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青梅小道姑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黑线
父子同心,其利断金。刘据站在他这一侧来,是一个好兆头。
公孙丞相被刘据这番话轰的外焦里焦,谁能料到己方阵营里的首领突然倒戈呢?
好在他对这个外甥的性情颇为了解,又在朝堂上划船划出了心得,立即心领神会地调转了船头,举起笏板,上奏道:“启禀皇上,出兵不扰民需在当下就做筹划,耕种之后就抽取徭役,粮库和武库都需要重新捡点。”
此时的刘彻,公孙丞相说什么他都极为大度,立即挥手道:“此等事便烦劳丞相和大司马仔细思量了。”
群臣们三三两两,交头接耳地离开。
金日禅笑着对上官桀道:“太仆大人,这下您想上战场的愿望可以实现了。”
上官桀瞧了眼霍嬗,“霍大人只怕也有此意。”
刘进在皇上面前举荐了霍嬗,霍嬗又是霍去病的儿子,怎么说,霍嬗都有极大的可能会在军中担责。
皇上身边的太仆、奉车都尉、驸马都尉不可能一下子出两个人上战场。
上官桀觉得心塞。
上次太乙观建造之职,他败给了霍嬗,这一次,只怕又会因此失去机会。
难道,他这一辈子就止步于太仆之位不成?
瞧见上官桀掩饰不住的敌意,金日禅湛蓝的眼珠更加的蓝了,就像没有云彩的天空,瞧着极为洁净,却什么也瞧不出来。
霍嬗看了看眼前这两人,内心有些厌烦,每日看着上官桀和金日禅两人假意周旋,真是难以忍受。
他装作没有听出两人的言外之意,掸了掸袖子,又扶了扶身上的佩剑,朗声笑着道:“这仗又不是一次就能打的完的,太仆大人,杀鸡焉用宰牛刀?上官安还在家养病,一时半会上官大人也走不开,不如等下次再去,直捣王庭如何?”
这话说的敞亮,又说的志得意满,像是皇上已经点了霍嬗的名了一般。
金日禅笑嘻嘻地点头附和。
谁不知道越是开头的战役,越是不可能太啃硬骨头,除了命太差的人,比如说李广,这就是给人送功劳的,越到后来,越深入,就越难打,上官桀要是有当年霍去病的本事,孤军深入敌人后方,他也就不用天天甜言蜜语地给皇上驾车了。
没有起初的战役铺垫,后面想立大功,做大将,又怎么可能?
上官桀气的要命,却又不能说出来,心中暗想,霍嬗这个小东西,真的就像霍光信中说的一样,不知轻重,明明只是只抱窝鸡,却偏把自个当成凤凰。
以为是霍去病的崽子就可以当战神了么?
霍嬗又那里会在乎他想什么?他已经转头去找刘进去了,今日太子在朝堂上的变化,让他吃了一惊,这些事情,两个他加在一起也抵不过一个刘进,与其在这里费思量,还不如直接去找刘进问个明白。
瞧着高大挺拔的身影远去,金日禅的眼睛虚眯了一下,叹了口气:“真像……”
“真像什么?”上官桀问。
“当年的骠骑将军也是这般,如同一把出鞘的宝刀,只是,霍大人没有那么利的刃,”金日禅说完,就施了一礼走了。
“像个屁,他老子还不是早早就死了,”上官桀吐了口唾沫。
公孙丞相有心堵住太子说一番早朝上的事,一直等在太子出宫的路上,太子和妻子儿女坐在车上,其乐融融,瞧见他,吃了一惊,连忙命小黄门勒住马车,问:“姨丈,你在此做什么?”
“臣……”公孙丞相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感情都是他瞎着急,不知道这个外甥怎么突然改了口?
但这些话怎么说呢?
太子若是解释,倒像是太子另有深意一般,儿子同意老子的话,难道还有什么不妥当不成?
可……获得那些人的支持多么不易啊,太子此举,会不会冷了他们的心肠?
