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奉系江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只能硬着头皮,发动了攻击。面对汹涌而来的钢铁洪流,大阪师团也是吓了一大跳,他们急忙摆开战阵迎击。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中队的奉军轰炸机也出现在了战场上空,向着日本人疯狂的倾泻炸弹。地面上的洪流也冲进了日本人的阵营当中,瞬间就把先锋部队给冲的四分五裂。
大阪师团的人也是第一次遭到如此猛烈的立体化攻击,他们顿时就傻了,后面的部队快速后撤,简直就不堪一击,黄显声也是兴奋异常,没想到日本竟然有这么饭桶的部队,坦克团在日本人中间,杀了一个七进七出。
也正是日本人的一招棋错,才让奉军有了从容搬运汉城战利品的时间,将近两亿的战利品,数千名工人和学生,全都从容回到了东三省,这块肥肉让奉军简直有种吃撑了的感觉。






奉系江山 第六百六十八章 和谈
在张廷枢的眼前,正是涛涛的汉江,也是朝鲜半岛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汉江上面,一条大桥横亘,这就是1917年建成通车的江汉大桥,也是汉城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日本人足足花了十九个月,才修成了这座连接两岸的重要枢纽。
不过炸毁这座桥,可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只要一声巨响,江汉大桥就彻底断裂。为了能彻底摧毁这座大桥,奉军一共使用了二十吨的炸药,桥面被炸成了三段,全都垮塌掉落在汉江之中,就连桥墩也都被摧毁了,这座桥已经失去了恢复的价值,还不如重建来的实惠。
当然这不是奉军炸毁的唯一东西,就在奉军要撤出汉城的时候,对主要的基础设施和工厂,全都进行了爆破作业。巨大的爆炸声持续不断,硝烟弥漫在汉城之中,日本在汉城多年以来的投资,全都化为了乌有。
要想再度恢复对朝鲜的控制,就要重新恢复基础设施,需要的花费足以让日本政府吐血。张廷枢当然不在乎这些东西,等到一切都炸完之后,张廷枢才乐呵呵的拍着屁股,潇洒的离开,把烂摊子全都留给了日本人。
满载着战利品,裹挟着数以万计的朝鲜民众,奉军大部队从容不迫的向北撤走。就在奉军刚刚离开了汉城之后,日本人的第二和第四师团才终于赶到了汉城,一看到汉城的情况,他们全都傻眼了。
到处都是黑烟,到处都是火光,公路,铁路,桥梁。工厂,矿山,学校等等,全都被毁掉了。在日本人面前的只有残垣断壁,一片的狼藉。
第二师团的师团长中岛正武看到了这些残像之后,顿时就把拳头攥紧了,牙齿咬得咯吱吱作响。
“八嘎,支那人,我要杀了你们!”
中岛猛地将腰上的军刀抽了出来,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奉军竟然干得这么绝,他的脑门青筋暴露,脸色涨得通红,如同煮熟的螃蟹一样,张牙舞爪。要对奉军采取报复措施。
至于第四师团的师团长町田经宇到没有这么歇斯底里,他只是将一份战报送到了中岛的面前。让他仔细看看。中岛刚看了两眼。顿时就像是掐住了脖子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原来就在三个小时之前,被围困在开城的第三师团全军覆没,师团长菊池慎之助之下,两万一千多名士兵,全都被奉军消灭。
奉军当初选择了先远后近的方针。利用主力干掉了第七和第八师团。但是奉军并没有忘了被困在开城的第三师团,因此在战斗刚刚结束之后,就把主力尽数调回。在开城外围,奉军一共集中了四个主力师。两个独立炮兵大队,另外还有两个轰炸机大队,已经一个装甲团。
兵力是日本人的四倍,火炮更是超出了六倍以上,而且日本人还没有空中力量,面对奉军凛冽的攻击,菊池只坚持了不到一天的时间,然后就开始崩溃了。在奉军的功劳簿上面,又添上了一个第三师团。
日本最早的六个师团,已经有两个栽倒了奉军手里,而且还是全军覆没,对日本来说,这绝对是当头一棒,打得他们头破血流。
町田经宇看着傻眼的中岛正武,冷笑道:“打仗要动脑子,而不是蛮干,支那人早就和以前不同了,他们有本事歼灭三个师团,就有本事将第二师团也都消灭掉,你想去给支那人再增加一笔炫耀的资本么?”
