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辛亥大英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河马散人
按照他的设想,年产1万是远远无法满足需求的,所以又让郑廷襄想办法以公开招标方式,让民营企业参与到生产中来,按照他的想法到1925年必须拥有年产5万的规模。为了制造和推广,一路上大家都在研究交谈出主意,这么心急的根由其实就是对农业的不放心。随着人口增加,杂交等技术还处于研究中,如何确保农业增长事关国家未来前途。
为了继续测试,也为体验实际效果,几辆丰收拖拉机足足花了四小时才将浑身颠散的郑廷襄等人送回汉口,一路上因为吸引太多好奇目光,着实让雷猛和警卫员们担忧害怕了一回。
杨秋揉着酸疼的肩膀刚到门口,里面就传来男孩的叫声:“爸爸回来了……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呢,小不点就冲进了怀里。低头才发现已经四岁的大儿子杨天磊居然满身黄泥,手里还牵着根绳子。绳子另一头拴着只幼犬,看外貌非常像苏格兰牧羊犬。但小家伙横渡远洋来到东方后肯定没想到会遇上大克星,舌头耷拉着有气无力显得很憔悴。
“是宋叔叔送给我的,爸爸你看。”小家伙得意洋洋向杨秋展示训练一天的“成果”。等芮瑶抱着女儿出来后,还不会说话的小丫头也对小狗依依呀呀,看模样大有要抢走哥哥“新欢”的架势。
“天磊,快下来。”芮瑶拉开杨天磊。见到杨秋身上沾满了黄泥,扑哧笑道:“快去换件衣服,子清和松坡他们等你好久了。”
听说宋子清和蔡锷来了。杨秋三步变两步向书房走去,进门后才见到岳鹏和陈浩辉居然也来了,四人正对着地图指指点点商量什么。
“副总统。”
“坐吧。都坐。”
杨秋招呼大家坐下后,芮瑶也拿来了干净衣服。蔡锷这才注意到他全身都是泥点,哈哈笑道:“您这......不会是被蒋百里骗去军训了吧?”
“和郑廷襄他们去看拖拉机实验。”杨秋把丰收拖拉机的事情说了遍。听说一台拖拉机能压缩到200元,体型小还有那么多用途,连最只关心军队的岳鹏都插嘴问了几句。
想起进来时四人都围着地图,杨秋心头一动问道:“徐树铮准备回来了?”
这段时间杨秋在南京、武汉等地来回跑,大部分心思都放到工农建设和技术创新上,所以国防部渐渐承担起管理全军和日常军事行动的责任。
宋子清起身走到地图前介绍道:“吴佩孚他们此次出动3个师,准备利用春夏好天气对西北六省实施第二次大扫荡,国民警卫队也会出动22个团配合。从目前传回的消息看。进展还比较顺利,已经抓捕和击毙数千穷党分子和游击队,非当地民族的人口也正强制他们限期离开国境。徐树铮昨晚发回电报说,高尔察克已经决定于月底撤退,但撤到那里暂时未定。也不知是不是故意瞒着。此外,我们还从库伦和北海抽调两个战斗工兵团北上协助破坏铁路,掩护他们撤退。”
东归计划是去年初提出的,其中的扫荡工作本来也应该与去年开始,但白银危机损失严重,杨秋不得不下令中止一年的演习和行动缓解财政压力。计划核心除了要安排高尔察克撤退外。也是想要在他们覆灭前尽可能打击活跃于西北的游击队和穷党武装力量。
无论是宋子清还是蔡锷,对指挥这种规模的军事行动早已得心应手,所以杨秋更关心对手的反应,问道:“莫斯科和加拉罕有什么动向?”
陈浩辉说道:“从截获的电报数量看应该已经知晓我们在行动,不过至今都没联系过我们外交部。”
“沉得住气也没用。”岳鹏冷冷笑了两声:“等高尔察克动手拆铁路,他们估计就要急死了!”
