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两世为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托钵村夫
叶经秋道:“我可以帮你,但是为了让你心服口服,咱俩要比一比,谁的本领大,谁就是主人!”
叶经秋这诚心是哄住龟背鼍龙,在桃源珠内,叶经秋就是主,可以主宰一切,龟背鼍龙境界虽高,也不是叶经秋的对手——这是桃源珠内的小世界天地法规确认了的。
龟背鼍龙听了,却觉得这太有意思了,于是就说道:“好啊好啊!但是比过以后,你得帮我弄出一滴血来,我怕疼的。”
叶经秋说道:“好,就这么着定了!说话不算话的是小巴狗!”
“我不做小巴狗!”龟背鼍龙说着,就朝叶经秋喷出一口龙炎,而且是全力攻击。
叶经秋乍见之下,吃了一惊,只道自己半天的努力白废了!但转念一想:
这才是这妖修的本色,它就是这么个有实力无见识的家伙呢,——这一动手,它不知何为轻重,全力进攻,也就在情理之中喽!
叶经秋心知在这桃源珠内,自己完全掌控一切,当即向后退去,口中说道:“不嘛,你耍赖皮,人家还没准备好动手嘛!”
龟背鼍龙听了,当即停下攻击,说道:“我不耍赖皮,你才赖皮呢!好,你做好准备啊,我要攻击了!”
这龟背鼍龙虽然见识如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但是对于叶经秋境界比自己低这一点却还是很清楚明白的。它也不相信自己不能打胜。
叶经秋就说道:“你攻击吧,我不还手你也打不到我的,让你连攻三次,只要有一次打到我身上就算我输!”
龟背鼍龙就说道:“我一定要打到你身上!”
“那你就试试看吧!”
龟背鼍龙听了,连喷三口龙炎,喷过之后才说道:“就以这三口做三次!我就不信打不到你身上。”
这三口龙炎,若是在桃源珠外,叶经秋只有狼狈逃窜的份儿。但此时在桃源珠内却又不同了。
叶经秋脚踏游龙步法,轻松地后退,那三口龙炎就离叶经秋不远,却还真的沾不了身。
于是龟背鼍龙乖乖认输:“我认输——!但是你得帮我,才敢弄出一滴血呢!”
于是乎叶经秋帮助这龟背鼍龙挤出一滴血来,叶经秋自是借以与之订立了血誓。
龟背鼍龙见这事终于完成了,才轻拍胸脯,说道:“好大一滴血哟,吓死龙龙了!”
叶经秋轻轻拍了拍这龟背鼍龙的脑袋,说道:“不怕不怕,龙龙可是吓不死的!”
龟背鼍龙听了,当即昂了昂脑袋说道:“对对,主人,龙龙是吓不死的,对吧?”
叶经秋听了,心道:总算是哄到手了——但以后天天面对这么一个弱智,若是他天天缠磨人,那可也是有我的乐子的了哟!
想到这里,叶经秋不免一阵头大,但总地说来,还是高兴大于颓丧。
叶经秋通过血誓,收服了龟背鼍龙之后,就知道了:原来这像龟又像龙的家伙名叫龟背鼍龙,防御高攻击强。
于是叶经秋问道:“你叫龙龙,是吗?”
“是啊,原来的主人就是这么叫的呢。”
叶经秋就说道:“这龙龙的名字叫得不好,显不出你的大气来。你现在的境界是玄道二阶,我替你指“龙”为姓,就叫龙道玄,可好?”
“好啊,从今往后,我就叫龙道玄了!”
叶经秋又说道:“你早就应该能幻化作人形了,以后跟着我,最好还是不要以这本体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
龟背鼍龙听了,当即摇身一变,变作人形。叶经秋看时,只见这龙道玄分明化成了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后生模样。眉眼倒也可观,只是头上还顶着双丫辫子,就显得不伦不类了——大约这也是智商的问题吧?
叶经秋就说道:“龙道玄,你这双丫辫子还是解开了吧。”
“为什么呢?”
