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小当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苏子画
“二娘,是哪个向家呀?”吴氏问,眼睛里藏了些许嘲讽。
“三娘你这话问的,县城有几个向家啊?”杨氏有些不满。
吴氏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上回黄花定亲时,四枣曾在那儿听到了有关向家的八卦。
要不是七朵赶紧阻止谭梨花说下去,后面还不晓得有多少难听的话会嘣出来。
但饶是如此,但后来还是传出,说是杨氏巴巴求向家娶三桃的。
传得很难听,对三桃可不利。
四枣回来说这事时,赵氏也在场。
后来赵氏还跑去问杨氏可是真有这么回事,杨氏极力否认,说没有,说凭三桃这样的条件,人家都抢着要娶,怎会去求人家娶呢,根本是一派胡言。
可现在,杨氏却说三桃要与向家定亲,那么当初的传言就不是空xue来风,而是真有其事,只不过当时事未定,杨氏不好说而已。
吴氏细细想想,传这事有些日子了,怎么拖到现在才定亲啊?
恐怕真如传言说的那样,向少爷虽然长得极丑,但向家还是不甘心娶三桃,又四处寻其他家姑娘。
现在既然答应娶三桃,那说明向家在外面都碰了壁,没找到好的,这才回了头。
唉,有什么好意思的,原来是拣了个人家不要的呀!
吴氏笑着向杨氏恭喜,“哟,那可真要恭喜二娘啊,大娘刚得了位佳婿,没想到二娘你也得了乘龙快婿,真是可喜可贺啊。”
要不是看在东厢的份上,她肯定要当面嘲讽了。
赵氏却没有道喜,看向吴氏,“老三媳妇,你先回去,让老三去看看喜饼做好了没。”
这是将吴氏支走。
吴氏想听八卦,但赵氏不让她听,也没办法。
她只好拿了礼盒,再次向杨氏道了谢,并牵了七郎一起出了正房。
赵氏这才问杨氏,“老二媳妇,你上次不是说没那回事吗?现在怎么又要和姓向的定亲?你难道不怕被人耻笑吗?”
杨氏抿抿唇,“娘,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才会说那些馋言馋语,根本就是胡说八道,三桃的条件在那儿,还用得着去求人家嘛。
向老爷的侄儿在江西,添了小公子,向老爷与向夫人去贺喜,这才耽搁了这些日子,不然亲事早就定下来了。
再说了,像向家这样好的条件,又是独子,这在县城可是很难寻的,向夫人也是个好相与的,到时三桃嫁过去肯定不会受罪的。娘您难道想让我放弃这门好不容易得来的好亲事吗,那岂不是便宜了别人,到那时人家才会真的笑话我们孬呢。”
这是杨氏要面子说的话。
事实是向家对三桃并不十分中意,向二霞提亲失败后,向家又将目光转向了县城里的富商家,想找个门当户对的。
只可惜,向光阳的尊容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县城里依然没人愿意将女儿嫁过去。
谭大梅又特意请向夫人来娘家做了次客,向夫人这才发现谭德银一家搬来了县城,住上了大宅子。
向家兜兜转一圈碰壁之后,终于低了头,正式向谭德银夫妇提亲。
其实与谭德银家住一条巷子有户人家也相中了三桃,不过,杨氏嫌那家兄弟太多,又是个庶生子没前途,拒了那门亲事,而应了向家。
谭德银与杨氏相中的自然是向家的产业和向光阳独子的身份。
这其中的曲折和内情,杨氏自是不会说给谭老爷子他们听的。
谭老爷子点点头,“嗯,只要向家是个清白厚道的好人家,这门亲事就可以结,向少爷未娶,三桃未嫁,两人定亲有何不可。老婆子,你也别听那些长舌妇们乱嚼舌根子,听她们的话,这日子还不能过了,重要的是三桃能嫁得好,那就成。”
“对对,就是爹说得这道理。”杨氏连忙点头称是。
赵氏见谭老爷子都这样说了,还能说什么。
但她还是问起一件事儿来,“三桃定亲宴你们准备在哪儿办?”
