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一品丹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八宝饭
到了之前麻衣等人坠落之处,吴升向下扔出一根假雷击木,雷击木滚落下去,然后在不知某处炸起一声闷响,似乎落入水中。
这枚雷击木爆炸的效果远超之前,不仅威力大,持续时间还长, 吴升琢磨,如果冬笋上人炼制的假雷击木都是这种效果, 那可就真是好东西了。不过现在也不错, 他储物扳指中装了一大堆, 把冬笋上人几个月炼制的库存都搜刮走了, 用处果然极大。
吴升借着雷光的闪动看清了下方, 仍然是在妖兽体内,其形却似一条弯曲向下的通道。
吴升沿着通道滑了下去,滑到尽头时扑通一声,果然掉入水塘中,与此同时,令人窒息的臭味扑鼻而来,其中夹杂着催人泪下的辛辣之气。
原来这是妖兽的粪池!
吴升顿时被恶心到头皮发麻,惊慌之下看见身后一处洞口,连忙奋力钻了进去,连爬了三、四丈远,这才惊魂稍定。
将满是妖兽粪便的衣服脱去,光着身子往前爬了一段距离,用坑道中的泥土擦身、擦脸,擦得大致不离时,忽然发现这是新挖出来的坑道,坑壁上全是铁抓和飞剑挖掘的痕迹,看来应该就是麻衣他们所为。
看着铁爪的印记,吴升笑了,他知道另外一位是谁了。难怪到处打洞,真是属耗子的啊!不过有魏浮沉在,对方战力加一,追击时倒是要更加小心些才是。
吴升这次南下是做好了持久战准备的,所有储物扳指里专门腾出了宝贵的空间,存放有换洗衣裳,不过既然是在地道里,也就没必要换了,换上也是一身泥,干脆赤着就是,他的肌肤强硬如铁,根本不惧石子硬土,直接向前爬动,在坑道中拖出三条深深的痕迹。
前方再次出现堵塞地道的泥土,一切忽然又回到了几个时辰前,吴升以飞鸿剑和内丹法盾开道,以盗天索转移泥土,如同泥人一般向前挖掘。
他这次的速度比刚才更快了几分,魏浮沉打洞本就是专业,自己恢复真元又费了不少时间,若是慢了,必然跟丢。
他现在只希望麻衣、魏浮沉和逐风三人继续挖地道逃跑,别想着钻到地表上去,否则自己再想追踪的话,会困难许多。
但希望终究是希望,现实往往不是希望的样子,吴升向前挖掘了不知多久,以他如此深厚的真元也感到乏力的时候,前方忽然传来清凉的气息。
再奋力挖掘片刻,地道再次打通,猛然间发现自己孤悬在一条暗河的上方,吴升险些栽下去。
深邃的地下暗河在下方流淌,静谧得令人心慌,尤其是在漆黑的地下,如果不是河中时不时游过几尾会发光的奇鱼,就真的是两眼一摸黑了。
吴升以内丹法具现琉璃火髓,一朵火苗漂浮在空中,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往河水流过来的方向飘去,不远处的拐角竟然就是尽头,说明上游是在溶洞的下方,如果往上游逃走,就得从水下憋着气游进去。
天知道里面有多长!
吴升决定往下游追击,如果麻衣他们三个真是顺着上游逆行逃走,那自己这次行动失败就失败吧,反正他无论如何是没有胆量从水下潜进去的,实在瘆得慌!





