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辛亥大英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河马散人
“副总统阁下,恕我直言,这款潜艇是德国工业最完美的产品之一,拥有它您就能拥有一支神出鬼没的舰队了。”陪同来迎接潜艇回国的特劳恩口若悬河,几乎把潜艇夸得比战列舰都厉害了,那意思是潜艇都回来了,你也该打日本了吧。
,但刚要敷衍几句时专程赶来的八师师长谢汝翼突然走了过来,福建和江西是他的防区,副总统又是总司令来视察责无旁贷,但此刻的他脸色明显不好,靠近悄悄嘀咕了几句。
“唐继尧出任了满**立军军长?!”
“是的,消息是从南满回上海的张人骏派人送来的,看来他是不想卷这个漩涡了。蔡副总参谋长发来急电让我提醒总司令小心此人。”难怪谢汝翼脸色不好,唐继尧怎么说都和他们滇系脱不了干系,叛国投入日本怀抱,无疑又给刚刚才通过北伐缓过神来的滇系将领伤口上撒把盐。
特劳恩见他脸色突然变了下,也忙不迭询问原委,杨秋当然不会告诉他唐继尧的事情,压下怒火看着列成一排的潜艇,心道也该是时候挑破这层面纱了。
立刻扭头:“公使阁下,在下一直仰慕贵**队,不知能否有幸与贵国驻青岛部队进行一次友好的军事演习呢?”
“中德联合军事演习?”特劳恩眼睛刷的亮了起来。
[emailprotected]#





辛亥大英雄 第三七零章 中国重要吗?
第三七零章 中国重要吗?
@@@@
中国重要吗?
当欧洲很多人都知道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后,一个拥有四亿五千万人口的半殖民地国家是否值得拉拢问题上,欧洲各国出现了巨大分歧,英国认为英日同盟可以确保亚洲不离开英国怀抱的情况下去拉拢贫穷落后的中国无疑会给已经艰难的财政带来更大负担,那点微不足道的工业规模甚至还不到意大利的十分之一,所以根本没必要去浪费精力()。
这派意见得到了法俄等国的支持,在他们眼中即使已经完成统一中国依然是个半殖民地和资源输出国,何况要拉拢中国也需要牺牲不少在华利益,每年数亿元的回报谁愿意放弃?没人会和钱过不去,虽然严峻的欧洲局势导致英法等国在干涉中国问题上犹犹豫豫,错过遏制的最佳时机,但包括朱尔典甚至白厅在内的英国外交官们依然觉得没必要大惊失色,因为所有人都认为欧洲战争即使爆发也是短期的,只要渡过目前的难关他们就有足够能力在中国重新扶持起自己的代理人,甚至可以联合日本发动瓜分战争。
虽然杨秋表现出对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异乎寻常的狂热,但工业不是靠建造几十家工厂就能办到的,为了大西洋核心利益,英国绅士们有足够的耐心()。所以当民国政府在关税和继续履行清政府优惠待遇问题上拖拖拉拉时,他们依然保持着上午开会,下午喝茶的悠闲工作节奏,直到.......。
咚!
北京东交民巷英国公使朱尔典的办公室大门被工作人员撞开,一份加密情报在他的注视下被摆放到了面前,当他拿起情报认真而详细的看完后,几十年没有动容的脸颊上竟然轻轻抽搐了几下。情报其实并不复杂,仅仅是一份关于中德两军将各自出动两千人在胶济铁路沿线进行联合军事演习的消息。
朱尔典难得点上一支雪茄集中精力思索这次演习背后的意义,演习并不可怕,英日之间每年都会有相同的演习,但如果......演习背后还有其它含义?比如结盟!那自己该怎么办?中日之间因为几次敌对行动和满蒙利益已经火星四溅,难道平静才一年的远东又要出现重大变化?
“该死的!这个该死的混蛋!”
东交民巷英商俱乐部内,整晚都能听到这样的咒骂声,拿到情报后朱尔典马不停蹄召集除德国外的各国驻华公使讨论对策。虽然北京失去首都地位,但拒不承认民国政府的各国驻华公使还没有搬离这里,据说这是俄国公使的建议,因为他觉得现在搬去南京后说不定过几年又要搬回来,还不如继续待在这里。
此时,这位俄国公使正在拼命向嘴巴里塞美味的鱼子酱,上帝知道!这些俄国佬难道没吃饭就来了吗?等到他终于用餐巾擦干净嘴巴,恢复一丝贵族风度后却张嘴来了句石破天惊的话:“我觉得没有必要浪费口舌,我国在远东和西伯利亚有三十万驻军,随时可以进入满蒙南下。”
下个屁啊!
