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辛亥大英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河马散人
北方有上亿人,还有很多人被北洋蒙在鼓里!所以我没得选择,如果我没理由的直接向中央开战,全国内战就会因我而起,未来大家就会有样学样演变为一场全国性的乱战!北洋也会继续蒙蔽北方百姓,继续从他们中间征兵打到死!有了日本的支持,这场仗就算我不打他们也会挑起来,乱战的局面一旦出现,姑娘算过最后要死多少人才能结束吗?”
“所以你想让北洋变成千夫所指,没人支持后你就能早点打完?”
“我劝过了,他答应的话我绝不先开战,继续让他当大总统。如果他继续执迷不悟一。我!就会建议召开临时国会废掉他。”杨秋起身,又恢复了刚才锐气勃发的摸样。
吕碧城静静地望着他,贝齿紧咬:“我要是不答应呢?”
“我没得选择!要么打上四五年,白白让日本和洋人得了便宜,要么一战而定!彻底将他和北洋卷入历史¨。”杨秋带好帽子,脚步坚定的打开了门:“我会让人送您回去,但也会将您在天津的姐妹暂时保护起来!”
杨秋最后看了她眼:“姑娘如果合作的话,五天后可以重新看见她们。”门缓缓地关了起来,吕碧城却有种冲出去给那个男人一梭子弹的想法!自己好心来提醒他,却害的姐姐和妹妹都要被软禁,他一。他还居然无视自己的美貌下死手!这个挨千刀的混蛋!越想越气的她狠狠将笔记本摔在地上。
书页停在了专访记录上,密密麻麻的娟秀小字记录的是那篇让人神驰的工业规划。!。





辛亥大英雄 第二零一章 最后时刻
北京火车站内,工人正在将一箱箱印有日文弹药、军械和粮秣装上火车,杨度站在旁边大致数了下,仅〖日〗本产弹药箱就有几千,一箱四枚七生五炮弹算的话也有近万枚之多()。士兵正在将几门前禁卫军用的十五生重炮也被推上了平板车,信阳那边已经有了两门,这回还要运四门过去,后面还有大量七生五炮、日造三生七小炮、步枪、子弹、大沽产手榴弹等等将平板车和密封车厢塞得满满当当。
这批物资全都是利用英国三批先期贷款采购的,原本用于保卫京畿,现在却要走京汉线全部用往信阳()。明显,袁世凯和北洋这回是豁出老本了!
作为思想传统的集团,不论何时何地北洋都会留下些家底应急,这和国人年年有余的思想一样,可这回居然把家底全部拿出来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新靠山出现了。
朱尔典能影响四国银行团却操纵不了,银行家们可不会全听他的,所以这个新靠山是谁他很清楚。但现在他已经逐渐淡出了权力中枢,谈判内幕全然不知。说来这次被忽视其实也很冤枉,就因为唐绍仪的事情,导致袁世凯疑神疑鬼以为他和杨秋有什么密约,所以这他连天津也没去。
其实就算不知晓内幕,〖日〗本人那点心思有谁不知道?绕来绕去无非就是满蒙。
“呦,这不是晳子吗?怎么有闲心来这里。”杨度刚准备往回走,就见到王揖唐带着两个〖日〗本人前倨后恭迎了过来,〖日〗本人没有说话就钻进了即将送袁世凯去天津的火车,唯有他鼻孔翘得高高的,满脸讥讽道:“可好些天没看见你去总统府了。”
“慎吾兄果然意气风发,看来最近要走大运了。”杨度没搭理这种小人。
虽然他和国内那些人想法不一样,认为袁世凯要想真正统一全国就必须靠外援,所以无论是四国银行团还是〖日〗本其实归根结底都一样,无非是〖日〗本更贪婪些罢了。
真正的问题是袁世凯不该让王揖唐负责这件事,这个人抽大烟、嫖女人、上下捞钱不说,外交上根本不懂什么叫以夷制夷,换做自己肯定会直接把〖日〗本开出的条件摆放到朱尔典面前,那样善后大借款就有希望通过。可此人不学无术,心里只有他的〖日〗本主子,所以根本不会想到一旦此事被曝出来,北洋第一个要面对的不是虎视眈眈的杨秋和民党,而是利益被抢走后愤怒之极的四国银行团!
