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辛亥大英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河马散人
“江南那边船台繁忙,所以这种船目前全部由我们来建造。这两艘是天津福隆昌船运公司订造的,专门用于汽车运输。现在建的两艘是按照海军要求改过的型号,主要是把往复蒸汽机换成蒸汽轮机,速度能提高到18节,接下来我们还准备建造渡轮型和更大的重载型号。”
拼自由轮肯定是拼不过的,所以杨秋更喜欢技术上实现大吞吐和高载重,这样做不是他想和谁较劲,而是考虑到西南太平洋众多岛屿,以及波斯湾地区的运输需要,所以战前必须储备一支较强的商船力量。不过滚装轮也有局限性,对码头要求很高,为降低造价采用的是民船标准,不如专用的坦克登陆舰好用。
但岳鹏和蒋方震等几位将军却问的很详细,显然对这种理论上2艘就能运输一个装甲师全部坦克和装甲车,并能在几小时内完成装卸的新式轮船很感兴趣,围住杜重远一个劲追问。
两人找到杨秋时,他已经钻进船肚子查看内部。听说张志丹一大早从乌鲁木齐赶来,又追到这里,连忙问道:“有什么事?”
张志丹先解释了阿富汗的困难,又是调用西北战区废旧坦克装甲车的事情,最后才讲出龙云动用空降营突袭的想法。“这个龙云,心眼倒是不少。”岳鹏站在旁边夸奖两句,其实他和杨秋在研究时也想到动用空降部队,因为兴都库什山实在太麻烦。
但动用空降营会不会引发中苏交战?谁也不敢打包票,虽然他巴不得和苏联开打解决西北,但目前还没彻底准备好,所以去看蒋方震,想听听他的意见。
蒋方震现在是总统府军事顾问,卸下国防大学重责后笑容也多了,见到暗示的目光,笑骂道:“好你个岳子安,都想好了还看我干吗?德国意大利都不怕,我们怕什么?不就是个空降营嘛,脱下军装换上阿富汗北军的衣服,难道他斯大林就靠这个发动战争?”
杨秋暗暗苦笑,让两个家伙并肩参谋,恐怕耳根子难以清净了。同意道:“就按照你们的办法,我会从第二空降师抽调一个两个!加强营,剩下的就照蒋百里说的办法做。”……(未完待续)





辛亥大英雄 第736章 战略误判(五)
两个精锐空降营让张志丹安心不少,所以又连夜转道新加坡,前往印度会晤真纳。穆盟虽然不直接参与行动,但他们的力量却能牵制驻扎在坎大哈的苏军和阿富汗伪军。岳鹏也提前回北京亲自安排空降营和后续的训练工作。因为空降是一项很危险的战术行动,所以在行动前需要安排大量的模拟和实降训练,为此他还调动蓝剑旅配合,模仿苏军精锐部队的狙击。
杨秋继续东北视察,还短暂逗留安东会晤金九和张宗昌。后者现在已经脱下难受的政治外套,成为朝鲜开发公司的大老板。不过他依然记得杨秋当年送给他的三颗子弹,所以一直秘密帮助国内。由于他对朝鲜政界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安全局至今为他保留着朝鲜分区副局长的职位。
1937年的春夏是杨秋从政以来最忙碌的一段时期,没有经历过的人根本不知道世界大战的消耗会有多大,而且这个时空的战争还很可能会出现重大变局,所以哪怕多储备一袋粮食,也是弥足珍贵的。于是,在结束东北视察后他又前往上海、浙江和福建,并现场查看在江南和马尾同时开工的两艘山东级战列舰。
建造超级战列舰,对民国工业来说是一场大考,总计两千多家企业参与了建造工作。望着一点点成型的巨兽,连他都忘记当初拨款时是多么肉疼。
