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一品丹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八宝饭
那裨将也知自己说得夸张了些,红着脸道:“末将说的是山丘,小一些的那种”
虽然有些夸张,但大致情形还是说得明白的,昭元又将庸国降臣庸藏、易朴招来对证, 易朴只说不知, 庸藏倒是竹筒倒豆子,老老实实交代:“南方有我庸国飞地芒砀山, 与诸蛮部交好, 其中连山、苍梧、傩溪三部大头领都有幻化神巫之能, 刀南蛇幻化的神巫是巨蟒,凰飞龙是蛟,却没有山丘那么大,只两丈长,胳膊粗细,阿傩则是毒蜂。”
中射将军景涣道:“如此说来,应是刀南蛇的巨蟒。”
崔明道:“为扬州左郎几年,此三人我也有所耳闻,皆为神巫境。”
昭元摇头:“就算仓猝中伏,单凭这三个神巫,想要杀孙梁也是不能庸藏,芒砀山是谁的封地?”
庸藏道:“乃客卿申伍之地。”
景涣当即道:“原来是他?两年前州来战场上,申伍与元子让领兵上阵,当时归属申斗克麾下,两军致师时,武勇异常,连吴国夫概都赞不绝口。”
昭元道:“此乃吴人离间之计,就不需多说了。”又若有所思道:“归属申斗克麾下倒是有意思”
崔明忙道:“芒砀山我亦熟之,申伍本为丹师,因茅贡灵丹之事,与申斗克结仇,在州来军前,申斗克处心积虑欲置其于死地,最终将庸、夔、麇三国联军逼反,方有其后鹿鸣泽、大竹乱兵之祸。”
昭元听得很认真:“接着说。”
崔明又道:“但申伍是个专注修行的人,并不恋栈贪权,去年时,主动将芒砀山封地一分为二,赠予好友,其人则飘然远去,至今一年有半,不知所终。”
昭元问:“隐退了?”
崔明低头:“这就不知了,但芒砀山已非其地,这却是事实。”
昭元赞道:“崔左郎熟知四国、百越事务,不愧是崔氏子弟,当真用心了。”
崔明道:“这是我的本分。”
昭元道:“诸位,我欲南下攻打芒砀山,有何良策?”
庸藏道:“昭帅无需忧虑,自上庸向南直至芒砀山,有大道二百里,可通车马,大军南下,三日可至!”
上车将军昭伯崖请令道:“末将愿率前军南下,为大夫夺取芒砀山!”
谷馸
崔明高声道:“不可!上庸至芒砀山虽有直道,但此道曲折险峻,道旁尽是高崖深涧,途径之处多瘴疬毒虫,且深入蛮部之地,凶险万分!”
景涣问:“崔左郎的意思是?”
崔明道:“如今掌控芒砀山的,是大夫卢芳和金有象,此二人皆忠义之辈,忠义却不在庆予,卢芳之义在于申伍,金有象之忠,同在申伍,大夫只需给我一道诏令,封申伍为大夫,我必可说服彼辈来投,不战而下芒砀!”
昭元沉吟片刻,道:“待我思之。”
议事之后,昭元回转寝殿,这里原本是庆予的寝宫,庆予降后,昭元为恐夜长梦多,竟是一刻也不停留,将庆予和大部分庸国大夫押送郢都,这里便成了他寝殿。
是继续打下去,还是一道檄文劝降,昭元还在斟酌。继续打下去当然是一劳永逸之举,但崔明谏言中提到的困难,的确令他很是犹豫。
劝降也同样利弊分明,好处是不费一兵一卒——前提当然是能劝得动,坏处则是依旧留存隐患。芒砀山深处百越诸部,名义上的归顺臣服,并非真正臣服,留着这股庸国余孽,将来一旦与楚国产生矛盾,不服王令,随时可以依托百越蛮族,北上袭扰楚国。
正思索间,忽有门客禀告,说是学宫来人,要见昭元。
昭元有些诧异,听说郢都学舍的沈诸梁死了,莫非来的是新任行走?又或者是扬州行走?
当下吩咐:“置备酒宴!”
耳畔却传来一声轻语:“莫要惊扰,只做密谈。”
昭元修为日深,如今已是资深炼神巅峰,距破境炼虚只有半步之遥,否则也不可能担任主帅单独领军。他曾为令尹屈完谋主,是楚国施行扩张战略的积极推动者,深受楚王信重。这次南下,也是楚王对他的一次历练,整个郢都都知道,若是得了机缘破境,他便是囊瓦的继任者,下一任的令尹。
以他如此修为,这一声却如在耳边低语,明明知道对方就在门外,却完全感受不到声音来自何方,当真是神乎其技。
昭元连忙赶到门前,向外躬身迎候:“昭元恭迎学宫奉行,不知是哪位奉行大驾光临?”
