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辛亥大英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河马散人
副总统携数十万将士发出的全国通电已经快到时限,日本人会怎么答复呢?
越是无法得知的事情,人们就越是想去探究刨根,然而这一切都在几分钟后有了答案。挂着日本国旗的轿车缓缓停在了总统府前,被杨秋当面臭骂的松平恒雄推开车门,当参赞准备替他撑伞时也被他一手推开,就这样淋着雨带着怒火走进了总统府。
十几分钟后,他走出了总统府离开,旋即一个消息从府内炸开。
“日本人宣战了!”
“日本向我们宣战了!”
轰隆隆......一道闪电划破暮色,滚滚惊雷从扬子江上空炸开,似乎在告诉人们经历了近一年的短暂和平后,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将再次步入战火,面临又一次生死存亡的抉择。
临时国会大厦内,得到消息赶来的议员们三三两两围在一起,焦急、咒骂、冷漠和安静,即使再支持杨秋的人此刻心里都有些紧张,日本宣战了!不再是小规模的打打闹闹,而是国家形式的宣战!这就意味着,精锐的日本陆军联队将一支又一支的踏入神州浩土,20年前的甲午,7年前的日俄,几十万大军逐鹿厮杀的场面又将光临这个苦难的国家。
“不能宣战!应该避免战争去和谈。”一个民党议员突然高声叫了起来:“我在日本学习过,日军的精锐是你们根本无法想象的,俄国当时有几十万大军,大炮机枪更是多过几倍,还不是一样输了()。”他的声音在会议室内回荡,说到深处更是站到了自己的椅子上,宣扬日军不可战胜的思想。他的话激起了很多议员的共鸣,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日俄战争的北方和东北议员们,只要想到那一面面战无不胜的联队旗就头皮发麻脸色阴沉。
突然,一连串清脆的皮靴声陡然刺入这位叫嚣的议员声音中,似利剑、似惊雷将声音截断。当大家扭头看去时,黎元洪和杨秋已经联袂抵达会场,那声声的军靴撞击地面声,就来自于那个散发着锐芒的年轻人。
“总统.......。”杨秋做了个请的手势,黎元洪点点头脸色凝重首先走上台:“诸位,我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黎元洪将日本宣战的事情正式向国会做出了介绍,并就东北局势等问题耐心详尽的进行了解释,但他软绵绵的语气却让杨秋皱皱眉。而台下的议员们也发觉大总统语气中缺乏必胜的信心,所以更多人开始鼓噪和谈论调。
黎元洪大概也发现自己讲话太过软弱,但此时收起来已经太晚了,所以下台后立刻看一眼杨秋:“辰华,我......。”“大总统说的很好,您是总统需要考虑全局,至于战争是我们这些军人的事情。”杨秋微微一笑,扭头脚步坚定的向讲台走去。
整个大会议室在皮靴声响起后都归于平静,一双双怀着不同心思的目光聚焦挺立如松的身影上,杨秋手扶讲台目光锐利语气深沉,没有开场白,没有客套,就那么直白的进入了演讲:“我的面前,站着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在屈辱中呻吟的民族!鸦片战争后,每个人!每个国家都来这里捞一票!别人欺辱我们,哪怕是最弱小的民族也来践踏我们,而我们只会嘴巴用抗议,只会表示愤慨,却不敢挥出拳头。”
“这样的人,是没有骨头的!”杨秋用力挥舞着手臂,声音陡然高亢,如重锤般击打在议员和那些赶来的记者们胸口,那个鼓吹和谈的民党议员更是脸色发白。
“一个只懂得抗议的国家,是一个没有骨头的国家!一个只懂得抗议的政府,是一个没有骨头的政府()!当我们地尊严、领土、人民的生存权利都遭受践踏的时候、还不知羞耻抗议的政府,没人需要!人民最后也会抛弃它们!”
“日本已经发出了宣战,我们的身后就是悬崖!四万万国民的未来就在此战,一百年的屈辱需要血洗!未来的国运不是靠嘴巴探出来的!如果......今天我们不战,那么明天就会亡国!不战而亡丧失的不仅仅是国土,还有民族的灵魂。现在!民国三年来,我们小心翼翼但得到的却还是羞辱和侵略!所以......嘴巴可以闭上了!应该用大炮让敌人颤抖!用机枪让敌人流血,我们应该拔掉那面被神话的旗帜,让他们知道我们不再是昏庸无道只知道抗议的满清政府!我们应该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才可能保留下我们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精神,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沐浴自由,才会不被欺压,才能挺直脊梁!”
