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小说家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偶米粉
以骑兵的优势,率先攻打下四口其中一隅,既然井陉口有诈,那么,他们从别处攻入。
突如其来的动作,令得上将军蒙武、王翦二人睁大了眼睛,王贲八个是傻子吗直接进攻井陉口不就完了,这个时候还去什么下四口。
难道这就是他们所看重的军中后辈
下四口处,大秦汇合超过五万的兵马,攻打下四口其中一口。就在此时,太陉八口右侧,上三口所在,那里本就有赵国六万兵,此刻李牧军现,助力三万兵。
瞬间东出一口,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击溃大秦在上三口的兵力,同时快速南下,一路势如破竹,井陉口留守的两万兵力也被快速吃掉。
而此刻下四口大秦重兵所在,却被天险钳制,由着南下的赵国大军,下四
第五百八十一章 当代鬼谷子
全局而观,在上将军蒙武眼中,这位姑娘的行军谋略实则与王贲等相差不多,但若是论及谋略大势、洞悉人心走向,却非王贲等人可比。
当年,张子相秦,虽鲜少领兵,但实则一直在助力秦国大秦东出而胜。凡战法,必本于政胜!张子相秦,与惠文王惺惺相惜,铸就君臣佳话,朝堂上下一体。
如此,兵卒征战无后顾之忧,他们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在战场上多杀敌人,多立下军功。反观山东六国,由着张子的谋略,朝堂混乱,君臣离心,纵然当时有劲韩、强楚,亦是不足惧。
在这个女子的身上,蒙武亦是有此感受,今日之胜,怕是累积了三日来对于王贲等人的了解之胜利,那是对于王贲八人的胜利。
阳谋者,便是沙盘上的行军布局,这些是王贲八人看得见的。
阴谋者,便是这女子对于王贲八人的布局,知晓他们的性格,洞悉他们的走向,加持在行军之中,没有不胜者。
如此,交替而用,令得王贲八人陷入迷阵,有良机而不敢动,无战机却强兵加之,如何不败,这等兵法,思来想去,也只有鬼谷纵横的传人精通。
但在一位女子的身上见到,令蒙武诧异不已,呵斥完王贲八人,身躯微转,看着此刻亭立于武真君身侧的那娇艳女子,拱手一礼,轻问之。
“蒙氏一族不愧是兵家大族!”
“不错,芊红所学便是先人所传的鬼谷兵法。”
被秦国上将军蒙武一眼看出兵法来历,白芊红美眸灵光闪烁,蒙氏一族却为兵家豪族,蒙武无怪乎能够臻至上将军之位。
当今之世,能够看出自己兵法来历的可是不多了,而能够明悟鬼谷兵法要诀的更是罕见,精致的容颜上掠过一丝笑意,屈身又是一礼。
“鬼谷兵法!”
得到白芊红的肯定回应,另一侧沙盘前的王贲八人为之惊异,战国以来,凡是涉及鬼谷这个两个字的,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对于鬼谷兵法,王贲也只是听父亲提到过,并没有多做了解,又回想着三日来与对方交手兵战,感觉越来越难以胜利了。
“哦,芊红姑娘的先人为鬼谷纵横的传人是当年的齐国……,不,是魏国上将军庞涓”
晋阳之战后,战国每一场大事件的背后,都隐约有鬼谷纵横的传人在其内,军帐之内,听闻武真君身侧的这女子为鬼谷纵横传人,不由得诸人兴趣而起。
要知道,如今的咸阳之内,盖聂先生便为鬼谷纵横传人,只是不知道为何不入朝堂,也不入军中。但若数以前的鬼谷传人。
擅长兵战者,有不少,但能够令这女子言语隐约有一丝自傲的,却只有两位了,上将军王翦上前一步,轻语之,本欲要说道齐国孙膑,但随之,话锋一转,落在另一人身上。
“嗯,王翦将军如何觉得上将军庞涓是芊红的先祖”
这回,轮到白芊红神色惊异了,诸夏之内,能够由一隅而窥得自己身世来历的,王翦还是第一个。就是当初的大人,也仅仅知晓自己和鬼谷有所关联。
“哈哈,果然!”
