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朕不行,朕不可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艳归康
两个时辰之后,夜色变深,帐外终于传来盛灵玉回营的消息。
不过这人回来后并没有来杨惑这里报到,而是径直回了自己的营帐。杨惑心中有事,索性没费时间等待,自己去了盛灵玉那边。
杨惑进门之时,盛灵玉正在自己的行军床上喝粥。杨惑猛一瞧见,不由怔了怔。
最近这段时间,他们两个过得都不太好。杨惑受制于云国的多番追赶,盛灵玉这个后来者不知何故,忧思比他更甚,时刻都透着疲倦,眼下这副平静喝粥的样子,竟是有些久违。
杨惑很快回神,询问道:“借到兵了?”
盛灵玉抬眼看他,反问:“这样的关头,我去哪里借兵?”
盛灵玉忽然离开前线,一去又是许久,杨惑自然不做他想,却不想盛灵玉竟是这个反应。“你不是去借兵?那是去见了什么人不成?”
盛灵玉并不回应,反问:“宁王殿下现在还有心思想这些?”
杨惑当然没有心思去想些其他事,然他对盛灵玉外出借兵确实抱着一丝希望,眼下期待落空,心中难免凝重。
只怕根本不用等太久,云国的刀锋便要来了。
果如杨惑的预料,盛灵玉回来之后并未太久,天刚透亮之时,城墙之上便传来了昭示着战争的号角之声。
杨惑掀开营帐,看到狼烟燃起,硝烟弥漫,有人用力高喊:“殿下!!他们攻城了!!”
杨惑咬紧牙关,拔出长剑,向四周道:“不要乱!全力守城!”
攻防之战历来最为耗时耗力,稍有松懈便是生死之差。
嘶吼之声在城墙上响了许久许久,城墙上的尸体多了一具又一具。双方拉锯一般挣扎到下午时分,风迎面吹来,尽是血的味道。
杨惑在城墙上磨光了力气,身上雪亮的盔甲沾上了不知来自何方的血迹,但城下涌来的黑影仍像是出窝的蚁群,密密麻麻,难以数尽。
守不住。
做到这个样子,实在仁至义尽了。杨惑不再犹豫,快步赶至盛灵玉的身边,宣告道:“别拖了,我们弃城!”
现在所剩的兵士全都撤退不可能,留下大部分人继续战斗,单他和盛灵玉两个人出逃还有一线生机。
弃城而逃固然难堪,如果可以,杨惑顾念名声也不想如此,可和苻红浪给他们安排的结局相比,眼下保住性命才最重要。
盛灵玉的情况没有比杨惑好到哪里,不停地奋战让他精疲力竭,但他并未赞同,只道:“我不走。”
杨惑:“这点人手根本守不住城,显而易见的事情何须争论,你想死在这里,我却不想。”
盛灵玉:“那宁王殿下不妨自己走。”
杨惑冷笑一声,当真无意和盛灵玉多做纠缠。
生死关头,他带了亲近的几人,快步往城下走,走出几步后再回头看盛灵玉,盛灵玉遥遥望着他,眼里一片凉薄。
杨惑往外走的脚步顿了顿,忽然有些犹豫:为什么盛灵玉一直不急?他难道还有什么后手?
杨惑断不相信如今的盛灵玉肯为了什么虚假的名声而死在这里,可是仔细想想,又实在想不出盛灵玉能从哪里找到救兵。
正在这犹豫当中,城门守卫的士兵已经被尖枪戳中胸口,大门裂出了无法补救的缝隙,冷汗瞬间流下,杨惑匆忙更换方向。同一时间,城外响起了定朝的号角,有一队大军冲杀而来,从后方截断了云国的军队。
杨惑看不到援兵天降的奇景,却能听到周围士兵的欢呼。绝处逢生的喜悦和吼叫给所有幸存者带来了力量。
很多人相继吼道:“撑住!大家撑住!!援军来了!!”
杨惑猛然惊醒,冲回楼上,乱军之中,正看到了永州的军旗,赤红色的旗帜上,挂着一个鲜明的“陆”字。
竟然是陆巧。
杨惑心中震动,再去看盛灵玉,短短的时间里他心中千回百转,他询问道:“你早就知道?”
