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一夜满关山(古言1V1)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闲雨
 北境军营地所在的坡地上,已经建起了高高的观战台,皇帝并陆年松、谢戟和几位重臣,也都在观战台上坐定。
 坡地下的江岸边,所有北境军将士已经整军待发,静待大江上游的方舟到达。
 观战台上的谢戟侧身瞧着这支气势雄壮的军队。
 褐甲银刃,森然无声,沿着江岸横阵而列,压到了一里开外。
 肃杀天地间竟不闻一丝马鸣甲擦之声,所有将士持戈鹄立,严阵以待,似铜墙铁壁一般坚不可摧,铁衣寒光,轩昂威武。
 他心头既欣慰又酸楚。
 这支军队的雏形是他亲手打造出来的,不说几名主要的将领,就是许多普通士兵,他现在都能叫得出名字。
 现在这支军队在沉荨的集训和打造下,又焕发出了新的面貌和更勇猛高昂的士气,然而要和对岸那九万樊军精骑硬拼,这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很清楚。
 但这是北境军不容推卸且必须承担的重责,这样的牺牲,虽然因主帅的先见而推迟了一个冬季,却仍是无可避免。
 谢戟不忍再看,转回头盯着对岸。
 对岸的哨兵自然看见了这边的动静,不过以往北境军不止一次地在晚上整军操练,对于这个夜晚他们的全军出动,樊军士兵这会儿还没放在心上。
 子时过后,银甲红披全副武装的沉荨带着崔宴纵马上了坡地,在观战台下跳下马,往这边快步走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这两人身上。
 沉荨英姿飒爽,精神饱满,身后红披猎猎飞扬,在无边黑云下瑟瑟寒铁中,令人联想到长剑般铿锵硬朗的剑兰叶,以及剑叶上开出的那枚亮丽花朵。
 崔宴重新穿起了重甲,多年未曾上阵拼杀的他,这一次也将和北境军一同血战到底。
 “禀皇上、武国公、威远侯,”沉荨朗声道,“北境军并西境余兵共八万七千叁百二十一名将士,已经列队完毕,听候发令!”
 皇帝颔首,瞧了瞧左下首的陆年松。
 陆年松拿起手中令箭,交予沉荨,“望大军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沉荨接了令箭交予崔宴,自己却上前一步,摸出怀中帅印,放到皇帝面前又退开。
 观战台上端坐的众人都明白她的意思,相互对视一眼,一时没说话。
 沉荨后退两步,转身翻身上马。
 皇帝叫住她,“沉荨!”
 她回身一笑,“我虽不是北境军主帅了,但我仍是大宣的子民,我会和他们一起上阵拼杀。”
 皇帝嘴角动了动,转念一想,又把差点出口的那一句话吞了回去。
 沉荨与崔宴并肩往坡地下驭马而去。
 她侧头瞧了瞧崔宴,笑道:“我既已交出帅印,一会儿的誓师,还是交给军师吧,你在北境军中素有威望,想来不会有人有异议。”
 崔宴没回答,看了她一眼,叹一声,又摇摇头。
 两人回至大军阵前,几名将领策马迎上来,凌芷道:“将帅——”
 沉荨截断她的话,笑道:“我已交出北境军帅印,不是北境军的主帅了,大军一切号令,听从令旗金鼓指挥和崔军师的临时变动。若军师未发统一指令,你们自己依情势机变应对。”
 几名将领吃了一惊,凌芷与李覆对看一眼,孙金凤不管叁七二十一,下了马跪倒在地,高声叫道:“末将愿誓死追随沉将军!”
 凌芷和李覆怔了片刻,也即下马跪在孙金凤身边,“末将愿誓死追随沉将军!”
 崔宴微微一笑,在马上慢吞吞道:“崔宴也愿誓死追随沉将军!”
 后方将士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见前头几名将领都跪下了,也在马上齐声高呼:“我等愿誓死追随沉将军!”
