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变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马赵子龙
可正在王德化感到人生一片黑暗都了无生趣的时候,这时就有一个葛布什贤超哈营战士,向他走了过来,然后满脸厌恶之色的说道:“呸那汉人,你也不要伤心,皇上临走的时候有过交代,你对大清也算做出了一点贡献的,所以他已经给你在宫里留了一个好差使呢!”
(按理说这样的葛布什贤超哈营战士,是不会说汉语的,还需要有汉人通事做翻译,不过那样写的话就太啰嗦了,所以假设此人会一些简单的汉语的)
“什么!”而王德化一听,顿时就是喜出望外的!感觉人生又有了希望啊……甚至他激动得眼泪都要下来了,说狗鞑子无情无义,可是现在看来也不尽然,这不还是挺有人情味的嘛……
于是接下来王德化也就不再伤心了,而是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然后满怀期待地问道:“敢问这位军爷,皇上给杂家准备得是什么好差使啊?”
“呵呵,当然是好差使了!”这个葛布什贤超哈营战士,看着王德化就是诡异的一笑,然后迎着王德化无比期待的眼神,就是说道:“皇上让你专管手纸!”
“什么!”王德化听了之后,都好像被当头打了一棒!脑袋都嗡嗡作响的……专管如厕之物?这也算好差使?这尼玛绝对是在羞辱他呀!(寓意他也只有那些玩意的作用了呀!)
因为王德化对于这些还是非常清楚的,就好像他原来所管辖的司礼监,具体管的东西就非常多,例如下面各个衙门,分别掌管古今书籍、名画、手卷、绫纱、笔、砚、墨、绢布等等,然后这些也都算是好差使。
可是现在呢?专管如厕用的手纸?让他一个堂堂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去管这种东西?
而看着王德化红白相间的脸色,这个葛布什贤超哈营战士却是感觉非常的快意……呵呵,对于这种反复小人,不就该这样对待吗?皇上处置的非常妙!
包括此事随后当成笑话一样,被禀告给皇太极后,皇太极听了都是为之一笑的……像这种卑鄙小人,他没直接一刀砍了他,就已经算是手下开恩了。
然后到了第二天一早,皇太极继续把多尔衮和范文程找来,开始一起商量,如何充分利用好这张好牌的时候,忽然皇太极就是接到了前线清军的禀报……明军又开始发动进攻了!并且攻势还格外的猛烈!
这可把皇太极他们给吓了一跳,一般来说,就算是要开战,也是要等到个上午辰时(七八点钟的样子),而现在这么早就干上了?
既然这样的话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皇太极当即就是动身赶往前线!并且还把崇祯皇帝也带上了!既然有了这张好牌,现在不用还等何时!
甚至他还要看看,到时候明军面对他们这位至高无上的皇帝的时候,到底会如何对待的?他能不能做到挟天子以令诸侯!





变明 第三百八十二章自古艰难唯一死!
明军,督臣行辕。
没错,这就是杨山芦他们商量后,主动发起的进攻!
把时间往前推一天,就在崇祯皇帝被掠走的当晚,开始其他人还没有发觉,可是等到整整过了一个时辰,发现皇帝的御帐里没有任何动静,再加上外面值守的两名锦衣卫高手也不见了踪影,这才有人起了疑心,然后等到再一检查,这才赫然发现,皇帝居然不见了!
(包括这个时候,那个小太监还非常尽职的守在门口呢,不得不说王德化的权力之大)
然后这可把那些锦衣卫什么的给吓了一大跳!然后再经过排查,发现连大太监王德化也不见了!然后他们才感觉事情不妙,再把这件事情告知了行营诸位大将之后,不得不说,众人全乱了!
我靠,这可如何是好!好端端的御驾亲征,结果居然把皇帝给征没了!而且现在看来,很可能是被清军所劫持了!而这样的结果,弄不好回去每个人都得杀头啊!
甚至在得知这样的事情之后,连一向沉稳的行营督师洪承畴,都是方寸大乱的……
他身为整个大军的督师,肩上的责任就更重了!可是现在呢?居然就把皇帝给弄丢了?然后再想想这个可怕的后果,洪承畴都是感觉日月无光啊……看来不仅封侯拜相没有希望了,就是肩膀上吃饭的家伙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了!