日本公使恨不能把装鱼子酱托盘塞进俄国公使嘴巴里,你都三十万下来了,难道日本什么都不干看你吞并满蒙?这不是把日本再次拖入一场见不到底的战争中嘛()。朱尔典同样不可能答应这个方案,且不说好不容易借日本之手把尼古拉二世打回欧洲,要是这家伙窥视远东土地又从欧洲抽调大批有生力量,一旦战争爆发失去东线几百万“灰色牲口”的牵制,德奥岂不是能倾尽全力进攻西线了?
最激动的就是法国公使,甚至恨不能立刻暴打这个口无遮拦的家伙,日俄战争后你的法国大哥为了挽救尼古拉二世那个蠢货,投资了几十亿法郎才好不容易稳住法俄同盟关系,确保能两线夹击死敌德国,你要是来远东,难道让伟大的法兰西单独面对威廉二世那个脑子不正常的家伙?
就连积极倡导加深交流,开放更多门户给美国商人嘉乐恒这回都脸色凝重,难道杨秋不了解目前的世界局势?这倒是有可能的,亚洲最大国家不代表亚洲最强力量,日本依然是拥有亚洲话语权的唯一国家,在一个连自身问题还没解决,西北枪声不绝的国家里不了解外界也很正常,但这是真的吗?
眼看满场反对,俄国公使嘟囔几句也不说话了,会议室内一下子变得格外安静。
就在英法等国为了如何拆散中德这次演习,以免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时,德国却格外积极此次军演,在接到特劳恩的电报后甚至表示应该让海军也加入,由施佩舰队和中国舰队一同组织海上抗击训练。
无怪德国参谋部得知这个消息如此激动,四亿五千万人口虽然帮不上欧洲的忙,但如果真要武装起来就非常吓人了。在德国帮助下,仅仅三年时间杨秋不仅保住了清政府遗留下的工业苗子,还不断扩大,目前已经可以制造包括大炮在内的基本装备,质量不敢说比欧洲好但设计上却别出心载非常占有优势。根据德国参谋部计算,统一全国后国防军光是缴获的各类枪支就多达四十余万,湖北和重庆两家厂又以每月一个旅的速度为军队换装,弹药更是能支持一年消耗。
这也就是说,逼急了杨秋他完全可以在几个月内拉出一支百万大军!如果德国能在欧战爆发前再支援一批的话,甚至武装起200万大军都不是问题。
200万啊()!
远东最强的日本满打满算才30万人,加上俄国总计也才60万,翻个倍都不如国防军,所以他绝对有能力彻底搅浑远东,迫使俄国不得不从欧洲抽调更多部队。更重要的是!一旦欧战爆发,杨秋完全可以从广西、云南向东南半岛进军,如果野心更大的话甚至可以不计高原伤亡直接从西藏向印度大平原投送部队,以英国在印度那点可怜到极致的陆军和毫无战斗力的印度伪军,能组织起三到四个师团的话,甚至可以畅想将印度分裂成两半!
一旦印度被割裂,失去王冠明珠的英国还拿什么对抗武装到牙齿的德国?演习,必须即刻演习,威廉二世叫嚣着,为此还特意请出闲赋在家很久的莱因哈特亲王出任特使访问中国,甚至还让他带去了一份足够武装六个师团的武器援助清单。
如此重大的访问不透露风声是不可能的,就在六十多岁的莱因哈特亲王登上埃姆登号巡洋舰前往远东的同时,英国白厅内也已经是忙乱异常。
怎么办?该怎么办?
