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室(作者:少寒)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少寒
 数快点便能早点看到了!
 数到三十五的时候,突然响起一个声音打断了昭昭。
 “今日来晚了。”那人道。
 昭昭要继续数数,没回头,只是那声音很熟悉。
 背后的声音还在继续,不止一个人在说话。
 “不晚不晚,秀才公还未找到未婚妻吗?”
 “尚未。”
 “如今图样够了,赚得很多,秀才公便多拿点吧。您是吃了大亏了。”
 “我名见深,唤我见深便好。我要麻烦你找人,算不得吃亏,多谢帮忙了。”
 “哪有哪有,算不得什么,秀、见深就是太客气了,我问过了,近来就没听说有什么宋姑娘,等我回去再找人问问看。”
 越听越熟悉了,记忆中仿佛也有这道声音。
 “昭昭。”
 “一、二、三……”
 “会数到十了吗?”
 “好了,不念了,我早知你学也学不会的,吃糖去吧。”
 ……
 那声音与记忆中的声音慢慢重合在一起。
 昭昭不由越数越慢,一走神,突然忘了自己数到了多少。
 她只记得自己快数完了,可究竟是多少呢?
 瞪大眼睛望向茶馆二楼,四处寻找朱色的身影。
 一个个人影从眼前掠过,化作灰蒙蒙的雾,蒙上了眼眶。
 ——没有大人,哪都没有。
 都怪她没有诚实数到一百。
 不算数了。
 只得从头来过的昭昭快被气哭了,她转头恶狠狠瞪向那个打扰她的男人。
 一道迟疑的声音响起。
 “……昭昭?”
 下一句尤为惊喜。
 “昭昭!”
 昭昭被叫懵了,因着又气又委屈,眼窝藏了深深的泪水。
 待要仔细看清面前的人,眼睛一睁大,那泪水便藏不住滚落。
 “朱、秀、才?”
 
外室(作者:少寒) 第62节
 昭昭也犹豫反应了过来。
 而这泪眼朦胧,声音断断续续的样子,在刚及弱冠的青年看来,便是喜极而泣。
 之前定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当初在他得知昭昭被人带走时,已经迟了。没有人脉,费劲周折才打听到小姑娘的去向,一路走走停停,一边打听一边来到了上京。
 待见了昭昭的面,反而不知道说什么好。
 问如今可好,想来是不好的。
 观昭昭的样子,吃穿用度是极好的,只是这些东西上京很多权贵都不差这个。
 很多东西能给,有的东西不能给。
 昭昭心思摇摆不定,乍然看到一个有些熟悉的人,还是个对她好的人,她有很多话要说,也有很多事想问。
 她飞快看了一眼朱见深,扭头朝着茶楼望去。
 没有,什么都没有。
 失望至极的昭昭什么都不想搭理,转过身专心致志对着茶楼的方向。
 小贩好奇极了,本着对朱秀才的敬重,也没探听什么,主动朝后让了让专心做面人。
 朱见深往前走了两步,与昭昭并肩,他顺着昭昭的视线往茶楼看去。
 “昭昭在看什么?”
 昭昭没说话。
 “昭昭在数数吗?”朱见深细心观察到小姑娘用胳膊夹着手炉,一下一下掰着手指,这是她惯常数数的小动作。
 昭昭依旧没说话。
 她没空说话,一说话就要打岔数乱了。
 只是现在时不时冒出的问题,总在打断她的思路,一不小心要数乱了。
 “昭昭,若你过得不好……”
 “四十二。”昭昭突然转头,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幽幽盯着对方。
 朱见深被看得心头一跳。
 “四十二?”他疑惑反问。
 “对。我数到了四十二。先记下来,我要数到一百的。”
 “大人教我从十数到一百,还有更多更多,慢慢数我能数很多。”
 “我不笨,不是只能数到十。”
 朱见深听了,有种莫名被针对的微妙感。
 他不认为昭昭会有这个意思,印象中,小姑娘很傻很天真,如今小姑娘的眸中仍旧一番澄澈,想必是脱离了那个家,多了些光彩和灵动。
 “我现在不叫昭昭了,我叫淼淼。”
 深入学习一些基本常识的昭昭,对淼淼这个名字已经很能接受了。
 “不对,还是叫我昭昭吧。”
 那个小字只能归大人喊,昭昭又没有正经亲人取的名字,只能勉为其难叫昭昭了。
 朱见深:那一丝微妙的敌意好像不是错觉?
