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辛亥大英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河马散人
.....。
达曼港内人头攒动,来自附近的沙特人民将海港挤的水泄不通。在海港唯一一座深水码头泊位前,身着传统阿拉伯长袍的沙特国王伊本沙特目光焦急,清瘦的脸颊上更是流露出浓浓的倦意。
虽然距离他亲口宣布建国已经过去四个多月,但这段时间却是他这辈子最受煎熬的岁月,尤其是英国果断出手拦截中**舰和油轮后,差点让沙特家族陷入绝境。但他没有后悔。对沙特甚至整个阿拉伯世界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段时间。百年来饱受殖民之苦,被英法严格技术限制的阿拉伯世界太需要外部援助了!但欧战前英国强横,战后的凡尔赛体系牢固,所以不得不继续屈辱的接受英国管辖。
等着!熬着!直到一个人出现送来一份不可思议的大合同!直到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
数十亿民元和一笔可以立刻将沙特变成阿拉伯强国的合约!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诱人的呢?虽然对方要石油,要三分之二土地的探勘权。要勘探出来后的管理权。要码头,要银行,要税收监督权等等......几乎等于把半个国家拱手让出六十年,但最终他还是毅然决然签署协议。因为他明白,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在这个时代,想要建国没有一个强国支持是不行的,看看依然受英国控制的波斯和伊拉克就知道了,没有强国支持,独立就和建在沙粒上的城堡一样脆弱。
而选择中国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虽然中国不如英法美强大,但却有一个好处,就是他们没有在波斯湾进行殖民统治的可能,对土地也不贪婪,这对于急切想摆脱英国的沙特来说是好机会。
然而,危机却差点打破了所有梦想。幸好。一切的煎熬和等待终于过去了,所以危机开始后就深居简出的他得知消息后也亲自赶来,而身后的本阿齐兹更是不停踮起脚尖,希望能早一步看到晚了足足四个月的船队。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就在人群逐渐焦急时,海面上终于传来了一声嘹亮的汽笛声!“来了,来了。是中国船队!”年轻的阿齐兹终究没能压住心头的兴奋。指着由11艘万吨轮组成的中国运粮船队高声呼喊。这一刻,所有沙特人都记住了中国,连伊本沙特都兴奋地和宋子清狠狠拥抱,感谢中国对沙特家族和沙特王国的支持。
沙特终于成为真正地独立国家了!
或许是想增添欢庆气氛。或许是为显示力量,当第一艘运载着急需粮食物资的轮船靠上码头时,在它庞大地钢铁身躯后面,陡然跃出一群刺眼的银点。来自21特混舰队的上百架战鹰,一起组成壮观的雁行编队,在众人的目瞪口呆中向头顶飞来!庞大地编队和规模连伊本沙特都略微呆了下。
等机群抵近后,终于有人认出机身上的国旗标志。于是他们开始高声呼喊,忘情挥手。“这些混蛋!”连宋子清都含着笑骂了声,因为他也没想到秉文会来这手。看着机群穿花绕步般在头顶环绕,听着四周的欢呼和叫喊,他和所有在场的华人一样,心头却升起了浓浓的自豪感。
回到青岛。
为纪念蔡锷将军而修建的纪念馆内已经安静下来,大厅内三米高的蔡锷雕像目视深蓝,做拔剑状。杨秋静静地站在雕像前,仿佛又回到了惨烈的青岛保卫战中,闻到了熟悉的硝烟。
苗洛走了过来,扬扬手中的电报,莞尔一笑:“玉秋让我给你的,她说,是英国的消息,他们的首相麦克唐纳已经正式向英王递交辞呈。”
“他倒是爽快。”杨秋接过电报,没有去看反而重新凝视雕像,自言自语声音低沉:“松坡,你看到了吗?是我做的,我把这个时代撬动了!很快,罗斯福、希特勒这些人都会陆续登上舞台,一个最波澜壮阔的血火时代马上要来了!......可惜你不在。若你泉下有知,就请继续护佑这个民族!也请你相信我.......你终将会看到我给民族和国家带来的答案。”
“这是我的承诺,也是我的责任!即使没人能懂,我也必须走下去.....。”声音越来越轻,混杂在如鼓点般坚定地脚步中,渐渐远去。(未完待续)





辛亥大英雄 第686章 和平的岁月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已经是1933年2月底。
北方严寒尚未过去,湛江的天气就闷湿难受。前往坡头区的早班轮渡已经被挤满,深蓝色的工作服证明船上全都是湛江中华造船公司的工人。因为都是工友,所以渡轮还没开便热闹起来。
“何头,我听说公司又要选人去上海学习?”