一个普普通通的剑士步入寝殿,身着灰麻衣,脚踩鹿皮靴,身后背着柄稻草编成的剑鞘,朴实得就像是路边酒肆中四处打听消息,准备投入某位大夫门下的剑士。
这样的剑士,昭元家门口随时随地可以抓到一大把!
但昭元却愈发恭敬:“可是剑宗当面?”
那剑士叹了口气:“剑之一道博大精深,何敢称宗论祖?”
剑宗,通常是指以剑道为立派之基的修行宗门,但也有特例,比如单指一人。天下只有一个人被称为剑宗,说的不是宗门,而是宗师——
这個人就是位列稷下学宫十八奉行之一的于奚。
昭元立刻弯了弯腰,伸手延请:“恭请于奉行入座!”
于奚道:“于某前来,是为查案,百越广袤,于某人单力孤,想请昭大夫相助。”





一品丹仙 第二百零二章 楚军南下
无数火把在夜晚的山道中点燃,如同一道蜿蜒的游龙。龙头已经入山三里,龙尾才刚刚从元邑出发,啜泣声此起彼伏,随着夜风传出很远。
元司马没有阻止领民们哭泣,迫不得已离开自己的家园,谁又能不哭呢?他望着自家的庄园, 看着散落在各处的村舍,踟蹰良久,终于还是下令:“走!”
十几个举着火把的门客不约而同松了口气,加入了迁行队列的末尾。
元邑是元氏封地,随着这两年领地的不断扩大,领民的逐渐增多,本以为元氏将借此恢复过去祖辈的声威,哪想到今日却要舍弃?
可就算舍弃, 谁有真的忍心将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家园一把火烧掉?
元氏举族迁徙, 几千人逃亡芒砀山,阵仗不小,好在元氏门客经常往来于元邑和芒砀山,道路熟悉,又和连山部部民交好,故此还算顺利。
元司马向北遥望片刻,叹了口气,向吴升道:“真不回去?”
吴升点头:“已经离开了那么久,大家渐渐适应了我不在的日子,一切有条不紊,我若回去,反而添乱。并且,给大家带来更大的危险。”
元司马问:“追踪你的,究竟是什么人?”
吴升道:“一群很强的人,一方很强的势力司马莫问了,总之你们放心,我必然在附近相助, 还请司马将我那四句十六字方针说与卢芳和老金。另外,既然九真已经拿下,纵深也大大拓展,就不要计较一村一寨、一山一河的得失,当以歼敌为主。须知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元司马点头道:“我明白。”
吴升道:“还有一个问题——打什么旗号的问题,大伙儿也要尽快商量出来,否则举旗无名,日子久了,心气也就散了。”
元司马长叹一声:“唉我大庸就这么亡了。”
吴升道:“这百年来,亡了多少诸侯了?不差一个庸国。”
元司马押在队尾,踏上了通往芒砀山的道路,吴升则去往远处一座山顶,这里位置很好,官道入山的山口左近可一览无遗,随时监视楚军动向。
他让钩蛇挖了个地洞,钩蛇在他的调教下,打洞的本事越来越强,一个地洞挖得有模有样,片刻工夫就成了個大居室,深入地下丈许。吴升挥手之间,将洞中布满花草绿叶,住进去还是相当舒适的。
钩蛇露出半个蛇头在上方望风,吴升给它头上也盖了层灌木,伪装效果极其明显。吴升便在这里守着官道,同时炼化孙梁那件本命法器。
孙梁的本命法器是块飞煌石,石头看似普通,却是上品灵石,炼制成本命法器后可大可小、可散可聚,妙用无穷。
法器虽好,对见多了宝贝的吴升却没有特别强的吸引力,故此决定选择转化,要的是其中蕴含的大量灵沙。
谷搛
资深炼神境的本命法器有强有弱,但通常都在十万灵沙以上,吴升转化了三天后获得四万多灵沙,飞煌石的色泽和品质褪化了两成,由此推断,其灵沙总量大概在二十万左右,是沈诸梁的一半。
到第四天时,钩蛇卷了卷尾巴,轻轻拍打地洞中的吴升,吴升钻出来遥望山口,发现一队楚军来到山口处安营扎寨,清点数量,大约有兵车百乘。
他凝目向对面的山头望去,看了片刻,看见几条身影在山顶隐没。那是他去年离开之前,吩咐芒砀山设置的一处暗哨,用来监视山口外的动向。
片刻后,山顶上的两根高竹被伐倒,一根高竹代表五十辆兵车,表明芒砀山的哨探系统运转良好,于是吴升放心了,继续钻回地洞炼化飞煌石。
又是三天过去,蛇尾再次拍打吴升,吴升从修炼中醒过神来,继续露头查看,发现对面山头上芒砀山布设的岗哨已经撤离,距那处岗哨不远的某个高点则多了五名楚军,正在生火做饭。
