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三百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佚名
 正因此,当有人劝慰他“老也、暂休”时,诗人便断然予以否定:“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占排场”,这是宋元时对戏曲、技艺演出的特殊称谓。显然,关汉卿把“占排场”视作“风月功名”之首,已经不是指追欢狎妓之类过头话,而是严肃地将“编杂剧,撰词曲”作为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也正基于此,他才“更玲珑又剔透”,才表露出誓不伏(服)老、无比坚定的决心!
 但是,人不服老,毕竟渐老,因而〔隔尾〕中“子弟每”两句,就隐隐地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感伤,“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打猎的地方,此指妓院)上走”,而“我”已是“经笼罩、受索网”的“苍翎毛(青苍的羽毛,足见毛色之老)老野鸡”。
 然而,这瞬间的哀意又很快随着情感的冲动而烟消云散,这一切不过是些“窝弓冷箭鑞枪头”,诗人并“不曾落人后”,因而虽说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再次表达了诗人珍惜时光并甘愿为理想献身的坚定信念!
 如果说,前三支曲在情感的骚动中还只体现了诗人的外在心态,那么在〔尾〕曲中,那种桀骜不驯的情绪就达到了高潮,诗人内在的精神力量逼人而来:“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铜豌豆”原系元代妓院对老狎客的切口,但此处诗人巧妙地使用双关语,以五串形容植物之豆的衬字来修饰“铜豌豆”,从而赋予了它以坚韧不屈、与世抗争的特性。在这一气直下的五串衬字中,体现了一种为世不容而来的焦躁和不屈,喷射出一种与传统规范相撞击的愤怒与不满!当人在现实的摧残和压抑下,诗人对自身的憧憬又难免转为一种悲凉、无奈的意绪。
 “谁教你”三字典型地表现了关汉卿对风流子弟也是对自己落入妓院“锦套头”(陷阱、圈套)的同情而催发出的一种痛苦的抽搐。这就不由得使我们想起被缚在高加索山上的普罗米修斯,鹰啄食着他的肝脏,他却昂首怒吼:“我宁肯被缚在岩石上,也不愿作宙斯的忠顺奴仆!”他对自由的执着,对人生的追求,甘愿以生命相交换!
 这里,关汉卿身上显示的也是同样的一种精神,他的愤怒,他的挣扎,他的嘻笑,也正是这种九死而不悔精神的回荡!正由于诗人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正由于他对统治阶级的坚决不合作态度,关汉卿才用极端的语言来夸示他那完全市民化了书会才人的全部生活:“我也会围棋、会蹴鞠(踢球)、会打围(打也)、会插科(戏曲动作)、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一种棋艺)”。
 在这大胆又略带夸饰的笔调中,在这才情、诸艺的铺陈中,实际上深蕴一种豪情,一种在封建观念压抑下对个人智慧和力量的自信。
 至此,诗人的笔锋又一转,在豪情的基础上全曲的情感基调也达到了最强音:“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还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阴间)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既然他有了坚定的人生信念,就敢于藐视一切痛苦乃至死亡;既然生命属于人自身,那么就应该按自己的理想完成人生,坚定地“向烟花路儿上走”。这种对人生永恒价值的追求,对把死亡看作生命意义终结的否定,正是诗中诙谐乐观的精神力量所在。
 在艺术上,这首散曲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地添加衬字,娴熟地运用排比句、连环句,造成一种气韵生动的艺术感染力。譬如〔尾〕曲中“你便是落了我牙”一句,那向前流泻的一组组衬字很自然地引起情感上激越的节奏,急促粗犷,铿锵有声,极为有力地表现出诗人向“烟花路儿上走”的坚韧决心。全曲一气直下,然又几见波折,三支曲牌中“暂休”、“万事休”等情绪沉思处,也往往是行文顿挫腾挪、劲气暗转处,读来如睹三峡击浪之状,浑有一种雄健豪宕、富于韵律的美感。
 
元曲三百首 〔碧玉箫〕
 膝上琴横,哀愁动离情;指下风生[50],潇洒弄清声。锁窗[51]前月色明,雕阑外夜气清。指法,助起骚人兴。听,正漏断[52]人初静。
 【注解】
 [50] 风生:即生风,这里形容抚琴指法之快。
 [51] 锁窗:即琐窗,窗棂记得的是连锁图案的窗,与下句“雕阑”对。
 [52] 漏断:即尽,指夜已深。漏,即漏壶,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一种仪器。
 