 远处方阵前正在检兵的朱沉朝这边望来。
 沉荨唇角微微颤抖,一时说不出话来。
 片刻后她勉强笑了笑,“我仍会带领梅花阵前翼,是不是大军主帅无关紧要。”
 众人再是一拜,“末将愿誓死追随沉将军!”
 后方的将士也跟着再次高呼。朱沉策马过来,翻身下马一跪,“末将愿誓死追随沉将军!”
 沉荨红了眼眶,转头朝坡地上方望去。
 观战台上的皇帝笑了笑,拿起案上根本没动过的帅印,交给一边的侍卫,“速速送过去,交给沉大将军。”
 他下令完了,才转头看了看一边的陆年松、谢戟并几位大臣。
 “众卿没有异议吧?”
 众人都摇头,皇帝注视着坡地下方的大军,叹道:“愿北境军此去能克敌制胜,马到功成。”
 坡地下方的沉荨很快接到了侍卫送回的帅印。
 她郑重放回怀中,缓缓抬头环视着欣喜的数名将领和他们身后威风凛凛,雄姿英发的大军。
 她将手中长刀狠狠往地上一顿,扬声喝道:“拿酒来!”
 长刀的长柄底部插进泥土中,牢牢竖在大军阵前,萧瑟的江岸边刀锋冷厉而杀气毕现,它即将引风唤雷,挑起翻江倒海的第一波血雾长虹。首-发:「」
 
风吹一夜满关山(古言1V1) 第八六章关山酒(2)
 对岸的樊军这时已经感觉到了异常。
 哨兵吹响号角,传信兵即刻飞奔而出,往云州和源州方向分头而去。
 训练有素的骑兵们立刻开始行动,或许是预感到这次对岸大军压境的孤注一掷,后勤兵待骑兵尽数出帐后,很快撤去江岸边的营帐,以把地方空出来交战。
 一万西凉军密密麻麻守在了江岸边,布起了第一道防线。
 九万樊军精骑在西凉军后方开始集结成一个个大型的方阵,没一会儿,集结完毕的大军便如同浓重而没有边际的黑云沉沉压在江北的空地上,暗涌流动,一眼望去不见边际。
 风呼啸着在江岸南北穿梭来往,大江两岸高高举起的军旗疯狂舞动,火把如火龙扭曲蜿蜒,照亮铁甲兵戈,也照亮这片即将化为修罗地狱的战场。
 这注定是一个即将翻起黑海巨涛的夜晚,苍穹之上是乌压压的云层,不现星月,只有来回的狂风无尽肆虐着,似要把天地都撕裂。
 沉荨一手执缰,一手端着酒碗,缓缓自东向西策马缓行,检阅着她的队伍。
 “你们跟随我的时间虽不长,”她气沉丹田,扬声而道,“但我知道,你们每个人,都是身经百战推锋争死的勇夫悍卒!能与你们一同战斗,是我沉荨的荣幸!”
 她纵马上了一处坡地,面朝大军双手举起酒碗。
 狂风扬起她的披风,她的声音盖过了呼号的风声,落在大军阵前的每个人耳朵里,士兵们往后传递着她的话语,八万大军严阵以待,从前往后,自东向西,每一名将士心海潮生,面现激动之色。
 “今日便随我一同折冲御侮效死疆场,杀尽胡虏,纵然粉身碎骨也绝不后退半步,”沉荨停了一停,高声道:“杀了多少胡虏自己记下,他日黄泉路上,冥河岸边,我等你们报数!”
 她仰头一口喝干碗中之酒,将酒碗往地上一摔。
 “靴刀誓死,不破樊骑,不回故园!”
 所有北境军将士高声疾呼:“不破樊骑——不回故园!”
 呼声雷动,直震天际,“不破樊骑——不回故园!”
 喝干的酒碗被一一狠掷于地,沉荨调转马头,飞奔至江岸边那柄长刀跟前,一手拔出长刀,紧拽于手。
 刀锋在火光下燃起一道灼目的亮光,直指江北。
 “登舟!”