“嗯,是有这事。说是还要加强电焊技术,让我们这边挑几百好手去上海学。”
“不是已经派人去钦州学了吗,怎么还要去上海?难不成我们也要造战列舰了?”
“你想的美,战列舰哪有那么好造!不过话说回来,这个焊接可是好东西。如今江南和钦州连造民船都开始用电焊,速度比寻常快好多,所以经理说我们这边也要尽快追上。”
“何头,你看。黄头他那个班里都已经有好几个电焊工了,我们这边才一个,要不您看看还有没有名额......推荐我上海,我保证好好学回来给您长脸。”
“臭小子,收起你那点花花肠子。电焊工的工钱是高,可也不是那么容易学的!经理说了,这回去培训的全部从中级工里面选,不能丢了我们中华厂的脸,你这个初级工还不够格。”
“......我不是在厂里中级工培训班报了名嘛。”
“那也要等毕业后再说。”
身着便装的秉文和几位考察团战友刚登上渡轮,便听到大家都在议论电焊培训班的事情,嘴角不由勾起一丝微笑。自从德国用电焊技术建造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后,电焊一下子成为这两年最热门的技术之一,为此全国各家技校和工厂都纷纷开设培训班。随着电焊技术在造船业上普及,身为后起之秀的湛江中华造船厂自然不甘人后,所以接连派人前往钦州和江南学习技术。
沙特危机已经过去整整两年,虽然青岛条约后航道和石油安全暂时得到保障,但想起率领21特混舰队和英国海军在广袤印度洋捉迷藏的事情,秉文还是觉得很可惜。战争的确不是好东西。但谁也不能否认战争才是士兵和军队的大考,这一关不迈过去,第二舰队就始终不如曾经在黄海和日本海军死拼过一次的第一舰队。
不过这也没办法,当时海军还的确不具备打败英国封锁的能力,就算多次演习证实航母具备摧毁战列舰的能力,可仅仅摧毁是不够的。无法保护陆战队登陆的情况下。任何表面打败都不能算真正赢得胜利。总统也知道这点。所以最终选择谈判,继续将石油和海上交通命脉至于英国眼皮底下。
和谈让持续四个月的沙特危机化为了《青岛条约》,从表面上看英国仅失去一个原本就因为淡水不足准备放弃的阿杜环礁海军补给站,但实际上危机带来的影响却远未结束,光是印度就让日不落帝国焦头烂额!
在陈果夫和石小楼的暗暗资助下,与国大党撕破脸后钱德拉正式宣布组建“全印度国家民主党”。虽然被英军击溃不得不退出塔塔钢铁厂,印度国民党却基本控制了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和恰蒂斯加尔邦的农村地区,部队数量也从最初的几千壮大到目前的3万!成为印度境内仅次于穆盟和国大党的第三大势力。为对付他,这两年英军不断发动清剿和围捕。但陆陆续续赶去支援的一千多朝鲜族士兵却让英军吃足苦头。所以英军最近又开始扶持尼赫鲁,希望用国大党来消灭钱德拉和他的“印度国民党”。穆盟这两年也趁机加速吞夺地盘,更明确提出要建立一个伊斯兰国家的口号。
最让英国担忧的是,印度穷党力量开始增强,南方的喀拉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北方的旁遮普和拉贾斯坦邦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还一度传出尼赫鲁准备访问莫斯科的消息。
英国暂时无法分心后,最开心的莫过于日本,虽然当时中英都发出警告,但葡萄牙在得知《青岛条约》后立刻意识到亚洲地缘政治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加上美国也传出准备让菲律宾独立的消息,所以干脆主动将东帝汶以10万英镑价格卖给日本,这件事还一度让葡荷关系紧张。
10万镑就获得粮食和资源丰富的东帝汶。让日本上下兴奋地同时也助涨了国内继续南下的呼声,一些日本报纸甚至多次暗示应该继续南下,吞并更加富饶的荷属东印度,尤其是英荷壳牌公司的巴里巴板油田和中国海湾石油公司苏门答腊油田。让缺乏石油的日本眼红发狂,最后甚至还有狂热的军官提出应该连英属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一起“解放”。
这种言论自然不可能得到日本高层的承认,反而屡次三番在公众场合明确表示日本不会南下,东帝汶仅仅是“最后一次”,但阴霾却始终无法从荷属东印度和南洋挥散。
不过除了南洋有些紧张外,世界到也迎来最安静的一段时期。各国经济转好依然遥遥无期,苏联增长率吓人,欧美继续不死不活的情况下,国内也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青岛合约签署后不久,总统就正式实施准备多时的经济刺激计划,在这份计划的帮助下,到1931年底因经济危机陷入停顿国民经济就重新恢复增长,公路、铁路、电厂等等数以千计的项目全面铺开。军队也从个计划中获得好处,陆军增加了两个步兵师,1师和2师也被改编为装甲师,空军的新飞机招标已经到最后阶段,等待他们的肯定是上万架的装备量。
海军的第三和第四艘北京级战列舰终于交付,2艘四川级航母和2艘安海级改造也顺利完成,除开伦敦会议后开始建造的巡洋舰和另外2艘四川级航母外,海军迎来建国后的第一波小**。
为这个小**,从向美国订购安海级开始算,海军已经走了足足20年!
