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江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在战斗部署的时候,唯有张廷兰注意到了图们一线。并且预言可能有冲突发生,结果事实果然如同张廷兰预言的那样。和日本人的陆上第一枪没有发生在奉天,也没有发生在辽南,偏偏就出现在了小小的张鼓峰。
到了这时候,秦威也不得不佩服张廷兰妖孽一般的预见能力了,这哪里还是人的思维啊!
其实秦威不清楚。张廷兰之所以注意这里,也是因为历史上曾经有过张鼓峰事件,才让张廷兰比别人多想了一点而已。
不过秦威可不知道这些,他对张廷兰的迷信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马上调一个营上去,给我死死守住张鼓峰,沿线部队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应付日本人的攻击。”
命令传达下去之后。军队动作相当快,休假的士兵回到军营,武器下发,缺额补齐,粮食军需源源不断的运来,士兵们进行着临战动员,构筑防御工事,修建临时机场。
各地的民兵动员起来。运输物资,抢修桥梁和道路,经过了战争的洗礼,奉军的动员体系呈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
而此时张鼓峰的战斗也到了最激烈的时候,日本人攻击部队的数量已经增加到了一个大队,他们强渡图们江,利用火炮掩护。向张鼓峰发动了猛烈的突击。
枪炮声响成了一团,一团团黑烟在狭小的高地上面腾起。韩朔已经连续在张鼓峰驻守了两天,最初的一个班的战士,只有他一个人还在坚持。其他人不是牺牲,就是由于受伤,送到了后方抢救。
日本人再度从下面冲了上来,严谨而又死板的三道散兵线,如同波浪一般,向着山上涌了过来。
“快,子弹!”
机枪手沙哑的声音在喊着,哒哒哒,哒哒哒,马克沁重机枪发出了急促的声音,日本热一个接着一个的被扫倒。
韩朔的枪口对准了一个冲在最前头的军曹,啪!一颗子弹准确的钻透了他的脑袋,山坡上面又多了一具死尸。
双方的拼杀越来越进入了白热化,但是这只能算是整条战线的缩影。自从张鼓峰发发生了交火之后,日本人也知道,此时唯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战斗!
此时关东军的司令官正是白川义则中将,这家伙是也是罪行累累,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他任陆军大臣期间,炸死了张作霖,后来他又率领着军队挑起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双手沾满了累累鲜血。
不过他也没有得到好下场,在1932年,受王亚樵之命,朝鲜人伊奉吉在庆典上,炸死了白川义则,为无辜的民众,铲除了这个刽子手。
眼下的白川义则还是意气风发,在他的手上,有两个完整的师团,分别是第十一师团和第六师团,这两个师团全都是日本常设师团之一,尤其是第六师团,更是日本军中的劲旅。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第六师团先后两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他们对东北极为熟悉,是白川义则的王牌力量。
自从金刚号和雾岛号被击沉之后,白川义则就清楚,大战不可避免,他亲自着手,制定了战斗计划。与奉军猜测的完全相同,他派遣了第六师团作为主力,沿着南满铁路,发动攻击,目标直指海城。
另外他又派遣了第十一师团的骑兵第十一联队,沿着海岸线攻击,最终目标是丹东,拿下这里之后,就能为驻朝鲜额第十九师团开辟道路,关东军和朝鲜驻军就能连城一片。
战斗计划做好之后,国内并没有传来宣战的消息,让白川义则十分的纳闷,国内的这帮官僚简直就是豆腐做的,怎么面对支那人都没有了勇气呢!
