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良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鸢时
只有锦华忿忿地让问兰把南珠还了回来,韶华瞥见问兰战战兢兢地把锦盒地回来,戏谑地拿起那串项链,对问兰说道:“回去告诉七娘,徐子昂很快要当驸马了,让她收心吧。”这串珠子怎么说都要值不少钱,锦华不要更好,她本来就不乐意给,只不过家里每个女眷都有份,若少了她一件,省得别人嚼舌头罢了。
问兰不敢多问,只是恭敬地点头福身离开,心想其实锦华也没必要眼红韶华的赏赐,就算她能进宫,也不得可以和韶华一样得到这么多。
“五娘子,您看看,这顶华盛多漂亮,配您今日的打扮真真好。”初荷将一顶精致的蜻蜓歇荷点翠华盛给韶华戴上,明艳的荷叶与温润的玉蜻蜓相映,显得精致华丽,再配上韶华这一身水绿色的长裙,更是如同温玉芙蓉般漂亮。
韶华望着铜镜里的人影,笑容寡淡得连自己都有些陌生,如若不是因为今日辛子萱让人过来相邀,她根本都不想踏出房门。
刚走到半路,就看到迎面而来的攸宁,许久不见的少年变得越发成熟稳健了。站在阳光里,犹若天人般惊艳,只不过在他开口说第一句话时,形象立刻从云端掉了下拉。他揶揄地打量了韶华一下,嘴角弯起好看的弧度:“我还以为你去了趟皇宫,连门槛都高了,正准备亲自过去请你过来呢。”
“你怎么会在这里。”韶华有些愣。
“我为什么不能在这里,不知是我,爹爹和阿娘都来了。”攸宁的笑容很灿烂,让人有些晃眼。
“怎么回事?”韶华把眉头都皱成一团毛线,虽说凌氏和辛夫人走得还算亲近,可是这么一家人特意上门拜访还是头一回。而且辛茂山今非昔比,先帝钦封为定西侯,算是半个皇亲国戚了,就这么跑来李家做客,难道就是为了看望辛子萱和小团子。若是这样的话,辛子萱特意让人过来喊她出席,又是怎么一回事。韶华忽然戒备地瞪了攸宁一眼,“你是不是跟他们说什么了?”
被韶华这么一瞪,攸宁显得不大高兴,“是啊,我跟他们说我要娶你,所以爹爹和阿娘就来看媳妇了。”
韶华叉腰娇怒,伸手就要敲攸宁的头,但没想到一年不见他个头又拔高了,根本敲不到,只好退而求次踩了他的脚。“你是找死,调侃我很过瘾是吧。”
攸宁吃痛地跳开一步,龇牙骂道:“你还真的下狠心踹啊,我可是……定西侯府的小侯爷!”攸宁可是了半天,在韶华得意的坏笑中,只得憋出一个称谓,结果把韶华逗得捧腹大笑。
看他憋得一脸通红,韶华极不给面子取笑,“还小侯爷呢,我看小猴子还差不多。”笑得她眼泪都要飘出来了,“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攸宁不情愿地转过身,不理她:“你去了不就知道。”亏他还特意过来寻她,想提前给她一个提醒,既然韶华这么不领情,他也懒得开口,打算等会看韶华失态的窘样。这么想着,连脚下的步伐都轻快起来,苦了比他矮了大半截的韶华要一路小跑。
跟着攸宁踏进煦园时,韶华整个人愣了一下,感情这是家族聚会,怎么连李勋卓也到场了。眼角瞥了攸宁一下,见他嘴角得意飞扬,心里怨恨他既然知情居然不透露一下。一一拜见过所有人之后,韶华乖巧地站到凌氏身后去,面对着笑得一脸亲切的辛夫人以及坚持对外不苟言笑的辛茂山,韶华觉得头皮有些发麻。而意外的是凌氏和李勋卓也坐得端正,好像有什么重大的事要宣布似的。
“五娘,你过来。”辛夫人招手让韶华到自己身边去,韶华迟疑了一下,目光探向凌氏,见她点头才走过去。“别担心,今日只是过来和你爹娘商量个事。”
