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刘裕看着刘穆之,平静地说道:“那以你的看法,有什么可以解决这种矛盾的呢。”
刘穆之摇了摇头:“我就是想不到解决之法,所以才最担心这个,寄奴啊,如果你也无法解决,可能这个政策,以后要作出调整了。”
刘裕深吸了一口气:“我有个想法,就是立大功者,可以授开国爵,只荫一子,不得转封,这个爵位只授几十人,绝不滥封,你看如何?”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二千八百六十五章 殷周五爵变二十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东晋北府一丘八最新章节!
刘穆之有些意外,转而说道:“这个开国爵,你研究过吗?大晋开国时就有授开国爵的先例了。可不是你的发明。”
刘裕微微一笑:“我为了这个,专门研究了白虎通义呢,对于古往今来的爵位的形成,沿袭和变化过程,了如指掌,对于封建,开国,五等这些爵位的意义和由来,利弊也非常清楚,所以,我经过了深思熟虑后,才有了这个成形的想法,而你,是第一个听到我这些想法的人。”
刘穆之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那我很乐意第一个听到你的这些想法,寄奴,你说吧。”
刘裕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这爵位的由来,可以溯及上古夏商周三代,自从夏启废除了古代的禅让制,变成自己的儿子继承,开创了中华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后,这封建诸候,就开始出现了,夏商周严格来说,都是披着王朝外衣的部落联盟,自殷商开始,商王把忠于他的各个诸候部落的首领,封为方伯,有公,候,伯子男这三等,根据其部落的大小和封地的不同,授予这三等不同的爵,是为殷爵。”
“而周朝灭商自立后,也沿用了商朝的制度,这时候华夏大地上的诸候部落从上古时的游牧行国,渐渐地转为农耕定居,其领地和地盘也渐渐地固定,所以在殷爵的三等基础之上,变成了五等周爵,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公,候,伯,子,男这五等。而根据爵位的不同,给予的领地面积也不同。男爵之下,即不是具有诸候的身份,只能作附庸。”
“从西周到东周,八百年的时间,天下的诸候在无休止地征战,杀伐,而周王室作为天子,无力禁止诸候间的相攻,王权不振,就如同草原上的胡虏汗国一样,不停地兼并和厮杀,这样的时间持续了整整八百年,直到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废除了原来的封建诸候制度,改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大一统制度,才算是起了彻底的变化。”
刘穆之点了点头:“说得很好,无论是夏还是商还是周,开国的天子以为把自己的兄弟子侄们分封到各个地方成为诸候,这天下就永远是他一家一姓的,殊不知分家出去等于就是自立,即使是同姓,几代人之后也如同陌路之人,诸姬相攻,反而是让外姓的诸候们占了便宜,不得不说,这套实封外地的做法,等于就是这些分封出去的地方跟天子没了关系,这些地方的人民只听令于自己的诸候主君,而不知天子为何物,八百年的战乱,就是这样而产生的。”
刘裕正色道:“所以秦国看到了这些周朝分封的悲剧结果,就大力地抑制宗室,不搞这种五等爵实封,而是发明出了二十等爵的机制。从第一级的公士到第八级的公乘,是为民爵,以战场的杀敌立功或者是平时的耕作交税为判定的依据,这是所有的庶民甚至是奴隶都能通过自己的奋斗而得到的爵位,升爵之后,地位有所提高,交税的数量都会根据爵位不同而减免,分到的土地的数量也会随着爵位的增加而增多。甚至在从军时吃饭的伙食标准也不一样。这是对普通百姓的巨大刺激,让他们可以通过这些民爵,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可是这些民爵,是死后身除,不能传子传孙。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庶民还是庶民,跟士人阶层仍然是判若云泥,这个距离,就是第八级的公乘和第九级的五大夫的区别,到了第九级,就是士爵,是正式的士人身份了。”
刘穆之微微一笑:“不错,士人往往是诸候的子孙,按周礼,爵位只能由嫡子继承,那其他非嫡长子,就只能成为公子,公孙们,一代降一级,最后降为普通的士人,但即使是士人,身份也远远高于平民百姓,不仅是从接受的教育上有区别,你说的这个爵位之上,也是反映了区别。二十等爵的制度下,第九级开始的五大夫,就是士人了,而第八级的,只是民爵,死后就回收的,子孙无法享受好处。”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可是这士爵,也是有高下之分,第九级的五大夫,到第十八级的大庶长,虽然是士爵,但是代降的,如果这一辈子不立功保爵,那下一代要降几级,降着降着,就会成为五大夫这个最低的九等士爵了,虽然比民爵还是要强些,但士人身份,也是随时可以失去的,一旦有了罪给再降一级,那就彻底混成老农民了。”
“可是第十九级和第二十级的爵,却是可以世袭罔替的,那就是第十九级的关内候和第二十级的列候,这两个爵,不代降,只要王朝不灭,或者是你子孙不犯法夺爵,那就会代代传下去。可以说,奋斗到这两个爵,才算是真正地吃上了铁饭碗,与国休戚了。”
“自秦之后,汉朝也是继承了这个二十等爵制,所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曾经的飞将军李广,一辈子心心念念的也就是能封个关内候,结果他征战一生没捞到,反倒是他的儿子李敢随霍去病出征,因功得到了关内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讽刺。”
刘穆之微微一笑:“可是这二十等爵的制度,却是在西汉灭亡后也随之终止。王莽托古改制,第一个复古的就是这个周朝的五等爵制度。虽然新朝很快就灭亡了,但是东汉的光武帝即位之后,仍然是继续了这个五等爵制不变,寄奴,你可知道这原因吗?”
