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清穿]东宫女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张佳音
“自然。”大阿哥利索地点头,“教戴先生替您选一支合适您用的。”
太子和大阿哥对视,随后笑道:“姑姑慢慢选,正好我和大哥说说话。”
容歆自来之前便知道太子定然是有话与大阿哥说的,是以极爽快地应下,请戴先生带她去看手铳。
而庄子的火器存放处就修在炮场边缘,全是用石头垒成,外表平平无奇,若是不说明它的身份,恐怕还以为是什么普通库房而已。
大阿哥等他们走向库房,便对太子道:“姑姑知道你算计她吗?”
太子蹙眉,“大哥此话怎讲?我何曾算计过姑姑?我也无需如此。”
“呵——”大阿哥讽刺道,“那你独自前来便是,何必带着姑姑一道过来,难道只为带姑姑与我叙旧不成?”
“大哥想多了。”
一阵风吹过来,卷起些灰尘,灰尘中又夹杂着些许硫磺的味道。
太子举起折扇挡在鼻前,待风过之后,才道:“当初大哥在战场上乃是与布日古德厮杀险些丧命,我并未教人告知姑姑,否则她面对大哥若是生出几分自责,不是更符合大哥的猜测?”
“如此……我勉强相信你没有那个念头。”大阿哥也没当太子是正经的可人,直接寻了一块儿石头,不拘小节地坐于其上,直白地问,“但我不相信你无事登门,直说吧。”
太子未随他一般坐下,一袭锦衣华服立于这狼藉之中依旧端方。
“我是为大哥卖官之事而来。”
大阿哥满脸无所谓道:“怎么?又想教育我皇子何所为何所不为?”
“并非如此,我只是觉得,明明有更合适的赚钱途径,实在不必冒那般危险行事。”
这与大阿哥先前所想相差甚远,微微坐正身体,问道:“你这是何意?”
“大哥可还记得前些日子江浙踹匠暴动之事?”
“那些暴民根本不成气候,只要官府出面镇压,便会溃散。”
太子却不甚赞同道:“踹匠受布店、包头盘剥,为求酬劳提升才铤而走险,虽说其后行为确实触犯律例,但布店、包头的苛待亦是事实。”
“你到底想说什么?这与你所说的赚钱途径有何相关?”
“大哥莫急,容我慢慢道来。”太子缓步走到他对面,“这事件背后,必定有人对盘剥之人包庇,那么便免不了背地里孝敬,且也绝不会仅此一个错处,只要从中找到衙门中人受贿违法的证据,便可治罪收没家产。”
太子见大阿哥若有所思,语气越发带着几分蛊惑道:“大哥,历来抄家便是肥差,这踹匠一事虽小,但你若是处理得当,日后再有此类事发生,皇阿玛岂不是率先便想到你?皇阿玛默许你研造火器,定然不会在意你从这里得些好处。”
大阿哥府里如今的开销皆靠福晋的嫁妆和私房,他是真缺钱,因此太子所说,他也是真的心动了。
但大阿哥也不是傻得,“这般得罪人的差事,太子倒是好算计。”
“大哥只说可行与否?大哥倘若自请平乱,到时我是第一个支持。”
大阿哥不置可否。
而库房内,容歆随意地靠在门旁的石墙上,食指套在扳机内,把玩着手铳。
戴梓站在他一丈远,问道:“容女官,不出去吗?”
