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小说家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偶米粉
另一支便是由逍遥子带领弟子前往山东诸国,目下正在蓟城那里。
提及此人,晓梦秀眉一挑。
“大人曾有语,百家理念当通行诸夏,理应没有任何国与国之间的隔阂,奈何百家之内的百家之人却有国别之分。”
“是故,演变成如今的百家局面。”
“人宗逍遥子出身山东诸国,入道家人宗甚晚,于秦国有不小的敌意,应该此刻正与百家联手抗秦。”
待在大人身边多年,许多事情自然了解,百家本身是没有立场的,可是百家之人是有自己的立场。
这也是春秋以来,战国连绵不断的缘由,也是秦国一天下之后的一个极大隐患。
:。:
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化莲(求票票)
“都只是虚无的名利争夺罢了。”
晓梦浅言一语,道者所为,应该是与天地争锋,磨砺己身,精进道理,以求早日臻至至高,乃至于身融万物。
而那些凡俗之人,却是彼此之间争锋,为了所谓的名与利,纵然所得甚大,又能够如何,终究所得之欢悦不若天道之洗礼。
餐食而饮,纵有师兄所语的龙肝凤胆又能如何?
寝榻而眠,纵有万里江山,不过区区六尺之地?
那些凡俗之人就是看不透这一点,相较天地之中的大道,那些都只是无足轻重的小道罢了,祖师曾语,治大国若烹小鲜,其理为上。
“果然人人都可明悟大道,则大道不为珍贵也。”
雪姬闻声,面上笑意扩散,晓梦的性情还是这般如此淡然,还是那般如此超脱,无怪乎大人曾言晓梦入道轻而易举。
实在是其人之心,隐现天道之心,天道之心御万物,则万物无往不利。
“道不可轻传!”
晓梦不觉如何,颔首以对。
“走吧,鹦歌她们已经弄好了饱食之物。”
雪姬近前一步,拉着晓梦的小手,脚步微转,行向远处,那里,鹦歌三人尽数归来,诸般食物都堆积了一处。
瓜果、丛林牲畜、竹筒之泉……
******
“公子,弄玉姐姐一个人前往蓟城那里,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初夏逐步迈入盛夏,头顶的大日骄阳越发显得燥热起来,极尽绽放己身光华的大日普照寰宇,笼罩诸夏间每一处角落。
当其时,一行不算浩大的奢华车驾从南郡江陵徐徐而出,一路北上,向着咸阳所在的方向奔去,前后各有精锐骑兵护持,左右更是随侍之人存在。
看着公子舒适的躺靠在车内软榻上,云舒显得有些兴奋,待在南郡时间长了,虽不觉得枯燥,可是出来看一看外面的情况也是极好的。
南郡那里的要务有芊红姐姐和叶腾他们在,足以应对了。
得了大王的口令,公子要返回咸阳一趟。
掀起车帘的一角,看向远处,宽阔道路两旁的田亩上,已然谷物枯黄一片,看样子可以收割了,嗯……的确有人在收割,只是速度慢了不少。
若非公子感应到燕国那边晓梦她们有了危险,弄玉姐姐应该和自己一块前往的,现在的话,算算时间,弄玉姐姐应该到赵国境内了。
从南郡北上,直入赵国邯郸郡,然后经过易水武阳直入蓟城,那里焰灵姐姐和晓梦她们肯定出现的。
就是一路之上,只有弄玉姐姐一个人,云舒显得有些担忧。
“以弄玉的修为,不会有事的。”
天地燥热,于己身寒暑不侵的体质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可屈指一点,马车之内,自显一丝清凉,感觉还是可以的。
弄玉修为臻至化神绝巅,只要不是百家玄关武者出手,绝对不会有事的,况且,玄关武者也不是大白菜。
嗯,似乎现在诸夏间还没有大白菜!
“公子,大王相召您返回咸阳,所为应该不单单是四郡要务吧?”
将视线从远处收回来,放下车帘,跪坐挪移至公子身前,秀手落在公子身上,玄光隐现,缓缓的拿捏起来,自己也不是什么都不懂。
要说四郡要务的话,每隔半个月,公子都会有详细文书传递之国府的,大王应该会看到的,而这般口令落下,明显是不一样的待遇。
“哦,你倒是想的挺多,说说……,还会有什么事?”