 第50章 . 心机有人想娶她
 茶楼二楼。
 堂内通风, 窗户大开。临窗一间茶室内,无人喝茶,两人临窗而立。
 朱衣青年置身竹帘之后, 留着美髯的中年人扶着窗柩, 定定望向面人摊前的小姑娘。
 指尖颤动, 嘴唇微翕,眼中含着激动。
 这就是他的宝珠, 丢了十六年的宝珠。
 前些日子他派人在邹县秘查, 查到了很多东西。
 包括那些族人当初为了得到好处,如何欺瞒真相。
 如今母亲早便去了, 那些族人知道没了靠山,把事情和盘托出。
 只是他们知道的也有限,知道宝珠定是留在了邹县附近, 具体在什么地方, 哪户人家养的便不知了。
 原本宋季青也没那么快能查到,前两日父亲回来,说是看到了一个人,像是他家的宝珠。
 顺着这条线往下查, 于是很快查到了真相。
 宋季青知道他能那么快查到, 只有一个原因。
 晋王不在乎他查。
 对于他派去的那些人,那些线索完全没有掩去。
 “晋王想要什么?整个季家?”
 宋季青转头问道。
 箫容景嗤笑一声,语气微嘲:“我要季家做什么?”
 “本王想要的自然会自己夺。”
 宋季青语气微凉, “那晋王想要宝珠?”
 “我听闻在乡下, 宝珠和一青年相处极好, 便是那位?”
 说着意有所指,折扇指向楼下。
 此时,红色披风的小姑娘正和一位青衣青年站在一处, 交谈些什么听不清楚,姿态并不冷淡。
 箫容景眉峰微拧,见小姑娘时不时转头朝这看,眼中的戾气散了些。
 数数也不专心,该罚。
 脚步未曾动一下仍旧站在竹帘后,对宋季青道:
 “淼淼未曾认你,也未必肯认宝珠这个名字,世子想太多了。”
 “把人弄丢了十多年,如今刚找到就想指手画脚安排一个合自己心意的女婿。”
 “还不如自己嫁过去。”
 这话说的委实不客气,毫不留情。
 宋季青自知在女儿这件事上理亏,只道:“只要晋王不挑拨离间,这是镇国公的家事,便不劳费心了。”
 箫容景饶有兴致问:“淼淼是很傻,稍微一哄就哄着了,世子莫不是想编个好听的缘由将人哄了听话?”
 宋季青压着怒气,“我不会如此。只是事情过于复杂,只会挑拣一部分告诉宝珠。”
 “那世子也不必担心本王乱讲,本王只说实话,没那么大兴趣挑拨。”
 箫容景微微一笑。
 “本王可不会哄人,查到有淼淼的旧相识,思量再三还是让人见面了。”
 宋季青非但没为箫容景的大度松了一口起,眉间愈发纠结。
 大度?
 无论说谁大度,都不可能是这个晋王。
 宋季青突然想到什么,心头微颤,如此心机用在他的宝珠身上……
 他冷冷道:“不论你想怎么做,不准伤害宝珠,晋王也不想在这个关头多个敌人吧。”
 “世子多虑了。”箫容景淡淡道。
 此时的见面就是一个试探,对小姑娘后续如何安排。
 宋季青尚未表达出态度,只见箫容景已经露出獠牙。
 他要这个小姑娘,完完整整,从外到里,包括那一颗心,不准任何男人进入。
 他可以让小姑娘和有关系的朱见深见面,为得就是彻底挖掉这个阴影。
 若是成功还好,若是失败……
 可如今有朱见深,以后若再与旁人亲近呢?
 如此多疑而冷酷。
 宋季青知道此事不容现在计较,当下之急还是宝珠的归处。
 “我要将宝珠接回来。”
 “接回去?接回去在外面随便安排一个宅子庄子住着?”
