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英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河马散人
杨秋说道:“此事先生放心,我们并非没有经验丰富的铁路工,只是......。”他说到这里,忽然看向了苗洛,微微一笑:“要看苗姑娘是不是愿意再帮忙了。”
“我?”苗洛刚才还在为杨秋的决心两眼冒光,忽然听到他要自己帮忙,一下子愣住了,问道:“我能帮上什么忙?难道从美国请人来?”
“苗姑娘兰心蕙质,我的确想从美国请人来。”杨秋解释起来。原来他看上了当初修建美国铁路的那些华工,那些人虽然读书不多,很多人甚至连名字都写不来,但在修铁路上的经验却比国内的铁路工丰富多了,美国铁路之所以能这么发达,有近半功劳都要记在他们头上!什么地形没遇上过?这些人可都是国家建设的宝贝。
苗洛一颗芳心早已系在了杨秋身上,只要能帮得上他的忙,宁愿付出一切,所以立刻表示要发电报给爷爷,由致公堂出面请他们回来。詹天佑这才注意到两女,其实他也打过美国华工的主意,当初在美留学时他就遇到过其中一些人,还向他们讨教铁路修筑上的问题,这批人中虽然很多已经年长,但只要能回来发挥余热也是笔很大的财富。
从飞行队这件事情上就可看出美洲致公堂实力不俗,这回苗洛又答应出手大家也很高兴,不要多只要能回来四五百,铁路建设也能顺利很多。满屋子只有芮瑶心情不是很好,眼看苗洛在杨秋心中越来越重要,不知为何有些发酸,想想自己只有一家还被他不喜欢的帮会,就感觉不舒服,见到没人注意哀怨的白了杨秋一眼悄悄离开了房间。
苗洛心细,见到她离开也找了个理由追了上去。
杨秋没注意两女的神色,依然在勾画三省的未来,最后詹天佑见无法说服他放弃铁路梦想,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修建,至于资金他也只能暗暗祈祷不要断了。
未来开始一点点成型的时候,汉冶萍之争也达到了顶峰,对目前的日本来说汉冶萍实在是太重要太重要了,八幡制铁每年一半多的铁砂都要靠大冶供应,所以平行世界里连著名的二十一条中都规定汉冶萍必须中日合办()!同样杨秋也绝不会放手,没有大冶铁矿,美国钢铁厂设备到了也是空壳,就算潘天授能找到当涂县铁矿,建立起第三家钢铁厂(汉阳,重庆和当涂)也无法取代大冶的地位。唯有北方这回好像是过客,但实际上袁世凯也想把汉冶萍纳入手中,别的不说光每年几百万的利润就能缓解不小的资金压力了。
想到这些坐在火车上的唐绍仪就很头疼,如果不是袁世凯开口,他真心不想来趟这趟浑水。眼看火车马上就要到大智门车站了,到底该如何解决汉冶萍的问题却还是一团迷雾。
随着战争结束,京汉线全线修复后又热闹起来,三省和北方隐隐地敌对关系没能影响商人们的热情,三省大开发的消息早已传遍了全国,洋人蜂拥而来的同时,国内商人同样嗅到了其中的商机,每天都有数列装满货的列车南来北往好不热闹。
一下火车,唐绍仪和杨度就感觉到了不同。苦力们交织成长龙,黄包车夫来来往往,牛车、马车川流不息,甚至还能看到几辆汽车穿梭其间。码头方向桅杆林立,争夺中的汉阳铁厂似乎没受到影响依然在吞吐黑烟。虽然满清退位了,可北方的城市气氛却改变不大,依然是那副死气沉沉的画面,南方乱局至今没变,但这里......已经让人感觉到了春天的向荣味道。要不是知道这里半年前还进行了一场惨烈大战,或许两人都不会相信这是汉口。
还没等两人带来参加会谈的官员迈开步子,一声呼喊从旁传来。
“少川兄!”
唐绍仪扭过头,三张有些熟悉的面孔让他猛然愣在了当场。
。
。
……
辛亥大英雄 第一六三章 唐绍仪的态度
第一六三章 唐绍仪的态度
@@@@
“荣光?贤俦,景扬()!”
杨度并不是来谈判的,只是闲来无事来湖北转转,还没品完汉口的繁荣就听到唐绍仪连喊三个名字,扭头看去只见三位和他差不多年纪的男子迎面走来,问道:“首相,这三位是......?”
唐绍仪也很吃惊会看到三人,连忙介绍道:“皙子有所不知,他们是邝氏三杰。”
矿石三杰?
