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辛亥大英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河马散人
王正廷先一步微笑道:“冯老将军已经接受了大总统和副总统委任,答应出任陆军副总参谋长一职。”他说完后,假装一拍脑门提高了几度声音:“看我这记性,此次会谈中关于第一军的改编方案,和徐州都可以除去了,因为陈宦将军已经携第一军全体与昨晚答应了改编方案,徐州昨晚也打开了大门。”
冯国璋出任副总参谋长?陈宦已经缴械!徐州也没了?三个消息,震得段祺瑞半响没说出话来,望着嘴角含笑的伍廷芳和王正廷,真有直接去武昌将杨秋揍一顿的想法,这个家伙......把自己路全堵死了。
用冯国璋来制衡段祺瑞的杨秋没半点得意,此刻他正在汉口拖拉机厂和几个技术员讨论生产情况。
经过改进,采用了湖北工业公司率先使用的流水线方式后,汉口拖拉机厂已经隐隐有了些现代化大工厂的影子。厂房内二十几台拖拉机底盘成两列纵队排列,工人们正在用进口组件组装拖拉机。
作为第一家引进的拖拉机厂,这里目前生产的是美国轮式和履带77式蒸汽拖拉机,和所有新建重工厂一样,缺乏设计的情况下这里只能暂时用美国制造的散件进行组装,已达到锻炼工人,培养自己设计队伍的目的()。
一字排开的底盘让杨秋仿佛见到了老照片上某些坦克工厂的影子,不过他也知道没有三五年锻炼这里就算能造一战的“水柜”也无法成规模,还好对这些吞金怪兽他也不急迫,反倒是随着河南、陕西等地纷纷统一后,急需大型开垦机械发展农林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每月能造几辆?”杨秋找个地方坐下后,询问身边的两位年轻技术员。
吴青度和袁钟铨今年都是26岁,是1906年第一批庚子年赔款的赴美留学学生,分别在伊利诺伊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电机和机械工程。
晚清和民国初期不是没有人才,光是三批庚子年赔款的留学生总人数就达到170人。机械、化学、生物医药、石油矿藏、农林水利、工商管理甚至船舶军舰设计等等,各行各业都有不少,加上民间自行赴欧美的学生、海外华人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子弟,如果全加起来数量非常庞大。
所以他很早就注意重点吸收这些人才,不仅早早派人去美国和三批庚子年赔款留美的学生全部签订了归国后的优厚合同,还通过不同渠道引进了500多民间和外海华人子弟,这些人年纪普遍在20至35岁之间,其中很多已经加入西南新建设的各家工厂,仅他私营的湖北、重庆和江南三家公司内,就有超过三百余人。
根据他的想法,加上还没毕业的庚子年留学生,自己陆陆续续外派的留学生和民间渠道引进的人才,就能初步建立起汉阳、重庆、上海、福建马尾和萍乡湘潭化工圈这五大人才基地,如果再加上西南几所大学和全国各地大学,技术学校等等自己培养的人才,十年后建立起一支数万规模的华人技术团队毫无问题,这些人配合引进的奥匈、俄国等技术专家,就基本能摆脱对外依赖,确保国家建设需要。
两人也对一回国就能负责这么大的项目很激动,介绍道:“用组装件的话,目前每月能制造20辆左右,因为美国提供了图纸,所以我们正在慢慢向完全自建过渡,预计最迟一年后就可以实现所有零配件自产()。”
每月20辆真不算什么,就算湖南第二家厂一年后投产也不过翻个倍,所以他起身走到一个底盘前指着钢梁说道:“我们的工人没法和欧美比数量,所以不能在这个方面太苛刻要求工人,必须通过工程设计优化和挖掘目前的人力资源。打个比方,这样一台拖拉机上有很多零配件,我刚才听你们介绍时说绝大多数配件都准备自产,其实这完全没必要。”
杨秋将后世零件标准化的办法详细介绍一遍,说道:“这样做现在工作量的确很大,因为你们需要将所有零件都标准化,但底子打好后,就可以将零件发包给全国其它厂来做,就比如江南,金陵、马尾,甚至私人的求新造船厂,汉阳鹦鹉洲机器厂、广东协和厂、天津大沽等等。你们只要严格卡好标准件质量,这样他们也能有工作有钱赚,你们只负责主要部件和组装,人力轻松速度也能快很多。等将来自己研制新型号的话,也要多考虑使用标准件,尽量做到老型号和新型号部分设备能互换,这样才能将企业发展起来,形成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