周清双眸眯合,感受云舒双手在身上的力道,还是可以的,闻之,哑然一笑,待在自己身边久了,也学会这等谋略之法了?
即如此,那就让自己看看云舒都学到了什么。
“这个……,我不知道,但云舒觉得应该不仅仅是四郡要务。”
云舒神色微动,单手抿嘴一笑,公子就知道笑话自己,要事芊红姐姐的话,她肯定能够猜出什么的。
但是本能觉得不是四郡要务。
况且四郡那里,也没有出现什么大事。
“不知道还说的这么理直气壮。”
“和芊红待在一起的时间也不短了,也没有得了半点鬼谷纵横的方圆门户之道之精髓。”
周清也是无奈一笑,双眸睁开,紫韵玄光闪过,双手枕在脑后,具体什么事情,周清也猜测不出具体的。
但那些都不重要,也不是重点。
“有公子所传的大道真言,鬼谷纵横之道自然不去学的。”
听及公子的笑言,云舒佯装一怒,轻哼一声,对于芊红姐姐的鬼谷纵横之道,自然了解一些,闲暇之时,芊红姐姐也写下不少心得的。
大都是由自己和弄玉姐姐整理的,整理的过程中自然也阅览不少,但觉得太复杂了,一件事非要追本朔源,太令人伤脑筋了。
“你啊。”
“《太清真经》好好参悟,等化莲丹炼制而出,说不得,你也有机会妙悟玄关。”
鬼谷纵横之道可非简简单单的捭阖乾坤那般简单,其道理是入世之道,是故对于人心的揣摩很多,否则,不足以出现数十年前鬼谷弟子一言令诸侯惧。
那般道理,以云舒的底蕴,的确难以参悟。
“悟虚还真是难。”
提及修行,那一直以来都是云舒心中的痛,当初还在先天层次的时候,就是自己修行的最慢,现在怕是也是自己修行的最慢。
身边的诸人中,芊红姐姐快要真正稳固玄关根基了,而此去辽东塞外的雪姬妹妹,竟然也有机缘妙悟玄关。
实在是昊天垂怜。
“只要有所得,有所进,终究会迈入其中的。”
云舒的资质一般,虽然历经玄功的修行,有所改善,可先天的悟性不容易逆转,观晓梦和云舒的修行就知道的了。
若是晓梦由自己亲自教导,怕是踏足化神还要提前。
而且将来将来踏足玄关也不会很难。
“公子,化莲丹真的有助力化神武者悟虚与容颜永驻的功用?”
听到公子提到化莲丹,云舒眼中一亮,似是想到了什么,不由的一笑,连忙再次一语出,化莲丹的功效都是典籍上记载的。
具体是真是假也说不准。
“嗯。”
周清觉得云舒的所问目的不在前者。
“那就好,那我就听公子的,慢慢修行。”
云舒嘿嘿一笑,果然可以容颜永驻,自己也无需担忧太多,纵是修为进步的速度放缓,也是无碍。
“你要是把心思放在修行上,现在估计都破关了。”
“手上用点力。”
周清对此再次表示深深的无奈。
不过,化莲丹这个容颜永驻的功效的确对女子有莫大吸引力,可对于道者来说,容颜什么的,倒是不怎么重要。
对周清来说……,还是有些重要的,起码视觉表象还是很不错的。
整日里面对世间最美好的存在,与整日里面对世间最不堪的所在,所得所想截然不同。
“是,公子。”
云舒心中很是畅快,体内玄功运转,双手绽放玄光,一道道柔和的力量落在公子身上,浸润公子的筋骨百脉。
一时间,似乎觉得马车内更为凉爽了许多。
车马沿着宽阔的驰道北上,过南郡,过汉中郡,濒临渭水。
过渭水,直入咸阳!
车驾在前,所过之处,诸方避退,半载多不见,咸阳显得越发繁闹了起来,由南门而入,行至东城与西城交汇所在。
云舒从车上走下,行入随行的另一辆车中,行入西城所在的府邸,离开咸阳这么久,不知道周儿将府邸收拾的如何。
周清所乘坐的车马东进,入王城,入咸阳宫,值未时,想来王兄这个时候应该在兴乐宫忙碌公务之事。
:。:
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伊尹之事(求票票)
“是玄清子的车队!”