蔡锷同意他的话,说道:“来之前我还去铁道部让他们大致算了下。乌拉尔到叶尼塞河这段算上绕路有3100公里,北方冻土区修铁路价格约为正常两倍余,这么算大致要3亿以上才能重新修好。列宁他们非等闲之辈,不会不知道这条铁路有多重要,没这条铁路,西伯利亚、哈萨克和土耳其斯坦就都和他们没关系了!所以加拉罕肯定要来求我们……说到这里他看了眼杨秋,起身走到地图前:“我们分析。高尔察克既然要撤就不可能停在托木斯克等死,必定是借道我国去北方修生养息。可他手里少说也有30万条枪,加上杂七杂八的人起码50万。赤塔、海兰泡各地还有300万俄国人驻留,国内又有百余万难民。虽说他们不会现在就和我们冲突,但时间长了怎么办?日本就在霍尔茨克海,白银危机能看出英美对我们忌惮日深,要是被他们立足北方互相勾结,将来这么大片林子要想再清剿难度实在太大了。”
“你们刚才就是在商量这个吧?”
“是。”
宋子清说道:“三五年不会出事,甚至十年问题也不大,因为只要破坏铁路,莫斯科就没办法快速干涉乌拉尔以东,至少数年内不能重新回来,如此一来西北安全就能得到保证。但日本的因素我们要考虑进去。情报说,永田铁山已经回来了,把小幡酉吉一个人留在了莫斯科,看样子即使不公开承认,莫斯科高层也肯定是希望联手。日本几家海运船社最近也调动频繁,各家船厂还接到政府运输船的订单,很可能是为对俄贸易在做贸易准备。
从杨度发回的电报看,英日同盟虽然取消,可对日本驻扎德属几内亚却睁只眼闭只眼,澳大利亚也把提交国联要求日军撤走的提案收了回去,我们都认为两家为了遏制我们,也为不让美国过多插手远东,应该是有所妥协,所以不排除日本走黑海航线联络莫斯科。但长期看,日本国体与俄国不符,互相之间合作也不过是应急之策,我和大家都觉得,要是高尔察克安全到东面来,肯定会和日本勾结到一起。
还有就是哈萨克的事情。未来我国和莫斯科的争夺就是这里,谁控制这里就能赢下次战争!列宁积极推行民族自治也是想拉拢这些草原民族,我们都认为应该趁东归计划破坏铁路之际,加大对哈萨克的影响力,扶持一批人起来,最好是能在俄军回来前建立自治政权。所以我们就在商量,既然列宁他们现在最急迫的就是解决高尔察克,那就干脆把他卖给加拉罕!条件是承认上海公报,允许我国资本进入赤塔以北和哈萨克进行投资,利用经济改善当地牧民生活。不敢要求他们倒向我们,至少要让他们不能全倒向莫斯科,成为我们和俄国之间的安全屏障。”
铿锵的话语中,未来西北安全的脉络被一点点剥开。其实杨秋很早就开始考虑高尔察克的事情,放进来肯定不行,但出卖也有风险,毕竟国内还有百余万俄国难民呢,所以这件事必须小心处理不能走漏风声。
所以他暂时撇开话题,问道:“东北那边怎么样了?”