别说他们两人了,陪同来参观的蒋方震和刘庆恩等人也个个听得眼睛放光,后世人人都知道的工业标准化和流水化将大家镇住后,杨秋才微微一笑,让雷猛取来厚厚一个公文包递给两人:“这是我买来的几种小型拖拉机的底盘图纸,使用的是内燃机,给你们做参研吧。大型蒸汽拖拉机在西北和北方能推广,南方水网密集小型更有优势。”
杨秋那有空去买什么小型拖拉机底盘图纸,他给的直接是平行世界里包括法国雷诺ft-17、德国1号坦克、美国m3、m24、捷克lt35等等几种轻型坦克的底盘,不过它也没说错,坦克底盘和拖拉机本来就能通用,给他们先研究起来总不至于将来手忙脚乱。
两人立刻就被这些详细的图纸吸引了,其中的独立式螺旋弹簧、全钢单销式的履带板、板簧平衡式悬挂、变速箱和传动设计更让他们直瞪眼。不说别的,光是粗大的螺旋状弹簧就不是刚买回一套瑞典二手软钢设备的重庆工业公司特种钢厂能制造出来的。
杨秋也知道造不出来,但不妨碍先研究()。
两人本来就对机械电机痴迷,所以抓着图纸都不愿松开,后来连陪同来参观的湖北工业公司技术员都卷了进去,见到他们满眼冒星星的模样后杨秋干脆让他们自己去研究,只交代必须派专人看管图纸严防泄露,才和蒋方震一起离开了拖拉机厂。
对于杨秋提供的技术刘庆恩最清楚意味着什么,所以又特意交代了几遍,见到他都如此谨慎,大家纷纷点头。
“没想到总司令懂这么多技术,散件标准化采购,统一组装......。”出了大门蒋方震还在回味他那番话,喃喃自语的模样让杨秋哭笑不得:“我的大校长,你就别搀和这些事了,还是帮我想想怎么应付日本吧。”
说起日本蒋方震严肃了很多:“从目前日本国内情况看,大规模战争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小规模报复存在,不过想要正确做出判断,首先要明白日本陆军这次为何要冒险。”
“是啊,我也想不通这件事呢,按理说他们应该知道进入山东会遭到我们反对,就算我们不动手德国也不会善罢甘休,所以......。”杨秋自言自语说到这里,忽然想到了什么,猛然看向蒋方震,后者看到眼神后也有些凝滞。
“我知道了!”
杨秋一拍手,想明白为何在国际环境不同的情况下日本要进入山东,应该说这根本是日本陆军自演自导的苦肉计!理由就是徘徊在日本陆军上空几十年的怪圈。
关东军!
如果说日本海军的幽灵就是所谓的八八舰队,那么日本陆军中的军国主义者自从甲午后就一直梦想建立关东军,以保卫关东州(日本自称辽东半岛和南满为关东州)并作为出兵中国的前哨,但由于日俄战争后国力衰减厉害,宪政会搅局等因素日本陆军一直没能实施在朝鲜组建两个新师团的计划,为此西园寺公望、桂太郎两届政府都被迫辞职,直到西门子事件爆发,山县有朋支持的大隈重信上台后才通过增加两个驻朝鲜师团的编制,正式确定了关东军的雏形()。
关东军后来不仅成为了中国的噩梦,也倾吞了日本陆军大量资金,导致有限资源被消耗在广袤的东北和西伯利亚地区,后来关东军被抽调太平洋战场也意味着日本正式走向衰败。
见到蒋方震还有些不明白,杨秋正要说出他的分析时,蔡公时匆匆跑了过来:“刚收到南京电报,根据最新消息,日本政府和国会昨天下午正式通过了组建第19和20师的议案,这两支部队都将被部署到南满和朝鲜。”
看着电报,杨秋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心底阵阵苦笑。
自己还是输给了山县有朋这些老家伙,区区一个大队的牺牲就换来了两个师团和关东军的出现,换做自己也会做这笔买卖。
反观自己,吃掉一个大队,却提早把一头猛虎放进了东北!要想对抗就至少要部署3到4个师的兵力,把4个精锐师放在东北,等明年青岛开打自己又需要至少5个师,西北也需要至少3个师,再加上腹地......自己根本没那么多部队。
什么1914年日本才做出攻打青岛的准备,都是扯淡!山县有朋那帮老狐狸怎么会看不到目前一触即发的欧洲局势,所以早就在悄悄部署。自己不过是人家拿来要挟政府和国会的工具罢了!如果自己不出现,中国继续保持分裂和军阀割据,这个老家伙也不会在乎立刻多组建两个师,但现在中国统一了,他就必须考虑牵制住部分兵力,然后等待两大集团开战后拿下青岛甚至整个山东!