“玄清子回咸阳了?”
“他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
车马入咸阳,诸方信息而动,停留在咸阳城内各处的探子看着那队甚为明显的车驾,均有一丝惊奇。
说起来,若非数月前,玄清子不在咸阳,那么,燕国谋秦还真不敢那般明锐,其人被秦王嬴政封为总管督辖四郡要务的重职。
宛若一方小诸侯了,当然了,以玄清子的爵位,也足以有这个威仪,可半载多的咸阳中,没有玄清子的存在,他们均感觉到一丝轻松。
实在是玄清子的手段太过于强势了。
按理说,道家天宗超凡脱俗,不理会凡尘俗事,可偏偏玄清子不仅理会了,还偏偏修为奇高,诸方为之不解。
“不用大惊小怪,根据咸阳宫内早就传出来的密报,秦王嬴政相召玄清子返回咸阳,乃是一述四郡要务,并非其它。”
临街的一座普通酒肆之中,数位商贾装束的男子倚栏而坐,看向那远去的车驾,彼此相视一眼,许久之后,才缓缓一眼。
玄清子修为奇高,说不得就会感知到他们的言论。
况且,接下来他们对咸阳这里也没有什么谋划,也不用担心什么,就是现在从燕国、魏国那里传来的消息,令他们觉得心中不安。
“燕国那里的战事不知道如何?”
“秦国上将军王翦终非泛泛之辈。”
根据燕国那里传来的消息,燕国、残赵、北胡匈奴、东胡诸方会和在一处,兵力远超秦国兵力,虽然不懂兵法,也觉得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无论如何,单对单打不过,两个人打一个不能还打不过啊?
只是……遍数双方阵营,秦国军中有王翦、李信、辛胜、蒙恬……这些当世名将与少壮之人,燕国之内却……,还有残赵……。
还有就是连通北胡匈奴、东胡蛮夷的名声不好听。
“无论如何,只要能够僵持到秋日,便有转机。”
最坏的打算也就是不敌,也超越秦国那般的五六十万兵力,怎么得坚持几个月不成问题,等燕国秋冬时日来临。
那可就不是秦国兵士熟悉的天候了。
“却是此理,那里有百家英才之人助阵,据说儒家这次也会出手的,虽然那些读书人一直鬼点子挺多,可这一次,我倒是希望他们有更多的点子。”
随先前那人之语,又是一人出言。
对于盘踞在齐鲁之地的儒家,感官并不好,然……不得不说,那些读书人挺有点子的,希望这一点能够有更多的点子。
“哼,倒是便宜儒家的那人了,竟是得了千年雪莲的造化。”
“实在是可惜。”
“农家花费那般的代价,野老与神农天锄都出动了,却没有什么收获,实在是可恶,要我说,当时就应该将那儒家弟子斩杀。”
“然后以农家秘法从那人身上取出千年雪莲的本源精华。”
提到儒家,旁边又是有一人表达强烈的不满和愤恨,千年雪莲落在那儒家弟子的身上,肯定是儒家使用了什么小手段。
否则,好端端的,都算是到手的千年雪莲,直接飞了,谁相信这一点。
“无论如何,现在儒家愿意出手助力一二,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千年雪莲落在那儒家弟子身上,农家自然不愿意,奈何荀况等人来的太快了,其人刚踏足玄关,便足以和野老等争锋。
不得不如此。
后续的密探信息,他们不清楚,总之,儒家出动人手,也是一个不错的消息,总之儒家不拖百家的后腿,都很好了。
那群读书人,坏的很!
“魏国那边呢?”
“据传闻,秦国准备采取信陵君所言的水攻之策,果然可行?”
既然燕国那边有望僵持到秋日,那么,短时间内也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话锋一转,一人将话题落在魏国身上。
早知今日,诸人都觉得为何魏国与赵国不在秦国攻韩的时候,给予助力,果然韩国不灭,便是三晋之屏障,便是整个山东诸国的屏障。
何至于有现在的局面,诺大的一个三晋之地,只剩下魏国自己对抗秦国,甚至于没有任何天险可守,一马平川。
更甚者,攻魏之策早就流传而出,无论是苏代,还是信陵君魏无忌,都言语可以水战攻伐魏国,实在是可恶。
“大将军嚣魏牟欲要御敌于大河以北,不让秦国兵马进入大河以内的范围,以防止秦国有可能的水攻之策。”
“可魏王欲要调兵守中,守卫大梁城,以大梁城天下坚硬之城池,无惧水攻之策,庙堂之上,正在僵持,不好说!”