公孙丞相叹了口气,更觉得这个丞相难做,他做了真要短寿十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熬个寿终正寝了事。
不是皇上先死,就是他先死。
可瞧着皇上的身体康健着呢,不晓得还要活多久,公孙丞相觉得自个死于非命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若是太子早日登基多好。
公孙贺瞧着一脸茫然的太子,心中更觉凄苦。
太子睁大眼睛,没料到姨丈还在为朝堂的事担心,瞧着姨丈吐吐不出来,咽咽不下去的模样,也不知道怎么解释,等了一会才道:“姨丈,早些回家,多管管表哥,表哥又在外面惹事,前一阵子撵着朱安世满长安城跑,那些侠客,向来麻烦,父皇也极其不喜欢。”
公孙丞相点头称是,太子一家匆匆出了宫,回太子府了。
两人的这般对话,不一会就传到了刘彻的耳朵里。
刘彻听了只是微微笑着摆了摆手。
公孙贺回到家里,再三回味,觉得明白了太子话里的含义,要让他夹紧尾巴,管好儿子,小心做人。
“没想到外甥竟然出息了,”公孙贺专门去了老妻的屋内,说起了早朝的事。
“怎么?”公孙夫人一边吃着果子,一边问。
刘彻年轻的时候就筹划着洗清祖宗们的耻辱,将匈奴打得屁滚尿流,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了勇猛的军队,得力的将帅,而是逐步地磨练而成,霍去病和卫青甥舅二人是他倾全国之力练就的神将。
如今,大汉将才凋零,十几年没有什么战事,刘彻怎么会不知道?他并不期望这次战争能够获得多大的成就,但这仗一定要打,以后也会就此延续下去。
以后想限制皇上兴兵不止,就推到民生上好了。
刘彻此人,是个极其尊贵的犟毛驴,一定不能在兴头上的时候,和他背着干。
太子一定是明白了这个,所以顺从了皇上的看法。
在公孙贺的心里,打不打仗无所谓,关键是军权最终归到谁的势力一方,太子能不能顺顺当当的登基。
公孙贺将自个的想法说了一遍,公孙夫人笑着道:“太子竟然听进去了妹妹的话,真是不易。每次去宫里看妹妹,妹妹都发愁,说生了个傻太子,只会和皇上对着干,一心想做什么仁君,到将他父亲衬得像个暴君了。”
公孙贺心里想,皇上还真是个暴君,但这些话怎么也不敢说出口,只敢在心里想想罢了。
转眼到了第二次大朝会,公孙丞相和大司农等人核算了各地粮库里的存粮,大司马则检点了各地武库的装备,将这些都报了上来。
刘彻点点头,等着他们下次大朝会上再报进展。
这一阵子,皇上对太子器重了不少,众臣子都感觉得到,太子每日都沐浴在英明神武的父皇浓浓的父爱之下。
刘进观察着这一切,静静地等着霍绾君的动作。
很快就要进入冬日了,刘进让东闾方带了几次消息,催促胖头鱼早些拿主意。
若是到了正旦,刘髆封了王,一定会提出让胖头鱼做姬妾的想法,刘进快要忍不下去了。
和刘进一样等不下去的,还有一个人,那便是给刘髆授课的夫子。
刘髆再次被东闾方拒绝之后,心中愤懑,碍于东闾方是霍娘子的小师兄,如今又是义兄,他无法撕破脸面以势压人。
生为得宠的皇子,多次被同一个人拒绝,是极为难堪之事。
在这件事情上,刘髆又和小伴读说不到一处去。
夫子那日走的极晚,兴许是和大长秋交流皇子学业的进程,夫子转回来的时候,正瞧见刘髆气得铁青的脸。
刘髆明白夫子和李家的渊源深厚,被夫子宽慰几句,觉得挠到了痒痒肉,又留了夫子吃宴,喝了些薄酒。
不知为何,这一晚的酒格外醉人,夫子身边的绝色美人上前侍奉的格外尽心,刘髆第一回不再熟视无睹,有了一些异样的感受。
等到刘髆醒来的时候,发现身边躺了个绝色的美人。
朕的青梅小道姑 第112章 过去
侍奉刘髆的家人子不少,但他从未和一个小娘子如此亲密过,在昨晚之前,刘髆的眼中,那些小娘子都还没有他的容貌美丽,而且个个庸俗不堪,又那里能够比得上他的霍姐姐半分。
成人之后的刘髆开始体会到,小娘子和男人是不同的,她们的肌肤和凸凹有着难言的魅惑,令人沉迷其中,欢畅不已。
即便是依旧容貌不够美丽,依旧是庸俗不堪,但她们带给男人的快乐已经让人忽略了这些,甚至爱屋及乌,喜欢上了这些。
这也许就是大侄子嘴里的成人之后在做选择的原因。
这个清晨,刘髆并没有早早起来去给卫皇后请安。
