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庚新
虽然城池营建暂时搁置,却还许多事情要做。
比如大地复苏后,开荒屯田所需要的种种物资,以及在屯田初期所需要的各种准备,都必须要开始着手安排。曹朋必须要提前估刻各种可能突发的事件,以免到时候措手不及。好在,他身边步骘徐庶和庞统,都是那种多谋之人,思绪缜密,可以为他解决很多问题。而至于大方向上的事情,则有李儒在暗中为曹朋谋划。
李儒平日里,很少抛头露面。
期间,偶尔和庞统等人接触了几次,倒也没有人去猜刻,他真实好身伽”
不过,贾星倒是来的挺频繁。
“听先生口音,好像是凉州人?”
“是。
“哈哈,我也是。”
“是吗,那真是太巧了。”
“先生口音,好像偏陇西……”
“在下早年曾在陇西生活。”
“听先生谈吐,有高士之风,理应为世人所知。为何小子从未听说过先生之名?”
“山野村夫,不足为道。”
“……”
数次接触后,李儒把曹朋找来。
他咬牙切齿道:“那贾星果不愧是贾文和假子,此子话语中句句设伏,令人防不胜防口公子,我担心此子这次来河西,就是奉了那贾诩之命。嗯来贾诩已开始怀疑,公子当早作准备。这小子还好对付,可若是贾诩来,只怕难以隐瞒啊。”
言下之意,就是告诉曹朋:老子的身份,随时都可能暴露。
曹朋槎揉面颊,对于这种情况,他也感到很无奈。就这样放走李儒?他可不情愿。
庞统他们的确有高智,但经验还不够充足。
至少就目前来说,李儒虽然很少出谋划策,可只要他在身边,总能令曹朋安心许多。他的筹谋,他的计策,往往比庞统他们考虑的更周全,看得也更加久远。
现在,曹朋还毒不开李儒,他需要李儒在他身边,至少在目前,为他指引方向。
“先生不必担心,河西目前为我所控,即便贾诩猜到,也奈何不得先生。
等河西稳定之后,我自会为先生谋划出路……”要不然这样,过些时候,我派人将公子从海西接过来,令先生父子团聚。待时机成熟,我自会安排先生离开。”
曹朋和李儒,有十年之约。
而今才刚过了四年。
曹朋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也就表明了他的态度:不会用这个约定来束缚住李儒。
李儒心里颇有些复杂,看着曹朋,久久说不出话。
如果说,在一开始李儒投靠曹朋是迫不得已,为曹朋所逼迫的话,那么现在,他倒是挺惬意这种在曹朋身边,为他出谋划策,指点江山的感觉。可惜,着实可惜!
如果弄能早五年认识他,定会辅佐此子打下一片江山。
而今,曹孟德大势已成,统一北方的局面已无可阻挡。而孙权在江东,坐拥父兄福泽,经过这四年的卧薪尝胆,也已经稳定住了局势。至于荆州,虽说地理位置重要,且钱粮富裕,却是个四战之地。可以为臀助,却不能作为一处根基。
曹朋想要成大事,困难很知”
就在曹朋和李儒商议事情的时候,忽听帐外牛刚禀报。
曹朋身边,有四个小随从。除了王双和蔡迪,曹彰牛刚也是不离他左右……”
今日,王双带着蔡迪和曹彰去军中观摩操演,故而有牛刚值守。
曹朋闻听一怔,忙和李儒道了个罪,便匆匆走出营帐。
“谁找我?”
“不太清起“好像打头的人,姓苏。”
“苏……苏双吗?”