他也不甘心这么等着,所有的部队都进入了一线战备状态,白川还四处搜罗火车和马车,就在他积极筹备的时候,日本国内终于下达了出击的命令,要求关东军按照计划。发动攻势。
虽然没有宣战,但是有了战斗命令,白川就已经非常兴奋了,他拉着第六师团师团长小池安之的手,得意的说道:“小池君,第六师团威名赫赫,铲平支那人。占领满洲,就在翻手之间。”
小池也狂妄的笑道:“大日本关东军兵锋所指,支那人根本不是对手,五天之内,帝国的勇士就会成为奉天的新主人。”
第六师团离开大连之后,一路顺畅。终于来到了盖州,在这里他们终于遇到了劲敌,边防军第一师奉命驻守盖州,两支王牌军队,针尖对了麦芒。
战斗首先在炮兵间打响,率先进攻的日军第六师团集中了48门75野炮、4门刚从国内运来的明治38式120重炮和6门38式150重炮,这也是日本人最大程度的火力。对大清河北岸的奉军阵地狂轰滥炸,当然奉军也不示弱,第一师作为奉军的王牌,拥有一个重炮营的配置,十二门152重炮,对日本人展开了猛烈的还击。
在火炮数量上奉军虽然不占优势,但是性能上大大压过了日本人,对轰之中。日本人的炮兵阵地不时涌起一团火焰,火炮就被奉军炸成了碎片,炮兵也瞬间蒸发。
不过在这场炮战之中,日本人还有杀手锏,两艘老式的装甲巡洋舰,率领数艘驱逐舰也利用舰炮狂泻炮弹。两艘主力舰上的254毫米炮弹声势惊人,每次落下都会出现一个巨大的弹坑。短短几分钟内大清河近海一侧的阵地就被炸得七零八落。
对第一师士兵来说,应付舰炮还是一个难题,他们只能寄希望于空军,或者是水下的潜艇。能够将这些该死的军舰送到海底。不过在他们完蛋之前,士兵们只能被动的削弱舰炮的伤害。
张贺年亲自布置防线,大副减小近海一侧的固定阵地数量,利用多层次和纵深尽量拉散敌人的火力密度,战壕挖掘时加大锯齿状凸出部位的厚度,这样即使有几枚炮弹落入战壕,冲击波也会被堑壕阻挡,不会出现一枚炮弹炸死上百人的惨剧。
在真实的战场上,所有的战壕都是弯曲的,而不是一些草率的影视剧中的直线。一旦阵地修成了直线,一枚炮弹落下,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只有锯齿形状的,才能够削弱炮弹的杀伤力。
另外虽然奉军的轰炸机被调到了鸭绿江一线,但是盖州还有不少侦察机,不断的巡逻,所以日本海军也无法升起观测气球,大部分炮弹都砸到了无人的空地上,除了听响,并没有什么杀伤力。
轰击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日本海军才开始调转炮口,对准盖州城,面对城市时舰炮充分发挥出了威力,无论是254毫米还是120毫米,甚至是76毫米只要落下必然会导致附近建筑倒塌,尤其是主炮,一枚炮弹下去往往几幢或十几幢房屋都被夷为平地。
不少没有来得及撤退的百姓全都受到了波及,炮弹炸碎了他们的家园,巨大的火舌吞噬了一切。不过好在奉军提前做了准备,将主要的机关,学校,工厂,企业全都搬了出来,轰击只是杀伤了一些平民,并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小小的盖州城根本承受不住多少轰击,很快全城都笼罩在了黑烟之中,火光滚滚,吞噬着一切。不过舰炮到底不是陆军炮,炮弹有限不说,每次发射还会磨损炮管,原本军费就捉襟见肘的日本海军在摧毁了盖州城能看见的大部分目标后,就留下了几艘驱逐舰掩护主动撤走了主力。
其实这也有忌惮奉军潜艇的因素,因为天色已经黯淡下来,在浑浊的海水之中,还不知道有没有奉军潜艇在隐藏,因此他们完成了支援任务之后,就匆匆离开。
虽然舰炮上日本军队占据绝对优势,但在陆军炮兵上奉军却更加主动,随着战斗的进行,奉军又调来了八门122毫米炮,另外还有两门240毫米炮。
有了这些生力军的加入,奉军在炮战之中,已经渐渐的获得了优势,张廷兰在陆军建设的时候,完全秉承了大炮至上的理念,尤其是能够自行生产火炮之后,奉军爆炮兵的力度是不遗余力的。
火炮按照不同的射程口径,梯次配置,能够让杀伤效果大幅度增加,相比日本人将所有大炮排成一线的做法,奉军无疑要高明许多。
在掩体之中,小池安之注意着前线的情况,他也看到了炮兵打的十分辛苦,不过他并不在意,日本的炮兵早就需要加强了,不过由于经费都投到了海军身上,因此陆军就只能守着日俄战争的九装备过日子了。
不过这一次就是一个契机,他要让日本政府明白,战争还是要看陆军的,小池对着身边的人说道:“给第47联队下命令,让他们从左翼冲击支那人的阵地!”