“不是矿石是邝氏,不过你说他们是矿石三杰也是对的。”唐绍仪笑着给杨度介绍道:“邝荣光,邝贤俦和邝景扬,都是我留美时的同学!不仅姓氏相同,还都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矿石和地质勘测,景扬实习时还参加过美国钢铁公司举办的全美地质矿石勘测活动。哈哈......回国后一晃几十年了,你们怎么来湖北了?”
得见当初的老同学,唐绍仪格外开心()。杨度却在旁边暗暗心惊,后面两位他不熟悉,但能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又岂是泛泛之辈?看今日詹天佑就知道了。何况邝荣光他在北京还听说过,据说留美归来后就去了唐山开栾煤矿,是国内罕见的矿石勘测和开采工程师,湖南湘潭煤矿也是他勘测发现的,中兴煤矿也是他一手操办扩大了产量。闲暇时还踏遍直隶山东,绘有《直隶省地质图》和《直隶省矿产图》,近些年回广州办学专著培养地质和矿产勘测人。
这样三位人物,不仅都是当年的留美幼童,还都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地质勘测和矿石开采,又全在汉冶萍谈判就要开始时出现,这已经不仅仅是巧合!杨秋的手段......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唐绍仪是什么人?甲午开始十几年的政治漩涡早就练出了足够的政治嗅觉,虽然很开心见到当年老友,心里也打起了鼓,问道:“三位怎么会在这里?”
邝荣光年纪稍长,笑道:“还不是眷诚那家伙做的好事。”
“眷诚?他怎么了?”唐绍仪问道:“他不是春风得意扑在了汉川线上吗?”
邝景扬接过话舌说道:“可不是嘛,好好修铁路就是了,没事跑到杨巡使面前举荐荣光兄来湖北出任理工大学地质教授,这不把广州学校也关了,带着学生来湖北。”
邝荣光在地质和矿石上水平非凡,常人以为他随便寻个地方也肯定能发大财,可他偏偏家境一般,眼看满清不重视矿藏开发所以干脆辞官回广东办学,但由于缺钱所以学生很少,这回能来湖北当教授也满足了他的心愿,所以唐绍仪也为他高兴,问道:“荣光来当教授,你二人?”
“景扬现在是三省矿产部部长,贤俦不想闲着,正准备去贵州考察,希望能给当地矿产利用出出主意。”邝荣光说完后,唐绍仪悄悄一皱眉。现在是汉冶萍谈判关键时刻,而汉冶萍牵扯到萍乡的煤、大冶的铁和铜都是矿藏资源,说明三人明显是受杨秋所托专程来带话给自己的,问道:“杨巡使是不是让三位带了话给我?”
三人知道瞒不过他,所以邝荣光很干脆地说道:“巡使希望少川兄别忘了我们当初留学是为了什么()。仅此一句,剩下是我三人来找你叙旧的事情了。”
这几句话勾起了唐绍仪的心思,也暗暗心惊杨秋实在太会利用人心。自己和邝荣光这批人十几岁赴美留学,不就是抱着兴国安邦的理想嘛!自己这么多年来受人诟病,说自己攀附袁世凯,其实还不是想找出一位合适的人带这个国家走出泥沼。此刻故意让三人前来,还借他们口重提理想,明显是暗示自己联手收回汉冶萍交给他管,可要是如他愿自己该怎么和北面那位交代呢?
汉口德租界领使馆客厅内打扫一新,为了化解双方矛盾,特劳恩特意让人撤去了会议桌,改为更像家庭式交流的围炉沙发,沙发中间是一张圆形茶几,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精美的糕点。从10月10日一声枪响起,各国虽然表示中立但却早已瞪大眼睛寻找符合自己利益的代言人,原本在这场竞赛中德国处于明显劣势,但杨秋的横空出世让他一下子看到了争夺扬子江控制权的机会,美国同样对杨秋很感兴趣,汉格尔还准备亲自陪杨秋出席。
英国公使葛福虽然不能接受扬子江上出现大规模战争,尤其是让第三国插手的战争,但出于盟友关系还是决定陪日本全权代表,公使松村正雄出席。
德国租界位于法日中间,想要不经过其它国家的租界只有只能走水路和大智门车站,所以杨秋选择了从武昌坐军舰直抵租界码头。楚豫舰缓缓靠上码头时,特劳恩已经等在了那里,德国水兵们持枪肃立。原本租界是不允许军舰和武器进入的,连穿军装都不行,但为了加深关系所以这回德国政fu破例允许中**舰靠港,还答应杨秋可以穿军装但却不能带武器。
看到汉格尔和杨秋一起从军舰下来,特劳恩也有些吃惊,暗道他怎么和美国关系这么好了?不过这个情况却是他愿意看到的,大西洋两岸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德国可不希望美国插手进来,要是能通过杨秋和美国建立起一些默契,价值远比支持他拿回汉冶萍更大()。
“感谢公使您亲自来迎接。”
杨秋精神的军装以及美国驻华商务参赞的陪同,又谋杀了不少记者的胶卷,闪光灯在码头四周啪啪不停,晃得没法带枪的雷猛和几位警卫连士兵神经高度紧张。还好码头欢迎很快就过去了,在特劳恩的带领下三人边走边聊,当快要进使馆时,杨秋看到了和英国公使一起出现的唐绍仪和伍廷芳,旁边松村贞雄阴沉的几乎滴水的脸庞让他微微一笑,倒是跟在他身边一位身着长衫,垂着头的老者让他有些意外。
盛宣怀?!