曹朋一下子猜到了来人的身份,连忙道:“快快请他们进来。”
他直奔瓯脱,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牛刚带着几个人,从外面走了进来。曹朋一眼就认出,那为首的老者,正是苏双。之前,他在红砂岗檀柘的营地里和苏双相识,并接受了苏氏一门的归附。而后,苏双留下长子苏由,孤身返回中山国。
当时,苏双曾对曹朋说,年底必会前来。
只不过之前由于种种事故,以至于曹朋几乎忘记了这件事情。
没想到,这苏双竞然真的来了。而现在距离年关,也不过几天而言,正履行了诺言。
苏双看到曹朋,连忙紧走几步,向曹朋躬身行礼。
“草民苏双,携苏氏一门一百一十七口,特向公子请安。
曹贼 第445章 粽子美人(三)
曹朋透出古怪表情,并没有看苏双,目米越过苏双,盯着苏双身后的一名男子。
那男子近四旬,个头不算太高,中等身材。
一进来,他就低着头。似乎感受到了曹朋的目光,男子心里一声苦笑。其实,早在他来河西之前,就已经知道瞒不过曹朋。而且,他一开始也不是太愿意来河西。只是苏双待他甚厚,而他飘零已久,也希望能寻一落脚处,把生活安顿。
本来,他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回雉阳老家,另一个便是来河西。
回老家,固然可以过得很好。但那样的话,他此生也仅止是困居锥阳,难有作为。所以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来河西搏一搏。也许,曹朋早已经把他给忘记。
可现在……”
男子有些尴尬的走出来,拱手道:“罪民祝道,见过曹北部。”
曹朋忍不住哈哈大笑,站起身来,迈步走上前去,“我就说有些眼熟,却未想到在这河西,竟遇昔日锥阳故人。祝道,这一别五载,尚安好否?你在锥阳的事情早已经洗清了,家人也都放还,以后不必在隐姓埋名,东躲西藏的讨生活。”
”啊!”
男子闻听,更感羞恢。
这男子,的确是曹朋当年出任锥阳北部尉时的故人。
昔日雉阳大豪,一代剑客祝道。
五年前,曹朋出任锥阳北部尉时与祝道打过几次交道。说实话,两人之间的接触,并不是特别愉快。祝道在锥阳根基颇深,有些看不起曹朋,言语间常有不屑。适逢岳关一案,摊阳命案连连,有好几次,那矛头都指向了祝道是凶手。
当时雉阳的另一位游侠儿张梁,投奔了刘备。
趁一雨夜他杀死了暗恋岳关的游侠儿赤忠,并把事情栽赃嫁祸给了祝道“祝道好龙阳,喜娈童。当时因为一名男宠移情别恋,怒而杀之,将那人的尸体埋在自家庭院里。张梁告诉祝道,他杀死娈童的事情呗官府觉察,要治他的罪。
祝道也是心里有鬼,闻听张梁这般说,连夜逃离摊阳……”
说起来东汉末年龙阳之风断袖之癖颇为流行,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美键是那夺走祝道男宠的人,在锥阳也算是小有名气。
如果被对方知晓,必然会收拾祝道。加之他此前对曹朋极为无礼,也担心曹朋会借此机会收拾他。离开雉阳后,祝道就跑去了中山国,投奔中山苏氏一门……”
家里的情况,他倒是知道。
汉代有买罪一说。
就是花一定数量的钱帛,就可以免去身上的罪孽。
那被杀的男宠,不过是个低贱的出身。虽说之前有人宠爱但死,了,也就死了。
祝道的家人花了一些钱和对方达成了谅解。
而后又丹家中在锥阳城外的土地,赠与官府,算是为祝道减免了罪责。
只是祝道一直不敢回家。
早先是因为曹袁之争官渡之战;而后是担心回去以后,会遭受波及,故而一直在中山国。此次苏双决意投奔曹朋祝道再三思忖,决定随苏双来碰碰运气。
对于曹朋和祝道之间的矛盾苏双倒是听就道提起过。
连忙躬身道:“孟之这些年来,一直悔恨当年荒唐,希望能将功赎罪,却苦于一直没有机会。今闻我来投公子,孟之也是犹豫了许久,斗胆前来,还请公子恕了他当年无礼。”
曹朋哑然失笑。
对祝道,他没什么好感。
可是对他的剑术,却颇为赞赏。
这是一个连史阿也会称赞的游侠儿,剑术自然不弱。说实话,当初曹朋出任雉阳北部尉,许多人都不太赞同。莫说祝道看不起,就连那雏阳治下的南部尉孟坦,也常心怀不满。如果不是曹朋当初文名太盛,而且和陈群之间的关系又密切,说不得会有许多麻烦。就是他的性取办“让曹朋感觉有些不太适应……”
也正因此,他才没有去搀扶祝道。
倒不是歧视,就是有一点别扭……”
你丫一个大胡子,不喜欢女人喜欢男人,这让曹朋很受不了。
不过,曹朋并不会记恨祝道。
当年他是雉阳北部尉,配享六百石俸禄。
而今,他已贵为一郡太守,堂堂北中郎将,两千石俸禄的大员,这心境自然不同。
反倒是祝道,当年的雉阳大豪。
而今却不得不寄人篱下,漂泊数载,最后老老实实的在曹朋面前,口称,罪民,。
双方的差距太大了!
