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秦时小说家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偶米粉

    那赤足关头男子双手合十,深深对着面前而立的男子一礼,随后,身躯微转,步步生莲,立于军将的头顶,再次颔首,身化流光而去。

    咻!

    在那光头离去之后,屋檐之上,似乎得了某种好处的狼神,也纵身一跃,仅仅跟随远去,观此,黑衣斗篷男子冷哼一声。

    不多时,一行人便尽皆离开这处区域,前往边军大营之内。

    而与此同时的数十里之外,历经多日紧赶慢赶的宫廷执事韩仓,终于携带大量的粮草辎重到达李牧大军之内,一行人被拦阻在军营外,被面前的军令司马盘查许久。

    终究还是将韩仓放入军中幕府,如此一观,已然可显边军对于韩仓的冷落轻蔑,饶是如此,一袭锦衣贵袍装束的韩仓也没有半点不快。

    此次前来李牧军中,乃是为了假父所谋,只要假父所谋功成,到时,任凭李牧再如何跋扈,也只是他们手中一颗生死掌控的棋子,一路之上,面上笑意不住绽放。

    手持王书,也算是在幕府军帐等来了李牧的接见,天色昏暗,军营之内,灯火通明,远居塞在,寒冷之气扩散,军帐之内,也入火炉而立,倒是令体弱的韩仓浑身颤抖不已。

    “大执事夤夜前来,莫不大王有要事吩咐”

    李牧散发布袍,不着甲胄,连军中最为寻常温热的马奶酒也不上,两侧的军将更是冷眼看向韩仓,瞅着那位不男不女之人,全无半点阳刚,真是心中翻滚。

    “上将军说笑了,此行韩仓不过是来送粮草辎重的,素来听闻上将军历来与匈奴、东胡对战,多有大胜,建信君敬佩,韩仓也是如此。”

    “前来的路上,建信君更是有言,有意建议大王擢升上将军为赵国大将军,非上将军,怕是如今的赵国之内,也无人可以担此重任。”

    韩仓轻轻一笑,轻细的声音流转,有些似女子的清脆,不复男子豪迈多矣,慢条细理,拱手姿态妖娆的对着李牧一礼。

    赵国大将军!

    那是统帅整个赵国所有兵马、军将,乃至上将军的军中最高职位,迥异秦国国尉,却更是拥有实权,多年来,赵国之内,一直没有出现大将军人选。

    “哈哈,李牧历来驻守云中,功劳不显,焉得可以为赵国大将军,况且,今日廉颇上将军领军,当比李牧更有资格。”

    “李牧只愿能够令赵国边境安稳无虞便可!”

    上将军李牧,为将数十年,年岁比起廉颇小上不少,虽如此,也已经奔至中年,体态魁梧,尽管散发布袍,仍旧隐隐可见那一双明亮如光之眸。

    端坐在幕府军帐上首,听着韩仓之言,神色平静而应,纵有轻笑,也听不出有太多的情绪夹杂。

    “上将军忠君之心,朝野上下尽知,建信君亦是佩服不已,所以,对于边军所求,无不满足。”

    “只是,据韩仓所知,边军驻地一直在云中、平阴之地,何以现在大军出现在平邑,莫不是大将军无王令而下,擅至调兵”

    从邯郸出来以后,一路之上,将此行目的流散路途之中,以彰显大王、假父对于李牧的重视,或许李牧不会领情,但他们该做还是应该做。

    一次不行,那就两次,只要李牧仍旧听从王令调遣,便可无忧。然,思忖此刻边军的驻地,以及上将军李牧出现的地点,韩仓奇异而道。

    “云中、雁门、代郡,历来是边军巡逻之地,平邑也在其内,边军出现在这里,有何不妥”

    李牧轻声应之。

    “如此便好,还望上将军能够清楚记得云中、雁门、代郡为边军行动之地,没有大王文书与虎符而下,上将军可不要以身犯险




第五百九十七章 殇(第二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轰!轰!轰!

    没有任何的预兆,那一只只火把刚落在一桶桶密封完好的猛火油体表,透过一缕引子,直接无比澎湃之力扩散,浩瀚之力而显。

    一股股恐怖的能量直接升腾在关城城门之下,十多只猛火油木桶一起爆开,这等威能连带刚退出数十步的壕兵将横扫倒飞而出。

    无比耀眼的光芒闪烁天地之间,就连远在云车之上的上将军蒙武都不住的微眯起双眼,猛火油还能够这样用非武真君指点,自己还真不知道。

    轰隆隆!

    下一刻,蒙武神色又是一变,目光所至,那已经拦阻在他们面前多日的诺大关城,不知何故,陡然间从城门口坍塌,硬生生的一个口子被撕裂,出现一条贯通井陉口的通道。

    “好!”