“你在胡说!”中岛正武顿时就把眼珠子瞪圆了:“都是你们,是第四师团裹足不前,才让支那人从容破坏了汉城,你们才是懦夫!”
町田经宇无所谓的摇了摇头:“用步兵去和钢铁对抗,这是蠢猪才能想出来的主意。我还是那句话,支那人在快速蜕变,而我们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的思维上。一些无谓的牺牲,除了能证明愚蠢之外,没有任何的作用。”
町田的话也说出了第四师团的本性,这伙小贩子弟组成的部队,他们太精明算计了,一旦觉得没有希望,就会主动访放弃,当然要是看到了胜算,他们也会变得十分英勇后世对第四师团的一些传说,多有不实之处。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町田经宇是绝对不想冒险报复了,能守住汉城,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事情了,剩下的该看东京有什么打算。
中岛正武也渐渐的冷静下来,凭着一个师团和中**队去拼,绝对是死路一条,还是老实得等在汉城,听从上级的命令。
就在这个时候,奉军得胜的队伍,气势汹汹的回到了平壤,走在最前面的奉军,手中拿着日本指挥官的军刀,印信之类的东西,还有一个士兵捧着一个托盘,上面放弃一个烧得漆黑的金属块,还有一段黑竹竿。
别看东西不起眼,这正是一面日本人的联队旗残骸,吸收了之前的教训,东京方面下达了严令,绝对不准再丢失联队旗,因此在第三师团就要完蛋的时候,菊池慎之助亲自带着手下人焚毁了联队旗。
就在他们准备把残余的物品也埋在地下的时候,奉军冲了进来,成功的抢下了这点东西,在烧得漆黑的金属块上面,还能看到天皇的十六瓣菊花的御纹章。
缴获的战利品之后,就是大队大队的日本俘虏,这帮昔日趾高气扬的家伙,此时一个个把脑袋埋在了胸口,茫然无措的从街道上走过。沿途看热闹的朝鲜人全都惊呆了,他们也没有想到,竟然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些日本人不是喊着必战必胜么,不是武运长久么,怎么会变成了这个模样,一瞬间日本强大的形象,就开始崩溃了。一个朝鲜妇女猛地抓起了一把烂菜叶,砸在了这些战俘的头上。
这个举动迅速引爆了全场,所有的朝鲜人,抓起什么东西,都向日本人扔过去。烂菜叶,臭鸡蛋,石块,破鞋,有几个朝鲜人干脆拿出了菜刀,要过来砍人。
负责押送的士兵也傻眼了,打两下没有问题,要是砍死了可就麻烦了,这些俘虏奉军还有用呢,因此急忙制止了这些疯狂的朝鲜人。
不过在平壤的街头,除了朝鲜人之外,还有一些中外的记者,他们也彻底被震撼了。有几个中国记者,干脆就痛哭流涕。就在二十几年前,中国的军队,被狼狈的赶出了朝鲜,从此就被蕞尔小国欺压住了,迎来了历史上最耻辱,最黑暗的时期。
而如今中国的军队,终于打赢了日本人,为中国迎来了久违的尊严,在场的这些记者,全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兰帅万岁!”
“奉军万岁!”
“中国万岁!”
呼声响彻云霄,这时候奉军的将士也步入了平壤,他们身上的硝烟还没有散去,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杀气,百战精兵的剽悍之气,迎面而来,让所有人都忍不住喝彩!
“拙言,这一仗可是打出了咱们的威风,三个日本师团,全都被干掉了,这胸中的恶气啊,终于出了一点了!”张作相笑着说道。
一段时间以来,张作相已经不过问政事了,只是这次奉军大声,才让老爷子喜出望外,他笑着说道:“刚刚我去了雨亭的陵寝,把这个消息告诉他,让他也高兴高兴,能打赢一次,就能打赢第二次,早晚要给他报仇雪恨啊!”