大到了曹朋如果不是见到祝道,甚至可能把这个人忘记“
他笑着一摆手,“昔日曹某少年不更事,若有得罪,祝公莫挂怀。虽说你当初曾杀过人,但你家里已经为你解决了祸
事,大可以边回家乡,与妻儿团聚一一一一一一
不过,你今日既然来到我跟前,你的心思,我也大桄能知晓。
你愿意为朝廷效力,此乃一桩好事。但我这里的规矩多,有些事情,你必须要明白。首先,你那游侠儿的性子必须改了,其次,你那个,那个习惯,最好丢掉。”
祝道满脸通红,匍匐在地,颤声道:“道谨记公子教导,昔日恶习定不复犯。”
”也好,那起来坐吧。”
曹朋摆手,示意苏双等人坐下。
他这临时厅堂,还是当初召集会盟的瓯脱。
只不过之前那些什么狼皮狐皮榻垫都换了,换上普通的垫子。
并且,随着曹朋确立了在河西的主导地位之后,他开始着手推行一些他的生活习惯。
比如,汉代人席地而坐,而曹朋则找工匠,打造了大批的桌椅。
比起跪坐,坐在椅子上似乎更舒服一些。若是在中原,他推广这些东西,不免会遭到一些非议刁可是在河西,勿论他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有人反对。此次被迁徙过来的八干户汊民中,有不少工匠。所以,曹朋的那些想法,也不是什么问题。
当然了,一开始也是有很多人不太习惯。
比如庞统徐庶等人,总觉得这桌椅显得不伦不类。甚至连蔡琰也认为,桌椅不太方便“反倒是李儒觉得挺好,曹朋造出小样后,便被李儒找人都搬到了他的住处。
”孟之,也不必担心这里不习惯。
说起来,这河西还有一位你的老友,待会儿若见到了你,必然会非常高兴。”
曹朋灵机一动!
他正要设法为李儒的身份掩护,这祝道来了,岂不正好?
他当初在锥阳,和化名玄硕的李儒往来颇为密切。不如就让祝道挡在李儒前面,分散贾星的注意力。至少,在一段时间里,可以让贾星的视线暂时从李儒身上转移。
想起贾星,曹朋也颇为无奈。
这小狐狸深得贾诩三昧,或许不似贾诩那般算无遗策,出谋诡谲。可是在河西,确是翘楚。至少,在曹朋身边众多文臣中,贾星绝对能排的上一流,甚至在庞林和孟建之上。他的思路极宽,能随机应变。跳跃性很大,让人往往跟不上他的想法。
在沉稳和大气上,贾星比不上庞统徐庶。
在政务熟练,事无巨细上,他又比不得步骘……”
但不得不说,贾星的存在却极好的补充了庞统等人的不足。他好剑走偏锋,而且出招毒辣,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受贾诩影响很深。就连李儒都认为,贾星再大十岁,等他过了而立之年,心智成熟,经历丰富,眼界完全打开后,将会成为第二个毒士。
可是,曹朋却不记得,历史上有贾星这个人吗?
贾诩之后,似乎再也没听说过他的子嗣有什么高明之处“也许,这又是一个他这只小蝴蝶,带来的变化吧。同时,贾星出现在河西,也让曹朋感受到了贾诩的另一层深意。贾诩现在官拜冀州刺史(虚职),也算得上是曹魏幕僚中的核心。他不可能和曹朋走的太近,那样会令曹操产生猜忌。甚至,连他那两个儿子,在朝中也都显得很低调,从不和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派系走的很密切。
让贾星来河西,是不是贾诩向曹朋释放的一个善意?
