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英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河马散人
美国忌惮、英国咬牙,连雄心勃勃的中国海军都虎视眈眈。
永田铁山更清楚这里的重要性。所以在手握大权时就故意让冈村宁次来督管。随着海军的进驻,这里又成为山本五十六等日本海军的乐园。今天的要塞内,他和远道而来的山本五十六正对着地图,神情说不上来的兴奋和焦躁。
所有幸福都来自于几天前的一个消息,中苏交恶,阿富汗开战在即!
“永田君,你认为时机成熟了吗?”一身白色海军制服的山本五十六如今已经是日本海相米内光政的次官,大权在握整个人都如开锋的宝剑般英气勃发。中苏交恶阿富汗后,他就意识到机会来了。于是立刻邀请永田铁山来这里见面。至于为什么不回东京,是因为国内的东条英机等人都在慢慢清除永田的影响力,加上南下是永田亲自策划的战略,所以主动来更有礼貌。
永田铁山戴了副厚厚的老花眼镜,趴在桌上仔细地翻阅最近的情报和文件。为日本渡过困难期立下汗马功劳的他如今不仅被编入预备役驻守东帝汶。连参阅绝密情报的权力都没了,如果不是山本的信任,恐怕过不了多久人们就要遗忘日本有这么个人了。翻看着曾经熟悉的情报资料,他的表情严肃而认真,细细斟酌字里行间透出的含义,当读到杨秋那句“勿谓言之不预”时,心脏猛然的紧缩一下。
杨秋要动手了!
这句话毫无悬念的告诉他。杨秋这回是铁心要清除苏联在阿富汗的影响,但是否会爆发中苏大战,他却不怎么看好。摇摇头回答山本的话:“山本君,阿富汗会打起来的。但是西北恐怕......还没那么快。”
山本五十六其实也想过中苏不会直接在自己国土上开打,但心里却始终抱着一丝侥幸。现在听永田铁山也说西北中苏两军直接开战的可能性不大后,不免有些失望道:“永田君,你这样判断有什么根据?”
永田铁山手指西北说道:“杨秋选择在这个时间发动是很有讲究的。因为现在的中亚细亚已经是冬季,从乌拉尔到边境的铁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冬季通行能力很差的西伯利亚线,一条是土库曼斯坦的里海南线,这两条线在冬季都会受到风雪和沙尘的影响,运输能力只有春夏的一半。同样从中国过去的北方环线(原西伯利亚铁路东段)和穿越蒙古的中贯线也是这样,稍微好点的是陇海线,但仅靠一条铁路也是无法支撑的。因为支那和苏联的这条战线太长了,谁也没有全面防御的能力,一旦开战必定是各自损伤。而且现在他们的军备都还没最终准备好,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阿富汗的国土,打一场规模较小的前哨战,检验军队并进行针对性的部署和调整。但是这场战争最终是免不了的,只要国际局势出现重大变化,中苏之间的战争就会立刻爆发。”
山本五十六露出无奈的笑容,如果中苏默契的把战争限制在阿富汗境内,那么日本南下还是无法摆脱中国的侧翼威胁,加上堵在前面的英法,背后坐等收渔利的美国,还是困难多多。永田铁山看出他的担心,问道:“山本君,是不是国内急于南下了?”