张廷兰也笑道:“爹,赢了的确值得高兴,不过这一仗下来奉军的主力也都残了,要是没有一两年的休整,别想彻底恢复巅峰状态了。”
张廷兰并不是撒谎,别看打仗打得很顺利,但是一样要死人的,就拿主力第一师来说,几乎参加了所有的硬仗,至少损失了一半以上的老兵,其余第二,第三,第四等几个师,也减员严重,至于坦克师,更是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坦克和装甲车损失掉了,有的被日本人击毁,更多的都是在行军过程中损坏的。
从兵力上计算,奉军主力部队,几乎折损了一半的战斗力。另外后勤弹药,军需给养,以及财富的损失,就更加惊人了,特别是奉军刚刚和俄国人大战不久,还没有完全恢复,就仓促应战,现在奉军的财政已经到了一个极度恶化的地步,如果不是王永江手段高明,只怕早就维持不下去了。
其实这场战斗必须胜,而且还要速胜,奉军才有希望,可以说张廷兰承担的压力,也相当大,不过好在他又赌赢了。
就在奉军袭占了汉城当天,英国纠集了美国,法国,共同向中日提出了和谈的倡议,他们甚至威胁说,要对破坏和平的一方,采取强有力的制裁措施。
日本人连遭打击,现在西方世界又出来调停,和谈已经成了必然。张廷兰也终于能松一口气了。
“爹,从此往后,我是再也不弄险了,凡事没有充足的准备,绝对不轻易动手!”
张作相也点了点头:“开基立业的时候,谁都要冒点风险,你爹要是没有胆量,敢落草为寇么,不过这创业难,守业更难,须知一个决定,就是成千上万的生命,你自己多加权衡吧。”
正说话间,顾维钧兴匆匆的跑了过来,一见面就说道:“大帅,日本人同意和谈了,不过他们提出了以下条件。”(未完待续。。)




奉系江山 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民党
“闻兄,听说你刚从欧美回来,不知道又有什么诗作没有,我们可都望眼欲穿啊?”
闻一多也是满脸带笑,从皮包之中拿出了几张诗稿,送到了周叔弢的手里头,笑着说道:“周先生,我听说凡尔赛和约签订之后,法国人将失去几十年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块土地拿了回来,心里头十分感慨,不知道中国的土地,何时才能真正回到中国人的手中。我准备为七个地方分别写首诗,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广州湾,旅大,威海卫,九龙,就叫做七子之歌。国家支离破碎,民族也在流血啊!”
周叔弢翻了翻手上的草稿,然后笑道:“闻兄才情果然天下少有,字字含血,句句是泪。不过还有一点小问题,我要提醒一下闻兄。”
闻一多一听,急忙说道:“周先生,有什么文辞格律不周的地方,还请指点。”
周叔弢笑道:“我哪敢指点文辞啊,不过只是要告诉闻兄,这个七子之歌,要变成六子了,有一个孩子要回来了!”
一听这话,闻一多从座位上面豁然站起,满脸的不可置信,声音颤抖的问道:“周先生,到底是哪里要回归了啊?”
“旅大。”
闻一多先是一皱眉,然后随机露出了狂喜,一把拉住了周叔弢,急忙问道:“周先生,是奉军把日本人打败了么?旅大要回归了?”
周叔弢笑着点点头:“应该有希望了,咱们占着北半个朝鲜。要是日本人不还旅大,咱们也不还平壤。到时候看谁的损失大。”
“平壤?咱们都打下了平壤?”闻一多脸上的喜色就更浓了。他坐船回国的时候,奉军和日本人刚刚开战,结果这段时间漂洋过海,他根本不知道战争的情况。此时一听到周叔弢提起了战事,他顿时一脸的懊丧。
“我真该死,竟然连这么大的事情都不知道!”
周叔弢笑道:“现在知道也不晚,奉军从鸭绿江边,一直打到了汉城。消灭了五个日本师团,把日本人的气焰给打掉了。英美法三国出面调停,双方已经坐到了谈判桌的前面,正在协商条件,看这个意思,日本人应该要低头了,旅大和南满铁路。应该会交还中国。”
“周先生,我不是做梦吧,要是这两处都交给了奉军,岂不是日本人在东三省的势力就一扫而光了?这个消息到底是真,还是假啊?”
周叔弢也哈哈大笑:“闻兄,你觉得我能弄一个假消息糊弄你么?”
这时候闻一多才想起来。周叔弢不光是财神爷周学熙的侄子,而且还是东三省巡阅使张廷兰的堂舅子,他的消息绝对是再可靠不过了。
一想到这里,闻一多激动的直搓手,忍不住说道:“奉军真是好样的。以一隅之力,竟然击败了东洋日本。兰帅堪称只手补天,中华重兴又有希望了。能收回一个,就能收回七个,早晚中国会真正站起来!”