元曲三百首 王恽
 王恽(1226~1304年),字仲谋,号秋涧,卫州汲县(今河南汲县)人。历任国史编修、监察御史,出判平阳路,迁燕南河北按察副使、福建按察使,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任职期间,弹劾贪官,平反冤狱,政绩昭著。一生好学,是当时著名的学者、词曲家和书法家。著有《秋涧先生大全文集》。散曲存小令四十一首。
 〔正宫·黑漆弩〕[1]
 游金山寺
 苍波万顷孤岑矗[2],是一片水面上天竺[3]。金鳌头[4]满咽三杯,吸尽江山浓绿。蛟龙虑恐下燃犀[5],风起浪翻如屋。任夕阳归棹[6]纵横,待偿我平生不足。
 【注解】
 [1] 黑漆弩:正宫,宫调名,哀婉惆怅又较雄浑;黑漆弩,曲牌名,又叫鹦鹉曲。
 [2] 岑矗:岑,本指小而高,因突兀矗立于水面而显很高。
 [3] 天竺;指杭州天竺山,山上寺庙颇多有名,在此以它来比金山。
 [4] 金鳌头:指金山最高处的金鳌峰。
 [5] 燃犀:据《晋书·温峤传》载:温峤到牛渚矾(即采石矶),听到机下水深难测,并有异兽怪物,便点燃犀角照明,果然见到奇形怪状的“水族”。
 [6] 棹;船桨,此指船只。
 〔越调·小桃红〕[7]
 采菱人语隔秋烟[8],波静如横练[9]。
 入手风光莫流转[10]。
 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11]。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12],何日是归年?
 【注解】
 [7] 小桃红:《秋涧乐府》作《平湖乐》,即《小林红》。系作者任平阳路总管时作,共十首,这是第五首。平湖,即平水,在今山西临汾县西南。
 [8] 秋烟:秋天野外笼罩的雾气。
 [9] 横练:横铺着的白绢。形容江水的清澄平静。南朝齐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10] 入手:到手。流转:流逝。这句是说应珍惜时光,及时行乐。
 [11] 春风面:形容女子美丽的容颜。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画图省识春风面。”
 [12] “江山”两句:用汉末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句意。信美,确实美好。吾土,故乡。
 
元曲三百首 〔越调·平湖乐〕
 尧庙秋社[13]
 社坛烟淡[14]散林鸦[15],把酒观多稼[16]。霹雳弦声[17]斗高下[18],笑喧哗,壤歌亭[19]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20]不羡日夕佳。
 【注解】
 [13] 尧庙秋社:尧庙,在平阳境内的汾水之东(今山西临汾西);秋社,秋日祭祀社神,社神,土地神。
 [14] 烟淡:香火之烟变淡。
 [15] 散林鸿:散,分散,离开,指乌鸦纷纷离去。
 [16] 多稼:出自《诗经·小雅·大田》:“大田多稼,既种既减,既备乃事。”指广种、丰收。
 [17] 霹雳弦:指霹雳琴上的弦。
 [18] 斗高下:指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19] 壤歌亭:尧时老人引击壤而歌得名。
 [20] 朝来致有,西山爽气:典出《世说新语·简傲》:“西山朝来致有爽气”一语。致:尽,极。爽气:清爽气息。
 
元曲三百首 白朴
 白朴(1226~1306年),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愿籍隩州(今山西曲沃县),移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父亲白华为金代枢密院判官,与元好问有通家之谊。金亡后,饱经丧乱,曾随元好问避难山东,寓居聊城,在学问修养方面得到元好问的指点和帮助。入元以后,不愿出仕,移家金陵(今江苏南京)。常从诸遗老放情山水之间,日以诗酒为乐。工杂剧,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所作杂剧十六种,现存《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三种。散曲清丽婉约,间有旷放之作。现存小令三十七首,套数四篇。
 
元曲三百首 〔双调·庆东原〕
 忘忧草[1],含笑花[2],劝君闻早冠宜挂[3],
 那里也能言陆贾[4],那里也良谋子牙[5],
 那里也豪气张华[6]?
 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7]。
 【注解】
 [1] 忘忧草:即荒草。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却忧愁。
 [2] 含笑花:木本植物,初夏开花,花如兰,开时常不满,如含笑的样子,故名。
 [3] 闻早:趁早。冠宜挂:即宜辞官。《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遂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后因以挂冠指辞官。
 [4] 能言陆贾:陆贾是汉高宜刘邦的谋臣,为人很有辩才,从刘邦定天下并曾两次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赵佗归汉。
 [5] 良谋子牙:吕尚,又名姜尚,字子牙。为人足智多谋,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封于齐,人称姜太公。
 [6] 豪气张华:张华,字茂先,西晋著名文学家。晋武帝时任中书令,曾力劝武帝排除众议,定灭吴之计。灭吴后,出为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以文人而有武略,故称豪气。
 [7] “千古”两句:是说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是非功过,都已成为陈迹,到头来,不过供渔夫樵子晚间的谈资而已。
 