 上游飘来的登岸方舟已静静停靠在岸边,北境军集结成一个个小型的方阵,有条不紊地上了方舟。
 对岸的樊军已在马上拉开长弓,第一支箭矢搭在弦上,蓄势待发。
 延绵一里开外的方舟被解开缆绳,缓缓往对岸驶去。
 方舟上的北境军士兵集合在一处,举起长盾,方阵四周包括马脚处也被围起,形成密不透风的一座座小型堡垒,严丝合缝地护住了每一个人和每一匹战马。
 对岸的樊军将领冷冷瞧着,待方舟行至江面中心,进入弓箭射程后,他高举的手臂挥下,“放箭!”
 号角吹响,第一波箭雨如飞蝗漫空,呼啸着朝江心飞去,嗖嗖声中,舟板上顿时箭矢林立,然而箭矢利镞钉入堡垒的围盾,却未穿破那坚固的长盾,纷纷坠下跌到舟板上,又滚入江中。
 樊军将领手臂再是一挥,“上火箭!”
 樊军骑兵再次拉开长弓,把燃着火的箭矢朝天射出,火箭急速升空又落下,如流星急坠一般再次漫向江心,一道道黑烟在天际上方留下倏忽一现的轨迹。
 火箭仍然没有摧毁那一座座的堡垒,坚固的方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冒着不断飞来的利箭炽火,终于靠近了江北。
 没等方舟靠岸,堡垒陡然破开,北境军先锋骑兵冲下方舟,如猛虎下山,杀气腾腾地冲向守在江边的西凉军。
 第二批方舟已从对面离岸驶到江心处,大江南岸最后一批北境军正在登舟,而在他们的后方,由薛安率领的陈州军和谢宜率领的松州军也已整军待发,等待方舟接引过岸,扑向源州方向拦住赶来救援的十数万西凉军。
 樊军骑兵在号角的指挥下开始往后收缩,他们已经停止了箭矢的攻击,因为看出对方有备而来,箭矢的攻击几乎等同于无效。
 西凉军在江边布下的防线几乎顷刻间便被来势汹汹的北境军骑兵撕碎,第一波的鲜血在江边漫开,火把滚入江中,飘闪着照亮浑浊暗红水面上的浮尸。
 为了便于集中大规模迎敌,九万樊军骑兵退到离江岸叁里处,重新集结成阵,高大彪悍的战马烦躁地刨着脚下的泥土,这覆盖在江岸后方空地上的巨大黑云像是一只伺机而动的凶猛野兽,随时抓住时机扑向敌人,用他们所向无敌的强势冲杀碾碎敌军。
 北境军已全数登岸,沿着染血的江岸很快整队,在离樊军半里之处,集结成了一个在樊人眼中看起来古怪而零散的阵形。
 两支大军対持着,没有了江水的阻拦,这一次血肉相搏,枪戈相向,很快便将分出胜负。
 天边已经挑起了一抹深透的亮光,不知不觉,黑夜即将过去,紧随而至的曙光将见证这一场撼天动地的厮杀。
 风在这时暂时停止,天地之间肃杀凝重,一触即发的气氛让人窒息,所有人的心跳停顿一瞬,随即如急鼓一般擂动起来。
 八万余北境军集合成的古怪阵型后方,松州军与陈州军也已登岸,照着东面源州方向直扑而去,而另一股大宣军队,也在登岸后往西冲往云州方向。
 江北的大地上叁支队伍分头而行,边上的两支漫成两道黑线,迅速往东西延展,而中间的那支军队紧缩在江岸,与虎视眈眈气势滔天的樊军九万精骑横戈相对。
 大江南岸观战台上的众人一瞬也不瞬地盯着对岸的情形,面沉如水。
 成败在此一举。
 樊军的传信兵早已将消息传往了源州和云州,算算时间,那两处的援军应该在一个时辰后赶到,樊军将领并不担心战况。