岳鹏刚从东北回来,比较熟悉介绍道:“王庚正用铁路将快艇运往勒拿河,他的想法是趁夏季河面解冻,用快艇和小船沿勒拿河北上突袭雅库茨克,还希望空军能配合一下,对几个重点地区实施轰炸。我回来时已经有两艘炮艇拆成零件运到了北海,看样子能赶在6月底前动手。”
“这个办法不错。”蔡锷赞许道:“雅库茨克就在河边,用内河炮船突然突然性就达到了,只要拔掉雅库茨克这颗钉子,北面基本就没了生存之地,舒米亚茨基那帮人就不得不退到鄂霍茨克去投靠日本。”
舒米雅此刻投靠日本?杨秋也不禁为这个畅想暗暗盘算。日本国内问题很复杂,米骚动虽然暂时压下,但国内其实一直处于革命边缘,再有两年就是大地震,日本老百姓更苦,要是被穷党钻进去......真不知道是什么场面。
想到这里,他也知道自己应该立刻回南京一趟,起身道:“走吧。先在我这里吃顿便饭,等会我和你们一起回南京。”
见到他笑着招呼大家,岳鹏却支支吾吾停了下来,看看宋子清又看看蔡锷,欲言又止。杨秋难得看到他这幅神色,笑道:“什么事就直说,又不是让你领兵去打莫斯科。”
“打莫斯科比这个好开口呢。”岳鹏心底嘟囔两句,才吸口气道:“副总统,文景......他想辞职。”
“胡闹!”
杨秋一巴掌,拍在桌上。(未完待续)





辛亥大英雄 第五五五章 三夫人出马
西北才刚刚入春,盘踞扬子江的南京城就已经暑气难耐。夏天闷热冬天阴冷的气候让很多北方来的官员和商人叫苦不迭,不由自主便会牢骚几句。话语里充斥着对南京城的不满,去年几位北方国会议员又再次提出天子守国门的概念,要求迁都北京。但不管此种喧嚣如何多,这里毕竟是目前的国家首都,南来北往的商贾,办事出差的官员,还有从世界各地赶来的外交官,让这座城市迅速繁荣发达。
张文景的家就在秦淮河畔,是一幢独门独户的两层西式小楼。这栋房子是当初来南京时买下的,由于他为人正直从不贪财,对经商也没兴趣,所以当初买房还向开裁缝铺的妻子娘家借了钱。随着这几年坐稳财长位置,钱虽然还清但人情债欠下一屁股,妻子也总是唠叨让他帮忙安排几个人,算是还当年的人情,但他却坚持不开后门,所以现在来家里打秋风的越来越少。
“回来了。”
张文景打开门,妻子正在灯下织毛衣,两个半大小子正趴在桌上做作业,见到他连忙走来接过包,搂在怀里小心翼翼放进卧室后才转身出来问道:“吃过了吗?”
“还没呢。”
“那你等着,我给你热饭去。”
妻子走后,张文景拿起儿子的昨夜检查起来。题目都是数学几何,满清时国内绝大多数学校没这门课程,到了民国普及教育后确定数学、理化、自然地理三门必修课,但由于老师数量不足所以很多偏远地区还是以国学为主,直到欧战英法支援数万老师,去年底来华的俄国难民中又挑选出几万人后,才逐步完善起来。
看着作业,他心底也很感慨。当初在湖北当兵时,他和岳鹏两人的最大理想就是推翻满清建立新中国。现在心愿已经完成,民国立基八年早已深入民心。国泰民安算不上,但通过数场大战终于确立了国家地位,白银危机后金融秩序也逐步恢复,各种漏洞被堵住。教育普及率开始增加,所有一切都向着梦想迈进,但他却突然有种疲倦无比的感觉。
其实他不怎么喜欢南京,这里充斥着太多交易和盘算,从来到后就仿佛一头扎进了大笼子无法脱身,如果不是为了理想,他宁愿去过守着几亩薄田。朝九晚五无忧无虑的日子。
妻子很快就把饭菜热好,又把孩子赶到内室做作业,收拾好桌子刚把饭菜放下却见他脸色很不好,连忙问道:“是不是太累了?看你这几天气色不好,要不请假休息两天?”