“***!去告诉段祺瑞,给他十天......十天后谈判还没结束,就不谈了!”蒋方震和蔡公时等人的注视下,爆了句粗口的杨秋将电报狠狠捏成一团。
外场......他这回败得一塌糊涂。
[emailprotected]#





辛亥大英雄 第二五零章 吕宋资源调查启动
第二五零章 吕宋资源调查启动
@@@@
苗洛托着下巴坐在餐桌旁,面前是早已凉透的饭菜,长长地睫毛忽闪忽闪不时看看窗外,眼看天都黑了还没回来,休假倒比不休假还忙,正想着是不是打个电话问问时,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杨大哥,你回......。”
“咯咯......我可不是你的杨大哥。”
话音未落,一身劲装的芮瑶走了进来,见到满桌饭菜还没动筷子,不禁皱皱眉:“怎么?还没回来吗?不是说后天就要办事,怎么还那么忙?”
“苏厂长早上来汇报,说湖北公司的科研和设计大楼落成请杨大哥剪彩,所以一早上就出去到现在,估计又是忙忘了时间。”苗洛说完,拉着她坐下问道:“师姐不是去吕宋吗?怎么这么快?”
芮瑶白了眼笑道:“还不是苗大哥,发电报给我说你们婚期定了,所以就先坐船到广州,再换马赶回来。”
听说她从广州一路骑马回来,苗洛也很感动:“谢谢师姐。”
“死丫头,和我还有什么客气。”芮瑶微微一笑,大概是连夜赶路很累,所以起身张开手狠狠伸了个懒腰,没想这时门忽然开了。
杨秋正在想应该如何遏制山县有朋个关东军,别让日本这么逍遥自在时,没想到刚推开门就看到好久没见的苗洛双臂张开,酥胸高挺,那样子就像妻子见到丈夫进门突然来个大拥抱,一时也愣住了。
见到他一双眼睛停在自己鼓胀的胸口,芮瑶也不禁脸颊一红连忙收起动作狠狠剜了眼,心道怎么每次一点小意外都被他见到?上次衣服没穿好,这次伸个懒腰还被当成要拥抱,惹起师妹误会怎么办?她连忙偷偷看向苗洛,发现后者仿佛没看见般目光全在神情疲倦地杨秋身上,心底竟然泛起了一丝酸意()。
不由鼻腔里冷哼一声:“有家室的人,晚回来也不知道派人来招呼一声。”
杨秋看看天色,才发现已经很晚了,连忙摊开手向苗洛道歉道:“都怪我不好,一忙起来就忘记时间,下次一定先打电话回来。”
“没事,快点吃饭吧。”虽然这段时间还是一出去就一整天,但好歹天天晚上回来,苗洛也已经习惯了,连忙又让人添了付碗筷:“师姐刚从吕宋回来,也没吃饭呢。”
杨秋脱下外衣挂好后,坐下才发现只有三副碗筷,问道:“爷爷和大哥呢?”
“去药厂二叔家了,说今晚不回来吃饭。”苗洛夹了块肉塞给杨秋,又给芮瑶夹了一筷子,笑道:“师姐你也多吃点,这回出去瘦了不少。”
杨秋看看芮瑶,发现她这回出去真瘦了很多,皮肤都晒黑了,也连忙架往她碗里夹菜问道:“是不是吃不惯南洋那边的菜式?常四没跟着吗?”
芮瑶本来还想扭开碗,但又怕这样做苗洛反而会生疑,不过听到他关切的话语还是心头一暖,笑道:“还真没师妹烧的菜好吃,那边每天都是鱼啊、螃蟹啊什么的,我都快腻死了。”
听她说得那么吓人,杨秋呵呵一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南洋大部分都是福建和广东一带的移民,伙食清淡喜爱生猛海鲜,也难怪你吃不惯。”
“生猛海鲜?这个词用得倒很贴切,我还真看见好多就那么生吃的,尤其是那些日本人,买来鱼虾也不烧就生吃,恶心死了。”芮瑶说起了一路上的趣闻,逗得苗洛时而惊讶,时而捂住小嘴,当听说那边有很多日本女人从事皮肉买卖时,不禁奇怪道:“日本?怎么会()。”
“没什么不会的。”杨秋见到两个女人还不清楚日本底细,说道:“别把日本想的那么好,他们比我们好不到哪去,虽然我们这里农村还很贫穷,但日本同样好不到哪去,他们的土地大部分也掌握在地主和财阀手中,遇上歉收或大灾,穷人只能把女儿卖给那些浪人,然后浪人又把她们贩卖到南洋去赚钱,赚到钱寄回国后浪人拿走三成,五成归国家,剩下两成才能到他们家人手里,而且这部分还要交税。”
“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在美国长大的苗洛虽然也见过很多阴暗面,但却第一次听说日本女人去南洋用身体赚的钱居然还要交给国家,也放下碗生气道:“太没天理了!”
