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辽东之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千年龙王l

    “南城城破,伤亡不下万人。尤其是民夫们,被杀伤几千人之多。原因就是何可纲的玩忽职守,祖大哥您也是带兵的人。最是知道赏罚分明,这样都不惩处,将来军令就是一张废纸。”

    祖大寿脸色郑重,李枭脸色也郑重。这里面涉及到军令的严肃性,绝对不可以打折扣。

    “真的不能通融”祖大寿脸色有些灰败,他也知道这涉及军令的严肃性。可不能看着老兄弟倒霉,自己不吱声吧。

    “按照大明军令,他会被革职流放。不过京里面那些御史的弹劾,你可以拿他们当放屁。”李枭看着越升越高的日头,不知道是喝了酒的原因,还是阳光真的能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反正现在身上暖和多了!

    “多谢了!”祖大寿拱了拱手,知道御史们的弹劾,李枭会扛下来。这样,何可纲最多就是依照律令流放,不会被拉到京城伸头一刀。

    “可怜老何残疾了,还得被流放。”吴襄叹了一口气,身边的儿子吴三桂满脸的不服。今天他们是代表辽军,来和李枭打商量的。真要是李枭不上道,说不得也要闹上一闹。

    辽军一体,绝对不能让外人欺负了。

    “那得看流放到哪里。我在夷州夺了红毛人一座城堡,现在那里有我的一个手下在管理。如果何大人愿意,可以去夷州发展。在那里不但有我的部属对他提供保护,而且那里有大把没有开垦的土地。

    未来那里会种植甘蔗,橡胶,还有各种香料。还有……这个!”李枭伸手从烧鸡的怀里掏出两个香蕉,递给吴三桂。这年岁的孩子没有不爱吃甜食的,烧鸡和吴三桂实际年龄差不了几岁。

    说完,把吃了两口的肥鸡拽过来。拉过换乘的战马,继续向京城赶路。

    “当然买!这么好吃的东西,没理由不买。”

    “没说的,上了战场不怕脑袋掉了碗大个疤。最怕的就是受伤落下残疾之后,没人管没人问。最后沦落到街头乞讨冻饿而死!

    “你是说老何会发大财”祖大寿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重点。

    辽东已经打烂了,不是民生凋敝的问题。是跟本没有民的问题!

    “不是老何,是咱们。老何会去夷州组织这件事情,你们各家自愿入股。份子我只占一成。不过收益的三成要拿出来,发放给那些此战受伤残疾的军卒和民夫,帮助他们养家糊口。如何”

    对着李枭拱了拱手,祖大寿和吴襄转身就走。吴三桂还特地深施一礼,腰弯得很低,很虔诚。

    一家老小都在山海关也不消停,谁知道鞑子什么时候就打过来。大捷这样的事情是不敢信的,需要好好的打听个明白。官老爷们总是吹嘘战功,结果把辽东都给吹没了。

    李虎懵懵懂懂,李枭的话有些他明白,有些他不明白。想了半天也就释然,想明白那么多干嘛。跟着大哥干就对了!

    另外两根香蕉递给祖大寿和吴襄,两个人有样学样。剥了皮之后,都觉得这玩意是不错的吃食。

    想从河北山东移民过来,那简直难比登天。放着太平好日子不过,鬼才愿意来辽东被野蛮人追杀。

    何可纲也算是条汉子,在城墙上死战不退,才让城里的人有了些缓冲的时间。不然,这锦州城怎么样还真说不定。

    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这是啥,不过好歹整明白,这东西像是吃的。

    驿站的驿丞,立刻把这几位爷扶下战马。好吃好喝的端上来伺候,顺便打听一下前方的战事。

    “大哥,这事情咱们也能做,为啥便宜了他们”李虎看到人都走了,有些不解的问道。

    看不惯吴三桂带着皮咬,李枭只能又拿过来剥了皮递给吴三桂。看着黄黄的皮,白白的肉。吴三桂咬了一口,嚼了几下眼睛一亮。然后就化身松鼠一样,把腮帮子塞得满满的。

    “呵呵!你知道不知道,这东西在夷州根本就没有价。只要雇人在树上,随便你采摘,没人会管你。

    更别说,夷州除了这种水果。还有许多其他好吃的果实,我在京里面弄了些铺面。那里有专门的地方,售卖这些产自夷州的水果。”

    让老何去做这样的事情,想必老何也是愿意的。”祖大寿一下子就敲定了跟脚,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去。

    “真大胜仗了”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驿丞,看着远去的骑士,仍旧不相信明军战胜了鞑子兵。

    “这东西就是夷州产的,如果说这东西卖二十个大子一斤,三桂你买是不买”李枭看着吴三桂老是盯着烧鸡怀里看,笑着问道。

    老子一连砍折了两把刀,第三把都能当锯子使。就这,才算是把鞑子给镇住。

    现在鞑子兵退了,估计再也不敢进犯咱们锦州城。你老小子,就在山海关待着享福吧。”