用20年前的视角看,能走出甲午阴影重建起这样庞大的一支海军力量,已经足够让人满意了。但随着1936年伦敦海军条约还有三年就要到期,意法日德四国都开始秘密设计新战列舰,海军意识到必须尽快做好迎接新一轮海军竞赛的准备!所以特意组织军官前往全国各家船厂考察,做好准备。
渡轮缓缓靠上码头,抬头看去是一片林立的烟囱和滚滚黑烟。湛江中华造船厂是在当年法国广州湾修造厂的基础上,由江南工业集团和钦州造船厂联合投资兴建,集钢铁、造船和机床制造为一体的大型公司,与钦州、马尾和广州黄埔一起并称为“西南四船”。
工厂位于与湛江城隔海相望的坡头区,站在渡轮上可以清晰看到烟囱林立浓烟滚滚的厂区。和大多数工业城市一样,自从烟囱越来越多后,城市里外总会飘起淡淡地硫磺味。不过湛江人不仅没反感反而拥护居多,因为工厂落户后当地的生活和发展都比法国租借期时期好了很多。
和国内其他企业不同,由于投资双方本身就是国内顶尖制造企业,又经过20年的技术和人才储备,所以湛江中华厂的发展速度很快。虽然这里的矿石来源主要依靠靠吕宋和越南等地,但短短6年钢铁产量依然突破了每年200万吨,年造船50万吨、各类机器设备2万台,从产量看已经达到一家美国中等造船厂的规模。
除开规模,沿袭自江南和钦州的他们还格外重视技术提高,利用经济危机的机会采购一大批先进设备。其中包括德国装甲钢热处理机床一套、超厚钢板冷轧机,中德联合研制的3万吨自由锻一台,汉阳产万吨水压机1台,大型挤压机等等。如果不是技术工人不如欧美扎实,设计和新技术研发也不如江南和马尾,船厂还将更上层楼。
这样一家大型企业自然是军方关注的重中之重,除工厂自己的保安外,国民警卫队也早早进驻湛江,海军更是五年前就开始在隔壁的东海岛上大兴土木建设基地,陆战队二旅目前就驻扎在基地里。
见到等在门口的工厂接待员后,秉文带着考察团二话不说就向厂区深处走去。他们此次来主要是检验产品质量、零配件的国家标准化程度,工人技术能力等等。其中最重要两项是检查去年交付给船厂的泰山级(法国空想级)驱逐舰项目的进度,以及船厂最新的超大型船台的建造速度。
进入宽顶棚式半封闭式船坞后,两艘已经建到一半的泰山级驱逐舰出现在眼前。作为国内首款采用电焊技术的驱逐舰,海军将其放在技术能力稍逊一筹的中华厂也算是冒了很大风险,如果不是杨秋明确表示要趁着和平机会,借建造军品锻炼全国工厂制造能力,海军肯定会优先选择技术更强的江南和马尾。
每一艘军舰都是海军的宝贝,何况还是从法国引进的舰队型远洋驱逐舰。所以秉文和大家立刻就想钻到里面看个清楚,但还没进入船舱,一个熟悉的人影突然从里面探出脑袋。
“哈坎将军?”(未完待续)




辛亥大英雄 第688章 德国人要走了
“秉文?嘘......。”
从驱逐舰内钻出来的的确是昔日德国海军少将,但他见到秉文后明显有些吃惊,看看四周连忙手指竖在嘴唇上做了个禁声的动作。
秉文也吓了一跳,泰山级驱逐舰是从法国引进的,虽然后面四艘是自建的,但技术上和法国空想级几乎一脉相承,尤其是动力、声纳等这些精密技术设备,所以湛江中华船厂有不少法国海军工程师。要是被他们知道有德国人员在场,肯定要提出抗议,严重的话还可能影响到中法关系。所以秉文连忙向几位伙伴使了个眼色,让他们在外面看着,自己拖着哈坎钻进船舱:“将军,您怎么会在这里?”