杨氏面色微僵,向光阳长得实在太丑,要是来谭家庄办宴席,那摆明了让人笑话。
她见过康进的,可不想三桃被二霞给比了下去。
“娘,我和德银商量了下,就在县城办吧,我们也不准备大办了。到时我们来接爹娘您和家里人去县城,就是两家人在一起吃个饭,到时再发些喜饼给村里人,让大家都晓得这事就成。”杨氏答。
“不成,人家女儿定亲最少每家请一个,我们可不能落人话柄。再说了,你不是说向家有钱嘛,难道还在乎这点儿银子不成,到时就来家里办,比照二霞当时的来办就成。”赵氏立马反对。
杨氏准备反对时,谭老爷子点头,“嗯,老二媳妇,你娘说得有道理,这酒席该在咱们大院里摆,我要让村里人都瞧瞧,我们老谭家的孙女儿个个都嫁得好,让他们去眼红。
到时办了二郎的亲事,家里什么东西都是现成的,也方便。老二媳妇,这事就这样定了,你回去对德银说一声。”
一想到向光阳要在人前露脸,杨氏就咯应。
但她没再说什么,回去和谭德银商量再说吧。
杨氏开了东厢的门,四处看了看,除了二郎的东西外,好像也没什么需要带去城里的。
将二郎的东西收在一块,打了个包袱,然后将钥匙给了吴氏,不忘叮嘱她不要将房子给糟蹋了。
吴氏高兴的接过钥匙,应了她的话。
吃过午饭,杨氏就带着七郎回去了,也没去七朵家。
杨氏一走,吴氏立马带着四枣去打扫东厢。
原先谭德银的屋子当然归她和谭德财,四枣和八梨住三桃的房间,四郎住三郎那间。
眨眼功夫,东厢被谭德财一家霸占。
二郎依然住西厢,中间的正屋给他做新房。
对这样的安排,二郎十分满意。
到时他新婚燕尔,夫妻二人独处西厢,无人打扰,该有多么美好!
七朵家忙着盖屋子,对谭家大院发生的一切还一无所知。
屋子的地基已经搭好,开始往上垒砖砌墙。
盖屋子的工人们每天七朵家要提供午餐和晚餐,为了省些工钱,没有请人,徐氏就带着七朵三姐妹做饭,到了饭点时,谭德金就回来,用牛车将饭菜送过去。
每餐三菜一汤,一荤两素,顿顿如此,而且荤菜就是全荤,要么是红烧肉,要么是红烧鱼块,没掺一点儿假。
这样好的伙食,工人们可都是头一回遇上,在其他人家干活时,所谓的荤菜都是与素菜混在一起做的,厚道些的人家,荤菜份量稍多些,抠一些的,根本看不见荤菜的影儿。
七朵家如此礼待他们,他们也个个心生感激,干活时手脚比往常更利索,做事也更加认真。
见大家都认真的干活,七朵与谭德金夫妇都十分开心。
谭老爷子无事时就来这儿转悠转悠,看看进度,有时还会提些小的建议。
七朵一家人从谭老爷子口中得知了杨氏来送礼、三桃要定亲、东厢给了谭德财这三件事儿。
信息量有些大,七朵花了一小会儿功夫来消化。
杨氏夫妇为何会答应无偿将东厢房让出来?又为何会如此大方的送礼?
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蹊跷呢?
不过,七朵最感兴趣的还是三桃定亲一事,她细细问了谭老爷子,确认不是韩和成,她大大松了口气,三桃终于没有跳进火坑。
虽然上回在黄花家也听说向光阳长得十分丑陋,可只要品性好,有上进心,丑一些又有何妨,远胜过韩和成那样风流成性的纨绔子弟。
不过,七朵又有那么一丁点儿担心,依着三桃高傲的性格,又有认识韩和成在前,也不知她能不能接受向光阳的外貌,对这门亲事,她不知是不是真心实意的接受!