“永田君离开东京很久了吧?”作为少数头脑清醒的军官,山本五十六并不看好日本的前途,尤其是被夹在中美两个工业和经济大国之间,但国内有些人却还是看不懂,一门心思急于南下,所以感慨一声娓娓说道:“现在国内的局势很不妙,工商都已经到了极限,储备的原材料也已经消耗殆尽,而且我们向米国寻购也变得困难起来,再加上这里和几内亚始终没能发现新的矿藏,如果再得不到补充就会很困难了。我们还得到情报,支那人已经在秘密建造四艘新的战列舰和四艘新航母,预计最迟明年年底就能面世。杨秋还借这次的机会,下令停止今年的士兵复原,利用这些老兵为班底组建了第十六军和第十七军,一共是十个师。这样中国就拥有17个军,总计85个陆军师。国内为了应对,正在商讨要再增加5个陆军师团,这样下去你们陆军部队就要超过50万。物资就会越来越紧张。”
“真是令人生畏的动员力量!”永田铁山由衷的赞了句,说心里话他对杨秋搞出的三级动员体系极为佩服,不说临时的征兵,光是动员退役五年内的预备役老兵,就可以重新武装起50个步兵师的军事力量,而且这些老兵只要略加训练就能作战,远比没拿过枪的新兵更强。
但他也没太惊讶,毕竟中国已经不是满清,杨秋的铁腕下全面义务教育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工业从无到有也已经走过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期,全国拥有的工人和知识分子总量接近美国,所以时间拖得越长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就愈发失衡。反倒美国的态度让他仿佛想到什么,坐在凳子上双眉紧皱陷入沉思。
现在的日本什么都缺,其中最主要的是钢铁和石油。偏偏这两项上前些年都是靠英美的支持才渡过难关,现在美国忽然减少出口份额,就说明罗斯福恐怕是想通过这种办法,催促日本南下了来打破均衡。
其实他和山本都很清楚,在这个钢铁和石油说话的年代,日本已经逐渐的失去角逐世界的资本。倒向中美是日本唯一的不二选择,目前他和山本做的事情只不过是最后挣扎。但是!想要突破中美夹击形成太平洋三足鼎立的格局。就必须先拿下荷属东印度和菲律宾。
只有拿下这两个地方,才能继续的壮大日本,避免将来依附中美成为阿富汗那样的傀儡,如果能获得五年的缓冲期。充分攫取两地庞大丰沛的资源,再利用西南太平洋、拉包尔和特鲁克的纵深,日本还是有一战之力的。当然,日本还可以向南太平洋发展。澳大利亚辽阔的国土令人垂涎,但那样一来不仅会把英国卷入。还极可能惹来美国的参战,这是得不偿失的。“再忍一忍吧。”想到这些,永田铁山睁开眼睛,老花镜片后面的目光深沉而模糊:“阿富汗的局势怎么发展还不清晰,但我认为杨秋肯定还有后招,因为以目前的态势,只拥有一条资源公路的他是难以取得阿富汗胜利的。在他下一步出招前,让帝国南下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南下的两个条件必须遵守,第一条中苏交战已经不远,因为苏联是不会甘心交出阿富汗和整个伊斯兰世界,让中国有机会打通伊朗这条路的。第二个条件英国被牵制......还不成熟,还要等时机。
山本五十六点点头,但心底里却愈发的焦躁。库页岛和这里再有三年就要到所谓的托管期限,即使不算菲律宾,巴里巴板英荷壳牌公司年产600万吨的油田,西爪哇岛的特大铁矿和橡胶园、苏拉威西岛的铜矿、加里曼丹的镍矿、西婆罗洲的华人金矿和种植园,还有勿里洞的锡矿、苏门答腊年700万吨的中国海湾石油公司米纳斯油田群等等......日本复兴的希望全都在这上面了!早一天拿到,就能早一天消化,如果太晚恐怕就算到手,帝国也是没希望了。
难道日本的命运真的要回到过去,只能依附强国才能生存吗?
真是不甘心啊!