“原本王翦还不是很确定,但听着芊红姑娘此语,应是确信无疑的了。至于王翦何以猜出姑娘的来历,说来与王翦当年所遇到的一位故友有关。”
“那人是当代的鬼谷子,算起来,应为咸阳盖聂先生的师尊才是。”
王翦朗声笑之,再次深深看了白芊红一眼,真想不到,眼前这位女子竟是庞涓的后代,百多年前,随着庞涓的身死,家族险些被灭,近些年才有些起色,在赵国出了一个庞煖。
可惜,数年前与上将军蒙骜交战的时候,不幸中箭,归于赵国不久,便是身陨。至于眼前这女子,应该是百多年前,庞涓留下的宗族分支。
身披浅黑色的重甲,略显黝黑的神容上满是感叹,单手轻抚着颔下短须,脑海中却是不住闪过当年的邯郸之战,本来长平之战,秦国已经取得绝对胜利。
但因为邯郸之战,不久之后,前期武安君所有的战果丢失殆尽,魏信陵君的确不俗,但当时若无那人的助力,怕也是难矣。
“王翦将军是说昔者赵国平原君的门客毛遂”
身为鬼谷纵横的隔代传人,白芊红对于鬼谷传人的信息自是了解和关注,战国乱世,怎可少了鬼谷纵横,苏秦、张仪之后,同样有鬼谷弟子出。
只是他们的身份特殊,故而,鲜少被外人所知,数十年前,诸夏同样有两位力挽狂澜的奇人,一者为赵国平原君门客毛遂,一者为齐国田单。
长平之战后,秦军坑杀赵军四十万,而后兵困邯郸,其后,平原君为了一解邯郸之围,便想要前往楚国求援,以当是山东六国的实力,唯有楚国才可以救赵国。
临行之时,平原君已经挑选了十九名文武门客,尚缺少一人,正焦急之间,毛遂而出。于毛遂而出,平原君奇异之。
“毛先生至赵国几年”
麾下有门客三千,对于毛遂的印象实在是很低。
“三年。”
毛遂答曰。
“先生若为圣贤之辈,三年未曾被人称颂,是先生无才能也。”
平原君摇头而叹。
“吾乃囊中之锥,未曾露锋芒,今日得出囊中,方能脱颖而出。”
一语出,平原君侧目而视,心悦诚服,随即,令毛遂率领文武二十位门客前往楚国,约为合纵。至楚国,又是毛遂力挽狂澜,舌战楚国群臣,说服楚考烈王,出兵援助赵国。
未几,邯郸之危不存。
那一战,若无楚国的助力,单凭三晋之国绝对不能够成事,至于燕国,一直敌视赵国。至于齐国,
第五百八十二章 十面埋伏(大章节)
;
“让武真君见笑了。”
看着王贲等八人小跑着出幕府军帐,王翦顿时上前一步,对着周清一礼。沙盘兵战推演中,王贲口出不逊之言,当为自己教导不力之错。
败了就是败了!
难道仅仅认为芊红姑娘为鬼谷纵横的传人,便可舒缓一口气如果鬼谷纵横的传人便可所向披靡,那么,他们还学什么兵家战法。
虽上了几次战场,仍旧不甚纯熟,未曾真正一窥兵家战法玄妙。语落,对着一旁的上将军蒙武也是一礼,自己不曾理会关外大营的事情,就凭王贲今日的表现,都不足让自己安心。
“哈哈,天地之间,岂有生而知之者”
“况且这沙盘兵战推演,亦不过为书上谈兵而已。当年长平之战的赵国名将赵括,论起兵战,连其父马服君都不是对手。”
“然……结局如何,还是被武安君所破,是故,沙盘推演的结果王翦将军不必放心心上,透过这沙盘推演,所能够提升的其它能力才是玄清希望看到的!”
拱手回礼,看着王翦略微羞愧的神情,轻声笑之,随即,目光也是落在身前的沙盘之上,挥手间,一切的凌乱恢复原来模样。
沙盘兵战推演,结果虽是一方面,但并非全部。若然以沙盘之事代替真正的秦赵交战,岂不有些荒唐。虽然王贲八人这三日来,一场都没有胜过。
但所得想来不少,足够了。
“武真君所言不无道理。”
“王翦将军不必动怒,难道忘记了武真君文书所言的沙盘兵战效用,若然我等当年能够坐拥此物,怕是受益极大。”
“仅此一物,武真君便有大功也。”
上将军蒙武轻轻颔首,看着一侧仍旧神色未曾恢复正常的王翦,轻语之,视线而动,也是落在这沙盘之上。之前从武真君随同送来的文书中,曾见武真君提过这般效用。
如今一观,比起入局的王贲八人,亦是很快明悟其妙用,站在沙盘之前,俯览而下,整个战场有一种全部纳入掌控之战。
只消斥候所带来的消息准确无误,便可根据此清晰无比的
沙盘调兵遣将,阵前军将也能够因此而清晰的执行命令,长观之,无论是对于战场大局的掌控,还是对于微末细节的处理,都会提升很快。【 !免费阅读】
大王冠礼亲政以来,素来对于军战之事重视,若然看到此物,定是欢喜,功劳自然是跑不了。而且,此物将来怕是将盛行于诸夏。
“于沙盘兵战之结果,王翦自然知晓不甚重要。”