“什么事?”韶华觉得心都被提到嗓眼上去了。
辛夫人似乎故意在掉她胃口,顿了一下,才笑道:“你可愿意认我和侯爷当爹娘?”这一句话如同平地生雷把韶华哄得满脑如同一窝蜂,太过直面冲击让她顿时不知道说什么好。攸宁仿佛早就预料到她会有这个表情,在一旁笑得贼得意。
凌氏见女儿竟然在这个时候犯傻,着急地喊道:“你做什么发愣,夫人在和你说话呢。”没想到亲家没做成,竟然还捡了亲戚,凌氏越发地笃定当年那个道人所说的话,韶华果然是个贵人命,否则怎么会这么多人相中她。
辛夫人笑了笑,伸手抚上韶华的脸颊,“是我不好,没提前打个醒,把五娘吓着了。”然后又恼了攸宁一眼,“我方才明明和攸宁说过了,一定是这小子给忘了。”
攸宁耸了耸肩,不以为意地说:“阿娘,我可没忘,只不过是想给小丫头一个惊喜罢了。”韶华抬头睨见攸宁得意的表情,心里把他臭骂了好几遍。
辛夫人没理会儿子的调侃,温柔地拉着韶华的手问道:“五娘,你是怎么想的。不要紧,你要是不愿意就算了。”
韶华立刻点头如捣蒜,激动地叠声道:“愿意,我愿意,一百个一万个愿意,只是太太意外了。”她怎么可能不愿意,这可是她千想万想都想不来的事,没想到竟然可以成真,哪怕是干女儿也好,能喊他们一声爹娘,韶华觉得一定是自己上辈子积德够多。看到辛茂山夫妇的笑容,韶华没忘记自己现在的身份,于是犹豫地回头看了李勋卓一眼,弱弱地问:“爹爹,阿娘,可以吗?”
李勋卓淡定地点了点头,凌氏笑开口先是责备,脸上却笑得一片灿烂,然后又客套地对辛茂山夫妇赔礼:“你这傻丫头,侯爷和夫人看得上你,这是你的福气。诶呀,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傻丫头。侯爷,夫人,您别介意,这丫头从小在外祖家长大,没什么规矩。”没想到韶华真是一个富贵命,走到哪里都是招贵人,早知道她就早早把她从普安带回来了。
双方父母显然是互通了消息,只等当事人来表个态,如今态度也明确了,辛夫人说话也轻松了许多。“没规矩才好,有规矩的娘子一大堆,我还瞧不上。攸宁一早就惦记着五娘的好,总是嚷嚷着要是有这么一个妹妹就好了。而且萱儿的命,小团子的命,也都是托了五娘的福才保下来的。要是能有五娘当女儿,这可是我的福分。”她一边夸着韶华,还不忘损攸宁几句,让攸宁既高兴又无奈。
辛夫人客气,凌氏更加不敢放肆,口气都谦逊起来。“夫人说的客气话,能给侯爷和夫人当女儿,这才是五娘的福分。”
辛子萱哄着儿子在旁边听不下去,只好打断了她们的客套话:“二婶婶,您就别和我阿娘客套了,我阿娘最不擅长这些的。”她这一开声,打扮得喜庆可爱的小团子也兴奋地在辛子萱腿上跳起来,露出一口天真无齿的笑容,把众人都得哈哈大笑。她托着儿子的双手,被他跳得有些累,无奈道:“你们瞧,团子都开心得笑开了,来个你姑姑,呃,这下子应该是叫姑姑好,还是姨姨好。”
被辛子萱这么一说,众人也都困惑下来了,韶华连忙接过小团子,小团子立刻兴奋地扑向韶华,把她逗得十分开心:“都好,团子喜欢怎么叫都行。”
见满堂气氛一片融洽,攸宁慢腾腾地走过来,幽幽地开口:“团子怎么叫是团子的事,你不觉得你应该改口了吗?”
韶华脸上一赫,连忙把小团子抱回给辛子萱,走到辛茂山他们面前,正正经经地行了跪拜礼,激动地喊道:“女儿拜见父亲、母亲。”
忽然又多了个女儿,辛夫人显得特别高兴,连忙起身将韶华扶起来。“快起来,让母亲看看。”余光瞥见丈夫的无动于衷,不满地抱怨:“多了个女儿,你没什么想说的吗?”