东闾方送弟弟东闾明来上学时,也没有再被刘髆纠缠。
整个早上,只有东闾明一个人在听课,讲课的夫子也是心不在焉,身边的侍女少了一个,瞧着也没有了以前的兴致。
午间,刘髆让人传话,他身体不适,夫子便立即放了假,东闾明心中带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回了家。
刘髆和夫子身边的侍女成了好事,刘彻知道时,笑着道:“这孩子到醒悟的早,和朕差不多年岁。”
卫皇后的脸色有些不好看,“李家怎么能这般不心疼孩子,本宫真是高看了他们,娼门之人,情薄如此,连贱奴都不如。”
大长秋伏在地上请罪,“都是下官的不是,没有安排好,五皇子年岁还小,并不敢拔苗助长,只备下了品貌兼优的家人子,若是五皇子有了想法,便可引导其成人,没想到那个贱婢却如此算计。”
“算了吧,髆儿身边的女人是谁,都不会忘记本宫的养育之恩,李家的吃相实在难看,虽然本宫不想让髆儿离了心,却也不愿意让他早早接触男女之事,伤了本元,是本宫想错了,李家的小动作不断,本宫念及他们本就是亲戚,有着亲近的本能,并不阻挠,可李家为了往上爬,连李夫人的命都可以不要,又怎么会在乎一个没有在身边长大的孩子,”卫皇后有些气恼,手背上的青筋高高胀起。
刘髆静静地站在窗下听,他的脸色也不好看,早上起来,他贪恋着那个女子柔媚,又沉沦了一次,这一次,刘髆清醒地体会了到了极致的快乐。
小郎君们开了荤便如食髓知味,停不下来。
但刘髆自幼在宫中长大,养育他的又是上了年纪的卫皇后,父亲年事已高,关于养身之说,他接触的并不少。
昨晚那般,并非是酒的功效,夫子带着两名娼门女子,也是准备日久,刘髆心中明明知道是中了算计,但事后也并无半点埋怨。
他想,他是个男子了,不再是不知事的小郎君。
等到卫皇后消了气,刘髆才进来请安,并羞涩地请求将那位女子收入宫中,作为他的侍妾,登记在案。
“髆儿成人了,”卫皇后看着含羞的刘髆,心中暗叹,这个孩子长得真是好。
“你说的母后都答应你,只是髆儿切记男女之事最伤身,你现在年岁未长,需要克制,免得伤了肾气。太子是十六岁方知人事,你现在也才不过十三岁,来日方长,”卫皇后语重心长地教导,还将自个的傻太子拉出来做了个例子。
“儿子记得了,昨日儿子喝了酒,糊里糊涂地就成了事,日后儿子会记得克制,”刘髆听话地保证。
“哎,这么小,就要出去开府,没有人管着,母后真是不放心,”卫皇后瞧着刘髆,实在是不放心,就算是养条狗,养了这么多年也养出了感情,更何况是这么个美貌温顺的孩子。
其实开不开府,刘髆倒不在意,他只想着如何请求将霍姐姐纳入府中,做自个的侍妾,霍绾君比他年长,如今正在相看婚事,还是得先下手为强。
刘髆收了那个名叫阿美的女子,留在殿中,做了他的侍妾,因为刘髆尚未封王,阿美也没有什么名分,待遇如同中家人子,大长秋非常不待见阿美。
不能不说,李家对刘髆的喜好研究了不少,刘髆自幼丧母,又喜欢比他大的胖娘子霍绾君,这个阿美不仅容貌出色,习得了许多伺候男子的要诀,而且比刘髆大,身形偏向丰满。越是看透了李家下的这些上不了台面的心思,大长秋就越厌烦阿美。
刘髆记得卫皇后的话,只收了阿美一个,少年郎君对于第一个女人总是怀有别样的情怀,一时之间,阿美到也算是独宠了。
东闾明和刘髆在一起玩耍的机会变少了,刘髆经常要花些功夫陪美人。
刘进知道这个叫做阿美的女子,前世李家就献了她,深得刘髆的喜爱,只不过是在刘髆封王之后才献的,比今生早了半年的样子。
一饮一啄,皆是前定。
在刘彻的眼里,儿子喜欢什么样的女人,什么时候有了男女之事,都不是什么事,他很小的时候,就通了男女之事,而且男女通吃。
如今在刘彻眼中最大的事便是两位夫人,娇憨的尹夫人,非要和同样受宠的邢夫人比谁最貌美。
这些事情不能找儿子说,父亲和儿子讨论如何安抚自个的嫔妃,着实有失父威,但却可以拿来给孙子商议一番。
刘进第三次回答皇祖父,让霍嬗随军出战的好处时,刘彻只是微微地撇撇嘴,“朕的长孙倒也还有些识人之能,但还是朕教的好。”
至于是霍嬗被他教的好,还是孙子被他教的好就不分明了。
刘进也不会傻的要去分明。
刘彻丢过来了个话题,“考考你,尹夫人总是想和邢夫人比美,朕下了无数圣旨,不让她们碰面,也不准她们身边的家人子和小黄门谈论她们的美貌,但尹夫人就是一心要比,这可怎么办?”