想了一会儿,七朵又摇摇头,这种事好像不该是她担心的事儿,也许是自己想多了,三桃说不定欢天喜地的应了呢。
谭德金与徐氏二人想得和七朵不一样,他们二人同时拍了下额头惊呼,“啊呀,这几天忙,将二郎这大事给忘了,我们还没送礼过去呢。”
这些天实在是太忙,从睁眼忙到闭眼,徐氏不但忙着安排每天的伙食,还要带着六桔二霞她们伺弄酱坊这边几亩地,整畦,拉垄挖宕播种,围篱笆……
而谭德金则和七朵每天都要去芦花坡那边看看,天天两头跑,忙得脚都不沾灰,满脑子里都是这样事,还真将这事给忘了。
现在想起,真有些愧疚。
然后一家人就商量送些什么好。
农村结婚送礼,就是送些被单被面布料之类比较实用的东西,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再决定礼重礼轻。
要是依吴氏一家子的为人,七朵真不想送礼过去,可是有这层关系在,不送是不可能的。
“咱们就和二叔他们一样吧。”七朵建议,这已经是很重了,正常的话,送一床被单或被面就成了。
“可是,我是大伯……”谭德金犹豫。
“谁规定大伯就一定要送得多呀。”六桔也反驳,对吴氏一家真没好感。
徐氏叹气,要是没有杨氏送礼在前,送这些是够了,可眼下看来是不行了。在外人眼里,自家条件要比老二家好出很多,礼要送得一样,会被人戳着后背骂抠的。
“桔,朵,没办法呀,做人难啊,我们家到底有没有钱,只有我们自个儿心里清楚,可外人不晓得。送轻了,人家会骂,这样吧,我们送你二叔家的双倍。”徐氏摸了摸七朵的头发,有些无奈的摇头。
这道理七朵清楚,只得点点头。
第二天,徐氏与谭德金就准备去县城买礼物。
夫妻二人刚出门,就见徐家的马车停在门口,从马车上下来两个人。
田园小当家 第269章:徐老爷出狠招
看着马车旁的两人,徐氏身体一僵,顿了脚步,立在门口,不知是该继续往前,还是回家。
徐家来的这两人,一人是徐佑轩,而另一人则是徐老爷。
徐老爷看着容颜已有些改变的徐氏,心中五味杂陈,眼睛有些模糊。
一眨眼功夫,已经过去了十三年!
谭德金上回在书院门口已见过徐老爷一次,因此比徐氏要淡定一些,但他只是看着徐家父子,并不上前去招呼。
认不认徐家人,他绝对尊重徐氏意见,不会擅自作主。
但这十三年,谭德金也是纠结矛盾的。
看着妻子有娘家不能回,他心里肯定伤心难过,有心劝她向徐老太爷低头认错,他会陪她一起,哪怕被徐老太爷打骂一顿都行,只要妻子能与亲人和好如初。
可是当年徐家人说的那些话,让他又不能去劝徐氏,若劝了她,反而有想占徐家便宜的嫌疑。
他永远不会忘记,当初当着徐家几十口人的面,他被徐老夫人点着鼻子骂。说他看上徐氏,贪图她的美貌是一部分原因,最最重要的原因是看上了徐家的钱,想靠着徐氏贪图富贵,说他不是个男人,没出息,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凭他一个乡下野小子就想娶徐家小姐,做梦!
这些话对一个男人来说,是多么大的侮辱啊,从小到大,那是他受过最大的屈辱,终身难忘!
而徐氏为了证明他不是看中徐家的钱,毅然与徐家决裂,承诺终身不踏进徐家一步,不花徐家一个铜板!
综以上种种,谭德金不能也不会主动去轻徐氏,他是个男人,有自己的尊严,有自己的底线,不会让徐家人轻看。
这是一道横在徐氏与徐老太爷之间最最重要的坎,迈不过这道坎,徐氏父女终身不会和好!
不得不说,徐老夫人实在是太狠了,这招太绝,永远的绝了徐氏进徐家门的路!
“明秀!”几人互相愣了半晌后,徐老爷终于哆嗦着嘴唇,轻轻唤出一句。
声音极轻极轻,他生怕说重了,徐氏会从眼前消失了一样。
但徐氏还是听清了,鼻子一酸,多少年了,终于又听到这熟悉的声音。
不过,声音比以前洪厚了些,不再像以前那样清脆响亮。
大哥,大哥!
徐氏在心里轻轻唤着这两个字,嘴唇未动,而是拉着谭德金绝然的转身进院子,然后重重的将院门关上。
“姑母!”徐佑轩大步上前去推门。
可是门已经被插上,父子二人被关在了门外。
“明秀,你开开门啊,我是大哥,你让我进去说几句话好不好?”徐老爷头往后仰了仰,将泪给咽回去,然后亲自上门喊门。
没有丝毫的回应。
院子里,徐氏已经泪流满面。
看到亲大哥站在眼前,她难道不想认吗?
当然想,做梦都想!