西南太平洋上的一声长叹中,阿富汗的局势也越来越紧张,随着最后通牒截止日期的临近,中苏两国不断向边境调兵遣将,规模更是欧战后前所未有的!中阿资源公路的滚滚车轮更是长达上百公里。
11月10日,先是北京国防部正式下令停止复员组建两个军,同时以建国战争一路走来的王牌,第103中央警卫师、第10军(下辖第10装甲师、第12、第27、第42、第57步兵师),第711、第733、第第754三个重炮团、第824、825、830三个独立卡车后勤旅(1.1万辆)、空军第11、第17战斗联队,第15、第16、第17运输联队,第6、第9和第11轰炸机联队,以及阿富汗第1、2、3、4个步兵师、亚洲旅,由梅生中将、纳迪尔沙总统分任中国阿富汗志愿军总司令和阿富汗军总司令,第10军军长孙传芳中将、阿富汗中将恰哈图任副总司令,晋升龙云为中将并出任参谋长,组建阿富汗联军,总兵力20万!
11月17日,莫斯科得知消息后也争锋相对,将驻扎在车里雅宾斯克和乌拉尔等地的三个集团军向东前压,斯大林还要求继续加快军事建设速度,要求将部队总兵力增加至300个师,还要在目前6个坦克军的基础上再足见14个机械化军,全国总兵力要保持在450万。
同时,将原驻扎在杜尚别、塔什干等地的部队,汇合驻阿富汗的三个步兵师一起组编为第一集团军,任命沙波什尼科夫大将为军长。集团军总辖第57师、71师、82师、131师、152师、153师,第9骑兵师、摩托化第36师,装甲第5旅,第7旅、第8旅、第9旅,坦克第6旅、第7旅、第11旅,空降第212旅、机枪第5旅、炮兵第185团,反坦克炮第37、85营,第63、66、150防空营等其他民兵部队,总兵力25万。还动用铁路昼夜不停向铁尔梅兹和赫拉特两大重镇送来大量武器弹药,其中包括3000辆卡车,1.2万匹战马,898辆坦克、746辆装甲车,1542门大炮和875架飞机。
11月27日,最后通牒截止前三天,杨秋签署总统令,授权国防军可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恢复阿富汗主权完整,与此同时国会也秘密通过增加军费,并向国内所有军工企业下达巨额军事订单的草案。其中包括订购150万支37年式突击步枪,20万支短突击步枪,300万支半自动步枪。订购1.5万辆t36型主战坦克,3.5万辆半履带装甲车,11万门自行火炮、高炮等、50万辆各型军用卡车,10万辆摩托车。订购2500架运十(弱化的双发1600马力c46突击者),2500架运八和运九运输机,3000架各类轰炸机、2500架歼四战斗机和2000架舰战五型新式海军战机、52艘舰艇在内的大量军事装备。
11月29日,最后通牒截止前一天,莫托洛夫在国联发表最后声明,正式宣布退出国联,并拒绝撤出阿富汗,还宣布召回驻中国的外交人员。同日,北京也宣布召回驻苏联大使,并向在苏联和阿富汗的中国人发出警告,要求他们在限期内离开两地。
11月30日,截止前最后16小时,纽约时报头版。
《谁能控制亚洲心脏?》
(未完待续)
辛亥大英雄 第743章 帕米尔高原上空的雷鸣(二)
入夜时分,昆都士已经是一片的兵荒马乱。这个阿富汗北方,铁尔梅兹和杜尚别两地交汇点,扼守北方山区进入昆都士绿洲唯一通道的战略重镇内,居住着十五万阿富汗人,但现在大部分已经人去楼空。城市东面的汗巴拉德山口,炮声隆隆,从喀布尔易手的那天起,来自亚洲旅和阿富汗军就向驻扎那里的苏军发起了猛烈进攻。双方的75毫米山炮不断怒吼,榴弹在山区边缘爆炸着,卷起的烟尘黄沙将白雪都覆盖起来。