一品丹仙 第一百六十一章 漂流
天地内丹法有很多好处,当前最明显的,就是内丹具现于外,虽说具现出来的内丹没有灵性,但作为普通器物,也是有种种用途的,只要炼制得多了,就好似随身携带着一个世界,要什么就有什么。
吴升炼制的一百多种内丹,有火髓、有金铁、有树木、有花草,各具形态,他随手一指,便在暗河上落下一朵大王莲,形如木盘,载着他顺流而下。
用暗河水将身上的妖兽粪便洗净,吴升换了身衣裳,这才感觉舒坦多了。手一抬,掌中多了一杆长竹,向水底轻轻一撑,大王莲在水面上快速滑过。
暗河之中不见天日,对时辰的感知也很混乱,吴升估摸着已经行船两个或者三個时辰,前方依旧没有尽头。
越是如此,他反而越觉安心,如果暗河较短,他会担心追丢了麻衣三人,但如此长的暗河中,他相信自己肯定比麻衣他们快,就算是炼神境巅峰,也绝无可能长时间踩水而行,势必要沉下去游水,比自己的速度可就慢得多了。
前方岩顶上忽然出现几点亮光,那是某种指甲盖大小的透明石块。纵身上去摘下一块查看,发现是某种蕴含灵力的水晶,其内的灵力含量很少,在水晶中婉转流动, 散发出微弱的荧光。
继续撑篙前行, 岩顶上方的水晶越来越多, 逐渐密集起来,下方发光奇鱼也多了不少,围着大王莲游动。。
水流无声, 岩顶和水下的光亮仿佛星辰,吴升撑篙, 在身后点出一圈圈光晕波澜, 犹如行进在时光的长河之中。
体会着这股静谧与空寂, 渐渐忘我。
也不知过了多久,星光稀疏下来, 奇鱼也转头回游,暗河中再次幽暗,但河水却湍急起来, 明显听到了拍击礁石的浪涛声。
这声音越来越响, 船行也越来越快, 吴升不由一阵紧张, 将长篙伸向前端,探测、撑开阻挡的礁石。好在大王莲入水很浅, 避开了很多危险。
但危险却忽然爆发,旁边传来水花四溅之声,黑暗中劲风袭来, 有磷火乍现,映射出上下两排尖锐的利齿, 却是条巴掌大的怪鱼,恶狠狠咬向吴升。
飞鸿剑抹过, 将怪鱼分为两半,落入水中。
接着又是一条、两条、三条......越来越多的怪鱼扑腾着带有尖刺的尾鳍, 自水下跃出,尖锐的利齿上下开合,疯狂扑来。
飞鸿剑在身边舞动来去,一剑划过,往往就是数条怪鱼身死,卷起一道道血雾。
血舞引发的血腥味越来越浓,吴升感到不好, 足尖一点,向上方跃起,抓住顶部一根石笋,与此同时, 一条丈许长的巨鱼自水中翻出,将大王莲和周围数十条怪鱼全部卷入口中。
这大鱼似豚非豚,落水之前,望向石笋上攀爬着的吴升,眼珠子中一片苍茫之意。
被大鱼的目光凝视,吴升只觉天旋地转,似乎上下颠倒、前后交错,耳中听到一声悠长的笛音,如泣如诉,在笛音中彻底迷失,身体栽入河底。
他知道不好,却无法控制自己,顺着河底一股汹涌的暗流飞速向前冲去。恍惚之间,经历了不知多少个大大小小的旋涡,忽然间身体从漩涡中卷落,出现在了无边的夜空之中。
上方是满天的繁星, 身边是环绕的云层,时间忽然缓慢了下来, 任他伸手,去触碰这淡如烟墨的轻云, 轻云被掬在手中,如水一般流淌。
几个呼吸之后,天地重新恢复了正常,吴升自云中直坠而下,眼见星空下浩瀚的大海扑面而来,连忙在空中调正身姿,如鱼一般扎进海底。
就算姿势正确,哪怕铜皮铁骨,吴升入水的瞬间,也被水花拍得浑身巨疼,感觉全身都被拍散了一般。
这一下就砸进水底二十余丈深,他感觉头痛欲裂,尤其两侧太阳穴如针刺一般,于是连忙调转内息,真元充斥全身,身体缓缓上浮。
上浮数丈,就缓一缓劲,重新调整真元的输出,然后继续上浮,如是多次,终于一头钻出了海面。
没错,的确是海,因为水是苦涩的。
躺在海面之上,仰头望着夜空中的星辰,吴升发了好一阵呆。
按理说,自己从地下暗河中出来,应当自海底涌出才算合理——现在也正是如此,可刚才在天空中那一幕却又如此真实,一时间令他有些不敢确定自己之前经历的一切是梦是真?
身处茫茫大海,吴升对追击麻衣三人已经不抱希望了,又具现出一朵大王莲,翻身坐了进去。
眼前的海面十分宁静,微风轻拂,带动心情也十分平和。吴升查看世界沙盘,却发现沙盘一片黯淡,原先点亮的山川河流,那些自己曾经到过的地方,全都如同蒙上了一层黑纱。
吴升大惊,真元灌注掌心,向着海水劈出一掌,掀起七尺高的海浪。
仅仅七尺多高......
使用飞鸿剑时,飞剑的灵动、真元的通行都回到了普通炼气境顶峰时的状态。
修为跌落了两个境界!