 他凝视着面前的这支队伍,鹰一样的眼神穿透敌方的最前列方阵,试图看清他们后方的布阵。
 刚才他们登岸和集结的时候,他已经注意到了,这支大军中还有为数不少的步兵,现在这些步兵被围在了骑兵中央,应该是他们的中军方阵。
 中军方阵左右的骑兵阵列拉得很开,樊军将领认为这是两军交战的大忌,散而易乱。
 他甚至会在援军到来之前就带领着他的骑兵击溃这支北境军,樊军将领暗自想着,等援军赶来时,正好可以来打扫这片战场。而他们将以这场胜利迎接他们的王,在樊王的带领下一鼓作气冲往对岸。
 沉荨握着手中的偃月长刀,一动不动静立在大军阵前,她紧盯着不远处黑压压的樊军军阵,一刹那间思绪翻飞。
 她想起五岁那年,祖父把一把特制的小小长刀交给她,她拿到便爱不释手地挥舞着,把不知从何处看来的刀法舞了两遍,又缠着祖父教她沉家的吞山刀法,祖父笑道:“荨儿可想好了,学了这刀法,将来必是要上阵杀敌的——”
 幼时的她立刻点头,“荨儿要上战场,要建功立业,要保家卫国!”
 祖父哈哈大笑。
 吞山刀法,讲究的是气拔山兮气盖世的勇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一刀在手风劲云涌,山河为我开,千重万阻不能挡。
 从十二岁那年第一次上战场,她使着沉家的吞山刀法,纵横拼杀在大大小小的战场上已有整整十叁年。
 她说不清自己对这片战场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感,是厌恶、是兴奋、是豪情、还是无奈,或许,是敬畏。
 对了,是敬畏。
 每一次临上战场,都会抱着必胜的信念和必死的决心,唯有这两样,才能保证身体里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才能把血肉精魂铸进手中的长刀,让它与自己融为一体,移山填海伏虎斩龙。
 这一次也一样。
 她想,如果这次倒在战场上,她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喝过最烈的酒,驰骋过最广袤的山河,杀过最凶横悍勇的敌人,也享受过世间最极致的繁华,品尝过大地最深重的苦难。
 爱过最值得爱的人,也被人以最热烈而深沉的爱燃烧过。
 她闭目一瞬,随即睁开眼睛,手中长刀划了半个圆弧,迎向已经在号角指挥下,往这边冲来的敌军。
 以手中这柄战刀,杀溃敌军的第一道攻势,搅起血浪,为整支北境军队伍开锋。
 战鼓急擂,凝滞不动的军旗猛然嚣乱狂舞,北境军各方阵的令旗急速挥动,梅花阵前翼的骑兵方阵依令前冲,以长盾护住的中军方阵为中心,呈扇形迎向排山倒海冲来的敌军。
 战马嘶吼,大地震颤,两支军队咆哮着碰撞到一起,纷沓的马蹄中双方第一道战线汇集一瞬又相互渗透,鲜血飞溅中无数躯体被撞飞、倒下,被铁刃钢刀斩开的断肢四处横落。
 混战中那一骑红披如烈火翻飞,一道刀光迅猛如电,开合不绝,带领身后的北境军骑兵缓慢而艰难往前行进着,死死压住凶猛的樊军冲势,后头步兵组成的中军方阵中倏然爆发出一阵箭雨,掠过正在厮杀的北境军前翼,落向正往前冲的樊军军阵后方。