杨秋慢慢直起腰,眼眶通红,他已经完全代入了这个时代,屈辱、悲伤和被奴役的现实让他愤慨无比,话语也猛然如外面的惊雷般滚滚激荡:“数十万将士整戈待旦,鲜血正在东北关外的黑土地上流淌!数以万计的国民正在被敌人屠杀蹂躏!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给那些正在浴血奋战的将士一个名分,让他们知道他们是在为国家战斗!”
“兄弟身为军人,已经得大总统准许将亲赴前线,只要东北大地上那面膏药旗还在飘荡,我就绝不会回师!因为......”杨秋张开双臂,右手一点点举到了眉梢:“这是我的国家!我的同胞!我们的领土!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
1914年5月21日夜,日本向民国政府宣战后三小时,杨秋在国会发表了后来被世界各国传诵的《我的国家》的演讲,演讲过后参议会立刻以百分之六十三的投票赞成向日本政府宣战。同时,总统府授权国防部以任何方式尽早击溃敌人,收复疆土,并按照《国防和义务兵》法案,开始征召30万预备役士兵。
5月22日凌晨三点,国防部发出电报严令东北战区各部,不惜代价围歼38联队,打破日军不败的神话!
[emailprotected]#





辛亥大英雄 第二九二章 神话破灭(十一)
第二九二章 神话破灭(十一)
@@@@@
一切谩骂,掩饰和计算全部结束了,两份薄薄的宣战书取代了一切,撕下伪装后中日双方都不用再每日绞尽脑汁想该如何处理各式各样的问题,外交官们也乐得让军队和大炮来说话()。
旅顺的日本关东州总督府内,甚至响起了酒杯触碰的撞击声。
“大日本帝国,武运长久。”
几位赶来关东州提前做准备的旅团长举起酒杯欢呼口号,眼神狂热的望着窗外那片辽阔而肥沃的土地,三个月,最多三个月!这里就将永远被并入帝国领土,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值得去奋战的呢?
旁边,作为满**立军军长,唐继尧和几位满蒙军官也得到了参加酒会的机会,但在座的日本军官大都不屑和他们碰杯,只有川岛速浪和关东州总督福井雅太郎出于礼貌笑谈几句。
“总督阁下,我听说贵军一个联队被困在了摩天岭......。”自从小皇帝回来后,肃亲王已经完全换了个人,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只有在谈到军情时才偶露紧张之色。
福井雅太郎一边暗道这些地头蛇果然消息灵敏,一边笑道:“诸位不用担心,荒木大佐作阁下和他的联队是我国最精锐的部队之一,想要困住他必须出动数倍兵力,这样一来中**队就不可能再向海城、哨子河投入更多力量,所以帝国陆军部已经决定趁此机会让荒木大佐拖住敌人主力,然后再由其它部队发起进攻,拿下奉天交给诸位作为首都。”
四周的满蒙军官一听日本拿回奉天后会给自己做首都,高兴地点头哈腰,肃亲王更是眼睛都红了,龙兴之地!龙兴之地终于要回来了!只有唐继尧不乐观,国防军他碰到过,作战能力远比国内部队高出一大截,吸收掉北洋精锐后又经过一年的疯狂补充,早非吴下阿蒙,提醒道:“总督阁下,我还是认为应该立刻向摩天岭方向增援,宁愿暂时放弃进攻海城也应该先救出荒木大佐,因为......()。”
他的话还没说完,福井雅太郎鼻腔里就冷哼一声,斜一眼这个败兵之将:“唐君尽管放心,荒木大佐已经保证可以支撑半个月,半个月足够我们重新打通南满线了。”
唐继尧还想再说,但几位平时被他训来喝去的满蒙军官却借此打击他,说他小题大做,日本陆军精锐岂是杨秋杂牌军能对付的。见到这些人把日军捧上天,唐继尧心里也不是滋味,他这个满**立军军长说白了不过是人家手下一条狗,所以干脆躲到边上喝闷酒。
载涛这些人平时就看不惯唐继尧,把他逼走后正要恭维几句天皇万岁之类的话,却见到一个少佐飞跑过来在福井雅太郎耳旁悄声说了几句,后者嘴角微微一勾,扬起手环顾四周:“诸位,有个好消息,第五师团马上要启程了!”
“板载!”
得知精锐的第五师团要重回南满,日本军官们更加兴奋,纷纷举杯高呼,但他们却不知道,日军不败神话的气球正在被一点点戳破。
“为了天皇陛下......九段坂见!”