朱可夫抵达这里时,东面的汗巴拉德山口正在遭受又一轮的猛烈进攻。由于是唯一出口,所以一个月来双方争夺已经不下二十余次。即便此刻天色将黑,四架轰炸机依旧在不间断对苏军阵地狂轰烂炸,地面上机枪、炮弹交织成火网,照的夜空格外明亮。
从他的角度看,这场战争苏联是缺乏准备的,尤其是阿曼努拉的快速被捕,让红军缺乏继续驻扎的借口,所以他想过大幅撤退至国境内,等到春天主力抵达后再寻找机会夺回阿富汗。但高层已经等不及了,伏罗希洛夫元帅和总参谋部更是认为,中国只有一条通行能力很差的中阿资源公路保障后勤,相反苏军不仅拥有公路,还拥有铁路,所以更占优势。
纸面上的优势确实存在,这点是谁也无法否认,无论是从喀布尔还是从北方山区进攻,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后勤保障,相反目前苏军控制的昆都士和赫拉特等地都能得到铁路运输的支持。熟悉军事的人都清楚,一条通行能力较差的资源公路和一条三年前贯通的重轨铁路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
当然......朱可夫凝神倾听炮火中如千万只蜜蜂般吵闹的嗡嗡声,有些透不过气来。无论是上次的阿富汗交锋。还是这次的喀布尔行动,双方飞机的对比实在是天差地别。幸好,光靠飞机是打不赢战争的,否则自己也不用来了。
“科孜洛夫同志。”
“朱可夫同志,你能来太好了,我们一直在等待支援。”
车队停在了昆都士指挥所前,刚下车就见到71师师长科孜洛夫走了过来。这是位五十一岁有着丰富战斗指挥经验的老军官,与国内那些清洗后上台,连步兵指挥条令都背不熟的军官相比。他率领的71师战斗力还是值得依靠的。
科孜洛夫也拉着朱可夫的手,很高兴这位在苏军中大有名气的军官能来支援自己。但当他抬眼去,发现只有寥寥几十辆卡车跟随,既没坦克也没装甲车后,神色又逐渐地不安起来:“朱可夫同志。这就是全部援军吗?”
朱可夫敏锐的抓到目光中那丝不安,追问道:“怎么,中国军队先到了?”
“还没有。现在进攻的是阿富汗人和朝鲜人。”
“朝鲜?”
“是的,我们抓到几个俘虏,他们自称是亚洲解放阵线朝鲜团的士兵。不过他们配发的都是中国武器,还有7辆坦克和大约4辆装甲车,所以山口那边的压力很大。飞机侦察已经瘫痪。我们暂时没办法发现中国部队的踪迹,但我相信他们距离汗巴拉德山口已经不远。”科孜洛夫将抓到朝鲜战俘的事情大致的说了遍。朱可夫对这个亚洲旅很有兴趣,当听到中国国防军主力还没赶到,心里不由的暗暗松口气:“科孜洛夫同志请放心。57师已经在路上,会赶在明天黎明前抵达这里,第6坦克旅也会在明天晚上赶来。”
白天是中国航空兵的天下,苏联飞机根本无法起飞。所以部队转运都要靠夜幕掩护。不过得知57师明早能到,还有一个坦克旅。科孜洛夫和旁边的71师军官还是很开心。这段时间他们面临的压力很大,尤其是朝鲜部队的战斗力非常顽强,战斗经验也很丰富,依靠坦克和装甲车帮助屡次突破防线,如果不是前线将士发挥大无畏精神拼死堵住缺口,说不定昆都士已经沦陷。
夜晚很快来临,不时从汗巴拉德山口方向升起的照明弹如同星星般璀璨。黑暗是天然屏障,打了一个白天的昆都士终于迎来平静。士兵抓紧时间休息的同时,朱可夫和科孜洛夫却不敢有丝毫放松。情报显示,中国志愿军主力已经抵达塔吉克斯,数百架运输机正在向喀布尔投送部队,如果不是飞机运不了重型装备,或许等不到援兵抵达,阿富汗局势已经糜烂了。