 樊军的冲势被这一波箭雨打乱,散在北境军两翼的骑兵待箭雨落定,迅速从左右包抄过来,趁着敌军的混乱将最前方的樊军骑兵围住,立刻展开绞杀。
 梅花阵前翼的骑兵压力一松,往前压上,被分割包围的樊军很快倒在几面围绞之下。
 樊军号角一变,大军后阵骑在马背上的骑兵也挽起长弓。
 整支北境军的队伍往后紧缩,中军方阵后方的两翼骑兵阵这时也绕了上来,围住杀完这一波敌人回退到中军阵前的骑兵,长盾竖起铜墙铁壁,挡住了樊军的利箭攻势。
 箭雨停了,杀红了眼的两军士兵暂时停止了厮杀,恶狠狠地対持着,樊军将领以前从没见过这样的打法,一时间又恨又怒。
 两军正面交战时一般很少用到弓箭,尤其是骑兵冲杀,一是骑兵在策马前冲时取弓放箭必要换下手中的长刀长戟,极不方便,二是两军混战时放箭会伤到己方士兵。
 但这支北境军队伍明显早就针对骑兵的这一弱势进行了安排,步兵不用骑马,也不使其他武器,可以心无旁骛随心所欲地放箭,而步兵方阵前方的骑兵一直收缩着打,虽然也在进攻,但力保战线维持在弓箭射程以外,不被箭矢所伤。
 “冲过去,冲乱他们的阵型!”樊军将领怒吼着,进攻的号角吹响,大波樊军骑兵势如潮水再次压上。
 金鼓急速擂响,北境军的梅花阵型散开,由曾经的光明军组成的梅花阵前翼在沉荨的带领下再次正面迎向敌人。孙金凤、李覆率领的梅花阵左右侧翼也再次冲出,等待时机进行下一次的包抄。
 天光已经大亮,重迭的云层散开,第一缕金黄色的光辉洒落在这片大地上,厮杀进行到白热化阶段,江北的大地上已经血流成河,千军万马仍在奔腾,马蹄践踏着脚下的血泥残躯,刀枪在金阳下辉闪,箭镞不时呲呲而落。
 向来无往不胜的樊军感到了极大的压力,他们的冲杀第一次被打乱冲散,而敌人的骑兵和他们同样彪悍强横,那古怪的阵型时而散开,时而收缩,但无论如何无法冲散。
 这场战斗已经进行了很久,樊军将领这时深深期盼来自源州和云州的援军尽快到达。
 震耳欲聋的厮杀声中,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来自后头的一阵异动。
 他转过头去,看见后方的地平线上,一队人马扬起漫天尘土,急速往这边冲来,而那高扬的军旗一眼便能看出,既不是云州的樊军,也不是源州的西凉军。
 他认得那面旗帜,曾经听到很多樊兵说起过,那军旗上什么标志也没有,只是深浓的一片黑色。
 那是阴炽军的军旗。
 樊军将领一咬牙,下令后方樊军转头迎敌。
 陷在血搏中的沉荨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感觉到了樊军的动向,她一刀挑开挥舞而来的一杆长矛,刀锋就势一扫,将那名樊兵扫落马下,刀尖毫不停顿,余势不减直接刺入侧面一名樊兵胸膛,往里一绞再挥开。
 那名樊军惨呼着栽下马背,沉荨一夹马腹,往前疾冲,刀锋顺势压住数杆刺来的长枪,缠住旋绞一圈再向上一翻,几名樊兵的长枪同时脱手而去,下一刻刀光一闪,一名樊兵身体已被破开。
 她喘着粗气,趁着这个空隙朝北望去,但入目所见,俱是无所不在的樊兵狰狞着脸孔,如潮水般无穷无尽地涌来。
 尽管看不见,但她知道,他来了。
 这时已经前压到樊军侧翼的北境军骑兵已经高呼起来:“阴炽军来了!”