盛灵玉未做回应,杨惑已经再次开口:“可陆巧为什么……”忽然,杨惑话锋一转,明悟道,“原来如此,是他来了。”
这话似乎戳中了盛灵玉的心事,盛灵玉的神情间忽然浮现出了很明显的厌恶之态,但只是一瞬,盛灵玉便开口:“云国的新帝坐镇在中央,此时布局被打乱,是个天赐的良机。”
杨惑闻声定定看了盛灵玉一会儿,没再说话,只唤左右道:“叫人,跟本王走。”
……
一梦惊醒,康绛雪冷汗涔涔。
他坐起来在床头上缓了好一阵,还是感觉心惊肉跳。
他做了个不好的梦。
在梦里,他看见盛灵玉正在墙头上守城,拿着小皇帝送给他的剑,不断地和人打斗,打到浑身流血还不能停歇。
也许那不是个梦,而是现在正在发生的现实。
盛灵玉会受伤吗?陆巧的支援赶得及吗?抱着此类担心,康绛雪着实过得艰难,闭上眼睛便会做梦。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直到两日后的清晨小皇帝被一阵鸟叫之声吵醒,几只喜鹊飞到小皇帝的窗前,发出一阵啼叫声。
康绛雪说不上迷信,但某些时候总是愿意相信一些好兆头。他爬起来抱着小玉在门前给喜鹊们撒了一把米,赶得正巧,肚子里的孩子踢了他一脚,活力十足的架势和喜鹊一起忽然间让小皇帝心情好起来。
似乎……会有好事发生。
这样想完不久,康绛雪在日常散步的时候见到了盛灵玉。盛灵玉骑着马自远处而来,到近处时小心停下,对着小皇帝行了一礼。
不容盛灵玉跪下,康绛雪直接扑进盛灵玉的怀里,唤道:“玉郎!”捋通了自己的心意,小皇帝对这个称呼越来越适应。
反观盛灵玉,总是透着些许受宠若惊,抱住小皇帝腰时,停顿一下才敢收紧手臂。
康绛雪丝毫不顾忌这些,捧着盛灵玉的脸颊仔仔细细地看。和他梦里梦到的不一样,盛灵玉看起来很有精神,眼神温柔,眼眸里清清亮亮,干净得能映出他的影子。
康绛雪心生欢喜,脱口而出:“你胜了。”
盛灵玉微笑,回道:“陛下已经知道了?”
康绛雪摇头:“不知道,但看你出现就猜到了。”
盛灵玉的笑意于是更深了一些。
那神情不似君臣之间的疏离克制,而是一种自然而言的亲昵温存。他深深地盯了小皇帝一会儿,方道:“前方正在清扫战场,这一战损失不少,但却是大胜,不仅取回之前失掉的两城,退敌百里,还收缴了许多粮草辎重。”
说着,他并未直白地提起什么,只道:“多亏了陛下。”
战役能取胜是因为有士兵在作战,有盛灵玉的坚持、陆巧的支援,小皇帝什么也没做,不能受这份功劳。他不接这话,也没和盛灵玉提陆巧一事,摇了摇头,道:“你这次又受伤了没有?这个时候来我这里行吗?”
盛灵玉回应并未受伤,继而道:“无妨,看一眼陛下,微臣便回去。”
康绛雪一惊:“这就要走?你才刚来……”
心里的依赖和不舍溢于言表。盛灵玉失笑,忽然打横抱起小皇帝,在康绛雪的惊讶之中,将小皇帝抱到马上。
盛灵玉:“陛下和我一起回去。”
康绛雪顿时更惊:“去大营?朕能去吗?”大营里人数众多,此刻更有杨惑和陆巧,若是撞到……
难以想象。
盛灵玉不似小皇帝那样担忧,他仰头对小皇帝道:“陛下,微臣有些东西想给陛下看看。”
康绛雪不明所以,问道:“什么?”
盛灵玉不做回答,说走就走,带着一众郎卫慢悠悠上了路。
有盛灵玉在,康绛雪什么都不用担心。路上夜色笼罩而来时,周围的温度略有降低,盛灵玉给小皇帝披了斗篷,扣上帽子,将小皇帝的身形遮掩得严严实实。
不知是不是已经提前和城内打过招呼,进城的路上,康绛雪没撞见任何人,到了营内,仍是全程无声无息幽灵过境一般,完全不用小皇帝担心什么。
就这么迷迷糊糊地,小皇帝被盛灵玉带去了安置俘虏的空地。





朕不行,朕不可 第110节
空地的正中央,扣着一个大铁笼,远远地就已能看见笼子里有一道熟悉的身影,面容雌雄莫辨,长发披散,倚在笼子边。
康绛雪看得眼睛微微瞪大,一时难以置信:“这不是……”
盛灵玉点头:“是姬临秀。”
一瞬之间,康绛雪忽然不知该说些什么。
他心里非常清楚,姬临秀的身份现在不同以往,身为好斗异族的新帝一旦被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不可能再让他活着回去。
姬临秀时候到了,非死不可。
第136章
剧情怎么会走成这样?
