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英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河马散人
“出什么事情了?”
张孝准拉住一位惶急慌忙往军营跑的参谋部少尉,追问道:“到底出什么事了?”
少尉见到张孝准,带着一丝紧张和兴奋敬礼喊道:“报告将军,您回来太好了!蔡将军刚才还派人到处找您,让去指挥部开会。日军第五师团已经从旅顺出发了,大约有一个联队的兵力正在向龙口扑来!”
“什么!日本人来了?还直扑龙口!”张孝准差点惊的跳起来,大喊道:“告诉我,是多久的事情?难道他们不怕驻扎在青岛的德国舰队吗?”
“报告。日本人出发大概已经有一个时辰了!德国舰队并不在青岛,情报说他们昨晚就出航,去向不明!”
德国远东舰队走了?!又一个大消息直接震的张孝准呆立当场,前几天还有消息说德国不会放弃青岛,今天舰队就率先离开了。这只能说明一点,欧洲要动手了!奥匈帝国要向塞尔维亚宣战了,德国已经做好了全面参战的准备!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他拔起双脚就向指挥部狂奔而去,一路上撞倒多少人都没数。当他气喘吁吁冲入会议室时,蔡锷已经一身戎装目光巡视着赶来开会的将领们。
见到张孝准,蔡锷微微点了点头,又重新扭向了大家:“情况我不想多说了,从距离和时间算我们已经无法阻止日军在龙口登陆,或许你们会认为为何不提早进入山东,但我想说的是!命令就是命令,服从与命令,兄弟与手足,这就是德国强军的根本,也是我们需要走的道路。既然我们晚了,那就用大炮和机枪去把时间抢回来!
我们是军人,既然大家都穿上了国防军的军装,那么就必须肩负起保卫国家和人民的责任!蔡某不是好杀之人,但总司令和国家将山东乃至华北安危交予你我之手,今日却不得不提醒诸位。凡避战不怠者,杀!凡临阵脱逃者,杀!凡勾结日寇者,杀!凡抛弃袍泽者,杀!......。”一连串的杀字,将气氛陡然推向了浓烈,现在已经无人去想为何不提早进入,即使大家都猜到这是要顾及德国面子,也是要照顾之前的中德结盟提议。
蔡锷瘦弱的身躯在众人面前来回走动,目光从最能打的2师和103警卫师军官脸上扫过后,最终却停在11师师长何锡藩脸上,停留了一会后看向了2师师长兼战区参谋长何熙。
何锡藩是国防军中打过湖北保卫战的老军官了,除了本身就是国社一系外,自身也格外重视学习。虽然11师是当初的沪浙旧军,却也补充了不少北洋和新兵。加上他见识了杨秋手段和统兵之道后极为重视部队日常训练,年初还因此得到过国防部和杨秋的嘉奖,所以何熙见蔡锷有意让他作为前锋,点了点头。
“少岳兄,你的部队离济南最近,那边已经临时扣下了三列火车,现在出发的话明早就能抵达龙口。”得到确认后蔡锷敬了个礼:“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第五师团是日本陆军中有名善打苦战累战的精锐之师,第九旅团的白川义则更是心狠手辣,你自己要小心!”
“是!司令和诸位放心,何某就算拼了这条命也必不会让他们继续深入山东腹地!”何锡藩挽起袖子刚准备带卫兵出发,通讯官却再次冲进了会议室。
“报告,总司令电报。”
“念。”
参谋打开电报,神情激动:“总司令电训!小伙子们,不要让我失望!”
短短一句话,却让人仿佛感觉到了那位站在北京窗口下,凝视着山东半岛并一手建立起国防军,实现国家一统,还在用他的方式逐渐将混乱纳入正轨的那个年轻背影。
“回电!”蔡锷目光扫过全场,微微一笑:“总司令阁下,您也不要让国家失望!”