“我没事,别瞎操心。”张文景满腹心事,去年和杨秋吵架后更是一直闷闷不乐,但他又不愿意妻子担心。所以勉强挤出一点笑容摇摇头,可手里的筷子刚伸向饭碗,敲门声却突然响了起来。
“这么晚了。是谁啊?”妻子嘀嘀咕咕拉开门后猛地一呆,因为门口居然站着一位身着真丝旗袍,曲线妖娆样貌华贵的女人。
“请问……这么漂亮的女人黑灯瞎火上门,让张文景的妻子心里暗暗嘀咕,想起街头巷尾那些金屋藏娇的小道轶事就一个劲的紧张,但又觉得很奇怪,虽然他们家是独门独户,但好歹也是部长家,所以外面配有警卫员,怎么会让一个陌生女人进来呢?恰好此时张文景探出头来。见到女人的模样也是浑身一震:“三夫人!您......您怎么来了?”
难怪他惊讶,站在门口的赫然是吕碧城。
吕碧城微微一笑:“怎么?我就不能来拜会财政部长了?你们不会打算把我晾在门口吧?这位一定就是嫂子吧?”
张文景的妻子只是普通裁缝铺掌柜的女儿,人长得虽然很漂亮,但因为读书不多怕给丈夫丢脸,所以平日里其它官太太结伴逛街,参加舞会什么的她都不敢去。只是安心在家相夫教子恪守本分,所以见到这么漂亮的女人管自己叫嫂子,心底里那点慌张总算没了,但紧接着又狐疑起来,暗想这个女人到底是谁。
吕碧城的身份比较特殊,虽然没和杨秋正式结婚,但知道的人平时都称她三夫人,连她自己也从来不辩驳。所以张文景想了想后,还是以副总统夫人的身份为妻子介绍。虽然不认识吕碧城,但副总统杨秋的名字如今谁不知道?所以妻子刚放下的心又紧张起来,不明白吕碧城为何会来。
“还站着干什么?快去收拾收拾。”张文景也没想到吕碧城会来。因为前两月她替也杨秋生了个儿子后,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心在家休养身体,据说连华辰石油公司的事情都不怎么管了,今夜怎么会突然来自己家呢?所以目光不由自主就看向了后面。
吕碧城阅人无数,那会看不到他这点小动作,扑哧一笑白眼道:“别看了,他还在武昌没动身呢。”
张文景现在还真有些怕见杨秋,听说人还在武昌才稍稍松口气,将吕碧城请入屋内后问道:“您怎么会来的?”
“整日待在家里闷得心烦,听说嫂子一个人在家也怪没劲的,所以想约会明日一起逛街。”吕碧城将小包放在桌上,美目扫扫四周留在张文景妻子脸上,笑道:“嫂子,明日有空吗?”
“啊?我......。”张文景的妻子很紧张,刚想回答要照顾家里没多少时间,但想起吕碧城的身份又连忙用眼睛去看丈夫。张文景知道吕碧城这么说只是借口,笑道:“夫人让你去就去吧,整日待在家里也苦了你了。”
张夫人还是第一次听丈夫说辛苦二字,眼睛里顿时朦上一层水雾,笑笑说道:“你们有事慢慢聊,我去弄些小点心来。”
张文景也没拦着,任由妻子去准备后才扭头问道:“夫人,这么晚了找我不知何事?”
吕碧城微微一笑,打开小包从里面掏出一张名片,模样认真地递给张文景:“前几日听人说张部长要辞职了,这不我们华辰公司就缺少您这样的财务人才,所以小女子连夜来访想请你到我的公司去,不知张大人看不看得上我这间小庙?”
张文景开始还没反应过来,接过名片见到上面印着“华辰石油”四个字,顿时哭笑不得:“夫人,您大半夜来,不会就是想奚落我几句吧?”
吕碧城掩着嘴角白了眼他,一把抢回名片塞回小包,嗔道:“不开玩笑了。今日来就是想问问你,干得好好的为何要辞职?”
