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圣灵石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玲珑盏
霍都尉听那鸟叫,不由有些心烦,微微抬头瞧了一眼,朗声喝道:“你这鸟儿再不住嘴,老子将你射下来喝酒!”
谭融干咳了数声,似乎在示意他打狗也需看主人呢。
李天启见机,立即冷嘲热讽说道:“你这卑鄙之人,学话倒也迅速!居然想暗算你家小爷!”
谭融冷冷一笑,对李天启的话置若罔闻。
霍都尉犹疑道:“阁下是巫月教之人?”
“没错。”谭融微微点了点头,“追了许久终于发现了他的踪影,就在此地将这小子杀了吧?以免夜长……夜长梦多。看看他怀里有没有藏着我圣教给太子的信笺,将信速速带给太子殿下。”
李天启在旁冷哼一声道:“大名鼎鼎的火字腰牌门主霍都尉,居然对一小国邪教的教众言听计从,这说出去,也难免让人笑掉牙吧?”
“你说什么!”霍都尉瞪了李天启一眼,对着谭融道:“谭融,这李天启现在已在我的掌控之下,本都尉自会处置,你就勿要多事了。”
谭融听霍都尉的语气,想必坚持下去必然会起纠纷,于是便说道:“那好说,好说。信笺……”
“来人,搜他的身!”霍都尉吩咐道。
“是!”其中一人大声说道。
但那随从还未来得及将手伸进李天启的衣服里,一道闪耀着白光的利器呈弧形飞快向他身后打来,不偏不倚正中其要害,那人便突然惨呼一声,软塌塌地从马背上摔落下地。
这一切发生太快,着实令火字腰牌的众军头吓了一跳。
霍都尉以为是谭融的同伙暗下毒手,怒喝道:“谭融,你这是……”
谭融摊开双手晃了一晃,一副无辜的语气道:“不,不,误会。”
霍都尉旋即往后看去,“何方神圣,何不现身说话!”
轩辕圣灵石 第六百二十一章 奇特效用
那打来暗器之人并未现身,李天启灵机一动,顿时大笑起来,“霍都尉,此人说是巫月教的,你便信了?这人出现都要用斗篷遮着脑袋,小爷真怀疑你是行贿才当上这火字腰牌都尉的!”
“你给我闭嘴!”霍都尉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不过猛然一想,对啊,这荒山野岭的,猛然出现一个这么样的人愣说自己是巫月教的,莫不有诈?
“咻咻咻”又是数道快逾流星拖曳着光亮的利器暗镖从黑暗中打来。虽然那些军士都已有所准备,但却难以抵挡忽而转向的利器,纷纷中镖落马。
“放下李天启,饶尔等狗命!”黑暗中传来一沉稳的男声。
谭融回过头来,他也估摸不出到底是何人藏身在暗处不断发镖滋扰霍都尉人等,他正欲发话,顿觉耳后生风,知道有兵器来袭,顿时弹身一跳,向前飘出丈余,快速转过身来,发现向他施毒手的正是怒火中烧的霍都尉。
“霍都尉!你……”谭融话还未说完,只见霍都尉已纵马向前,再次举剑向他劈来。
“居然敢设计伏击本都尉!”霍都尉连连攻出数剑,将谭融逼退。
此时黑暗中又有数道利器暗镖像是有无形之手在控制般,忽而低飞,忽而划出一道弧形,变幻莫测地打向其他军士。
一时之间人人自危。
“啊——”又有多人中镖倒地。
李天启忽然指着山上道:“山上!”
那些被暗镖打得已有些心慌的军士此时已无暇顾及李天启,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藏在暗处施袭的敌人身上。
“霍都尉,停手!”
“想得倒美!你这厮居然敢冒充巫月教众,伺机杀本都尉的门下!”