辛亥大英雄 第三一六章 失控
时针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
那时刚刚赢得甲午正憧憬占领整个满蒙的日本最终在德俄法三家的要挟下,获胜的大军不得不撤出旅顺,将这颗远东明珠拱手让出。那个时候,得到天价赔款已经被彻底震晕的日本只感觉屈辱,却未体会到失去辽东后资源匮乏的问题。以至于后来在扩充军队时不得不向各国采购天价钢铁、矿石和原材料才勉强完成,到了1904年国库竟然空虚的只剩下区区几百万国币。
那个心疼啊!看着到手钱似流水般涌入别人口袋,换取价格暴增几倍的原材料,对一个缺乏纵深资源稀少的国家来说是无法忍受的,尤其是这个国家还以吝啬守财著称。所以当俄国借庚子年事件侵占旅顺后,日本政府就仿佛坐在了富士山顶,随时随地火焰和熔浆吞噬。四年后,被放在火上烤的日本政府最终坐不住了,在英美支持下与俄国展开国运之战,当时举国上下就没几个人觉得能打败露西亚,能打败世界第二舰队。
今天,大隈重信政府再一次感觉到了坐在火山口的感觉,全面中断的中日贸易和原材料输入,让这个匮乏的国家再次来到十字路口。这一次没有彷徨,没有胆怯!自信心被日俄战争惯得自以为天王老子第一的军部直接出手干涉满蒙,最终导致了目前的局面。
身材瘦弱满眼疲惫的内阁首相坐在国会议事堂内,心中是忐忑、不安却又隐隐有些期待。他不是傻子,明白资源链断掉后日本将面临什么,但又深感此时动员全面战争太不是时候,国内的粮食问题,护宪运动,土地改革等等冲突和呼声已经搞得他焦头烂额,至于海陆之争他更是管都不敢管。军部推行增加军备与财政困难的互相对立,严重负债和赤字更是一座沉甸甸的大山。眼看现在欧战即将爆发,正式前所未有整顿内部加速工商建设转型的好时机,但日本却提前卷入了战争!而且军部还试图将其扩大,这会不会将国家带入一个越打越穷,越穷越打最终崩溃的局面呢?
大隈重信悄悄看了眼坐在中央一手托着下巴,一手翻动书卷的大正天皇,这位留着德皇威廉式的牛角胡子,上面还涂满了凡士林保持整齐的天皇陛下显然不喜欢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或许他没像上次那样将诏书卷起来当望远镜玩已经是日本的幸事了。
冈市之助微微颤颤站了起来,这位被长州藩派系推到前台的陆相虽然已经七老八十,但腰杆还算硬朗,向心不在焉的大正天皇鞠了个躬后说道:“欧战爆发已经可以肯定,英法德俄的利益全在欧洲,那里才是他们的中心。对我国来说这是个国运转折的最好机会。出兵山东和华北,不仅可以分散支那人的兵力,分散国内矛盾和压力,提振国民士气,还能夺取青岛帮助盟友解决亚洲麻烦以换取他们对我国的支持。所以我们陆军认为,不仅应该出兵,而且兵力还要足够雄厚,集齐12至15个师团,一鼓作气推进到黄河,将支那人的战争潜力彻底打垮。”
“4个师团就已经丢了一个,12个岂不是说要丢至少3个?看看你们打得是什么仗!既然带回那个没用的小孩子就应该提早准备敌人的报复!没有计划、没有方案,面对敌人的进攻至今拿不出任何办法,除了混乱外再也看不到其它东西!战争应该是连续性的,应该用勇气冲击对方一波接着一波,不能让敌人喘气。可你们现在呢?打打停停,跟着敌人的战略走,到现在居然还在修改计划。这是帝国陆军还是支那人的北洋小丑?还没有取得满蒙优势,就想开始更复杂和庞大战役,这不是英勇而是鲁莽!”阴阳怪气的论调从旁边响起,一听声音大家就知道这是海军在挑刺,西门子事件后海军和陆军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要不是大佬们强行压下估计大打出手都有可能。现在逮到机会,萨摩藩怎能不羞辱一下长州藩那群傻武士。
果不其然,冈市之助被激怒了,脸红耳赤反唇相讥:“那是因为帝国出了一群肮脏的蛀虫!才导致了国内时局动荡没有提前发现支那人的野心。”
“为何不说是你们擅作主张想靠那个没用的小孩子,才将帝国拖入目前的不利局面呢?”