原文之中,姬临秀的结局原本是渣攻中最好的,可如今却……
话又说回来,凡事谋定而后动的姬临秀为什么如此冲动不顾后果发起战争,弄得这么一个下场?难道不是他自己的锅?
康绛雪百思不得其解,正在此时,那被关在笼中的人睁开了眼睛。
姬临秀瞧见了小皇帝,先是在夜色中没什么反应,花了些时间辨认,等认清楚远处忽然出现的人究竟是谁时,他的神情激动起来,表情大变,以至于本该无可挑剔的脸竟透露出几分狰狞。
“杨荧!!!”
伴随一声呼叫,姬临秀的身体也有了动作,沾着脏污的手死死扣住铁笼。
也是这时,在这粗暴的动作之中,康绛雪猛然发现姬临秀和他记忆之中的模样存在着极大的不同:
姬临秀扣笼子的手只有一只,而另一个袖筒空空荡荡,少了关键的右臂。
——姬临秀就像他原文中的命运一样,提前断了右臂!
小皇帝的脑中电闪雷鸣,之前迷茫的思路被轰然打通。
他如何能不知道手臂对于一位正和兄弟们竞争皇位的皇子来说有多重要,莫说是崇尚武斗的云国,就算是在定朝,皇族为了脸面也不会拥立一个残废登上帝位。
难怪姬临秀回国便发了疯,难怪他登上帝位就举国开战,身体残缺之后姬临秀的位置根本就坐不稳,对于一心称帝的姬临秀而言,这无异于令人崩溃的致命打击!
可是……
姬临秀走之前还好好的,怎么会断臂?
康绛雪侧头看了一眼盛灵玉,并未来得及探听些什么,远处的姬临秀已然发了疯,声音嘶哑地喊道:“你过来!杨荧,你过来!!”
康绛雪不由想起上次分别,姬临秀曾和他说过很期待下次见面是什么光景。那时姬临秀志得意满,显然从来没有想过重逢之时会是这样凄惨的场面,康绛雪也没有预料到他会这么快看到姬临秀全新的结局,犹豫之后,终还是向前踏出了一步。
然而只是一步,盛灵玉便伸出手将小皇帝拉住:“站在这里就好。”
康绛雪出神,随即听了话,不再向铁笼靠近半分。
十多步的距离。
亦是胜者和败者的距离。
是高高在上和死在烂泥中的区别。
姬临秀的手上冒着青筋,他遥遥望着康绛雪和盛灵玉两人,目光赤红,断臂的伤口处源源不断地传来剧痛。
在见到小皇帝之前,他还一直咬牙维持着最后的风度,可看到这两人好生生站在眼前由上至下地俯视他,所有的情绪还是忍耐不住爆发了。
姬临秀不知是在问对方还是在问自己,声音有些癫狂,近乎语无伦次:“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我筹谋那么多年,忍耐这么多年,事事都算着,怎么会不明不白地落到这么个下场?!”
“到底是哪一步开始错了?盛灵玉,不,是你,我知道是你!杨荧!!从遇到你开始,一切就不一样了,你到底对我做了什么?为什么处处打乱我?我不明白,我真的不明白!”
“我这样的人……不应该在这里,我明明不应该在这里!”
姬临秀喊着喊着,表情越发扭曲,他拼命发泄自己失败后崩溃的情绪,想要寻找一切的源头,与此同时,他仍满心不甘,试图在一切结束前寻求些什么:“杨荧!!你过来!!”
一声声呼喊,完全超出康绛雪的一切构想,小皇帝暗暗感叹于姬临秀的敏锐,在此之外,心情亦是无边复杂。
诚然,若没有他,姬临秀并不会陷落在这里,可就此让他心生怜悯,他却也做不到。
康绛雪心中所回荡的,是类似于被命运捉弄的感叹。他牵着盛灵玉的手无声地紧了紧,在姬临秀这般叫嚣之中,将头埋在盛灵玉的怀中。
盛灵玉微顿,当小皇帝是有所不适:“陛下不必理会,不过是垂死时的叫嚣。”
康绛雪出声闷闷,这才询问:“怎么抓住他的?”
盛灵玉道:“援军到来,云国阵形打乱,姬临秀杀心太重,杀红了眼,不肯轻易退去,前后包围之后,自然被俘。”
“那之后呢,要怎么处置?”