辛茂山憋了半天,说了一句,“挺好。”满场的人都给乐了,特别是小团子,更是兴奋地跳脚,把辛茂山笑得一脸尴尬。
名门良婿 第205章 好事多磨
简单行过认亲仪式,辛茂山表示这么大的事情,还是要跟李阁老知会一下。辛子萱抱着小团子,也表示团子好久没有去给曾祖父请安,凌氏自然不甘落后,于是大队伍便浩浩荡荡地朝李阁老的泰和园去。
跟着众人走到半路,韶华揪着攸宁的耳朵一把扯回碧梧轩,“快说,你到底和爹娘说了什么,为什么无端端跑来认我当女儿。”虽然说她打心眼里高兴,如此一来,两边都是爹娘,又不用担心说漏嘴。
“这不正好吗?”攸宁大咧咧地坐到椅子上,扯开笑等着韶华夸奖,“话说你还没叫我一声哥哥呢,来,喊一声听听。”终于能让韶华吃一回瘪,攸宁笑得特别贼。
韶华瞪着眼睛走过去,伸手就是一个爆栗子,“臭小子,又占我便宜。”能认回爹娘是好事,可是想到竟然要喊攸宁做哥哥,韶华心里那个怨恨啊。“你真的不说是吧?那我自己去问。”
“等等,你给我回来!”攸宁伸手拉住韶华,无奈地摇头:“你知道那么多干嘛,反正事情就这样啦,一切都往美好的方向前进。你就当白捡了一个大便宜,将来出门时,还多了一副爹娘给你贴嫁妆。哎呀!这么算起来,我都想当娘子了。”
“不要脸!”韶华眉头一抖。
“你说谁不要脸!”攸宁立刻跳脚起来。
韶华翻了个白眼,“这里就我们俩人,很显然就是说你好吗?”见攸宁气炸的模样,韶华忍不住还是笑了出来,“你要是个娘子,我看这天下也就没人敢娶你了。”
“谁说的,严恺之都敢娶你,为什么就没人敢娶我。呃……不对!我又不是娘子,干嘛要嫁人。”攸宁差点被绕晕了,抬起眼看到韶华脸上笑容凝住,显得有些不自然,不禁疑惑道:“又怎么了,我又没说错话。”
韶华扯起嘴角,露出一朵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难过地说:“他想娶都娶不了了。”
攸宁被说懵了,急忙拦住她欲哭的表情,“怎么会娶不了,你不喜欢他了?”
韶华拼命摇头,神情哀伤,却掉不出眼泪,“他回不来了,太后说他可能已经……遭遇不测了。”一想起这个消息,她的心情就难受得要哭出来,但总觉得不可思议。
攸宁立刻拍桌而起,一脸神情肃穆:“胡说!前两天我才看到兴勇伯府的人在打扫,连大门都新漆了,我还特地让紫英去打听,府上的人说是兴勇伯夫人和严恺之要回来了。”看着荒废了那么久的兴勇伯府忽然变得热闹生气,攸宁心里也觉得高兴。
韶华收起哀伤,傻了表情,“可是、可是除夕那天,太后明明和我说过……”难不成她被耍了?可明明她记得那日看到兴勇伯夫人的时候,她也没告诉她,严恺之回来了,而且表情寡淡肃穆,似乎有些凝重。
“我听说大年二十五、六的时候,有人就看到一个可疑的人影站在兴勇伯府门口很久,但因为大门锁着,所以那人也没进去,站了好久才离开。没过不久就听到府里有人声,虽然大门还是紧闭,但很显然里面是住着人的。”攸宁慢悠悠地开口,“咱家跟兴勇伯府就算是隔了条巷子,里面有什么动静还是知道的。所以,我和阿娘商量过了,就当做是成全了‘二姐’,收你当义女,然后再寻个机会上门说你们的事。”
攸宁知道李韶华就是辛子墨,辛子墨就是李韶华,可是别人不知道。为了帮韶华和严恺之牵红线,让他们顺理成章地在一起,攸宁可算是煞费苦心,非扯着母亲要她认韶华当义女。辛夫人对韶华是颇有好感,但认女儿这种事又岂是随口说说,攸宁只得搬出辛子墨的身份坐镇,又牵扯出弘方的恩怨情仇。和韶华一样,攸宁对弘方可谓是敬而远之,实在不希望韶华重蹈当年的覆辙。