    没人就不好捞钱,都是家大业大的主儿。谁家没有些家丁要养现在辽军的将军们,就怕听见银子两个字。只要一见银子,眼睛都是红的。

    趁着香蕉还青的时候,装船运到天津卫码头向京城贩运。这一年的进项有多少,不用我说了吧。

    “二十万鞑子兵围攻锦州,二十万人啊!那是铺天盖地无边无沿,在城头上看过去黑压压的好像一直能铺到天边去。

    兄弟们拼死力战,南城的城墙都被鞑子兵请来的红毛人给轰塌了。大家伙,愣是咬着牙根鞑子对砍。

    “傻兄弟,咱们就算是胃口再大。也不可能把天下的好处都占尽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咱家占尽了好处,那就离完蛋不远了。

    插着红旗的信使一路向京城飞奔,每路过一处驿站,就高声喊着:“锦州大捷,歼敌十万斩首万余。”

    夷州的好处让他们占一些没啥,再说耗子在夷州面对那些土著应付的也辛苦。有些人帮着他分担也是好的,耗子为人圆滑,相信和何可纲能相处得非常愉快。”

    传说可是女真不满万,满万则天下无敌。

    何可纲能落到这个下场,也算是不错了。在夷州做个富家翁,不比整天在辽东刀头舔血的好。




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百九十二章

    不但驿丞怀疑,崔呈秀也怀疑。女真八旗的实际人数其实并不是什么秘密,三百人一个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这个人数是死的,出入并不大。

    二十万人……!努尔哈赤吹出来的人数你也信

    “你说说,这奏章是真的么”崔呈秀怀疑,魏忠贤是真不知道真假。碍于文化程度的限制,魏公公对这种事情一向是采纳群众意见。尤其是崔呈秀同志的意见,谁让他是兵部尚书。

    按照魏公公的理解,大明境内所有的兵都应该归兵部尚书管。当兵的事情,不问他,问谁

    “厂公!奏章只能是真的,也必须是真的。咱们大明与鞑子开战以来,一向是损兵折将。这一次好不容易守住了锦州城,这是件鼓舞人心的事情。所以说,这奏章必须是真的。”

    “就为了鼓舞人心”魏忠贤身边的魏良卿捻起一个桔子,慢慢的剥着皮。

    “毛文龙和李枭是厂公向陛下举荐的,他们打了胜仗厂公也是举荐有功。”

    “嗯!”崔呈秀说到这里,魏忠贤立刻点头。

    鼓舞人心关老子屁事儿,后面一句话才是重点。当初李枭在京城闹事儿,连顺天府都给端了。还不是他魏忠贤给保了出来,这事情说起来在皇帝面前也有面子。

    “咱家这就进宫,向陛下禀报这喜事。”

    “只是兵部在军中有人,御史台在锦州也有人。一旦这歼敌人数上有差池……!”魏良卿有些犹豫,他太知道前线的将领都是什么货色。杀一个脑袋,他们就敢说五个。

    如果兵部真让人来查,逼急了他们会砍了老百姓的脑袋,冒充一下鞑子的人头。这么干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还有专用的词儿叫做杀良冒功。

    “那是李枭的问题,我想他应该可以搞定。不管怎么说,这是一场大胜是跑不掉的。厂公这一次在陛下面前,肯定会露大脸。”

    听了崔呈秀的话,魏良卿不说话。这的确是李枭的问题,既然敢这么报,就得弄出这么多脑袋来凑数。管你是杀老百姓也好,还是真去找鞑子麻烦,反正人头对上了,大家就皆大欢喜。

    李枭现在也为脑袋的问题发愁,敖沧海陪着李枭在海冰上漫步。

    这地方实在太过诡异,冻硬了的人和马都被封在冰里面。好多人身体还保持着挣扎的样子,狰狞的表情显得那样夸张,活像是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雕像。

    受不了现实主义题材的熏陶,李枭扭头就往回走。

    “听俘虏的人说,岳托也在这里面。就是不知道,哪个是他。他的脑袋非常值钱,就是找不到。”敖沧海也没办法。俘虏并不多,一共就捞出来俩没冻死的,现在在炕上发烧,烧得一塌糊涂也不知道能不能活。

    “想要找到岳托怕是不容易,现在想要捞尸体,根本不现实。来年开春,尸体也就被鱼虾吃得差不多了。就算没吃完,被冰封水冻的也好不了。

    这里随便弄一个,就说是岳托的脑袋。没事儿的!”

    “好有这操作”敖沧海瞪大了眼睛,嘴里说着李枭创造的新词汇。反正李枭说啥,都是时髦的象征。这年月,李枭绝对是时尚先锋。

    “放心吧,保证没人说三道四。魏忠贤巴不得咱们打了大胜仗,他在皇帝老儿面前多露露脸。

    再说了,这鞑子都长一个德行。你看看龇牙咧嘴的,都他娘的一个样。兵部那帮子蠢货,也没人见过岳托。

    岳托长啥样,你知道”

    “也是,咱们干掉了镶红旗旗主贝勒。这算是与鞑子开战以来,击毙最大的官儿了。听说旗主贝勒身上都是玉牌,还真想看看那玩意什么样。”

