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庚新
也许过不得多久,许攸就该投奔曹操了吧。
到那个时候,曹操偷袭乌巢,官渡之战大获全胜,袁绍败退河北。从而引发出曹操征伐河北的一连串大战。河北平定,就该是赤壁了!想必曹操这一次,一定能大获全胜,统一天下。
那么自己,在未来该担当什么样的角色?
曹朋必须要认真的思考未来。但是,在官渡之战没有结束之前,想必可以有一段悠闲时光。
件十忡井忡什件忡件井忡井料十忡种件件朴忡十忡件件杆忡件忡件仲十件耕忡忡忡忡忡
官渡,袁军大营。
自三月兵临官渡,至今已近四个月时间。
十数万大军困于官渡这狭小的地域屡战,损兵折将,耗费钱粮无数,却迟迟没有寸进。
这也使得袁绍,感到万分煎熬。
初出征时的意气风发,在经历连番挫折后,已荡然无存。
袁绍如今也开始感到犹豫,不知道这一场大战,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中军大帐里,气氛很压抑。
连平日里最能说会道的郭图,也变得格外沉默。
许攸迈步走进大帐,拱手行礼道:“主公。”
“子远,何事?”
许攸没有觉察到,袁绍在言语中,流露出的那种疏离。以往他来见袁绍,袁绍一定会热情相迎,执手而坐。可今天,袁绍表现的很冷淡,或者用冷漠来形容,可能更加妥帖一些。
“主公,我今天抓到了一个曹操的细作。”
“哦?”
“曹操命人向许都征调两万兵马,于今日傍晚抵达官渡城。
主公,此天赐良机于主公。曹操官渡城的兵马,已捉襟见肘,而许多兵马本就不多,如今又抽调两万人过来,必然守卫空虚。主公何不遣一能征惯战之将,分一支奇兵,偷袭许都?
许都兵力空虚,则可一鼓作气攻下,曹操必败无疑。
即便许都兵力不空,主公也可以佯攻许都。到时候,曹操必然会乱了手脚,主公可王面攻击,到时候曹操同样大败”,”
许攸兴致勃勃的说着,到兴奋时,更手舞足蹈。
袁绍眉头一蹙,似有些意动。
郭图道:“子远之计虽妙,可曹操诡计多端,亦不可不防。
万一这是曹操的诡计,主公派出兵马岂非危险?以我之见,应向三公子下令,命他自力量抽调兵马,到时候一鼓作气,攻破官渡城。官渡,想来已是许都最后一道屏障,若官渡破,则许都必破;现在分出兵马,恐非上策,还请主公三思”子远,你这计策,却莽撞了。”
“公则,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只不过就事论事罢了。”
“我刚才去观察了曹操的营寨,的确是有兵马增加。
即便主公从黎阳抽调兵马,到时候曹操还是可以凭借地形,与我等屡战,若再拖延,于主公不利。”
“昔日董卓也曾用疑兵之计,今日曹操为何就用不得?”
“这个……”
许攸顿时哑口无言。
郭图说的还是当年董卓入雅阳,凭借疑兵之计站稳脚跟的典故。
许攸还想争辩,却听袁绍一声厉喝,“了,莫再争吵。曹阿瞒好奇兵,喜欢兵行险招,我唯有正兵应之。公则所言,颇有道理,曹操甚有可能是在行疑兵之计,我应再从黎阳抽调人马,与曹阿瞒决战。”
“可是……”
“子远,官渡这边的战事,你还是莫再管了。”
“啊?”
“明日一早,你返回邯城……”
“回邯城?”
“回去之后,好好看管你的家人再说。”
袁绍说着,从书案上抓起一封书信,摔到了许攸跟前。
许攸愕然将书信捡起来,打开来一看,顿时大惊失色。原来,这书信是留守邯城的审配送来,告诉袁绍,许攸家人犯法,而他本人更贪墨无度。审配已将许攸家人拿下,并没了许攸的家产,请袁绍定夺。
“这……”
“还不退下!”