不仅仅是那边,官道两边的几座山头都看见了楚军设立的观察点,自己这座山头因为相对而言离得较远,还没有楚军上来。
到第七天时,一支小规模的楚军踏上了吴升主持修筑的这条官道,共有十辆兵车,军士五百余人。他们向前行进了约莫五里,在一处稍微开阔的山坳间扎营。
五里之地,和山口处的楚军大营遥遥相望,若是出了什么意外,大营处的楚军乘车沿官道冲过来,一炷香的工夫就能接应上去。
楚人看起来很谨慎啊,这是稳扎稳打的进兵方略,不过由此一来,时间就长了,这么个进兵方法,没有三个月到不了芒砀山。
吴升大为放心,继续转化飞煌石。
到第十天的时候,楚军向前六里,又建起了一座小寨子,同时,山口外的大营又进驻了两百兵车。
第十五天,楚军向前建起了第四座小寨,已经深入大山三十里了。同时,官道两侧的山头上,已经尽数设置了楚军的观察岗哨。
也就是这一天,吴升将飞煌石炼化完毕,总共得灵沙二十三万八千余,将气海世界的灵沙总量推高至四百万!
除了大量灵沙外,飞煌石破解出来的云纹也带给吴升一个惊喜,居然是个电磁感应定理: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变化率成正比。
从本命法器中领悟了这么一个云纹,吴升的感觉很是怪异,这还能好好修仙吗?不过转念一想,这条定理和飞煌石聚散分合的特性,还真是有着不小的关联。
时至今日,吴升架构的气海世界已经有两百多条各种定理,炼化法器时越来越像开盲盒,重复率越来越高,希望和失望的次数对比也在慢慢转化。之前开沈诸梁的盲盒,四个只中了一个,当然这种情况稍微有点极端,这一次盲盒的开启,则相当于一次补偿。
这个定理其实很有意思,吴升对气海世界越来越期待了。
将其打入气海世界后,吴升决定搬家,按照他的了解,当楚军深入五十里后,芒砀山应该要准备反击了,他当然要在背后相助一臂之力。




一品丹仙 第二百零三章 人名
黑夜之中,东虫山顶爆发了一阵激烈的厮杀,两柄飞剑纵横交错间,一杆劈山斧忽然加入进来,一颗人头飞起。
几声惨叫先后响起,夜幕掩护下,几条身影起起落落, 迅速下山。
楚军在这座山顶布置的哨探点被拔除了,一名炼气士和五名楚军丧生于山顶,动手的正是董大和索老三、张小坑。
吴升在附近一处高点默默观看,满意的点了点头。两年不见,索老三也破境了,成了一名资深炼气士, 当真令人欣慰。
目送他们成功脱离, 吴升的注意力很快又被旁边西虫山上的火光所吸引, 那团火光带着幽幽浅绿之色,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刀南蛇麾下的某个小寨主动的手,吴升记不起那小寨主的名字,但对这团碧磷火还是有些印象的。
夜袭山头,对手只是一名楚军车士和五名普通正卒,楚军又毫无防备,成功是毫无问题的,关键火光的暴露,千万不要被堵在山顶上。
这团火光立刻吸引了山下楚人前出军寨的注意,夜幕之中,可见几名楚军沿着山崖峭壁纵跃攀爬而上。山头并不是很高, 打头的几名资深境楚军军士很快就要抵达山顶。
吴升取出银月弓,正要蓄势发箭,山顶上忽然射出一蓬密集的羽箭, 箭光凌厉, 如同流星。
几名快到山顶的楚军军士顿时被射翻,从山顶上坠落下来。
吴升依稀记得, 这流星箭雨, 似乎是卢芳麾下门客卢宽的拿手道法,居高临下射出,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一战打得很好,构思相当巧妙,吴升不禁大赞,银月弓又收了起来。
等山下的楚将带重兵上去时,芒砀山的人早就没了踪影,他们只能收尸。
那楚将是个炼神境,吴升心中一动,张开了银月弓,但思索片刻,还是收了起来。
银月弓这件大杀器特征比较明显,趁乱之际出手,或者等楚将落单时动手,被发现的几率都不高,但此刻山头上的楚军太多,众目睽睽之下一箭射去, 真说不好是对是错。
自从郢都行走沈诸梁死后, 吴升心中一直都有莫名的隐忧, 他不知道沈诸梁是怎么死的?他到底知道多少关于自己的消息?他死前或者死后有没有将自己的事情告诉别人?有没有留下记载?稷下学宫眼下对自己的了解究竟到了什么地步?