谭融有苦说不出,只得施展功夫与霍都尉对垒。
一时之间只见刀光剑影,暗器乱飞。
李天启趁机退到暗处,瞅准一军士不备,将他打晕拖下马来,自己则换乘他坐下良驹策马向前奔去,夜风呼呼,很快便消失在了黑夜之中……
那暗中打来飞镖之人会是谁呢?从手法上看,李天启感觉像是长孙伯仲,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感觉,方才他才会灵机一动。
坐下的良驹果然比那头毛驴快了不少脚程,虽然没有火把在身,但借着皎洁的月光,还是能隐约看清略显灰白的道路。
忽然前方一里地之外又出现了一支“火龙”,李天启此次可学乖了,赶紧策马进了一侧的小树林躲藏起来。
没一会,杜涛和沈光领着数十个火字腰牌的军士匆匆策马而过,扬起了阵阵尘土。
李天启暗自松了口气,看来他们都是为捉拿自己而来的,也幸好方才没有拿火把,否则就要给他们发现了。
他在树林里待了一会,直到那些马蹄声完全消失这才从树林里钻了出来……
翌日清晨,赶了一夜路的李天启出现在一山道边上,脸上带着一丝倦意,坐下快马打着响鼻,嘴里泛出一些白色的唾沫。
李天启翻身下马,走到路边的一条山泉旁,擦了擦脸,又连灌了好几口甘甜的水,便席地而坐。
那匹快马也汩汩地喝起水来,喝足水后便大口吃着泉水旁那些茂盛的嫩草。
忽然察觉到身后有异动,猛然回头,却发现是条碗口粗的银环蛇。就在这一霎那,那蛇吐着蛇信子,张开口迅疾便向他的小腿处咬来。
由于事出突然,已来不及躲闪,李天启不由下意识急忙伸手去挡,却被那银环蛇一口咬中了虎口。
伤口一阵麻痒,他左手使劲捏中了这条大蛇的七寸,迫使那大蛇的毒牙从虎口上松脱,继而用力捏碎了大蛇七寸之处的蛇骨。
“啪嗒!”他将银环蛇扔在地上,银环蛇蜷曲着身体仍旧在地上缓缓翻滚。
李天启已无暇理会它,赶紧从身上撕下一块长布条,勒住了自己的手臂,并对着伤口用力吮吸起来。
一边吮吸一边还尝试用内力逼毒。不过由于内力还不够深厚,并不起作用。而此时虽然他处理得很快,但被咬之处还是变得乌青发亮,麻木疼痛之感渐渐向手臂上延伸,怎么办?难道要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道路……他已不敢想下去,他不甘心。
他看着那已开始肿胀的右前臂,又看了看一旁的锋利的石块,若不得已也只能废掉右手了。石头?对了,轩辕圣灵石,它不是能吸血吗?也许也会将毒吸得更干净更彻底呢!
李天启赶紧将轩辕圣灵石取出来,凑到了虎口上。
神奇的石头开始贪婪地吮吸着毒血,他感觉舒服了许多,伤口处由麻木而变成赤痛。而右前臂的浮肿之感也慢慢消失了。
轩辕圣灵石又开始发出了淡淡的白色光芒,李天启赶紧将石头放回了怀里。此时右手虎口处的伤口居然开始愈合了。
他重重吁了口气,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看着地上那已没再动弹的银环蛇,李天启在心里寻思道,既然是送上门来的早饭,那不吃可就浪费了。
于是,他在附近捡拾了些干柴就地生火,准备烤蛇。就着清澈的泉水,他很麻利地将那银环蛇剥好,架在了木烤架上。
那条大蛇足有十来斤重。他也只是吃了三斤,剩余的烤肉打算包好放在马背的皮革袋中。
此时李天启欣喜地发现,他那被蛇咬的伤口早已恢复,就连疤痕都没有留下。
没想到这颗轩辕圣灵石还有这样的效用!这倒是他意外的发现。
“哈哈……鳄雀堂主好雅兴啊。”随着爽朗的笑声,一身紫衣的蒙着脸面的长孙伯仲从树梢上跳落,稳当地落在了李天启的面前。
“哟,伯仲兄。久违了。”李天启赶紧站了起来。
长孙伯仲揭下了面巾,脸上也是颇有倦意,“你可让我追了好久啊。”
“哦?难道昨夜确实是伯仲兄所为?”李天启问道。
长孙伯仲点了点头,“不然你以为是谁呢?”
李天启当即抱拳道:“伯仲兄……”不过后面的话他没有说下去,长孙伯仲已不只一次相助于他了,一时之间颇有感触。
长孙伯仲赶紧回礼道:“天启兄弟太客气了。你我之间勿要多礼,这样就太生分了。”
“是是是。”李天启指着架上的烤肉道:“这里有现烤的上等蛇肉。伯仲兄还未吃早饭吧?”