〖
奉系江山 第六百四十四章 血肉磨坊
为了拿下盖州,日本人派出了两路部队,第47联队从左翼迂回,攻击盖州外围,而第十三联队,则是沿着南满铁路,直线攻击,直扑盖州城内。
靠近海岸一侧,奉军的阵地早就被炸得七零八落,还没等士兵们重新整修,日本人就已经冲了上来。面对汹涌的日本人,奉军也早有准备,张贺年在设计防线的时候,就挖掘了三道深沟,直通海岸线,等到日本人发动攻击的时候,就把事先准备好的炸药引爆,然后将海水引进来。
每一条沟都足有六米宽,两米深,灌满了汹涌的海水之后,凭着日本士兵矮小的个头,想要突破并不容易。
他们冲击的速度被遏制之后,奉军火力上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你,迫击炮,轻重机枪,掷弹筒,全都向日本人招呼过去,不断有日本人被炸得四分五裂,变成一堆烂肉。
听着他们哭爹喊娘的哀嚎,士兵们格外解气,战斗也越发的卖力气。不过在另一个方向,可没有海水助阵,奉军和日本人进行了实打实的血火交锋。
日本人派出的是第十三联队,这些士兵全都是从熊本招募来的,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其实不只出刁民,还出精兵。熊本历来都是日本人最艰苦的地方,但是这里的人也最凶悍残忍。
他们不顾一切的向盖州城中冲了过去,此时的盖州城已经变成了一个瓦砾堆。奉天虽然发展很快,但是盖州这种小地方,还都是土坯房居多,没有多少钢筋混凝土建筑。根本扛不住大炮的轰击。
特别是海军炮的强大威力,更是让盖州变成了废墟一片。不过这些废墟也给奉军提供了防御的便利。从瓦砾堆的藏兵洞之中,涌出了大量的士兵,他们各自寻找掩体,做好防御准备。
“散开!散开!”马岗大声的喊道:“三人一组,机枪和掷弹筒为中心。”
第一师经过了远东之战的淬炼。士兵们早已经养成了良好的服从习惯,而且动作也相当麻利。很快一个团就按照三三战术要求,编为三百多个战斗小组,他们藏在弹坑、水沟、瓦砾甚至臭气熏天的猪圈里。
只要能利用起来的掩体,全都被充分挖掘出来,而且每个小组并不是孤立作战的,他们互相交错。形成了无数个可互相支援的三角型。无论是日本人从哪面发动攻击,他们都会遭到两面火力的痛击。
马岗选了个大弹坑,这里可以清晰看到城南大门。十分便于防御,而且和德国士兵交流战场经验的时候,马岗还知道,在战场上。同一地点,被大炮连续命中的概率并不高,在一战之中,欧洲的士兵也有这个习惯,他们会躲在前一个弹坑之中保住性命。
弹坑四周已经被房屋倒塌的瓦砾堆砌起了一道天然屏障,当他带一个机枪组刚清理出射击视角,南门外面已经响起了密集的枪声。第十三联队向着城中发动了疯狂的冲击。
他们高喊着口号,脸上非但没有害怕,还写满了狂热,这是他们第三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前两次日本人都大获全胜,一跃成为了列强,此时他们也要复制奇迹,给日本带来无上的荣耀。
可是他们不清楚。这次的对手和前两次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周贺是一名狙击手,就在一年多之前,他还是一个普通的猎户子弟。加入奉军之后,他的射击天赋被发掘出来,田牧十分欣赏他,手把手的向他传授经验。
这次是周贺首次登上战场,他的枪口已经锁定了一位少尉。谁让这家伙没事炫耀自己那把雪亮的指挥刀呢?指挥就指挥吧,非要举起刀来几句“大日本帝国”“帝国勇士”之类的废话,正所谓枪打出头鸟,不弄死他。就没有天理了。
实际上奉军的一线军官都已经取消了明显的军衔标识,就算是张廷兰亲自到战场视察,也只穿普通的军装,而且严禁士兵向他敬礼,更不准围拢。随着枪支的准确度越来越高,谁也没有活腻歪,跑到了战场上,还大摇大摆的喊着我是关键人物,那不是找死么!