这些隐忧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这也是他不敢公然返回芒砀山的原因。若是因为自己的暴露而惹来稷下学宫关注,对芒砀山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吴升忍住了手痒,放任楚将离去,暗地里叹了口气。
这一夜,楚军布置在东、西虫山上的两处观察哨被毁去,损失军士五人、兵卒十人。
损失并不算大,对楚军的影响却不小,楚人立刻重新调整了对山头的岗哨布置,将十几处零散的岗哨撤销合并为五处,在不影响哨探的情况下,加强了每一处关键哨位的力量。
以一名资深炼气士为主,五名炼气士辅佐,外加二十名兵卒值巡,如此力量驻守山顶,夜袭的难度大大增强。
谷圴
这番调整过后的某一日,芒砀山发动了一次较大的反击,反击的目标是最深入官道的一处楚军营垒。
吴升在山上密切关注着这场战事,差一点没有忍住出手,最终,在元司马和金无幻的并肩战斗下,还是捣毁了这座十辆兵车构筑的小寨子,并且赶在楚军应援前撤离。
楚军前进的脚步再次放慢。
楚军山口大营某个不起眼的角落,立着座最普通的营帐,剑宗于奚正在帐中趺坐读信,至天亮时,两名剑士先后入帐,对坐于他下首。
这两名剑士和他打扮相似,同样是普普通通再平实不过的剑士装扮,但一个缺了左膀,一个少了右臂,都是残缺之人。
四十年前,于奚尚未破境入虚,这两位都是名动天下的大剑客,凭恃剑术向于奚挑战,却败得心服口服。当时约的是生死斗,于奚却没有杀他们,两人因此自断一臂,投入于奚门下为走卒奴仆,从此隐去名姓,自称剑宗左剑、剑宗右剑。
虽以奴仆自居,于奚却只当他们是兄弟。
于奚的目光从那封绢帛书信上离开,问:“如何了?”
两人微微躬身,皆道:“没人出手。”
于奚道:“无妨,楚军至芒砀山时,若再无动静,便去和罗凌甫会合。”
左剑道:“单凭名姓便耗费这许多时日,是否武断了一些?”
于奚道:“说起名姓实则申鱼此名,也是景瑞给他取的,其中并无关联,我只是由此想到了这個申伍。景瑞说申鱼是疯子,但你我皆知,有些修士功法独特,破境分神时,对神识的撕裂尤其强烈,其实并非疯癫,所以申鱼是不是处于破境之期,这是个疑问。”
顿了顿,于奚续道:“再说申伍,他为何将封地赠人?真是不愿为俗世凡尘而耽误修行么?若当真如此,他当初便不会去做什么庸国大夫,寻一灵泉之处潜心修行便是,为何抛头露面?为何领兵上阵?所以他的离开,是为了破境?还是避仇?他离开芒砀山的这段日子,刚好申鱼便出现在了瀛池,由景瑞带往郢都,时间合得上”
说着,于奚晃了晃手中的书信,交给两人:“你们也看看吧。”
这是罗凌甫昨夜送来的书信,他在信中说,魏浮沉、麻衣之辈一直在百越诸部出没,他打听到的出没之处,中心处就在芒砀山周围。
是什么让魏浮沉和麻衣始终不离芒砀山左右?罗凌甫说,这两人都与吴升有所交集。其中,魏浮沉与吴升先后为蓝桥四友之一,麻衣则与吴升有大仇,因此,他请于奚关注吴升的消息。
等他们看罢,左剑思索道:“吴升申伍?”
于奚点头:“不单如此,吴升在狼山出没时,最早自称沈五。”
右剑笑了:“他就不会换个别的名字么?”