盛灵玉道:“新帝被俘,云国内部必然会再内斗一阵。等新的皇帝选出来,态度若好,便双方心知肚明,留些面子,赏姬临秀一个全尸,若战意不减,便斩首示众,头颅悬挂三月。”
这两种结局都已经在康绛雪的预料之中,小皇帝定定神,问出最想问的话:“姬临秀的手臂……”
盛灵玉淡淡道:“是我做的。”
康绛雪沉默下去,没再问为什么。
原文的剧情之中姬临秀便断了一只手臂,现在换了个时间,也许,这就是散不尽的因果。
康绛雪又看了姬临秀一眼,在长久得不到回应之后,姬临秀已经不再高喊,他似是被巨大的挫败感所击倒,被迫接受了眼下的绝望。
但他仍在自语自语,喃喃不断:“为什么,怎么会这样?”
小皇帝收回目光,问盛灵玉:“你想给我看的便是这个?”
盛灵玉静了静,应道:“这是微臣和陛下的约定。”
约定?康绛雪想了想,当真在记忆中捉到了某些影子。很久之前,盛灵玉曾和他说过,他会要了姬临秀的性命,说到做到。
现在,盛灵玉还记得,且果然做到了。
小皇帝心中泛出些酸痛,更紧密地往盛灵玉身上贴过去,盛灵玉稳稳托住小皇帝,又柔声宛如轻哄一般道:“他是第一个,只是第一个而已。”
康绛雪应声:“我知道,我知道。”
两个人松开手,盛灵玉揽着小皇帝的肩膀原路折返,笼中的姬临秀见状爆发出最后的挣扎。
他用力喊道:“杨荧,你别走!”
姬临秀行到此处也并不知道他到底想说什么,太多的愤怒、震惊、疑惑、不甘盘旋在心里,让某些微妙的不舍变得难以被察觉。
他只是伸出手去,喊小皇帝的名字。
——但康绛雪并没有回头。
身后姬临秀的声音越远,康绛雪感觉自己一直以来印象中的姬临秀越模糊,对姬临秀曾经抱有的警惕和恐惧感也随之缓缓消去,脑中只剩下姬临秀最后狼狈的模样。
他再也不怕了。
一切归于寂静。
不知过了多久,月悬中天,关押俘虏的空地中,方才出现了巡逻的士兵。
众人都像是之前的空当没有存在过一样延续着平时的光景。其余的俘虏也像是被交代了什么,尽数如同聋子瞎子,神情呆滞地计较着自己的生死,对外界的一切置若罔闻。
除了笼中的姬临秀,竟是无人知晓在不久之前曾经有个天上的贵人来过这里。
想来,这些都是盛灵玉的安排。
姬临秀身上的力气一点点地消散,在这越想越可笑的下场中,自顾自发笑。
一个阴毒狠辣的伪君子,让他棋差一着被恨意冲昏了头脑,他这一生,简直是一败涂地。
姬临秀不知都想到了什么,想透了什么,想通了什么,只最后低低唤了一声小皇帝的大名,不再说话。
等他合上眼,不远处有一队人停住脚步,几秒之后,向着他大步靠近。
一道男声在笼外冷冷问道:“你刚才在说什么?凭你也配唤他的名字?”
姬临秀没有理会,那人的声音变得更加冷漠:“你刚才是在咒他?你想死不成?”
无论说什么,笼中的人似乎都不打算回应。一身戎装的陆巧攥紧了长弓,狠狠一脚踹在笼子上。
陆巧:“把他拖出来。”
身旁的侍卫为难道:“这怕是不妥,他毕竟是云国的皇帝,小侯爷还是三思。”
陆巧心头冒火,又是一脚踹在笼子上。
这些响动没有牵动姬临秀,那只在皇位上待了一个月的皇帝仿佛一个没反应的死人。
放在以前,陆巧不会轻易干休,可现在知道和姬临秀动气毫无价值,纯粹是浪费时间,陆巧便只皱眉冷冷扫过两眼,甩头而去。
身后的侍卫们急忙跟上,刚走出几步,前方另一支队伍迎面而来。
一看见为首的人影,陆巧的脸上霎时流露出十足的不耐,想要视而不见,对方偏偏主动和他搭话:“小侯爷这是动什么气?边关大胜这么大的功劳,还不能让小侯爷开怀几日?”