清晨的曙光中,一个日军军曹发了疯似的向四周呐喊后,举起两枚手榴弹冲向百米外的小姑岭阵地,这个军曹看起来训练有素,左冲右突避开了不少子弹,但在扔出一枚手榴弹后还是被两挺轻机枪同时锁定。
轰轰......。
扔出的手榴弹和捏在手中那枚几乎同时爆炸,战壕前碎石飞扬将一位22团士兵脸颊划出道大口子的同时,这个日本军曹上半身也被炸得血肉模糊倒了下去。
从昨天高呼“武运长久”,到现在“九段坂见”的声音此起彼伏,日军心态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些已经知道自己被包围,也知道必须打开摩天岭才有一线生机的日军士兵进入了最疯狂状态,不少人都干脆扒光上衣抱起炸弹往战壕里冲()。
小姑岭依然是争夺的中心,这个独立于主阵地东面的阵地因为地势较高,成为了决定摩天岭防线的胜负手,拿下这里就能俯览整个摩天岭,所以急于将大炮拖上来轰击国防军的日军几乎是一刻不停向这里发动进攻。战壕早已被炮弹炸烂,尘土下一具具奇形怪状弯曲的尸体或探出头,或伸出手。整个阵地前的山坡上都被尸体铺满,大树被炮弹连根拔起,火光从昨夜起就没停歇过,到处都是烧焦的气息。眼看一截阵地又开始摇摇欲坠,一位连长干脆带将士们打起了白刃战,血肉飞溅眼看日军渐渐不敌时,炮弹却猛然落下。
早已经杀得眼珠尽赤的荒木贞夫解开衣领,下令向小姑岭发动炮击,即使上面还有不少自己士兵也顾不上了。轰轰......威力巨大的150毫米重炮依然是此次炮击的主力,炮弹毫无征兆的在肉搏士兵中间炸开,身体被撕成了碎片,血肉完完全全搅在了一起,加上助阵的75毫米野炮,不到几分钟22团一个连和进攻的百余位日军步兵就全部被炸死。
“**你姥姥!”
方维的嘴唇都咬出血了,由于小姑岭地势特殊,最多只能部署一个营左右的兵力,所以22团赶到后也只能一个营一个营往上拉,本来一个营就不够雄厚,这回整整一个连都被炸死,还让人如何保持冷静。“团长!大局为重,现在最重要是补住4连的空挡!”指着又一波上来的日军步兵,教导员和参谋也不得不压住这只暴怒的棕熊。
“八连,给我上!”方维抹着眼泪,撕心裂肺:“堵住他们,干死这些小日本!”
早已被日军凶残激得双目通红的八连迅速从山脊后面的出击阵地冲了上去,刚准备借炮火掩护一鼓作气夺取阵地的日军小队还没靠近,就被密集的机枪和掷弹筒给打得抬不起头。山脚下的荒木贞夫见到22团这么快就堵住缺口,一直把乃木希典大将视为偶像的他指着小姑岭直跳脚:“突击战术都忘记了吗?突击,我需要不停地突击,不要在乎伤亡!”
“突击,突击()!”
连续进攻不果,连炮兵都无可奈何后,荒木贞夫终于祭起了日军传家之宝猪突冲锋,瞬间整个小姑岭山坡上都响起了突击的口号声,得到指令的日军步兵全都发出了野兽般的嚎叫,队形迅速拉开如同一只只受伤的野猪,弯着腰低下头向国防军阵地发动决死猛冲。这种日俄战争后享誉世界的疯狂战术的确震撼人心,虽然听说过很多次,但首次见到上千日军不顾身死低头猛冲的猪突冲锋战术,22团将士们也不禁头皮发麻。
“机枪,把全部机枪都集中起来!”
“掷弹筒,我需要掷弹筒!”
“炮兵......目标小姑岭正前方......。”
迅速察觉到异状的余德海抓起野战电话就下令仅剩不多的步兵炮全部扭向小姑岭,与此同时方维也组织起了全部的机枪,一挺仿mg08/15汉二型重机枪率先嘶鸣起来,每分钟600发的速度在阵地前形成了一道金属屏障,紧接着十余挺轻机枪也加入了怒吼中。步兵们也知道最危险的时刻到了,抄起全部可以作战的装备堆在面前战壕上,一枚枚手榴弹全被拧开了盖子。
“小心别被他们突进来!给我打!”