就在他从江西南下广东时,一直在伦敦进行最后沟通的海军续约谈判宣告破裂。虽然张伯伦和英国政府竭尽全力,但除了罗斯福假惺惺答应续签条约外,法意日中四国都已经决意不再续约,加上急于武装的德国,跃跃欲试的苏联,和开始大规模以新换旧的美国,让全世界都感觉仿佛回到欧战前那场激烈的海军竞赛中。
经历25个春秋发展和努力。早就梦想成为世界级海军的中国海军人决心不再当看客。于是,在续约谈判破裂的同天,后两艘北京级战列舰分别在湛江中华造船厂和钦州湾造船厂铺下龙骨。除四艘超级战列舰外,后四艘湘江级轻巡洋舰、四艘辽宁级(辽宁、安东、广东、广西)航母也加快了建造速度。与此同时,为克制日本海军的重巡洋舰群,再也没有吨位限制的海军又向江南、求新和青岛三家船厂同时订购六艘西安级新式重型巡洋舰。
而海军史上第一种大批量建造,总计60艘被誉为“小泰山”的秦岭级舰队型驱逐舰也陆续下水。这款首次将声纳和雷达作为海军标准配备的驱逐舰拥有非常强的综合作战能力。最大速度35节、续航力15节/4500海里、标准排水量2370吨、满载3250吨,安装三座双联120毫米/l56高平两用舰炮,两座四联550毫米鱼雷发射管、四座双联40毫米速射防空炮、8门单管25毫米机关炮、两座24联装刺猬弹发射装置、两条布雷和深水炸弹导轨。
别看它安装了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但因为主动降低速度。建造数量众多,又采用零配件标准化生产方式,所以即使算上昂贵的雷达,也仅相当于后者的四分之三。
参观完几大造船厂的海军项目后,杨秋这个“海军盲”终于有了底气。至少在他看来,因为动手晚,技术储备充足,加之资料机在子系统上的帮助,质量已经远远超过动手太早的日本海军。如果不是底蕴不足。没人家有经验,军官和水兵都没接受过远洋实战锻炼的话,或许已经可以宣告挤入世界海军强国之列。
结束完这轮沿海大视察回到北京后,他收到了三个消息。
第一个消息来自莫斯科。叶戈罗夫还是没逃脱厄运。因莫须有的通敌叛国罪被急于立功的叶若夫秘密杀害。至此,苏联首批五位元帅中仅剩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两人,图哈切夫斯基等三位元帅开创的苏军新军事革命半途夭折。
第二个消息来自纽约。罗斯福连任后不久,原本上升势头良好的美国经济却突然传出噩耗!由于美元捆绑黄金时定价过高。之前胡佛又错误的将国债太早兑换,导致罗斯福没有筹够足够的钱就匆匆实行新政。再加上美国国内市场并没出现实质性转变,美国国会判定罗斯福新政中的《工业法案》违宪。西班牙内战,欧洲动荡加剧,战争担心加剧等等重叠后,致使纯粹靠公共投资,以贬值货币拉动表面数据的美国经济再次下滑,美国股市暴跌57点,美国能否保住罗斯福上台后年均百分之九的经济增长率,彻底走出经济危机已经成为悬念。
最后一个来自西班牙内战。阎宝航五个步兵师的装备让国民军士气大震,三千犹太军官加入国际纵队更是让弗朗哥连吃败仗,还差点攻下加利西亚这个德意干涉的大本营。重大挫折让希特勒大发雷霆,不断增加秃鹰军团数量,墨索里尼也气得再次向西班牙增派五万士兵。源源不断地德意干涉军和先进武器,让西班牙内战演变成一场灾难,短短半年就有五十万西班牙人翻越山岭偷渡到葡萄牙和法国等地。趁此机会,希莱姆领军的盖世太保也积极插手,捏造谣言组建莫须有的第五纵队,不断暗杀国民军将士。而那些犹太士官生也在一些人的诱导下被逐步清除,到犹太复国组织意识到不妙时,仅剩五百余人,其中两百多还在离开西班牙时,因遭遇到德国潜艇袭击而死亡。
