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英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河马散人
吴佩孚冷冷望着他,反唇讥讽道:“我是没本事,可也没见你王金镜有什么了不起的,武胜关就在前面,刚巧修缮还差口气,你要真有本事就带二师啃下来。”
“你以为老子不敢!”王金镜怒目相视。嘴巴硬但脚下却仿佛生了根,他也不傻,武胜关后面最近多了好几个炮兵团,又有机枪大阵,一个没支援的师往上冲,还不够人家轰的呢。
看着吵成一团的三人,陈宦心底暗暗叹了口气,王金镜和靳云鹏仗着段祺瑞撑腰,又是北洋老人,在第一军里横惯了,吴佩孚也不是好人,一个自恃清高的家伙,打仗还行但为人极不合群,至于陕西7师的施从滨自从去了西安后和张凤翙坑壑一气根本不听自己调遣,19师又是新编师,能不能打还是问题,要将这些人捏合起来真不是好差事。
陈宦哼了声,放下报纸刚要说话,剃着短发的徐树铮从外面走了进来,他是江苏人,和吴佩孚一样都是典型的文人从军,在北洋内素有智多星之称,这次出来因为第一军急需参谋,就向袁世凯要了此人调来听用。
徐树铮进屋见到几位师长吵成一片,连忙拉架道:“行了,都别吵了,快出去看看吧,都要闹翻天了!”
吴佩孚第一个冲出了指挥所,因为他知道徐树铮幼年苦读诗书,遇事不慌性子也较为沉稳,能够被他说一句闹翻天肯定是大事,可当他走出指挥所后立刻觉得耳鼓里就仿佛被塞了几百只mi蜂般,抬头一看整个人都呆住了。
紧随其后跑出来的陈宦等人也瞪大了眼珠,只见到天空中一下子出现了七八架飞机。平时国防军飞机也常来,但都是一架一架的,这回一次出动这么多,看起来就像一片小小的乌云般压顶而来。
几乎是条件反应般,所有军官都拔出了手枪,卫兵们更是举枪相迎,但这回它们飞得太高了,足足上千米的高度只能是浪费子弹,还没等众人想明白为何国防军会一下子出动这么多飞机,就看到飞机上开始往下仍一个个“包袱”望远镜中这些包袱看起来并不大,也没有硝烟和火光闪烁()。
“玛德,搞什么鬼?来送信祈和了?”王金镜嘟囔的话语惹来了一片讥讽,国防军会求和?做美梦吧,大炮没过来就算不错了!
陈宦呆呆看着包袱,忽然有种极为不妙的感觉,可又说不出道理,正当他准备让人朝包袱打几枪试试时,包袱被联在飞机上的细线一扯忽然散开,一团团纸片从里面纷飞而出。这年头的飞机虽然带不了多少东西,可几十公斤的宣传单还是能塞,七八架连成一片从信阳上空横扫而过,仿佛降雪般煞是好看。
“啥玩意?”
“快快,那边有一张。”
“给我一个。”
驻信阳的几万北洋士兵全被这种异像吸引了出来,由于没发现有什么危险,很多人都开始哄抢纸片。恰好一张纸片朝这边飞来,几个卫兵立刻追逐着拿来递给了陈宦。
“嘿,没想到这玩意还能干这事。”王金镜浑然没察觉到异状,用胳膊捅了捅徐树铮笑道:“铁珊(徐树铮号),大总统不是也买了几架玩吗?你发个电报去,也让它们来这里,总不能每天让那些大尾巴狼在我们头上“拉屎”。”
徐树铮是小辈,怎么能和这些骄兵悍将比,干笑两声算附和后走到陈宦身边,发现他脸色忽然变得很不对劲,连忙伸长脖子朝传单上瞅两眼,但就是这两眼却让他也倒吸了一口冷气。因为这些纸片上都刊印着谁也不知道真假的卖国密约,还将袁克定出钱暗杀杨秋,赵秉钧杀宋教仁的事情详详细细全写了出来。
他自幼饱读诗书,13岁就中秀才,怎么会不明白这些事情被捅出去的后果呢!抬头望着天上开始归航的机群,一股子寒意从他脚心升起,连带四周温度都似乎下降很多()。
宣传单上这些事情他们都知道,但士兵们还蒙在鼓里,毕竟这里身处内陆消息不发达,何况陈宦还下了封口令,就连王金镜这些人在此事上也不敢轻易瞎说,可现在望着四周还在疯抢宣传单的士兵,徐树铮顿时心沉如冰,这回恐怕真要纸包不住火了!