“傻丫头。”
杨秋解释道:“日本目前还有近14亿日元债务未归还,算在老百姓头上的话每人差不多30日元,每年需要归还近8000万,相反辛丑赔款每年只需归还不到3000万,加上其它款项每年顶天了4000万,我们真正地问题是关税无法自主,但优势是人口、市场和资源,只要国家稳定发展速度将远远超过他们,所以日本宣传的亚洲共荣其实只是为他们剥削中国做幌子,他们自己都受英美银行团剥削,需要靠女人出卖身体来还债,还凭什么来帮助我们?”
芮瑶也点点头:“以前不知道,这回去南洋后亲眼见到才知道,那些日本人在南洋也过得也不好,很多人也要干苦力,反倒是我们华人在吕宋和新加坡开办了好多小厂,只有婆罗洲那边的华人比较清苦。”
杨秋不想再谈这些事情,转移话题问道:“对了,招募到多少船员?吕宋、新加坡那边设立分公司的事情办好了吗?”
芮瑶这次去南洋是为海运做准备,本来她没想向南洋发展,但杨秋偏偏要她和常四立刻一年后做好进军南洋航线的准备,因为现在的航运公司都是内河船员,所以急需经验丰富的老海员,可海员国内比较少,所以就想借去南洋设立分公司的机会设立招募点,说道:“招到一些,不过要是按照洋人那种万吨轮计算的话,最多能维持五艘样子()。”
运作五艘远洋轮的船员?杨秋皱皱眉,没想到船工这么难找,就更别提熟练地船长和机械工了。苗洛见他皱眉追问道:“师姐他们刚刚才在扬子江和东南发展起来,为什么一下子就要跑南洋呢,不如过四五年在做海运业务。”
杨秋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总不能说自己算到一年后欧洲会打仗,西南太平洋的海运业会陷入船只紧张吧?不过这个机会他绝不想法浪费,平行世界里日本海运业就是利用一战机会发展起来的,既然能先知先觉就没可能放弃这么大块肥肉,要知道现在海运还是非常赚钱的行业。
远东市场就那么大,自己多吃一点日本就少吃一份,但自己的限制也很多,除了船员外远洋轮也不知道有几艘了,问道:“现在我们有几条船?”
“跑扬子江的矿石江轮不能算,除此之外我这边有七艘江轮,明年初上海要交付四艘、向美德订造的六艘也是明年初交付,再加四叔买了两艘荷兰的二手7000吨海轮,总计有19艘。”长江帮改组后,芮瑶渐渐适应了新身份,介绍起自己的家当时隐隐有了几分女强人的样子,不过那双眯起的笑眼还是出卖了她,就像个守财奴似的,翘起寒玉般的修长手指继续说道:“上海造的都是平底江轮至今在近海航行,德美订造的可以跑远洋但最大才3000吨,再加两艘二手船,能跑南洋的其实只有八艘。”
她撅起小嘴,似乎对只有八艘船还不满足,杨秋见状被逗乐了,故意拿筷子敲敲她的碗笑道:“我的大帮主,不到两年攒下八艘还少吗?除了吨位不足外,论数量你都快比得上香港招商轮了。”
这个自然地小动作让苗洛仿佛看到了什么,抿着嘴唇眼睛里透出一丝诧异,芮瑶正沉浸自己的船队里所以也没注意,刚准备瞪两眼杨秋时,门外响起了雷猛的声音:“总司令,邝部长、张部长和萧司令来了。”
“带他们去客厅,我马上来()。”杨秋匆匆拔完饭,擦干净嘴巴后突然亲了苗洛一下:“我有事要晚些,你先睡吧。”苗洛正在想心事没想脸颊就被偷袭,看到芮瑶端着饭碗坐在对面唇角憋着笑,顿时羞得面红耳赤。
等他走后芮瑶才格格笑了起来,故意调侃道:“这家伙,胆子挺大的嘛。”
芮瑶羞红脸低着头不敢答话,一直等她笑完后才忽然抬起头,美眸盯着巧笑嫣然、明艳动人的芮瑶,脱口道:“师姐......你、你是不是喜欢杨大哥?”
“啊?”