袁径一脸厌恶之色,甩袖而起。
许攸狼狈的走出军帐,回到自己的营察里之后,呆坐良久。
我一心一意辅佐袁绍,到头来却是这样一个下场。审配太可恨,你我政见不同,竟如此害我,他闭上眼睛,只觉一阵心烦意乱。没错,他是贪财,可是他却从未耽误过袁绍的事。
袁绍现在明显已不信我,我若回邯城,只怕凶多吉少。
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田丰和组授的面容。
许攸不由得一阵苦笑,原以为只要尽心为袁绍做事,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可现在……
袁本初,非明主邪?
想当初我投奔他,为他立下汗马功劳。
而今却落得个自身难保。
这样的主公,保他何用?
许攸这念头一起就再也无法止息。他在军帐里徘徊良久,半晌后一咬牙,做出了决断。
你既然不仁,休怪我不义!
天还没有亮,曹朋就醒了。
生物钟让他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随着太阳而劳作,随着太阳而歇息。
沿着小校场跑了十圈,身体渐渐发热。天边,已泛起了鱼肚白的亮光,一抹红霞,点缀天际。
曹朋打了一趟拳而后迎着朝阳,开始练习八段锦桩功,并配合八字真言,振荡脏腑。
初秋的黎明,非常凉爽。
曹朋练完了八段锦,便在小校场上演习白虎七变。
只见他一身白裳,在满园枫红中穿行,忽而前扑,忽而伏地,忽而横身冲撞,忽而仰天长啸。直到太阳完全升起,曹朋才停止了修炼。他开始围绕小校场行走慢慢的平息他的气血。
夏侯兰,姗姗来迟。
从这方面而言,夏侯兰比不得曹朋勤奋。
这也是最初曹朋明明输给他许多,可到如今他却比不上曹朋的原因。
在曹朋的责备下,夏侯兰开始热身运动。
而这个时候,黄月英带着郭寰步鸾从远处慢慢走来。
郭寰步鸾看到曹朋,不由得脸羞红垂下了螓首。而曹朋呢,心里面多多少少,也感到有些不自然。
“阿福,教我打事。”
黄月英拉着曹朋,快活的说道。
“!”
不知为什么,看到黄月英,曹朋总觉得心中有愧。
所以在教授的时候,也显得非常认真。
“阿福!”
“恩?”
“你今天有事情吗?”
“没什么事儿你也知道,我现在是白丁,哪有什么事情。怎么了?”
黄月英说:“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我阿爹早年间,曾有一支大秦国的弩,名叫欧纳格。这种欧纳格,可以连发弩箭,威力奇大。只是其工艺很复杂,所以我一下子也无法复原。
你见识比我多,不如帮我看一下,说不定能想出办法来。”
欧纳格?
曹朋有些愕然。
听黄月英的意思,她说的应该是一种连弩。
早在春秋时,连弩便已出现,一次可连发两矢。至三国时,连弩可达四至五矢,而后又有诸葛亮创出诸葛连弩,据说可以连发十箭。不过在后世,诸葛连弩似乎已经失传,无人知晓其面目。
黄月英口中的大秦国,曹朋倒也知晓,应该就是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有连弩?
曹朋还是第一次听说。
慢着慢着,黄月英说她见过那名叫欧纳格的连弩。
莫非,后来的诸葛连弩,便是黄月英现在所说的欧纳格加强版?曹朋不由得起了好奇心,连连点头。
他也知道,黄月英在许都没什么朋友,平日里也不怎么出门。
她生性最喜欢鼓捣一些所谓的奇淫巧计,所以曹朋也从不阻拦。
听黄月英说起那劳什子“欧纳格“曹朋突然产生了一个奇怪的想法。
“月英,可知造纸之法?”
黄月英想了想,“早年间曾在父亲的书房里见到过这方面的文章,所以略知一二。”
“我小时候,曾听我那方士师父提过一种造纸法,似乎可以造出更好的纸张,而且成本不高。”
“哦?那怎么做?”
曹朋说:“等练完了拳,我告诉你!”
“恩!”
对于一切不可知的事务,黄月英都会有极大的兴趣。
曹朋教黄月英一边练拳,一边努力回忆着一些过往的事情。前世虽为**,但也接触过许多方面。虽然许多东西在他前世的时代,并没什么了不起,可在这个时代,却代表着文明和进步。
比如,造纸术!