或许是辛子墨牵动了辛夫人内心的痛,而且严恺之确实是她满意的女婿人选,问过了辛子萱的想法,没想到姐弟俩倒是想到一块儿去了。早就知道韶华心事的辛子萱举双手支持攸宁的提议,又举例了不少韶华和辛子墨相似的地方,让辛夫人越发地感觉韶华就是上天弥补给他们的安慰。所以才会特意挑了个黄道吉日,一家子正正经经地上门拜访。
“可是,太后说要让我和亲。”听完攸宁的话,韶华顿时觉得哭笑不得。
想到那雍容华贵的妇人曾对她说的话,韶华思前想后犹豫了很久,始终找不到破绽,后来她只能自我安慰。若不能嫁给严恺之,至少替他去可以陪着兰芝,至于其他的,韶华的心早就被太后那一句“恐遭不测”给搅得心烦意乱,无法正常思考。
攸宁夸张地跳开一步,不可思议地看着韶华,听她一脸沮丧地把太后召见她的事情重复了一遍后。攸宁气得跳脚,咋呼道:“我看你的脑子是去年在冰水里泡傻了吧,因为严恺之死了,所以你就自暴自弃想要去和亲,再不济还有世子啊,难道他就这么比不上一个要死的多罗王?”忽然间,攸宁很同情弘方,以前辛子墨为了不惜那个嫁给他而跳车,现在韶华为了不想嫁给他而自愿和亲。堂堂一个世子爷沦落到被一个小娘子连续嫌弃两次,光是想想就觉得挺怄气的。
韶华的脸觉得有些羞臊,不悦地反驳,“你是站在谁旁边的!我不是一时急懵了嘛,太后摆明就是让我在和亲和嫁给弘方之间选一条路,我自然只能选和亲。”上辈子死都不愿做的事,她这辈子也不会想要去尝试。
“那你就不能选第三条?”攸宁见韶华无辜的表情,有点想要咬死她的冲动,“你就没想过,如果你两个都执意不选,太后难道还会逼死你不成,好歹你现在是李阁老的孙女,再不然还有我们呢!”
攸宁一句还有我们让韶华顿时红了眼眶,她吸了吸鼻子,不甘心地说:“那如果现在让你去多罗当驸马,或者让你娶柔婉,你会选哪个?”
“当然是……这个能比吗?”攸宁差点就说当然是娶柔婉,想想不对,他要是娶了柔婉,估计不到三天就得被太后拎去训话。幸好脑子转得快,立刻跳出了韶华的圈套。“谁说我一定娶!”
韶华叹息取笑:“你也犹豫了对吧,对方可是太后,你身后又还有父母,除了选择还能怎么办。”
攸宁皱起一双好看的眉毛,心里觉得不舒坦,“难道真的要你去和亲?”
好不容易放下的心又被提起来,“我也不知道,总之太后说过,到时会派人过来。这件事我对谁都没说,因为我心里没谱。”心想如果这次再逃婚,会不会侥幸,还是继续重蹈覆辙。思前想后,攸宁最终还是坐不下,一拍桌子决定要去找严恺之问清楚。韶华没来得及拦住他,看着他风风火火的背影,私心希望攸宁真的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
韶华在屋里等了许久都等不来攸宁的消息,但是没想到却把李斯年等上门了。左右张望他身后并没有跟着周嫣,心想李斯年该不会专程来找她谈话的吧,又见他一身官袍未除,想必刚刚从衙门回来。
“二哥哥怎么来我这里。”韶华急忙让人给他倒茶,看着李斯年抿紧的唇瓣显得十分严肃,她笑着打破了压抑。“正好来尝尝我这新做的点心,二嫂每次都来我这里吃大半盒,回头你替我捎带一些给她。”
李斯年则望着这个堂妹,心里百般犹豫,忽然压低了嗓音说道:“严恺之回来了,你可知晓?”看到韶华轻轻点头,他面有讶色,“那他要可上门寻过你?”韶华手上动作顿了一下,又摇摇头。
韶华见李斯年欲言又止的模样,心里有些紧张,“二哥哥,是不是他出了什么事?”