“果然是为了这件事。”张文景心里暗暗嘀咕一句,说道:“是副总统让您来的吧?其实没什么,就是感觉有些累。现在国家已经步入正轨,徐秀钧和贝祖贻都能挑起大梁,所以……行了,我的张部长,别和我打哈哈。”吕碧城也没说是不是杨秋让他来的,打断后爽直的说道:“你那天和辰华吵架的事情邝煦堃都已经告诉我了。辰华此事做得确实急躁,可凡事看结果才最重要。现如今币改基本完成,国家增加了多少金银储备你比我清楚,又何必耿耿于怀呢?至于当年的事情,还要多说吗?不用假卖国文书逼死袁世凯,不用手段赶走孙逸仙,北洋民党定然不会衰败,国事上纠缠良多还如何能开放手来?程城不死,土改法案如何能震撼人心?不死,不整肃官场谁能保证没有阳奉阴违?若没这些算计,哪有今日全面推广势如破竹莫敢不从的神速?有多少人家因他幸福呢?
碧城本以为天下无可阅男儿,却被他这些手段折服!文景你跟随他多年,见识自不比我差。我来问你?若是他真心为私,以他的手段天下之大那里不能立足呢?”
张文景低着头,静静地听着,心绪翻滚久久不能安宁。其实他也知道,杨秋对待国家绝无二心,虽然牺牲了部分国民的利益,但却让更多人得到好处,也让国家实力迅速增加。可他那些手段却实在是有些不上台面,尤其是屡次利用人民的爱国之心来达到目的,更让他惶惶不安。要知道程城法案后得利最大的其实就是他,有数亿农民支持后,建立真正地独裁其实就在反手间!
白银危机中更显露这点,撇开国会和政府,私下和英美资本大鳄达成至今也没人知道的协议,等到事情全部结束才告知总理府和总统,完全就不给别人开口的机会!这与他当年的理想完全背道而驰,所以他才害怕,才会想到辞职,他是怕真到了那一天,不知如何面对。
“对了,他让我转告你一句。10年后想做什么都行,10年内若是想撂挑子......自己跳秦淮河去!”见他迟迟不说话,吕碧城丢下一句自己也扑哧笑了起来,拎起小包走到门口还故意眨眨眼睛:“张部长,你不会真跳秦淮河吧?这要是跳下去,明天报纸可就热闹了。民国部长跳河疑案......咯咯。”
吕碧城笑得前俯后仰花枝乱颤,张文景却愈加哭笑不得,甚至有种破口大骂的冲动……(未完待续)




辛亥大英雄 第五五六章 加拉罕上门
……张文景当然不会去跳秦淮河,所以“民国部长跳河疑案”的笑话全国上下是看不到了。既然不跳就必须干,说白了就是替杨副总统看管好手上的钱,这点也是杨秋得知他要辞职后大发雷霆的真正原因。
没人比他更清楚,从当年42标第一课开始,杨秋就用自己的方式打造出一支与各国都不同的军队。这支军队用他编写的训练大纲,使用他设计的武器装备,用他提出的战术,然后去完成他设定的作战目标!岳鹏、蔡锷、邱文彬、石小楼、秦章书等等不过领一时风骚,在他们后面还有更加年轻的刘明诏、白崇禧、薛岳、龙云、秉文等等,这些年轻人说是军校毕业留美留德,但实际上那个没接受过他的私下培训?国防军上下其实早已刻上了某人的烙印,就连最基层的军官和士兵都知道,掌握总司令训练大纲上的战术要求和动作,跟着他走,哪怕最艰苦的西线战争都能获得最终胜利!