当年在家中,大哥是最最疼她的,就算是后来与徐家决裂了,他还带着钱物来看她,担心她过得不好。是她狠心不见他,骂他,让他以后不要再来,否则就死给他看,他才吓得不敢再来的。
但她相信,这些年,大哥一定也掂记着她的。
上回徐佑轩认出她时,她好想亲昵的唤一声‘轩儿’,可是她不能。
她不能让那个恶女人轻看,不能让九泉之下的母亲蒙羞,她不是软骨头,她不靠徐家一样生活得好好的。
回首往事,徐氏的泪如决堤之江水,怎么也止不住。
“明秀,别伤心了。”谭德金看着妻子难过的样子,知她又想起了以前,心疼的搂了妻子的肩,也湿了眼睛。
靠在丈夫温暖宽厚的怀里,徐氏哭得更厉害,为了她,他当年也受尽了屈辱,这些都是她给他带来的!
七朵与二霞在豆芽房里,六桔在厨房里洗碗,都被徐氏的哭声给惊了出来。
“娘,您怎么了?是谁欺负了您吗?”七朵三姐妹给吓住了,赶紧跑过来问。
她们知道徐氏与谭德金准备去买送二郎的礼物,这怎么刚出门,就好好的哭了起来,再看老爹一脸的沉重之色,她们怎能不急。
谭德金皱眉,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徐家的事可没告诉七朵三姐妹。
他不知道七朵早就晓得这事,只不过一直装糊涂就是。
“小七,开开门呀!”正在这时,院外传来徐佑轩的喊门声。
他是听到院子里有七朵说话的声音,这才开口喊的。
“啊,徐大哥来了,爹,娘哭是不是和徐大哥有关系?”七朵眸子一转,好像明白了什么,忙问。
谭德金闭上眼睛,轻轻点头。
“爹,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徐大哥看着是好人啊,他怎会惹娘伤心呢?”六桔和二霞都费解的问。
谭德金没有说话。
七朵看了看老爹,又看看伤心欲绝的老娘,心里也十分难过,鼻子酸酸的,这些年,老爹老娘背着这沉重的心里包袱,活着一定很累。
她不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冤家宜解不宜结,何况这冤家还是一地父女,更该解开双方的心结。
七朵不知道徐老太爷有没有来,说实话,对这老人家,她也有些怕的。
徐佑轩的喊门声又传来。
七朵想了想,向门口走去,拔开门闩,将门打开。
“小七,你总算是出来了。”徐佑轩抹了把额上的汗。
他和父亲被关在门外,左右的邻居都伸手看,惹得他有些窘。
“徐大哥。”七朵先看到徐佑轩,又见到徐老爷,忙唤,“徐伯父!”
但她双手各把着两边的门,先看看到底来了哪些人,一看,只有徐佑轩和徐老爷二人,这手才放了下来。
对徐老爷,她也是十分有好感的,可不忘了当初亲切的送桂鱼给她吃。
“七丫头,你娘在哭?”徐老爷没有立马进院子,只是将头往里探了探,小声问七朵。
紧紧皱在一起的眉头,看得出他很担心徐氏。
七朵点点头,“嗯。我娘很伤心。”
徐佑轩看向七朵,忽然说,“小七,你知不知道,其实咱们俩不是普通的关系,而是……”
徐老爷打断儿子,“佑轩,有些话不该你来说。”
这件事,他十分希望由徐氏亲口告诉子女们,而不是由他们来说。
七朵也不揭穿,只是问,“徐伯父,徐大哥,你们可进来?”
徐佑轩与徐老爷二人有些惊讶她的反应,她怎么不好奇徐佑轩的话呢?
徐老爷有些犹豫,“我担心你娘会不高兴。”
七朵笑了笑,“没事,您是徐大哥的父亲,我爹娘不会不高兴。”
徐老爷呵呵一笑,“对,七丫头说得没错。”
他背着手率先进了院子,徐佑轩紧随其后。
七朵将院门复又关上。
徐氏与谭德金已经回了屋,在丈夫和女儿的劝说下,徐氏已经止住了哭声,只是在轻声抽噎着。
“娘,徐大哥和徐伯父来了。”七朵在房外喊。
这孩子,怎么将人带进来了?