等到四国团发觉利益全被〖日〗本抢走,改支持杨秋或民党后,北洋就等着哭吧()!所以他看也没看王揖唐,勉强拱拱手后就离开了火车站,就连见到袁世凯的车队过来都没停脚,此去天津将是最北洋极盛的时刻了,无论是杨秋还是民党肯定会做出妥协,保证他继续当大总统,或许还会将他的统一党吸收进去来个联合执政。
上亿日元的贷款,巨量的军械物资,或许还有军队直接支持。北洋无疑在未来几个月中飞速壮大!但显赫、极盛之后恐怕就是迅速的奔溃和衰败,这时候去捧臭脚还有何意义。
坐在车内的袁世凯没注意到熟悉的身影离他越来越远,杨度猜的还真没错,此刻他红光满面、眉露春风,换火车的短短十几米路也走得虎虎生风,似乎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让前来送行和陪同的北洋官员暗暗振奋,老爷子这是又回来了。
车厢内侍卫早已升起了两个大火盆,平时极怕冷的他刚步入车厢就觉得有些燥热,挥手撤去一个后坐下问道:“杏城,杨秋和宋教仁这几天在天津还老实吗?”
杨士琦接过丫鬟送来的新鲜参片,放在袁世凯面前让他服用后才回道:“听洋人说,杨秋到了天津后大门不迈二门不出,整日就在美国商会内和洋商闲聊。宋教仁倒是很勤快,一会跑洋人公使馆,一会又去大学演讲,整个天津卫都是他的声音。”
他继续说道:“梁士诒刚才发电报来了,昨夜章太炎和蔡元培两人已经答应我们的条件,国会召开后立刻裁撤南京留守,保证暂不对政府进行调整,一切等到年底宪法草案表决后再行商议。还有杨秋本不同意将我们的统一党也联合起来,宋教仁亲赴几次后昨夜也松口了,表示可以考虑三党联合组建国民统一阵线。”
袁世凯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国会,最反感的也是这个党、那个党,所以听到又是搞什么联合,胃口都没了,将剩下几片鲜参推到旁边,问道:“这些事你们看着办就行了,只是这次杨秋为何如此低调不出门?以杏诚看他是不是闻到了什么味道?二庵那边可有他军队调动的新消息来?”
杨士琦已经知晓了赵秉钧的事情,他对此事是赞成的,暗杀虽然名气臭了点可却能一了百了,到最后大不了推几个替罪羊就行,所以也没惊讶()。说道:“大总统以为杨秋会猜不到咱们要对付他吗?可惜此人白长了副好皮囊,报纸上还天天宣传他湖北大战时日夜都在前线和将士们同吃同眠,依我看全都是吹出来的,智庵这回恐怕是找不到好机会了。”
见他恼怒,袁世凯呵呵一笑:“那些记者的话还能信?他们没说母猪上树已经是很好了。”
今天他的心情是真好,换做前几天知道暗杀杨秋会流产恐怕早就着急上火了,可今天却像个没事人一样,这种大变化显然是因为〖日〗本的事情已经基本定了。杨士琦是参与此事的人之一,也知道等过了这段就要正式找个由头开打,所以也把部分心思放在了军事上,介绍道:“二庵那边还没发现什么大动静,就是武胜关方向最近巡逻密了很多,连火车通过都要停车盘查,我估摸着应该是怕杨秋出事,我们这边突然出手进行的提前准备。广西算是太平了,云南还打着,四川和湖南除了几个新部队外也没见大动静。”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拍拍额头:“瞧我这记性。二庵来电报说,最近信阳天上多了很多洋人那种飞机,几乎每天都要来三四架,他觉得应该是杨秋的人在查看我们的部署。”
袁世凯虽然对党派政治一窍不通,但对新军事装备却很敏感,为此他也引进了几架飞机,所以对杨秋忽然装备了这么多飞机提高了警觉,问道:“可查到杨秋买了多少飞机?”