刘裕平静地说道:“我说过,我看过那本白虎通义了,这里面详细地讲述了上古以来的爵位变迁,就是东汉的大师班固所写。秦汉的二十级爵制度,是对应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制度,民爵为了刺激百姓从军报国,而士爵则是要从这些士人之中选拔官吏,进行郡县制的管理。这些士爵,只有爵名,没有州郡县名,意味着他们不会再象周朝那样实封土地,只能是听命于天子的官员,而不是以前裂土分疆的诸候!”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二千八百六十六章 暴秦失信亡天下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东晋北府一丘八最新章节!
刘穆之点了点头:“不错,二十级爵,尤其是八级民爵,获得爵位的那真就是普通的底层平民,而得爵的方式也是最公平的上阵杀敌,或者是种地交税,累积到了一定的数量后,可以得到爵位。以秦制,想靠斩首杀到八级的公乘,那得杀上百人才行,除非是真正的兵王,很难做到,虽然看着很诱人,但是真要达到,那除非是在部队里不停地升迁,当上将校,把全队人的斩获算成自己,那才可以。”
刘裕笑道:“可是军官的位置,往往都是给贵族子弟们占着,老秦不象咱们大晋的世家高门,他们可是有尚武传统,贵族子弟也多要从军,给普通新人的机会并不多,不过商鞅变法后,解放了全国的奴隶,这让平民和奴籍之人都可从军,数量上远远多过贵族士人的子弟,慢慢地,就开始在军中占了中下层的军官,进而成为士爵了。”
刘穆之的眉头一皱:“你的那个用京八兄弟结党来取代世家高门的想法,就是受了秦制的这种启发吗?”
刘裕摇了摇头:“不,秦国的士人子弟,起码还会在军中保自己家族的权力,即使是秦王秦公,也得亲自上阵,这可比我们大晋的世家高门卖力多了。要是换了在秦国,我想出头可远远没有这么容易。但即使是这样,秦国还是长期给晋国这些关东国家压制,就是因为其地盘不够,人口稀少,尤其是缺乏人才,商君的变法,让秦人变得有组织,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人人只想着上战场靠杀敌建功得到爵位,成为人上人,这也是秦国奋发和强大的根本原因。”
刘穆之叹了口气:“凡事皆有两面啊,寄奴,秦国靠这一招虽然迅速强大,但其内残外猛,对敌国冷酷无情,对本国民众同样的穷凶极恶,你也知道,那八级民爵,升到头得斩杀上百敌军才行,达到这个条件的人凤毛麟角,可就算如此,想再升一级到五大夫,变成可以传子孙的士爵,那更是难于上青天,不在军队中升到偏将,禆将之类的中级将校,那真的是毫无可能了。如此一来,奋战一生,杀敌上百,所换的除了自己的累累伤痕,也不过是死后即除的民爵罢了。商鞅自己也说,但使民无余财,才能人人效死。这种暴政,是不可能长久的。”
刘裕摇了摇头:“我不会这样做,实际上现在我们的制度下,努力作战,得到功劳,那回报是非常丰厚的,我的代降爵规则,更多地是针对世家高门,不让他们能一代代地无功受禄,永远骑在天下百姓的头上。”
刘穆之微微一笑:“你继续说,我对你的这个想法越来越感兴趣了。”