“太子和大阿哥兄弟之间说话,我自是要多给他们些时间。”
第145章
太子微服私访发现粥棚以清水粥糊弄流民, 皇上得知之后,震怒,命人严查此事, 定要给流民一个交代。
而太子趁势向康熙请示流民的处置。
“回禀皇阿玛, 儿臣当日见城南郊外的流民百余人, 皆为无乡可归的老弱妇孺,已停留数月。另行打听之后, 得知城东、城西的粥棚亦是如此,合计有七百余人, 需得早些安排,一可撤掉粥棚, 二可使百姓免除流离失所之忧,三……”
太子有理有据道:“皇阿玛召见科尔沁亲王,如若进京城之时见到这些面黄肌瘦的流民, 恐对大清的颜面有碍。”
乌兰布通之战后, 噶尔丹率残兵逃回蒙古, 虽说路上遇瘟疫病死不少兵将,但噶尔丹本人安全无虞地回到了准噶尔。
而噶尔丹一日不死, 准噶尔便不会死了侵犯之心,大清与准噶尔的战争便不算彻底平息。
因此康熙决定召科尔沁亲王沙津入京, 亲授机宜, 计在谋噶尔丹性命。
太子此言一出, 众大臣皆深以为然,纷纷响应,认为太子所言在理。
康熙亦颔首, 圣口御言, 由太子亲自解决流民安置问题。
太子应诺。
稍后, 大阿哥又向康熙陈明,戴梓已在他庄上仿制出乌兰布通之战时准噶尔军所用的大炮,并且将制造方法献出。
康熙只是微微颔首,并未表示出太多情绪,但却收下了大阿哥所献的配方,命兵仗局制造。
然而研造兵器本是兵仗局的职责,虽说戴梓从前也算是兵仗局的官员,但他曾经风头太盛,惹了不少人的眼,并没有多少人希望他重归。
只是碍于大阿哥的身份,兵仗局不敢说什么罢了,心中却是多少有些不满。
而堂下大臣们这些暗潮汹涌并未搁在明面上,熙看向着诸打大臣,问道:“可还有事启奏?”
大阿哥不甘心地瞥了太子一眼,移步至堂中,奏道:“儿臣有事启奏。”
“准奏。”
“回禀皇阿玛,儿臣闻得江浙踹匠暴动之事,深以为,如若不查明事实,加以镇压,恐不能服众,因此,儿臣情愿,亲自前往江浙地区料理此事。”到底没有受住太子的诱惑……
其实就像大阿哥先前说的,江浙踹匠暴乱,只能称作是乌合之众,对朝廷来说随意便可镇压,根本用不着大阿哥亲自前往。
但大阿哥如此请愿,在众大臣看来,必定是有所图。
拥护大阿哥的官员一部分当即便表示支持,另一部分支持之余,则是担忧大阿哥的安危,毕竟那些踹匠皆未青壮年男子,惯来做得是力气活,难保不会伤及大阿哥。
而太子一方的大臣见大阿哥先是敬献大炮配方,如今又连这微末小功亦要揽,私下里眼神交汇,便有人出列反对。
“皇上容禀,踹匠暴动的折子递至京城已有数日,想必已快要平息,实在不必教大阿哥跋涉前往。”
“李大人所言极是。”
“臣附议。”
所谓对立,自然是无论对方说什么,另一方皆要反对。
因此,大阿哥这一方官员见他们如此反对,便是先前不甚赞同的官员,亦是强烈表示支持大阿哥。
一时间堂下此一言彼一语,顿时便喧闹杂乱不已。
大阿哥听着身后的声音,心中始终未有波动,皆因太子还未说话。
这时,康熙转向立于他下首的太子,问道:“太子以为如何?”
太子微微侧身,正对着康熙,恭敬道:“回皇阿玛,儿臣以为大哥此举乃是善事,理应支持,至于安全问题,多派些侍卫保护,另教当地官员听令于大哥,有地方差役护卫,想必无碍。”
除了大阿哥,谁都没想到太子会支持大阿哥,一时间争论之声皆无。
他们不知道为何一直不对盘的太子为何如此,但太子历来的表现便深得众大臣认可,是以先前还表示反对的官员,便又改口支持,毫无言行反复、自相矛盾的羞耻心。
康熙坐在龙椅上,微微眯了眯眼睛,眼神意味不明的落在众人身上,良久,下口谕道:“朕谕令大阿哥胤褆为钦差大臣前往平息踹匠动乱,可便宜行事,择日出发。”
大阿哥立即领旨,义正言辞道:“儿臣定不辱使命。”
随后,大阿哥表示明日便带人出发,康熙允了,之后再无人启奏,众臣朝君毕而退。
太子和大阿哥退离大殿,皆未看对方,向各自的方向走去。
入秋之后天渐凉,容歆便只午时左右带皇长孙去御花园小转一会儿,个把时辰便归。
今日钮祜禄贵妃邀请,她和皇长孙去长春宫坐了坐,皇长孙和十五阿哥胤禨玩儿的开心,不愿离开,因此他们回去的便比平常稍晚了些。
不过容歆有派人回去禀报太子妃,是以太子妃并未着急。
而容歆抱着皇长孙一进门,太子的贴身太监小常子便迎上来,恭敬道:“女官,太子殿下请您去书房一趟。”
容歆闻言,便将皇长孙放下,由等在毓庆宫门口的奶嬷嬷领着皇长孙回去。
皇长孙知道她有事也不歪缠,只挥着小手道:“嬷嬷,来。”
容歆笑眯了眼,点头道:“您且先去寻太子妃,回头我便过去。”
皇长孙这才踱着步子离开,别看他腿短,但是小步伐一迈,上半身小幅度晃动,再有奶嬷嬷等人跟在身后,人不大气势却很足。
容歆越看越好笑,随即意识到他这模样像极了康熙,顿时便觉得有几分扫兴,收起了笑容。
未免太子久等,容歆立即往书房去,听说里面有人,她便在旁边二书房稍等了会儿,等太子那儿的人离开,方才出来,正瞧见离开人的背影。
太子已得知她回来,见她进来,笑容温和道:“姑姑,您坐。”
容歆落座,随口问道:“方才瞧见那位大人的背影,很是熟悉,可是赫舍里家的博敦少爷?”