哈坎在这个国家已经工作13年,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地印痕,但却抹不去他恢复德国海军荣耀的执着信念。所以这些年他积极参与中国海军计划,带领陆续赶来的德国海军技术团队帮助中国海军的同时,也利用机会研发新技术学习经验。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德国海军技术团不仅参与了多款战舰的设计,甚至还参加了北京级战列舰的设计和建造工作。但他也有遗憾,那就是航母等项目上杨秋拒绝任何外籍人员的参与,而且从始至终都没开放过海军战术训练参观,使其很难了解中国海军的战术和作战能力,只能通过一些细节来评判这支部队。
所以两年前当沙特危机爆发后,他是最希望中英海军全面开战的,一方面想了解中国这些新式装备的作战能力到底有多强,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对比了解老对手英国的发展。但青岛条约的签署让他失望,得知中法海军合作建造一款作战能力很强的新式驱逐舰后,就想尽办法通过自己的关系,终于在前不久拿到授权伪装成重庆厂美国舰炮顾问,来湛江借机了解法国海军技术。
听他说完后秉文吓了一跳,这个授权是好玩的吗?就算哈坎和德国技术团队帮助过海军,但也不能在有法国人在场的情况下来啊!哪个部门敢开这个口子?
“请放心我的朋友,这是总统先生的授权。”
“总统?!”秉文更惊讶了,怎么也没想到是杨秋点头的。哈坎勾起嘴角,脸颊上带着些许疲惫和不舍,说道:“下个月我们就要回国了。”
秉文微微一愣旋即明白了。哈坎和德国团队回国不算什么秘密,毕竟莱茵兰计划至今已经过去15年,原本按双方约定五年前他们就可以离开,但混乱的政治和其后爆发的经济危机让这批技术人员多留了五年。这么看来杨秋答应让他来看法国技术,也有感谢的意思包含在里面。
“我们出去走走吧,一会那些法国佬就该回来了。”
秉文点点头,他对自己这位当年的老舰长非常尊重,立刻将检查工作交给伙伴们和他向海边走去。一路上秉文都发现有几个蓝衫工人悄悄跟随,看来应该是掩护哈坎此行的特殊人员。
哈坎对后面几位视若无睹,更关心和自己一起参加过日德兰海战,一起搏击北冰洋风浪的秉文。拍拍肩膀:“本来我准备看完后去找你,没想到会在这里先遇上。我听总统先生说了你的事情,上次的危机中你干得很棒。”
“可惜航道还是被英国控制。”
听出秉文话语中的不甘,哈坎却哈哈一笑:“你不应该失望,没有那支海军能一夜间成为世界第一。激烈地战斗仅仅是海军的最后升华,枯燥的航行、训练和对抗才是最基本的锻炼,我相信你应该已经从危机中学到不少,这都是最宝贵的财富。”他的话倒不假,沙特危机中21特混舰队虽然没开一枪一炮,但却利用速度快的优势和三十多艘英国战舰纠缠了很久,其中涉及的航海、水纹和机动、侦查、航母运用等等都让秉文和21舰队将士获益匪浅。
“不要总是想着立刻和世界上最好的海军较量,你目前的对手还是日本!”阳光下,哈坎鬓角的白发格外醒目。或许是要离开了,所以想提醒秉文,加重了些声音:“他们已经在特鲁克、新几内亚和拉包尔打好基础,这个牢牢地铁三角可以帮助切断他们切断中美和中澳航线!现在又得到东帝汶,肯定会将那里作为进入荷属东印度的踏板。愚蠢的英国人总喜欢保持平衡和现状来维持他们自己的利益,对这种渗透肯定会睁一眼闭一眼,所以我认为不需要多久你的防区就会面临压力!你应该尽早做好准备,台湾岛将成为这场争夺的关键!”