元曲三百首 〔仙吕·寄生草〕
 饮
 长醉后方何碍[8],不醒时有甚思?
 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
 曲埋万丈虹霓志[9]。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10],但知音尽说陶潜是[11]。
 【注解】
 [8] 方何碍:却何碍。即无碍。方,却。
 [9] “糟腌”三句:是说让酒把事业功名、千古兴亡、雄心壮志等统统都淹埋掉。糟腌:用酒糟浸渍。醅(pèi):未过滤的酒。淹:淹没。曲:酒曲,指代酒。虹霓志:气贯长虹的壮志。
 [10] 不达时:不识时务。屈原:战国时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因救国救民的理想不能实现并屡遭迫害,却不愿同流合污,乃自投汩罗江而死。自汉代班固以来,即有人指责屈原“露才扬己”、“不识时务”。这里是一种貌似达观而其实愤世嫉俗的反语。
 [11] 陶潜:即东晋诗人陶渊明,曾官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性喜饮酒,“造饮辄尽,或在必醉”(《五柳先生传》)。作者引陶潜为知己,是欣赏他的隐逸情怀和嗜酒习性,也正是紧扣题旨而发。
 
元曲三百首 〔双调·沉醉东风〕
 渔夫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12],却有忘机友[13]。
 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14],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解】
 [12] 刎颈交:生死相交,愿以性命相许的朋友。
 [13] 忘机友:彼此没有机诈之心的朋友。
 [14] 万户侯:古代贵族的封邑以户口计算,汉时分封诸侯,最大的侯爵食邑万户。后以万户侯指代高官显贵。
 
元曲三百首 〔仙吕·醉中天〕
 佳人脸上黑痣
 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15]?
 曾与明皇捧砚来,美脸风流杀。
 叵奈挥毫李白,
 觑着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16]。
 【注解】
 [15] “疑是”两句:杨妃,即唐玄宗宠爱的贵妃杨玉环。安史之乱时,玄宗奔蜀,至马嵬坡(在今陕西兴平县西),六军请杀丞相杨国忠,杨贵妃亦被迫缢死。这两句是说眼前这位佳人仿佛活脱脱的杨妃,怀疑她怎么能从马嵬坡的灾祸中脱身。
 [16] “曾与”五句:传说诗人李白为唐玄宗撰写新词,命杨贵妃捧砚。作者设想李白在挥毫书写时,有意将墨水洒在杨贵妃的脸上,因而留下这颗黑痣。叵(po)奈:无奈,可恨。觑(qu):看。松烟:指墨。古人以松木所烧的烟灰制墨。桃腮:形容脸颊如桃花般艳丽。
 
元曲三百首 〔仙吕·一半儿〕
 题情[17]
 云鬟雾鬓胜堆鸦[18],浅露金莲簌绛纱[19],
 不比等闲墙外花。
 骂你个俏冤家[20],一年儿难当一半儿耍[21]。
 【注解】
 [17] 此首诸本皆属关汉卿名下,原选归白朴,不知所据,现仍其旧。
 [18] 云鬟雾鬓:形容女子头发浓密蓬松,绰有风致。堆鸦:形容女子头发乌黑而有光泽。
 [19] 金莲:指女人的小脚。簌:指小步走动时衣裙发出的声音。绛纱:指红色的纱裙。
 [20] 俏冤家:对情人的呢称。
 [21] 难当:元代俗语,赌气。
 〔中吕·阳春曲[22]〕
 知几[23](二首)
 知荣知辱牢缄口[24],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淹留[25]。闲袖手,贫煞也风流[26]。
 【注解】
 [22] 中吕:十二宫调之一。阳春曲是它的曲牌。
 [23] 知几:了解事物发生变化的关键和先兆。《易·系辞下》:“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几:隐微预兆。
 [24] 知荣:就是要懂是“持盈保泰”的道理。知辱:就是要懂得“知足不辱”的道理。《老子》二十八章:“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这是老子明哲保身的哲学。缄(jiān)口:把嘴巴缝起来。《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后因以缄口表示闭口不言。
 [25] 淹留:停留。《离骚》:“时缤纷其变易兮,曾何足以淹留。”
 [26] “贫煞”句:即使贫穷到了极点也是荣幸的。风流,这里作荣幸、光彩讲。
 
元曲三百首 〔中吕·阳春曲〕
 题情
 从来好事天生俭[27],自古瓜儿苦后甜。你娘催逼紧拘钳[28],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29]。
 【注解】
 [27] 好事:指男女间的爱情。《琵琶记·几言谏父》:“谁知好事多磨起风波。”俭:约束,拘检。
 [28] 你娘:即亲娘。紧拘钳,紧紧地加以拘束钳制。
 [29] 间阻:从中阻拦。情忺(xiān):情投意合。
 〔越调·天净沙[30]〕
 春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31],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32]。
 【注解】
 [30] 越调:十二宫调之一,天净沙是它的曲牌之一。
 [31] 帘栊:窗户上的帘子。李煜《捣练子》:“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32] 飞红:落花。
 