“姑姑好眼力,正是他。”太子解释道,“索额图如今在家中荣养,皇阿玛和我却皆不能眼看着赫舍里家没落,是以,一直有心对赫舍里家施恩,博敦刚升至一等侍卫,皇阿玛命他跟在我左右,日后会常出现在毓庆宫。”
先前在朝中分庭抗礼的索相和明相,索额图教太子请退,明珠则是不再受康熙重用,而纳兰性德战场为救大阿哥而死,多少挽回了些纳兰家在康熙心中的好感。
两人离开权力中心,自然会有新的人顶上,康熙不止有心提拔赫舍里家的其他人,亦有心提拔纳兰家的人。
只可惜纳兰明珠的二子纳兰揆叙文采飞扬,武艺亦不俗,不比其兄逊色几分,然而赫舍里家却不得惊才绝艳的后辈。
但赫舍里家再无人可用,康熙也不能教太子孤立无援,因此二十九年乌兰布通之战时,便命太子妃的祖父石华善和父亲石文炳随军参战,事后康熙论功行赏,大力提拔了两人。
而两父子因是太子妃娘家,天然便是太子一系,铁板钉钉一条船上的人,如今亦成了太子极有力的支持者。
今年,噶布喇这一房的第三代继承人——赫舍里·博敦,才稍稍露头。
这些年索额图当着赫舍里氏的家,大房无能,所以他将大房显得越发的无用也怪不得索额图,但赫舍里·博敦道太子身边,总算也不至于教大房彻底没落了。
“我记得早年,皇上还说要他给承祜阿哥做伴读。”
可惜承祜小小年纪便去了,这事便再未提起,没想到兜兜转转,他又到了太子身边……
容歆想到此,颇为感慨。
太子对那个未长成的同胞兄长所有的印象皆来自于旁人口中,幼时还想过要是哥哥还在便能护着他陪着他,渐渐长大便念得少了,如今又听姑姑提起,便忍不住感叹道:“兄长若是还在,我所面对的一切便是兄长该面对的,往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清穿]东宫女官 第132节
“但有同胞兄弟相扶持,总是容易些。”容歆说完,摇摇头,“我也常念叨娘娘还在会如何,但皆是不可能的,已经发生的事情无论如何也不可更改。但换句话说,如若承祜阿哥还在,您和太子妃不定还有没有这缘分,凡事不能一概论之。”
太子笑容舒朗地点头。
容歆便又说回赫舍里·博敦:“听说赫舍里少爷是个稳重的?”
“是。”太子回复道,“短暂接触过,我这位表哥十分知足常乐,做事也认真,听您说皇阿玛曾想教他给兄长做伴读,胤礽便想等弘昭进学之后,教他儿子给弘昭做伴读。”
“也好。”容歆对此并无任何疑虑。
“我找姑姑来是有旁的事。”太子回归正题道,“大哥明日便要为踹匠暴动一事启程去江浙,这一来,我是想请您在此期间常去大哥府邸看看大嫂,以教大哥无后顾之忧。”
大福晋怀孕,大阿哥因太子出京,容歆先前又答应过大阿哥,因而答应地极爽快。
“这二……”太子张口后又停下。
容歆见他如此,十分稀奇道:“您与我有何不可说的?竟吞吐起来?”