叶经秋心说,这也太简单了,你这样子明明是个大小伙子,这么大一个人扎着双丫辫子,也太恶心了点儿。
但是叶经秋知道了,这龙道玄此时的见识,真的是不过如是个七八岁的孩子,诸多事情,都得一点一点地教啊。
叶经秋暗思:自己也曾经带着阿宝一人一龙走过长乐村,走过大道沙海,一直走到现在阿宝完全懂事,也算是有一些教学经验的了。
想到这里,叶经秋暗下决心,要把这龙道玄**好,那时,他才是自己的真正助力。
龙道玄此时却不乐意解开辫子,于是叶经秋也不强求;毕竟世上事,都得有个过程嘛。
叶经秋就转移话题,问道:“道玄,你原来的主人都收藏了哪些东西?”
龙道玄听了高兴地说道:“东西多着呢,我带你去!”
叶经秋听了,心意一动,就与这龙道玄出了桃源珠,仍然回到刚才所在。
于是龙道玄头前带路,两个进入了上古仙人洞府真正部位所在。
叶经秋出了桃源珠,来到洞中时,此时洞中又有变化,光线明亮,并不黑暗。叶经秋试着向来路放出神识,心中一惊:
那垂直深洞早已消失——没有出去的路了,连自己的神识都透不出去,而且,明显地感觉有阵法阻隔着自己的神识。
于是叶经秋只好跟着龙道玄往前走。龙道玄带着叶经秋,向前走了又足足有三十多丈远,来到了上古仙人洞府真正所在——
这里分明是一处地宫。
进入地宫之内,叶经秋发现这地宫并不甚大,总共也就是十来亩地大小,有园圃,种有许多认不出的树木,有一棵树上结着些果子,如同龙眼一样,只是比龙眼大着好几倍。
更有一些花草,叶经秋也是不认识的居多。
但是,叶经秋在地宫的仓库里,却是找到了许多灵石,更有许多炼制材料。
这些炼制材料,有认得名目的也有不认识的,想来那认不识的都是高品级稀有之物。
——叶经秋心说诸人与我同来这里,这些东西我也分给他们一部分吧。
于是叶经秋念头转过,金禅子、定云师太、文道远、万俟山,以及水月禅林的智能等人都出了桃源珠,再到这上古仙人洞府中来了。
众人一出桃源珠,都道:“叶门主,恭喜你渡劫成功,从此踏入仙道!”
叶经秋道::“谢谢大家!我请诸位看看,这里一仓库的好东西,我们平分了吧。”
金禅子等众人都道:“叶门主,你究竟怎样到了这里的呢?先前那攻击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众人说着,不免对叶经秋身边多出来的这个二十岁的青年感到好奇,料想这人必是叶经秋收服了的,或许他就是先前攻击我们的人。
众人所料不差。果然,叶经秋说道:“各位,这位叫龙道玄,我新收的仆人;他就是这上古仙人洞府的看护者。”
众人听了,情知叶经秋是以一人之力,战胜了这看护者,否则,众人何以能到得了这里?
于是金禅子率先开口说道:“叶门主,你独力战胜这守护者,这里的应该都是你的战利品,我等岂可无功受禄?”
叶经秋道:“上师说得客气了!我们既是同盟,又联袂到此,自当有福同享。”
文道远、万俟山、定去师太等人也都说了些客气话,叶经秋含着笑,再次劝众人不要客气。
众人也不为甚,都是象征性地各拿了一些东西,基本上都还是留给了叶经秋;并且都说道:
“叶门主,你太平门新建不久,处处都用得着呢。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出去呀,我们都还得赶去参加那仙盟大会呢。”
叶经秋道:“先前我已经探查过了,这地宫的入口,那垂直深洞已经被封死了,而且,现在整个地宫都包裹在一个大阵之中,连神识都透不出去呀!”
龙道玄对于叶经秋拿前主人的东西送人,心中有些不乐意的,直直地显出了一个七八岁的娃娃的心性来了:
嘴巴撅得老高,却又不敢说什么,只是碍着叶经秋。
叶经秋也明白龙道玄的心思,安慰着说道:“别急嘛,好东西多的是,待会儿我们全部搬走。”
说话间,众人都道:“叶门主,我们也不再挑选什么了,你把这些东西都收了吧。至于出洞之法,我们集众人之力,应该不会被困在这里。”
叶经秋这才运转法力,将一仓库灵石并材料都收到桃源珠里。
对于那园圃,叶经秋心知那些花草树木也必有用,不然,那上古仙人不会收之种在地宫之中。
叶经秋对这些奇花异草,那是连地皮一起弄走,送入桃源珠内。
众人之中,却是有人“咦”了一声:“这里明明是深洞之中,地底深处,哪里来的阳光呢?”