刘裕点了点头:“秦朝的灭亡,在于后来没有坚持这个爵位制度,本来在秦国,以功得爵,那是国家最基本的信用,但相应的,要给军民足够的回报,光爵位本身并不值得人不惜性命去拼去争,但爵位带来的好处却足够,在秦国,民爵在身也可以减免不同的税赋,分到更多的土地,享有更好的待遇,起码在各自的村里,一个六级爵,七级爵的老兵,那是真的可以横行乡里,甚至连犯了罪,也可以拿爵来抵罪。”
“而且秦国的乡吏,往往是由这些民爵在身的退伍老兵担任,他们完全可以用手上的职权给自己在乡中捞更多的好处,比如同样分地,可以占更好的地,参军的名额,种子和农具的发放,都可以利用手中职权给自己占便宜,很多人当着当着,就能在自己这辈子捞到一个士爵了,就算捞不到,这种高级民爵也足以让他多娶妻妾,生出多个儿子,安排儿子早早从军建功,比自己当年的奋斗,可要高得多了。”
刘穆之笑道:“看来你真的是看不少书啊,这些在史书背后的事情,你也知道了不少,是啊,虽然秦政苛暴,但仍然能让全国百姓争想想要从军立功,说明还是能让人得到实打实的好处的。对于秦国来说,没了士人阶级占据大量的田地,奴仆,那自然国家有很多田产可以分给平民百姓,而且对外战争一旦胜利,那获得的利益也会越来越多。要不怎么说秦是虎狼之国,秦人闻战则喜呢?”
刘裕正色道:“但秦国后来的衰亡,也是因为放弃了自己坚持了几百年的这套军功爵体系,换言之,他们失了自己六世以来的国家信用。秦始皇为了迅速地夺取天下,减少六国军民抵抗的激烈程度,改变了法令,只要是主动归降的六国子民,不再掠为奴隶,甚至六国的中小士族,可以继续保留他们在故地的权力,不让秦国立功的将士官吏去这些地方获得好处。”
“于是,秦人苦战而一无所获,自然心生怨言,以前可以通过战争得到利益,才会让人疯狂,闻战则喜,但现在一下子全没了,反过来仍然要继续为秦国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甚至还要去给秦始皇修陵墓,造宫殿,这就让老秦人与秦皇离心,大规模地叛逃,不愿意再为国出力,以至于天下大乱时,连秦军都征集不到了,不可谓教训不深哪。”
刘穆之点了点头:“是的,教训深刻,对于今天也仍然很有意义,秦始皇坏不坏规矩先不说,就说秦国这种军功斩首为主要计爵的模式,那就得一直打仗,一直杀人才能维持,一旦天下安定,没有战事了,那如何再来保这个爵位?你喂养出了虎狼,突然有一天让他们吃素了,那虎狼会不会反过来吃你?”
刘裕自信地摇了摇头:“不会的,不是说只有战争才有军功爵,也不是说只有军功才能叫爵。如果四夷宾服,天下太平,那就没必要主动对外发动战争,国家虽大,好战必亡,人的天性也不喜欢无节制地杀戮,真到了太平的时候,可以把功爵评定的体系,转为出粮纳绢上,谁种地生产得好,谁当乡吏治理得好,谁就可以得爵!”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二千八百六十七章 三分归晋爵亦新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东晋北府一丘八最新章节!
刘穆之微微一愣,转而喃喃道:“以赋税和产出作为评爵条件?这倒是有意思,秦朝的耕战,以耕得爵没听说有多少人,自汉以后,就更少了。但是你这样一来,大家都去种地了,谁人来习武当兵呢?”
刘裕微微一笑:“如果之前靠了战功得了爵位,那按爵可以占有更多的地啊,有了更多的地,就可以靠了自己的仆役或者是雇人来种地,自己只需要练武读书,去当将当官就行了,那些世家高门不就是这样做的吗?在军中可以靠了自己带兵来多算军功,回乡后就不能靠多占地来算耕功吗?”