“出动远东舰队,立刻对中国海岸线进行炮击,联络日本进攻青岛。”丘胖子叼着雪茄,大言不惭毁灭初生民国计划却得到了无数白眼。如果威廉二世愿意停止无休止的海上竞赛,日不落帝国根本不会为这种事烦心,但现在这个问题却无时无刻不在这些日不落帝国执掌者脑海中泛起。
谁也不曾料到,远东的一次演习居然能搅动半个世界,当欧美各国纷纷揣测中德此次演习是否预示着两家将从此步入正式结盟的时候,它的始作俑者却已经在三都澳踏上了前来迎接的德国沙恩霍斯特号装甲巡洋舰前往青岛,亲自观摩两国的首次演习。
“很高兴见到您,施佩将军。”
甲板上,水兵们双手交叉握在背后,以最严谨的军姿欢迎这位短短几年就名扬天下的年轻人,正中央身着白色军装,有着高高鼻梁,头发梳得纹丝不乱,一双鹰目炯炯有神的格拉夫施佩如同一头须发赍张的雄狮,想到半年后被称为英国海军史上最惨痛回忆的科罗内尔海战,杨秋甚至有种向他提前透露历史的想法()。
除了施佩外,在他身后还有一些舰队军官,其中两位和他有些相像的年轻人让杨秋多看了几眼,暗想这大概将是那两位与他一起葬身大海的儿子。
“很高兴见到您,请允许我代表沙恩霍斯特号和远东舰队向您表示最诚挚的问候。”施佩不仅是杰出的海军将领,口才也非常不错,说完后还拿出一个小小的沙恩霍斯特号金属模型:“这是士兵们亲手制作的的小礼物,请您收下。”
“谢谢。”
让雷猛收下模型后,杨秋一行又在施佩的带领下开始参观这艘著名军舰,而特劳恩也不失时机推销德国精良的制作工艺,话语里甚至还有可以帮中国海军建造两艘的意思,直让随行的萨镇冰不断向他使眼色。在超无畏和战巡横行,日本金刚级开始服役的年代里,再有钱也不可能买两艘这种重巡洋舰,所以权当没看到萨老头渴望的眼神,何况他压根就没想过投靠德国。
当沙恩霍斯特号载着杨秋一行刚进入台湾海峡,两艘英日军舰引发了小小的躁动,也不知道施佩是想展示自己精良的水兵,还是决心保护现在德国最尊贵的客人,八门210毫米主炮很快就拉开了炮衣。
有资料机的熏陶,杨秋很快认出了这两艘军舰,沉闭了近半个月的嘴角终于画出了一道弧线,日本海军鞍马级战列巡洋舰和英国远东舰队老人星号战列舰。
由于英日同盟协定中英国严格限制了日本海军进出台湾海峡以南海域,所以日本海军一般只会在台湾以东洋面活动,但此次却和英国一起出现在台湾海峡,可见这次演习的消息影响有多大。
但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一些人也该明白这个世界不能缺少中国!
[emailprotected]#




辛亥大英雄 第三七一章 卖掉冲锋枪
第三七一章卖掉冲锋枪
1914年4月,青岛()。由网友上传==
对英法等国驻华外交官们来说,这个月无疑是最难熬的,远东最主要的两国家截然不同的表现让他们也深感棘手。
首先是日本政坛因为西门子事件引发强烈地震,陆海两军彻底撕破脸皮导致人心惶惶,受贿事件不仅将日本海军打入深渊,还让明显带有陆军背景的大隈重信走上前台。相反的中华民国政坛却格外平静,民党大佬死的死走的走,北洋没了兵权后也偃旗息鼓,杨秋倡导建立四个直辖市的议案在国会连泡都没冒起来就获得通过,稍稍让人意外的是新任北京市市长一职被中途倒向杨秋的国社党新人阎锡山获得,而原先的北京留守段祺瑞在北洋势力逐渐瓦解后改任国民警卫队副司令()。
北洋三杰,王士珍避居不出,段祺瑞又被调去二线的国民警卫队,冯国璋出任陆军副总参谋长,全都没有了实权,李纯等人也被安排升任中将后直接退役回家拿养老金,反倒是陈宦、徐树铮这些北洋新锐逐渐融入成为国防军中坚,而吴佩孚在接受了大半年的士兵生涯明白了国防军和北洋的不同后,正式出任西北军第6步兵师师长,那位在南昌被三巴掌打灭全部威风的李烈钧也与他一起毕业后,踏上了孤独的唐努乌梁海之旅。
一连串放在以前会引来无数猜测和遐想的新政和人事现在却根本没人关心,外交官们的目光全都被正在胶济铁路沿线举行的中德联合军事演习所吸引,为了锻炼军官和士兵,此次演习中方由张孝准、秦章书和谵蒙联合指挥,蔡锷任演习总指挥,所有参加演习的四个营也都来自不同部队。由于此次是公开演习,所以无论是德国还是中方都没拒绝第三国观摩员加入,但这些带着各自目的的观摩员们心思并不在互相厮杀的士兵身上。
杨秋其实也太在意演习结果,与精锐德国陆军相比,国防军依然有着各种各样的不足,所以即使输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反倒对青岛要塞和德国青岛船厂发生了浓厚兴趣,几乎每天都在要塞和船厂参观。
青岛要塞会前岬炮台是扼守胶州湾入海口的最关键屏障,炮台修建于1902年,全部用德国进口的钢筋魂凝土浇筑而成,要塞外墙厚达一米,正在施工的三都澳炮台就仿造于此。