连王金镜忘记了之前的争执,咬牙道:“军长,速速下令收缴传单!此事务必要严厉封口才行,否则定会动摇军心!”
“不可!”陈宦脸色沉黑的摇了摇头,看完宣传单他就知道事情糟了。军队是个封闭的群体,这样的群〖体〗内流言蜚语往往会散播很快,虽然飞机洒下的传单不多,但他相信不消片刻就会传遍整个信阳。所以他没答应王金镜,因为这种事越是遮盖越是麻烦,越是封锁士兵就会觉得越是真相。
王金镜却不懂这个道理,觉得应该按老习惯强行压下此事,所以见到他不下令收缴,气歪了鼻子骂道:“陈二庵!老子就他妈知道你靠不住,此事事关大总统和我们北洋声誉,岂能任由流言蜚语在军营内流传?要是乱了军心,动摇根本,谁来负这个责任!”
“闭嘴!”陈宦也是火了,自从他出任这个军长以来这些老北洋就没一天消停过,何况这件事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动摇军心,瞪了眼王金镜等人对徐树铮说道:“传我令,让各营营长以上军官全部来军部开会!”
“这还开个屁会!你要开就自己开,老子要回去收缴传单,这东西必须一张不留!”王金镜仗着段祺瑞的后台,早就看不惯这些小辈了,见他不听劝告还想着开会,干脆拍拍屁股回去自行其事。他一走靳云鹏也走了,吴佩孚本来想留下来,但他的八师驻扎在新野,那边也不时有飞机活动,所以必须赶回去坐镇,只得摇摇头告辞。
望着他们各自离去的背影,徐树铮面色极不不自然,再看陈宦眉角甚至都露出了青色,狠狠一脚将一个空弹药箱踢飞后,将宣传单往卫兵怀里一扔:“发电报给北京,要求准许提前进攻!”!。
辛亥大英雄 第二一零章 各谋出路
电报抵达段祺瑞桌上时,正值外面春雪纷飞,整个四九城都白茫茫一片()。
“不像话,太不像话了()!”看完电报后,段祺瑞当着陆建章和赵倜的面把电文往桌下一仍,怒道:“这个陈二庵,看着是个人才,大事上怎么会如此糊涂!”
从窗户缝隙吹进来的北风将电报纸吹到了门口,恰好傅良佐走进来,俯身捡起电报看一眼军装笔挺,胸口每天都挂着几枚勋章,正在生闷气的段祺瑞,靠近赵倜低声问道:“周人兄,总长这是怎么了?”