深吸了口气,吴升强抑住自己的慌乱,回过头来重新检视经脉和气海,却发现并无异常,具现的内丹也毫无问题,当然具现出来的依旧没有灵性。
多次反复求证之后,吴升修正了自己的认知,他松了口气——这不是境界跌落,而是境界被压制了。
吴升举目四顾,望向远方,却只能看到海天交接处深邃的黑暗。他不知道这是哪一片海域,但这片海域存在的某种神奇力量,将自己的境界压制住了,他必须闯出去。
思索片刻,吴升认为自己沿着地下暗河漂流,应该是出现在东海和南海的交界处,想要回去,就得向西,为稳妥起见,最好向西北行船。
按说这里应该离岸边不远吧?
大海之上,吴升也只能依照传统的办法辨认方位,比如寻找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由此确定东南西北。
方位确定之后,他开始具现内丹,从气海世界中具现出一刻粗壮的大槐树,以飞鸿剑斩断成三截,又幻化出一棵妖藤,将三段槐木绑成个木筏,再将大王莲搬上木筏,立在一根果木上作为船帆。
借着微弱的东风,吴升开始行船漂流。




一品丹仙 第一百六十二章 旦
虽然海风微弱,虽然木筏简陋,虽然修为被压制了两个境界,但连行两天两夜,却依旧没有见到陆地,甚至连岛屿都没有,吴升不由一阵心悸。
船行再慢,八十里总是有的,从地下暗河冲进海里的距离,撑死不可能超过五十里,自己划船的速度,不至于低到两天不到五十里的地步吧?
吃食倒是不必发愁,以他炼气境修为,在海中捕几条鱼还是很容易的,关键在于缺乏饮水,吴升下定决心,等从这片压制修为的海域闯出去,一定炼一汪泉眼内丹。
但眼下最大的问题,还是天象的变化,他担忧的望着天边渐渐浓厚的乌云,心中感到很是不妙。
具现了几株细藤出来,绑定加固木筏,同时将法盾取出,用来稳定配重。做完木筏的加固后,他以绝金绳捆在自己腰间,另一头缠在木筏一角,又将大王莲放下,同样固定在木筏上。
刚刚准备好,海风就变大了,海浪越来越高、越来越急,木筏一上一下的剧烈起伏颠簸起来。
很快,天空就被压过来的黑云完全盖住,天色昏暗,大雨瓢泼而至,伴随着雷鸣电闪,狂风呼啸, 巨浪滔天, 小小的木筏在如山般的浪涛中抛来抛去, 随时都有被巨浪打崩的危险。
最先失去的是大王莲,被狂风吹断了和木筏的绑绳,急速飞远。接着是那根立着的果木和划木筏的篙杆, 瞬间就被刮进了大海里。。
吴升如果不是被绝金绳绑在木筏上,此刻的命运恐怕也同样如此, 就算这样, 也跟着木筏翻来滚去, 完全无法控制自己,他一身修为在这天地巨力间显得是那么渺小、那么无助。
风暴持续了不知多久, 终于渐渐过去,吴升以最后仅存的体力爬上残破的木筏,仰天躺倒。海上弥漫过来一片浓郁的白雾, 雾气钻入体内, 他顿感头晕目眩, 知道不好, 却无力抵御,只得封闭住自己的经脉和气海, 阻止白雾入侵。
真元一封闭,他便沉沉睡去。
吴升被一阵水波荡漾声惊醒,睁开眼睛, 看见了一片竹帆。
竹帆下是一艘木船,船不大, 只比吴升的木筏长出一半,看上去却极为精巧坚固。
一位十来岁的少女趴在船帮上, 正好奇的低头看着吴升。
吴升想要起身,却一阵头重脚轻, 嗓子眼里直冒火,有气无力的道了声:“水”
少女的身影自船上跳到木筏上来,赤着的双脚在他眼前站立片刻,然后蹲下来,一把将他提起,送上木船。
清冽甘甜的淡水流淌进嘴里,吴升拼命的下咽, 连喝了几大口,又被呛了出来,然后接着喝。
喝饱之后,少女的面庞在眼前清晰了几分, 很清秀,扎着个鬟,两只眼睛灵动无比。
一支粗香在吴升鼻子前点燃,辛辣的烟气钻入鼻中,在体内游走,游走间驱散了体内的白雾。
吴升挣扎着起身,却被少女一把摁倒,耳中听到她不满的抱怨:“大叔,中了海瘴,还没解完,别乱动。”
一整个白天,少女都在伺候吴升,一会儿喂他清水,一会儿给他熏香,中间还灌了他两碗热汤,汤里有鱼, 还有贝。
折腾到夕阳落下,吴升才终于好转过来, 靠在身后一片半人高的贝壳上,看少女捕鱼。
她小小的身躯站在船尾, 向着远处转身一抛, 渔网落在十余丈外,如同盛开的花瓣。
收网时,身子向后仰倒,双手交替,拉着几十条活蹦乱跳的各色鲜鱼回来,倒在船上,将其中的小鱼扔回海里。
船边乍起一片水花,一头浅蓝色的海豚腾出水面,从空中横跃过小船,吓了吴升一跳。
少女却咯咯咯的欢笑起来,向空中抛去两条尺许长的肥鱼,被这头蓝豚张嘴叼去。蓝豚落入水中,尾鳍故意拍打水面,溅起巨大的水花,溅满了整艘渔船。
少女倚着船帮冲蓝豚挥手:“蓝,回来!”