刘穆之笑着摆了摆手:“你真的太有才了,这也能想得到,我看,现在对世家高门的那个入粟拜爵,也可以以后拿出来了,除了士爵不能买外,民爵可以靠着捐粮纳布来当,那些民爵只怕是世家高门看不上,但是普通百姓还是非常需要的,靠了这个,可以分到更多的地,产出更多的粮食啊。”
刘裕满意地点了点头:“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和平时期,世家高门的优势就又来了,会变着法儿地占地,我们除了需要在爵位上对他们加以限制外,也要给普通百姓通过提升民爵来多占土地,百姓的地多了,那世家的地就少了,这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事。不过,我们暂时还是不先讨论这些,还是继续说爵位的事。”
“前面说到了秦朝的灭亡是因为他们自己失信于秦人,没有继续坚持功爵制度,而汉高祖刘邦吸取了这个教训,以丰沛元从加上关中老秦当了自己的核心班底,整个西汉制度,也是继承了秦朝的二十等爵。”
“只不过,西汉的民爵,已经失去了秦朝时的免役特权,即使是八级的公乘,也不能象秦朝的四级爵不更那样,不用服兵役了,而且公乘也会担任戍卒,河渠护卒之类的低级小兵,不是说一定会当吏。西汉时的民爵,授之不喜,夺之不悲,已经没了秦朝时的那种一爵改命的重要,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荣誉称号了。”
刘穆之微微一笑:“是的,虽然我的祖先,汉高祖刘邦继承了秦朝的二十级爵制,但那更多地是出于安抚关中老秦人们的需要,显示自己才是继承商鞅之法的人,但西汉是分封宗室诸王的刘家天下,这就注定了跟秦朝那种压制宗室的做法相反。”
“所以,为了保证刘氏诸王和丰沛元从这个功臣集团的利益,就不可能象商鞅那样对民众大方。虽然乡间的百石小吏们仍然主要是由获得民爵的老兵们担任,但想要再进一步,升为县尉以上的官员,可并不容易。就象士爵和民爵之间,是八级和九级的天壤之别,这与之相应的官职,也是百石小吏和六百石级别的县级官员之间的差距。”
刘裕笑道:“但是有民爵在身,可以赎罪,可以有一个基本的自由身,汉制承秦,也是很严苛的,很容易就犯罪,比如交不上税或者是服役误期就是犯罪,为了赎罪,也需要以爵来抵,当然,高官贵族们是需要用钱财来赎罪,包括死罪。可是普通百姓就只能拿爵位来抵了,无罪之人则是良家子,不仅可以从军得爵,更是可以从国家分到田地,有生产的基本工具,换言之,他们是有地可种,有田可耕的,如果服役,还可以免税免役。这样的好事,一般只在关中有,也正是因此,汉室建立了二十万以上的南北军,拱卫京城,征伐天下,也是强大的西汉能外逐匈奴,内平七国的根本原因。”
刘穆之点了点头:“确实,西汉是以关中良家子组成的南北军威震天下,而主要的民爵也是授予关中的良家子,他们服役的同时也让全家免税,全国的主要财政和粮帛也是供应关中,除此之外,西汉还有迁陵制度,让关东的地方豪强每超过一定的家产,就要给强制迁到关中帝陵或者是去北方守边,如此,则关东豪强地主的实力几乎无法积累起来,也保证了近两百年的强汉啊。”
刘裕微微一笑:“迁陵其实就是一种代降,让关东的豪强们无法积累出足以和国家对抗的财富,当然,这是假借了迁陵的名义,可惜汉元帝听信了儒生的话,废除了这个制度,也就几十年,关东的豪强就无法抑制了,这才有了王莽以外戚身份篡汉的事,而新莽建立之后,托古改制,废除了这秦汉以来的二十级爵,重新改用了周朝的五等爵。并一直沿用至今。”
刘穆之笑道:“王莽还没来得及把他的五等爵和分封制扩展到全国,就天下大乱,自己身死国灭,遗臭万年了。可是东汉建立后,也仍然是用了五等爵制,只不过,八级民爵制度还在保留,但已经是成为荣誉虚爵,连免赋役都做不到了。在东汉的时候,很多民爵在身的富人,为了逃避赋役,甚至还要花钱雇佣同乡同爵位之人代自己去服役,而这代输役之事,也自东汉始。”
刘裕叹了口气:“东汉是靠了地主豪强之力来夺取的天下,所以只能对地主豪强多加关照,不仅迁都洛阳,放弃了西汉的南北军,而且度田也进行不下去,只能允许地主豪强们兼并,与之相应的,当官也是靠举荐,不是以前那种靠功得爵,以爵为官,因此整个东汉,皇权不震,朝廷无力,而地主豪强们趁机坐大,爵位的授予,也是形同虚设,基本上民爵成为摆设,士爵则给地主豪强们所垄断,由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和我们大晋,倒是有个七八成相象呢。”
刘穆之点了点头:“只可惜东汉皇帝越是让步,地主豪强们就越是得寸进尺,借着汉末的黄巾之乱,地主豪强们消耗掉了国家最后的军力,从此成为他们的天下,百年战乱,三国鼎立,最后归了晋,晋国司马氏以河北大族的身份篡魏而立,可是他们实行的,却是自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以及与之相应的爵位世袭制。”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二千八百六十八章 封茅包土开国爵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东晋北府一丘八最新章节!