也就是这个时候,阎宝航向西班牙国民军出售武器的事情终于败露。英国大使许阁森上门兴师问罪的景象,连蒋百里都避退三尺。“总统先生,这是非常严重的事件!作为宣布中立的国家,应该寻求结束而不是向交战区出售武器。”一头黑色卷发,书生气十足的许阁森态度严肃,看杨秋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位罪犯。
“大使先生,这件事非常抱歉,我必须承认这是我工作上的错误。”早在出售军火前。杨秋就知道这件事瞒不了多久,或许连犹太士官生的事情人家都知道了,所以很干脆的承认道:“事情是这样的。我国正在处理一批淘汰军火,恰好南美的一些国家需要它们。至于最后为什么会出现在西班牙国民军手中,我当时并不知道。但请您放心,我已经要求安全部门彻底调查,一定会给两位交代的!我还可以向您保证,绝不会再有此类事件发生。”
这种痛快淋漓推卸责任的态度,是许阁森来之前没想到的,就像卯足劲却一拳击中棉花般让他难受。气得心里暗暗痛骂:“做人不能无耻吧?!军火生意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知晓全部流向。如果连最后的雇主是谁都不清楚,谁敢出售几个师的装备?”
但他还是很快撇开这件事,毕竟弗朗哥有德意支持,而且英法也已经达成密约共同封锁,只要苏联不是直接插手,西班牙国民军即使得到军火也撑不了多久。反倒是更担心中国的下一步走向,追问道:“总统先生,这件事我们可以不追究,但有件事我想知道。您是否已经做出决定和德国加深合作?”
“加深合作?大使先生,您这是什么意思?”杨秋故意装糊涂的模样让许阁森恨得牙痒。要知道现在的英国一片混乱,由于苏联和德国相继展开军备大战,日本加强海军的迹象明显。让已经习惯世界老大位置的英国越来越感觉不安。在这个孤单的时刻,英国迫切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来遏制战争,保住重要的凡尔赛体系。但大西洋对岸的罗斯福对此却不屑一顾,德意两国干脆退出国联。苏联也扬言如果不解除对西班牙的封锁,不解除对苏禁运条约,他们也会退出国联.至于法国他们还在纠结什么时候有钱。能把马奇诺防线修完。
所以,作为英国外交官,他现在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找到同盟。
原本英国想和美国合作,但罗斯福那个可恶的瘸子,不战而退故意躲避中日撤出菲律宾,纵容两国向南扩张来打击大英帝国,这就让英美的太平洋合作无疾而终。中国本来不是好选择,但问题是,选择日本更糟糕。因为国土狭窄国力不济,日本现在仅剩一条路,所以他们的海军越来越咄咄逼人,让皇家海军担忧南中国海甚至印度洋的安全。
最后思来想去,英国政府还是决定和杨秋先谈谈,毕竟中国至今还严守承诺,没有寻求殖民地利益。不过在这之前,英国必须要明确一件事,就是中德是否已经携手?“没有!”杨秋出人意料的摇摇头:“大使先生,我和希特勒先生之间只是相处愉快的好朋友。因为中德两国没有利害冲突,经济互补也相当强,所以我们之间的合作目前仅限于商贸领域。”
好朋友?目前?