对于这个猜刻,曹朋还专门向李儒请教过。
李儒也同意他这个想法“,贾文和这个人智谋深远,极擅隐藏。
如果不是你把他放到了明处,估计他现在未必会被人这般看重……”恩,他让贾星来帮你,与其说走向你释放善意,我看倒不如说,是他在向仓舒公子释放善意。”
“先生是说……”
“呵呵,我可什么都没有说。”
当时李儒一笑,便把这话题转开了。
但在曹朋的心里,却产生出了一个异样的念头。
苏双此次来河西,可谓是倾巢而来。
他在中山国的根基,几乎全部舍弃掉。
除了苏氏一脉的直系之外,加上苏双手下的那些工匠,门客,足足有两千余人。按照苏双的说法,他此次来河西,明面上带来的辎重和钱粮,价值五百余万贯,也就是差不多五亿大钱的资和“
苏双毕恭毕敬,将他所造清单呈到曹朋的面前。
而后,他突然一笑,“公子,双还为公子带来了一桩礼物,请公子万勿拒绝才是。“(未完待续
曹贼 第446章 粽子美人(四)
礼物?
曹朋还真不认为,苏双能给他带来什么值得他惊奇的礼物。或是神兵,或是宝马……”
他缺兵器吗
曹朋的老子曹汲,就是当今最有名的大师,所造兵器,价值千金,且有价无市;至于宝马良驹?错非狮虎兽那种层次,估计很难引起曹朋的兴趣。若非如此,他就不会把照夜白那等神驹赠与夏侯兰为坐骑。对曹朋而言,看重苏双是因为他的商业能力。一个能雄霸河北的马贩子,可以轻松游走于胡汉之间的巨贾,绝对是一个了不得的人才。
而河西目前最需要的,也正是苏双这种经营能力。
所以,苏双说完,曹朋并没有放在心上。
只是让人把,礼物,送到他的小帐里,便拉着苏双说起事情。
”苏公,我欲在河西开设商会,希望苏公能出任这首任大行首之职,不知可否?”
“商会?”
苏双一怔,想了想,“可是与公子在海西的行会一样?”
”有相同,亦有不同。
行会总体而言,是一个半独立于官府的组织,更多时候是合作。而商会,则是一个依附于官府之下的半官方组织。苏公当清楚,这河西商业贫瘠,交易的方式也非常原始。商会,就是为河西创造一个更好的商业环境,同时还要担负疏导,监管等职责。所以说,这商会比之行会更具权威性同时担负更大的责任。
我思来想去,唯有苏公最适合这个职务,但却不知道,苏公是否愿意屈就呢?”
苏双先是一怔,旋即大喜。
他如何感受不出曹朋对他的重视?
这商会,一旦成立,将担负起整个河西商业的正常运转。若不是心腹之人,断然不会委以此等重任……”苏双越发相信,他做出了一个一生里最正确的决定。
”公子如此看重双焉不效死命?”
苏双连忙起身,再一次向曹朋效忠。
再帐中苏氏一门众人,也纷纷行礼,表示对曹朋的感激。
见苏双愿意接受河西郡商会,曹朋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自商会这个机构设立以来,他考虑过许多人。包括当初在海西时的九位行首,但最终都被他一一否定。
原因?
非常简单:格局不够!
海西九大行首,或许在经商上有些手段,但大局太差。
在海西一县或许还能游刃有余甚至到了一州之地也能做的妥善;可若是放在河西,就远远不足了。河西,是一个胡汉错居之地,南接关中,北临塞外,向西就是鼎鼎大名的河西走廊,向南则可如何河北之地。所以,河西郡商会在构想之处,就锁定了全局。这个商会的大行首,不仅仅需要精通商事更要有全局观,还牵扯到与异族的接触。特别是河西走廊曾经是中原文化向外输出的必经之路。而今随着商人的地位下降,加之常年累月的战乱,已经近乎废弃。
曹朋希望能通过河西郡商会重新打开丝绸之路。
河西,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河西!