这真是一语提醒梦中人!众人都恍然大悟般地惊奇起来,纷纷说道:
“算来距离那石老贼要召开公道仙盟大会也是为时不多了,我们只要找到阳光照进来的入口,应该就能出去了。”
“对呀!我们不但能出去了,兴许还能赶上参加那公道仙盟大会呢!”





两世为仙 第一百九十三章、阵法之妙法天然
却说众人见了阳光照来,都议论纷纷,叶经秋却是说道:“怪哉!这里既是地底深处,何以来阳光呢?”
叶经秋这么一说,众人都有了这个疑惑,于是就讨论起来。
但随着诸多可能被一一否定之后,结论就出来了:这阳光,必是借助阵法弄出来的。
然则这阵法又是怎么弄出来的呢?若能找到阳光照射进来的地方,那里必是出口,只是出口在哪里呢?
众人之中,不独叶经秋是阵道高手,比如万俟山、文道远两个都对阵道大有研究,也算得在场诸人中的权威了。
于是众人一合计,决定仔细查找,看看这阵法布置,意图查到蛛丝马迹。
然而众人一番探查之下,这阵法之布置,竟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大约集众人之谋总胜一人罢,而且俗话也常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就有人心中一动,说道:“叶门主,你身边的那个龙道玄,他可知一二?”
叶经秋听了,心说:哎哟!我只当他识见不足,就把这个碴口给忽视了——
不管怎么说,龙道玄毕竟是那上古仙人玄龙上人的护洞妖兽呀,况且他如今已经是玄道二阶的修为了——于是叶经秋也是满怀希望地问道:
“道玄,你可知道这阵法的来历与布置?”众人见了,都眼巴巴地往龙道玄看了过来,都道这下子总能有所知晓了吧。
不料这龙道玄,却是个一问摇头三不知!
众人都觉得泄气。叶经秋却又问道:“道玄,你可知道这阳光从哪里来的?”
阳光从哪里来?这个事情龙道玄还是知道的,只见他哈哈笑着说:“那边!那边有太阳!”
众人见这龙道玄说话之际大有疯傻之状,都暗道:敢情他境界虽高,人却是个傻子!众人这么想,叶经秋却是深知龙道玄只是未开化而已,修炼到了玄道二阶,若是开化了,那智商也不低呢。
于是叶经秋道:“你在前面带路。”又对众人说道:“诸位,请跟我们走。”
叶经秋只道找到了阳光照进之处,就找到了出口了,不料龙道玄却是带着叶经秋与众人七拐八弯地,来到了地宫最里面的拐角处,就这么伸手一指,众人看时,这里竟有布一个小阵!
龙道玄说道:“快点啊!”说着,一拉叶经秋就进了阵,后面文道远、定云师太也就紧跟着进了阵,其他人则还没来得及跟进呢,那阵法运转起来——
叶经秋、龙道玄、文道远、定云师太四个瞬间消失于其他人眼前了!
余下之人有些着慌,金禅子、万俟山和黄远都道:“莫慌!叶门主若能找到出路,必会回来带我们出去的。”
却说叶经秋、文道远、定云师太三人跟着龙道玄,进入阵法之后,阵法不知不觉间自然启动运行起来,将四人送入地宫上方一个小房间内。
叶经秋等人看时,才发现这房间顶部,竟是镶嵌着一颗夜明珠。
夜明珠在凡人眼中是无价之宝,但在修仙者眼中,却是算不得什么,连一块下品灵石都不值。然而此时众人分明都感觉到了:这夜明珠就是地宫之内那阳光的源头。
这真叫人难以置信,夜明珠之光能有几何,竟能照亮整个地宫?
龙道玄对于阵法是一窍不通,但叶经秋与文道远却都是精通的,定云师太虽不擅长,却也对阵道有所认识。当下三人就对着夜明珠细细地研究起来了。
三人研究半天,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也就是说,这夜明珠本身之光固然不能照亮整个地宫,但经过了阵法加持之后却做到了!至于这加持之阵,究竟是用了什么阵法,又是如何做到的,这才是关键所在。
叶经秋相度这房间位置,暗暗比较之于整个地宫,从八格六十四局出发,仔细推算了半天,突然发现,这里竟是整个地宫的阵眼所在!
