,或是世家门口附近,才会干净一些。这些地方的路面上会铺一些青石,用以硬化路面和活动区域。
然而,青石路面铺设起来相当昂贵,铺设效率也非常低。每一块青石,都需要石匠耗费不少功夫切割雕凿处理,讲究些的还会刻上名字与纹路。
此等造价,铺一下宅院内外还行,想要将整个镇子都铺上青石路面,完全就是痴人说梦,以王氏的财力都会大感吃不消。
而建造“洋灰”路/水泥路,就比较简单了。“洋灰”是自家产的,成本相对低廉,且成型速度极快。最重要的是,它非常干净整洁,很适合平安镇目前的状况。
此刻。
某条贯穿了平安镇,宽阔笔直的灰白色洋灰路上,一辆低调而朴实的马车正缓慢穿行在这如帘雨丝之中。
“踢踏踢踏”的马蹄声中,王守哲透过马车玻璃窗,看向水泥路两侧的排水沟,以及大片大片的农田。
这季节,正是麦子疯涨的时节,放眼望去,周围的农田就像是一片绿色的汪洋大海一般,一望无际。
充沛的雨水,良好的排水,加上及时的防病防虫手段,不出意外,今年又将是一个麦子的丰收年。
尽管长宁王氏有着诸多产业,但是所有产业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农田。更何况,王氏的农田之中,出产的都是麦种或稻种,收益远超普通粮食。
长宁卫,以及周边一些卫城的世家,已经逐渐开始接受王氏提供的粮种。盖因王氏的粮种价格虽略微有些昂贵,但性状优异,无论在抗病和抗倒伏,亦或是产量上都有巨大的优势。
用王氏的粮种耕种,会更加稳定,产量也要高出不少。总体收益会比原先高出三成至七成不等。要知道,这多出来的收益就等于是纯利润。
这部分纯利润对那些八九品世家来说极其重要。这可以让他们更快地攒够灵台交替的资源,或是继续扩大产业,或是放宽对其他优秀族人的培养策略,有机会培养出第二个灵台境,甚至是第三个灵台境。
甚至,还有不少九品世家,开始想办法讨好并依附于王氏。他们愿意将自己的良田,灵田拿出来,替王氏耕种粮种。而王氏则会收购这些粮种,统一进行售卖。
作为回报,那些九品世家每年都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家族财务上会更加宽裕,家族发育壮大的机会也就更多了。
也是由此。
在王氏的带动下,长宁卫很多世家正在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世家逐利,一旦尝到了甜头,便很难再回到过去。他们会被牢牢地捆绑在王氏的周围,并自觉维护共同的利益。
长宁卫那大大小小的数十个世家,除了少数世家外,如今的发展速度都在逐步加快。而长宁卫整个地区,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强大。
穿越至今,王守哲已经在这世家度过了二十余年。
回顾这一路走来的种种,他也颇有些感慨。虽然还有很多缺憾的地方,可他终究还是带领着族人将日子过起来了。
至少弟弟妹妹和族人们,都不必再为了一点点灵食与修炼丹药,而弄得扣扣索索,影响了“前期发育”和未来潜力。
当然,对于平安镇的建设,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
例如这路面,在王守哲的认知中,沥青柏油路会更好一些。偏“柔性”的路面,更加利于维护和修缮,而水泥路面一旦损坏,维护起来太麻烦。
不过,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找到天然沥青矿,也还没有找到石油,无法提炼沥青,这个念头也就只能暂时放一放了。
思忖间,马车正从一条条的河道,拱桥上徐徐驶过。
原始河道之所以会形成蜿蜒模样,是由于河岸被水冲刷后形成塌方,结果越冲越塌。同时,水流在经过弯道时,会对斜对面河岸产生冲击压力,久而久之,河道便会变得弯弯曲曲,如蚯蚓一般。
类似的形状,实际上对整体规划不利,也容易造成河水改道等不良情况,船运也提不起速度来。
因此,王氏这些年来,除了疏浚河道之外,还不断地建造混凝土驳岸,来巩固河堤。尤其是一些新开的河道,都是横平竖直,两岸固若金汤,便于控制和长期维护。
由此可见,王氏在平安镇的经营上,花费了多少心血和金钱。
一直以来,王守哲都将平安镇视作自己的领地,是准备将其打造成千年万年的基业的。
地球上,人奋斗一辈子,赚再多的钱,撑死了也就是活到八九十岁,罕有百岁老人。
在这玄武世界,人类的寿命却要长得多。
远的不说,他王守哲以如今灵台境的境界,便已经有两百寿元。而未来的他,至少天人境是妥妥的,紫府也可期。那他就能活上四百岁,甚至是八百岁!