长孙伯仲摇了摇头道:“那还用说,为了追你,哪还顾得上吃啊。”
“来来来,那就坐下,吃完再走。”李天启赶紧招呼。
“好。”长孙伯仲也不客气,走到泉水旁洗了把脸,喝了几口泉水后便走到篝火旁坐下。
两人寒暄了几句,长孙伯仲获知李天启在极北之地脱身的经历之后,感慨不已。
他跟着道:“不瞒天启兄弟,我此来寻你实在是有两件事。”
李天启道:“你们是奉盟主之命找我的?”
长孙伯仲点头道:“此其一。其实……”他警惕地看了看四周,两头的路况都很好,没有发现有过路之人,“是皇上让我找到你后,秘密进京。”
“当今天子居然要寻我这平民百姓?”李天启诧异不已。
长孙伯仲道:“对啊,说起来也奇怪。普天之下能人颇多,皇上怎么会对你感兴趣呢?哦,对不起,天启,我不是贬低你的意思。只是我也不知道皇上为何指名道姓要见你。”
“哦,没事,没事。我本来就没有那么大的抱负。”李天启摆了摆手。
“兴许是皇上知晓了通缉你的海捕文书。于是便通知我务必要保证你的安全,带你到长安面圣。算了,圣意岂是你我可以揣测得到的。”长孙伯仲晃了晃脑袋道。
“对了,如今刺客联盟里也盛传你是当今唐皇派来的密探,个个都要杀之后快呢,就算不杀你也要带你去见盟主。似乎有人故意散播对你不利的谣言,铁蟹堂主早已失踪,而其他堂口的不少堂主也被人诛杀,因此在这节骨眼里突然传出此种传言对你非常不利,你可要多注意些,若还想混下去,最好能让盟主信任你。”
“难道盟主起疑了?”李天启又想起了武力非凡的暗影魔踪,遂点了点头道:“这些事情我想应该都是那浓眉客干的。他故意以我为诱饵,似乎专杀刺客联盟里的人,前不久,逆天行也被他追杀了。我还为老兄担心呢。”
“哦?原来如此。不过兴许我跑得快,这浓眉客并没有追上我。”长孙伯仲回想道,“对了,那你知道那浓眉客为何要如此做吗?”
李天启说道:“不知道,此人甚是神秘,而且怀揣木灵珠,又生怕天下人不知道似的,大肆张扬,我想此人是有意如此的。据了解,他是九天玄女的传人。”
“九天玄女?她不是早已不过问江湖事了吗?怎么……”长孙伯仲微微皱眉,“怎么又是一难缠的魔头啊。这事看起来也不简单啊。”
李天启道:“是啊。我是越来越不明白了,而且颇有一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以前我感觉目的很明确,但现在虽然还是那个目的,可有时候却偏偏有其他的事情不由不去想,不由不去做。”
“这就是江湖啊……蛇肉不错。”长孙伯仲吃完蛇肉,擦了擦嘴拍拍手道:“或许你以后会慢慢理顺的,现在还是与我一道去面圣吧。”
轩辕圣灵石 第六百二十二章 面见圣上
久违的长安终于出现在眼前了,虽然朦胧得只能看到大概的轮廓,也足以让李天启激动不已。
他与长孙伯仲一明一暗赶路,经历数日,这才在今日入夜时分赶到了这大唐的帝都。
由于战线吃紧,而且邸报也已向朝廷报告在襄阳附近曾出现过南诏兵卒,是以包括帝都在内千里范围之内的城市在夜晚都会关上城门,这是许多年都未曾遇到过的情况。
守城的军士的数量也增加了一倍多,正严查最后进出的各色人等。
长孙伯仲对着看门官亮出了一道腰牌,那看门官赶紧躬身客气得将他与李天启让进了城门。
两人进得城内,李天启发现里面的热闹程度并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人声鼎沸、锣鼓喧天自有不凡气象。
长孙伯仲并没有直接带李天启进皇宫,而是将他安排在了高升客栈中,说是先去向皇上请旨,而后再秘密将他带入宫中,让他在此等候。
说罢,长孙伯仲连饭也没吃便匆匆进宫去了。李天启肚饿便下楼找饭吃。也就这么一会功夫,这客栈的大厅内便几乎座无虚席,行商、文人骚客比比皆是。
由于他只是单独一人,不好安排坐席,店小二好不容易在一角落的位置找到了恰好可供两人吃喝的小桌,给他安排了。
李天启也不介意,坐下后便点了些了回锅肉、花生米和一些米饭。
“五魁首!”
“八匹马啊!”
“六个六啊!”