    “传我令,火箭压制两翼,全军而动,破开井陉口,与武真君汇合陉城!”

    突如其来的诺大动静,令得秦赵双方都陷入呆滞之中,关城就这样塌了被猛火油弄塌陷了猛火油还有这般的伟力

    一位位秦军狂喜,只要没有关城拦阻,凭借赵军如何能够抵挡住他们的进攻,如何阻挡他们立下军功的步伐,当即,便是精气神充沛无比的手持兵戈,顺着那已经打开的缺口,鏖战赵军。

    井陉口前的火箭更是一支接着一支,根本不给赵军伏兵山壁的弓弩手机会,炮车而起,更是大量的进攻利器展开,直入关城后的赵军之内。

    “上将军,那……秦军不知使用了什么手段,竟然使得关城塌陷,使得井陉口不为拦阻,贯通东西了!”

    距离关城后方三里处的幕府军帐内,重甲着身的上将军廉颇正坐于中央,调兵遣将,准备将此次秦军的攻伐打退,尽管有些难度,但自己有信心。

    只是,自己也想不到,秦国道武真君竟会有那般手段,硬生生借助天地之力破开白陉口,四万铁骑出现在赵国境内,也不知道现在在哪里。

    想必蒙武也应该知晓武真君的下落,那么,这一次的进攻绝对非同凡响,肯定是要拿定主意,一举破开井陉口,入赵国之地,接引道武真君。

    “什么”

    正有条不紊的将防守事宜吩咐下去,突然一位浑身有烧焦之气的军将慌乱闯入军帐,听起音,老将廉颇浑身为之一颤,豁然转过身,不可置信的将目光看过去。

    连带军帐内的其余军将也是神情骤变,关城坍塌,井陉口贯通,如此以来,那岂不是说秦军此刻正在大力攻关,以老秦人的关外精锐,再加上兵力悬殊,一时间,军帐寂静。

    “难道真有昊天助力”

    “不必惶恐,井陉口要道,如今仍旧在我等掌控之中,即刻派出两支千人队,山壁而入,撬动巨石,封住井陉口要道,将秦军拦阻,不得前进。”

    “每隔一里,便是如此,我等缓缓而退!”

    这一刻,廉颇也不由得心中狐疑,白陉口天地助力,今日关城又无故塌陷,实在是震动军心,军心若失去,怕战力有损,不然强战,只能如此。

    快速将应对之策落下,一侧军将快速而出。

    轰隆隆!

    轰隆隆!

    半个时辰之后,关城不存,秦军与赵军僵持交战,后方不远处,陡然的,两侧山壁为之落下硕大的巨石,携带无尽巨力,落在峡谷之内,堆积一处,拦阻一切。

    抛却前方的赵军,一边后退,一边在相隔一里所在,仍旧如法炮制,短短数里的区域内,便是有数堆兵士难以快速跨越的拦阻之石头关卡。

    轰!轰!轰!

    赵军如此,秦军也是复制先前猛火油攻势,以大量的猛火油装入密封之物内,引燃之,快速的将那刚堆积好的石头关卡破开,炸成碎片,壕兵快速清理,秦军快速而进。

    “猛火油之力……”

    “比起火箭燃烧之力,这等威能十倍、百倍而上,实在是攻城利器,此物出,下次破开太陉八口当轻而易举!”

    猛火油之物,数百年来,诸夏之国内,唯有秦国与燕国用的比较多,以来此油虽不能吃,但用来做火把与军需之物,却是极佳的。

    后来发现,若是用在羽箭之上,更是威能倍增,便是有了火箭之物,猛火油珍贵,不敢浪费,是故,只能够小心使用,哪里敢像武真君那般建议而用。

    非武真君在临走前试验过一次,蒙武心中也是没有把握,看着那一堆猛火油将关城炸开,省却了不知多少力气,心中惊喜万分。

    “王贲,传下下去,无需节省猛火油,尽快兵出井陉口才是正事,武真君正在陉城等着我等。”

    一道道震耳欲聋的嗡鸣之音而起,一队队的巨石被炸开,大的搬不动,但小一点的石头还是轻而易举的,那前一刻被赵军落下的巨石,转眼便是庞大的人力清理开来。

    这般行进,说不得,未时便可赶至陉城门前。

    “喏!”

    王贲接令。

    不多时,那一道道震天的轰鸣之音越发之响亮,清理的速度越发之快了。

    陉城书馆!

    扎根在陉城已经超过五十年了,自赵国一代雄主武灵王之后,见证了一切的存在,见证了赵国从能够与秦国分庭抗礼,到长平之战后一蹶不振。

    亦是经过孝成王岁月的短暂中兴,期时,有廉颇、蔺相如、赵胜、毛遂……等人,整个赵国虽历经大难,仍旧坚守一心。

    可惜,孝成王薨逝之后,赵国的国势



第五百九十八章 颜路
    “见过馆主!”