大正时代的政治还算开明,至少各方都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可眼看海陆两家已经超出讨论范围变成了掐架,大隈重信也只能硬着头皮起身:“在天皇御前,大家这么没有分寸,还有没有臣子的风范?我们今天是讨论如何应对目前的时局,多事之秋还望大家能互相勉励。”
虽然海陆两家都看不惯大隈重信,但毕竟是内阁首相,向大正行礼道歉后暂时都闭上了嘴巴。见此情景外相加藤高明清了清嗓子,他是西园寺公望一系的老牌外交家,长期在英美的大使经历使得他更清楚欧洲的局势,说道:“欧洲战争已经无法避免,此时我们若是要出兵扩大战争必须建立在日英同盟基础上,如果没有盟友支持,在世界舆论上我们将很难得到帮助,国民也会觉得师出无名。我大日本帝国虽然声威赫赫,但在国力上依然比不上欧洲一国,所以就更需要得到盟友支持以免导致他们回来后心存不满,再次出现辽东屈辱事件!我们应该主动联系盟友,告诉他们此次帝国不会抢夺他们利益,更不会向扬子江推进,相反可以帮助他们打击德国在远东的爪牙,帮助维护远东和太平洋的海权。所以我觉得出否出兵需要得到盟友的同意,否则就会将盟友推向支那一边,那样即使军队付出牺牲也不会有太大效果,反而会引起他们的担忧。”
冈市之助冷哼一声:“现在盟友有求我们多于我们求他,我认为完全可以先进攻胶州拿下青岛和胶济铁路。这样做不仅可以拿下重要的海港和补给通道,还可以宣誓我陆军军威,将战果送给盟友当礼物化解矛盾。”
大藏相听见几人张嘴就是怎么打,忧心忡忡叹口气,连说话都没多少力气:“我现在只想知道你们要动员多少人,需要打多久。今年的财政太困难了,因为战争我们在支那的投资已经损失超过两亿国币,为了确保银行国际信用不得不向支那人的挤兑投入了50吨黄金和300吨白银!加上这批黄金和白银本年度的赤字很可能超过一亿五千万国币,我国......。”他还没说完,海陆这回居然同时呵斥:“挤兑?为什么要兑给支那人黄金!你这个藏相是怎么当的?不就是牺牲一点点国际信用嘛!”
面对这两个只会伸手要钱的白痴,大藏相只能选择闭上嘴巴,他们也不想想这些年为了稳定负债累累的经济,日本在华超额发行了多少货币和债券?其中很多都在英美等国手中捏着,要是停止最终导致他们也来挤兑,恐怕付出整个国库都满足不了。
面对吵成一团的几个人,大隈重信又看了眼如同泥菩萨般趴在桌上打瞌睡的大正天皇,最终叹口气:“诸位再想想吧。我先告辞了,英美特使还在等我的消息。”他行过礼后,匆匆离开国会议事堂回到首相府。
他到没有说谎,伯纳德和汉格尔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尤其是前者更是脸色不好。欧洲或许下一秒就打开了,但这些日本矮子居然还推三阻四至今也没给任何答复,心底没点怨气是不可能的。但和国内沟通后他也知道目前政府还需要这只看门狗帮助在大英帝国无法抽身的情况下管住远东,并且也可以借此威慑中国防止他们脱离轨道。
此外此次来也是希望能租借到金刚号战列巡洋舰和马上就要服役的第二艘姊妹舰,以增强英国海军实力控制北海将德国压在里面永远出不来,所以见到大隈重信立刻起身追问:“尊敬的首相阁下,现在可以给我答复了吗?我国政府不希望远东继续战争,因为这会将中国逼向敌人那边,严重威胁西伯利亚、东南半岛和印度平原的安危,所以俄国和法国已经发出明确信号,希望我能带回你们立刻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消息,以方便俄国将远东驻军调回欧洲。还有租借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事情,这关系到我国北海安危......也希望现在得到明确答复。我可以向阁下保证,如果两艘军舰出现损伤,我国都会帮助建造两艘新舰或照价赔偿。”
别看伯纳德用了“尊敬”两个字,但口吻中却没有一点点尊敬的意思,反而显得咄咄逼人。汉格尔自然也不希望看到日本继续战争,杨秋赢了或许还能维持中美关系,实现远东刚刚开始的门户开放政策。但如果日本赢了,以他们日俄战争后的表现只会更加排挤美国,还会利用中国的庞大资源制造出更多战舰威胁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利益。
当然,日本彻底败了也不行,虚弱远东是个长期且必须坚持的政策,所以也起身走说道:“威尔逊总统阁下也让我转达我们美国的意见,只要贵国愿意停止战争,那么我们可以去说服中国继续对贵国出口原材料,也会让他们归还之前的损失。至于是否能保住关东州......我想我们也会做出努力。”
大隈重信深吸口气,同时面对英美两家说没压力是假的,这也正是他犹豫继续战争的最大因素。说道:“关于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事情,我国海军还在商讨,但就目前来看我国暂时需要它们帮助防御德国远东舰队。”
伯纳德的脸色一下子更黑了,自从情报得知德国在15寸舰炮上突飞猛进,巴伐利亚级居然比女王级要早服役后英国海军就坐不住了,一直希望租借包括两艘金刚级战列舰在内的数艘日本主力舰帮助以数量压倒口径,但却没想到日本居然直接就拒绝了!还以德国远东舰队为借口。上帝知道,对付那两艘装甲巡洋舰只要出动一艘鞍马级战列巡洋舰就能办到了,何必要最新的金刚级。
这分明是不给面子嘛!