离他数丈开外的一桌人开始了猜拳,那些人一副地痞流氓的模样,搅得邻近几桌的一些食客不免露出鄙夷之色。
而有些食客则自顾自地大口吃肉吃菜,虽然吃相有些不雅,但也没有大吵大闹。
李天启这时才发现在他身边有好几桌食客吃饭居然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这倒有些新鲜,不禁对这些人多看了几眼。
那些人个个中等身材,若与中原人相比显得有些瘦小且皮肤黝黑,抓饭吃的手颇显粗糙,多有茧子,似乎都是些常拿重物之人。
他们大约二十来人,分坐在四张桌子上,只埋头吃饭,并不吭声,多人脚下都放着好些簸箕,应该是他们带来贩卖的货品。
似乎觉得李天启正在打量着他们,其中一身穿灰布衣裳略显斯文的汉子用不太娴熟的汉语问道:“朋友,有何不对吗?”
李天启尴尬地笑了一笑,转过头去。
长安既然是大唐最大的最繁华的城市,一向都有番邦异族人来往,在这里遇到也不足为奇。
“呼!”一个瘦小的人影跌跌撞撞地撞将过来,“咣当!”碰翻其中几个簸箕,里面跌出来好几件明晃晃的短剑和枪头。
“你小子耍诈,是不是?”一个体阔腰圆的汉子追了过来,拎起了那瘦子的衣领。
“放开!”那瘦子使劲想挣开他的手,却无法做到,只得大声嚷道:“你老子才耍诈,害怕就别喝!”
“格老子的,喝就喝!”那壮汉单手将那瘦子提了过去。
原来是那伙猜拳行酒令的地皮流氓。
坐在簸箕旁边的行商赶紧收拾,方才那斯文汉子陪着笑脸对着发现兵器的食客朗声道:“这些都是**要用的武器,不要大声喧哗,今天在场诸位的酒饭由我请了!”
“好!”
“大手笔!”
“豪爽!”
众食客发出欢呼声。
长安城里难道还会有商人敢私自贩卖兵器?虽然李天启不知道经商法,但他揣测在这非常时期,长安城内是不可能会允许商人私贩兵器的,不禁又多瞧了那些人几眼。
他回想起方才的那些兵器和枪头,与曾经看到的南诏士兵的武器颇为相似,不禁有些疑惑。
这时,斯文汉子已从掌柜那匆匆结账回来,急忙向同伙打眼色,那二十来人赶紧纷纷站了起来,挑起了簸箕,拿起了背囊,陆续走出了客栈。
李天启正想跟出去瞧瞧,却被店小二拉住了,原来是他的饭菜到了。
店小二笑嘻嘻道:“这位爷,有免费饭菜您还着急走啊。这是新鲜出炉的,您赶紧趁热享用,若冷了,那味道可就差许多了。”
李天启也实在是饿了,被店小二这么一拽,此时再出去,那些人混迹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也难以看出个所以然来,也就只好作罢,坐下来慢慢吃饭。
用过晚膳,李天启不由又回到了屋里,坐等右等却还是没有看到长孙伯仲的身影,不由有些焦急起来。
正在这时,终于听到了楼道传来向上疾跑的声音。
果然,上来的就是长孙伯仲。
他手上还拿着两套侍卫的服饰。
李天启不禁问道:“我们今夜进去要穿这身服饰?”
长孙伯仲道:“那当然,既有利于避人耳目,又可以光明正大地进宫去。不过我们先要沐浴更衣,这面圣岂非儿戏,你我可要庄重些。宫内的礼仪颇多,你只要学我做便可以了。”
“好。知道了。伯仲兄,你吃饭了吗?”