    浅蓝色的儒生锦袍加身,神容俊逸,眉目淡然,浑身上下弥散一股清静祥和的韵味,束发而冠,踏步近前,看着面前的老馆主,少年人拱手一礼。

    “路啊,你来到陉城书馆有多久了”

    陉城书馆的正厅之堂内,红袍老者仍旧跪立前段,手指木棍,在沙盒内不住写着赵国文字,闻少年人之语,面上轻轻一笑,随意问道。

    “一晃,快五载矣。”

    少年人轻叹一声,双眸绽放一丝久远的回忆之光,身躯微转,看着面前的陉城书馆弟子,凝视良久,近些时日,对于秦国要屠灭陉城的消息也听说了。

    起因乃是残剑大侠与飞雪女侠所谓,刺杀秦王嬴政未成,为陉城书馆惹来热火。但在路看来,无论是否为残剑大侠二人所为,陉城书馆将来都会有这样一个结果。

    因为这就是陉城书馆的宿命!

    它已经和赵国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赵国兴盛,陉城书馆兴盛,赵国衰亡,则陉城书馆衰亡,残剑大侠二人行此极端之事,未必不是对赵国无比失望。

    “五年之前,胜因为赵国的那件宝物,而被秦国秘杀,你也被他托付来到了陉城书馆,胜所为,乃是为你,故而我未曾收你为弟子。”

    “今日,书馆将有大难,你……也该离去了。”

    路的身份特殊,整个书馆之内,知晓的人不超过一手之数,老馆主执笔在沙盒上写就一个规矩无比的剑字,这个字是当年秦国武真君向自己所求的。

    当时,武真君便是有言,陉城书馆若是掺和秦国的事情,将会被彻底剿灭,自己也一直遵守着诺言,可惜,终究天地自然。

    “秦国,一天下大势,路,当前往何处”

    提及离开之事,路神色未改,似是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师尊临死之前吩咐自己,一定好好好的活着,所以,自己一直在努力的活着。

    但近年来,一观天下大势,赵国朝政混乱,文武倾轧,韩国已经沦为秦国藩臣之国,魏国正在谋求强大,燕国一直敌视赵国,楚国自顾不暇,齐国一直同秦国交好。

    如此,诸夏虽大,仍无自己容身之所。

    “前往你应该去的地方,东海之滨,桑海之城!”

    “你的性子很适合在那里。”

    老馆主静静看着沙盒上的剑字,三代以来,剑字的写法有数十种,如今的诸夏还有十八种,不知道将来还会剩下多少。

    路的性子不适合为官,也不适合为将,倒是与胜后来的性子仿佛,与胜手中的那柄剑仿佛,语落,轻轻拨动沙盒,抹去剑字。

    “小圣贤庄!”

    路神色有些惊异,对于小圣贤庄自然是不陌生,真论起来,陉城书馆也算是儒家的分支之一,当然,比起小圣贤庄来,还是远远不如。

    自己要前往小圣贤庄,那里真的是自己未来之所

    “书馆的数年,你也读了不少书,孔丘有七十二弟子,你最欣赏何人”

    老馆主抹去沙盒上的剑字,徐徐从条案后起身,路见状,连忙上前搀扶而起。感此,老馆主更是微微一笑,苍老的容颜上弥漫奇异玄光。

    行至厅中,那里是仍旧留下来的书馆弟子正在演练文字,一笔一划的勾勒赵国文字,勾勒独属于赵国的文字,那代表着赵国的精神,代表着赵国的底蕴,代表着赵国的风华。

    路伴随身侧,也是这般观看着。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贤哉,回也!“

    路张口轻诵,《论语》而出,儒家孔丘七十二弟子中,最得其心者,唯有此人。是故,颜回不仅在理念上超凡脱俗,更是在心智上超凡脱俗。

    孔丘离去,颜回一人都足以坐镇儒家。

    其余弟子皆拜服,非为其修为,非为其道理,而是其人。若合道家之玄妙,当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之谓天道之道。

    “后世之人,无人可越回也。”

    “如此,即日起,你之名将为颜路,希望你能够追寻颜回的道路,成为像颜回一样的人,乱世之中,收敛型体,敛藏锋芒,遁去天地之间。”

    路这个名字已经不合了,红袍馆主亦是轻声赞曰,颜回之名,当为后世儒者所敬仰,即将前往小圣贤庄,亦当如此二位,当合儒家之道。

    行过一位位执笔写就文字的弟子身侧,有写的很好的,也有功力不足的,但此刻,自己已经无力教导了,自己能做的已经做了五十年了。

    “颜路谢过馆主!”
1...198199200201202...7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