刘裕的眉头一皱:“我一直没有想明白的也是这点,曹操以刑名之术治天下,推行惟才是举,是故天下士人不服,而经过了东汉近二百年的疯狂发展,原本在秦朝和西汉时期还无法成气候的地主豪强们纷纷坐大,出现了象袁氏这样四世三公的家族,但仍然算不上是世家门阀。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这个爵位之上,以两汉的法令,非爵不得为官为吏,东汉虽然不抑豪强,但并没有允许某一家一姓靠了爵位的世袭而一直担任中央朝廷的职务,袁氏这种情况也仅此一例,可是到了曹魏后,就全变了。”
刘穆之点了点头:“是的,曹操本人虽然出身地主豪强家族,但是也深知地主豪强占地圈人,与国家征税抽丁的基本职能是完全相反的,地主豪强越强则国家越弱,所以曹操把全国户口在战争中实现军户民户的分别管理,而爵位也只授军功之人,对于那些反对他的士族,则无情诛杀,如此一来,虽然加固了皇权,但是与士族地主豪强们离心,在曹操在世时,他们还不敢如何,但到了曹操的末年时,已经在很多地方开始有对抗的倾向,尤其是在篡汉之事上,有荀或这样的多年老臣带头反对,还有杨修这些人也是与他离心离德。”
刘裕笑了起来:“这个杨修不是当年初代黑手党的成员之一吗?好像这个黑手乾坤的建立,就是为了对付曹操这种实权在手的统治者。”
刘穆之微微一笑:“是的,当时是世家初步成形的时候,天下由大乱而到初治,人口损失十分之九以上,急需要恢复元气,这时候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因为识字和文化的原因,这些人才多半还是原来的士人,曹操也不得不用。地多人少,在曹操的时代开始已经出现占地荫户的这些现象,而他也不可能全面打击,只能针对一些公开反对他的士人,杀鸡儆猴,杨修他们是初代的黑手党成员,为的就是有办法反对曹操,不知道是不是曹操知道了这个组织的存在,而痛下杀手,但最后的结果,就是黑手党从此转入了地下,继续秘密对抗,这个机会,就出现在了曹丕的身上。”
刘裕正色道:“是的,曹操的世子夺嫡之争非常惨烈,最后曹丕胜出,但在这场争斗中,曹操诸子也是死的死废的废,本身曹家就是宦官之后,家族根基不深,人丁单薄,再这么一内斗,更是宗室稀少,天下总是需要有人治理,镇守,如果没有宗室,就只能靠地主豪强或者是这时候开始形成的世家高门,从大地主到世家,只差最后的一步。”
刘穆之用力地点了点头:“就是让大地主能世袭权力的规则,法令!”
刘裕长舒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是的,这就是九品中正制的由来,曹操没有篡汉,一来是不想背上这个恶名,交给儿子去做。二来也是得不到地主士族们的普遍支持,荀或这样的老臣也许是因为自己忠于汉室不想背这骂名,但杨修这些新生代的士人们则显然是在政治上站队了。如果天下士族不公开支持,那曹操就算篡了位,也会给视为乱臣贼子,不能长久。”
“所以,到了曹丕的时候,必须要跟地主豪强们作出妥协,这就是九品中正制的由来。在东汉时,地方上当官,是有举荐之法,由地方上的贤人长老,这些人往往是当地的大地主豪族,来举荐地方上的贤良为官,所谓举秀才举孝廉,就是如此,但在东汉时,这些人还要注意一下影响力和声望,不至于随便举荐本家品行不端又无才学的后辈,多是举荐在地方上有贤德之名的人,这个贤德之名,多半是一个孝字。”
刘穆之笑了起来:“是啊,西汉以来,以孝治天下,毕竟刘邦以秦朝官吏的身份夺天下,虽然可以说是兴兵除暴,但这个忠字是无论如何也谈不上了,只能大谈孝道,到了东汉时,这样的举荐无法直接考查被举荐之人实际治国理政的能力,甚至无法考其经史儒学,于是只能靠这个孝字来作为判断德行的最高标准,这就是东汉有大量孝子贤孙故事的由来。不过这样出来的人才,虽然未必有真本事,但是如果是真的孝子,往往有颗仁爱忠诚之心,对国对民,倒也不至于坏到哪里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