伯纳德吸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继续问道:“租借的事情我们还可以再等等,希望贵国能考虑到我们两国的传统盟友关系。那么停止远东战争的事情......现在能告诉我了吗?”大隈重信刚要说话,秘书长突然冲了进来,看了眼两位身材高大的洋人后将一份加急电报塞入手心。拿起电报才看一眼,他的身子就猛地晃了一下!
他这副古怪的神情让伯纳德和汉格尔都颇为诧异,但几乎同时冲进来的两人的助手却带来了一个糟糕的消息!日本陆军第九旅团......居然已经开始在龙口登陆!
伯纳德脸上顿时感觉火辣火辣的,这几天他一直在劝说日本放弃战争,以便让俄国集中精力对付德国,却没想到这些小矮子一边对自己弯腰鞠躬谦卑表示正在考虑,一边却悄悄发起了新战役!居然还在距离英国控制区烟台不远的龙口直接开始登陆了!“我想,我已经没必要待在这里了!”伯纳德气恼的狠狠扔下电报,带着助手离开了首相府。而汉格尔也是摇摇头,没说一句话就离开。现在谁也没有办法了,只能看着远东局势继续滑向谁也无法预测的地步,而尼古拉二世想抽回三十万精锐远东驻军的想法......只能是泡影,甚至英法都不得不必须保持远东驻军,以防局面完全失控后危害到东南半岛和重要的印度大平原的安全。
大隈重信呆呆地看着两辆轿车驶出首相府,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任由着电报纸从指尖滑落。他现在大脑里已经一片空白,此时此刻已经没有第二条道路可走,要么跟随军部的脚步继续战争,用胜利解决杨秋和中国陆军的武装,确保盟友们在远东的利益以弥合英日同盟已经出现的裂痕,要么......将权力交给那些只懂得打仗的武夫!
辛亥大英雄 第三一七章 豪气
半夜的济南火车站已经彻底成了沙黄色海洋,驻守胶济铁路的德国士兵和管理人员早就搭上最后一班车赶往青岛,对于被国防军暂扣三列火车的事情甚至连抗议都没有,其实他们心底也清楚,青岛已经与德国渐行渐远。
站台上一列全身打满铆钉,披着厚甲怪模怪样的火车将所有目光都吸引了过去。有战士好奇地数了数,发现这列总计才7节车厢的列车居然前后各有一个车头。更让他们兴奋的是,中间四节顶部各自伸出一根长得吓人的炮管,另外三节顶上也探出了两门双联装德造37毫米速射炮和数挺重机枪,就算两个车头上也都安装了简易铁围子,硕大的12.7毫米毒牙重机枪赫然入目。
这就是一年前向奥匈帝国采购的两列装甲列车之一,包括大马力车头也是从德国进口。每列各有四门重庆产震雷14型150毫米远程加农炮。因为当时国内大型水压锻造机不足没法自产150毫米炮管(甲午时期江南制造的305毫米海军后装炮是铸造炮),所以这种大炮同样是通过外购炮管、瞄准具等等暂不能自产或者产量少的配件后自行组装起来,但这种大炮自产工作却放在了技术稍差一点的重庆。
之所以放在重庆,杨秋也是希望通过互相竞争提高水平。所以重庆也视这种大炮为契机,学湖北汉阳开始为自产装备取名,形成了重庆震雷,汉阳战锤两个系列的大炮。震雷14型150毫米重型加农炮的原型就是被誉为一战中最好,也是让英法闻风丧胆的德国k16加农炮,其最大22000米的可怕射程和51公斤海军型重弹头足以确保压制敌有生力量。
年初中德结盟论调出现后,杨秋借机一举从德国购买了2台5000吨水压锻造机和2台3000吨油压机,还买了2台大型模压机,使得汉阳和重庆都具备了建造大型炮管的设备能力,但工人的技术能力拖了后腿,幸好奥匈帝国的优秀工人和技术员解决了棘手的麻烦,上月起已经能低速制造这种价格昂贵的l45型/150毫米炮管。
不过因为是加农炮,弹道较为笔直所以杨秋并不满意,而且价格实在是太高并没有疯狂采购,目前仅作为设备磨合和储备技术人才使用,并开始重点研究120和155毫米两个级别的加榴炮。
对正在等火车赴前线的士兵们来说,机动炮团的装甲列车和震雷14型重炮是国家逐渐稳定,军队强大的象征,但对骑快马赶来的蔡锷等将军们来说,出动具有陆军底牌含义的机动炮团说明此次作战不容乐观。
“担任前锋的是11师34旅341和342团,其中342团是轻装自行车团。”步入临时挂在装甲列车尾部车头后面的指挥车厢后,勤务兵早已点上了煤油灯,张孝准也迅速摊开地图:“时间算,他们现在应该已经到了潍坊。从潍坊至龙口还有一百多公里,夜间道路难行就算顺利也起码要明日午时才能赶到。此外刚才来电报说,第二骑兵旅也已经到了诸城。白川义则现在手上就一个旅团,肯定要先死保龙口和登陆场安全,所以我们很有机会赶在日军增援部队抵达前把他堵在龙口。”
蔡锷拧着眉,大概是骑马赶夜路所以脸色不是很好,还时不时咳嗽几声说道:“别太小看白川义则,日军中能胜任旅团长绝非一般人物。一个旅团虽然不足,但也不是什么文章都不能做,换做我肯定会横两个大队在招远挡住路,这样剩下兵力除了保护登陆场外还至少还能分出部分前出莱阳和大沽河,将半岛东面拦腰截断。”说完后他看看天色,追问一句:“航空队那边什么时候能起飞?”