杨秋曾在平行世界里见过这位的照片,显然因为操心辛亥之后汉冶萍地位和家人安全等事情,所以比起照片瘦了很多,见到自己更是目光闪烁不敢直视,生怕给自己家族引来大麻烦。
一坐下来日本公使松村贞雄就按耐不住首先发难:“司令官阁下,我代表日本政fu正式向贵军突然袭击我国驻大冶屯军一事提出严正抗议,你们必须登报道歉,军队立刻撤出大冶,并向死难者提供100万赔偿金。”
有了杨秋撑腰,首席谈判代表,三省外事部部长王正廷腰杆硬了很多,也立刻争锋相对道:“公使阁下!注意您的用词,日本一向自诩文明国家,难道要睁着眼睛说瞎话吗?我这里有几位贵国被俘军人的口供,他们可以证明是贵**队先开火打死我演习部队数十人,期间还动用了大炮和机枪等重型军械,我军是被迫还击!”
松村贞雄心里暗骂高川手下的兵不顶用,居然留下了口供,同时还死硬说道:“那也是因为贵国先进入了大冶矿区,这是你们故意策划的挑衅行为。”
杨秋抿了口茶没说话,站在后面的陈果夫听到他还在诡辩,气得站出来说道:“事件发生前三天我们就已经通告了公使阁下,将在大冶进行跨年度军事演习,而且大冶并非租界,我国防军有权在领土任何地点进行军事演习行动。”
“汉冶萍与我国有重大利益关系,是你们先进入了矿区,所以你们要对此事负全部责任()!”
“重大利益关系?您说的是贷款吗?据我所知汉冶萍一直没有停止还款,并未违背合同,所以汉冶萍依然是我国财产!而且交战地点位于矿坑外的狮子山,这说明我军当时并未进入汉冶萍的任何工厂和矿场!”
双方唇枪舌剑眼看就要进入僵局,杨秋忽然把咖啡杯往桌上一顿,清脆的声音让会客厅内安静下来后,才冷冷盯住松村贞雄,手指勾了勾从陈果夫手中取来一张支票放在桌上:“这是520万美元的支票,汉格尔阁下可以证明这张支票是否有效。其中500万用于偿还汉冶萍向贵国的借款,剩下20万是出于人道主义作为赔偿贵**队死难者的抚恤金。我们也不想继续战争,我的国家需要和平,作为三省巡阅使我也要让国民安安稳稳的继续生活,但是......。”
杨秋忽然提高了声音,昂头道:“我们也不怕战争威胁,数十万将士已经磨利了刺刀,如果阁下执意用这种态度......我想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再继续谈判,不如让各自的军队来说话好了!”
这番话一出,别说松村贞雄脸色更加难看,就连伍廷芳和唐绍仪都暗暗咋舌,都说这位人来疯的主,今日才真切见到了,三句不到就干脆挽袖子准备干架......这还是谈判吗?伍廷芳连忙起身来做和事老。唐绍仪却看了眼坐在旁边的盛宣怀,忽然靠近过去。由于他之前是邮部大臣,所以他尊称一句,压低声音说道:“盛大人,有些东西也该放手了。与我共同留学的几位同学对您手上的汉冶萍股份很有兴趣,您看如何?”
盛宣怀身子猛颤一下,先看看强势的杨秋,又看看明显支持他的德美两国,眼皮慢慢耷拉下来。
.
.
.