叶经秋当即就问文道远与定云师太:
“文宗主、师太,我觉得这里就是地宫阵眼,不知两位可有发觉?”
定云师太自是不能发觉,但文道远却是眼睛一亮,对叶经秋说道:“叶门主阵道修为精深,佩服!我也是刚刚才发觉这里应该是整个地宫的阵眼,不料叶门主却已经识破在先哪!”
说到这里,文道远顿了一顿,叹息道:“这上古仙人好大智慧!我竟是一点破解之法也想不出。”
叶经秋道:“文宗主,想不出,就不必再想,况且这里既是阵眼,若是破去,可能会让整个地宫发生巨变,那究竟是祸是福,还不可预料呢。”
定云师太道:“叶门主言之有理,我静得教历来主张,人在静中方可有所得,人静则可得以修身,心静则可得以养性,命静则可得以长生!”
文道远笑道:“师太所言不差,只是我们得想法子出去才是。”
叶经秋道:“道玄,我们怎么出去?”
龙道玄听了,拉着叶经秋转入另一小房间内,文道远定云师太两个赶紧跟上。这间房内又是一个小阵法,不知龙道玄怎么弄的,四人进阵之后,阵法启动,转眼间,四人又回到了金禅子、万俟山等人之所在。
众人见他四个突然冒出来了,都很惊讶,于是问道:“叶门主、文宗主,师太,你们去这一趟如何?”
文道远回答道:“诸位,我们去的地方,却是这地宫阵眼所在呢。”
叶经秋也把所见跟大家说了,众人参详一番,都道:
是了!这阵法共分三部分,那垂直直洞是一部分,已经在叶经秋渡劫之时烟灭灰飞了,但也就此把出洞之路给封死了。
而这地宫部分却是另设阵法,这阵法远比那直洞部分的高明;且在这阵法之中,另设有阵眼之阵,以加持之法,让一颗夜明珠就可以为整个地宫照明!
到得此时,众人虽然已经弄清了这阵法的大致布局,但终究是找不到出去的路——因为这阵法与地宫结合在一起,不能硬破,硬破必毁——众人都陷在阵中,也不知道那时还能不能逃出生天。
商量无果,叶经秋耐住性子问龙道玄:“道玄,我们怎么才能离开这里呢?”
龙道玄摇头。众人无奈。叶经秋暗叹。
不料,龙道玄却又唱道:“我法地来地法天,天法大道本自然。道法自然建大阵,龙龙啊龙龙可记全?”
叶经秋听了,心头大震,似自言自语,又似对文道远等人说道:“道法自然之理人人皆知,可是这‘道法自然建大阵’,莫非说的就是这个地宫之阵,竟是取法天地自然之理而建成的吗?”
众人听了,都是眼前一亮:若是取法天地自然而建成此阵,那就难怪众人直到现在找不到丝毫痕迹了。自然之道,最是无迹可寻哟!
就听文道远喃喃叹道:“好一个‘道法自然建大阵’,竟是阵法自然!果然是大智慧啊!”
在大自然之中,一株树一株草,都得其天时地势,有其生理,有其循环之数,叶经秋眼前突然地豁然开朗:
当日学得这布阵之天地“格局”之说,总要相度布阵之地的地势,以确定其格局之数,再依数布置阵法,这道理虽好,但也只在于“法地、法天”的阶段,还没达到“法自然”的地步!
此时叶经秋、文道远、万俟山三个,都是被触动灵机,苦苦思索,陷入顿悟状态中去了。大约只要明悟了,阵道修为就会立即大上一个台阶!
其他人见这三个阵道高手突然之间都安安静静,一言不发,颇为奇怪。却是金禅子、定云师太、黄远三个齐道:
“他们进入顿悟状态子!我们且散开来保护他们,但万万不可惊扰了他们。”
于是众人四下散开,龙道玄却是溜到一边玩儿去了——他那个“玩”,其实就是当初原主人教给他的修炼之法。
且不说众人四散开来保护叶经秋、文道远、万俟山三个;也不说龙道玄如一个贪玩的孩子一样跑一边儿玩去了;更也不说文道远、万俟山两个;只说叶经秋,毕竟叶经秋才是本传传主。
叶经秋脑海里不停地思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居然被编成歌谣,来解说大阵之道正在于取法自然。只是,这取法自然,自然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的?其中的道又是什么面目?
