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小当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苏子画
七朵的信心再次爆棚,太好了,有黄大人这句话,往后有困难就可以去找他啦。
“对了,小子今年多大了,你这般聪明,为何不去读书考取功名啊?”黄大人对七朵十分喜欢,不由拉起家常来了。
七朵看了看沈怀仁,笑。
沈怀仁拉了拉黄大人的胳膊,笑,“黄兄,这回你看走了眼吧,这不是小子,这是位姑娘,她想读书啊,可是无法考取功名哟。”
“啊,什么,是丫头啊。”黄大人用惊讶的眼神将七朵好一番打量,然后哑然失笑,“你这调皮的丫头,倒将老夫给骗了。”
“黄大人,对不起,我不是存心的,嘿嘿。”七朵笑着道歉。
“没事没事。”黄大人挥着袖子说道,然后对沈怀仁说,“真没想到,一个十来岁的小丫头,有如此的胆识与见识,真是长了见识。”
“七丫头的本事还多着呢,这才是冰山一角。”沈怀仁毫不吝啬的夸。
真是爱屋及乌啊,他见妻子和三个儿子都喜欢七朵,将她当做了家人来待,不知不觉中,他也将七朵视为女儿一般,说话的语气不经意变得十分亲昵。
而且夸七朵时,他脸上还露出了自豪骄傲的神情。
只不过,他自己不知而已。
接下来,古县令与谭德金他们去丈量面积,谭德宝与汤胡也不挖藕了,跟在后面去帮忙。
而七朵则带着沈怀仁与黄大人去藕塘边看藕。
田园小当家 第172章:小举措大改变
看着藕塘中忙碌的挖藕工人,不时的将一截长长的莲藕从污泥中取出,黄大人连声称奇。
他捋着颌下的短须叹,“真没想到,在这样的季节还能看到如此繁忙的采藕场面。”
“没错,这时节是种藕的时候。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此时莲藕才显得格外珍贵啊。”沈怀仁道。
黄大人看着像泥人一样的挖藕工人,有些心疼的说道,“这些挖藕工可真是辛苦,瞧他们那腰一直弯着,一般人哪儿能受得了哟。”
“唉,是啊,其实不光是这莲藕,咱们平日所吃的哪样食物,不是经他们如此辛苦才得来的。”沈怀仁也感慨。
黄大人点头称是。
然后他又扭头温声问七朵这些工人的工钱是如何算的。
七朵说了工钱的结算方法。
“嗯嗯,好,丫头很厚道,多劳多得,提高了雇工们的积极性,同时又不苛刻雇工们。这法子好,是谁想出来的?”黄大人笑眯眯的点头夸。
这时代人家雇工的工钱都是按天算,还没有计件工资的结算方法,所以他才会如此问。
“嘿嘿,是我。”七朵憨憨一笑。
黄大人和沈怀仁都盯着她认真的瞧,眸子里盛满了不可置信。
特别是沈怀仁,他在想,这丫头怎会如此聪明,她脑子里到底有多少新奇的想法和主意呢?
“不得了不得了,你这丫头太厉害了,尽然能想出这样好的办法来。丫头,你告诉我,你是怎么想出这种法子来的?”黄大人夸过七朵后,又对这方法的产生感兴趣。
他想了想,认为如果能将这种工钱结算方法在整个大名朝推广的话,肯定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七朵没想到,自己一个个小小的举措,极有可能带动整个大名朝的改变。
黄大人的问题,让她有一点儿小尴尬,这主意最初可不是自己想出来的呀,是前世的前辈们想出来的,自己只不过拿来用罢了。
但她还是如此回答了黄大人问题,“黄大人,沈伯父,是这样的,当时我们家准备雇人挖藕时,我四叔就担心有人拿工钱不出力干活。
因这样的人的确是存在的,而我们又不可能像那些地主一样,让监工们拿着鞭子看着大家干活,这一点我们是怎么也做不到的,都是邻居。
后来,我就想,既然拿一样的工钱,有人干得多有人干得少,如果干得多的就多拿钱,干得少就少拿钱,你不干就无钱拿,这会不会好些呢。
我就将我的想法对爹娘和四叔说了,他们都赞同,说这样一来十分公平,提高大家的积极性,二来也可以杜绝有人浑水摸鱼,毕竟我们家也不是那有钱人家,钱必须用在刀刃上。”
黄大人与沈怀仁认真听完七朵的话,均沉吟了半晌。
他们都在想,拿一样的工钱,有人干得多有人做得少,这种情况在朝廷那些官员们当中也存在。
相同的官级,拿一样的俸禄,有人鞠躬尽瘁,尽心尽力为大名朝效力。
而有人却只拿俸禄不干活,天天混吃等死。
七朵眨巴着眼睛看他们,心想,他们可能被自己这想法给雷了吧。