元曲三百首 〔驻马听〕
 吹
 裂石穿云[33],玉管[34]宜横[35]清更洁[36]。霜天沙漠,鹧鹕风里欲偏斜。凤凰台[37]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注解】
 [33] 裂石穿云:形容笛声高亢。
 [34] 玉管:笛的美称。
 [35] 横:横吹。
 [36] 清更洁:形容格调清雅纯正。
 [37] 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西南角,六朝宋时所建。相传建前该处有凤凰飞集,故称。
 胡祗
 胡祗遹(1227~1293年),字绍开,号紫山,磁州武安(今河北磁县)人。元世祖至元年间曾任应奉翰林文字、太常傅士、左右司员外郎等职。为官刚直正派,因触犯权奸,被贬外任。晚年召拜翰林学士,托病不就。卒谥文靖,赠礼部尚书。有《紫山大全集》传世。现存小令十一首。《太和正音谱》评其曲风“如秋潭孤月”。
 
元曲三百首 〔双调·沉醉东风〕
 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38]。
 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39],
 林泉下偶然相遇。
 是两个不识字渔樵士大夫[40],
 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41]。
 【注解】
 [38] 舒:展开,伸展。
 [39] 斤斧:斤,斫木也。《说文》段注:“凡斫物者皆曰斧,斫木之斧,则谓之斤。”就是说,凡是专门用来砍物的都可以叫做“斧”,而专门用来砍木头的斧就叫做“斤”。
 [40] 士大夫:本来是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这里指渔夫和樵夫。
 [41] 谈今论古: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元曲三百首 〔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
 赏春
 梨花白雪飘,杏艳紫霞消。柳丝舞困小蛮腰[42],显得东风恶[43]。野桥,路迢,一弄儿[44]春光闹。夜来微雨洒芳郊,绿遍江南草。蹇驴[45]山翁[46],轻衫乌帽。醉模糊归去好,杖藜[47]头酒挑。花梢上月高,任拍手儿童笑。
 【注解】
 [42] 小蛮:唐代白居易的家妓,善于舞蹈。白居易有诗云:“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事见孟《本事诗》)。后以小蛮腰形容柔嫩柳枝的摆动。
 [43] 东风恶:陆游《钗头凤》词:“东风恶,欢情薄”。这里指东风轻佻。
 [44] 一弄儿:到处是、处处是。
 [45] 蹇驴:跛足的驴。
 [46] 山翁:作者自谓。
 [47] 杖藜:藜杖,泛指手杖。
 
元曲三百首 〔阳春曲〕
 春景
 几枝红雪[48]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49]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一帘红雨[50]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洛阳花酒一时别。春去也,闲煞旧蜂蝶。
 【注解】
 [48] 红雪:形容初春盛开杏花的繁茂。
 [49] 觉来:醒来。
 [50] 红雨:比喻飘落的桃花。此出自唐李贺《将进酒》:“桃花乱落如红雨”。
 花虽残了,蜂儿却把它酿成了蜜,雨虽来了,燕子却借它调好了筑窝的泥。绿荫窗下,浓睡的我醒来已经很晚了。是谁把我叫起,是那窗外早晨鸣叫的黄莺。
 像一帘红雨飘下,那是凋谢了的桃花,十里长的柳阴,树影儿歪斜。一时间来洛阳赏花饮酒的人纷纷都告别了。春天归去了,闲坏了旧日里忙于采花的蜂蝶。
 
元曲三百首 伯颜
 伯颜(1236~1294年),姓巴邻氏,蒙古族人。元世宗时拜中书左丞邪,后迁同知枢密院事,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任大元帅,领兵攻宋。宋亡后,进金紫光禄大夫,加食邑六千户。追封淮安王,谥宗武。
 〔中吕·喜春来〕[1]
 金鱼玉带罗阑扣[2],皂盖朱幡列五侯[3],
 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4]。
 得意秋,分破帝王忧[5]。
 【注解】
 [1] 喜春来:又名《阳春曲》。此曲一作姚燧作。
 [2] 金鱼:金符,刻为鲤鱼形,故称。玉带:用玉装饰的腰带。罗阑(lán):即紫罗阑,用紫色丝罗制成的官服。唐制,三品以上可穿紫色官服,佩饰金鱼符和玉带。这里指高级官员的服饰。
 [3] 皂盖:黑色的车盖。朱幡,红色的旗帜。都是古代高级官员出行时的仪仗。五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后泛称权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