炮台上部署了2门240毫米克虏伯加农炮和3门德造150毫米岸炮,让人扼腕叹息的是,这两门240毫米重炮居然是庚子年德国攻打天津大沽口炮台缴获的清军装备,事实上整个青岛要塞群的总计6门210和240重炮全都来自清军。
站在顶上往下看整个胶州湾尽收眼底,远处最重要的中央要塞也清晰可见,整个要塞群部署了大约50门大炮和上百挺马克沁机枪,为了防御假想敌,要塞正面的山坡大树全被砍光,还故意挖出了一块块类似梯田的障碍壕,拉上三道铁丝网后形成了一道紧密严实的防御阵地()。
蔡锷意味深长的拍拍水泥墙,也不知是说给杨秋听还是自言自语,感叹道:“德国不愧是最好的工事专家,要是我来打的话没五千以上伤亡拿不下来。”
杨秋以前也想过拿下这个要塞,但亲自来看过完整地的要塞后才发现这里防御有多严密,平行世界里英日又是舰队又是数倍陆军兵力,最终也才逼得德国人因为弹尽粮绝投降,缺乏海上重炮牵制,陆军又还没有装备超重型大炮的情况下,仅靠150毫米榴弹炮和步兵,损失将非常巨大。
死伤还不是最严重的,严重的是一旦出现重大损伤,日本这只饿狼就会毫不犹豫的猛扑过来。现在来看想要战前和平收复青岛也不可能,平行世界里青岛战役爆发前威廉二世迫于现实发来电报准许瓦尔德克放弃青岛,但这个倔强的日耳曼老头子觉得不打一枪投降是耻辱,最后硬是下令抵抗死死拖了三个月。
这些死脑筋的德国佬,把青岛要塞连同太平洋岛屿全卖给自己多好?
杨秋抛开胡思乱想,看完一个固定机枪掩体后咂咂嘴巴:“非常完美的防御,可惜。”他瞅了眼德国士兵背上的毛瑟98,摇摇头:“单兵火力太弱了。”
特劳恩这几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没理开过杨秋半步,听他说单兵火力弱,还以为在指缺乏类似中国国防军使用的轻机枪,笑道:“轻机枪虽然移动迅速但火力还是太弱了,所以我**队更喜欢马克沁。”
还有不到三个月,枪响就要从巴尔干传遍世界,这个时候也该拿出一点东西偷偷摸摸增强德国让欧洲流更多血了,所以杨秋也不答话,向雷大滚刀肉招招手,后者很迅速带来了二十位警卫连士兵。但这些士兵才出现,就连施佩都有些发愣,因为他们携带的枪支非常特别,就像是用几根铁管子拼凑起来的,铁管子旁还横cha着一根长长地弹匣。
“有射击训练场吗?”
好奇他到底要做什么的特劳恩等人立刻带大家来到了毛尔提克中央要塞东侧的射击场,等警卫连自己动手树立起一片密密麻麻的木靶后,特劳恩再也忍不住了:“杨,你到底要做什么?”
“我亲爱的公使阁下,一会您就知道了()。”杨秋神秘的买了个关子,等雷猛汇报完成准备后,四周已经站满了不少德**官,在他们诧异的眼神中,二十位警卫连战士突然发动了。
老警卫连扩编为中央警卫师后,新警卫连就成了专职保护杨秋和中央要员的独立军事力量,这些士兵全都是后世训练法培养出来的,战术动作非常迅速而标准,就连德**官都看的连连点头,等到他们或匍匐,或攀爬抵达靶标50米左右时,一连串炒豆子般的枪声猛然响了起来。
所有人只见到,他们装备的那种怪枪陡然喷出大量子弹,将对面的木靶打的碎屑横飞,好几块还直接把子弹打断倒下。为了增强效果,这批特意带来的斯登冲锋枪也经过修改,最主要就是增加重量和修改膛线,所以命中精度比普通斯登更好。射击、躲避、换匣,只短短十分钟每位士兵就打完了5个弹匣足足一百发子弹!等到士兵收枪后靶标方向就已经一片狼藉。
别说特劳恩了,就连施佩和德国青岛总督瓦尔德克都被如此猛烈的火力吓了一跳,无法想象要是自己面对一支全部装备这种枪的军队的进攻,会是怎样可怕的下场。
其实冲锋枪的弱点非常非常多,但在还没人知道这种枪械的年代里,眼前突然出现一支单兵携带,能在短时间内打出大量子弹的枪支时,震惊就非常非常大了,所以德**官们几乎立刻就扑了过去,纷纷询问是不是能让他们亲自尝试一下。
杨秋没阻止德**官试射,反而让警卫连士兵认真指导,当然关于射程什么的详细参数就不用告诉了,事实上就算没这些参数,很多德**官也一眼看出了这种枪的价值,单兵携带轻便不说,在城市、堑壕或者树林等需要密集火力的地区价值非常大,目前他们感觉的唯一缺点就是弹yao消耗厉害()。
“这是我亲自设计的轻型单兵机枪,我叫他冲锋枪。”杨秋继续忽悠两眼放光的特劳恩,故意叹口气:“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枪支,我已经让工厂制造了两万支准备替换部队,可惜。”
正考虑是不是像以前那样买下专利的特劳恩听说他居然悄无声息制造了三万支冲锋枪,眼角也不自觉chou了几下,两万准备这种枪的部队必须即刻重新评估国防军的实力,所以他立刻竖起耳朵。
杨秋见状心底暗笑,脸上却一副苦涩:“由于弹yao消耗有些大,我的将军们告诉我不可能全面装备,所以我正准备把它们卖掉一批。”
特劳恩听出来了,这家伙搞了半天就是来推销冲锋枪的,不过这种枪意义重大,国防军弱小后勤用不起,但德国还是可以支撑的,立刻问道:“不知道这种冲锋枪要多少钱一支呢?”