蓝豚围着渔船转了个圈,停在船帮旁,少女一跃而下,骑到豚背上驰骋巡弋,冲开夕阳映射在海面上的粼粼波光,洒下银铃般的笑声。
到了晚上,游玩尽兴的少女回到渔船,想将吴升送进贝壳搭建的船舱中避风,却被吴升含笑拒绝,于是从舱里取出块毛毡,盖在吴升身上。
吴升服用了一瓶凝香露,已经彻底祛除了瘴气,身体好转,根本不惧海风,却没有再次拒绝少女的好意,靠在贝壳舱门边看少女操船。
“该回去了。”少女升起竹帆,动作麻利,调整着竹帆的迎风面,渔船向着正西方行去。
“不打渔了?”船舱边的木桶里只有三、四十条鱼,出海一趟就捕这么点鱼,效率不高啊。
“够了,娘亲说,大海是仙神恩赐给我们的粮仓,但我们不能贪心,一次一网就好,否则会受到仙神的责备。”
“你今年多大了?”
“旦再过两個月,就满十二岁了。”
“十二岁啊原来你叫旦?你娘亲舍得让你自己出海捕鱼?”
“娘亲离开了,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父亲呢?”
“旦没有见过父亲。”
“家里其他人呢?”
“家里没有其他人,只有旦,还有蓝。”
吴升沉默片刻,不知该说什么。
“大叔,你是遇到昨天的风暴了吗?为什么有风暴还要出海呢?你从哪里来?我在村子里从没见过你。”
“我来自一个很远的地方迷了方向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里就是大海啊”
“总有个地名吧?比如你住的地方?”
“就是村子大叔,你看,回家了!”
吴升起身,向着旦所指的方向望去,一座座木楼矗立在海边,这个村子还不小。
渔船靠岸,旦蹦蹦跳跳的引着吴升进村,来到她的家,一座村子边幽静的小院,干净整洁,却显得那么孤单。
所以旦很欢喜,因为吴升答应今夜住在她的家里,对她来说,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看着她忙前忙后的生火做饭,吴升忽然感到一阵心酸。
他趁旦做饭的时候,踱出小院,见到一位老婆婆,于是向她打听这里是什么地方。
老婆婆回答:“这里是大荒。”
吴升思考着大荒这个地名,回到院子里的时候,看见旦坐在火堆边怔怔出神,见到吴升后长出了一口气:“我以为你走了”




一品丹仙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两界山
“旦,你有没有姓?”
“什么是姓?”
“你的父亲叫什么?”
“娘亲没有说。”
“那你的娘亲叫什么?”
“她叫姜。”
“前面呢?或者后面?除了姜?”
“就是姜啊。”
“没有两个字么?”
“为什么要叫两个字?一个字就好了,容易记,村子里所有人都是一个字。”
吴升事后打听,村子里所有人果然都是一個字,只有名。
偏僻的渔村中来了一位客人,却没引起任何波澜,对于村民们来说,就好似这件事没有发生一般,有的人询问了吴升的名,见了面就唤他一声“升”,有的人则压根儿当他不存在,或者本就已经存在。
吴升有点头疼,周围的邻居只知道这里是“大荒”,为什么叫大荒,大荒究竟在哪里,没人说得清,他们在村子里出生,在村子里长大、生活、慢慢终老,好似世间只有这片天地。
“旦,你们没有人去过山的那边吗?”吴升指着村后极远处如黛的远山。
“那是两界山,北边的是去芝山,南边的是融天山。。”旦回答吴升:“为什么要去那边?婆婆说,山外是妖,还有魔,去芝和融天是守护村子的山神......大海的对面,应该还是大海吧?”