许阁森迅速抓住这两个字眼,心底不知为何总觉得不踏实。他来中国前就好好研究过杨秋这个人,善于演讲、利用国际关系的手腕非常灵活,正直外表下藏着一颗比狐狸还狡猾的心脏。所以他根本不信这些话,端起茶杯吹掉热气,淡淡的笑道:“总统先生,现在的欧洲局势很复杂呢。德国已经在重新武装,苏联人的军备更是威胁到你们中国的安全。这些安全威胁也让我国国内的一些人很担心。但我认为,既然我们能打败他们一次,那么就会有第二次和第三次!尤其是德国海军已经中断快二十年,无论怎样努力,他们都不可能在几年内弥补这么严重的损失,只要他们被困在大陆,那么任何外部力量都不可能越过皇家海军去支援的。”
杨秋怎能不明白这番话的意思,无非就是在威胁和告诫自己,和德国合作是不值得的,因为你们无法打败皇家海军,最后只能各自为战。可惜的是,这种伪装的强盛依然无法掩饰他内心的虚弱。不过有句话没说错,希特勒其实和自己一样都是海军白痴,更糟糕的是他明明不懂还喜欢指手画脚,所以很难相信两国能联系起来。
虽然他很想告诉许阁森自己不会和德国结盟,但现在还没到揭秘的时刻,所以安静了一会,才抬起头看着这位尽职的大使,笑了笑:“大使先生,我想我已经明白您的意思了。请您转告张伯伦首相,在欧洲事务上我会继续秉持中立原则。当然,如果有欧洲国家威胁我国安全,那么我们也是不会束手待毙的!我们中国的自卫权,是任何国家都不能剥夺的,这点希望您能理解。”
“能威胁你的欧洲国家,除了苏联还有谁?你要是不怕死,尽管去打,大英帝国不仅不拦你,还可以支援一些武器弹药和贷款。”许阁森有些恶意的暗暗想着,点点头:“谢谢您的款待,我会将这句话带给首相的。我们英国也会毫无保留的支持您打击gc主义的扩张。另外,在离开前我觉得有必要提醒您,皇家海军最近发现,日本海军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当一件事务超出承受力时,爆炸将不可避免。”
“谢谢您,这件事我会非常严肃对待的!南洋不仅仅是我们中国的南洋,也是世界的南洋,的确应该继续维持和平。”杨秋心里冷冷一笑,表情认真。许阁森听到这句话,也很满意的从衣帽架上取下礼帽,鞠个躬后匆匆离开。
或许是急要把对话内容发回国,或许是高兴自己挑起杨秋对日本的担心,总之他并没想到,仅仅几个月后,阿富汗的枪声就突然密集起来。
重大抉择的时刻,终于到了!……(未完待续)




辛亥大英雄 第737章 再战阿富汗
从七月初起,九年来交火不断的阿富汗又进入冲突高发期。和往年一样,夏季是阿富汗最混乱、最动荡的季节,阿富汗人似乎天生就是反抗者,各地武装纷纷钻出大山,北方联盟也频频袭击阿曼努拉的中央军和苏军。到九月初时,被阿曼努拉称为北方防线的防线上,还一度发生上万人规模的大交火,但均被增援的苏军击溃。
每到这个时候,阿曼努拉都是最紧张的,上次中英推动政变的事情任然历历在目,所以他又去求助苏联驻阿富汗武官帮忙。
肃反运动也波及到了驻扎在阿富汗的苏军,驻阿大使半年前回国述职后就没回来,也不知道是死是活。莫托洛夫外交部长大概是忘记还有阿富汗这个地方,于是刚从乌拉尔军区调来的驻喀布尔武官兼驻团团长,竟竟然成了苏军驻喀布尔的最高官员。
这位驻团团长三十七岁,原是乌拉尔某连的指导员和政委,因检举揭发团长受重用被委派到这里。虽然上位的手段不怎么光明磊落,但对党的忠诚却无二话。得知阿曼努拉的来意,立刻拍胸脯表示立刻抽调部队增援北方防线,还会派飞机深入北方禁飞区侦查。
但飞行员科尔夫少尉却恨死了这个家伙:“团长同志,中国人在北方设立禁飞区,已经有多架飞机被驱逐和击毁......。”
“忘记这些科尔夫同志,英勇的无产阶级战士不应该惧怕恫吓,他们不可能将飞机铺满天空。你要记住,阿富汗对我们至关重要!”