徐氏与谭德金二人均这样想,但又想七朵不知其中的缘由,带他们进来也是情理之中。
既然人已经进了屋子,徐氏夫妇只得招呼着徐佑轩父子坐下。
“霞,你去沏茶。”徐氏吩咐。
七朵则去端了点心过来。
徐老爷将六桔和二霞二人打量了一番,很开怀,两个孩子长得像明秀,看着都是懂事乖巧的,真好。
对七朵,他早就了解,自是不必再说。
特别是对二霞,他更是多看了几眼,见她面色红润健康,笑容恬静,举止大方得体,欣慰的点头,知道谭德金没对她另眼相看,不然,她不会有如此幸福的笑容。
谭德金将七朵三姐妹给支了出去,然后关上门说话。
六桔这个小八卦婆像被猴子挠了心一样,一会儿问七朵,一会儿问二霞,想知道徐氏为何而哭。
二霞轻轻摇头,“我也不知。”
可惜她那时太小,不然该认识徐老爷。
七朵也摊手,“我还想知道呢,大姐,二姐,我们还是去做自个儿的事情吧。”
二霞点头赞同,当先向豆芽房走去,还得给豆芽浇水呢。
七朵也跟着进去。
六桔见此,只得撅着小嘴继续去洗碗。
徐佑轩也从屋子里被支了出来,没见到七朵,只好在槐树下看快要盛开的槐花。
徐老爷看着徐氏,语声哽咽,“明秀,十三年过去了,你难道真的这样狠心,还不肯认我这大哥吗?”
徐氏用帕子拭着眼泪,摇头,“徐老爷,你认错人了,我不是你妹妹。”
徐老爷眸子黯然,叹气,“明秀,我知道你心里的恨,这些年你过得委屈难受,可是大哥我过得也不开心啊,还有爹,你别看他表面上冷,其实他心里无时无刻不在希望你能回去喊他一声爹啊。
怎么说了,当年虽然爹做的是过了点儿,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他是父亲,难道明秀你还要让他来认错吗?明秀做儿女的给父亲认错不丢人, ,你就回去给爹低个头,好不好?这样我们一家人就可以团聚了。”
“徐老爷,你不要再说了,你说得这些,我都听不懂。”徐氏倔着脾气应。
“明秀,你不认我这个大哥没关系,你难道不想知道贤书的下落吗?”徐老爷见徐氏连他都不认,只得使出狠招来,相信她会心软。
田园小当家 第270章:见儿子
徐老爷果然戳中了徐氏的软肋。
要问徐氏嫁给谭德金有无遗憾,她会点头,有遗憾!
最大的遗憾就是愧对了儿子阎贤书,不该将他独自留在阎家,以至于后来不幸夭折。
如果她未嫁,那么儿子一定会好好的活着。
上回虽然怀疑儿子未死,可那只是猜测,加上阎思宏太顽劣太渣,徐氏不相信他是她的贤书,她的儿子一定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现在听徐老爷话里的意思,儿子可能真的无事,徐氏惊喜交加,不再顾忌许多,立马追问,“大哥,贤书在哪儿?他过得好不好?你快带我去见他?”
情急之下,这声‘大哥’自然的脱口而出。
不认徐老太爷,因为是他先不要她这个女儿的。
而儿子,虽然是阎家不让她带走,可在她心里,一直认为是自己弃下的,对他有愧,所以,不认谁都可以,唯独不能不认儿子。
徐老爷也惊喜的说,“明秀,你终于肯开口喊大哥了,太好了,太好了,十三年了,终于是等到了。”
徐氏眸子一黯,“对不起,大哥,不是我狠心,而是我有誓言在先,我不能出尔反尔违背自己的誓言,请大哥谅解。大哥,贤书真的没事吗?”
“没事没事,贤书现在已经长大cheng人,你不用担心。”徐老爷忙摆手,而后恨恨的道,“明秀,说到底,你和爹闹成今天这地步,都是那个女人从中作梗造得孽!”
狠狠捶了下桌子,以泄心中的怒意。
“大哥,这都是命,这些话你可千万别在爹面前说,他会不高兴的。反正事情都过去了这些年,我也无所谓了,如今我过得很好,孩子们都很听话懂事,德金对我十分照顾,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好,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徐氏轻轻摇头。
“嗯,你过得好,我就放心了。”徐老爷点头。
“大哥,你和大嫂这些年都好吧,孩子们都大了,佑宇佑哲他们都该成亲了吧。轩儿这孩子不错,我们家能有今天,也多亏了他在生意上的诸多照应。二哥一家也都好吧?”徐氏忍不住关心起来,毕竟是手足之情,很难真的割舍丢下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