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英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河马散人
杨秋也是头大,摸摸额头很想让人直接把自己的海军司令轰走,最后不得不用手指敲敲桌子:“别说废话重点!”
大家越是听得烦,陈绍宽越是得意,这是他争取军费的惯常手段。所以立刻的把计划书往桌上一摆:“总统您看,这是我们准备的计划七万吨级战列舰4艘、三万吨级航母4艘,再加8艘重巡,轻巡、36艘舰队型驱逐舰、22艘潜艇、2艘两栖登陆舰一.。”
“噗,咳咳一.。”正在旁边竖耳倾听的张孝准被茶叶呛得一个劲咳嗽,手指哆嗦指着陈绍宽:“陈厚甫,你还要不要脸?你是要对抗日本还是趁机勒索总统?”
“胡扯,我是这样的人吗?这已经是我们计算的最低要求了!”陈绍宽直接就跳了起来。
最低要求.这家伙还要不要脸了?按照这个标准拨款的话陆军岂不是又要喝西北风了!秦章书黑着脸,瞪着陈绍宽很想学小林跻造。
可后者却一点都不在意,还掰着手指一艘艘数:“日本已经开始把四艘金刚级升级成战列舰,伊势级表退役但条约到期后肯定也会改。这样算他们就有了十艘现成的战列舰。日本在欧战时就研制过460毫米舰炮,一战后还借机从英国手里获得过18英寸技术,论海军舰炮技术其实不比我们差多少。但他们国力差资源小,肯定想不到位彻底压死我们,所以这回肯定是七万吨的大家伙。我们现在只有六艘一.。”
“打住!不是八艘吗?”秦章书刚揪出他的错误陈绍宽就理直气壮的瞪他眼:“安海、镇海结构受损,不算。”
一.好歹是总计5毫米的战列巡洋舰,打不了战列舰但打次级重巡还不是手到擒来?结果一句“不算”就抹平了,你狠!秦章书直接向陈绍宽翘起拇指,后者假装没看到继续说道:“重巡洋舰的差距更大,青叶、古鹰、妙-高、高雄、最上,现在又增加四艘利根,以二十比八的绝对优势压制我们。若非资金和技术不足没法兼顾轻巡和航母,说不定我们在这两项上也要落后,要是不能尽快追回差距,万一再出现沙特和库页岛那种事,我都不知道派那艘舰去。”
“陈厚甫你别当我不知道!七万吨战列舰,是那么好造的吗?克虏伯渗碳钢的技术就在重庆摆着呢,锤炼、淬火,表面硬化¨一块装甲钢从胚子到成品要数月时间!所以日本满打满算一年也才3万吨装甲钢制造能力。还有船台,前不久国内江南、湛江、钦州和马尾四家扩大油轮船台,一座十万吨级就要五百万还没算大型吊车和加工设备。还有三万吨的水压机、重型自由锻、炮管热处理塔,比桌面还大的蔡司透镜,运送大型结构和炮管的专用船一.没两年准备,连龙骨都铺不好!”秦章书毫不相让。
一位陆军司令能如数家珍般将制造超级战列舰的复杂和难题一一摆出,实在是陈绍宽没想到的,但他怎么会认输,说道:“不错,就因为准备时间长,所以这个拨款才要更早才行。我们海军可不是你那些大头兵,给支枪操练三月就能拉上去,从准备到建造就要四五年,下水后还要一年左右才能形成战斗力,能不提早吗?”
虽然两人声音不大,可当着总统面互相揭老底实在是有失体统,所以秉文本来想还劝劝,但出人意料的是杨秋却恍若未闻,自顾自的低头细细查看陈绍宽的计划书。其实三军较劲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不论哪**队只要发展到一定程度,军种之争就是逃不掉的,这种竞争只要控制得好其实是有益的。而且他也知道,民国三军之争和日本陆海矛盾是两回事,因为民**费分摊一直是比较公平,海空这年虽然花费大,也是陆军压力小心甘情愿让步,这回之所以吵起来,完全是因为币改后释放出了数百亿天量资金,惹得这帮家伙眼红。
就比如陈绍宽这个计划,海军其实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不可能一次获得那么多拨款,无非是想先抢占茅坑好让自己知道他们有这样一个计划。他不是不想发展海军,但却有自己的想法和顾虑。首先就是海军条约没法突破,至少在1936年前已经挖不出吨位,因为安海级四舰和伊势级这种欧战后外购军舰不同按照条约规定的二十年标准,要到1937年才能替换,即使算上前期建造的时间,现在开工也太早。此外他还必须小心苏联,要知道斯大林已经把自己列为头等目●,苏联红军的规模节节攀升,按照目前的增速三年后极有可能扩大到250万甚至300万。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技术优势就会被无限缩小·所以陆军扩大已经势在必行。按照总参谋部的最低要求,即使不爆发战争,陆军数量必须达到苏联的七成,这样才能保证西北和东北的两线需求。
人力资源和征兵训练速度不用担心,但装备制造总是要时间的,增加几十万陆军就等于要增加一倍以上的军火和物资储备,加上已经开始进行战略物资囤积,这笔钱其实是远不够同时支撑陆海的。何况这还没算空军的需求呢·要知道随着飞机越来越先进,他们的开销可一点不比海军少。
当然,最主要的是现在还没剃不计代价爆兵的时间·资金必须更多留给国家建设,太早动手只会白白错过追赶欧美的时间。不过海军的确不能太晚行动,所以他想想后盖上计划,问道:“这上面的我都可以答应你。”
“真的?!”