一只饭碗直接滑在了饭桌上。
杨秋不知道后院已经起火了,走进客厅见到邝景扬、张文景和萧安国都来了,还带来两位年轻人,立刻问道:“他们就是这次计划的队长?”
“翁文灏,颜苏同见过副总统。”
年轻人见到杨秋连忙行礼,或许是第一次见到名震远东的杨司令,两人神情看起来非常激动。让他好奇的是,叫翁文灏的年轻人胸口居然还佩戴着青年干事团的徽章,招呼大家坐下后指指胸口:“什么时候加入的?”
“去年从比利时留学归来后,邝部长就推荐我参加了大庾钨矿勘测和水城煤铁勘测小组,在水城时加入了国社青年干事团。”
翁文灏西装革履谈吐清晰,给杨秋映像不错。邝景扬也介绍道:“翁文灏在比利时专攻地质学,还拿到了博士学位,在大庾勘测中发现了多条钨矿矿脉,水城也是他的小组第一个成功定位铁矿。颜苏同是邝荣光在广州时的学生,荣光出任湖北理工学院地质学教授后,他也跟来做助手,水城项目也参加了,原本他还准备带队去三门峡一带勘测金矿,都是信得过的好小伙。”
杨秋看着两人问道:“派你们去做什么,邝部长说了吗?”
“已经说了,是让我们去吕宋进行资源调查()。”翁文灏和颜苏同同时点头,但对杨秋突然让他们去吕宋有些诧异,可又不敢询问,所以脸色有些怪怪的。见到他们这个模样,杨秋笑道:“放心,不是让你们去做密探搞情报。”
“你们应该知道,随着国家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源,铁、煤、钨、锰、镁这些我们暂时都能自给,但镍、鉻、铜和石油非常匮乏。恰好我以前认识一位欧洲地质学家,他花十年时间在跑遍了吕宋各处,告诉我哪里有非常丰富的镍、鉻和铜资源,尤其是镍和鉻,没有它们我们连合金钢都炼不出来。”杨秋拿出早准备好的资料,胡编滥造道:“可惜我遇上那位地质学家时他已经卧床不起,还好写下了一些大致的地名,其中哥打巴托、宿务省的托莱多和拉普拉普岛是主要铜矿区。高镍含量的铁矾土集中在达沃东部、巴拉望岛、民都洛,且大都处在浅土层易于开采且成本低廉。鉻矿格外重要,集中在棉兰老岛的三描礼士山中北部,苏里高的迪纳加特岛,据说这些地方蕴藏量都是世界级的,你们要做的就是尽快定位把它找出来。”
颜苏同是福建人,非常清楚南洋华人的生存情况,诧异道:“副总统,就算我们发现恐怕也无法进行大规模开采,现在那边是美国殖民地,不会轻易让我们开采矿石。”
“这个副总统已经想到了。”张文景说道:“所以你们这回出去,如果已经有人开采就绝不要碰,如果没人那么我们会通过当地华人悄悄买下来,至于怎么开采和运作你们不用管,但有一件事千万要注意,决不能泄露地质储量,具体位置等信息。”
萧安国也是这个计划的参与者之一,说道:“我们军方会抽调一些测绘学院的学生和工兵配合你们,另外我也会派士兵秘密保护,遇到危险你们也可以说自己是南洋致公堂的学生,但万事还是要小心。”
“想办法多定位几个,未来国家钢铁金属行业能不能发展起来,就全靠这次了。”杨秋郑重的将资料交给了两人。
[emailprotected]#




辛亥大英雄 第二五一章 警卫队的改革
第二五一章 警卫队的改革
@@@@
布置好吕宋资源调查的事情后已是深夜,看似普通的商业和采矿计划却是向外拓展战略的第一步,当然邝景扬和翁文灏他们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心中只想帮国家找到镍、铬、铜这些关系国家强大的有色金属矿,摆脱目前前两者全需要从奥斯曼和法国进口的尴尬()。
国内其实并不缺镍,甘肃金昌就拥有世界第二大镍矿,但西北的马家军却很不好惹,需要多久才能才能收复西北杨秋心里还没底。铬和铜也是极为重要的有色金属,所以必须尽快从近邻身上找出这些资源,至于如何开采和运回来,实际上他心里也没底,稍稍能庆幸的是目前自己和美国关系不错,以市场交换去吕宋开几家小矿,美国应该不会太刁难,何况美国也不是英德法那种不容别人沾手自家殖民地的老牌列强,对如何管理殖民地非常陌生,以至于在菲律宾被打得抱头鼠窜,不得不准许菲律宾自治()。
1...124125126127128...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