由此,打造属于自己长久生活的家园,便显得尤为重要。
……
马车缓缓穿过位于珠薇豪苑畔的商业区,再往珠薇湖右侧而去,顺着珠薇湖旁的大道直通王氏主宅。到了此处,便开始戒备森严了。
首先便是要通过哨卡,若无王氏邀请或是申请拜访通过的话,便通不过哨卡。哪怕侥幸通过了哨卡,一路上也会有王氏家将带着族兵们巡逻盘查。
当然,这种级别的巡逻也就是防一防灵台境以下者。若真有什么心怀不轨的灵台境,有的是办法入侵到王氏主宅附近。
只是如此擅闯王氏主宅,那灵台境多半也讨不得好去。毕竟若无特殊事情,珑烟老祖和柳若蓝,总会有一个镇守在家中。
慢说是灵台境修士了,便是连天人境修士怀揣着敌意擅闯,也决计没什么好果子吃。
……
王氏主宅外的广场上。
一匹白色的快马由远而近,那骑士乃是一位俊朗的劲装少年,腰间挎着骑弓和宝剑。一只鹰隼般的鸟儿,在空中盘旋着跟随。
到了主宅门口,年轻骑士翻身下马,打了个呼啸后,在空中盘旋的那头鹰隼如流星般落下,稳稳的踩在了少年的胳膊上。
“六小少爷,您回来了。”一位轮值守门的家将,立即迎了上去,嘱咐族兵照顾好马后,才笑呵呵地说,“听说,您这一次趁着族学假期,去映秀卢氏探亲,外加去了东海卫历练了一番,不知可有收获?”
这位少年长得颇为英武不凡,只是因为年龄偏小,脸庞上的稚气还未褪去呢。此子,正是王氏第八代宗字辈的老六王宗才,乃是守字辈老四王守诺的长子。
虽然才年仅十五岁,可一身修为却是颇为不俗,已经达到炼气境六层。而且因为王氏对子弟的严格,他在玄武战技和身法等等的修习上,也是颇为用心。
“王阳哥,原来今天是你轮值。”王宗才不好托大,还了一礼。家将王阳比他大几岁,乃是王氏旁系出身。
王氏旁系虽然玄武血脉淡化,可是出人才的几率,依旧是要比普通平民家强许多。更况且,如今王氏条件好了,连带着王氏旁系的待遇也变得非常不错。
以前一些血脉资质不足“下品丁等”的旁系族人,若是仅仅差那么一小步的话,王氏主脉会赐予他一枚三品“启灵丹”,助他从“废品资质”高段,改善一番资质达到下品丁等或下品丙等。
如此,便有资格成为一名玄武修士,改变自己的命运。
再早前,王氏的“启灵丹”还是委托了长宁徐氏丹坊的老丹师炼制。如今王守业已经成为一名成熟的炼丹师,便承担起了为家族炼制启灵丹的职责。
启灵丹的主要材料,便是“紫晶蜂皇蜜”,王珞静便是擅长豢养紫晶灵蜂。如今她主要豢养的紫晶灵蜂,已经踏入了整体三阶的地步。
再靠着紫府学宫优质的灵花异卉,每年的紫晶蜂皇蜜产量不低。其产出的灵蜜,都是贡献给了家族,炼制启灵丹。
若是换作一般弟子,利用紫府学宫的灵花采蜜,却不断地给予家族,怕是会遭人闲话。不过王珞静在紫府学宫的年轻一代中威名赫赫。她虽不主动惹事,可谁惹了她却十分记恨,对方往往会吃上大亏。
而且王珞静背后还有脾性古怪的幻蝶夫人撑腰,因此,目前还没几个不开眼的拿此事说事。之前倒是有过几个不开眼的,自然是被王珞静反复地“友好切磋”,直至痛哭流涕万般忏悔后,王珞静才勉强“原谅”了他。
因此。
如今王氏的“启灵丹”,已经算是一种家族特产了。
只不过启灵丹这种丹药,对“废品资质”作用性比较大,可对下品血脉资质较高的人,改善空间比较小。王守哲当年也曾经服用过一枚,感觉作用性真小。
因此,大部分家族对启灵丹都没有什么需求。只有一些直脉或是嫡脉,不小心生出了“废品资质”,才会用得上。
但是对处处缺乏人手的王氏来说,启灵丹却是难得的宝物。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积攒家将,积累整个王氏的底蕴。
而下品乙等,丙等,丁等的直脉族人,也可以用一到两枚的启灵丹提升一波资质。只是第二枚服用时,效果会大大降低。
王宗才与王阳随口聊道:“王阳哥,我也就是顺道接个送信任务,积攒一些微薄的贡献点而已。历练什么的,倒是能涨不少见识。只是东海卫那些家族们都太过热情了,我有点吃不消。”
1...152153154155156...7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