如今虽然经蔡伦改进造纸术,但造纸术的成本依然巨大,非等闲人能够使用。
还有,印刷术……
活字印刷,印象里也不是太困难,实在不行,也可以找月英一起研究。
这念头一出来,各种奇思妙想立刻纷沓而至。
此前,曹朋是没有时间,也没有经历,甚至没有能力来考虑这些事情。而今,官渡之战已和他没有关系,他又被罢了官职,也就是无官一身轻,有大把的时间,来整理这些奇思妙想。
身为穿越众,他或许不能改变历史,但却可以加快文明的进程。
这,不也是一个穿越众,应该有的觉悟吗?
“月英,你先在这里练拳,我突然有一些想法,回去记录一下。
等过一会儿,我找你商量……”
曹朋有些急不可耐了!
黄月英答应一声,曹朋便匆匆离去。
网穿过拱门,正要往书房走却见胡班沿着一条小径,迎着曹朋匆匆行来……
胡班这次,随邓稷一起返回许都。不过,由于当时家里事情繁多,邓稷去梅山时,并没有带走胡班,而是让他留在曹府。
“公子!”
“胡班,这么匆忙,有事儿吗?”
“公子,典府来人,说是请公子即刻过府一叙。”
典府?
曹朋闻听,顿时愣住了。
典府,也就是典韦的府邸。
不过典韦如今在官渡,典满也在官渡。典家除了他父子二人之外,其他人和曹朋并不熟悉。
这好端端,找我作甚?未完待续,
曹贼 第336章 二选一,选择题
——————————————————————————
典府,一如往日般清冷。
在司空府的门楣映衬下,典府看上去并不起眼,就好像是司空府的附属建筑。阳光下,典府大门紧闭,只开了一扇小门,以方便人进出。青灰色的门阶,打扫的很干净,并用清水冲刷过,台阶上还残留一丝水迹。两边栓马桩,空荡荡的,可以看出来这里的人不太多。
曹朋甩蹬下马,迈步走上台阶。
不成想,却见到一个熟人,正从典府内走出。
“华先生?”
曹朋疑惑的喊了一声。
“公子!听说公子脱出牢狱之灾,本应登门道贺。不过这两日太忙,以至于未能成行,还请公子见谅。”
华佗笑呵呵上前见礼,曹朋也连忙还礼。
不管怎么说,这一次若非华佗和董晓的大力救治,曹楠说不定已成了死人。所以说,曹朋对华佗也非常尊敬。
“华先生怎会在这儿?”
“哦,典家大郎不良于行,我过来给他看一看。
典大郎的毛病其实并不是太大,不过当时没有及时诊治,以至于现在……就算是治好了,恐怕也难以如正常人行走。”
华佗所说的典大郎,名叫典偱,是典韦的哥哥。
据说这典偱年轻时力大无穷,较之典韦不遑多让。可惜后来不知怎地,就瘫在了床上,一直不能下地。这次华佗来许都为官,倒是给了典偱一点希望,于是便请华佗来为他诊治。
曹朋并不太清楚这里面的状况,所以也不好再询问什么。
与华佗寒暄两句之后,两人拱手道别,曹朋便迈步走进典府大门。
“曹公子!”
一个壮硕的少年迎上来,于曹朋见礼。
他一身白裳,体格魁梧而壮硕,两只大手,青筋虬结,透出一股雄浑力感。
这少年名叫牛刚,年十六岁,是典韦的外甥。父母过世,于是便随着典夫人生活。之前一直住在己吾老家,去年随典韦一家来到许都定居,目前尚无官职,是个白身,武艺很不错。
虽只十六,却已达到了一流武将的水准。
好用铁脊蛇矛,有万夫不挡之勇。
曹二代已渐渐长大成人,似典满许仪都已经登上了舞台,虽然还只是配角,但却展露峥嵘。
而更多的,还处于蛰伏之下。
似牛刚,估计等官渡大战结束之后,也要加入军中。
曹朋和牛刚见过两面,故而也不算陌生,“牛刚,谁找我?”