赵倜和他是北洋武备学萎同期毕业生,两人当年还同拜在毅军大佬姜桂题名下,后来因为他被保举去〖日〗本留学才联系少了,所以见是他连忙使了个眼色,指指手上的电报:“还能有什么事,信阳被人打脸了。”“信阳开打了。”缚良佐先是吓了一跳,按计划是要拖到三月才动手的,怎么一下子提前了呢?连忙翻看电报,等看完后脸色也有些变了,没想到国防军居然使出了用飞机撤传单这招,几千张传单撤下去,原本就因为军饷耽误的第一军还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呢。
段祺瑞灌了。冷茶,抬眼见到他后气呼呼道:“去,给陈宦发个电报!你是裁判处长,去申斥他一下,免得他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傅良佐不敢说话,其实他心里明白,惹他生气的不是传单,也不是信阳要求提前开战的计划…而是这位每天都穿戴整齐,军功章几乎从不离身的段总长看不惯陈宦。
自从袁世凯把北洋分为三军后,北洋内部谁不眼谗这三个军长位置?北京和直隶这边老爷子把持谁都动不了,所以争的最厉害就是信阳第一军和徐州第二军。第二军被段芝贵占了好位子,虽然人人都知道他是大草包,可谁让这位“干儿子”深得大总统信任呢。
加上张勋和倪嗣冲这两条老狗,老爷子把持严宴着呢,最后大伙都只能眼巴巴瞅着信阳。
但谁也没有想到老爷子先是把桀骜不驯的吴秀才弄上了8师师长位子,又调辛亥年才加入北洋的陈宦出任军长,一下子就把他控制第一军的想法给断了,所以他连忙把王金镜和靳云鹏弄毙师和5师的位子,听说陈宦要人又把徐树铮弄去当参谋。
想到这些傅良佐就直摇头,都火烧眉毛了,这位段总长居然没放下这个心思,不管如何这封申斥电报是决不能发的,因为站在陈宦的立场上这么做是对的,时间拖得越长军心就愈加不稳所以还不如早点搏一搏()。但他又不好明说,只得用眼睛去看陆建章。
陆建章是北洋老人,北面的民党十之**都是被他打趴下的,所以民党恨他入骨,称他是屠夫,但他却因为此事深得袁世凯赏识也是房间里唯一敢劝阻段祺瑞的人。见到傅良佐一个劲使眼色说道:“芝泉消消火,二庵这么做也是有些道理的。”段祺瑞一项目无余子,但陆建章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叹口气道:“朗斋以为是我不想打吗?我这也是没办法!粱燕孙这个铁公鸡,一上午我已经给他打了三个电话要拨款,可他死死攥着钱就是不放手,还动不动就拿大总统来压我,说要大总统点头才行越说越气自打天津回来后袁世凯身体愈发差了,卧床不起连他都见不着几次面,这种情况下还怎么开口去要拨款?眼看南边杨秋煽风点火越闹越凶,〖日〗本贷款很可能就此黄了,英美倒是愿意继续提供,但要价却高了很多!要是南京真召开临时国会启动弹劾,那可就真是天大笑话了!所以他也焦急万分毕竟北洋倒台他也没好果子吃。
陆建章陪着摇摇头,袁世凯这么一病北洋算是瘫了大半,粱士诏那点小心思谁还不知道?现在有钱就是大爷,没了钱谁也玩不转,可没老爷子的话谁又敢动他呢?只得说道:“行了你也别生气了。正巧我也有事去见大总统,不妨我们一起说说这事这个粱燕孙也是越闹越不像话了。”
段祺瑞想想抓起帽子和他一起走了,眼见两人离开赵倜才松口气拉住傅良佐:“节清(傅良佐字)老弟,兄弟知道段总长看得起你,所以有件事要托你帮帮忙。”
傅良佐和他交情不错,连忙说道:“周人兄太可气了,我俩的交情还有什么不能说的。”赵倜瞄瞄四周说道:“豫西那边最近出了股白狼的土匪,打家劫舍闹的很历害,张镇芳三番四次要信阳出兵剿匪,可现在这个样子信阳哪还有兵抽得出,姜大人的意思是让我找总长说说,带毅军去剿灭乱匪。”听完他的这些话后,傅良佐脸上神色不变,但心里却翻开了锅()。辛亥年陕西兵变,赵倜就带毅军旧营赴陕西和民军大战潼关,最后打成平手不得不潼关议和,此次他虽然嘴巴上说要去河南剿匪,可河南距离陕西很近,眼见北面和中原即将大变,明显是想借打土匪带毅军出走西北!
辛亥年时毅军在陕西和湖北折损不少,但也还有二十个步营、三个马营,再加两个炮营号称六万人马,是河南直隶这边重要的防御力量,连袁世凯都颇为倚重,所以上次立军衔时特意将姜桂题封为上将,他们要是走了直隶就会空虚很多。但此事别说他了,估计就连段祺瑞都很难阻止。毕竟毅军不同北洋,又有姜桂题这个大佬坐镇,真要走谁敢拦他们?