陈绍宽激动地差点跳起来,怎么也没想到这回杨秋居然连一点折扣都没打就点头。尤其是战列舰更是没想到,要知道海军内部都知道,杨秋格外不喜欢耗资巨大的战列舰,反而对航母和轻巡洋舰情有独钟,所以差点幸福得晕倒。但没等秦章书提出不满呢,杨秋却先泼起冷水·竖起手指道:“你们应该知道,无论是出于合作还是战略需要,海军条约的底线不能破。日本现在也不能死!我们需要它们横在太平洋上充当盾牌,所以主力舰和航母你们先做好准备工作,行动上不妨盯住意大利,他们什么时候动手我们就动手。”
陈绍宽点点头·华盛顿海军条约这个底线暂时还必须守住,这是中英和中美合作的底线。不过他也不是真着急,去年法国开始建造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今年日本又宣布建造新战列舰,意大利和德国势必会尽快跟进,所以做多一年肯定能开工。不过他也不是没收获,因为接下来的轻巡和驱逐舰杨秋放宽要求:“轻巡吨位不够没关系,我会让金九出面以北朝鲜的名义订购四艘,只要方案和条件允许你们就动手好了。舰队型驱逐舰随便你们,数量上我也不做限制,但一定要控制造价,泰山级有些贵了。”
按照空想级标准建造的泰山级驱逐舰确实很好,尤其是海试时45节的狂飙速度让海军见识到了法国在超级驱逐舰上的实力,但价格实在太贵,所以海军多次要求增建都没通过。还好其主要的高压旋转锅炉等技术都通过这次合作如愿到手,只要稍稍放低些速度标准,建造一批价格更低些的驱逐舰难度并不大。
见到陈绍宽和秉文都在记录自己的话,杨秋忽然想起一件事,唇角上勾笑道:“这样吧。我想办法再给你们增加部分军费,让你们开工建造一批护卫舰。吨位不用太大,保证满载1500吨,船型安全标准比民船略高就行。航速26节左右,武器配备也不用太强,2门单装120毫米舰炮就可以,但续航要打,反潜设备必须齐全!听声器,深弹、水雷尽量强化,防空适中.。”
陈绍宽惊讶地瞪大眼珠,1500吨?26节?民船标准?2门120毫米单装炮一.这玩意造出来能干吗?近海巡逻护渔吗?那还不如鱼雷炮艇合算啊!连秉文都直挠头搞不懂杨秋的意思,在他看来除了两门120舰炮外,其余几乎就是海岸警卫队巡逻船的标准。
“36艘,用于提前训练人员吧。”杨秋也不解释。
336艘!..用专门的36艘护卫舰进行人员训练?!这下别说陈绍宽了,就等在边上的秦章书和张孝准都认为杨秋对海军太好了!要知道陆军连第一代t1和tz型坦克都不舍得淘汰,拿来训练新兵,海军倒好直接就造几十艘训练护卫舰。
陈绍宽倒也皮厚,反正拉到锅里都是菜,总统说造就造吧,到时候不合适给海岸警卫队也一样的,所以立刻记下这笔。但他万万没想到正因为这批反潜护航护卫舰,给民国带来了多大好处。
海军问题解决后就是陆军,相比海军吞金计划,秦章书的想法就简单很多。三年内增加5个师,向朝鲜平壤增加2个步兵师,采购辆坦克和装甲车、采购门重炮,480门85毫米野战炮和加农炮等等都不怎么离谱,相反最大开销反而是弹药。根据他的想法,要从目前起每年增加百分之二十的弹药采购量,争取五年后弹药储备翻三倍。
不追求立刻采购大量先进武器,反而提高弹药采购量,这说明陆军已经不看好西北情况,所以杨秋不仅答应了这项扩编和采购计划,还特意追加了部分新式武器的采购比例。
解决完陆海的事情后,杨秋才发现已经是中午,向正要离开的秉文招招手:“秉文,你留一下。”
秉文和杨秋的关系众人皆知,秦章书等人还以为两人要叙旧,所以立刻回国防部安排各自的计划。等众人走后杨秋才出一份文件递给他:“这是我们和美国交换的各自军演代表团计划,我准备派你率三军代表团去观摩今年的舰队问题演习。这些资料你先看看,半个月后出发。”
“此外!”秉文刚想翻看文件,杨秋却突然站了起来,望着他加重声音:“我要你帮我做件事,去墨西哥,见见托洛斯基!”
