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小说家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偶米粉
“愿闻其二。”
整个幕府军帐之内,尽皆为韩非之言回旋,秦王政仍旧立于上首,闻此,神色分外平静。
“二不可灭者,灭韩不易也!”
“韩国臣服秦国,所图者保社稷宗室也。今社稷宗室不能存,韩国上下必全力死战也!韩人强悍,素称劲韩,秦国何能一战灭之如数战不下而五国救援,则合纵之势必成。其时,秦国何以应敌于四面哉!”
“其三,灭韩将使秦为天下众矢之的也!顿弱、姚贾离间六国君臣,虽已大见成效,然则,安知六国再无良臣名将乎!”
“邦国兴亡,匹夫有责。若有五七个田单再现,以作孤城之战,旷日持久之下,八方反攻,齐指咸阳,秦将何以自处也!”
言语其二,韩非之神情似乎也不自觉的激动起来,隐约有血气上涌,吟诵之词更为慷慨激昂,有感秦王政没有出言,便是一口气将韩国不可灭三者尽皆说道而出。
语毕,激昂之音戛然而止,幕府军帐之内一片寂然,群臣面面相觑,彼此相视一眼,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为好。
“韩非先生为丞相副手大吏,为秦国之臣,莫非如今仍旧视自己为韩国特使”
别人不说,但行人署上卿姚贾却突然高声喝道。
“韩非入秦,原本便是出使。”
目落姚贾身上,韩非清冷一句。
“依韩子之见,秦国兵锋首当何处”
呼吸之后,国尉国尉突兀的探寻问之。
“此为中枢要臣所决之事,韩非本不当言,然国尉既问,韩非可参酌一谋。”
“秦国东出,首用兵者只在两国:一为赵国,二为楚国。赵为秦国死敌世仇,灭之震慑天下。楚为广袤之国,灭之得利最大。弱小如韩国者,一道王书便举国而降,何难之有也!”
对着军帐内不远处的为了一礼,韩非之情绪也恢复了正常,俊逸的面上似乎也浮现当初新郑内的笑意,踏步而动,轻声应之。
刹那间,整个幕府军帐静如幽谷,王绾、李斯、郑国等人更是狐疑万千,仍旧立于上首的秦王政也是困惑之色频生。
“韩子之言,何其荒诞也,莫非欺秦国无人哉”
又是一声大笑,上卿姚贾再次直指韩非。
“此……何理也”
韩非面色如常,轻问之。
“敢问国尉,若然依从韩子所言,率先灭楚,几年可定”
姚贾冷哼一声,身躯一侧,看向国尉尉缭,军帐之内,若论此事,尉缭先生当最有发言之权。
“楚国辽阔旷远,山川深邃,大军深入,难料长短。”
“韩子之言颇有将秦国数十万大军陷于楚地久战,以存韩国”
尉缭深深摇摇头,当初兴乐宫初次议论韩非的时候,自己收拢诸般信息,就已经察觉此人孤忠之意,如今和自己所料的一般。
而今,更是再者军帐幕府之中,公然有存韩之心,何其谬哉!
“大王,以臣愚见,此为韩子施展的兵家疲秦之计。岂不闻当初大田令入秦,便是韩国施展的疲秦之计,而今,不过故技重施也。”
“由此可见,韩子今虽入秦廷,仍存韩之心未绝!”
姚贾又是一阵大笑,三番五次以表孤忠之意,以表存韩之心,岂非执意寻死,即如此,姚贾自觉无愧于大王,无愧于秦廷。
“师兄铁心存韩,而韩国却于你弃之如履,何苦来哉”
御史张苍轻叹道。
“秦国不曾负于非兄,非兄终究不为秦谋也!”
长史李斯亦是长长一叹道,道武真君大义,非兄直入丞相府副手大吏,而道武真君想来鲜少理会秦廷政务,故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非兄便是假丞相。
厚待如此,可见大王之心,然师兄还是放弃了。
“韩子心存故国,高风亮节,嬴政至为感佩!”
群臣寂然,相知者痛心疾首,不悦者挖苦之,秦王政再一次经历上首,万般怅然,突然一阵大笑,对着韩非深深一躬一礼,离开幕府军帐。
“大王,为何从郑国渠归来,便是愁眉不展,何故也”
“不知妾身可能为大王分忧”
秦国,咸阳宫,昭德宫内,那日军帐幕府之后,秦王政没有心思与兴致继续巡视各地,直接转驾返回咸阳,一路之上,多沉默,神色低沉,情绪不显。
习惯而入昭德宫,值巳时,骊姬不过刚拜见过华阳祖太后与诸位夫人,归来见秦王政,顿时上前一礼,察觉大王情绪,不由奇异道,近前素手持茶盏,香茗而出。
“骊姬且看此书!”