“那么尹夫人比邢夫人貌美吗?”刘进问。
“从美貌上来说,邢夫人比尹夫人貌美,但朕两个都很喜欢,”刘彻有些发愁,他越是小心翼翼地护着,结果对方就越是要拧着来自取其辱。
“那就满足尹夫人呗,”刘进说,“女人的事,男人参和什么?”
“你怎么一点经验都没有?尹夫人一心想比,自然是自视甚高,这样的人心高气傲,若是输了,怎么面对朕呢?女人一旦心里没了底气,就开始不讨人喜欢了,”刘彻斜睨了孙子一眼,开始教导起来。
不论从哪个方面说,刘彻的经验都很丰富,这个答案到将刘进噎住了。
他千算万算忘了一条,“皇祖父是喜欢尹夫人那个自视甚高的骄纵劲才这么护着的吧。”
“那是自然,宫中的夫人那个不貌美,为何朕会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
刘彻这么随随便便的一句,让刘进想明白了,皇祖父后来对于握拳夫人的独宠,是因为皇祖父自来喜爱这种性情,握拳夫人的装神弄鬼能够得逞,不外乎是皇祖父的喜爱和默认。
“皇祖父,您找个不如尹夫人的家人子扮作邢夫人,反正她俩又从未见过,尹夫人见邢夫人没有她貌美,自然就更加有底气了,也犯不着继续和邢夫人过不去,说不定还会以为皇祖父不让她两见面是为了让邢夫人不自惭形秽呢。”
刘彻的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立即令人去办。”
看皇祖父急着要去哄尹夫人,刘进笑嘻嘻退了下去。
到了宫门外,看看天色,刘进决定在此地等着东闾方,如今刘髆上课的时间越来越短,东闾方也快要来接东闾明回去了。
等了没有多久,东闾家的马车到了,东闾方正准备入宫门换乘宫中的小车,阿贤笑嘻嘻地走了过来,“东闾大郎,皇孙在车里等着你呢,不如让阿贤替你去接明哥。”
东闾方扭头看去,见刘进从车窗里露了半张脸出来,笑着点了点头。
“小师兄,”刘进也跟着霍绾君喊东闾方。
东闾方大大咧咧地坐下,问:“你何时又得罪小师妹了?我连着帮你带了好几天的信,师妹都不愿意出来见你。”
“小师兄,你觉得我如何?”刘进凑过来,满脸的期待之情。
“自然很好,”东闾方糊里糊涂地不知道皇孙好端端地问这做什么,接着又像是想起什么,看了看刘进的面相,道:“最近倒像是在走运,好事将近。”
“我想娶小师妹,”刘进轻轻松松地丢了句话出来,“小师兄说我在走运,好事将近,看来就是这件事了。”
“……什么……你……想……娶……小师妹?!”东闾方觉得脑子不够使了。
小师妹嫁给皇孙?
嗯,好像也不错,至少他不用担心小师妹的夫君会嫌弃他跟着。
“那么,皇孙,你觉得我怎么样?”小师兄也是满脸期望地看着刘进。
即便是聪慧如刘进,也反应不过来东闾方这句话背后深刻的含义。
“当然很好,”刘进道。
“那就好,”东闾方开心地点了点头。
以后,他就跟去太子府了。
刘进丝毫没有领会东闾方暗自许下终身的意图。
东闾明被阿贤领了进来,一见到刘进,立即尖叫起来:“皇孙,可见到你了,五皇子现在什么都不管,天天守着那个阿美,还问我阿美和姐姐像不像,阿美是比姐姐好看些,但是和姐姐一点都不像。大长秋可讨厌那个阿美,说最喜欢我姐姐,她们怎么会像呢?”