……
辛亥大英雄 第一六四章 西南风再起
第一六四章 西南风再起
@@@@
陈浩辉穿着黔桂地区常见的马帮衣服,和十几位伙伴骑在矮小的滇马上,对面前弯曲的山道似乎未见,专心擦着民元式手枪,这种大威力手枪已经成为了军方和他们这种人的标准装备,反而汉阳造的自来得手枪没人喜欢了()。
绕过一片山岗后田野里郁郁葱葱,可细看后大家心里却无不厌恶透顶,因为面前居然是一片马上要开花的罂粟,长长地花杆随着山风摇摇摆摆,制造美丽和壮观的同时也毒害着这个国家!更重要的是,根据几位投效司令的农林专家说,种植了罂粟的田野好几年都没法在种植其它作物,可见危害之大。
方瑞是和陈浩辉一起执行长沙任务的伙伴,在新组建的情报部算是老资格队员了,见到满山坡的罂粟厌恶道:“***,难怪大伙都觉得贵州是麻烦,这么多鸦片要害死多少人?五师也不知道在干嘛,放着这么大片罂粟不铲除搞什么鬼?”
陈浩辉比他冷静多了,眯起眼睛说道:“哪有你想得那么简单,你知道黔滇桂有多少人以种植这玩意为生吗?这里土地贫瘠,农民本来就活得艰难,种植鸦片已经成了他们的全部收入,要是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铲除,要让多少人流离失所你算过吗?而且这里民风彪悍,很多人家世世代代都是半农半匪,下药太猛不利于长治久安()。”
“难道就看着这些鸦片流入我们三省不成?”旁边几位队员围了过来,神色有些激动恨不能亲自动手,他们都是接受过专业训练,都是最忠诚的战士,所以对流毒遗祸很痛恨。
“这怎么行,鸦片是必须铲除的!只不过也要考虑到当地的情况,五师入黔时鸦片种子已经播种下,一动手农民们上半年就颗粒无收。所以司令下令,等八月这些鸦片熟了后就以低价全部收回,然后让他们改种烟叶和甘蔗,还准备搞农牧养殖让百姓有个活路,那时谁再敢种鸦片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方瑞不解问道:“为何要收鸦片?还要等到八月呢?难不成司令要做大烟生意?”
“胡扯!司令何时做过这种龌蹉的事情?!”陈浩辉严肃地说道:“放到八月,一是不能耽误了农民上半年的收成,不管种植鸦片怎么不好,他们也毕竟是为了一家老小的活路,只有那些贩卖和鼓励种植的人才该杀!二来刚建的重庆化肥厂要八月才能生产出第一批化肥,那个时候就能调拨来贵州肥田,解决种植鸦片后土地贫瘠的问题。三来等到八月,国民警卫队就能拉出来干活,到时候一个乡一个乡的清剿以免有漏网之鱼。至于司令回收鸦片,也不是糟蹋钱拿回去当柴烧,而是准备炼药出售。”
“鸦片也能炼药?”一位队员有些好奇,问道:“我怎么没听说过呢?”
“你把心思多放在学习上,少和你媳妇睡觉就知道了。”陈浩辉一拍队员的脑袋,惹得大家哄笑后才说道:“部队里使用的吗啡就是这玩意提炼的,张部长还说了其它几种药品,我一下子没记住那么多。不过药炼出后不仅可以给我们自己用,二来也能卖给洋人赚大钱。”
方瑞听完后感慨道:“司令可真是用心良苦。”
陈浩辉赞同道:“是啊,要是其它省那些当官的有我们司令这么为民为国着想,还怎么会乱成这样()。”他说完后一拨马头,继续向南:“走吧。距离广西不远了,我们早点把事情做好,也能司令省点心。”
方瑞指着西面说道:“过了清水江就是五师战区了,咱们不过去看看?”
“不看了,咱们如今又不干冲锋打仗的活。”陈浩辉摆摆手:“再说了,万%%不定还会暴露身份,走吧。”
随着马蹄向广西而去时,云南昆明都督府内传来阵阵咳嗽声。
蔡锷身体一直不好,尤其是贵阳争夺失败后咳嗽的老毛病又重了不少,这让黄毓英很担心,如今云南也就他一个人能压得住,要是他出些事情那可真完了。
用水漱漱口后,蔡锷脸色才好了些,想继续看书可拿起来后叹了口气还是放下,扭头看向身边的韩建铎和黄毓英,问道:“建铎,子和。你们说我派唐继尧和刘存厚入黔是不是错了?”