&nb
第五百四十一章 鬼谷子(求票票)
“院医,骊姬有病患乎”
百十个呼吸之后,临近后宫驻守的院医便是来了三位,均背负着药箱,快速近前一礼,神情略有忐忑的为公孙丽切脉。
咸阳宫内,大王专宠丽良人不是什么秘密,若然丽良人有何不测,怕是他们性命也有危险,三位院医中,医术相对较高的一位近前,细细诊断之后,神色先是一愣,而后面上喜色颇显。
再看向此刻躺靠在床榻上的丽良人,其人精气神充足无比,面色红润,光泽而显,根本不是有病的模样,当即心中稍安。
“大王,丽良人并无病患。”
“不知丽良人近来是否常有呕吐之感,饮食习惯也略有变化之感”
院医对着床榻上的丽良人一礼,而后起身,对着一侧的大王又是深深一礼,语落,给了同伴一个放心的目光,探寻问之。
“这……,院医,莫不是丽良人有了”
秦王政虽不通医道,但近年来,后宫夫人、良人、美人多有生育,其人预兆似乎同刚才院医所以相似,再联想到之前骊姬的异样,刹那间,神情满是激动,连忙上前一步,坐于床榻一隅。
双手紧握骊姬那柔软的手掌,尽管骊姬神情未改,但握持其手,秦王政能够感觉到骊姬体内的心跳在加快,王弟出手,果然不凡。
距离王弟出手诊治还不到一个月,丽良人便是有喜,当得大贺!
“根据丽良人的脉相,却是如此,已然有孕在身。”
“臣恭贺大王,恭贺丽良人!”
啧啧,数年来丽良人身下并无所出,已然得了大王如此的盛宠,而今有孕在身,若是诞下公子,怕是盛宠更盛,纵然是公主,估计也会提升至夫人之位。
院医身形跪立,为大王而贺,其余两位同伴闻声,亦是神情舒缓,既是这般喜事,怕是今日他们也会被降下不少的赏赐。
“哈哈哈,好!”
“寡人甚喜,即日起,你等当随时待命,直至丽良人安稳的诞下子嗣,期时,寡人当有大赏赐,若然中间丽良人有半点损伤,你等当落大罪!”
“赵高,吩咐下去,从现在开始,昭德宫内的一切标准位同夫人,不得有误。”
骊姬突如其来身怀有孕,令得秦王政也直接从先前韩非之事的失落状态中挪移,自骊姬入宫数年来,终于有了结果。
或许如王弟所言,待骊姬有了自己的子嗣之后,一切当大不同。若可完全得其心,则可弥足遗憾也,旋即,便是一道道王令下达。
“喏!”
少府令赵高颔首以对,其余院医亦是躬身而拜。
“另外,令长史传文书,召回蜀郡武真君,归于咸阳,整顿学宫要事!”
看着赵高与院医们正要离去厅堂,秦王政又似乎想起了什么,无论如何,韩非之事也该告一段落了,自其入秦以来,已然搅得秦廷上下颇为不安稳。
其人孤忠之心难改,但放其归国不合自己之意,也许此事采取武真君之法更为适合,待学宫而立,其人便入,为大秦教养精通法令人才也。
一天下大势,韩国不可能存下,其国地势险要,为三晋要道,欲要东出,必要占据此地,如此,方可图谋北赵、南楚。
“诺!”
赵高闻声,连忙停下身形,转过身再次一礼,徐徐离去。
南楚之地,寿春之侧五百里,有连绵之大山丘壑,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远远看去,险峰俊秀,云雾弥生,极深处,有一山谷,常有鬼火闪烁,幽不可测。
每逢阴天、雨天,便会有风雷交织其内,翁鸣之音不绝,世人罕至,又观此景,更是难以进入其中,纵然有人奇异者,欲要进入其内一观,可惜都未能归来。
然,今日晴空万里之下,却是两道周身闪烁浅浅流光的身影不断在其中跳跃,不断在其中穿梭,身法极快,一瞬便是数十丈被抛在身后。
未几,便是靠近在幽谷之旁,身形速度未减,双手各自掐动印诀,引动幽谷深处的奇异之力,周身上下各有玄光护体,剑光忽闪,凉风吹袭,纵身一跃,消失在幽谷深处。
“小庄!”