“还吃啥,顾不上了。天子之事才是头等大事,我这五脏庙也就先顶顶了。”说罢便回到了自己房间。
店伙计按照长孙伯仲的安排,给他们两人各打好了热水。
片刻后李天启和长孙伯仲沐浴更衣,面貌焕然一新。
李天启面如冠玉,剑眉星目,身材魁梧的他穿上侍卫的服饰颇有一番威仪。而长孙伯仲眉目舒雅,也自成风气,与黑鱼堂主的气派截然不同。
两人都惊讶地望着对方,遂晒然一笑。
李天启做梦也没想到,当年误打误撞之下居然能有幸结识长孙伯仲这位好朋友。而他还恰恰是皇上身边的人。
长孙伯仲也没有想到草根出身的李天启在多年以后会受到当今圣上的重视,虽然他心里有些忐忑,不过也为完成了圣主所交代的任务而兴奋不已。
两人并排走到了宫门前,此前李天启已有进宫的经验,并没有感到紧张,看到长孙伯仲拿出随身携带的腰牌,他也如此效仿。
宫门守卫在查验腰牌无误后便放两人进去了。
长孙伯仲对皇宫的布局很熟悉,虽然纵横交错,过道复杂,但李天启在他的带领下,穿过朱雀门,不久便来到了承天门前,再次接受守卫的查验腰牌后,便将走进了承天门。
夜色朦胧,挑着灯笼巡逻的卫队不时出现在他们眼前。
长孙伯仲领着李天启来到了一座雕梁画栋的宏伟建筑前,牌匾上撰写着三个大字:弘文馆
“皇上在这吗?”李天启开始激动起来,自从上次在武当山上与皇上一别,他已经多年没有见到这统治大唐的天子了,不知道其还认得出自己吗?
“今夜会在这里。”长孙伯仲指着弘文馆道:“天启兄弟,待会我先进去禀告,你在此听宣,而后再进去。”
“好的。”李天启说道。
长孙伯仲便匆匆走上前去,守在弘文馆的侍卫拦下了他,搜过没有携带武器后,示意他请示。
“琥珀伯仲恭请圣安!”
长孙伯仲没有用真名,想必身份特殊。
里面传出了太监尖锐的声音,“宣琥珀伯仲觐见!”
长孙伯仲赶紧起身,快步走了进去……
李天启在外面等了片刻,便看到他从里面急急走了出来。
“如何?”李天启急问道。
长孙伯仲说道:“不用急,皇上在里面呢,待会……”
“宣天启李觐见!”又是那个太监高声呐喊的声音。
天启李?李天启不由一怔。
长孙伯仲此时已来到他身旁,道:“想必是皇上便于掩人耳目特意吩咐的。宣你呢,此番你只能单独见皇上了,一切可要注意礼节。我在外候着。”
李天启点了点头,想起自己是钦犯身份,自然不能大堂广众之下与天子见面,不由暗自佩服唐皇的睿智。
他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裳,便快步来到了弘文馆门口,侍卫上前照例搜身,并未发现利器后便站到了一旁,让开了道。
李天启深吸了口气,平抑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踏进了门口。
一老太监眼珠提溜着上下打量了他一会,轻声道:“来人可是天启李?”
“正是。”李天启施礼道。
老太监说道:“皇上就在里间,走吧。”说罢,他缓缓移步在前领路。
镶金边的红毯向一道拱门延伸,两人没一会就来到了拱门前,李天启只感到里面阵阵凉气涌出,在这略显炎热的天气中让人甚感舒适。
那老太监站在拱门口对着里面说道:“皇上,天启李已来了。”
“让他进来吧。你在大门口外候着,没有传旨任何人不得入内。”里面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李天启听出这就是那多年前皇上的声音。
“是!”老太监对着里面应了一声,然后把手向里一展,对着李天启道:“请吧。”
李天启再次理了理衣裳,挺直身板便往里面走去。
只见里面颇为宽阔,檀木做梁,清香扑鼻,水晶壁灯将里面照得光亮。壁柜上无数书卷被分列好,犹如一巨大的藏书阁。
李天启曾以为武当山天师道的藏书阁里的藏书已够多的了,但与此地一比,却还是小了许多。
龙袍在身的李世民正坐在一排书桌前,抬眼望着他,脸上颇有惊讶之意。
“草民李天启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罢,对李世民行叩拜大礼。
“免礼,免礼,快快请起。”李世民当即起身,连番说道:“快让朕好好看看。你当真是那天师道的李天启吗?”
轩辕圣灵石 第六百二十三章 屏风藏人
弘文馆内水晶壁灯光照耀在李天启英俊的脸庞上,李世民顿时百感交集,不由自主地握住了李天启的手。
他连连说道:“早在五六年前,朕就说你与他太像了,如今恍若得见他的本人。你应该就是李默的后人吧?”
李天启拱手道:“草民……”
“哎……你怎又来了?朕曾说过,允许你在朕面前用‘我’字,你忘了?”
“草民不敢忘,只是……”
“嗯?”李世民故意板起了脸。
李天启赶紧道:“是。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谢皇上。”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这就对了嘛。”
“来,到这里来,坐,坐下,我们慢慢聊。”李世民拉住李天启的手,将他领到了书桌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