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宠东宫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安碧莲
 加上这次因为二皇子的反叛,导致兰金池宴延期了不少时候,所以赋词就格外长。
 这该是精心准备过的,引经据典,辞藻华丽。
 但阮瑶半点没往心里去,只管略低着头,用碎发遮挡住了脸面,眼睛悄无声息的看向了四周围的宾客。
 明眼人都知道,此番虽然是为了三位一甲进士庆贺,但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真正重点还是在太子和六皇子身上。
 阮瑶也知道这点,但她半点不会觉得委屈。
 恰恰相反,她乐得阮唐得到的关注少一些。
 若是一身白丁,若是能多些关注,多些贤名,自然是好事,这样可以早早的在清流之中留下印象,对今后的官途也有帮助。
 可如今,阮唐作为状元郎,已经是一只脚踏进了官场,板上钉钉的从六品,不日就要入翰林院的。
 哪怕阮瑶以前不懂得为官之道,可是在赵弘身边伺候的这些日子,多少也能参透一些。
 便是要低调些,谨慎些,时刻牢记中庸之道。
 出头的椽子总是先烂。
 哪怕想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那也得先坐稳官位,不然还未等施展抱负就要为了种种纷争耗尽精神。
 阮瑶安心了自家哥哥,但很快又想到了赵弘。
 即使她知道大殿下已有安排,可到底是关心则乱,总是不自觉地把视线放到赵弘身上。
 结果这一看,她就瞧出了异样。
 因为自家殿下看上去坐姿端正,神色矜持,但确是若有若无的挡住了自己。
 阮瑶眨眨眼睛,随后就记起了之前曾有人想要把她安排到皇帝面前去,让她走上周美人的老路。
 只是这件事情过去时间久了,阮瑶自己都记不清。
 可如今看来,自家殿下倒是一直没有忘记。
 或者说,只要与她有关的事情,他就从来没有疏忽过。
 阮瑶不由得抿起嘴唇,遮掩住了嘴角的笑意,然后就乖巧的低下头,拿着酒壶,当一个没有感情的倒酒机器。
 而此时,赋词也念完了,这时候才邀请三位进士入场。
 走在最前面的自然是状元阮唐。
 一身状元吉服,红艳艳的。
 而这衣服并非是订做,所以难免会有些不合适。
 换个体量不足或者是模样不周正的的穿上了,只怕会自曝其短。
 而阮家大郎虽出身寒门,但身姿挺拔,加上长相端正,穿亮色反倒显得面容清隽,眉眼如画。
 很快就吸引了众朝臣的目光。
 论起家世,阮唐是比不上另外两位的,但是他却丝毫没有露怯的模样,即使现在成了目光焦点,依然步履沉稳。
 毕竟算起来,榜眼和探花可能出身比他好,家底也比他殷实,可是,恐怕没有谁能像他似的,还是书院学子的时候,就要应对着轮番刺杀,每天入睡前都要担心能不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时至今日,阮唐都不清楚,为什么阮家会成为旁人的眼中定肉中刺。
 而太后娘娘恐怕终其一生都会让他探寻到真相。
 可这并不妨碍阮大郎受到了充分的锻炼,完全成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模样。
 这会儿便对着皇帝行礼,礼数周全,毫无疏漏。
 入座后,也是表情温和,将宠辱不惊发挥了个淋漓尽致。
 这让不少大臣都暗暗点头,随后兴起的念头就是,思索着家里有没有适婚的姑娘,看看可不可以和阮唐结亲。
 其实有不少人还曾经笑话过想要榜下捉婿的同僚,但现在瞧着阮唐,他们自己也很难不起心思。
 
独宠东宫 第191节
 状元公,直接入翰林院,起点本就高,若是有自己提携,以后怕是前途不可限量。
 却不知存着结亲心思的可不止朝臣。
 皇帝赵元霁端着酒盏,打量着阮唐,便转头对着董皇后低声道:“贵妃近日可有寻过你?”
 这些日子以来,赵元霁对董皇后有了忌惮,平常也就是场面话,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私下交流了。
 这会儿见赵元霁主动开口,董皇后原本是格外欢喜的。
 没想到这人头一个提起来的便是陈贵妃。
 董皇后的笑僵了僵,但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温声细语:“前阵子喝过茶。”
 赵元霁:“哦?说了些什么?”