太子面上显出几分羞窘来,“我对姑姑自是无甚不可说,只今日这请求,实在有些不知如何启齿。”
容歆瞧着他的神色应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于是再开口语气依旧轻松道:“我是绝不会笑话您的,您大可直言。”
“姑姑……”左右也是要说口的,太子一咬牙,干脆道,“我想要些钱,日后手头宽裕便还您。”
第146章
容歆如何也没想过会是这事儿, 险些以为她听错了,但太子的神色又昭示着并非是她的错觉。
一时间,容歆竟是也有些无言。
太子寻常在外, 无论面对多少朝臣, 从未这般紧张尴尬过,见姑姑不出声,忙道:“胤礽知道所求突然,您拿不出也无妨, 不必愧疚……”
容歆回过神来,问:“您要多少钱?”
太子攥了攥扇柄,回道:“暂且想要备下一万两,姑姑若能借我五千两,剩下的我……”
“一万两,可以。”
“什么……”太子原想说剩下的五千两他自己想办法, 就听到姑姑的话,再一次确认道, “您是说……”
容歆点头,“回头我便去整理,我的私房加上娘娘两个嫁妆庄子这些年的盈息, 一万两我都给您筹齐。”
其实近几年各种天灾, 庄子上没多少盈息, 但太子不看账簿是不会知道的。
而容歆这些年几乎没有花销, 再加上齐嬷嬷先前给她留下的钱财, 一万两几乎是她所有能动用的银钱了。
“倘若不够用, 还有不少主子们赏的物件儿, 那才是值钱的东西, 能卖的都卖了, 也能换不少钱,您的钱莫要动,万一有个急用,省得捉襟见肘。”
太子闻言,感动又自责道:“姑姑,是胤礽没用,竟还需得您拿体己出来。”
“您如何会没用?您是太子,若想要钱,有的是人送过来,只是您不愿要罢了。”容歆眼神极柔和,“您定是要做正经事,我理当全力支持。”
“谢过姑姑。”太子此时也不再像张口前那般窘迫,平和道,“胤礽先前归拢了私产,实在是能拿出的现银不多,所以才请姑姑暂助我一时,待日后我宽裕便还予姑姑。”
容歆则是十分大方道:“您何必与我见外?不必还。”
“当然要还,否则胤礽与强盗何异?更何况您还有父母弟弟,以后也可将钱留给侄子们。”
容歆却淡淡道:“他们这些年已经沾了您不少光,天降一笔横财于他们不见得是好事,倘若移了性情,反倒是祸害。”
如果本来容誉容敬兄弟两个是要踏踏实实努力生活的,因她这一笔钱财堕落,不如不给。
可即便她如此说,太子仍然坚持会还钱。
“随您便是。”容歆也不纠缠于此,转而问道,“殿下可愿意告知我,您用这么一大笔钱是要做什么?”
太子抬起扇子,扇骨蹭了蹭鼻子,道:“这是预备等大哥回来,给他的补偿。”
“给大阿哥的?您不是说抄家是肥差吗?”难道不够赚吗?还需要太子补偿?
容歆是真的不懂了……
“咳。”太子难得表现出几分对大阿哥的内疚来,“此次暴动,踹匠人数确实不足为患,恐怕大哥到达时,官府早已镇压完毕。”
“您不是说可借机查出官府背后与商户之间的勾连吗?”
“我是说过,但此番我的目的并非在抓贪官污吏,而是挑起事端,将事情闹大,越大越好。”太子笃定道,“如若地方官员相互推诿,拖延时间,以大哥的性子,必然大怒。”
那太子的目的便达到了。
容歆也算了解大阿哥,但太子如此做……“您可是有何打算?”
“我想借踹匠暴动推动新的商法制定,关于雇佣,关于薪酬,关于再发生类似盘剥或者暴力事件之后如何惩治……越细致越好。”
容歆一听他说律法,下意识便想到“变法”二字,而历来变法便阻碍重重,且主张变法的人多数下场凄惨,忍不住便担忧道:“您可是想清楚了?万一触动太多人的利益,恐怕不好收场。”
太子冷静道:“八旗与江南士族、商户的利益皆有损耗,这是必然的。”
“您既知道,何不再仔细打算?”
“但如若我承诺日后更加重用汉官呢?”太子面色无波,“他们为求家族前程,定然愿意放弃一些小利与我做这个交易,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我这个太子,名声比中原曾经的旧主乃至那朱三太子皆不逊色。”
太子何止是不逊色,如今这朝中,哪怕再偏颇的汉官,恐怕也无法否认太子的能力。
而容歆听得太子此言,顾不上惊讶,当即问道:“您派了人和大阿哥一同去?”