而这个其中,也就是杨山芦和老将杨国柱等少数几人,还没有乱掉(毕竟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自乱阵脚并不能解决问题),并且他们在经过短暂的商量之后,马上就做出决定,既然如此,即刻发动进攻!不管怎么说,先把狗鞑子的部署给打乱再说!不能让他们牵着鼻子走!
毕竟只有鞑子乱了,他们才有希望!而且除此之外,杨山芦自个清楚,他还是有其他手段的(可以救出崇祯)。
当然杨山芦也非常自责,老实说作为熟知历史的他来说,对于日后哪些人会叛变,气节有亏,还是大致知道的,可是他最近因为忙于军事,还是疏忽了,并且也没有想到,这个历史中没有投靠鞑虏记录的王德化,居然也会叛变的!
当然,客观的说就算是杨山芦想提访他,没有确凿的证据,还是比较难办的,难道你还能派人暗中监视一个司礼监秉笔太监?这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有什么异心呢?
包括在之前,杨山芦其实也隐晦的提醒过崇祯,王德化此人品行不端,不可重用(只可惜崇祯没听,然后杨山芦又不能把还没发生的事情说出来),当然就算这样,杨山芦还是有方法补救的。
当然,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先发制人!打乱狗鞑子的部署!不然的话,如果被狗鞑子非常从容的理清了事情脉络,然后向他们提出各种条件,他们倒底答不答应?
就拿最简单的来说,到时候狗鞑子以崇祯的性命威胁,问他们要钱要粮,他们到底答不答应?
答应的话那是资敌,可是不答应的话,如果以后崇祯活着回来了,想起这件事情后,和他们秋后算账怎么办?你们居然敢不把朕的性命放在眼里?
所以说不管怎么做,都是麻烦事,还不如先下手为强,把狗鞑子的部署打乱了再说!
再说这个时候,皇太极已经押着崇祯皇帝,来到了两军阵前。
而这时的清军,早已经顶不住了,正在节节败退中!当然这也是很明显的,现在的清军,一共只有六万人,而且大部分还都是老弱病残,却要对抗12万精锐明军,那里还顶得住呢?
不过不得不说,皇太极还是很善于造势的,他刚刚来到阵地上,就让手下人去告诉全体清军,我军刚刚获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胜利……都把明国的皇帝给抓住了!这样来鼓舞士气的!
甚至皇太极不仅鼓舞手下清军士气,连他自己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情绪高涨的!因为他太清楚了,崇祯皇帝对于明军来说,意味着什么!
因为皇太极对于大明的风俗习惯还是比较了解的,知道和他们这样的野蛮国家不同,大明崇尚的是儒家文化,讲究的是忠君爱国!也就是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的地位至高无上!所以他手中握有这张好牌的话……
包括正在节节败退的清军,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都像被打了鸡血似的,都是止住了颓势,并且士气大涨!高呼万胜的!因为在他们看来,抓住了明国的皇帝,差不多就等同于攻下了明国的京城一样,是个伟大的胜利了!
(如果觉得难以理解,我们可以就此想象一下,就好像在日后的八年抗战,最艰苦的岁月中,我八路军忽然抓到了日/本的天//皇一样)
所以等到皇太极迎着这万胜的欢呼声,洋洋得意的来到了两军阵前之后,他就是让人直接把崇祯皇帝推到了两军阵前,暴露在了所有人的视线中!
然后他就是让手下几个大嗓门的清军,向着对面喊话:“喂,那边的汉狗,你们睁开眼看看这位是谁?”
哇,等到对面的明军看清之后,那是一片大哗!(因为直到这会,绝大多数明军还不知道呢,被封锁消息)而接下来呢,却像是秋风扫落叶一般,所有明军全部跪倒!下至普通士卒,上至正站在望杆车里指挥作战的洪承畴,无一例外!
(当然很多基层士卒并不认识崇祯皇帝,可问题是在大明朝,谁敢光天化日之下身穿一身五爪龙袍,头戴蟠龙翼善冠的!这不是至高无上的皇帝还有谁!
甚至于等到全体明军跪倒,然后拜了三拜再站起来的时候,很多人看的眼睛都要瞪出来了……因为先前还是猜想,可是现在呢?皇帝果然被狗鞑子给抓去了,这可如何是好!