“婆婆?”
“月婆婆。”
旦引着吴升来到村子北头的一座山崖下,这里有一处山洞,山洞很深,弯弯曲曲向内深入,两旁开凿着一间间空荡荡的石屋。
洞壁上不时点燃着一盏油灯,为进入者提供微弱的光亮。
进到最深处的时候,里面传来苍老的声音:“是旦吗?你和谁来了?”
旦回答:“婆婆,我和升来的,升想问几个问题。”
月婆婆拄着拐杖探出头来,将吴升和旦请进最里侧的洞穴, 这里的石窟要比外面开凿出来的石屋大上许多, 有深红色的木柜、床、案几, 看着不知有多少个年头了。
原来这位婆婆,就是吴升刚刚进村子时,告诉他这里是“大荒”的那位婆婆。坐下之后, 吴升问:“婆婆,我听旦说, 两界山外不能去?”
月婆婆眯着眼睛道:“升, 你是外面来的旅人, 你能告诉我,外面是什么样吗?”
吴升一时语塞, 不知该如何回答。
月婆婆等了片刻,微笑道:“升,你不是第一个来大荒的旅人, 每过几年, 都会有旅人无意间来到村子里, 他们都和你一样, 想要离开这里,于是他们选择离开。有的人第二天就走, 有的人住了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走,有的人打造木船从海上离开,有的人准备粮食从两界山翻跃, 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吴升望着月婆婆,等待答案。
“我记得这五十年一共来了十个旅人, 有六个人被发现死在了两界山外,有三个人的尸体从海上漂了回来, 他们就葬在去芝山下,你可以去看看。还有一个, 你可以说他逃出去了,也可以说他没有逃出去,总之再也没有回来过。你是第十一个,你会怎么样,我们都看着。”
吴升默然片刻,问:“他们都是从哪里来的?”
月婆婆道:“有的是从山外来的,有的是从海上来的, 说是因为迷了路。到底是迷了路,还是找到了路,老婆子我也不懂。升,你可以选择留下来, 也可以选择离开,到底怎么选,就看你是迷了路,还是回了家。”
从月婆婆这里没有得到答案,吴升告辞,月婆婆将他和旦送出山洞,忽然对旦说:“旦,明日在村社祭演,不要忘了。”
旦低下头,轻声道:“知道了。”
回到家,旦纵身跳上屋顶,望着远方的大海发呆,吴升跟上去坐在她身边,和她一起看了片刻,问:“旦, 祭演是什么?”
旦回答:“村子不受妖魔的侵害,是因为两界山神一直庇佑着我们, 所以每年要选一个人入山侍奉山神。去年鹰侍奉了去芝山神,今年该轮到我去侍奉融天山神了。”
吴升问:“去多久?”
“永远,不回来了。升,你这两个月不会走吧?我们可以讲两个月的话,一起做两个月的游戏,两个月后,旦就要去侍奉融天山神了,旦走的时候,就把这座院子送给升,好不好?”
“为什么是你?”
“因为旦满十二岁了。村子里有六个满十二岁的同伴,旦的法术学得最好,旦才有资格去侍奉山神。”
吴升望着身边的少女,稚嫩的脸上满是离别的惆怅,目光中满是对大海的眷恋,他一颗心顿时沉到了谷底。
第二天的村社中,旦如约进行了祭礼的预演,她在几位长辈的注视下,踩着一道海水化成的虹桥,落到一张红色的大床上。大床在一个地下数丈深的坑洞中,她躺下去的时候,坑洞周围不停生长出绿叶和鲜花,散发出满园的芬芳。
普通炼气巅峰,几乎和被压制的自己相同,十二岁年纪,便有如此修为,当真称得上天赋异禀。她的道法属水,无论是踩着海浪,还是挥手落雨,与水都极为相合。
旦静静躺在红床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口前,看了一眼坑洞上方注目观看的村民,又看了一眼同样注目观看的吴升,闭上双眼。
在旦的道法引导下,细密的雨水滋润着坑洞中的绿叶和鲜花,从中快速生长出一条条藤蔓,架在坑洞上方,形成了一个绿色的穹顶。
几位长辈的吟诵声中,泥土一层层覆盖其上......
这就是旦的祭礼预演,等她满十二岁的那天,将自己亲手催生出绿叶、鲜花和藤蔓,在融天山下构筑一座美丽的花屋,完成自己的归宿。
1...9394959697...2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