牛刚呵呵一笑,“幺哥,你随我来便是。”
曹朋在小八义中排行最末,而牛刚又比他小,故而唤他‘幺哥’也不足为奇。于是,曹朋便不再询问,随着牛刚往府内行去。一边走,还一边奇怪,就算是典夫人找他,也不至于让牛刚来迎他啊?而且,典夫人也好,典偱也罢,包括典韦的两个儿子典存和典弗,与曹朋并不熟悉。如今典韦和典满正在官渡与袁绍鏖战,典夫人把他找来,又是什么意思呢?
搔搔头,曹朋百思不得其解。
过中阁进入后宅,但见一个小校场中,一个彪形大汉坐在场边,两个少年则在场中挥汗如雨。
彪形大汉,就是典韦的大兄,典偱。
他虽不良于行,但却可以在一旁监督。大一点的少年,就是典存,小一点的,则是典弗。两个人所联系的,正是当年曹朋教给典满的天罡步。六十四枚沉甸甸的八卦桩内,典存和典弗穿行其中,不时出手击打木桩,发出砰砰声响。这两人练功时,非常认真,身上的汗水,在阳光照射下闪闪。曹朋不由得停下脚步,认真的看了片刻,而后轻轻的点了点头……
“牛刚,你们平时就这么练功吗?”
“嗯!”
“那可练习桩功?”
牛刚一怔,轻轻摇头,“满哥和姨父这几年很少在家,所以只让我们联系拳脚,并没有教给我们桩功。”
在这个时代,还未有桩功的概念。
曹朋大致上能明白典韦父子的想法:典满的桩功,是曹朋传授。
如果没有经过曹朋的同意,恐怕也不可能把那桩功教给别人,哪怕是典满的亲兄弟也不行。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单这么练拳脚不行,你们要是愿意,回头找我,我教你们桩功。三哥也真是,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可顾忌?你回头和大伯商量一下,看他是否同意。要是同意,你们便来找我就是。”
牛刚顿时大喜!
他也知道,典满之所以不肯教他们桩功,是因为这桩功,本就是曹朋传授。
如今曹朋要教给他们,牛刚哪能不愿意?
两人在小校场旁看了一会儿,曹朋便随着牛刚,来到了典府的花园里。
阳光,明媚。
莲池旁的小亭里,正坐着几个女人。
曹朋来到亭外,一眼就认出正在抚琴的女子,就是夏侯真。
典夫人陪着一个美妇人正轻声交谈,一个粉雕玉琢般的小童子,坐在美妇人身旁,看上去非常乖巧。
环夫人?
曹朋认出那美妇人的身份,不禁愣了一下。
“阿福……嘻嘻,我听司空这么唤你,所以也这么叫,想来你不会责怪吧。”
环夫人笑嘻嘻的招手,琴声戛然而止。
夏侯真抬起头,向曹朋看来,露出灿烂的笑容。
“夫人,婶婶,真小姐,小公子好。”
曹朋不敢疏忽,忙上前行礼。
典夫人道:“友学,你典叔叔不在家,你就不来了吗?”
“啊,小侄不敢,只是……”
“姐姐莫要怪阿福,他前些时候,不正麻烦上身,就算想过来,怕也是有心无力。”
环夫人开口,为曹朋开脱。
典夫人当然也知道,曹朋是昨日才从牢狱中出来。之所以那么说,不过是作为长者的姿态。
“夫人,那你和友学谈,我正好有点事,先失陪了。”
“姐姐自去,休要顾我。”
环夫人一笑,送典夫人出小亭。
待典夫人和牛刚都离去后,环夫人对夏侯真说:“小真,带仓舒去玩耍吧,我有事与阿福商量。”
夏侯真答应一声,上前把那小童子抱起来,走出亭子。
她朝着曹朋微微一笑,那意思是说:别担心,没有恶意。
而仓舒,也就是曹冲,却睁大一双眼睛,好奇的看着曹朋……
“夫人……”
“诶,论辈分,司空是你叔父,你当唤我婶婶。”
“婶婶,不知婶婶唤我来,有何吩咐。”
环夫人慵懒一笑,侧身而半卧席上,一双美腿舒展,透出撩人姿态。不过,她倒不是撩拨曹朋,就算要撩拨,她也会去撩拨曹操。只是坐的久了,有些疲乏,故而换一个舒服的姿势。
这也表明了,她并没有把曹朋当作外人。
美目眸光闪动,环夫人偷偷打量曹朋。
曹朋已十七岁了,在牢里四个月的时间,似乎并没有令他感到颓废,甚至被削爵罢官,也未能让他感到失落。比之去年年初时见曹朋,他看上去更健壮,更沉稳。去年时,曹朋还略显单薄,但这一次看去,比之去年粗壮很多。个头也长了不少,差不多有七尺七寸,也就是178左右的高度,膀阔腰圆,透出英武之气。也许是经历了一场场惨烈搏杀的缘故,曹朋的脸上并没有那种少年人的稚气。特别是当他虎目圆睁时,隐隐有一种骇人气势……
野兽?