“诸城有个以木材厂掩护的临时机场,计划是明早先进驻加油,算时间侦查结果可能要到明天下午才能回来。”
蔡锷收回目光,盯着地图目光深邃:“我们的这个东瀛邻国向来有以下克上的传统,登陆扩大战争后日本政府已经没退路了,只能硬着头皮跟军部的脚步不停打下去。此战若是不能将其挫败,将来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大乱子!我估计最迟明天日本那边就会有消息传来.....。”
“不用等到明天了。”蔡锷没说完,何熙就走进来打断他的话,脸色也格外严肃:“刚收到美国公使馆转来的消息,日本政府已经向德国下了最后通牒,要求他们立刻将青岛要塞和胶济铁路转让给日本。而且......日本军部已经下了动员令,除了第2师团前往旅顺外,将以近卫师团、第6师团和18师团总计近六万大军支援白川义则,其中一个旅团已经启程,两日后肯定可以到龙口!他们海军这回也拿出吃奶的劲,现已得知金刚号和两艘河内级战列舰正在加煤,很可能由它们组成海上炮击编队为争夺青岛提供炮火掩护。”
“嘶......。”何熙带来的这些消息让两人都吸了口冷气,张孝准更是瞪大眼睛:“总投入8个师团!一次出动三艘主力舰,日本哪来的钱?”
“现在......你认为日本政府还能考虑钱吗?这是砸锅卖铁的时候了!”何熙说完,又拿出一份电报:“这是南京刚才发出的通电。大总统已经向欧洲各国发出照会宣布中立,要德国政府立刻将青岛和铁路归还,不准许任何国家在我领土和领海区交战!”
蔡锷沉吟了一会,目扫两人说道:“此战关键就是青岛,日本高层必然也是看穿,所以才不惜代价一次出动三艘主力舰想尽早砸开这个乌龟壳。没料错的话日军肯定不会依靠龙口,必须在青岛附近上岸近距离进攻青岛,若是能短时间内拿下此地,依靠这圈要塞和海港后面的部队就能上来,然后从青岛和龙口同时进攻莱阳,一举将半岛截断站稳脚跟!所以说,青岛重要如辽东之旅顺,是他们必须拿下的目标,否则两路军就势必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
“青岛不好打,强拿下来至少要三个师。”
“我们不好打是因为缺乏对付要塞的重火力。日本不同,他们可以从海上提供重火力支援。我想......德国可能撑不了多久。”蔡锷刚说完,在德国学习三年的张孝准也肯定道:“撑不了多久也会撑!德国人的脾气我知道,不到山穷水尽是不可能放弃的,那个瓦尔德克总督上次演习时我就打过交道,连咱们总司令的开价都不睬岂会放任日军。要我说让日本打打消耗消耗他们的力量也好,等两败俱伤我们再一鼓作气拿下来。”
“总司令也是这个想法,他已经向德国公使提出了归还青岛的事情,这回大总统也发了电报,德国肯定也要好好斟酌斟酌。不过总司令还是让我们做好最坏打算,必要时趁虚而入强行介入日德,收复青岛!”蔡锷说到这里,抬起头看向何熙:“我们之前的计划是2师和18师做预备队应变青岛,不过18师是老北洋师,那么短时间心思未必能齐,所以这回2师......。”
不待他说完,何熙就挥手道:“松坡尽管放心,别的师我不敢说,我们2师绝不是孬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