 “总比跟在晋王身边好。”
 “本王好歹和淼淼朝夕相处,你就知晓她愿意离开去陌生的地方?”
 两人都知道,此时不是小姑娘认祖归宗的时候。
 皇帝又病了,所剩时日无多,最多半年功夫。
 病后的皇帝愈发多疑,整日怀疑有人要夺他身下龙椅,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担心像大皇子齐王一派一样,死的死,流放的流放。
 如今什么都不做最好。
 宋季青:“如今宝珠和晋王呆在一块恐怕也不见得安全。”
 “宝珠不会做妾。”
 后头一句箫容景没有反驳,他似乎看到了什么有趣的,目光微微出神。
 对面屋檐下,小姑娘跳起来,傻乎乎挥手。
 满身的愉悦藏也藏不住。
 
外室(作者:少寒) 第63节
 男人自竹帘后走出,凭窗远望。
 小姑娘花的时间比他预料的要少。
 心底却没有太多欢喜,小姑娘中间停顿了两次,浪费不少时间,想来是被那人扰乱心神了。
 .
 这边,朱见深方才感受到昭昭的微妙敌意。
 任他自小聪慧过人,年少英才,一路得小三元中秀才,也想不通其中的关窍。
 他冲昭昭微微一笑,白皙俊秀的五官十分温和,“昭昭,等过了会试,我想办法带你离开可好?”
 朱见深是个标准的读书人,自小身子不大好,面色带了一些羸弱的苍白。
 微笑起来如春风般柔和,有种平和安宁的气息。
 他原无意参加此次恩科,想避开皇权交替风雨交加之际,待稳定了再来。
 只是要带走小姑娘,需要更多的筹码。
 若是旁人这样说,昭昭早就生气了。
 她现在不大生气,但也不是很高兴。
 严肃绷着脸对这个朋友解释:“我不走,我有大人,不要离开。”
 她觉得朱秀才可以算得上一个“好朋友”,如今这人让她走,昭昭心底默默把“好”字去了,称之为朋友。
 朱见深心底苦笑,知道小姑娘傻,很难说动,便不再提这个话题。
 昭昭却是没耐心了。
 她用力“嘘”了一声,“不要说话不要动。”
 朱见深顺着她:“好,不动。”
 昭昭满意点点头,“我要数数,刚刚数到四十二,要数到一百,千万不能打断我。”
 说清楚事情的严重性,昭昭扭过头专心盯着茶楼二楼的红木窗。
 可能下一秒,里头就会钻出一个人。
 朱见深不由也看向那窗户,难道昭昭是在等什么人?
 小姑娘可能不是独自出来的,而是有人带了出来,那个人便在那个茶楼。
 这个猜测让朱见深心头一紧。
 八十二、八十三……九十九……
 昭昭越数越激动,踮着脚伸长脖子往外看。
 “一百!”
 数到最后一个,彻底跳了起来,向那茶楼挥手。
 天地间,雪花如瀑,地上檐角披上了一层雪白。
 唯那一抹朱红,昳丽逶迤,成了唯一的亮色。
 是大人!
 大人来了!
 大人最最讲信用了!
 眼泪珠子般滚落,浸湿了檐下的干燥。
 朱见深也看到了那人,他看不清容貌,隐约只觉气势逼人。
 一上一下,天然的压制。
 一旁的小姑娘似乎也并非他想的那般,翘首以待。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凛冽寒风倒灌入鼻腔肺腑,引起一阵咳嗽。
 “你怎么了?”