“托洛斯基?!他不是¨。”
“我知道,你去见他难免会让人说闲话。不过你放心,这件事我在国内会帮你压住的。你要做的就是高调!一定要搞得墨西哥和美国都知道你和他有接触,还要邀请他来访华!”杨秋走到书橱前,从下面掏出一个厚厚的纸袋:“这是陈浩辉为你准备的,这里面是50万美金,你想办法交给他,最好是让他们看到!”
“他们一.。”秉文重重点了点头。(未完待续)
辛亥大英雄 第707章 苏醒
乌克兰。
两辆奥斯丁装甲车,由北向南沿着公路向乌克兰克里沃罗什钢铁厂疾驰而去。车窗外屡见不鲜的送葬队伍,倒毙街头的饿殍,让全苏维埃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局长秦剑不断皱眉。这位化名伊凡米尔,趁着十月革命前潜伏进入苏联,追随斯大林还救过他命的龙牙面对惨状迟迟没有收回目光。
现在的乌克兰简直就是人间地狱,持续一年多的大饥荒已经让整个地区都死寂沉沉,从孩子到壮年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悄悄死去,偏远地区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更糟糕的是,没有人知道具体的死亡数字,下面的干部为了推脱责任,大肆隐瞒不报,所以连他也只知道死亡人数大约在200至400万之间。
其实饥荒在这个时代并不稀奇,但短短十年内出现两次大饥荒已经不能用正常的自然灾害来解释了。如果说第一次饥荒是因为内战动荡的话,那么发生在乌克兰产粮大平原上的这次饥荒绝大部分原因要归咎于莫斯科错误政策。因斯大林过分追求超出自身能力的工业发展速度,为获得足够资金,十年来一直大量出口粮食和原材料,结果导致粮食储备严重不足。
苏联高层却没看到这个危险,在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大搞农业集体化,还将政治斗争向农民延伸,镇压富农收缴他们的生产资料,导致数百万富农被遣送流放。换在乌拉尔或者哈萨克等地区这种政策影响不大,因为那里几乎都是贫农。但乌克兰一直就是欧洲最富饶的土地,富农数量众多,将拥有丰富土地耕种经验的富农阶层铲除后,却没能立刻找到替代者,导致土地利用率下降、粗放耕种产量不足等等问题,最终出现大天灾后,导致粮食歉收才最终酿成此次灾难。
粮食产量从预计的9070万吨猛然锐减到5500万吨,莫斯科却因为之前出售太多粮食导致储备不足。所以饥荒发生后至今只能调拨出32万吨粮食来救灾。用32万去弥补3500万的缺口,谁都知道会发生什么。
这次惨痛也让秦剑更加佩服杨秋,正因为他在工业化之前,利用欧战之机率先推出《程诚法案》,极大促进了土地开荒和粮食生产热情。这才保证了工农之间的平衡。几十年来虽然灾害不断。但却没出现过这么大规模的饥荒。
即将抵达克里沃罗什钢铁厂时车辆突然减速,一位骨瘦嶙峋的父亲抱着四肢下垂早已死去的孩子从装甲车前穿过,当士兵呵斥他让道时,秦剑甚至能看到他目光中射来的仇恨和麻木。
车队抵达工厂区后。门口密密麻麻等待工作的人再次堵塞了交通,幸好这里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所以部署有大量警卫士兵,见到车队他们很快过来驱散人群,将秦剑迎入工厂。
克里沃罗什是第二个五年计划中最重要的钢铁厂之一。于1931年开工,目前还在建设中。所以一路上都能见到美国、德国甚至法国和英国的技术人员,与外面的世界不同,这里热热闹闹非常红火,工人和技术人们的粮食得到了充足保证。
米尔和士兵下车后立刻引发一阵骚动,尤其是士兵佩戴的袖箍更吓得四周众人避之不及。这可是保卫局的士兵啊!谁愿意惹这帮杀神呢。这种恐惧和慌张瞒不过秦剑的眼睛,但他对这种恐慌已经习以为常,所以在一个哆哆嗦嗦的干部带领下向厂区内走去。
秦剑对收集眼前这家工厂的情报不感兴趣,事实上如今值得他出手的情报已经极少。龙牙们的渗透是无孔不入的。加之他这位局长的掩护,早已渗透入苏联的各行各业。
“古比雪夫同志。”
“米尔同志?你怎么来这里了?”