“五叔的事情,自然有祖父和祖母去管,我是他的侄子,有什么资格去管他呢,”刘进听刘髆将阿美和胖头鱼相比,心里别提多不高兴了,他巴不得刘髆陷入到对阿美的狂热中去,让他顺顺利利将胖头鱼定下来。
“哎……倒也是,”东闾明像个小大人一般,深有同感地叹口气:“长辈的身份压死人呢,我母亲和姐姐说话,我哪里敢不听呢,但若是我说话,她们向来是不听的。”
英俊的小脸上,带着同病相怜的神色,眼神忧郁地看了看刘进,那一刹那,刘进强忍住了涌到嘴边的爆笑,轻轻地摸了摸东闾明的小脑袋,这是他未来的小舅子,可得讨好着。
“皇孙,今天你要跟我们一起回去找霍嬗哥哥吗?”东闾明觉得话题沉重,转换了一个轻快点的。
“是要一起回去,但是是去找你姐姐的,我有事和她相商,”刘进道。
“太好了,皇孙,你好久没有去我家了,母亲一定会很高兴的,”东闾明开心起来。
一进大门,东闾明跳下马车,就急急忙忙地冲进了屋内,嚷嚷着:“母亲,母亲,姐姐,姐姐,皇孙来了,快出来迎接呀。”
东闾方无奈地将马车赶进了院内,将马卸下,带着皇孙的车夫一起,将马牵入马厩。
皇孙要来,怎么也得多呆一会,不会坐一坐就走,而且一路上,因为东闾明在,他还没有来得及和皇孙好好说说小师妹的婚事。
厅堂内,东闾娘子正和官媒说的开心,官媒这次带来了不少册子,都记载着附近行里适龄少年郎君的情况。
洪夫人的侄子不知为何突然订了门婚事,东闾娘子失望极了,本来想等到东闾正回来再相看的,没想到,人家抢手的很,竟是都等不到她们相看,就被旁人叼走了。
好郎君要下手早,东闾娘子吃一堑长一智,有了这个想法。
这次,东闾娘子直接找了官媒,又怕自个拿错了主意,凡事都要将夏姬叫上。夏姬闲在家里无事,也有了一种嫁女儿的兴致,跟着起哄。
“哎呀,东闾娘子家中有贵客,老妪就先告退了,”官媒走街窜巷见识广,立即起身告辞。
东闾娘子也立即起身相送,顺便迎接皇孙。
“说来也巧,皇孙一向是去隔壁找冠军侯的,没想到今天到来了我家,”东闾娘子找着话说。
“兴许是太子府的事,听说您的弟弟就在太子府做舍人,”官媒迅速就了解了东闾家的情况,言语之间透露着官媒特有的精明。
走到了门外,官媒施了一礼告辞,又转过身来,遥遥对着皇孙施了一礼,皇孙点头示意,又和东闾娘子见过礼,官媒识趣地远远走开。
遥望刘进的好相貌,官媒心下叹了一叹,这么尊贵俊俏的郎君,不晓得要娶那家的贵女,只可惜她做不得这个大媒。
东闾娘子喜笑颜开地将皇孙迎了进来,又道:“绾君还在夏姬那里学舞……”
“小姨,我想吃你做的糕点了,不用喊胖头鱼回来,我和方哥、明哥聊聊天,”刘进今天突然随着霍嬗唤起了小姨,这让东闾娘子笑的更加开怀,立即命人将霍绾君唤回来,还笑着对刘进解释:“她跳到这会也该歇歇了,一直跳她不累,夏姬该累了,夏姬说她学舞学的太慢,教着都比跳着累。”
“哈哈……”刘进想起了前次在霍家瞧见胖头鱼僵硬的舞姿,不由得笑了起来。
等到霍绾君回来,就看见皇孙笑语晏然,身边围坐着母亲、哥哥、弟弟,每个人都开心的不得了,刘进瞧见她进来,只是眼皮子微微地挑了挑,道:“胖头鱼,来坐这边。”
“我先去沐浴一番,跳了一身汗,免得熏着皇孙,”霍绾君找了个理由。
皇孙最近逼她逼的紧,每次都答应不动手动脚,每次都说话不算数,按着皇孙给的小册子,该如何地瞒天过海,霍绾君尚无必成的把握,这两件事合起来,都让她不想见皇孙。
不想,皇孙就追到家里来了。
等霍绾君换了衣裳,再出来,母亲已经去了厨房看菜,东闾方带着东闾明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
刘进看着面色水润的霍绾君,吞了口唾沫,道:“胖头鱼,我有话要单独问你。”
霍绾君没来由地一阵紧张,颤了颤,“那你随我来。”
在自个的家,想必刘进也不敢过分。
进了霍绾君的院子,刘进叹口气,轻声问:“我若是不来,你就不再见我了么?”
“谁……谁说的,”霍绾君急着否决。
脚步越来越快,暴露出她惶惶不安的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