一声暴喝后,阵地内轻重武器全开,猪突的日军步兵如割麦子般倒下,可日军不愧是以顽强著称,居然不顾伤亡继续狂突,眼看就要突入阵地时,师属警卫连的冲锋枪发威了,被视为最后一道屏障的他们因为弹药不多,加上距离和射程第一次支援后就被雪藏,现在这个最危险时刻自然已经没人在意补给问题。
小姑岭本身正面就不宽,按照每5米一只冲锋枪的部署,双排弹匣32发又提供了远高于斯登20发弹匣的火力和速度,顷刻间那些眼看就要完成突击的日本兵纷纷倒下,让山脚下的荒木贞夫等军官纷纷倒吸口冷气.......中国人已经富裕到人手一支机枪的地步了?这***还突个屁啊!
眼看自己的精锐步兵一**倒下,花田少佐牙都快咬碎了()。不过紧接着到来的第二波冲锋却让大家看到了希望,近百位埋头猛冲的日本步兵一下子冲垮了防线左侧,眼看那边缺口越来越大,荒木贞夫刚想下令集中力量时,一团团火球却陡然从不远处腾空而起!
“怎么回事!”
“哪来的炮兵?”
“该死的,骑兵连为什么不回报!”
从得知国防军有重炮后,荒木贞夫就把骑兵侦查圈扩大到12公里,以提高对重炮的预警,但现在骑兵居然没报告就出现了重炮,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且经验丰富的炮手立刻根据炮弹呼啸的声音和弹丸爆炸后火球判断出,这应该是一款105毫米大炮。
105毫米这个口径日军暂时还没装备,但从欧美各国型号看撑死了也就10公里左右射程,完全在骑兵的预警范围内,怎么会连一点点信号都没发回来呢?几百骑兵总不会全被悄无声息的杀光了吧!荒木贞夫此刻已经顾不上继续撕扯小姑岭防线了,立刻下令各部回缩,躲入掩体前还将骑兵队长臭骂一顿。但这位骑兵队长也是很无辜,因为此刻国防军的炮兵阵地远在15公里外!
摩天岭东侧15公里外一处山包已经被工兵平整出了一块空地,深深地拖拉机轮印尽头是101师直属炮兵团3营刚刚准备的12门最新湖北产战锤14乙型105毫米加农炮,这种炮模仿与后世大名鼎鼎的日本92式105毫米加农炮,虽然口径不大但却是当时世界上射程最远的同口径加农炮,射程达到了18200米!
更难得的是,这么大射程情况下日本设计师硬生生将重量降到了3.7吨,而类似的捷克斯柯达 m1935式105毫米加农炮却重达5吨还多。
当初在炮兵建设时,杨秋就很详细的考虑过需要什么武器,考虑到需要面对对手、财政、后勤和工业水平等等,首先在70毫米改进型步兵炮出现后就剔除了其实性能还能急需发展的75毫米野战炮,以步兵炮和迫击炮作为步兵火力补充,而师级压制任务交给了较轻的105毫米口径()。
105毫米口径炮有很多,他选择了德国le.fh18 105毫米榴弹炮和日本92式105毫米加农炮交给湖北进行仿制,由于后者的45倍身管国内不具备加工能力,所以一年前从德国进口了250根l45炮管和250根l31炮管,后者主要是补充湖北制造能力不足的问题,由国内仿制炮架和机械瞄准具,并最终在四个月前定型,分别被命名为战锤14甲型105毫米榴弹炮和14乙型105毫米加农炮。
至于重要的150毫米级别,由于国内道路和后勤等问题不是非常急迫,加上杨秋自己也在选择150毫米和155毫米之间犹豫,所以只暂时向德国进口了八个营的s.lh13型先顶着,后来考虑到缺乏远程压制手段,购买两辆总计10节装甲列车时额外向斯柯达订购了l43/150毫米炮管,但这种炮管实在太贵了,加上是这个口径已经是军火市场上的大头利益,所以就连关系不错的斯柯达打折后也要每根8万美元,最后只定了16根。
除了海军还有76和120毫米两个口径外,其余口径已经被暂时剔除或改为技术储备,毕竟目前国内钢产量还不到欧美一个零头,没有雄厚的钢铁资本任何国家都玩不起装甲和大炮兵。
战锤14乙是国防军核心远程压制力量之一,加上炮架和附件制造速度不快,所以目前仅装备了两个机动炮团和四个中央警卫师,就连1师和2师想拿到也必须再等一段时间。
全速开火的炮兵营威势是吓人的,旁边来自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杰罗姆少校是此次美国派出的观察员之一,当第一轮炮弹打出他举起望远镜后就已经张大了嘴巴。
好像......它的射程超过了16000米?!
上帝!