他们无论如何,也只是山野之人,只是在野之人,并非肉食者。
御敌于外的事情,终究要肉食者谋之,他们所能够起到的力量非常小,非他们所在之国祚在山东,亦是不愿意看到庙堂那般的肮脏之事。
都已经到了生死关头,还在纠结所谓的权势,着实令人心寒。
“大将军嚣魏牟乃当年追随信陵君的名将,应知晓水攻之策的弊端所在,御敌于大河,隔绝水攻的可能。”
“自然为上,难道魏王就看不到这一点。”
一人觉此,就心生火气。
“可魏国大梁城乃是耗费颇多财货,耗时百年才建造功成的诸夏第一坚固之城,秦国王贲不过十万兵,纵然水攻,也也不可能维持太久的。”
“调兵守中,有大梁城的支撑,王贲他们也不敢靠近的,似乎……魏王之策也是不差。”
身边先前出言的那人想了想,魏王之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可终究大将军嚣魏牟的法子更为妥当,不让秦军靠近,乃是上佳。
“事情非那般简单,果然是简单的兵略之事,还无妨。”
“魏王刚继位,庙堂刚梳理一番,而军伍之事却一直在大将军手中,若然此刻大将军嚣魏牟有不轨之心,调兵汇聚大梁城。”
“你以为魏王会如何?”
一直不怎么言语的男子出言,中年模样,闻诸人之论,摇摇头,若然事情真的那般简单就好了,可事关权力,就不是那般简单了。
百年来,魏国之内,自惠王以来,从无大将军真正掌握兵权的先例,当年信陵君的名声与威望何其高。
纵然如此,魏王一语,其人黯然身陨。
兵权旁落在大将军手中,无论大将军是否有不轨之心,都是一个极大的隐患,相较之还没有攻过来的秦国,近在咫尺的大将军威胁更为魏王所重。
“大将军嚣魏牟怎会有不轨之心?”
若然嚣魏牟真的有不轨之心,那么,其人就不会在近年来重练魏武卒了,其人就不会在近年来极力振兴魏国往昔盛况了。
难道魏王看不到?
“你怎么知道嚣魏牟没有不轨之心?”
“要知道嚣魏牟当年可是跟随过信陵君的,而信陵君的结果你们也都知道,首当其罪的是魏王。”
那中年男子笑语而问。
“这……,大将军却无不轨之心!”
被反问的那人沉声而语,无比坚信这一点。
“这一点,你说的不算,我说的也不算,魏王觉得嚣魏牟有不轨之心,他就有不轨之心!”
中年男子感叹一语,韩国之灭尚可说国力不济,而赵国之灭,可就是自寻死路,国政中枢不稳,使得李牧将军不能够专心御敌于外。
如今的魏国也有这般局面。
“魏王还真是昏庸无道,若然我为大将军,定当行伊尹之事,废黜魏王,让其好生反省,待一解魏国眼前之危局后,再归政于魏王。”
“果然魏王还不有改,直接择贤主而立!”
实在是闹心,好端端的秦国大军压境,不思御敌于外,却是在纠结大将军是否有不轨之心,他们远离大梁城,都有这般耳闻。
怕是此刻的大梁城内,更是人言通天,魏国之内实在是复杂。
常言道,不破不立,果然如此,按照自己的意思,放逐魏王又能够如何?
“伊尹之事?”