 小心翼翼的担忧声响起。
 朱见深用帕子捂住唇,轻轻吐气缓解,止了咳意对昭昭笑道:“无事。”
 他从袖中掏出一块新帕,正想给小姑娘擦,思及到什么,默默递了过去,微微侧身,拉开了两人的距离。
 昭昭没接,她也从袖子里掏呀掏,掏出一方皱巴巴的帕子。
 “我有,自己擦。”
 一边认认真真擦脸,一边问:“你怎么到这来了呀?我跟大人来的。”
 我是跟着你们来的。
 这句话,朱见深没说。
 他只是笑了笑,“阴差阳错就过来了。”
 说完想到小姑娘可能不懂,正要解释,小姑娘已经似乎了然点了点头。
 “昭昭以后想过什么样的日子?”朱见深含蓄问。
 他自小和昭昭在一个村子长大,他是遗腹子,母亲千辛万苦拉扯他长大。
 旁人一岁走路,两岁学语,三岁玩泥巴,而他一岁开始,母亲就给她读书,两岁开始认字,三岁开始写字。
 后来日复一日,便都在读书写字中渡过。
 母亲曾是小官家庶女,因为一些龌龊嫁入普通农户,一心让他出人头地。
 他那时候不懂,一心想出去玩,后来有一天偷偷溜出去,见到了一个玉雪可爱的小姑娘。
 那便是昭昭。
 这个小姑娘眼神明亮,比村里任何小孩都要聪明机灵。
 小小的朱见深不在意这个,他只是特别羡慕这个小姑娘。
 怎么会有这么开心的人呢?
 每次见到她,都乐呵呵的没有任何烦恼的样子。
 后来他知道,小姑娘在家里过得并不好,必须做很多事,玩耍的时间其实很少。
 羡慕之情不由化作了一丝同病相怜之感。
 就这样,他读书之余,一有时间便关注那个小姑娘。
 知道小姑娘过得比他还不好,那点感觉又变了,有一点可怜,又有点为自己庆幸。
 时间久了,这份关注便成了习惯。
 他知道小姑娘傻了,知道小姑娘过得越发不好,他什么都做不了,也不能做。
 母亲不会同意他关注一个小姑娘,任何能让他分神的东西,第二天便都从家里消失。
 越是长大,越是知道母亲不易,纵然知道母亲做的有些不对,只将那一点憋闷投入到书海里,愈发刻苦。
 后来一路顺利中秀才后,母亲常年体弱,没多久去了,临去前道:
 “能当我儿媳的,必须是个正常人。”
 隐蔽的心思骤然被戳破。
 后来,朱见深安心在村里闭门读书,守孝三年。
 三年的时光中,少年不平稳的心态变得慢慢从容起来,他开始做了先生,教村里一些学生。
 他见过小姑娘,次数不多,每次见过,心底便浅浅地疼。
 如今三年期满。
 他想娶昭昭。
 昭昭是正常的,她只是比寻常人来得不聪明。
 第51章 . 交锋胜
 “昭昭以后想过什么样的日子?”
 这句话把昭昭给困住了。
 她隐约察觉自己心底的一点烦闷便与这个问题有关。
 “我想和大人在一起。”昭昭认真道。
 剩下的, 她便说不清楚了。
 果真还是个孩子。
 朱见深笑了笑,“昭昭可以成婚,像村里拜堂那样的, 然后生两个孩子, 一家人便一直在一块。”
 他说不出什么直白的小妾外室之类的词汇, 自小便不会说些伤人之语,有什么便闷在心底。
 昭昭没听懂男人小心隐藏的意思——
 外室连个名分都没有, 又怎么会有平静的日子呢?
 这么小心, 就是怕伤了这小姑娘。
 昭昭顺着对方的意思想了想。
 若是她和大人成婚,像村里那样穿着红衣服拜堂, 然后就是正正经经的夫妻了。
 婚后再生两个孩子,生一个女孩,再生一个男孩, 一个像她, 一个像大人,那是最好的。
 一家人可以一直在一块。
 这样的生活,昭昭想着眼中便露出了向往。
 可是一想到她不是大人的妻子,大人要娶王妃, 不由失落垂下眼。
 这些细微的神情都被朱见深收入眼中。
 
外室(作者:少寒) 第64节
 他以为昭昭明白了, 一时间心中生出喜悦,因着有所顾忌,仍站在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 唇角微弯。
 “昭昭, 等成婚那日, 我给你插上新簪。”
 当初小姑娘及笄时,他囊中羞涩,上好的簪子买不起, 干脆用木头亲自雕了一枚。
 后来想想,过于简单了。
 昭昭一边时不时看看茶楼,望望大人,一边分心和这个朋友说话。
 她和大人若成婚,为何要他给我簪子呀。
 昭昭没想明白。
 对于她不太感兴趣的人或事,昭昭很少刨根究底。
 只是她突然想到了朱秀才送给她的木簪。
 那枚木簪连同其它几样都被宝贝藏在柜子里。
 那枚木簪雕的是一朵朵迎春花,簇成一团,可爱极了。
 昭昭很喜欢,很少有人送她礼物的。
 她现在收到过很多礼物,都是来自大人,但当初那些东西,依旧很珍惜。
 抬眼看了看朱见深,又默默垂下眼。
 昭昭小声问:“你下次还来这儿吗?”