不怪他们,计件工资对他们来说就是个新鲜的事物,接受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
“哈哈,忠和,你这位侄女可了不得啊,这些想法虽新鲜,却十分实用。”黄大人这次是看着沈怀仁夸了起来。
忠和是沈怀仁的字。
沈怀仁也笑着夸七朵。
七朵不好意思的笑着谦虚。
几人又寒喧几句后,在沈怀仁的示意下,七朵拿藕给黄大人看。
七朵将还沾着薄泥的藕拿了过来,当着黄大人的面将它们掰断,用一把锋利的小铁锹将一节藕给从中切开,露出雪白的内心来。
“黄大人您看,这就是刚刚挖上来的藕,我们这儿有适宜煨炖的粉藕,有适合清炒凉拌的脆藕,都保证刚出泥,十分新鲜。”七朵将藕递向黄大人的面前,让他认真的看,同时将藕做了下简单介绍。
黄大人亲眼看着藕从泥巴里被挖出来,又看到这藕颜色雪白,水分足,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他之所以提出要来看藕,就是想着这时节的藕要是没挖,还不烂了嘛,心里有点不太放心。
现在亲眼见了,心放了下去。
“大人您要是不嫌弃的话,可以先带些藕回去尝尝,若觉得合适,再决定买也行。”七朵又道。
黄大人点点头,看沈怀仁,“忠和,你吃过这藕没有?”
藕要带去京城,他自然不能大意,不然到时可误大事儿。
沈怀仁认真点头,“嗯,吃过两次,反正也不知是七丫头厨艺好,还是藕好,我觉着比以前吃过的藕都好吃。”
“怎么?小丫头还能做一手好菜?”黄大人又惊讶的问。
他知道沈怀仁吃东西可是十分挑剔的,能得到沈怀仁的赞美,那一定错不了。
“嘿嘿,还行。”七朵也不谦虚,有时候就不能谦虚,要自信。
她眸子一转,接着道,“伯父伯母疼我,我就算做得不好,他们也说好吃,我都不知做得是不是好吃。黄大人,您要是不嫌弃我们乡下简陋粗鄙的话,晚上您与伯父一起去我家,我给您做几道小菜,您给批评批评,好不好?”
黄大人有些心动。
不过,他又担心此去会让七朵家里费钱费力,劳民伤财的事,他不能做。
于是他摇头拒绝了,称晚上还有事儿。
沈怀仁看出他的心思,笑着道,“黄兄,过几日你就要离开了,咱们也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难得有这样的机会,等会儿再喊上嫂夫人一起,去我家聚聚,咱们好好说说话。”
“那好吧。”黄大人想了想,终于点头答应。
“好,那我去做菜。”七朵笑。
“哈哈,好,要不是想尝尝你的手艺,我才不会答应你伯父呢。”黄大人笑着打趣。
沈怀仁用手点着他笑。
两人都十分感慨,貌似好久没这般开怀过了。
也不知是眼前忙碌鲜活的场面让他们高兴,还是身边这个小人儿让他们开心。
笑过之后,黄大人对七朵认真的说道,“小丫头,虽然我与你伯父关系交好,但是这藕的质量你可一定得给我保证,不能出茬子。千里迢迢运去京城,马虎不得啊。”
“嗯,黄大人您放心,做买卖讲究的就是诚信,质量更是重中之重。我们绝对不会以次充好,会挑选毫发无伤最好的藕给大人您,不敢负了大人您与伯父的殷殷期望。”七朵也敛去笑容,无比郑重的回答。
“好,我信丫头你所言,那你给我准备五千斤,价钱按你们的行情来算。”黄大人爽快的说道。
“啊,五千斤?大人,藕最多只能保存两个月,要是吃不完可就浪费啦。”七朵惊讶的问。
听到这个数目她当然高兴,可不得不真诚的提醒一句。
沈怀仁也有些费解的看黄大人,也不知他会要许多,以为最多千把斤呢。
七朵这句话,让黄大人对她的印象又加深了几分,眸子里笑意更浓。
“忠和,丫头,你们放心,五千斤藕不是我一人要,我有位堂兄在京城做生意,此次我回乡省亲,受他之托带些家乡的特产过去。”黄大人如此解释着。
七朵恍然,做生意这还差不多。
黄大人与七朵两人商量好,价钱按二十八文一斤来算,三天后送去绵江的三号码头去装船。
从桐林县去京城,沿江而上,大概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时间。
七朵建议黄大人买些深盆,到时用来养藕,否则等船到京城,藕全部烂掉了。
黄大人先付了四十两的定金,剩下的一百两等到交货时再付。
有沈怀仁做保,因此无需签订什么契约。
七朵将银票收好,再次道了谢,第一笔大单生意成交,肩上的压力瞬间小了不少。
沈怀仁与黄大人暂不离开,他们要等古县令将荒山的面积全部丈量结束。
七朵则想着先回去准备晚饭。
她悄悄问沈怀仁,“伯父,黄大人爱吃什么菜?”