科尔夫没辙,只能暗暗祈祷不要遇上敌机。幸运的是,他们团刚换了全新的伊16战斗机。这款战机最大速度440公里,小心点逃命应该没问题。
几天后,两架伊16单翼战斗机从喀布尔机场起飞,冲向北方群山。
作为一位少数有经验的飞行员,他深知禁飞区不是那么好闯的,九年来至少有十七架苏联飞机在禁飞区内被击落。最糟糕的是,由于莫斯科不想和中国开战,所以将损失数字秘而不宣。说简单点,就是死了都白死。
刚进入山区。科尔夫就立刻降低高速,吓得僚机上的新手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冲上来靠近不停做手势。由于沟通不便,两机还差点撞到一起。“这个帝国主义白痴。”科尔夫吓得一声冷汗,重新控制好飞行姿态后。鄙夷的挥挥手让他回到原位。
伊16是苏联自己研制的一款单翼战斗机,机翼和机身大部分用木头制造,外形短粗狂放、速度快,就是火力较弱只有2挺7.62毫米机枪。当然,它也有很多不足,比如没有无线电,编队飞行时要靠默契和手势。大编队时还要用信号枪。而且它很不稳定,尤其是阿富汗这种山多侧风和扰流严重的地区,训练时已经多次出现空中险情,还损毁了好几架。
虽然不适合山区。但科尔夫没得选择,因为飞太高容易被发现。更糟糕的是,从喀布尔到法扎巴德380公里,伊16最大航程只有810公里。低空时耗油还会增加,所以只能最简单的直线来回。否则很可能回不来。
两架伊16小心翼翼贴着山脊飞行,大约30分钟后,科尔夫开始担心燃油,因为油表的指针下降很快。此时,他的僚机应该也发现余油很可能回不去,所以追上来后指指天空,意思让他爬高,利用气流节省消耗。
科尔夫本来不想冒险,但被他称为“帝国主义白痴”的僚机居然擅自作出向上爬升的动作,也不得不踩紧油门追上去。伊16爬上5000米高度需要六分钟,就是这六分钟,让科尔夫再也没法回到喀布尔。当他急追僚机时,东北面高空突然出现两个黑点!
“敌机!”
科尔夫摇摆机翼提醒僚机注意,然后手指放在机枪按钮上,摇晃操纵杆迅速俯冲,希望降低高度利用高山深峡与对方缠斗。但此时,应该和他一样动作的僚机却还在木呆呆的爬升,不知道是吓傻了还是希望抢占高度。两架机翼上印有中国国徽和银翼标志的“化蛇”也发现了科尔夫,立刻抛弃副油箱,如同见到兔子的猎犬般加速冲了过来。“该死的。”沃尔夫被对方的冲刺速度吓一跳,虽然无法知道具体数字,但明显比之前了解的要快。
他那里知道,这种以山海经中怪物命名的战斗机早已换装1050马力新发动机,而且最早的帆木型号也已经全部被全铝制型号取代,速度更是上升到每小时510公里。空中作战,速度和灵活就是生命,“化蛇”在这两方面明显高于伊16。而且中国飞行员明显是老手,发现对手的状态一上一下无法互相支援,立刻先放弃躲避的科尔夫,全力对付上升的僚机。
几乎刚照面,两架“化蛇”的8挺12.7毫米机枪就打穿了僚机的机身,从沃尔夫的角度看去,只见身后头顶曳光弹练成火线,无情地从驾驶舱和机翼穿过,然后自己的僚机就起火冒烟一头栽了下去。
这一幕让他全身紧绷。很明显,对方速度比他快,火力也更强,所以彻底绝了缠斗的心思,贴着山脊试图逃走。但两架好不容易逮到立功机会的“化蛇”怎能让猎物离开,长机呼啸着冲向他时,僚机则加速向前,利用速度优势想堵住逃窜航向。
身后的“化蛇”不断开火,一道道火线从机翼喷出。但科尔夫也不是好惹的,虽然无力反击但不停地左右规避飞行,还多次利用山谷俯冲下沉,也让对手浪费不少子弹。