    “皇太极身上就有,找个玉匠给他刻一个就成了。这种事情,不要要求太高。就不信,刚刚从长白山出来野人,也知道啥是好玉”

    辽东产玉石的地方,也就是岫岩。估计这些贝勒啥的,弄来的玉都是岫玉。那玩意产量很大,弄个一两块算是不错的,非常容易。没见后世火车站都卖得臭了大街。

    敖沧海对李枭糊弄的功夫高山仰止,佩服之情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岳托的事情算你糊弄过去了,可枪的事情咋整。你说的那啥系数啥的,我都弄不懂。你指望当兵的懂现在都说是你得罪了歪脖老母,反正你看着办。军中流传这样的流言,士气会很成问题。”

    李枭直嘬牙花子,这问题可大了去了。跟士兵们搞科普明显不现实,当兵的才不管什么是热胀冷缩。现在还是大明年间,迷信和刀剑才是这个世界的主旋律。

    科学……!过个两三百年再说吧。

    都是当兵的,李枭自然知道一旦士兵不再信任手里的家伙,那意味着什么。

    “你是不知道,鞑子兵冲过来的时候。我都快急疯了,可枪能打响的十枝里面也就两三枝。这样的火力密度,根本不可能挡住鞑子骑兵的冲锋。

    如果不是休哥儿及时从海上开炮支援,估计现在觉华岛已经被鞑子占了。”想想那个夜晚,敖沧海的心就抽抽。太险了,就差那么百十步的距离。正红旗的骑兵就会冲进来,到时候就算是李休炸烂了海冰也没用。

    自己训的兵自己心里有数,一年的训练基本也没训什么擒拿格斗。让一个农民变成士兵,学会队列就废了老鼻子劲儿。

    还得教会他们步兵战术,如何维护枪械。重中之重就是射击训练,李枭深信好射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一年的时间里,每个士兵的肩膀都打出了老茧。

    这样的军队和凶狠著称的女真骑兵比肉搏,简直就是作死。

    “其实我早说过,打仗还是炮比较靠谱。如果没有红毛人的参战,投石机也是不错的选择。

    现在不行了,该死的红毛人一定会把制造大炮的技术教给鞑子。估计咱们很快就要面对一支拥有火药,而且拥有大炮的鞑子兵。”

    “那是你的事情,反正我只负责打仗就好。”敖沧海瞥了李枭一眼,当老大有当老大的烦恼,现在的敖沧海有些同情李枭。

    现在不管是谁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会习惯性的推给李枭。反正老子听你命令就是了,至于怎么解决问题,那就是你的责任。

    其实这不是因为敖沧海和满桂推脱,实在是知识和见识的局限性。两个人都知道,自己胡出主意或者是蛮干,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而不是更好。

    李枭挠了挠头,歪脖老母的传说居然现在就有。他的道场并不远,就在距离锦州算不得远的医巫闾山。

    都是知识匮乏造成的恶果,神话故事远比科学知识更加能得到广大劳苦大众的认同。山东的兵信辽东的传说,这并不稀奇。

    得想个办法才好,不然流言在军队里面蔓延。士兵们不再信任手中武器,这仗没个打。

    “哦,对了!皇太极要见你。”

    “他见我做什么”李枭其实也想见见皇太极,听敖沧海这么说。转身就往岛上走。

    “我也不知道,反正觉华岛大战之后。这家伙就盘在炕上,看样子是想把炕盘塌。”

    上了岛,敖沧海自顾自的走了。李枭被烧鸡等人护卫着,来到皇太极的小院子里面。

    肯定有人通风报信,皇太极揣着手恭候在院子里。见到李枭微笑着点了点头,亲手掀起门帘请李枭进屋。

    自己的地头,没啥好怀疑的。可李枭进屋之间,烧鸡还是先窜了进去。

    炕桌上摆着一壶热热的茶,冒着袅袅的蒸汽。皇太极不说话,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之后,径直上了炕。

    都说东北三大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乌拉草是个啥玩意李枭不知道,后来敖沧海给李枭找来,李枭才知道是塞在鞋里面的。据说有养脚排汗的功能!

    不过在李枭看起来,东北最大的宝贝就是这热炕头。

    大冬天的,再没有比热炕头更加舒服的地方了。

    “你好像没说代善”李枭敏锐的感觉到,皇太极漏掉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人。

    “请!”没等李枭说话,皇太极端起茶壶就给李枭倒了一杯茶。

    如果我再不回去,两黄旗就会一家独大。最后的结果,就是多尔衮成为下一任大汗。

    如果你继续囚禁我,最后只能让多尔衮拿了便宜。你将面对一个凶悍的对手,而且他们获得了红毛人的帮助之后。也会有火器,虽然没有你的厉害。”

    脱掉沉重的军大衣递给烧鸡,李枭也上了炕。火炕烧得热乎乎的,冰凉的屁股一下子就感觉到了温暖。

    “很简单,我在皮岛,长青岛,还有觉华岛都待过。以你现在的能力,实际上养这几千兵已经是极限。你的兵很费钱,真的很费钱。而且你还不信任辽军,从你不给他们大炮就是例子。
1...114115116117118...2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