 董皇后眼帘低垂。
 还能说什么?
 陈贵妃看上去是个软乎的,其实内里最是刚强不过,以前不言不语,让董皇后错认为这是个好脾气,却没想到,这软刀子才最是伤人。
 如今董皇后式微,江太后明面上出面管事,但实际上还是把大部分事情交给了陈贵妃。
 陈贵妃掌权,每天都会去见董皇后。
 两人见面,无非就是说些宫务罢了。
 可是这言语之间,董皇后不复之前的嚣张,陈贵妃也懒得与她周旋,虽不至于夹枪带棒,但也说不上和睦。
 总归是自己给自己找气受。
 但这些董皇后都不敢说出口,因为她知道,现在在赵元霁的心中,陈贵妃的分量比她重了不少,如今她娘家已经倒下,唯一的指望不过就是六皇子赵泰,哪怕是为了泰儿,她也要用尽心思周旋。
 于是,董皇后脸上重新有了笑,温声道:“不过是些体己话,贵妃多是念着陛下,听闻寻了不少药方,想要给陛下补身。”
 赵元霁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于他而言,在许妃所谓的爱情破灭后,便转到了周美人这样的新鲜颜色,再就是陈贵妃这样的体贴佳人。
 从始至终,都没想过要与董皇后亲近。
 如今维持着面上的和睦,只是因为帝后和谐才能安抚臣民,加上还有老六,总要多看顾些。
 可是赵元霁都没想到,自己这位蠢钝的皇后,竟也能说出这样和顺的话来。
 但赵元霁并没有寻根究底的心思。
 于他看来,他是帝王,自然做什么都是对的。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既如此,只有旁人迁就他,万没有他迁就旁人的。
 于是很快,赵元霁便道:“那贵妃可曾与你说起过容儿的终身大事?”
 董皇后微微一愣,但很快就回过神来:“不曾。”
 其实是提过的。
 陈贵妃不止一次的说过,她希望自己惟一的宝贝女儿能寻得佳婿,若是能嫁去陈家便是亲上加亲,若是能嫁给宿家族人也算是一桩美谈。
 对陈贵妃来说,三公主地位尊贵,性子又被她养的骄纵,恐怕等闲男儿是做不成她的夫婿的。
 而公主本就不用指望婆家显赫,相反,偏就要找些不是高门大户的,这样才能让自家女儿不受委屈,安稳和顺的过一生。
 但董皇后怎么能让她如愿?
 于是,她便笑着对赵元霁问道:“陛下可是有人选了?”
 赵元霁声音淡淡:“若是贵妃还未选定好,朕也能帮着寻一寻。”
 董皇后温声细语:“臣妾也能帮忙。”
 这事儿若是被她接下,她一定会给三公主找一个要多显赫有多显赫的夫婿。
 想要安稳过一辈子?做梦。
 却没想到,赵元霁先道:“无妨,此事便不用皇后费神了。”
 说完,他便看向了阮唐。
 董皇后心里“咯噔”一下。
 莫非,他相中了这位状元公?
 董皇后与陈贵妃不对付,加上心里早就想要在亲事上给三公主使绊子,这会儿便下意识道:“陛下莫非是相中了状元公?”
 赵元霁点点头,许是因为刚刚董皇后说话和软,得了他的心思,这会儿他也比平常的态度好了不少:“皇后怎么看?”
 自然是不乐意的。
 阮唐生得仪表堂堂,又有文采,而往前数的历任状元公,除非是参与了谋反叛变之类的大事,不然,就算说不上大权在握,起码也是顺风顺水。
 而本朝没有当了额驸就不能入仕的说法。
 这样的人,怎么能便宜了陈贵妃的女儿?