胜利,就是军权的最大保障。
何况现代战争打得是后勤和钱粮,所以自己这个财政部长在他眼中......才如此重要。
杨秋回南京第二天,张文景就亲自面见收回辞职想法,至于两人见面后说了什么却没人知道。最后连张夫人也成了吕碧城的好友,刻意笼络下两人一起逛街一起谈论孩子,渐渐走出封闭融入了南京社交圈。
对这些张文景也不知道是好是坏。他只知道杨秋还遵守着起码的规则,那就是民国宪法中规定的总统任期限定。
五年一任,最多三个任期。
这是限制也是枷锁。杨秋是以革命、立宪和共和这些借口,国防军最初也是民国旗下的一支部队,是踩着民党上台的,最后还沿用了民国国号,所以就必须遵守当初制定的宪法规则。正因为这点限制。他就更需要抓紧军、财两项权利,只要保证这两个安稳,恐怕他还把不得其它人站出来惹事。借此一举废掉所谓的国会共和体制,实行真正地总统独裁制。
或许他留着民党和共和党,就是为了让两家跳出来吧?张文景拿起笔。叹口气又开始新的工作。
南京平风浪静时,数千里之遥的乌拉尔山以东地区,却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撤退行动。
车里雅宾斯克发电厂内,十几位从库伦赶来的战斗工兵正在布设炸药。想要在西伯利亚生存,电厂和取暖是最重要的,没有供暖和发电设备,严酷的西伯利亚冬季会让很多人望而怯步。
“老九,把地雷拿来。”严宽从桶里取出黄色炸药,小心翼翼的塞入事先准备的破袜子里,然后用黄油和绳子绑在发电机上。最后插上雷管安装导线。
他是209战斗工兵团爆破手,随20旅参加过东线战场,回国后常驻西北。得到命令时他还在库伦休假,连夜归队和战友又匆匆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此次任务是炸掉东归路上一切可被利用的设备和建筑,重点是发电、供暖还有各种重要矿坑。不过想摧毁电厂也不是简单的活。比如面前的车里雅宾斯克供暖发电厂,占地面积大,设备管道复杂,需要布设很多炸弹,而且每个炸点都要精心选择。据说有经验的工兵能用最少炸药摧毁目标,还能让对方在修复时耗更多精力。
“地雷来了。宽哥。你要这玩意作甚?”老九是去年刚分配到团里的新兵,虽然接受过为期一年的训练,可没经历过战争的他哪懂老兵的心思。
严宽瞅了眼地雷,二话不说抄起一枚先看看四周后,然后埋在一截管道下面,最后还将引线绑在铁管上。虽然这些地雷都是白卫军留下的,数量多,但老九还是觉得很奇怪。因为从四周的炸点看,连接地雷的管道肯定会被埋住,这不是浪费吗?
没想到他才开口,就狠狠吃了严宽一个爆栗:“笨蛋!我问你,要是有人来修发电厂先要做什么?”
“当然是清理干净,回收能用的东西,最后......。”老九说到这里,猛地守住嘴巴,再看四周顿时明白了。嘿嘿阴笑起来:“宽哥!你可真阴险!到时候老毛子清理废墟,肯定要把管子搬开,稍没注意这么一挪......哈哈。”
“阴个屁!快点来帮忙。”严宽瞪了眼,嘱咐他又将其它几枚地雷埋设好。
等地雷全部布设好后大家撤离,抵达安全位置严宽狠狠按下起爆栓。轰隆隆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偌大的发电供暖厂眨眼间就和地雷一起被埋入废墟。
撤退抵达火车站时,就看到专门改装用于破坏铁路的机车来了。“挖好。慢点,对准壕沟,放!”孔庆桂的指挥下,士兵将一个通体黝黑全部用镍钢制成的数吨大铁钩缓缓放入两条铁轨间开挖好的沟渠内。铁钩被密密麻麻的大号螺栓连接在特制大马力蒸汽机车尾部,这种机车的车头内安装有两台海军型小水管锅炉,马力比寻常机车大了数倍。
为什么要这么大马力?答案很快出来了。
等钩子深深扎入沟渠后,列车就开始缓缓向前行驶。强劲马力的带动下,扎得很深的铁钩很快就拉出一道宽半米,深两米的壕沟!壕沟上方的碎石路基和枕木就像娃娃手中的布片,全被扯断。不到十几分钟,一条长约2公里的路基就被扒坏,枕木断裂,螺栓脱落,重型钢轨扭曲变形斜一边。
1...277278279280281...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