周叔弢也说道:“闻兄,以前面对着洋人,其实我也没有多少信心,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奉军先后战胜了俄日两国,声威大振。如今的东三省,俨然德国之普鲁士,国家崛起强盛的希望就在眼前,实在是让人倍感振奋啊。”
“周先生说的真好,的确如今中国和当初德国的确有些相似之处,国家四分五裂,德国有普鲁士,有俾斯麦,而中国也有东北,也有兰帅,真是天不亡中华啊!”
“闻兄,听你的话,也是赞同兰帅的主张了?”
“赞同,当然赞同!”闻一多毫不犹豫的说道:“这些年东北实行了不少新政,也遭到了很多非议,说实话我也不能完全理解,可是如今情况已经摆在了眼前,奉军能够击败日本,就证明他们的做法是对的,是强国之路。只要对中国有好处,我就毫不犹豫的支持!”
周叔弢也笑道:“早就知道闻兄是有大局观的人,我想邀请闻兄,参加民党,担任宣传干事,多为这个国家出力。”
民党?闻一多一听,顿时眉头就皱了起来,不可思议的问道:“周先生,民党的孙文不是和兰帅已经闹翻了么,民党的核心骨干,多数都被抓了,怎么现在又要组建民党,这话又从何说起啊?”
周叔弢笑道:“此民党已经非彼民党了,就在不久之前,唐绍仪,岑春煊,伍廷芳,陈炯明等人联合发出倡议,要重组民党,建立一个真正为了中国利益奋战的新型政党。也得到了奉天方面的支持,我的叔叔,还有一些元老名宿也要加入其中,民党是中国第一个比较正式的政党,在辛亥的时候,立下过汗马功劳,只是期间有一段时间,走偏了道路,现在也该回到正路上面。”
虽然周叔弢只是轻描淡写的提到了奉天的意思,但是闻一多也敏锐的把握到了,看来这次重组,和奉天有着解不开的关系。
他的猜测并没有错,先后击败日俄之后,奉军的大势已成,问鼎中原已经成为了必然。但是究竟该如何一统天下,张廷兰也费尽了心思。最容易的就是组建庞大的军队,然后直接平推,一统南北。
这样看起来最直接,也最容易,可是后患也不少,首先就是大规模的内战,对国家的损耗非常大。另外奉军的人才构成,主要还是集中在北方,如果再利用北方的军队,去统一天下,北方势必占有绝对优势,南北由来已久的分歧又怎么消除?
而且张廷兰可以在东三省大刀阔斧的改革,那是因为东三省本身就是一张白纸,而且资源足够丰富,回转的余地也大。可是到了中原。到了江南,各种势力盘根错节。牵涉到了方方面面。如何推动改革,怎么彻底改变中国,这些全都是最大的难题。
眼下东三省的工业化还处在冲刺阶段,一旦奉军控制了全天下,必然要扩大工业的范围,可是这样就摊薄了投入,甚至会影响一些关键项目的投入,影响奉军的冲刺速度。
如果早十年。张廷兰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一统天下,然后在全国范围内,靠着强大的行政力量,去推动工业化。但是现在的时代不同了,留给奉军冲刺的时间很有限,要想在二战有所作为,就必须集中财力。发展东三省。
工业化不是人口越多越好,其实是要看人口和产业的劳动力容量。当然从长远来看,工业越来越复杂,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多,中国的庞大人口优势,是重回世界巅峰的最大资本。
但是在二战之前。很多产业都没有,七八千万左右的人口,是最理想的状态,人口过多,反而会成为累赘。因此二战之前。最强大的工业国是德国。至于美国虽然总量超过了德国,但是由于没法完全利用庞大人口。才造成了29年的大危机。
统一是一种必然,但是又不能一刀切的按照东三省模式走,这也成了张廷兰最大的困扰。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张廷兰终于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利用类似邦联的模式,想把中国统一起来。
消除外国势力,保证国家统一,然后再逐步削弱地方势力,把权力收回中央。同时再以东北为基地,输出工业化,让中国完全步入工业时代。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消除内战,而且可以逐步推动改革,协调各方的利益,保证未来政府能兼顾各方的利益。
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难度还是非常大,如果不是有着穿越者的经验,张廷兰根本不敢尝试。当然搞邦联,也不是真的让国家分裂,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纽带,也就是政党的力量,把社会全都组织起来。