 况且,自己还曾派人,想要暗杀阮家人……
 董皇后立刻道:“状元公文采自然是不错的,可他出身寒门,与容儿怕是不相配。”
 赵元霁露出了个淡笑:“便是这样才好,总不能让容儿受委屈。”
 “可阮唐的妹妹还在宫里做宫女……”
 “赐还家便是。”赵元霁有些赞赏的看着董皇后,“朕之前倒是没想到这一折,反倒是皇后考虑周全,看来这段日子的‘清静’,对皇后的益处很大啊。”
 话已至此,董皇后知道,如果自己再反对,怕是只会招来厌恶。
 于是,她只能端着笑,看上去雍容大方,可是藏在桌下的手都快把帕子给扯烂了。
 而阮唐对此浑然不知,正用所有的精力去应对这些大臣们的问题。
 虽然看着沉稳,其实心里已经有些无奈了。
 在赴宴之前,阮唐对兰金池宴有多不少美好的向往。
 毕竟,从历任进士的诗词描述中来看,这里的一切都十分美好。
 兰金池旁,琼浆玉液,最是春风得意。
 每个赴宴之人出去了,都是说这里有多诗情画意,或者说君臣和谐一派繁盛景象。
 但这会儿,阮唐觉得自己被骗了。
 池子还是那个池子,景色也是美的出奇。
 但是,所谓的岁月静好,其实完全不存在。
 就是个大一点的酒局罢了。
 喝酒,敬酒,聊天,谈笑。
 只是眼前一道喝酒的,从一起科考的学子,变成了一群有着官身的大臣。
 而阮唐想象中讨论治国理政思想的局面也没出现,似乎每个过来的人都致力于探究阮状元的家庭背景,父母亲眷,甚至有些还在暗暗打听他的身体状况。
 这哪儿像是同僚?
 他没听说过当同僚之前要找他摸脉的!
 但阮唐到底是初涉官场,皇帝皇后在上面瞧着,太子皇子在旁边看着,他无论如何都不能随意马虎。
 尤其是,太子身边还有自家小妹。
 就算是为了小妹的体面,他也必须强迫自己面面俱到,查不出一丝疏漏。
 而探花郎比阮唐年长一些,性子也沉稳。
 加上未来他们是要一起入翰林院的,身为状元的阮唐比他要高半阶,故而探花郎对他格外和气:“可要喝杯茶解酒?”
 阮唐摇摇头,轻声道:“多谢,我不妨事。”说着,声音顿了顿,他看着探花郎轻叹,“我倒是羡慕极了你。”
 探花郎没说话,脸上带笑,心里则是知道,这位寒门出身的状元公怕是已经看透了他们的意思。
 羡慕自己,无非就是羡慕自己已经娶亲,不会受到这些轮番的问询。
 探花郎暗暗得意,这人羡慕是应当的。
 他娘子最是温婉贤良,自己大大的有福气着呢。
 而阮唐则在心里想着,等宴席散了,他也要写诗。
 就写这里的一切无比美好,与浑浊世间半点扯不到关系,什么劝酒饮酒?没有的事,莫要浑说,明明是好得紧呢。
 总归,不会告诉后来者的。
 估摸着,之前那些一甲进士们也是同样想法。
 只能说,读书人的心思当真是千回百转,捉摸不定。
 这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赵弘突然站起身来,阮瑶见状,赶忙撂下酒壶,也站了起来。
 而后就听赵弘轻声道:“我也该去说句祝贺。”声音顿了顿,“早晚会是一家人,总要关系和睦才是。”
 阮瑶微微一愣,然后还没等反应,就看到男人已经迈开步子。
 她也跟了上去,头却更低了些。
 而大臣们见到太子殿下过来,自然不会阻拦,恭敬行礼后便退到一旁。
 赵弘拿着酒杯,瞧着阮唐,露出了一抹笑。
 随后,便是一番客套话脱口而出。
 无非就是“恭喜”“祝贺”,再就是赞扬阮唐的才华和品德。
 阮唐也恭敬回礼,客气地说自己对赵弘仰慕已久。
 在旁人听来,这便是最为普通的初次见面。
 有礼,客气,却疏远。
 可是阮瑶却能听出些不同的东西。
 就比如赵弘说他才华出众时,专门提起了他的故事写得好,摆明了是对这人写的各种话本带跑了小太子而耿耿于怀。
 
独宠东宫 第192节
 阮唐也一脸温和的表示太子殿下人品高洁,如竹如松,光明磊落得很,似乎还在记挂着这人悄无声息就把小妹带走的事情。