杨士琦说道:“去年从美国买了15架,还是他那位新夫人的关系走致公堂的路子。上回有消息说他从德国买了批发动机,还把冯如等几个人揽去重庆建厂,说要自己造飞机。是不是造出来还没消息,但从二庵的话来看应该是造出几架了,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还天天飞来飞去。”
“这个杨秋,要是愿意跟随老夫该多好”听说杨秋找人自己造飞机,连袁世凯都叹了口气,说道:“看他在西南所作所为,真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哎!可惜”
杨士琦对这句话也深有同感,他虽然没去过西南,但北洋大部分情报都要走他手上过,所以很能清晰了解那边的变化,说道:“是啊()。汉阳厂的规模比之前大了数倍余、探子回报那边每日已经可得百五十条新枪、大炮每月十数门之多,弹药更是不计其数。
重庆那个新厂建造速度也很快,要是没意外迟明年底就能全部投产,上海那边他和美国人合营的船厂规模也很大,听说已经能造万吨的火轮!最早的三省多了很多民办小厂,说雨后春笋都不为过,他和美国搞得特区里吸引了很多洋商,光上月就有四五家厂开建。大冶更是气象兴盛,大公子回来都说夸比开滦大了十倍有余!铁路、煤矿这些也是进度很快,而且到现在每天都还有一两艘送洋机器和设备的船过去。”
“此人才华横溢、心思缜密,却也是心腹大患,既不能为大总统您所用那也该他倒霉,不过他这样耗尽财力搞工商也是好事,一来折损元气,二来等大军一到,也省得我们再费力气了。”
“呵呵,也只有杏城你看到了这点。”袁世凯夸一声后,双眉挤到了一起说道:“此人这套东西还是有可取之处,你想办法找些人来研究研究,我们现在就一个大沽制造局,机器虽添置了不少,但那边毕竟是洋人地界,所以此次等〖日〗本款子和军械到了后我准备在巩县也搞个大厂,让萨镇冰来管此事,顺便把大沽也搬过去学他那般搞大点,〖日还是不可信的,咱们总要防一手才行。”
杨士琦点点头刚要说话,扭头见到王揖唐弯着腰,满脸奴才相带两个〖日〗本特使沿通道一路走来,心底冷哼声:“也不见他对大总统这么客气过,倒把〖日〗本人当成了主子!这些〖日〗本人觊觎满蒙实在可恶,等平定了南面休养几年定要好好收拾他们。”
这幕景象也让袁世凯表情也不自然的变了变,咬咬牙根恢复常态后才说道:“这些〖日〗本人就知道趁人之危,甲午年时算了,不说了,过了这关老夫也总要收拾收拾旧账。”
两人的话语中,〖日〗本特使鞠躬坐了下来,一声汽笛后火车缓缓向天津驶去。!。




辛亥大英雄 第二零二章 决裂(上)
“颢玉(慕容翰字),都安排好了吗?”
轿车向张园驶去,骑兵几乎将车窗外的阳光完全挡住,车内杨秋捧着汉格尔给自己的远东经济调查报告认真研读()。说来可笑,这份报告居然是华尔街美亚协会用两年时间完成的,反而他自己花尽了心思也没找到几份较为详尽的清政府关于全国工商和经济的调查报告。
慕容翰带起了眼镜,文秀的脸颊上有些润红,看得出第一次参加这种全国核心会议让他非常激动,介绍道:“炳麟先生已经就各类议题和北洋、民党达成了一致,除了让统一党加入联合执政还需要您今天定下来外,其余议题都已经谈妥。”
任何重要谈判等首脑出场几乎都已经完成,后续无非就是个公告而已。此次也毫无例外,在所有议题实际上已经完成就等签字生效时,杨秋可以把更多心思放在未来。
他的心思甚至已经越过了统一战争,开始转向战后的国家和经济重建上。
这份报告给了他国家经济形势的大致概念,报告中美国认为中国经济总量可以占到世界的百分之七至百分之十之间,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原材料出口,但190年收入依然达到了335亿两白银,折合成银洋或者日元是左右。这个收入水平与日本相当,但人口却是日本的九倍。虽然这个统计里有个很大问题,那就是苛捐杂税和厘金较多,不过从最早的三省来看,厘改税减少了中间环节的盘剥后实际税收应该可以持平或者超出一些,此外由于庚子年赔款导致海关绝大部分由英法等国把持,无法自主关税定价,所以根据美国估算,关税被统一定在5%舌,光这点每年要流逝至少冂两之巨。
如果加上这笔钱那么年财政收入应该可以达到4两·约合也就是68亿银洋或者西南民元,折合美元大约为3,考虑到国土、人口和需要支付的《辛丑条约》赔款,人均一。基本上可以算“非洲”水平。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串数字那么美亚协会估计早就打退堂鼓了,人口和资源利用率是这份报告中反复提到的两个词。按照华尔街的计算方法,4人口每人增加1元收入或消费,就意味国家将增加6千万左右的财政收入,同样中国目前的资源资源利用率也仅仅是美国的10%王右,按照美国的算法每增长10%,国家财政就收入将增加一倍()。