见到他迟迟不说话,赵倜也知道这点心思瞒不过他,干脆一咬牙道:“节清老弟,既然你猜到了兄弟也不瞒你如今时局艰难,咱也要给自己留条路不是。再说了,陕西就施从滨一个师,我去了那里也能增加实力,只要保住陕西,别管谁来都转不进山西、直隶,岂不是一举两得。要是老弟你也有这心思,我这就去和姜大人说让段总长放你和我一起入陕。”
傅良佐摇摇头谢绝了他的“好意”当初他脱离毅军体系就是看到毅军内部太乱成不了大器,怎么可能再回去。但要他去劝段祺瑞放马的事情也不敢立即答应下来,只能表示尽量去说说。见到赵倜满脸喜色离去,他心底却不由自主的深深叹了声。大总统缠绵病榻,粱士诏攥着钱不肯撤手,段芝贵在徐州只知道捞钱,陈宦想做点事情却又被段总长捏在手心里,北洋嫡系内耗还没解决,赵倜和姜桂题又要借剿匪把毅军拉去西北!哎……眼见大难将至,这些人都要各自飞了,难道北洋气数真到了尽头?
毅军动了!
这个消息在毅军先锋营刚开拔后口小时就传到了汉阳国防军总参谋部内,宋子清站在地图前面色有些凝重,手指不停在地图上游动,萧安国也很诧异,问道:“袁世凯当初想把毅军改为武卫左军都没能办到,最后只好让他们驻守直隶充作宿卫,好端端怎么忽然开拔了?”
大战将至,武胜关需要长期有人坐镇,所以何熙最近一直和岳鹏轮换驻守,这几天恰好回来休息,本想好好陪陪家人,却没想得到了毅军开拔的消息,连忙赶到总参询问情况,听到萧安国的话也说道:“对外说是对付河南的白狼匪,不过我看恐怕没那么简单()!”随着国防军摊子越铺越大,宋子清最近也是压力陡增,杨秋这段时间长期在外,重要助手蔡济民又需要暂时坐镇西南、已经答应出任副总参谋长的蔡枵也病体未愈,至少要到三月底才能来汉阳,岳鹏和何熙也需要轮换驻守武胜关,所以他这边除了偶尔能和蒋百里商量商量外,几乎找不到人谈军情。
毅军出动显然是个意外,以列,在国防军的眼光看,这支部队虽然已经有些老态龙钟,可人家毕竟号称五万之巨!就算夸大了些,四万也肯定有的,按照北洋标准这就是三个师的编制,如果这股部队真要扎根河南剿匪也就算了,但要是……他眼皮一抬,望着河南上面的山西和陕西两省暗自担忧。
进山西的可能性很小,阎锡山性格保守,对自家一亩三分地看得很重,虽然从袁世凯手里拿到了一个师的编制,但始终和北洋保持一定距离。辛亥后晋商势力基本上被各省瓜分完毕,剩下一些勉强能维持山西运作,他又不愿意搭理〖日〗本和洋人势力,所以兵力其实只有一个大旅左右。这点人马要想挡住毅军是不可能的,但反过来说,姜桂题和赵倜只要不和袁世凯翻脸就不会去动山西,因为那样把他逼到国防军这边,所以最有可能就是进入陕西,或者干脆继续北上甘肃、绥远,甚至……新疆!