于奚道:“楚军大举南下,深入百越,攻打芒砀山,这与我稷下学宫无关,我等也不好擅自干涉。但芒砀山危急存亡,在此一举,申鱼是不是申伍,申伍是不是吴升,我等却要好好看一看了。”




一品丹仙 第二百零四章 夜战
楚人一直在坚定的向南挺进,每隔五里、十里便扎一小寨,首尾呼应,如长蛇般滚动向前。在长蛇的“颈”、“腹”、“尾”等几个关键节点,始终保持着几个百辆兵车组成的重兵集团,相互呼应着。
芒砀山对楚军的不断袭扰的确有效的迟缓了楚军的前进步伐,却不能根本扭转这种趋势, 楚军不仅兵力占优,而且炼神级别的军将数量也远超芒砀山,在这些高阶军将的主持下,落石、火攻等计策收效甚微。
元司马、金无幻和卢芳等也策划过一次瘴疬和毒虫陷阱,造成楚军近百兵员伤亡,但楚军停顿几日后,从后方调来几座特殊法阵和大批解毒灵丹, 就再次前进了。
芒砀山对楚军的袭扰力度开始加大, 元司马、金无幻、卢芳、刀南蛇、凰飞龙、阿傩等人也亲自上阵。
吴升认为, 必须来一次重兵打击,才能动摇楚军南下的意志。
这天夜里,他看见对面山头上隐约有大蛇晃动的身姿,这必是刀南蛇的神巫,他正在夜袭山头上的楚军岗哨。
山下楚军营寨立即调派两名炼神裨将上山支援,于是,吴升又看见了凰飞龙的神巫蛟、阿傩的神巫毒蜂。三位神巫同时出手,表明这次夜袭规模非同一般,吴升终于等到了动手的合适时机。
吴升飞快赶向战场,悄无声息爬到半山腰,在一处视野开阔的崖壁间幻化几棵松树,藏身于其中, 审视着战场局势。
山顶上,刀南蛇和凰飞龙正在围攻楚国岗哨,二十多名楚军兵卒在六名军士的指挥下结阵抵御。
两名炼神境裨将正带领十余名楚军军士仰攻山头, 居高临下阻挡他们的, 正是幻化出神巫毒蜂的阿傩。
吴升看了几眼就明白了芒砀山的意图——刀南蛇和凰飞龙没有全力以赴,而阿傩的阻挡则并不坚决, 冬笋上人时不时打出雷击木,雷光和爆炸声响彻山谷,准头却不够。
这是在虚张声势。
吴升没有动手,耐着性子继续关注,尤其是关注下方楚军营寨。
果然,没过多久,沿着官道又增援来了一队楚军,兵车三十辆,军卒千余人。领头的楚将留着大胡子,吴升多次见过,知道他是楚军前部主将,资深炼神境。
楚军的增援,立刻引发山下楚军营寨的欢呼,又是两员裨将从另一个方向攻山,试图合围山头上的刀南蛇等人。
就在这时,一阵山崩地裂爆发,楚军来路上的一座山崖坍塌下来, 将官道彻底阻断, 也将楚军前部割裂出来。
山崖坍塌之处,形成一道数丈高的山梁, 卢芳和金无幻带兵冲了下来,牢牢占据了这座山梁。
作为蛇头的楚军营寨被当场斩断,寨子中一片大乱。那大胡子楚将呵斥片刻,将混乱的楚兵安抚下来,指挥他们加固防守。同时,营寨中响起鸣金之声,这是要将攻山的四名楚军裨将招唤回去。
见机极快,调度也十分坚决,吴升对大胡子楚将感到由衷佩服,先不说别的,能在混乱中保持头脑清醒,至少这一点,就说明他是员良将。
从芒砀山方向传来一阵车轮声,三十余辆兵车沿着官道冲了过来,前车上一员大将,手持大戟,戟上光华越来越盛,正是司马元子让,他麾下这支车队,也是芒砀山所有的战车。
谷圁
“昭伯崖,速速受死!”一声暴喝,元司马大戟挥动,直击楚军寨墙。
大胡子楚将正是楚国上车将军昭伯崖,他自脑后飞出双锤,以寨墙为据,竭力死守。
攻山的四员楚国裨将开始下山,他们放弃了山头上的岗哨,各出本命法器,一边抵挡,一边摆脱对手的纠缠,准备回援楚寨。
当然不能让他们回去,这是四名炼神和二十余炼气士,若放他们下山,必将极大的夯实楚军的防守之基。
刀南蛇、凰飞龙、阿傩、冬笋上人各出全力,拼命拖住四员楚将。
吴升沿着山崖绝壁潜伏过去,趁着一员楚将正与上方阿傩缠斗,纵身直扑他的本命飞剑。只见一道黑影闪过,那楚将的本命飞剑立时消失无踪,却是被吴升以绝金绳绑住,趁其与主人失去联系之机,张口吞了下去。
1...105106107108109...2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