嗯,似乎就是这种感觉。
虽然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可是周身上下所流露出的,莫不是猛兽之气……就好像,一头下山的猛虎。
“阿福,坐吧。”
“谢夫人。”
曹朋目不斜视,在环夫人身前坐下。
不过眼角余光看似无意间从环夫人美腿上扫过,心里怦怦直跳。
昨天被那两个小美婢撩拨的兽血沸腾,差一点忍不住把她们就地正法。今儿又来了一个熟丵妇,风姿撩人,着实让曹朋有些心动。美妇人和那两个小美婢相比,更有一种诱人的风味。
若非知道这女人是曹操的老婆,说不得……
曹朋心里暗自嘀咕。
“小真上次和你谈过吧。”
“嗯?”
“阿福,你觉得仓舒如何?”
曹朋猛然想起,他刚被关进大牢时,夏侯真曾去看他,与他说过,环夫人想要他为曹冲启蒙。
难道说……
“五公子,甚好!”
环夫人笑了,而后轻轻叹了口气。
“就因为他太聪明,所以我才感到为难。
本来,许都城中博学鸿儒许多,就好像当初为小四启蒙的那位先生,就挺好……可我却不太满意,我希望能为仓舒找一个贴心之人。前些日子,我见仓舒似乎很喜欢你写的《八百字文》,所以便动了心思。你是司空族侄,又是司空信赖之人,想来一定可以尽心尽力。”
让我做曹冲的老师?
曹冲今年五岁,而曹朋十七。
如果再算上曹朋重生前的近三十年,当个先生倒是绰绰有余。
可是,曹朋却不得不去考虑,这里面更深一层的内容。没错,他现在是有点小名,却不足以让环夫人如此看重。曹冲……那可是一个夭折的主儿。天晓得曹小象的未来,会是如何?
难道说……
一个古怪的念头,从脑海中浮现。
他想起来一件事情,自从曹昂在宛城战死之后,曹操一直没有立嫡,也就是继承人。此前,曹操一直把曹昂当作继承人来培养,却不成想英年早逝。按道理说,曹昂死了,曹操理应开始培养第二个继承人,也就是曹丕。偏偏他一直没有这方面的意思,以至于到曹操晚年,曹丕曹植等人为夺嫡而争,到最后……难道说,环夫人有意要为曹冲争取继承人的身份?
曹朋心里,咯噔一下。
此前,他还存着与曹丕交好的想法。
可是现在,他却产生了另一个念头……
曹丕,也确是英主,才能也非常出众。
但在历史上,曹丕的口碑似乎并不是太好,至少在三国演义中,他逼杀兄弟,展现出残忍心计,令曹朋多多少少,感到不太舒服。虽然明知道曹丕的作为,其实算不得什么。可一想到那‘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七步诗,曹朋就很难受。而且,他现在去搭上曹丕,似乎有些晚了。自曹昂死后,曹丕隐隐有继承人的姿态,为大多数曹氏将领所赞成……
这一点,从曹丕屡次随曹操出征,便可看出端倪。
如果曹朋这时候去投曹丕,曹丕也会很高兴的收留。
但是,曹朋却很难进入曹丕的核心阶层,终究是用处不大……
曹冲甚得曹操喜爱,只是年纪幼小,所以尚不足以为人关注。事实上,曹丕今年十四,曹彰十二,环夫人口中的‘小四’,后世大名鼎鼎的曹八斗曹植,如今也才只有八岁而已。
恐怕,这也是曹操迟迟没有确定继承人的缘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