“呵呵,黄大人属猫的。”沈怀仁轻声笑着打趣。
七朵抿唇笑,原来是喜欢吃鱼呢。
沈怀仁让何叔先送七朵回谭家庄,并让何叔告诉郑婉如一声,晚上黄大人和夫人要来吃饭一事。
何叔领命,与七朵先离开。
不过,七朵让何叔先赶车去了县城,准备去江边买些新鲜的活鱼。
有渔船满载而归,七朵发现那堆跳跃的鱼群当中竟然有一些刀鱼,前世这鱼贵得不得了,几千元一斤,普通百姓是望而却步,连鱼香也闻不了的。
而且这鱼还特别奇怪,在不同的水域,它的味道差别很大。
一般到了下游,这价钱就便宜了很多,因它的味道发生了奇异变化。
桐林县位于绵江的下游,刀鱼价钱应该不贵。
此时吃刀鱼正是时候,等过了清明,刀鱼的肉质就变刀,她问了价格,五十文一斤。
这个价对七朵来说不贵,但对普通百姓来说,依然望而生畏,舍不得买来吃的。
七朵将鱼群中仅有的刀鱼全部买了,总共才三斤,每条约二两多点儿。
嘿嘿,放心吧,我会让你们的味道变得鲜美无比,可以比拟那几十两一斤的刀鱼!
她看着手中的刀鱼暗暗念叨!
除了刀鱼外,桂鱼、草鱼,新鲜的河虾,全都买了些。
然后又去市集买了肉之类的辅菜,买了酒,这才回到谭家庄。
田园小当家 第173章:折服
郑婉如听何叔转告了沈怀仁的话,立马吩咐李嫂去准备。
“七朵,你又拿伯母当外人了不是,来我家吃饭,你怎买了许多菜,老讲不听,真是的。”但她对七朵买菜的做法给予了批评。
七朵笑着应道,“伯母,您还说我呢,其实是您拿我当外人才是。您不是说过,要我拿这儿当自己的家嘛。”
“傻丫头,我怎会拿你当外人呢,这儿也是你的家。”郑婉如宠溺的揉七朵的头发。
“伯母,您想呀,这儿既然是我的家,那家里来客人我买菜,不是天经地义吗?”七朵抿唇乐。
郑婉如稍愣了下,瞬即莞尔,“你这孩子,倒将我给绕进去了。”
“嘿嘿,伯母,如您所说,咱们都不是外人,往后就不要再这样客气了好不好。”七朵搂了郑婉如的胳膊撒娇。
她知道郑婉如是心疼她花了钱。
郑婉如对自己这样好,自己花多少银子也无法报答她的恩情。
李嫂也在一旁笑,“夫人,七姑娘说得对,你们就像娘儿一样,就别再说些客气话,否则倒显得生份。”
郑婉如眸子里微潮,轻抚七朵的小脸,温婉的笑,“七朵,是伯母失言了,往后,咱们谁也不许那些客气话,好不好。”
“好,一言为定哦。来,拉勾。”七朵一时兴起,伸出了小拇指,要与郑婉如打对勾。
可能是这副身体年纪小的缘故吧,七朵发现自己有时孩子气的动作是不受控制的,十分自然的由心而发了。
郑婉如笑得更加欢快,伸出小手指,与七朵拉勾起来,口中并笑着说,“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李嫂看着这情景,笑眯了眼睛。
唉,夫人要是位像七姑娘一样的女儿,平日里可要热闹许多,那该多好呢。
经这样一闹,郑婉如也来了兴致,她挽起了衣袖,说要与七朵一起准备晚饭。
李嫂连声称‘使不得使不得’。
“这有什么使不得的,今儿我高兴,李嫂你可别坏我兴致啊,不然,我可不饶你。”郑婉如袖子卷得好高,手拿菜刀,对着李嫂挥了挥,虎着脸说。
“好,好,我不说了。夫人,您赶紧将刀放下来吧,看着挺吓人的。”李嫂无奈的摆手。
“噗。”郑婉如和七朵同时绷不住,愉快的笑了起来。
七朵心里是有些惊讶的,平日看伯母温婉贤淑,敢爱敢恨,却没想到,她还有如此调皮可爱的一面。