李斯年头一回发现不开口比开口还难,可是却又不知道怎么说好,“方才我从宫里出来,圣上问我,严恺之可配得上定西侯之女。”这让他怎么回答,谁不知道定西侯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他家长嫂,二女儿虽然过身,可却是三王府世子妃的身份。如今不说定西侯没有女儿了,就算立刻有,那也赶不及了。
“什么?”韶华猛地抬头,对上李斯年的眼眸。
李斯年有些怔怔,“你先别担心,圣上只是这么问而已,谁不知道定西侯只有两个女儿,而她们又都早已出门。想必圣上是懵了,因他只是随口提起,我一时也没在意,现在想想到觉得可笑。”李斯年努力自圆其说,但怎么解释都觉得牵强。
“义女算不算女儿?”韶华感觉自己再次被那对母子耍了。
李斯年被韶华一打断,疑惑地歪着头看她,只见韶华讪笑地指着自己,“前儿我刚刚成为定西侯的义女,不知道圣上的话还算不算数。”这总不会是凑巧吧,她刚刚认过定西侯夫妇为父母,弘弋就问李斯年定西侯的女儿配不配严恺之。要说是辛子墨,别说配不配得上了,只怕严恺之都不一定能配得上。可是换了个人,就不一定了。前头有太后给她先蒙了一道,把她骗得伤心欲绝,心灰意冷,后边跟着皇帝有意无意地把他要给严恺之牵红线的事透露给李斯年,这不摆明了就是母子双簧。韶华努力回忆,自己好像也没去招惹到这两位贵主子,怎么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
李斯年猛地回过神,顿时觉得心中的千斤大石落地,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一拍大腿,痛快地笑道:“我就说,圣上把他当成自己的心腹,怎么可能连着点事都不愿意成全他,害我白白替你们捏了这么一把汗。”李斯年是真为韶华担心,从一踏进家门,他就犹豫着要怎么跟韶华开口解释。
如今扒开乌云见天日的感觉,简直就比他当年考中探花来更让他兴奋。
名门良婿 第206章 圣旨(1)
严恺之一身碧青色的长衫,腰间系了一条墨色玉清边绣遍地缠枝纹的腰带,削瘦的肩头显得整个人更加精壮练达。只是往日的白皙不再,烈日暴晒过的脸庞显得黝黑粗糙,飞扬的英眉下一双漆黑深邃的眼眸显得十分传神。眼神锐利威严,目视前方,手持长剑,挥剑破空,武动间衣袖于半空勾勒出笔直而刚毅的线条。一招击中,抽剑退身,剑随身转,待他身影在空地站稳,三米开外八个稻草人全部草头落地,干脆利落。
看着英九吩咐奴仆把稻草人搬走,严恺之将佩剑放置一旁,抓起搁在墙角的紫藤木长棍。打磨得光滑油亮的木棍看似普通,用力挥出,扫出一阵棍风足以令人发骇。
宋煜坐在一旁,慢悠悠地拨着茶盏里的茶叶,轻声啜了一口,露出一副陶然知足的样子。看着严恺之练完剑术又耍棍法,打完长拳又练大刀,只差把十八般武艺都拿出来过一遍。只不过看似清隽秀雅的严恺之实打实凿从军营里混大的,而人高马大威武壮硕的宋煜却是十足的手无搏鸡之力,夏日路过池塘,看到青蛙跳过都会吓得他失声尖叫,被弘弋摇头感叹他是一丈木头九尺空。
被皇帝取笑宋煜自然不敢反驳,只得傻傻地反问一句,那剩下一尺干嘛的。被严恺之听见了,扬起嘴角坏笑道:“剩下一尺不安在你脑袋上吗?”弘弋闻言立刻捧腹大笑,宋煜茫然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原来严恺之是在嘲笑他木头脑袋,不会转弯。