万幸的是,从一些迹象看,虽然中国不停向西北增兵,但他们也不希望现在就挑开东方战线的面纱,双方都希望先拿下阿富汗,掐断对方在中亚的进攻路线,确保侧翼安全后再寻找机会决战。这也是斯大林总书记和伏罗希洛夫元帅商量后,决意在阿富汗挡住中国的本意。
这就意味着,双方将在这个山岭国家展开一场残酷的争夺战。从中国调来被誉为绝对主力的103中央警卫师压阵就可以看出,此战他们是势在必夺的。让朱可夫感觉棘手的是,阿富汗完全不适合苏军演练了十几年的大兵团纵深穿插作战理论,在这里拼的是消耗和后勤。
由于今夜是最后通牒截止日,所以等指针来到半夜时,外面响起了军官们的呵斥声,数以千计的士兵被叫醒,随时准备应对来自北方的突然袭击。就在此时,车轮声也响了起来,从铁尔梅兹星夜驰援而来的57师终于抵达,足足两个师,让昆都士的苏军士气大振。
截止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想象中的狂风暴雨进攻并没出现,瞪大眼睛守了一夜疲倦无比的苏军士兵直到天明都没看到中国国防军的影子。正要休息时,天空中却又出现了让人憎恶的引擎声。结伴而来的6架战斗机掩护8架轰炸机如约而至,得到57师支援后的昆都士防空火力增强不少,但苏军步兵师列装的37毫米速射炮对高空轰炸机来说,完全是隔靴搔痒。
轰炸机摇摇翅膀,对准汗巴拉德山口足足投下十五吨高爆炸弹后。在苏军士兵的咒骂声中又消失在北方群山中。
昆都士争夺战的第一天,是在无休止的对汗巴拉德山口轰炸中渡过的,为争夺这个进入昆都士低地的唯一通道,短短一天内中国空军出动62架次轰炸机和12架俯冲轰炸机,对驻扎在山口和昆都士的苏军进行了密集轰炸。连绵不绝地火球从地表腾空而起,声势骇人,不过实际效果却让盘旋在战场外围的侦察机上的梅生很不满意。
龙云放下望远镜,收回目光摇摇头:“汗巴拉德山口是典型的喇叭状山口,两侧都是坚硬的山石。光靠轰炸机作用不大。看刚才的架势,苏军沿喇叭口分明布置了重兵保护,地面工事也做的不错,看来这个71师师长是个善打防御的老手。”
梅生点点头,察觉到自己有些心急了。苏军经过大清洗后战斗力确实下降不少。但山区地带的防御战却能弥补不少弱点。旋即收起速战速决的心思,问道:“部队都到哪里了?孙传芳的计划呢?”
“第12步兵师23团已经抵达汗巴拉德山口以东20公里,24团和装甲营正在向昆都士东面的巴格兰穿插。”龙云迅速地摊开地图,指着说道:“孙传芳准备以24团为箭头,强攻巴格兰诱使昆都士分兵,然后拿下山口建立前进基地。此外,27师53团和54团、57师113团都已经坐飞机抵达巴格达。不过重装备都丢在了后面。他们会在明早出发,分兵两路。一路走阿富汗和印度边境南下进攻坎大哈,另一路走中路进攻赫尔曼德省的拉什卡尔加,空军打算在这里建设一个野战机场。这样就能近距离对赫拉特进行轰炸。”
对阿富汗的地理环境西北军区是做过彻底调查的,但真正执行起来发现还是低估了山地作战的困难性。尤其是重型装备逐渐增多后,运输机无法运送重型装备的劣势逐渐暴露出来,即使最大的运八和运九也只能携带10吨。还因为缺乏大开门设计,无法装运卡车等设备。
还好。总统和总参原本就没打算速战速决,只要求将苏军压制在铁尔梅兹和赫拉特就行,说明他们也很明白地理环境很不适合部队推进。“有空了打个报告上去,别让飞机厂闲着,想办法弄款能运坦克的飞机出来。”梅生嘟囔几句空运能力不足后,发觉龙云刚才没提第10装甲师,问道:“对了,第10装甲师呢?”