甚至这个其中有那忠心耿耿的,例如前屯卫总兵王延臣,看得眼珠子血红,都要直接打马冲上来营救了!而这就是大明所提倡的气节……所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啊!(也就是被他的部将抱住了马头,这才没有冲上去的)
而皇太极呢,见了这种情景,却是都开心的哈哈大笑的……如果说之前,他还不太确定的话,现在他却可以万分确定了,哈哈,这果然是一张好牌!而且是一张绝佳的好牌!我军反败为胜的希望,就在于此了呀!哈哈!
(等于捏住了明军的软肋)
甚至包括他两旁的那些清军,见了更是士气大涨的,甚至都有人开始鼓噪:“投降!投降!”因为在很多清军看来,既然都把明国皇帝给抓到了,这场大战都可以说是胜利了!
包括皇太极也是如此,他就是顺从‘民意’,下一刻就是脸色一沉,开始威胁崇祯皇帝:“你赶紧下令,让对面的明军放下武器投降!不然的话我现在就宰了你!”
(皇太极当然也可以直接威胁对面的明军,让他们放下武器投降,不过又哪里有这样来的效果好呢?毕竟他说的话,对明军来说那是奴酋所言,可如果同样的话,是从崇祯口中说出来的呢?那是不是就是金口玉言了呢?如果明军不听的话,是不是就犯了欺君之罪了呢?哈哈!)
此时此刻,战场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崇祯的身上……甚至十大总兵,都紧张的屏住呼吸了……这要是皇上真的下令投降的话,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因为投降是死!不投降的话,那是犯了欺君之罪,回去算账,差不多也是死……这样的两难局面……
此时场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崇祯的身上,而这位年仅三十一岁的皇帝,此刻正面临他人生中最艰难,也是最危险的考验!
(甚至这个比当初他智斗九千岁还要来的艰难!那会他和魏忠贤斗法的时候,都因为担心魏忠贤的权势,御膳房的食物他都不吃的,只吃周皇后做的食物,生怕魏忠贤毒死他,可是现在呢?比那会还要艰险十倍了!因为这都已经直接落入敌手了呀!一个不慎,脑袋落地!)
包括此时的崇祯,在遭此巨变,又经过一个晚上的磨难之后,原本就有些苍白的脸色,已经显得更加憔悴,包括他鬓角的白发,都显得多了些,可是好一个崇祯,面临如此时刻,面临皇太极的生死威胁,他却是想也不想的就给予了拒绝:“做梦!”
因为崇祯心里很明白,所谓个人生死是小,国家安危是大!或者说君为轻,社稷为重!所以想让我开口劝降,你等下辈子吧!
“尼玛!”皇太极听了却是有些恼羞成怒的……居然敢违抗我的命令?要知道就算你贵为皇帝,可是你的小命现在捏在我的手里!这要是寡人一声令下的话……不过皇太极再转念一想,也只能把火气往下压了压……毕竟在开战之前,他们就分析过,这个要求不管是崇祯,还是明军,都不可能答应的,那么这样一来的话……
皇太极就是想了想之后,提出了一个他自认为降低了很多的要求,也是他们昨天商量好的:“那你对他们下令,明军退后三十里,并且再给我军送一百车粮米过来。”
没错,皇太极他们打到此时,各种物资已经所剩不多了,所以现在就是趁机提出要求!当然,这一百车粮米真的不多(以每车二百斤计算,也就二百石而已,价值八百两银子,八百两银子就能换一个皇帝?)
(至于后退三十里,不过是为了喘一口气而已)
所以皇太极满心以为,这个几乎都不算条件的条件,崇祯只要有那么一点点怕死,就绝对会答应的!
(当然皇太极他们为什么不多要一点呢?毕竟一百车粮米,六万清军连吃一天都不够!
而这就是他们商量下来的毒计了,如果一下子狮子大开口,对方不同意的话,接下来就没戏了,所以不如先提一个小小的要求,这样等到你答应之后,以后再慢慢加码,你不同意的话之前的就浪费了,这样最终逼得你彻底掉进陷阱,爬不起来啊……)
可正在皇太极以为,崇祯绝对会答应的时候,不料崇祯皇帝听了之后,依然表示严词拒绝!