“宋煜,你说你还是个举人,我真得让人去查查当年监考官有没有徇私舞弊了。若经查实,我绝对严办。”弘弋每次都怀疑宋煜肚子里的文化掺了多少水,可是每次都如此说说,关键时候还是喊宋煜跑前跑后的出主意。
望着那一身碧青长衫被染成烟雨水墨,宋煜忍不住道:“你都摆弄一整天了,难道不累吗?”他光是看着他飞檐走壁跳来跳去就觉得眼皮辛苦。
严恺之侧过脸,扫了他一眼,见宋煜捧着一盘山楂嚼得正起劲,好不容易消下去的肚腩又日渐增长。他嘴角微微颤了一下,收起长棍,转身就要走出小院。哪知宋煜眼尖,看他身影移动,立刻把盘子放下,以最快的速度圆润地滚了过去,才堪堪挡住了严恺之的去路。
“走开。”严恺之凛下眼神,把宋煜看得心里一颤,忙咽了咽口水压惊。
“不是练得好好的嘛,怎么不继续了。”宋煜极大限度地发挥他的厚脸皮,谁让他是奉职看着严恺之行动,哪怕他要上个茅厕,他都得跟在门外候着。想想宋煜觉得自己有些憋屈,他堂堂安庆侯家的郎君,竟然落得小跟班不说,还得寸步不离跟着上茅厕,要是传出去安庆侯应该头一个把他抹杀了,省得贻人笑柄。
“练完了。”严恺之想不通皇帝怎么会让宋煜来盯着他,几乎从他早上一睁眼就看到一个圆润的身子在屋里转啊转,一见他醒来,就忍不住兴奋地聒噪起来。
若不是因为他每每仗着皇帝撑腰,严恺之真想把他全身骨头全部脱开再安回去,听他哀嚎总比听他啰嗦好。
“练完了,要不我让人给你沏茶吧。”宋煜笑得一脸谄媚,“圣上对你可真好,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赏赐不说,连桌椅床榻都给搬来,我看就差把御膳房的油盐酱醋都凑齐了送来。”
自从皇帝下令让人整理兴勇伯府,顺手一挥,让人把以前没用的摔坏的家具用品全都扔掉,差什么直接从宫里搬出去,银子不够就到内务府报。不知情的人还以为皇帝是要建行宫,哪有给臣子整理府邸的同时,还附赠一起起居用品。不过兴勇伯府其实没太多东西需要丢,或者说兴勇伯府本来就没什么东西,反正上头有皇帝撑腰,负责的内监更是大手笔,谁让严恺之是皇帝跟前的大红人呢。
宫里的人都知道,当初逆臣造反的时候,是严恺之以身挡剑,护住了先帝的性命,后来又负伤出宫捉拿逆贼。尽管先帝最终还是未能保住性命,可是严恺之的功劳却是记在皇帝心里的。整整一年的杳无音讯,所有人都在替他捏一把冷汗,所以当他重返复命时,那些跟着他的士兵们全都都雀跃欢呼,一个个大老爷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你若稀罕,就都搬走。”严恺之知道宋煜绝对不会放他离开视线,忿忿地走回来,坐在宋煜的位子上。
见唯一的座位被严恺之霸占,宋煜撇了撇嘴,只好站立在旁,高大的身躯正好为严恺之挡住了太阳。“我可不敢,这可都是御赐。”虽然他心里稀罕得要死,可也只能没事过来蹭蹭。
“二爷可说了什么时候能让我出去?”严恺之觉得一肚子窝火。
这一年自己在外餐风宿雨为皇帝东奔西跑,好不容易刚在除夕前把他的东西全都呈上,满心以为能得到一个如愿的奖赏。结果奖赏不说,皇帝让他在宫里小住几日,让他待除夕夜便知分晓。听闻太后诏令臣女进宫,心里正窃喜,心想皇帝原是这般体谅他,竟能让他提前见韶华一面。哪知,等不来伊人踪影,却听到太后寝宫的一句惊雷:李五娘自愿和亲替兰芝回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