张廷兰原本也有过另起炉灶的打算,不过他身边能胜任这个工作的并不多,最后还是联系到了唐绍仪,然后唐绍仪提出了一个建议,也就是重组民党。
唐绍仪提出了重组民党的三点好处,第一是民党成立早,影响大,尤其是在南方,知名度非常高;第二是重组民党可以避免刺激北洋和地方的实力派,有利于和平统一;第三是此时孙文和汪兆铭等人已经到了日本,民党之中的亲日派已经消失了。上一次的行动,对于民党来说,是一次劫难,但是也是一次新生。
毕竟民党之中,大多数的中下层,还有一部分元老,是真正想要这个国家变好的,只是策略有些争议。可是如今奉军用胜利证明了正确,争论也就变得没有价值了。
本来民党就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支持张廷兰理念的人也不少,正好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彻底拉到张廷兰一边,就算孙文有一天能回到国内,党羽也全都消失了。
经过再三的权衡,张廷兰终于同意了唐绍仪的提议,唐绍仪当过总理,在南北都有人脉,他首先联系了伍廷芳和岑春煊,然后又找了陈炯明,他们互相联系起来,原来的民党宿老也都被找了出来,比如张澜,比如吴玉章,谢持,邹鲁,林森等人。
同时张廷兰也授意周家,让他们帮忙,随着奉军的崛起,周家早就把家族的兴衰,寄托在了张廷兰的身上。重组民党,是为了张廷兰夺取最高权力铺路,他们哪能不积极啊。
周家在北方也到处奔走,招兵买马,同时又逐个和以往的民党骨干联系,比如胡汉民,比如廖仲恺,比如邓演达,比如陈铭枢等等。
除了周家之外,另外辜鸿铭和章太炎也出头了,他们主动帮着联系学界名人,吸收那些真正爱国者,真正的实干家。
其实不只这些人,梁启超竟然也加入了进来,本来他就组建了进步党,在政治上是非常有诉求的,但是随着蔡锷的早逝,梁启超已经缺少了军队支持,变得十分尴尬。
此时民党重组,他也要求加入进来,其实说白了,还是看好了奉军这支超级潜力股。张廷兰本以为重组会遇到重重困难,光是想摆平各路人马,就要耗费非常大的精力。
但是并没有想到竟会如此的顺利,南北双方,各界的认识,竟然真的联合到了一起,新的民党,在影响力上,还远远超过了过去。而且不只是在南方,华北,东北,甚至西北,都开始有了大量成员,一个全国性的,庞大政党终于有了雏形。
能有如此的成效,其实也和张廷兰如今头上的光环有着必然的关系。甲午战败,对于中国来说,伤口实在是太深了,就算到了后世,这个伤口也在不断的流血。
一直匍匐在中国脚下的小国,骤然跃上了中国的头顶,这个落差是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
如今奉军靠着酣畅淋漓的胜利,洗血了国人心中的伤痛,张廷兰的地位已经如日中天,任何的政治人物和团体,除了和张廷兰合作,已经没有太多别的选择了。
张廷兰原本认为组建党派是一个麻烦的事情,不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有了眉目。而相反,同日本的和谈,竟然陷入了困局之中。
最开始日本人态度十分骄横,要求奉军必须停止军事行动,并且主动退回到开战前的区域,并且交还俘虏,这些无理条件成了日本人谈判的前提。不过张廷兰一条都没有答应,并且针锋相对的派遣轰炸机,炸了仁川港口。
挨了揍的日本人,终于老实了不少,而且英美也联手施压,最后双方终于坐到了谈判桌上,但是双方的条件差距太大。奉军要求日本势力完全退出东三省,将满铁和旅大全都交给奉军。
并且还要求拥有在朝鲜驻军的权力,并且日本人要赔偿军费损失。可是日本人死活不愿意退步,顾维钧和日本外相内田康哉争得脸红脖子粗,迟迟没有结果。
这一天,张廷兰正在办公,顾维钧突然气呼呼的找了过来,一见面,他就说道:“大帅,两天前,日本人已经松口,答应交还旅大,可是今天又抛出了什么主权交还,日方要保留治权的说法,并且威胁我们,不同意,就要退出谈判。”
张廷兰一听,顿时就豁然站起,冷笑着吐出了四个字:“痴心妄想!”
ps:这一章尽量自圆其说吧,有些东西小的也没有办法,人在江湖啊……难!
不过好在有书友的支持,这几天又收到了好多月票,还有打赏,小的虽然不太喜欢表达,但是都记在心里头了,真心感谢大家支持,士为知己者死,小的会尽力的,拜谢啦。

1...287288289290291...3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