 话说的有来有回,旁人听的一脸欣慰,只有阮瑶默默地重新拿起酒壶,给赵弘斟酒。
 她分寸拿捏得很好,顾着赵弘的身子,很少倒满,但因为她执壶的方式比较特殊,故而旁人瞧着是倾倒许久,其实并没有流出来多少。
 阮唐瞧着眼热。
 因着阮瑶小时候灵智未开,有些痴傻,故而都是阮唐照顾她的多。
 结果,现在好不容易长大些,就被狼叼了……
 小妹还没给他斟过酒呢……
 偏就这时,阮瑶抬起眼睛,定定的看向了阮唐。
 阮大郎微微一愣,随后兄妹之间就像是心领神会一般,视线对接。
 下一秒,阮瑶用眼神示意让他看右后方。
 阮唐没有立刻转头,而是又与赵弘对饮一杯,这才装作不经意回头,便看到了那边守着的孔陆。
 孔大人很是威武,站姿端正,见到阮唐,便露出了个笑。
 一言未发,点到即止。
 可阮唐心中已经有了盘算。
 虽说他对于宫中和朝堂的事情算不得全然明白,可是从孔陆和赵弘的关系也能猜出,如今孔陆出现在这里,便是个信号。
 等下怕是有些波折了。
 阮唐在心里做好准备,甚至四下里看了看,想着,要是万一有事情,自己该如何躲避开。
 还得拉上小妹才好。
 而就在这时,却听皇帝赵元霁道:“阮状元。”
 赵弘闻言,便立刻止住话头,侧身走到一旁。
 阮唐则是整了整脸色,躬身行礼:“陛下。”
 “不知状元骑射如何?”
 阮唐微愣,可很快就反应过来,谨慎道:“尚可。”
 其实他的君子六艺都是不差的,可话总不好说得太满,总得留有余地。
 随后,就听赵元霁道:“既如此,几日后会有场马球,你便来试试吧。”
 此话一出,众朝臣都既惊讶又可惜的看向了阮唐。
 面对帝王口谕,阮唐只能先答应下来,但神色却有些莫名。
 还是一旁探花郎低声道:“这场马球,往常只有皇亲国戚能参加。”
 阮唐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怕还是为了自己的亲事来的。
 皇帝问询,能问谁?只能是公主。
 但他对公主皇子都不熟,反倒是阮瑶心里门清。
 如今适婚年龄的公主只有一位。
 三公主赵令容。
 阮瑶有些惊讶,下意识地看向了赵弘。
 却发现赵弘并没有看皇帝或者是阮唐,而是将酒杯举起来,似乎在研究上面的花纹。
 可阮瑶看到,自家殿下用眼角余光在瞧着另一处。
 正疑惑着,阮女官突然听到了个声音。
 “嗖!”
 像是什么东西破空而来,她下意识的伸手拉住了赵弘和阮唐。
 一手一个。
 赵弘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幕,所以他显得沉稳很多,反手就想要揽住阮瑶。
 可惜,阮女官的动作比他快得多。
 只见阮瑶左手大殿下,右手状元公,不费吹灰之力的就把他们拽到身边,随后,朝着隐蔽处狂奔而去!
 赵弘在一开始的惊讶后就淡定了。
 自家瑶瑶可是个曾经想要尝试倒拔垂杨柳的好女子,劲儿大点也正常。
 反倒是阮家大郎一脸懵,甚至都有些茫然了。
 娇娇软软的小妹,如今竟然如此力大无穷。
 皇宫这么改变人吗?
 而其他朝臣却没有这么快的反应速度。
 他们有些懵,以至于当刺客涌进来时,大臣们都来不及做反应,就乱成一团!
 赵元霁脸色大变,年初刚刚经历过一场刺杀的他格外敏感,大吼道:“护驾!快护驾!”
 董皇后看似惊慌实测,双手掩面,其实是为了藏住嘴角的弧度。
 是啊,刺客。
 只是这次的刺客可不是为了皇帝来的,而是为了赵弘。
 之前轮番暗杀既然没有,那就来明的。
 如今董皇后也看透了,在赵元霁心里,不过就是两个人选,一个是太子赵弘,一个是嫡子赵泰。
 若是除去了赵弘,赵泰就是理所应当的人选。
 至于其他,不是年纪太小就是早就被教偏了,根本不经事。
 董皇后近乎孤注一掷。
 她甚至想着,哪怕最终此事败露,但到那时候,赵弘已被刺死,留下的不过是自己的泰儿。
 董皇后愿意死。
 只要能让泰儿上位,又有何不可?