 “阴炽军来了!”这呼声渐渐在北境军中传开,继而如雷贯耳地响彻整片战场。
 已经战成了一个血人的沉荨仰头大笑,笑声中长刀电闪雷鸣劈下,血箭飙射到她脸上,一名樊兵再次从身边倒下。
 北境军的所有将士在这一刻,血性和斗志都燃烧到了最猛,血雨腥风中他们的战意再次暴涨,中军阵步兵的箭已用完,所有人抽开身后的刀枪,呼喝着冲向零散落单的樊兵,参与这场恶战。
 天空中太阳已高升,静静在上空俯视着大地上这场残酷血腥的厮杀。
 战斗已经从拂晓时分延续到了正午,江岸对面观战台上的皇帝脸色发白,陆年松和谢戟满眼泪光,几名大臣早已不忍再看,眼光落在别处。
 纵然惨烈,胜利却已分明偏向了江南的这一边,樊军颓势早已显现,在北境军和赶来的阴炽军合力冲杀下,已经没有了抵抗之力。
 观战台上的众人看得清楚,心中却无一丝胜利的喜悦,巨大的悲怆和沉痛压在他们心头,让他们难以呼吸。
 尽管整支北境军的死伤情况已经比他们事先预料的好了很多。
 沉荨第一次感到身体中的血汗燃烧到了极限,胸腔中灌满了呼呼腥风,手中的长刀有几次都几乎脱力被挑开,血汗弥漫在头盔下,一抹再抹,视线仍然模糊。
 好在快了!也许再有一刻,就能杀尽场上的樊兵,与阴炽军胜利会师。
 她胸膛急剧起伏着,咬牙抡着长刀,往前方几名樊兵拍马冲去。
 长刀落下的时候,一杆血枪从侧面挑出,如血龙呼啸,威不可挡地刺向一名樊兵,直接挑起那人的颈脖,猛劲一甩,那名樊兵惨叫着从马上飞出。
 沉荨的目中一瞬间涌出了泪水,眼泪冲开脸上的血汗,她侧过头,看清楚了他。
 原来他已经来到了她身边。
 长刀纵横卷风,长枪凛锐狠绝,他和她一起驰骋在这片尸殍残骸遍地的战场上,挥洒着身体中最后一滴热血,共同完成这最后的战斗。
 
风吹一夜满关山(古言1V1) 第八七章关山酒(3)【大结局】
 沉荨睡了很久。
 她一直陷在梦境里不停地拼杀,知道自己在做梦,但是怎么也醒不过来,直到迷糊中有人把她搂在怀里,把她的手紧紧拽住,她这才得以解脱,沉入酣睡里。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夕阳透过撩起的窗帘撒在床头,她一时不知身在何处,茫然很久才意识到自己正在大江南岸的北境军军营里。
 那场天昏地暗的厮杀画面如流水一般涌入脑子里,沉荨一下坐起身来,拿起床头的外袍披上,套了鞋子便往外帐跑。
 刚到帐帘边,便被人堵住了。
 “去哪里?”谢瑾一身黑袍撩帐进来,眼睛牢牢盯着她,一只胳膊拦在她身前,人也向前压了两步,把她压着往后退。
 沉荨冲他急道:“让我出去,军情战果我还不知道啊!”
 经她几次冲击,拦住她的那只胳膊仍然纹丝不动,谢瑾叹一声,“累得都脱力了,你第一次在战斗完后就倒在战场上吧?一下从马上栽下来,大家都吓了一跳,还好我接住你了。”
 他打横抱起她,走了几步往床上一扔,道:“想知道什么我来给你汇报便是。先吃饭吧,边说边吃。”
 他回外帐去拿了徐聪送进来的饭食,夹了几筷子菜盖在饭上,直接把碗递给她。
 “我睡了多久?”沉荨一面吃饭,一面问他。
 “也不算很久,昨儿回营后直到现在,一天一夜吧。”谢瑾微微笑道。
 “这么久?”沉荨筷子顿了顿,“我身上的伤是你包扎的?”
 谢瑾摇头,“徐聪给你包扎的,军医也来瞧过了,好在没什么大伤。”
 她快速扒完了饭,将碗往几上一搁,瞧着谢瑾道:“说吧,什么情况?”
 谢瑾看她一脸沉痛的表情,略微用了轻快些的语调道:“情况还算好,北境军伤亡情况比大家事先预料的好很多……阵亡士兵二万多,重伤和轻伤的一万八千多,整支北境军主力还在,几名将领也都无事,只宋珩背上挨了一刀,估计要趴几个月,其他几个受了些轻伤,可忽略不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