不知不觉间,距离阿曼努拉中央军控制的北方防线不足15分钟航程,此时追逐的三机已经下降到海拔1000米左右。就在沃尔夫以为幸运女神眷顾能逃走时,身后的“化蛇”却忽然一个俯冲下降,紧接着,竟然紧贴旁边的山壁侧飞强行超过他。然后持续转向后拐弯,一下子将沃尔夫逼得不得不拉高。
伊16拉升缓慢的弱点在这一刻彻底暴露,待命多时的僚机迅速从侧翼横插过来,沃尔夫只见对方机翼火光一闪,自己的伊16机头就被打得黑烟滚滚。原本他还想跳伞逃生,可没等爬出机舱,那架逼得他拉升的长机已经绕回来,四挺机枪使用半穿甲燃烧弹,对准驾驶舱一通乱扫。
沃尔夫致死都不知道。如果他当时能向前多飞五分钟并逃回去,恐怕人类战争史上首次的经典空中突击战就会彻底夭折。
就在沃尔夫和战机一起撞地殉爆的同时,一架又一架新装备的运九大型运输机陆续降落在法扎巴德机场。当这种体型庞大,拥有四台1600马力发动机,每一架都能“吐”出整整86名全副武装的中国空降兵的巨兽落在眼前。机场内阿富汗北方军士兵欢声雷动。
龙云走出机舱时,击落敌机的两架“化蛇”也已经降落,得知消息的阿富汗士兵像迎接英雄般将两位飞行员团团包围。直到飞行员回指挥所汇报情况,阿富汗士兵才又和空军地勤一起忙碌。
此时的机场已经高度戒备,到处都是警戒的士兵。高炮阵地内,2门85毫米和6门40毫米高炮斜指天空,塔台上瞭望员神色警惕。阵地左边。是由36架运六和32架运三组成的运输机编队,它们将在空降营取得机场控制权后,将北方军两个团和亚洲旅一个加强团运往喀布尔。右边是由中国空军44架的“化蛇”战斗机、阿富汗北方联盟16架白肩雕战斗机、22架“鬼车”俯冲轰炸机和22架双发轰六“金星”轰炸机组成的混编航空联队,它们将负责阻断和保护任务。而在跑道尽头。除了刚降落的五架运九外,就是此次行动中最神秘的两种飞机,12架小鸟突击滑翔机和22架大鹏重型滑翔机。
两种飞机都是木质结构,前者可以运送15位空降兵。后者可以运送52位空降兵或一辆重达7.5吨的lz33式“猎犬”6轮装甲车。而且它们都拥有方便进出的大敞开舱门,后者的机头还可以向左大开。方便大件进出。
数以百计的地勤人员开始做最后检查,阿富汗士兵推出花数月时间从喀什运来的汽油和炸弹。为这次行动,纳迪尔汗和北方联盟军也是拿出了全部力量,不仅在十天前就彻底封锁法扎巴德,还从很多部落征召战士,使得联军总人数一下子暴增至七万。
指挥所就设立在机场不远的纳迪尔沙行宫内,龙云抵达时这里已经是人声鼎沸,部落长老、各部队军官、宗教阿訇、纳迪尔沙和提前赶来坐镇的梅生等人,围着地图和沙盘进行最后部署。
“志丹兄,刚才他们欢呼什么?”
纳迪尔沙等人都是认识龙云的,所以见到他份外亲热,甚至还主动要求让他当总司令。等好不容易摆脱他们后,他才有机会询问情况。
“击落了两架苏联战斗机。”张志丹说道。
“苏联人发现了?”眼看行动在即,龙云心头一紧。倒是张志丹并不紧张,说道:“应该是我们这段时间进攻惹来的,这两个月,我们故意摆开架势做出进攻昆都士和巴格兰的假象,已经将阿曼努拉和苏军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所以应该是来侦查的。”
1...365366367368369...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