随着老一代的海军人逐渐退隐,秉文执掌第二舰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哈坎才会有“你的防区”这种话。这些话也让秉文一震,哈坎不愧是老资格海军军官,将西南太平洋局势看得如此透彻。但他目光在准,恐怕也想不到放日本南下是杨秋最想看到的。
但他心里还是很感激提醒,不管怎么说哈坎对自己乃至中国都是有恩的。如果不是他,或许横穿北冰洋时会出现更大损失,也就没有今日莱茵兰计划后国家制造业的提升,所以还想挽留哈坎的,试探着说道:“将军真不考虑留下来吗?回国后您恐怕.....。”
其实哈坎也知道,已经快60岁的自己回国后也不可能再率领心爱的战舰,最多就是担任海军和造船厂的技术顾问。但他还是想回去,所以谢绝了挽留,笑道:“德国正在一点点变好,我也应该回去尽尽力,听说那位希特勒先生非常可能获得竞选胜利,他向我们保证将尽快恢复海军的发展。”
希特勒这两年的影响力日渐壮大,连中国报纸都时不时转载他的消息。可秉文心里却清楚,就算德国造了3艘袖珍战列舰,但想要在海军上重新获得突破也不容易。因为哈坎和莱茵兰计划仅仅让德国借中国海军扩大的机会保留下部分技术力量,更多地的技术人才却都已经被欧美瓜分,造成了严重的海军断代,所以想要恢复20年前的鼎盛,一点都不比中国海军崛起简单。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着海军和未来时,两辆吉普车向他们开来。见到车子哈坎就知道自己该走了,笑道:“我该走了,祝你好运我的朋友。”秉文本来想送送他,但同车而来的少尉却带来海军司令部让他立刻去信阳接收新飞机的命令,只得目送着哈坎离开。
.....。
飞机抵达信阳时,秉文才发现杨秋也在周厚坤等人的陪同下视察空中客车公司信阳总装厂。
经过十几年发展建设和资料机的拔高,空中客车公司已经成为世界航空业不可忽视的大型企业,拥有信阳、长沙、合肥、安庆和九江五家工厂。形成拥有独立设计、发动机制造和装配的集团企业,而这次吸引杨秋来视察的,正是最新研制成功的kc2客机,也就是kc1的升级版。
kc1在欧美热卖时,国内尤其是军方却看不上眼,觉得载重和航程不足,恰好当时1200马力双野马发动机已经开始试车,所以巴玉藻和周厚坤立刻在其基础上设计了kc2,并与去年10月试飞成功。第一眼看到kc2,杨秋就差点喊出c47的名字,事实上kc2还真和大名鼎鼎道格拉斯dc3客机一模一样,航程数据什么也都类似,如果要真说有什么大突破,那就是制造中采用了全新标准的基孔制。
基孔制是杨秋提出的全国标准化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时间!平行世界中日本曾用这个技术将疾风战斗机的总工时从25000千压缩到4000!仅此一项,就能让kc2成本下降10,足见有多重要。由于这项技术非常关键,甚至可以用战略性质来形容,所以目前推广基孔制的还都是国有或者核心民营企业。
虽然kc2的试生产已经开始,但能不能变成中国的c47还不确定,因为空军依然觉得3吨载重量太小,他们更想要5-6吨载重的中程运输机,这就需要发动机至少达到1500马力。对此杨秋也没干涉,因为沙特危机中的砸鸡蛋一幕已经引发世界各国对远程飞机的研制热潮,连国内三家航空集团都纷纷拿出自己的四发远程客机方案,重庆流星公司甚至已经制造出第一架全尺寸样机。
秉文把哈坎关照小心日本的事情说了遍后,提到了至今都没有大型海军基地的台湾,说道:“他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第一舰队要保护渤海、海参崴、黄海和琉球,这么大压力想走出去很难。我们又被困在南海,所以最好办法就是台湾.....。”
“台湾先不动。”杨秋打断了秉文的话。他知道海军这些年一直希望作废不进驻台湾的承诺,希望能在台湾岛东面建设远洋海军基地,但这件事一直被他压着。不仅仅是因为当年收复台湾时向英美许诺不会驻扎舰队,更因为如果主力舰队驻扎台湾岛东面,势必会让日本分心,反而会增大在南下前发动突然袭击的概率。
所以杨秋转移了话题,问道:“随哈坎走的有多少人?”
“莱茵兰计划开始后,总计有2万余德国技术人员来我国,这些年已经回去不少,哈坎将军他们是最后一批,约有4千余会在一年内逐步离开。”秉文见到杨秋不愿说台湾的事情,只得暂时憋回去继续说道:“对了,您上次招募的德国犹太裔高级技术工也有很多人提出要回国,数量可能还不小。”
1...341342343344345...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