“大哥随行的人皆是皇阿玛点的,只不过经希自告奋勇前往。”
如果是经希,容歆便也不意外了,安和亲王岳乐有长子玛尔珲在朝中撑着,经希这个嫡次子更多时候显得尤为无所事事,但他一直在为太子做事。
安和亲王和玛尔珲恐怕知道,也是默许他如此的。
可容歆更担心的是,“您不怕此举教皇上得知,再以为您结交士族吗?”
几乎不用多想,这绝对是康熙不能忍受的,或者说他现在可以忍受,也早晚有一日不能忍受,那岂不是依旧走了旧路?
容歆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太子眼神平静道:“皇阿玛亦重用汉官,殊途同归。”
“这不一样,您只是储君而已!”
容歆此时的心情,比当时听到大阿哥收受卖官钱支持戴梓研制火器更加无法平静,大阿哥的行为尚且可说是随波逐流,太子此举则完完全全在刺激康熙的神经。
殊途同归……殊途同归……
容歆听着这样的字眼,浑身充满无力。
然而太子看着她,却道:“可是姑姑,伟岸如皇阿玛,亦要受各方压力,我如果永远做一个乖顺的太子,如何完成抱负?”
“我总记着您说过的,无论我做什么,都有皇阿玛顶着。他会原谅胤礽的,不是吗?”
这不一样……容歆心中仍然重复这样的话,越发的疲惫不堪。
“姑姑。”太子起身,走到容歆身前,半蹲下来,微仰头与她对视,“我知道无论如何您皆会向着我,我的目标不仅仅是帝位,而是四海升平、百姓安乐,我已经不能回头。”
容歆嘴唇动了动,良久,才问道:“您还做了什么?”
“晋商。”
“晋商?”容歆苦笑,“那时便已开始了吗?我是不是不够关心您?”
“姑姑从不过问我在外之事,是我未对您坦诚相待。”
容歆摇头,轻声道:“朝中之事,我无法帮您多少,自是不会要求您事事告诉我,我只是担心您……”
“其实没有那么早。”太子解释道,“当年介休范氏确实有意向我投诚,并且表示会支持我,只是我不缺权势,亦不缺钱财,态度便一直较为冷淡,但晋商若是支持我立法,再说服江南士族便更添一分把握。”
民间不会大闹起来,再有朝中太子一系的大臣,康熙又重视太子,这件事估计有八成会成……
容歆想到此,收紧的心渐渐松开些,无奈道:“如此,您是该补偿大阿哥,替您做事,还白跑一趟……”
“官场上多是官官相护,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哥若是真的以查抄贪官污吏养戴梓,恐怕会教人以为‘严酷’,进而得罪不少人,于大哥在朝中的名声也无益。”
太子手搁在容歆膝上,带着些许请求道,“姑姑,贪腐得查,但要徐徐图之,我本就不准备真的教大哥去作此吃力不讨好之事,您可千万要帮胤礽遮掩一二,否则大哥发起怒来,恐怕要掀了我这毓庆宫。”
容歆即便今日这般震惊,也从未怀疑过太子的品性,听得他还是为大阿哥考量过的,便更加确信太子仍旧是那个太子,只是长大了而已。
但太子所求,容歆无法保证:“大阿哥既是不傻,如何会毫无察觉?”
“只是无功而返,大哥不会知道其余事。”太子顿了顿,又道,“便是安和亲王一家,亦不知内情。”
“那您又确定大阿哥会收这钱吗?”
“姑姑的钱大哥定不会收,但我的便宜,大哥是一定要占的。”
容歆:“……”还真是。
也是她傻了,大阿哥但凡能教太子不痛快,绝对不会含糊。
民间百两就能买一处小宅子,损失一万两放在一般人身上,恐怕心口都得疼,太子的钱,大阿哥一定会收,恐怕还会收的极痛快。
容歆叹了一声,站起身,任太子的手滑落。
“姑姑?”太子怕她还是介意,眼中显出紧张来。
容歆起身才发现腿麻了,装作若无其事站在原地,对面前的太子道:“我得去为您筹备银子,还得准备探望大福晋的礼。”
太子面上这才舒缓了些,“谢谢姑姑。”
容歆摇头,“你呐,莫要再吓我,我便也知足了。”
第147章
苏州, 城门口。
1...6869707172...1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