所以美亚协会认为远东有着巨大的潜力可挖·按照人口和各类数据分析,如果能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用更为合理和科学的手段发展工商业,同时促进农业发展的话,年增长率将远远超过美国(基数低,增长比利会显得很高)。
当然华尔街这么积极也是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对他们来说,中国国民购买力的增强意味着可以出售更多商品·甚至还乐观认为,如果十年内中国每人消费0美元美国商品,那亿美元!相当于目前美国国民产值13倍!这还没算十年内的人口增长率!所以华尔街是最积极鼓吹世界各国承认民国政府的组织·只可惜目前的美国还属于绝对的畸形侏儒,在远东的话语权甚至不如日本和比利时这等小国家,眼瞅着人家大把大把捞银子没点怨气是不可能的,所以当杨秋强势崛起并逐步开放西南一亿人口的大市场后,可想而知鼓舞了多少美国商人。
汉格尔给杨秋这份东西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想劝说他进行更积极的经济改革,开放更多的市场以换取贷款。然而在杨秋看来美国的想法有些太激进,就算他能统一国家,想要拿回全部关税自主权也是很难的,因为这涉及到世界头号强国·也是保守之风最盛行的英国的利益,所以最多只能拿回对英国损失不大的北方和西南关税,重要的占据了全国近一半的东南关税短期内是看不到自主定价的可能。
不过他还是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自己肩膀上足以压垮任何人的责任!平行世界里辛亥年中国经济占世界98左右,新中国成立时却下降到不足1,辛亥年人口是4·新中国成立之初依然是4,三千八年时间内经济人口居然毫无变化,亏得民党还有脸自称黄金十年。
历史雄辩地证明,稳定有多么的重要,哪怕再烂的统一也比最好的分裂要好!自己应该勇于去承担起这个责任。
身为后来者,如果安于自己赚钱享乐是失败的,如果以军阀的模式发展也是失败的,更失败的是想要成为领导者,就必须有大国眼光()。这就像历史上的国共合作那样,主席在和委员长握手前,全世界都只把他看成军阀!只有当你参与进国家管理,目光超脱地域才能被国际社会认为是有资格成为国家领袖的人物。
而且想成为开国的领导者,也需要承担更大更多的责任,决不能破坏建立起来的规则,如果今日不加任何理由就对北洋开战,那么将来别人也可以这样做。如果当一辈子总统,那么将来出现另一位强人后也会当一辈子,就算当不了一辈子,也会在下台前以铺路、提拔等等手段做一辈子隐形的“皇帝”!所以一。杨秋推开车门,望着已经等在门口的袁世凯,嘴角缓缓勾了起来。他今天不仅要找个理由,也第一次不想用军礼来见这个人一。他需要一次握手!
沿着士。兵们用身体隔开的安全通道,杨秋双臂微微摆动,步履稳定和迅捷,当他走到袁世凯面前时,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伸出了手:“杨秋见过大总统。”
那一刻,世界是静止的。
陪伴在袁世凯身边的朱尔典瞳孔微微张大,美国公使嘉乐恒,华尔街银行团代表司戴德和汉格尔相视一笑,德国公使克劳兹面含喜色。宋教仁、伍廷芳和蔡元培吃惊愕然,章太炎和张孝准自信微笑,慕容翰和顾维钧只剩下骄傲。梁士诒傻傻的·杨士琦面带愤怒,而最精彩的是袁世凯!矮矮的冬瓜身材本身就矮了一个头、粗短脖子上那颗大脑袋需要微微仰起才能观察他,目中异色连连,嘴巴更是吃惊的张开·甚至能看到喉结蠕动的愤怒。
从未有人让他这样过,自从踏入这个国家的中枢后他还未见过有人就这样走上来想和自己握手,既不称卑职,也不叫下官,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自称名字,然后仲出手来!!
就连洋人都会先弯腰行礼!
可面前这个年轻人却一点弯腰的意思都欠奉。
毫无疑问这个举动惹恼了所有北洋一系,袁世凯心底更是不自觉地升了愤怒和警惕还好他懂得隐忍,所以不断告诉自己,需要忍耐()!只要再忍两个月¨一日本贷款和军械全部到齐后,自己就不需要再仰头看他!
“哈哈少年出英雄,这才是吾辈汊家男儿的本色,辰华非寻常人也。”无论他怎样的机智,怎么样的夸奖掩饰,都无法避开那支伸手来的大手。
两只手慢慢握到一起虽然时间极短,但机灵的戴天仇还是迅速抓拍下了这个瞬间。
当著名的华尔街日报以美元价格买下照片的美国使用权并刊登在头版后,评论员甚至配上了这样一句话《年轻和权贵、远东权利即将交接》。
一个月后出版的时代周刊也毫不吝啬把这张照片放在了封面上旁边还陪有杨秋身着新式军装检阅军队敬礼的照片,封面下刊印的标题是。“令人惊讶的中国年轻人,自信、努力、勇于牺牲、不畏权贵,他已经成为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人之一!”