就如同李儒所说的那样:河西应该是一个包容的,开放的地方对外可宣扬我中原之赫赫武功,对内可以吸收融合各种各样的文化,从而达到一同的局面。
车朋思来想去,认为苏双无疑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逛“
与苏双谈论许久,又将河西郡商会的许多细节进行了完善。末了,苏双拿着那份计划书,告辞离去。曹朋的这个设想,对苏双无疑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他需要慢慢消化,才能够做出更好的妩划来。而这消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行。
河西郡商会,是曹朋摸着石头过河的第一个步骤。
此后,曹朋会逐渐规范和提高商人的作用,通过商品更迅速的流通,进一步刺激商品的繁荣。这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不过曹朋觉得,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成果。
安顿好了苏双一族后,曹朋复又找到了李儒。
他把祝道的事情说出来,而后又将他的想法,和李儒一一说清楚。
“若是有祝道,的确是可以扰乱贾星的思路……”这样吧,过一会儿我去拜访祝道。”
”如此,甚好。”
李儒微微一笑,示意曹朋坐下。
”我这些日子来,一直在想一件事。
之前时机尚不太成熟,所以也不好说出来。而今,苏双一家既然来了,而且他也愿意为公子效死,那差不多也是时候可以告知。之前苏双曾向公子献策,自塞外购买奴隶,公子可否记得?”
按照这河西的规模,容纳百万人绰绰有余。
可惜随着朝廷对河西的漠视,使得当年打下的良好基础,在百年间付之一炬。
中原,仍在混战。
即便是曹操干掉了袁氏,统一北方,这战乱也会继续蔓延。
希翼从中原迁徙人口,难度很大。就比如这一次,曹操迁徙八千户,已经是极限。
所以,想要增加河西人口,一方面要归化,融合本地的羌胡异族,同时还
要不断从寒外掳掠,只持续增加。其至说,在未来的十年,甚至百年中,从塞外掳掠人口会成为一个必须的手段。曹朋虽说不喜欢这样,却不得不承认,这办法最有效果。
谁让河西人口贫瘠,偏偏又需要大量的劳力呢?
“确有此事”
李儒道:“但只是购买奴隶,只怕格局小了些。”
“哦?”
“你可知道,这漠北塞上,有多少异族?这些异族间,又划分为多少部落?而这些部落间,又有多少矛盾和冲突……”此前,檀石槐也好,乃至于当年冒顿也罢,依靠强硬手段,凝聚成匈奴和鲜卑这样的大族。可实际上,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冲突,却从未减少。公子你拉一个,打一个的想法,倒也没有什么错误,可说实话,这样做也会有养虎为患的可能。某有一计,不知公子可愿听从呢?”
曹朋连忙道:“还请先生指点。”
”很简单,让苏双去挑动那些部落之间的矛盾。
大部落和大部落冲突,小部落和小部落冲突”同时,加大对奴隶的购买力度。如此一来,公子无需为河西人口不足而发愁,又能够领塞外漠北,保持一个不断征战,不断消亡的局面。哪个强大,咱们就支持其他部落联手攻击……”公子不可出面,只需要有人在外面挑动即可。如此河西则可安稳发展,并不断向外扩张。这个扩张的过程,可能十年,可能二十年……”但总有一日,当那些胡人再无可能联手之时,便是公子入主漠北塞外之日!呵呵,不知公子以为如何?”
曹朋心里一动,暗自点头。
李儒的这个主意,的确是一着妙棋。
若能够执行,则整个塞外,将陷入不断的冲突和战乱之中“
不过,李儒现在提出的,还只是一个构想。
具体要实施,执行,需要更加细化的安排。
曹朋想了一想后,突然笑道:“我欲将此事,托付于先生。先生要人我给人,要钱我给钱,一切听从先生安排。
只是不知道,先生是否愿意,担当此重任呢?”
李儒大笑,“若公子不以儒卑贱,愿当此重任。”
曹朋听罢,是连连点头……”
和李儒细谈了半晌,曹朋也有些乏了。
李儒自去找祝道,而曹朋则返回了自己的住处。小帐里,摆放着一个木桶,里面的水已经烧开。步鸾正在往木桶里洒花瓣,看到曹朋进来,忙迎了过来。
“小寰呢?”
“今天蔡姐姐有些不太舒服,小寰在那边帮忙照看。”
“哦?什么问题?”
曹朋这些日子来,被郭寰和步鸾拉着,经常和蔡琰去走动。一来,蔡琰背书已近百册,曹朋常会过去看上一看,二来郭寰二女和蔡琰关系好,经常在一起聊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