何熙自从当了师长后,也加强了自身的学习,还参加了蒋百里特意为高级军官办的战略战术培训班,所以也看出了毅军的动向,担忧道:“西北已经够乱了,宁马和青马趁我们在关内脱不开手杀得不可开交,还屡屡威胁藏民安全,西康和四川已经多次汇报遭遇青马入境袭击藏民的事情,要是再被毅军钻去西北恐怕将来会更不易!”萧安国听说毅军此举是想去陕西,也很担忧:“毅军想北上肯定走潼关,我们距离那边太远,就算四师现在入陕也要先过施从滨和张凤栩这关,说不定两人还会和毅军一起去西北经营。”“去西北我倒是不怕,马家那几位也不会轻易让一支不知深浅的军队盘踮西北,我怕的是……。”宋子清眼角上移,看着那个疆域庞大的心腹大患说道:“他们会去新疆!那边可不太平啊。”被他这么一提醒,何熙和萧安国心里更急,一旦毅军真去了新疆和俄国勾结起来那威胁可就大多了()!连忙问道:“那该怎么办?要不让石小楼立刻动手算了,18旅昨日已经到了广元,还是有机会的。”宋子清摇摇头,不是化不知道毅军一旦进入西北危害有多大,也不是不知道杨秋早就有平定西北的心思,但四师如果一动,必定就是全面开打的局面!虽然迟早要打,但不是现在……杨秋在南京又是搞弹劾,又是倡议召开临时国会,不是怕北洋,更不是真以为法律能解决问题,而是故意引开注意为国防军拖延时间。
现在西南已经全部动员了起来,从德国购买的武器和弹药正好到了交付密集期,自己的湖北工业公司也日夜开足马力,连还没完全建好的重庆也利用以前江南厂的设备开始先期生产弹药和掷弹筒等简单装备。
但不动四师的话,谁能挡住毅军呢?
宋子清不知不觉手指转起了几颗子弹,这是他的一个习惯,思考时手指总喜欢拨动一些小东西,片刻后慢慢停止了动作,眸光锁死在了山西上,招招手让参谋记录:“即刻发电报联系骑兵团,不管用什么办法都必须在两日内联系到他们!再去把方瑞找来,问问他能不能和白狼匪联络上。”萧安国和何熙全都心头一跳,对视一眼目光有些惊骇:“子清,你要让骑兵团横穿山西!”宋子清重重一点头:“马奎和安国粱应该已经快到太原了,阎锡山这回最好是睁一眼闭一眼,否则,我就算司令怪罪,我也要狠狠给他一下!”两人虽然觉得这个办法太大胆,但如果阎锡山真愿意配合,或者说至少装作没看见的话,一个大骑兵团最迟五日内就可以抵达黄河边,只要能先一步掐死三门峡……毅军北上的道路就被卡断了!只要把毅军堵在河南境内,一旦全面开打他们也跑不掉,这样将来能省很多事情。
但仅靠一个大骑兵团,就想挡住几万毅军北上,是不是太冒险了呢?就算能联系上白朗那伙人,可他们就愿意听话了?土匪就是土匪,打家劫舍还行,面对正规军恐怕,。两人心里没底,只有宋子清眯起眼睛,锐芒如刀冷冷道:“放心吧,安国粱这小子鬼精鬼精的,不到万不得是他不会拿好不容易凑起来的家当去拼命。”
。!。
辛亥大英雄 第二一一章 阎锡山的选择
第二一一章 阎锡山的选择
弥漫北方的春雪同样影响到了太原,时至中午城门口也没几个人,站岗的士兵都躲入门房烤火取暖()。
马奎和安国梁牵马步入太原城后,才明白为何都说晋商富裕,满眼都是行色各异的深宅大院,街道两旁商户林立,种类繁多,虽然行人稀少,但却不能遮盖太原浓厚的商业氛围。
小仓山突袭受伤后,安国梁看似淡出了国防军,其实伤好后就授命组建国防军第一支真正的骑兵,为此他特意走四川去西北挑选士兵。因为西北民风强悍,地广人稀出行都需要靠马,所以汉人子弟中也有很多骑术精湛之辈。最终挑选了两千年轻人,和国防军中挑选出来的数百好手经过整整一年的艰苦训练后,直至年初才初步成军,成为国防军中第一支真正的骑兵团。
为这个骑兵团杨秋和总参也费了很大心血,不仅派人从西北塞外、新疆等地购买优良马匹,去年夏天还从贝尔加湖买到了300匹哥萨克骑兵专用的顿河战马,又在西康建立起了专门的繁育基地,耗资甚至超过一个警卫师旅。
这是骑兵团组建后的第一次行动,他也不免紧张,问道:“马司令,你说阎锡山会不会见我们?”