叶经秋苦苦思考。
一粒种子落地,自然就要生根,就要出土发芽;
一道溪流出山,自然就要汇聚,就要波涛汹涌;
一片土地低洼,自然就要容纳,就要水泊汪洋;
一座大山拔起,自然就挡云岚,就要兴起风雨;
一点野火不灭,自然就要燎原,就要烟炎张天——
这就是自然吗?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物既着我之色彩,那么我眼中所见之物,又何以来谈其本来面目?又何以见自然之本来面目?又何以见道之本来面目?
本来面目既不可得,又怎么能做到“阵法自然”呢?
我非我,物非物,只因物皆着我之色彩,故而物中有我,我在物中,不见自然!
若是做到了我只是我,物只是物,观我见真我,观物见真物,则可以见自然之本来面目,亦可以见道之本来面目矣!
阵法自然,只依自然之本来面目,道之本来面目,建成大阵,阵合自然之律,阵的面目,就是自然的本来面目,如此,方可谓“阵法自然”矣!
然而阵之布置,终究不离人为,纵使尽得自然本来面目,也还是不离阵法之道,而非完全自然之道。
叶经秋思考到了这里,心中豁然开朗,哈哈大笑:“我明白了!”
叶经秋这一番领悟醒来,阵道修为自然是又上一个台阶;只是他无意之际的哈哈大笑,却是不免把文道远、万俟山两个也给惊醒了!
这两个毕竟都是一宗之主,智商也不是虚的,所以二人虽被惊醒,但是也领悟了个七七八八的。
二人听了叶经秋的笑声而醒来,自是立即就问叶经秋道:“叶门主,你的领悟是什么?”
叶经秋说道:“我领悟的,是探寻自然和道的本来面目。二位,你们领悟的是什么?”
文道远笑道:“我领悟的,却是布阵之时,要把阵法当做是自然的一部分来布置。”
万俟山也笑道:“我领悟的不能跟你们二位相比,只是对于我心与自然的关系认识——我心即自然,自然即我心;我心有阵则阵自在,我心无阵则阵为何物?”
众人听了,都是大感诧异:三个人领悟的差别也太大了吧?竟然是各不相同!
其实生活中还真就是这样的;比如说,同父同母生下的孩子,不会因了父母相同就思想感情行事风格相同,这恰恰如“龙生九子,等等不一”这个说法。
换句话说,各人思考方向不同,领悟也不相同,可比之于世上任两片树叶的不同。
此时叶经秋、文道远、万俟山三个各自说明自己的领悟,大家又为之商量了一回,争论了一回,于是都在原基础上再进一步!
金禅子、定云、黄远等人都笑着说道:
“如此甚好,三位,先替我们找找出路吧。毕竟理论假设还得用实战来检验它是不是真理哟!”
叶经秋等三人齐声笑道:“正是这个理儿!”
于是众人都要观摩叶经秋等三个破阵。
于是叶经秋主要依“自然的本来面目”来寻找阵法的根脚所在;文道远主要依“把阵法当作自然来布置”这个理论,逆推阵法根基所在;万俟山则是用“我心即自然,自然即我心;我心有阵则阵自在,我心无阵则阵为何物?”这一套理论来探查。
众人旁观,皆是不作声。
三人探查了半天,没有发现,又在一起讨论起来。
叶经秋抖手振腕,撒出数根阵旗,布成一阵,说道:“文宗主、万俟宗主,你们看我这阵布置得如何?”
其他人看得莫名其妙,但文道远与万俟山却都说道:“挺好!”
文道远又说道:“叶门主,我也用阵旗布置一阵,主要的理论依据却是我的个人领悟,你们看看如何?”
说着,文道远也是随手布置一阵。
万俟山在品评之后,连忙说道:“叶门主、文宗主,你们看看我这阵布置得又如何?”
这三个边讨论边布阵检验,众人也都看明白三个的意思了:理论结合实践,再用以解决目前的破阵难题!
不知不觉间,时光过去了两个时辰了,龙道玄此时“玩”足了,跑了回来。
不料,这龙道玄直往叶经秋身边来时,一脚踏进叶经秋所布置的阵法里,当时就将阵法带动,使之运转起来了。
此情此景,令叶经秋眼前一亮:“我明白了!”
1...106107108109110...2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