秦剑很快找到此行的目标,苏联工业设计师古比雪夫。突然见到他,古比雪夫同样很惊讶,他身边的人见到这位蓄着大胡子的鞑靼汉子向自己走来。更是心跳加速,有几人甚至还被吓得连退几步。
“这里的规模真大,难怪需要您亲自来视察。”秦剑故作惊叹钢铁厂的规模,还指着远处的正在安装的高炉问道:“是美国货?”
“不是。是从德国采购的。”古比雪夫回答的同时,眼睛却始终没离开秦剑。倒不是两人有什么私交。而是身材瘦长的他很清楚秦剑和政治保卫局有多可怕,托派,敌对势力,内部清洗、此轮消灭富农的行动甚至很多处理中央人员的事件中都有他们的身影,在苏联他们是名符其实的秘密警察和屠夫,甚至无需审判就拥有处死敌人的权利。
“古比雪夫同志很喜欢德国货吗?”秦剑携枪带棒,古比雪夫却心头暗恨!这家伙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两年前在苏联说喜欢德国没什么问题,但希特勒出任首相后屡次三番表示要消灭苏联,苏德矛盾增大几倍,这个时候谁还敢说喜欢德国?
古比雪夫很恼火,自己不管怎么说都是委员,哪轮得到一个秘密警察头子放肆,冷着脸询问他来这里的意图:“米尔同志,你来这里就是为看德国炼钢炉的吗?”
顺利激怒古比雪夫后,秦剑不怒反喜,微笑道:“古比雪夫同志您误会了,我没有别的意思,来这里是有件事希望您配能和说明一下。”说完后他一招手,身后的秘书拿出厚厚一叠资料,跟随而来的士兵也立刻将两人和大家隔开。不过即使他们不做,众人也恨不能离这些“屠夫”越远越好。
古比雪夫接过文件后,眼睛里猛地跳出一丝紧张。因为这上面都是他当时带领苏联代表团在美国大采购的资料,内容详尽的让人发指!
这件事一直是他心中的刺!因当时中途遭遇中国扫货,导致很多想买的机器设备都被抢走,价格更是一夜间暴涨数倍,最终使得第一个五年计划足足晚了半年才完成,花费也比预期高出数十亿卢布。回国后斯大林还为此大发脾气,好在后来美国开放国债自由兑换,很多抛售美元的国家都用购买的美国机器和苏联交换黄金和硬通货,这才不了了之。
原本他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却没想到时隔几年又被人翻出来!是保卫局的私自行动,还是......斯大林的指示?虽说这件事不是什么大秘密,但如果有人拿来做文章怎么办?要知道现在的莫斯科已经不是十年前,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所以他立刻紧张起来,嗓子里仿佛憋了团火,干痒难受,连翻看文件的手指都微微颤抖起来。
这些细微的动作没有瞒过秦剑。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他却清楚,外人以为斯大林是苏联工业的总设计师,但实际上古比雪夫才是苏联经济的掌门人。扩大粮食和石油出口,用收缴的黄金白银换取工业设备,与德法之间的秘密交易,再到最后利用经济危机出手实施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这个人几乎就是苏联工业和经济的缩影,身上藏着的秘密如果能公开,足以改写很多历史!