“但上将军刚才也曾一观,王贲八人在沙盘兵战之时,尚且有损战心,若是等待真正的铁血兵战,不知道八人又会如何。”
“如此,才是王翦担心之事。再过十年、二十年,我等不在了,他们便是军中的未来,这……我等该如何安心。”
无论承认不承认,如今的蒙氏一族、王氏一族,作为大秦兵家的两大豪族,个人利益、家族利益都已经和整个秦国的利益纠缠在一起。
大秦即将一天下大势,最为兴奋的就是他们,不出意外,以大秦如今的实力,将山东六国一一灭掉,不是什么难事。
期时,身为军功既得最大者,想要保持住这份荣耀,必须后代也出现惊艳的兵家之才,看着王贲等人的表现,王翦心中有些忐忑。
秦国法治不似山东六国,如果后代没有足够惊艳的,怕是如今看来声势滔天的兵家豪族,也当很快的归于平静状态。
“哈哈,如此,王翦将军更无需如此。”
“八人中,除了李信、章邯、王贲人外,都是关外大营的军将,对于他们,蒙武还是了解的,都可算得上出色之才。”
“只消实战多行历练,将一身兵法所学贯通,便会更进一大步。况且,今日相见武真君,还有另外一桩重要之事,不可耽搁。”
王翦话中言外之意,蒙武自然也是清楚,虽也是有些担忧。但比起王家,自家倒是有一个不小的优势。如今麾下两子中,长子蒙恬于蓝田大营前将军,行事稳重,颇得大王看重。
次子蒙毅入国尉府中,将来是要走文官一道的,文武共进,这才是阴阳平衡之道。但王贲此人的资质也绝非王翦所言那般不堪。
旋即,话锋一转,并未在这个话题上多做停留
“唉,日后还望武真君多多教导他们一二。”
王翦轻叹一声,没有继续多言。
“如果王贲等人真的那般不堪,玄清又岂会选择他们为麾下战将。”
“上将军,请!”
不出自己所预料,今日蒙武与王翦一同前来,所为者,不仅仅是沙盘兵战推演,还有别的要事。左右看了一眼,单手深处,迎向上座。
“武真君,请!”
上将军蒙武点点头,看着从武真君身侧离去的那两位女子走向军帐入口,身形而动,与王翦一起入座军帐前方一隅。
“上将军,王翦将军,莫不是要准备攻赵了”
如今军中,能够值得两位上将军联袂而至,与自己商议事情,无需多想,便只可能只有一件,那就是秦赵交战,陈兵多日,老秦人也该出手了。
“大王,左丞相副手丞韩非在外求见,以为回禀文信学宫改造进度!”
兴乐宫内,秦王政一身便服,束冠而起,端坐上首,宽大的条案上,陈列来至秦国各大郡县的政令,非下首昌平君、长史、廷尉等人分担,压力更为之大。
不过近几日,国尉尉缭倒也是在这里办公,关外大营出战,秦赵相交,军令甚多,国尉自然得坐镇于此,拿定主意。
寂静而又明亮的厅殿之内,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只剩下每隔半柱香,脚步轻盈的侍女近前斟倒茶水、点心,此外,一切皆无。
未几,兴乐宫内,存在感一直很低的少府令赵高近前,悄声低语。
“嗯,韩非先生,快快有请。”
一语出,那正执笔批阅政令的秦王政神色一动,手中动作为之而停,王弟从蜀山归来后,便是一直在整体文信学宫、长信学宫。
如今,王弟在关外征战赵国,一应之事交由韩非手中,说来,这也算是自王弟走后,韩非第一次前来入宫见自己,并且向自己禀告事情。
念及此,面上不由轻轻一笑,目光落在赵高身上,轻轻颔首语之。
数息之后,一位身着淡紫色紫衣贵袍的男子手持一卷文书入内。
而与此同时。
咸阳宫揽月台之所,那里,不过一身浅红色锦衣长袍罩体的公孙丽静静而立,柔顺的发丝随意梳拢,一根碧玉之簪斜插,一束发丝垂陇白皙的脖颈之间。
淡妆而落,眉目精致,并未着那宫廷盛装。贴身的侍女小清在不远处等待着,正看着此刻公孙丽与两位陌生人欣喜的谈论道。
说是陌生,也不全是。起码,三日前,其中一位女子,自己是见过的。不曾想,今日却多了一位男子,好在良人并未避讳自己,将自己也一同带上。
数丈开外的宫廷直道上,大王虽同意良人的故友入宫,但在此地巡逻的重甲精锐兵士却是多上不少,而且巡逻的频率也是越来越高。
“残剑大侠。”
“多谢你这次和飞雪姐姐一同来看我,原本我是想要出宫见你们的,但是大王不同意,好在,并未拦阻,揽月台所在,也是不错。”
时隔三日,公孙丽再次见到赵飞雪二人,面上满是欣喜,至于三日前的不快,都已经消失不见。或许自己和飞雪姐姐之间有理念上的差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