语出,旁边诸人为之一惊,彼此相视一眼,均神情惊骇不已,这等言语可不能够随便说。
“哎,且看大将军如何应对吧。”
“昔年,信陵君因此而灭,想来大将军有应对之策。”
那中年男子闻此,双眸为之一亮,而后暗淡了下来,伊尹之事不是说说那般简单,魏国的局势也不是成汤岁月可比。
他们远离大梁城,无能为力,只能是希望大将军能够挽回这等危局吧。
:。:
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杨朱(求票票)
午后的烈日,似是更为燥热,咸阳宫内,诸般宫殿多山石、木材建造,阳光普照其上,令整个咸阳宫的气息更为热了数分。
俯览而下,王城之内的咸阳宫布局有序,虽然存在百多年了,甚至于拓展甚多,可……当初的根基底蕴仍旧是商君督造的咸阳宫之地。
章台宫、兴乐宫、六英宫、华阳宫、芷阳宫、离宫、步高宫、步寿宫、林光宫、曲台宫、望夷宫、甘泉宫……
一座座气势恢宏的宫殿依照堪舆家的布局,陈列在王城之内,除却那诸多的宫殿,旁侧角落自然还有属于少府的诸多行署旁支。
“大人,武真侯入咸阳宫,正前往兴乐宫。”
一位普通宫人装束的男子步入一处尚且雅致的偏殿,并未入内,门外拱手一礼,语落,静待回应。
晴空烈日,近距离之下,仍旧从跟前偏殿中感受到一丝酷寒的力量,不自觉的,更是浑身打了一个冷颤。
语落,没有多言,根据自己对殿中那位大人的了解,不需要第二遍。
“去吧。”
十多个呼吸之后,径直一道轻缓的声音从虚冥深处飘来,缭绕耳边。
“喏。”
未有迟疑,再次一礼,转身离去。
“大人,您观武真侯在这个时候返回咸阳,所为何事?”
与此同时,仍旧的那处偏殿之内,不甚宽阔的区域内,陈设布局很是规整,一人着黑红锦袍,束发而冠,虽层次不若高山冠与法冠,也是秦廷近臣所带的武冠。
屈膝盘坐殿中上首,浑身散发别样的玄寒之气,夹杂一丝极寒,夹杂一丝极阴,夹杂一丝邪意,夹杂一丝霸道。
诸般力量会和一身,周身闪耀浅浅的玄光,催动玄光,容纳万般力量于一体,颇为俊朗的神容之上,更是显得有些苍白。
虽为苍白,一身精气神却精炼无比,身侧的条案上,摆放着诸多典籍,分门别类的归于归置,更有一本本纸质典籍,翻开陈放。
下首,一位精壮魁梧的汉子盘坐,周身亦是闪烁玄光,感知上首大人的气息,微微颔首,得了从不咸山带回来的那个东西,一身实力又精进了许多。
数年之内,有望妙悟化神大成!
“大王口令下达,相召武真侯一述四郡要务。”
“纵有其余之事,不为我所得知。”
轻缓之音流转,上首那男子言语间,隐约散发着一丝阴柔之意,自从添为中车府令之后,距离秦廷中枢远了不少。
许多事情,不能够得到最新的消息,再加上大王身边有蒙毅、李仲在侧,自己也很难安插人手,不过……此事也不急。
自己有的是时间。
“近岁以来,自从玄清子得封关内侯后,便是远离了咸阳,虽总管督辖四郡要务,不入咸阳中枢,此举是否为疏远之意?”
己身虽为剑客之属,然待在咸阳的时间长了,自然对于咸阳的局势有一定看法,秦廷的法治之下,咸阳中枢为至高。
纵然在咸阳之外为再大的官职,终究不若再咸阳之内存留。
观那丞相李斯就可见一般,短短十年的时间,从一介吕不韦的门客,臻至如今大秦中枢之列,成为诸夏罕见的有力之人。
而玄清子却有些奇特。
若说不被重视,但年岁如此,就爵位关内侯,为秦廷内大王冠礼亲政以来的第一位关内侯,更是秦国爵位体系最高一人。
更别说,还身兼丞相之位与上将军之位,自商君立法以来,几乎没有人如此身兼文武顶级之位。
以侯爵之位,领丞相之位,还可以理解,但上将军的位置就太重了,当然,以武真侯的军功,再加上开辟河西两郡、开辟两大学宫,足以可为上将军。
但俯览整个秦廷中枢诸人,却是有些怪怪的。
似是在秦廷中枢之内,又有些超然。
魁梧汉子看向上首,微微一笑,一语而落,若说要让自己惹上武真侯,那是万万不敢的,其人谋略一方面,修为还至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