 巨大的惊喜砸了下来,朱见深苍白的面庞上浮现一丝血色。
 低咳两声,“来的,我每天这个时候都来。”
 昭昭说:“我之前也来了好几次,不过没那么晚来过。”
 以前是错过了,好在这次没有。
 朱见深眸光微亮,避免给昭昭带来麻烦,只能随意看向远处一点。
 “那我有时间过来找你。”
 昭昭说着叹了口气,还是把那簪子还给朱秀才吧。
 有点舍不得。
 可是如今她知道不能随便收外面男人的东西。
 嬷嬷说规矩说是外男,说了一大堆,这个不能,那个不能。
 大人说是外面的男人,只说了简单的一句话。
 不收东西,少说话。
 这就是她喜欢大人的原因。
 大人说的又仔细又简单!
 朱见深点点头,“若是不方便不来也成,昭昭小心,我会尽快想办法。”
 再过一旬便是恩科,就快了。
 .
 这儿昭昭和朱见深在说话,不远处茶楼里,宋季青和箫容景也在交谈。
 与方才不同,如今宋世子面带微笑,心情好上几分,箫容景眸色冷凝,唇角漠然绷起。
 若昭昭和朱见深在一块说话还好,此时两人隔了一定距离,若在不知情人眼中,定是没多少干系。
 只是不论是箫容景还是宋季青,都知道底细。
 如此这般,只能说那两人之间并不磊落。
 最起码,朱见深是有心的。
 宋季青不在乎有多少人喜欢昭昭,作为一个父亲,再多人知道昭昭的好,喜欢她都是正常的,他只要在其中选择最好的那个。
 箫容景指尖微微收紧,掌下的红木窗柩悄然无声碎成了粉末,悄无声息飘入风雪之中。
 “淼淼的事本王自有安排,桐乡那个宋家你先别动。”
 “如此,世子留下喝茶吧。”
 话落,箫容景转身离去,留下宋季愕然呆在原地。
 这次会面与其说商量,不如说是告知和示威。
 宋季青冷冷一笑。
 .
 楼下,突然见不着大人的昭昭惊惶抬头。
 方才大人还呆在那,只是一个错眼便不见了。
 她将每扇窗都细细看了一遍。
 哪都没有。
 就在失落之际,眼前突然一亮。
 一道朱红色身影自茶楼一楼大堂走出,隐没入风雪中。
 一共十多步的距离,雪太大,迷了眼,只觉那身影隐隐绰绰。
 昭昭提着裙子迫不及待跑了出去。
 “昭昭!”
 朱见深惊诧喊她。
 “淼淼!”
 箫容景步伐加快。
 下一瞬,小姑娘跌入一个怀抱。
 这个怀抱并不温暖,在寒风冬雪中走过,外衣浸着满满的凉意。
 昭昭却满足极了,小脑袋在大人怀里蹭了蹭。
 箫容景轻轻推开她,“别闹。”
 他握住小姑娘的手,掌心如同握着一块冰一样,凉凉的。
 “手炉呢?”男人眉心微蹙。
 昭昭心虚朝后看了看,又去蹭了蹭大人的衣裳,“跑太急掉了。”
 她狡猾将“扔”改成了“掉”,要是拿着手炉,跑不快,也不能抱大人了!
 只是还没蹭上男人的衣裳,箫容景揽住小姑娘的腰不让她乱动,又道了一声,“别闹。”
 这次昭昭老实了一点,跟着大人慢慢走到房檐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