 她董家即使现在倾颓,但只要泰儿坐稳江山,董家定能重归京城!
 到那时……
 原本在做着美梦的董皇后突然感觉到自己被扯了一把。
 她惊慌失措,手撂下,然后就看到刺客正举着剑,直直的朝着她冲过来!
 或者说,是朝着拿她挡剑的赵元霁……
 董皇后已经没有没有心思去计较这皇帝再次拉人垫背的龌|龊了,而是先去看自家泰儿,就瞧见赵泰根本没管她,正缩在柱子后面瑟瑟发抖。
 不远处就是赵弘,他就显得气定神闲的多,甚至还有心思对着董皇后微微一笑。
 这一笑,董皇后如坠冰窖。
 她连挣扎都忘了,满心只想着——
 明明该是去杀太子赵弘的,为何,为何会变成刺杀圣驾!
 第131章
 董皇后没想到事情变化如此之快!
 她想要太子的命, 却不希望皇帝死去。
 即使董皇后很清楚,赵元霁已经对自己毫无感情,甚至这个人还是令董家被连根拔起的罪魁祸首,董皇后恨得牙痒, 但她到底没有彻底失去理智。
 活着的赵元霁, 远比死去的更有利。
 只要赵元霁还活着, 那么未来继承大统的人选就不确定。
 董皇后很清楚,赵元霁看上去和善宽仁, 其实最为小肚鸡肠, 而且对皇位有着偏执的占有欲。
 如今他正值壮年,但太子越发出色。
 即使是骨肉亲情,也会惹来猜忌。
 董皇后正是拿捏住了这一点,所以才会笃定赵元霁不会轻易地确定太子人选。
 哪怕他对赵弘满意, 但恰恰是因为这种满意, 才会造成更大的戒备。
 而自家泰儿虽然文武都比不上赵弘, 可胜在年纪尚小,且自己还坐在皇后宝座上,那便是优势了。
 可一旦赵元霁死去, 那么板上钉钉的继位者就只会是现在的东宫太子。
 名正言顺, 毫无阻碍。
 那么董皇后连半点机会都没有了。
 她的泰儿, 她身后的董家,都完了。
 况且董皇后深知,自己对赵弘做过的事情不可能一并抹去,被他得了势,自己恐怕也逃不过。
 那么皇帝不能死,绝对不能!
 这一切都是在电光火石间想到的,也让董皇后错失了最后躲开的机会。
 刺客近前, 可她的眼睛却是望向了赵泰。
 此事的六皇子却无暇顾及自己的母后,只想着能自己逃命。
 反倒是赵弘抽空瞧了她一眼。
 目光淡漠,神情淡淡。
 但最终,还是露出了一抹笑。
 
独宠东宫 第193节
 董皇后看着瘆得慌,以为这人是看穿了自己的心思,又或者,今天的事情他早有预料。
 却不知,太子殿下只是因为自己的掌心里钻进来了个细软手掌,这才止不住的翘起嘴角。
 阮瑶并不知道董皇后与太子之间的交锋,她只是拉着赵弘的手,眼睛死盯着那些刺客,同时大脑急速转动。
 这些人是怎么来的?
 会是谁的安排?
 而阮瑶这会儿也顾不上想许多,只管挨着赵弘,神情紧张。
 但她很快就发现,刺客根本没有针对其他人的意思。
 他们只盯着皇帝不放。
 赵元霁也发觉了。
 他的瞳孔迅速紧缩,一边扯着董皇后不让他离开,一边想要开口大喊。
 可刺客来的很快,他连一句护驾都喊不出来。
 但终究刺客没有伤到他。
 “叮!”
 孔陆已经飞掠而来,拔出长剑,直接挡开了刺客,并且凭借一己之力与刺客们战到一起。
 而一直季大也出现在了赵弘身边,持剑而立,护卫自家主子安全。
 阮瑶这才松了口气。
 她并不在乎龙椅上那位的性命。
 严格来说,赵弘的苦难都是那人作出来的,无论出什么事情都是他恶有恶报,阮女官不鼓掌就已经是为人和善了。
 她在乎的从来都是自己身边的两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