“他们......。”龙云一阵的苦笑,手指指远处的群山:“杜聿明正在骂娘呢。”
“贼你妈!这是谁监工修的路?都该枪毙!”距离昆都士不足70公里的中阿资源公路上,数以百计的卡车、装甲车和坦克如同一串串沙黄色瓢虫,无奈地趴在路中央耐心煎熬。队伍的最前面,第10装甲师师长杜聿明少将一身皮大衣,手握马鞭气急败坏,因为他手下侦察连的两辆t25坦克陷进了污泥里,导致整个师都无法继续前进。
他是国防大学第17期毕业生,当年的“连长”,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的第8独立装甲旅任连长,。因为表现杰出,加之辛亥时期的老军官纷纷退役,与三年前升任旅长。后来装甲旅改师,原第一和第二师又改成装甲师,第八旅也顺理成章成了第10装甲师。
能指挥装甲师的,都是国防军中的佼佼之辈,但他今天实在是气不顺。由于没有铁路,所以从塔吉克进入阿富汗后,第10装甲师需要自行前进。坦克是好东西,可这玩意开一两百里路就要维修,所以一路开一路保养,花了4天才到这里。眼看离汗巴拉德山口就剩半天的路,却遇上这事,心里不憋气才怪呢。
“听说这路还是我们投资的呢,怎么修成这样了?”
“是啊,侦察营的坦克比我们小七八吨呢,他们都过不起,我们怎么办?”
“啧啧......瞧瞧,阿富汗人就是不靠谱。听说,就这个几百里路足足修了六七年,这要是换咱们的工程兵上去,保管三年就能铺到伊朗,还都是一水的水泥马路。”
“就知道胡扯,阿富汗连一家水泥厂都没,哪来的水泥马路。”
“三合土,就不会弄三合土吗?”
“滚蛋,三合土的路,是那么好修的吗?你瞅瞅这地方,除了石头,其它材料屁都见不到。”
坦克兵们一边想办法拖出坦克,一边唧唧歪歪的讨论谁该承担过错。后面的步兵见状也纷纷跑上来帮忙,用骡马拖来踮路的原木铺在泥坑里,挖来山石填埋,忙得不亦乐乎。
第10装甲师是典型地重装部队,全师团共有一个装甲侦察连、两个装甲团、两个步兵营、一个105毫米自行重炮营、一个战斗工兵营、一个防空营、两个后勤油料营和一个运输营。全师加起来252辆各型坦克,327辆装甲车和卡车,总人数15427人。这么大的部队原本就行动缓慢,阿富汗的山路又是出了名的难走,不趴窝才怪呢。
足足花了一个多小时,两辆陷入泥坑的坦克才终于被拉出来。工兵填好原木和石块后,又用贝雷桥组件在上面铺了层钢板,这才算勉强可以通过。望着一辆辆缓慢前行的坦克和载重卡车,杜聿明总算松口气,钻进自己的指挥车。
但刚进车厢,他就见卓凡一脸的轻松,坐在指挥车内翻阅阿富汗地图,神情悠闲似乎完全没在意耽误了时间。忙得背心发热的杜聿明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埋怨道:“我说你小子,还有心思看地图,就不会下去帮帮忙啊?”
卓凡笑笑,没说话。
其实杜聿明对他真的很不错,知道自己这位师弟是国防大学为数不多连续三年的“连长”后,还故意安排他去下面连里实习锻炼。卓凡也没辜负他,从连到营,最后到团,两年连窜三级,最后靠自己的本事挤进了师参谋部。
见他不说话,杜聿明也懒得理他,心知这小子心思活,打仗参谋冠绝全师,但性子却少言寡语,所以自顾自的拿起水壶一通猛灌后,才问道:“对了,现在几点了?”
“师长放心,按照现在的速度后,半夜肯定能到集结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