越过层层阻碍,以印诀之力开启入口,玄光护体,数十个呼吸过后,一处崭新的世界出现在二人面前,比起外界而观的幽暗不可探索,眼前确实恍若天地胜景。
大河蜿蜒流动,潺潺之音不绝,溯源而上,一道气势不俗的瀑布俯冲,炸裂的水花四溢在地下的深潭,竹林清脆,清香之气流转。
那从谷外而进的两道身影轻车熟路的行至一座简陋的竹屋院落之前,虽为竹屋,但方圆足里,亦是不小,其内人迹而显。
着浅蓝色的紧身装束,干脆而又利落,清淡而不张扬,墨蓝色的披风随风而动,单手持长剑,手臂显金属护腕,编织而成的精致腰带梳拢。
眉目俊秀,双眸有神,中长的柔顺发丝飘扬,看着面前的这座宅院,又看了看身侧的那道身影,轻语之,意蕴夹杂其内。
“师兄!”
同样的复杂情绪生出,着一袭华丽的冷黑色装束,锦袍加持,金色配饰平衡而显,灰白的长发垂落头颅四周,浑身上下不自觉扩散一丝冷傲。
闻师兄之语,轻应之。
“你……还准备返回韩国”
言简意赅,长期待在秦王政身边,于近来秦国与韩国之间所发生的事情,自然了解甚多,流沙不存,韩国濒危,身为鬼谷弟子,应该看到了结局。
“你应该还是要返回秦国!”
“毕竟身为秦王嬴政的首席剑术教师,位同上卿
第五百四十二章 《奇门遁甲》
鬼谷纵横之道,内蕴大千之妙,除却第一任鬼谷子之外,历任鬼谷子都只是精研其中一二,虽如此,已然足以横行天下。
静静盘坐在竹屋厅堂上首,于身后两位弟子近年来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但自己从不加以干涉,每一代的鬼谷弟子,只有战胜所遇到的一位位对手,才有资格名扬天下。
数年历练,如今也该闭关精进一二,语落,浑身上下闪烁黑白玄光,双手掐动印诀,顿时,一件卷轴模样的事物飘动而出,沉浮于身后的虚空之上。
“此为《奇门遁甲》!”
“乃为第一代鬼谷子传下来的密卷,亦是为奇门、六壬、太乙三大秘宝中的第一大秘术,六壬之术乃上古、三代以来宫廷秘术,如今留存在阴阳家内,纳入占星律之中。”
“太乙之术乃由上古伏羲氏创先天八卦之后,历经演变,而后在人皇轩辕黄帝之时,令九天玄女之弟子风后所创,文王所创后天八卦由此得益良多,如今整卷不存,散落诸夏多矣!”
“奇门之道,亦是囊括万千,百家精华于其内可显,你等若是有意当可一观!”
沉稳之音落下,缓言术数三式,随之,加持在那道卷轴上的力量不存,一道清脆的声响弥漫,不负所言,自己该教的已经教的差不多了。
能够修炼至一个什么程度,就要看个人造化了。
“是,师尊!”
盖聂、卫庄二人瞥了那卷轴一眼,轻声应之。
随后,整个空阔幽清的山谷再次陷入长久的寂静!
历尽艰难险阻,跨越数千里,由着付出一位位游侠的生命,燕国太子丹终于回到故土,行过易水,过武阳之城,一路北上,直入蓟城。
一晃之间,离开燕国已经好多年了,当时的自己才不过加冠,如今已经三十余岁了,行走在自己已经多年未曾一观的府邸,一切还是和当初一样,但……终究还是不一样了。
庭院之内,翠绿之意弥漫,生机之气盎然,小桥流水,凉亭淡雅,静静坐在其内,条案陈列,茶香飘荡,佳人在侧,素手烹调。
“殿下,鞠武大夫已经到了!”
那女子容色绝美,欣长苗条,垂首燕尾形的发簪,优美的娇躯玉体,身着浅绿色的罗衣长褂,在骄阳散射下熠熠生辉,弥漫着仙气。
纤细双手而动,举手投足之间,淡然自若,清逸脱俗,犹如不食烟火,踏着罗翠霞光之靴,红唇轻启,一边看着太子丹,一边脆音而道。
“快快有请!”
闻此声,燕丹那平静如水的神色陡然一动,欢笑之意而转,直接从座位上起身,对着女子点点头,便又是行入院落之中。
好在如今的蓟城还有鞠武大夫在,不然燕丹真不能够想象如今的蓟城会是一个什么模样,归来之后,父王自是欢喜,而且在三日后的朝会上,便是下令自己总摄政事。
然,虽有此名,事实却与自己相差甚远,自己入秦的数年中,父王放松于政事,王叔雁春君姬德却是摄取大权,党同伐异。
如今蓟城的文武要臣中,七层以上都以王叔为首,剩下的群臣要么敷衍了事,要么也是王族中人,如今整个朝堂之上,能够为自己所用,只有大夫鞠武等寥寥数人了。
“鞠武见过太子殿下!”
作为昔日的太子太傅,鞠武在如今的朝堂之上,纵然想要脱身事外,也不可能,雁春君把持朝政的数年间,自己并没有将精力放在朝政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