秦剑等他看完后,嘴角滑过一丝冰冷的笑容,声音陡然阴沉:“古比雪夫同志,请您翻到29页。这是科尼采夫同志提供的账单,我们发现里面有好几笔的价格都很不对!其中好几艘都比当时美国的同类船舶更贵。”
“这是因为当时正值中国大肆购买船只,才导致价格波动。”
科尼采夫虽然算不上心腹,但却是古比雪夫当时的重要助手,为他辩护也就是为自己辩护。但秦剑脸上却没有半点笑容,一直等听完后又拿出一份资料:“这个,您再看一看。”
当古比雪夫再次打开资料后,背脊上顿时冒出了冷汗!因为这上面是一个美国银行的户头,户头的名字居然是科尼采夫妻子的名字!那一串长长的数字无疑在告诉他,代表团中有人受贿了!说心里话,这件事他真不清楚,而且当时急于出售套现的美国商人的确向代表团大献殷勤,有一两个人出问题也很正常。
但问题是,斯大林已经因为五年计划超时超支暗存怒气,现在突然爆出采购团中有人受贿,大怒之下会不会迁怒自己呢?似乎看出他的心焦,秦剑突然地转变了口气:“总书记同志非常关注这件案子,但他也不希望冤枉好人,所以特意让我亲自来请您回莫斯科一起调查清楚。我知道您与这件事情无关,但这些贪污分子是必须严惩的!决不能让他们破坏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
一句革命成果,等于彻底宣布科尼采夫的死刑,连古比雪夫的额头都开始冒汗,他现在只希望这件事别牵连自己。
既然是斯大林同志的指示,古比雪夫哪敢怠慢立刻安排好工作后钻进了装甲车。望着坐在身边心神不宁的苏联经济掌门人,秦剑嘴角的笑容却更盛了,半晌后才慢慢扭过头,望着来时的天空心情激荡。
快22年了吧?当年藏起的牙齿终于等到苏醒的命令了!只是不知道......现在的祖国已经变成什么样子。(未完待续)
辛亥大英雄 第708章 风雷起
月初的东西伯利亚刮起寒风,昔日沙皇帝国的伊尔库茨克州,今日的中国北海省已经准备越冬。严酷的西伯利亚冬季是艰难的,所以很多有钱人都会在这个季节坐飞机或火车去南方避寒。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季节,来自十二个师和海空的7万余国防军将士,却顶着寒风认真做起准备工作。
当三发红色信号弹升起,“国之利刃1933”年度军演在12架白肩雕战斗机的引擎声中拉开帷幕。由于此次演习向美军代表团开放,所以空军临时更换参演战机,使用这种迷惑日本而采购的较次级飞机。但在白肩雕后面,却是新锐的由24架轰5和轰6组成的轰炸机编队,当机群即将抵达目标上空时,“敌军”方向上空立刻升起十几个小黑点。
空战爆发,双方的战斗机如同猎犬般绞杀在一起。借战斗机的掩护,轰炸机群迅速降低高度,但很快敌军部署的高炮开火了,一道道密集的火线从地表直冲天空,集群四周顿时炸开无数烟团,面对漫天的炮弹,轰炸机群依然无所畏惧的发起进攻,最终以损失3架的代价向目标投下足足26吨高爆炸弹。
天上打得热闹,地面也看得起劲。
由于欧战结束后各种新军事思想不断涌现,世界主要强国纷纷加强日常军事演习,摸索和实践新战术思想和体系。
作为亚洲军事大国,中国国防军当然不会放松,从1920年新军事改革开始后,就按照新军事条令采用四级制军演训练体系。
第一级是各师和战区内的日常演习,主要以考核训练成果为主。第二级是军种内部演习,主要有“海军之怒”、“鹰击长空”和“虎啸”三个常态演习。第三级就是“国之利刃”年度军演,这种综合性全军大演习已经举行13次。不仅用于考察部队,还用于解决新战术战略中遇到的问题。而最后一种是近些年才出现的“国旗之下”实兵对抗演习。虽然规模、数量不如二三两类,但“国旗之下”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无预案的红蓝实兵对抗演习。演习由总参谋部直接指挥·除杨秋亲手组建的三军蓝剑旅外,对手则从各部队中随机抽取,演习内容更要等到开始前一天才会下发给参演部队。正因为次数多、难度大、随机性高、且无任何预案、完全需要靠双方军官和将士的随机应变能力,所以“国旗之下”系列军演是国防军内公认的难关·不知多少赫赫有名的番号被弄得灰头土脸,所以被认定为最接近实战的机密演习科目。
无论是民国还是其他世界大国,每次军事演习总会引来无数外界目光,不知多少人渴望通过观摩军事演习刺探对手。但随着世界局势动荡,各国向外界开放的演习越来越少,尤其是眼前这种全军性大演习,更是保密严格。所以罗斯福才会借谈判机会·提出让麦克阿瑟带团观摩军演。
获得答复后美军上下也很重视,除了麦克阿瑟这位美国陆军参谋长外,还派来足足一百多人的观摩团,其中不乏向巴顿和艾森豪威尔这样的人物。
当然,后面这几位目前仅在美国国内小有名气,连岳鹏和张孝准这类参加过欧战的将领都不如。除了美军外,国防部还特意邀请本阿齐兹王子率领的沙特观摩团来访,不过与美军相比·他们此行与其说观摩演习,还不如说给吃定心丸,顺便购买军火加深两国关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