[emailprotected]#




辛亥大英雄 第二九三章 神话破灭(十二)
第二九三章 神话破灭(十二)
@@@@@
炮兵......是这个时代的陆军王者,是陆军的魂,是步兵的胆()!
从国防军建立之初,深受后世大炮兵影响的杨秋就在想尽一切办法组建自己的强力炮兵,作为陆军中最重要的技术兵种,炮兵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速成的,优秀炮手决定了炮兵的数量和能力,有时候连他都羡慕日俄战争中得到锻炼的日军炮兵人才,而在这方面国防军暂时没有任何可比性,幸亏有资料机图纸,再加上欧洲采购炮管等主要部件后能取得了技术优势。
此次作战往大了说是国运争夺,往小了说是各军种的一次大考,数亿元堆砌起来的新式装备能否发挥出效用还没人知道,虽然建军以来就以夜校,军营文化课等各种形式增强士兵的自身素养,但能否度过这次考试他心里还是没底。对一支军队来说,没什么比实战能有说服力的东西了,所以101师直属炮兵团3营为了检验训练成果,直接把大炮架在了15000米外,这个距离已经超出了目视距离,完全需要靠野战电话和远处山头的炮兵观察哨进行盲射。
“风速修正.......。”
军官们根据电话那头的数据写写画画飞速计算,连旁边充耳不绝的炮声都似乎忘记了,很快新的坐标就被提供个炮班,然后炮手们就根据一连串数字对大炮进行微调()。对于数学底子很差的中国炮兵们来说,这样的工作方式显然有些困难,这点不仅杰罗姆看出来了,其它两位德国观察员也看出来了,不过他们和袖手旁观的杰罗姆不同,而是主动参与到了炮兵们的行动中,其中一人还趁着炮兵调整机会详细观察了这款火炮的细节。
德国也有差不多的105毫米加农炮,射程上虽然相差不大但重量却比这门大太多,所以他们对这款加农炮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双轮开脚式设计,要不是战时或许会用自己的身份想办法亲自试射来体验。
一次普通的弹道修正,3营用了一分多分钟,换做德军只需要三十秒,而这就是现实的差距。不过让三位观察员点头的是,炮兵们非常用心,适应能力也很快,渡过了开始阶段的紧张后已经能自如发挥。实验数据战锤14乙型最快可以达到每分钟6-8发,此时虽然保持每分钟4发匀速,但每分钟60枚15公斤高爆榴弹依然对荒木联队造成了极大伤害,尤其是没得到预警的炮兵阵地更是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炮弹刚刚落下时,不少日本炮兵为了挽救自己的野战炮奋不顾身拖拽撤离,甚至还有陆军士兵去帮忙,抢救大炮是好的,但他们还是估错了对手的火力强度,杀伤半径高达20米的高爆破片榴弹爆开后往往是横扫一大片,绝大多数暴露在外的士兵都死于破片和内藏钢珠。最要命的是两门150重炮,虽然在仿造时就努力减重,但两吨的重量在骡马无法上来的情况下对步兵来说实在是太重太重,加上又被重点照顾,所以不到五分钟两门150重炮就化为废铁。
幸运的是,由于三天来消耗了大量炮弹,学习英国习惯将炮弹堆在炮位旁边的日本炮兵没出现大规模殉爆的事情,几门75毫米野炮终于被拖入掩体藏了起来。但这不代表事情就好转了,反而随着林家台赶来的1师直属炮团抵达预定位置,步兵迅速扫清四周的日本骑兵布下防线后,荒木贞夫终于体验到了山崎大队遭遇的痛苦。
猛增三倍的火力投射量,让紧急从进攻转为防御状态的荒木联队吃足了苦头,后世的无数战例证明,如果有充足准备的话,日本陆军大防御战是极其顽强的,但野战中却截然相反,尤其是当炮兵被对手全面压制后.......几乎就是一场灾难()!荒木贞夫现在就是这个情况,虽然得到山崎大队的消息后他就加固了外围工事,做好迎接敌人的准备,但穷乡僻壤的一时凑不出足够材料,所以很多工事都是用拆了民居建造的,原本该用水泥的地方换成了黄土,石板换成砖块后根本挡不住如此猛烈地炮击。
“火力溢出太多了。”
摩天岭北侧山麓上,刚刚陪同一起爬上主峰的蒋作宾看到几里外已经硝烟弥漫的日军驻地祁家堡,也不禁感慨世事变迁,谁能想到几年前还处于全面弱势的中国竟然能在短短时间聚集起这样一支炮兵,难怪杨秋敢于主动出击投入这场战争。
1...144145146147148...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