与郑婉如一起她就特别的轻松,什么都不用顾忌。
七朵与郑婉如两人商量了一下要做的菜,然后各自分工忙碌,李嫂负责洗菜择菜和烧火,做些打下手的事儿。
本来想喊二霞过来帮忙,但郑婉如和李嫂都说不用,忙得过来,她们知道七朵家眼下特别的忙,家里一个人恨不得顶两个人用。
七朵先回了趟家,去拿河蛤、豆芽和藕,顺便与徐氏说几句话儿。
一进院子,只见两只小肥狗躺在地上翻滚嬉闹,一只母鸡悠闲的散步,很是温馨。
徐氏与二霞正带着王氏姑嫂三人在洗藕。
七朵发现了徐晓芝的身影,她也在忙。
每挖藕只有三个时辰,此时已经结束。
“小表姑,您累了一天,快回去休息吧,这事不用您来做。”七朵走上前去劝。
赵晓芝扭头看了眼七朵,涩涩一笑摇头,“七侄女回来了,这点儿小事累啥累,没事的没事的。”
她口中说着话,可手下的工作一点儿也没受到影响,一节残藕里在的淤泥转眼被洗了干净。
徐氏抬头看七朵,微笑着摇摇头。
七朵将徐氏喊回屋里,将卖藕一事说了给她知道。
徐氏红着眼睛称好,说要是没沈怀仁的帮忙,这事哪儿能成。
然后七朵又说了晚上吃饭一事,并让徐氏和二霞准备几份藕,晚上要用。
徐氏点头称好,说人家帮了忙,就该好好表示谢意。
与徐氏说完话之后,七朵用篮子拎了需要用的菜,匆匆赶去郑婉如家中,开始忙活。
天色差不多完全暗了下来,沈家的大门才被敲响,李嫂赶紧跑去开门。
沈怀仁带着黄大人当先进来,后面还跟着一位气质端庄的妇人,最后是古县令和谭德金。
“夫人,快来看看是谁来了?”沈怀仁朗声对着上房的方向喊。
郑婉如在厨房里听到声音,笑着走了出去,七朵也跟在后面。
“黄夫人,稀客,快屋里请,对了,蓉姐儿怎么没来呢?”郑婉对笑着对妇人喊。
“蓉儿去了外祖家还未回来,沈夫人,您这是?”黄夫人看着郑婉如卷了袖子,双手还沾着油渍,十分费解的问。
“呵呵,听说黄大人与您晚上要过来,我呀,就跟在七朵后面打个下手,帮帮小忙。”郑婉如笑着应,将回头看七朵,“七朵,快来见过黄夫人。”
七朵从她身后走出来,笑着给众人见礼。
黄夫人将七朵上下稍稍打量了一下,笑着问郑婉如,“这位姑娘是?”
“是我侄女儿七朵。”郑婉如如此回答。
“夫人,你别看七丫头年纪小,可不是一般的聪明呢,我算是长了见识。我就是听沈大人说七丫头厨艺好,这才厚着脸皮来此叨扰,顺便喊上你,也让你来饱饱口福。”黄大人温声对黄夫人夸着七朵。
见自己的丈夫都夸赞七朵,黄夫人对她不敢轻视,眼睛里笑意加深,温声对她说道,“好孩子,我们这些馋嘴的,倒让你受累了,连带着你伯母也受累了,呵呵。”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
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气氛一下子就轻松了许多。
“黄夫人言重,您与大人能来吃我做的饭菜,那是给了天大的面子呢,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怎能说受累。
还有呀,我伯母特别好客,也常听伯母提起夫人您,说夫人您人特别好,盼着您常来做客呢,今日伯母能下厨,说明她是高兴,也不会累。”七朵微笑着说,然后抬头看郑婉如,“伯母,是不是呀?”