马奎也很担忧,昨晚宿营时无电线收到了汉阳的电报,毅军突然开拔的消息让他也很震动,不管毅军想干什么,这支北洋外围武装少说也有三四万人,就算不像参谋部预测那样去西北,无论是留在河南还是陕西,都是个不小的威胁,所以也心急早点见到阎锡山,然后确保骑兵团能不受阻挠南下三门峡。
两人很快抵达了都督府,卫兵一路小跑去通报时,阎锡山正坐在火盆前,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夹袄,面条摆着一碗老陈醋,吃的津津有味,旁边心腹副官荣鸿胪正将在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一一汇报给他听。
天津事件,宋教仁遇刺,南北之争被重新挑起等等,这些事情看似距离山西遥远,但阎锡山却不敢大意,和南北两雄相比他自知实力不济,所以不仅联络全国各地的晋商要求他们将最新消息发回太原,还让荣鸿胪做成简报每天汇报,以便能掌握最新情况为自己和山西谋取更多好处,所以当卫兵来报告说杨秋派人来了,还是马奎时,眼睛里分明写满了惊讶()。
自从杨秋崛起后,他身边的人就被不断研究,马奎不如萧安国掌握大权,也不如岳鹏、宋子清名气大,一个重庆兼川东南警备区司令甚至排不进国防军一线之列,但阎锡山还是不敢小看,因为他不仅是和杨秋一起入川的老人,起义夜更是立下大功,要不是他带辎重营抢夺弹药越江驰援,国防军能不能出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这个人是杨秋的绝对心腹。
荣鸿胪更是惊讶万分,虽说他想到了两面都会来拉拢,可却没想到派来这么一位,而且还这么快!所以看一眼小桌子,提醒道:“都督,要不要先撤了?”
阎锡山摇摇头:“不用了,带他们进来吧。有这个醋味我还能清醒些。”
很快马奎和萧安国就见到了这位山西军政第一人,夹袄、粗面和老陈醋,要不是四周站立的卫兵和这栋气派的都督府,恐怕没人会觉得这是一位手握一省大权的要员。不过两人可不会被他的外表迷惑,要知道他可没外表那么和善,身为民党成员,当初南北和谈后他却投靠北洋,知道袁世凯不喜欢民党,还对山西境内的民党联络处和人员下了死手,这件事要不是黄克强等人顾全大局压着,指不定他就成了山西“陆屠夫”了。自从北洋和国社两派声音强势压过民党后,已经不止一次传出他要退出民党的消息。
他不仅政治手腕娴熟,商业上也有一套,革命后晋商损失惨重,各地分号几乎都被瓜分,数十家老字号纷纷倒闭,面对这种情况硬生生将剩下晋商撮合起来,开办山西银行保住了最后一丝元气。出任都督后,他极为重视山西的工商发展。辛亥之后作为一股势力,山西工商发展是仅次于西南和上海的地区,作为一个内陆省份能超越沿海的发展速度,除了吏治较为平稳外,也说明他很重视工商业,连杨秋都说过,要不是底子太薄,晋商损失太厉害,山西将会成为西南的一个主要对手。
“久闻马司令之名,今日得见实在是阎某之幸.....()。”阎锡山很热情,眼睛都快笑迷了,握住马奎的手不停寒暄,良久后才瞄了眼安国梁:“这位是?”
“国防军第一骑兵团上校团长安国梁见过阎都督。”
安国梁敬礼问好,阎锡山也热情地招呼入座,可心里却泛起了嘀咕。他自认对国防军颇有研究,除了各师旅有些骑兵通讯连外,还第一听说有成建制的骑兵团存在。国防军也没采纳袁世凯给的将校官职,而是继续沿用自己的军衔制度,团级大都是少校,旅级是中校,师级除了岳鹏等少数几位挂着准将军衔外其余上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