陆巧听不得杨惑这番不走心的说辞,丝毫不想多花时间打交道,只冷冷一笑:“宁王殿下管得可真够宽的,手底下的事那么多,还能在意旁人心情如何。”
杨惑对陆巧的不屑视而不见,两人都对陆巧为了什么才出现在这里非常清楚。
杨惑微转眼球,故作不解:“小侯爷误会了,本王只是想着,纵使小侯爷不在意这些虚名,但既和陛下交情甚好,骤然相逢,也应喜笑颜开,怎么还会随便动怒?”
陆巧听得一愣,猛然清醒:“你说什么?”
杨惑的疑惑更加明显,像是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奇怪的话:“莫非陛下远来一遭,没和小侯爷相见?”
陆巧肩颈肌肉线条绷成了一条线:“你说阿荧来了?怎么可能?他是什么身份,如何能来这种破地方!……你难道见到了?”
杨惑应道:“陛下对本王意见不少,哪里赏光于我,但若我所料不错,陛下应该就在小侯爷所在的永州附近,不然陛下的书信怎么能进得了永州,小侯爷的援军又怎么可能来得这么及时?”
“等等。”杨惑露出错愕之色,“小侯爷不知道?这么说是我自作聪明猜错了?”
陆巧一阵沉默,眨眼之间,眼角便开始因为不知名的情绪而轻轻抽动。
陆巧一言不发,猛然转身而去。
骏马发出嘶吼之声,载着青年如离弦之箭,顷刻飞奔而去。
第137章
离开大营之后,小皇帝和盛灵玉并没有返回之前的住处。两人在路上放慢脚步难得地温存一阵,盛灵玉便提出送小皇帝先行一步返回皇城。
大战之前,康绛雪曾经和盛灵玉因为这事险些吵过一架,但今时不同往日,在战争胜利的此刻,小皇帝也确实该走了。




朕不行,朕不可 第111节
盛灵玉有自己的差事和名头在身,两个人必然不可能同时回去,盛灵玉眼见着很快便要回京,康绛雪自己提前启程,对自身身体状况也是好的。
因是小皇帝这一回没有拒绝,听话地应下来:“听你的就是。”
盛灵玉再三保证:“微臣已经提前递出消息,皇城那里有人会接应陛下,苻红浪再想伸手,绝不似上次那么容易,同样的错误,微臣不会再犯,陛下宽心。”
康绛雪尽量让自己听不见盛灵玉言语中碾轧过的阴影,只依偎在盛灵玉怀里,尽情感受分别前的眷恋和不舍,抱怨道:“这些不用你说,我只想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你。”
盛灵玉轻声回应:“想来不会太久,这样的大胜,纵是苻红浪怕也不能坐得如以前一样稳当。”
答得这么一板一眼,像是没有听出小皇帝的言下之意。康绛雪经历过种种,现在早将过去的委婉羞涩抛得一干二净,直白道:“谁说这个了?朕是还没和你在一起待够,不想离开你,你说过舍不得我,难道我就能舍得下你不成?”
盛灵玉闻言微顿,他平时对什么都平静从容得很,唯独面对小皇帝的亲近一而再再而三地展露出无所适从之态。
就这么突然地好几秒没说话,盛灵玉才将微微愣怔的神情收回,露出柔和的笑意道:“很快,微臣会尽快赶到陛下身边,还请陛下等我。”
康绛雪没露出笑意,故作不满地询问:“陛下?”
盛灵玉不由迷茫,小皇帝便哼一声道:“是你自己说的,你叫我阿雪,我叫你玉郎。好啊,我被你哄着唤了不少次‘玉郎’,你倒是从来都不用‘阿雪’叫我。”
盛灵玉如何是不肯叫?他是提出过这个话头,但却在之后很久的时间里一次都不敢真的去叫。
他和小皇帝是不同的,很多时候,小皇帝迈出一步只需要一点意动,而盛灵玉却需要许许多多的试探、无法计量的勇气。他得看时机,他要小心翼翼,只有这样,才能避开任何一道被心上人厌恶的风险。
盛灵玉放缓声音,喉头一时有些发紧,开口的那一刻,简直仿佛在释放自己的灵魂:“……阿雪。”
小皇帝道:“什么?朕听不到。”
盛灵玉的音量终于趋于稳定:“阿雪。”
小皇帝这才失笑,随即而来充斥在心里的是一种无法用语言传达的平静和满足。
两人又依偎一阵,在太阳初升之时于乡间小路上分开。
许是头一次这样无遮拦地彼此亲近,这次分别竟是康绛雪印象里最为放松的一次。
1...6162636465...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