“是,是,我这就是累,你这样一说,我也不好意思称累啊,呵呵。”郑婉如乐。
沈怀仁跟在后面笑。
院子里笑声飞扬着。
沈怀仁带着众人去花厅里休息,先喝茶聊天。
郑婉如吩咐李嫂泡茶上点心,她自己赶紧净了手,去陪黄夫人。
七朵开始烧菜。
谭德金去喊谭族长和谭老爷子,这是沈怀仁吩咐的。
他想着,黄大人对七朵她十分欣赏,而谭族长在谭家庄有足够的权威,到时经谭族长的口出去宣扬宣扬,巩固七朵家在谭家庄的地位,让人不敢欺负。
而谭老爷子是七朵的爷爷,虽然分家了,但是长辈,理应敬重。
对于孝道,沈怀仁是十分看重的。
要不是孝顺,当年他不会娶妾,只因是母命难违。
但因这事,让他对郑婉如一直心存愧疚,虽然他的心不曾爱过黄梅半分,但因这事,郑婉如受了不少委屈,他希望能用后半生去弥补郑婉如。
他本来是不愿古县令过来吃饭,真的不屑与古县令这种人同桌,但为了七朵,他不得不喊了古县令。
天高皇帝远,古县令乃是桐林县的父母官,大大小小的事都是由他管着,七朵家与他交好,总不会有错。
菜香很快从厨房里飘出来,沈怀仁让大家先去落座,准备吃饭。
谭老爷子与谭族长二人都十分激动,有些像在做梦一样,活了这大把年龄,还是第一回与这样大的官坐在一起吃饭呢。
当然,能有这机会,还是靠了七朵的关系。
谭家庄谁人不知,只有七朵常在沈家吃饭玩耍。
谭老爷子激动过后,就是自豪有如此出息的儿子和孙女儿。
菜一道道的上,清蒸刀鱼、东坡肉、白灼河虾、松鼠桂鱼、胭脂藕、清炒藕片、酸菜鱼、水煮鱼、凉拌绿豆芽、剁椒鱼头、醋溜鱼片、干锅鱼杂、排骨莲藕汤……
有荤有素,有辣有清淡,有咸有甜,大家可以各取所需
桌子很快就摆满了,看着满桌的菜肴,黄夫人不相信的问,“这些都是七姑娘做的?”
她只知七朵的名,不知姓,于是就唤一声七姑娘。
“是啊。”郑婉如笑,然后招呼,“大家可别干坐着呀,快些趁热吃,凉了可就不好。”
黄夫人看着黄大人笑,“老爷,七姑娘这桌菜是特意为您做的吧,瞧瞧,多是鱼呢。”
沈怀仁笑着解释,“七丫头有心,之前她问我黄大人喜欢吃什么,我告诉她了。”
看着全是自己喜欢的菜,黄大人自是满心的欢喜。
这一顿饭,吃得个个点头称赞,直呼比酒楼做得要好吃百倍。
特别是刀鱼,黄大人与沈怀仁二人吃完后,都特别中惊讶的问七朵,“丫头,这刀鱼应该是葛江水域的品种,可要几十两银子一斤呢。”
啊!
在座众人大惊,这小小的鱼竟然如此的贵重,这不是吃鱼,是吃银子啊。
特别是谭老爷子与谭族长,二人哪吃过这般贵重的菜肴。
“不对啊,刀鱼数量不多,葛江的鱼来不了咱们这儿啊?”黄大人十分不解的看七朵。
七朵笑着回黄大人,“黄大人,您误会啦,这就是咱们这儿的刀鱼。只要烹调方法得当,味道同样不输葛江的刀鱼。”
黄大人再次对七朵竖大拇指。
在京城为官这些年,什么样的珍馐美味没吃过,可这次还是被七朵的厨艺所折服。
七朵抿唇笑,在异能和灵泉水的帮助下,菜的味道自然会提升几个档次。
大家吃得开心吃得快活,她更开心。
饭后,等黄大人与古县令离去之时,他们的马车上都多了一筐藕。
七朵也有心要与古县令多套套交情,悄悄送了一张银票。
可古县令死活不敢收,只收了藕,并说往后有什么难处,尽管去找他就是,莫客气。
有沈怀仁撑腰,又有黄大人赏识,古县令哪儿敢收银票,他担心刚将银票揣进怀里,明儿头上的乌纱就不保了。
七朵帮着李嫂将碗筷收拾干净,然后又与郑婉如夫妇说了会儿话,这才离开沈家。
回家后,意外发现谭族长与谭老爷子都在她家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