不过显然鹤立鸡群的日军少尉不懂这个道理,正在他拼命冲击,沉浸在天下无敌的迷幻之中的时候,一枚子弹穿过了他的脑袋。如同一只正兴高采烈打鸣,却被猛然扭断了脖子的公鸡,带着碎裂的脑袋倒在了士兵中间。
鲜血混合脑浆的惨烈画面,也让旁边日军士兵感到了恐惧,他们这时候才感到自己面对的并不是一支饭桶部队。越是凄惨的画面,越是刺激日本人骨子里的凶悍暴戾,他们无视少尉的死亡,继续向前猛冲,不过他们也提高了警惕,做着各种战术动作,避开子弹射击。
成功击毙了一名少尉,周贺的心中也升起一丝喜悦,他用指甲在枪托上用力的划了一下,记下了这个战果。
轰!一枚炮弹落在了他身边不远处,爆炸溅起的弹片和碎石,全都砸在了周贺的头上,不过只传来了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第一师是奉军首批正式装备头盔的部队,有了这玩意的保护,士兵们的生存几率的确大大提升了。
不过头盔可没有办法挡住扑面而来的硝烟,周贺也觉得眼前全都模糊一片了,不过他也是训练有素的战士,将眼睛闭上了,很快硝烟就散去,他的枪口又对准了距离更近的日本士兵。
他选择了400米外最突前的日军突击手,这个家伙绝对是日军的精锐,狙击步枪的重弹无情击中了这个突击手的大腿,弹头带起一捧血雾,这个家伙失去了行动能力,扑倒在地,不住的痛叫。
原本周贺想选下一个突击手,但两个跑过来的日军医护兵让他来了精神。医护兵很难通过简单训练大量部署,因为他们都必须有足够医疗和处理外伤知识,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奉军的医护兵缺口一直非常大。
士兵们都清楚,为了提升医护兵的数量,大帅夫人都亲自出来培训人才。帮着撰写教材,甚至士兵们几乎人手一本的救护小册子,就是周芯瑶一手编出来的。在士兵当中,帅夫人远比想象的更加亲切,由于深知医护兵的价值,周贺将枪口对准了他们。
啪啪两枪,两团血花溅起来。这两个医护兵也干脆的倒在了血泊中,这意味着一个中队的日本兵失去了呵护,也正是因为这个,就会有更多的伤员死去,在战场上就是这么无情,效率最大化。是每一个优秀战士的追求。
在狙击手的凶悍攻击之下,日本人死伤惨重,不过这点损失还不足以让日本人恐惧,数以百计日军的埋头猛冲,很快缩短了和狙击手的距离。在战场上还要讲究火力密度,狙击手也不能和人海硬拼,因此周贺他们在击毙了几十名日本兵之后。就赶快转移阵地。
阻击任务落到了机枪手的身上,两挺奉造马克沁,喷涂着火舌。哒哒之声响起的瞬间,两挺呈夹角部署的重机枪,就像日军步兵洒出了上百发子弹,疯狂而可怕的金属弹雨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一队队埋头猛冲的日军士兵被打穿身体,鲜血和子弹一起在队列中滚转穿梭。当四根120发弹链被以最大速度打完后,300米外的泥地里已经铺上了一层尸体。
还没等日军想到解决办法,按照机枪不得在一个点停留三分钟的严格战术要求,两位壮实的机枪手已经扛着机枪向镇尾退去,而将袭击任务交给了其它位置的掷弹筒,日本人只能望洋兴叹。
果不其然,他们前脚刚走日军炮弹就落了下来。但除了炸起无数碎石外却没有任何收获。而其它位置的掷弹筒却给了300米外的日军又一次狠狠打击。
在张廷兰奉行的大炮主义之中,可不只是重炮而已,迫击炮,甚至是掷弹筒都有着重要的地位。火力至上就是战场上的不二哲学,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倾泻出最多的子弹,谁就能够赢得战场的胜利。
几十具掷弹筒不断将榴弹投入日军中,破片杀伤弹的威力并不小,四溅的弹片割碎了日本人的身体,所以即使重机枪撤退,依然让日军士兵叫苦不迭。
300米!300米火力屏障!