德国记者的配图显然更加附和德国人的审美观,因为他选择了拍摄杨秋修长、高大而干练的背影,背影前是两张胖胖却错愕惊讶的脸庞,一个大胖子自然是袁世凯,另一个却是为他撑腰的德国远东头号敌人朱尔典,照片没有配标题,但每个德国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
在远东巨变的时刻苦苦追赶的德倜取得了一比零的领先!
作为资深外交家,伍廷芳最清楚这样一次握手意味着什么,甚至情不自禁的推了把宋教仁:“遁初一。要不你也去握个手?”宋教仁心里苦笑摇摇头,他可以去握手,却知道自己肯定无法做到那种洒脱和自信,与其被记者们拍到紧张和局促还不如老老实实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做好事情。
脸色刹那的微变后,袁世凯的脸色又恢复了红润,他声音洪亮,故意撇下让自己出丑的杨秋,拉着宋教仁状似亲昵,如果不是情报从多个方面确定他被气得在床上足足躺了一个月,杨秋甚至想回去把方瑞撤职。
“真是让我惊讶的一次握手()。”朱尔典抢在嘉乐恒前走到杨秋身边,微笑看着他用标准的京腔问道:“我是该称司令官还是巡使。”
“尊敬的公使阁下,我更希望您直接叫辰华。”
会谈前杨秋就知道朱尔典会出席,所以并不惊讶见到这位影响了中国历史走向的人物,和蔼的笑容,发福的身材,还有完全中国式的打扮,如果不明白他的底细,根本没有人会将这位老人和臭名昭著,甚至百年后都还在毒害西藏的涉藏问题四条挂钩。不过此时杨秋没给他提出这四条的机会,因为他故意压制了入藏时间,只是在西康和云南摆出两线包围的架势稍稍威慑下,因为他很清楚,两年后自己有大把的时间去彻底解决整个西藏问题,甚至还能借此影响英国的远东政策!
当然,这步棋一。需要慢慢走。
朱尔典眯着眼睛,他也在悄悄打量这个给他带来了无数烦恼,使得扬子江上游出现一个巨大漏洞,连白厅都多次询问担忧远东会失守的年轻人,慢慢点点头:“我喜欢这个名字。”
“谢谢您的赏识,事实上我也非常的喜欢英国,在成为军人前我就梦想成为纳尔逊将军,我至今还记得他的话。”杨秋丝毫不让的与他对视着,呢喃的重复着那句骄傲:“英格兰需要每个人恪尽职守。”
朱尔典一点都不动容,依旧是那副淡然的神色:“谢谢辰华的夸奖,纳尔逊爵士是英格兰的骄傲,他鼓舞了一代年轻人。只可惜一。辰华学习的不是海军。”
“是啊,事实上我现在连一艘巡洋舰也买不起。”
“可是你的军队却在已经快进入西藏和南钦。”朱尔典寸步不让:“我认为辰华应该节制军队的行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冲突。”
杨秋点头赞同:“谢谢公使的提醒,我一定会告诉士兵确保贵国利益不受损坏。”
朱尔典也看出了刚才那次握手的意义,更清楚现在英国已经不可能从欧洲抽身来远东进行一场未知的战争,作为在华多年的外交政治领袖,明白这是个修复两者关系的好机会,故意皱皱眉:“我知道,大英帝国和辰华存在一些小小的误会,但请理解我们对德美进入扬子江后的担忧,我们认为如果放任德美进入扬子江甚至西南,甚至会引发一些不友好的冲突,而且这会严重损伤大英帝国的利益()!”
杨秋就知道他会这么说,早就胸有成竹的说道:“请恕我直言,我并不认为这会损失贵国的利益,恰恰相反的是,因为各国的互相竞争,促进了西南商业发展,贵国在西南的利益不仅没减小,反而得到了极大地增加。根据我们的统计,在过去的一年中西南与贵国发生的交易总额甚至比辛亥年增加了百分之十,这可是价值数百万的利润。”
杨秋没说假话,在他入住西南引入德美后,看似瓜分了原属于英国的那部分利益,但事实上因为厘改税的推行,政府效率的提高和工商改造,发展铁路公路等等措施,减小了中间流通环节的成本后,英国在西南的利润的确增加了很多,虽然没有拿到类似德美得到的大订单,西南政府却也向英国商人采购了数百万的机器和设备,而且贵州在推行种植烟叶计划中,也是怡和洋行拿到了南美烟叶种子的采购权,仅此一项上就带来了价值十万英镑的商业利润。
1...100101102103104...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