“都督不用太担心了,交手一个多月了,杨秋入黔的部队算不上精锐,两人应该可以挡住。”韩建铎是云南讲武堂自己培养的军官,也算是蔡锷的学生之一,重九之后就被任命为军务总长。听闻后以为他在担忧贵州战事,可黄毓英听出了弦外之音,说道:“他们现在在贵西南横征暴敛,听说还公然走私鸦片,惹得民怨沸腾,我看应该立即将两人召回换其他人镇守,免得别人以为我滇军都这样。”
这句话让韩建铎眉梢拧在了一起,最近贵州的事情他其实很清楚,唐继尧和刘存厚率兵入黔后胡作非为,不仅大肆征兵扩充实力,还拉入了不少土匪恶霸,为了筹集军费还公然走私鸦片,哄抢富商,所作所为一点都不像当初。而且唐继尧还公然自称贵州都督,刘存厚则自居黔军总司令,短短时间内两人已经纠集起了两万余杂牌军,为了稳定四野还在贵州西南还肆意屠杀那些不服者,据说已经死了数千人之众。
这些消息传回来后,黄毓英更是公开说要惩处二人,还拉拢起了一批会党军官,要不是杨秋源源不断向贵州增兵,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云南安危,说不定他已经带兵入贵要说法去了()。但说道惩处二人韩建铎却不同意:“子和说的太过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何况唐继尧也是为了我们云南安危,只有守住贵州西南,才能将杨秋的大军挡在云南之外。”
“那总不能任由他们这般胡作非为吧?我等革命为了什么?现在的贵州......。”黄毓英气道:“还不如前清呢!”
韩建铎毫不相让,坚持辩护道:“大乱必须大治,杨秋在三省滥杀无端,还不是位子越来越稳?只要撑过这段时间,把他的部队赶出贵州,自然可以慢慢稳定下来。”
蔡锷看着两人争执忽然感觉非常疲倦,短短几句就可看出滇军正在慢慢失控。当初他把唐继尧和刘存厚派往贵州,其实也是想干脆摆脱这两个大包袱,可现在看来除了两人外自己身边还有很多不安宁,生怕又起矛盾,转移话题问道:“对了,听说杨秋购买了很多机器设备要扩充汉阳兵工厂和炼铁厂了?他和日本人的谈判有什么新消息吗?”
说起湖北的兴盛,黄毓英眼热道:“岂止是汉阳。前几天汤觉顿先生发电报来说,他一口气采办了几千万的机器,除了扩建汉阳外还要把重庆改建为第二个汉阳,这回日本人也吃了瘪,死了好几百兵连个屁话都没有乖乖谈判,听说大冶拿回来已经十拿九稳了。连孙先生都说,他是工业救国的楷模,要号召各省学习。”
“哼!”韩建铎哼了声:“号召就有用?钱呢?三省都是赋税大省,肥的流油之地,我们就算想学哪来的钱?连军费现在都筹不上来了,哪有闲心搞工业。”
黄毓英虽然不满韩建铎的态度,但他说的也是实话。杨秋坐拥汉口地利,又有前清留下来的好家底,再加上四川盐税这个宝库搞工业自然不愁钱,但云南......除了水稻和鸦片外还能有什么?所以也没去辩驳,只是羡慕的继续说道:“汤觉顿先生还说,除了汉川线外,杨秋又组建了两家铁路公司准备修建武昌至水城,至郴州两条铁路,连上海的洋商都说是大手笔,每年需要耗资至少四五千万()!真不知道他哪来的底气。”
“你说他要修建武昌至水城的铁路?”蔡锷立刻抓到了这句话。经他这么一提醒韩建铎也立刻意识到不好,说道:“水城距离云南边界仅一步之遥,难道他是想.......。”
蔡锷没说话,回过身去看墙壁上的地图。作为国内最好的军官之一,要是连一条要修道自己家门口的铁路意味着什么都不明白,也算白留学日本士官学校了,所以立刻就皱起了眉头。
韩建铎却不以为然,说道:“每年四千万?他哪来的钱?依我看怕是嘴上喊喊而已,贵州穷山恶水的,就算现在修没四五年时间也到不了贵阳,有这几年的缓冲我们早可以把杨秋赶出贵州了。”
黄毓英不像他那么乐观,把杨秋赶出贵州谈何容易,人家现在就来了两个旅,还是二线部队就把唐继尧压的喘不过气来,要是等大冶的事情解决,彻底腾出手来再派几个旅,别说贵州,云南能不能守住还是问题。正要继续说话时,督府府秘书拿来了一份电报,匆匆扫一眼后他刷的站了起来。
见到他脸上既有兴奋又非常担忧,蔡锷问道:“子和,是谁发来的电报?”
黄毓英艰难地从电报上移开了目光,说道:“是觉顿先生从北京发来的,他说......杨秋和日本的谈判已经结束了!他以550万美元提前还清了日本贷款后,拿到了大冶一半的股份,盛宣怀也把股份出售给了邝荣光,第二天邝荣光就把股份赠给了他!北京这回什么都没拿到,因此袁世凯还大发雷霆,唐绍仪也已以身体不佳,需暂留汉口医治为由,提出辞去总理一职!。”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