这是后世公认的步兵生死距离!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总结,世界公认的步兵理想交战距离就是300米,所以在枪械设计中也放弃动辄上千的射程,而是集中巩固300米内的火力强度。
这条生死线,也是奉军非常看重的,尤其是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在对付大规模的冲锋时,守住这条生死线,就能给敌人最大的杀伤。
奉军的换装计划之中,首先换的并不是人手一把的步枪,而是更加轻便,更加具有威力的迫击炮和掷弹筒。
特别是和日本这个生死对头作战的时候,张廷兰已经下了严令,别的武器可以跟不上,迫击炮必须数量充足,且质量过关。以奉军目前的能力,一个月生产一千门迫击炮,三千支掷弹筒并不成问题。
面对以火力取胜的奉军,熊本联队再凶残,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遍地的尸体,到处都是狼藉。
亲自指挥的日军第十三联队联队长山下猛夫大佐就在为这条生死线抓狂,作为参加过日俄战争的老兵,他从来没有把支那人看在眼中,当第六师团是日本陆军的王牌,而第十三步兵联队则是这支王牌部队的灵魂。
山下猛夫经常夸口,凭着他们一个联队,就能打进奉天,可是真正开战之后,他才领教的奉军的厉害。他的部下有顽强的战斗精神,有丰富的训练,有无与伦比的的勇气,死从来不是他们害怕的问题。
不过他们有万般的厉害,但是奉军只有一个优点,就足以把他们的一切都磨平了,那就是强横的火力。奉军的迫击炮,掷弹筒就像是不要钱一样,拼命的向他们倾泻,面对这种无差别的屠杀,无论是多么精锐的部队,都没有办法承受。
血肉之躯,没有办法和钢铁抗衡,盖州已经变成了一座血肉磨坊,不断的消耗着日本人的生命,让他们像樱花一样,快速的凋零。日本人这时候终于感到了一丝无奈,他们居然和中国人有了装备的差距,而且是落后的中国,在装备上反超了日本,这不是一个笑话,而是实实在在的情况,作为一个高傲的日本军官,山下猛夫根本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但是一地的狼藉,却在时刻的提醒着他。
〖
奉系江山 第六百四十五章 炸桥
山下猛夫发现自己的步兵在300米距离上被打得灰头土脸,尸体遍地,心里头也在滴血,这些都是日本军队的精华,就这么被消耗掉了。38式步枪有效射程只有不到500米,实际上这只是一个理论的数值,在战场上能击中三百米之外的目标,那已经是最最厉害的精兵了,显然熊本联队也没有这个能力。
“联队长,快让炮兵支援吧!”
山下猛夫眼珠子顿时就瞪圆了:“在帝国勇士面前,就没有困难,传令下去,让所有士兵拿出勇气来,就算用肉弹冲锋,也要拿下盖州!”
作为最强部队的联队长,山下猛夫不愿意在任何人的面前露出怯懦,包括自己人也是一样。
“突进,全军突进!”
“跑起来,用最快的速度,跑起来!”
第十三联队又开始发挥传统的不要命战术,士兵在军官的呵斥下,从地上爬起,组成了三个箭头,同时向盖州城发起突击进攻。他们前赴后继,不在乎别人的生命,也不在乎自己的生命,踏着前面人的尸体,向城中疯狂的冲了过去。
密集的肉弹,终于超出了火力的杀伤速度,他们终于突破了生死线,向着奉军的阵地,坚定的冲了过来。一直在前线观察的张贺年嘴角也微微撇了起来。
“打仗要动脑子,而不是靠蛮干,要是日本人的王牌就这个德行,这帮小鬼子早晚都要死干净。”
张贺年毫不客气的说道,奉军一直坚持人本主义,到了战场上,士兵们的确要有拼命的劲头,但是拼命和找死是两回事,要是把人都拼没了,这仗还怎么打啊。
“传令,让士兵们暂时后退。把日本人吸引到城中,梯次消耗,我就不信小鬼子能一直这么疯狂!”
奉军士兵得到命令之后,且战且退,日本兵陆续冲进了城中。“来吧!”面对四面八方越来越近的日军,钱勇猛地抓起了集束手榴弹,长大的胳膊一轮。就把这一捆手榴弹扔到了日本人中间。
剧烈的爆炸之后,四散的弹片把周围的日本人炸成了碎片。钱勇是矿工出身,能扛起两百多斤的煤炭,走五六公里的山路,体力惊人,他又抓起了一把手榴弹。扔到了日本人的中间,这帮家伙都被炸得横七竖八,倒了一地。
哒哒哒……哒哒哒……机枪的声音又响了起来,稍微安静下来的战场再度响起了密集的爆炸声。
无数火舌从瓦砾下、窗口后、水沟里、弹坑中窜出!轻重机枪、步枪、掷弹筒、迫击炮等等全都响了起来!残垣断壁已经看不出形状的小城上空枪声大作喊杀震天。正在涌入城内的日军步兵一下子就被这股金属旋风打得晕头转向,很多埋头猛冲的士兵根本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就已经被子弹击中,成了一具尸体。
“八嘎!这些卑劣的支那人。不要退后,冲上去,贴近他们,用刺刀,杀死所有的支那猪!”山下猛夫大声的喊着:“快,让炮兵给我猛轰,把支那人全都炸碎。”
惨重的伤亡,让山下猛夫也清醒了不少。他也只能请求火力支援了。当然奉军也不会落后,张贺年亲自将仅有的两门240mm炮锁定了日本人的炮兵阵地。
黑夜之中,炮兵阵地上面不断涌出一片片火红的光芒,极为耀眼,张贺年也露出了凶狠的眼神,大手一挥,两枚炮弹就划过了天空。向日本人砸了过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