“100美元。”
杨秋刚喊出这个价格,身后的蔡锷就眉心直跳,身为副总参谋长后他能知道的事情多了很多,这种连名字都没有的冲锋枪造价不过20民元带还2个20发空弹匣,除了弹簧是进口外其余连最简陋的机械厂都能造,杨司令一开口居然就将价格提高十倍!
连特劳恩听到这个价格都皱了皱眉,杨秋见状又加了句:“连同全部制造技术。”
特劳恩也不傻,不过对这批枪还是蛮感兴趣的,毕竟从之前从他手里买到的通气管、迫击炮、掷弹筒和新式75毫米野战炮等等技术都让德国获益良多,远超实际价值,但总不能不拿钱当回事,立刻表示如果能下降到100万美元,德国就愿意买下全部冲锋枪和生产技术。
“150万美元。”杨秋“痛苦”的咬咬牙。
[emailprotected]#




辛亥大英雄 第二七二章 条件
第二七二章 条件
@@@@@
检阅完参演部队提前离开青岛时,杨秋连名字都没改直接定名斯登冲锋枪后,与特劳恩达成了出售三万支的协议()。
60万民元变成300万(150万美元),军火的确是世界上最赚钱的生意,只可惜工业实力不足为了不耽误本身装备足足花了两年时间才凑出这批斯登,二战时英国靠小工厂一年就几十万,差距之大连他都有些意兴阑珊。还好有技术概念优势,工业能力越是完善资料机的作用也就越大,就比如现在可以提前制造出结构简单的斯登,可以抢到迫击炮、m2hb重机枪、掷弹筒等等专利权,等到英法陷入泥潭后这些专利就将发挥极大作用。
对了!
冯如来电了,经过一年不间断的严苛测试,250马力的依斯帕诺-西扎v型发动机升级版终于完成,依靠资料机不仅硬生生将国内发动机制造技术拔高一截,更锻炼出几十位专业人才,从这月起重庆和汉阳将联手以每月三十台的速度批量生产,加上75马力车用发动机,两个集团的发动机厂每月可以制造120台各类汽油机,虽然比不上欧美一月几千台的规模,但总算扎根了。
v型技术必须立刻派人去注册专利,这可是巨大的摇钱树,星式发动机和更大马力水冷发动机也要提前研制起来,杜拉铝虽然出于预料提前出现,但超硬铝也需要马上研制起来,内燃机虽然突破了,但小水管锅炉和蒸汽轮机还必须加强,这可是未来数十年大型舰船的唯一动力选择()。
杨秋想得入神了,没注意到蔡锷有些皱眉,虽然赚取了足足五倍的利润,光是税收国家就能拿到一百万,但这批枪出售给德国后将来会不会流入第三国手中反过来威胁自己呢?而且要是能组建起两个全冲锋枪的旅,就算日本来打胜率也能高很多吧?
他这些话让杨秋步履一顿,脸色忽然有些不好,倒不是因为出售冲锋枪会导致将来会扩散威胁到自己,资料机里有的是更强的mp40、索米和**沙,要不干脆mp5也行,让他忧虑的是三万支全给德国似乎......太强了!记得一战最后时刻的鲁登道夫攻势中德军凭借三千支mp18就差点杀入巴黎,现在自己一下子给3万!以德国的工业水平不消半年就能增加一倍......几万冲锋枪!再加迫击炮、掷弹筒和提早三年出现的mg8/15重机枪......。
1...134135136137138...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