甚至他为了防止皇太极再提什么要求,都是冲着对面的明军奋力高呼的:“镇国伯,平虏伯(杨国柱),其他诸位爱卿,你们不要顾忌朕——杀奴啊!”
而就这一嗓子,对面的杨山芦和杨国柱几个听到之后,都是热泪盈眶的!
不可否认,崇祯身上确实有不少缺点,可是在此时此刻,在民族大义上,在大的气节上,他却是完全展现了一个汉人应有的气节!完全尽到了一个皇帝应尽的责任——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外如是!
“真天子也!”这种气节,连才高八斗,文采风流的督臣洪承畴,听了都是非常佩服的!
(其实老实说,崇祯当初当这个皇帝,很多文官是瞧不起他的,敬重皇上这个身份,但是不敬重他的为人!甚至在崇祯刚刚登基那会,那些文官都联合起来,把他玩弄于股掌之间,可是现在呢?这个气节我服!)
可是同样的话语,皇太极听了之后呢,却是恼羞成怒的……连这样低的条件都不能答应,那后面的一系列要求,还如何再提?甚至再引申开来,连这样的条件都办不到,那还留着他这张牌有什么用!
于是下一刻,皇太极在恼羞成怒之下,直接从一旁的清军手中夺过一把钢刀,然后就架在了崇祯的脖子上道:“明国的皇帝,你难道就不怕死?不然你还是老老实实的照办吧!”
不料崇祯皇帝都被钢刀临头了,却是轻蔑地看了他一眼道:“朕如果怕死,就不配做太祖的子孙!大明的天子!”
甚至崇祯皇帝又是冲着明军的阵地大吼起来:“大明的将士们!不要管朕,杀奴啊!”
甚至看见对面的明军还在犹豫不决,崇祯皇帝为了表明自己的心意,下一刻都是哼起了玄甲军的军歌(也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学会的)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将士们,杀奴啊!”
“杀!”崇祯的声音不是很响亮,却神奇地传到了每个将士的耳朵里,然后在场的十大总兵,全体将士,也全都明白了他的心意……这真的是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真的不是随便说说的!
所以此时此刻,唯有奋勇杀敌,才是对他最好的报答!
于是下一刻,所有的明军都是擦干了眼泪,甚至都不等长官下令的,一致向着清军发动了最猛烈的进攻!
那种奋不顾身的攻势!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就是对崇祯最好的回应!也同样谱写出了一首最壮丽的民族之歌!
ps 鞠躬感谢老友scjosdu的打赏!连续空白六天之后,又有打赏!白马很高兴!马蹄子也会更溜一点的,呵呵!




变明 第三百八十三章拯救皇帝!
松山阵地,两军阵前。
面临生死威胁,崇祯却是凛然不惧!只有玄甲军的军歌回荡在空中!
“我靠!疯了!都疯了!”而皇太极见了这一幕,却是惊得目瞪口呆!甚至两股都开始发颤!当然这也是很正常的,像他这样的蛮夷,就算再精通汉人文化,也是无法理解这样的民族气节的!而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气节所在!五千年的民族精髓!
甚至老实说,皇太极都没想到崇祯会刚烈如此!因为实事求是的说,就算是把他换到崇祯这个地步,他都会同意的,毕竟蝼蚁尚且贪生嘛……所以他更加不认为,这个看着像个文弱书生似的皇帝,能有这样的刚烈!可是现在呢?
而且崇祯真的横下一条心来,皇太极就什么办法都没有了!自古艰难唯一死,可是现在连死都不怕了,他还能有什么办法吗?
于是这等到两军一交手后,形势已经很明显了,明军现在本来就占据优势,再加上一股哀兵必胜的气势,所以才一交手,清军就已经节节败退!并且是以比刚才更加快的速度败退下去……所有的明军心里都憋着一股火呢!
“皇上,快撤吧,再不撤就来不及了!”负责保卫皇太极的上千葛布什贤超哈营战士,看见明军都跟疯了似的奋勇作战,拼命杀了过来!而他们的同胞,那些平时号称武勇的清军呢,却是根本无法阻挡其攻势的,所以都是焦急的催促道!
“哎——”皇太极只能长叹一声,看来这一场战斗又败了……甚至他还很不甘心,本来出发前都设想的好好的,可是怎么就变成这副鬼样子了呢?甚至于此刻,他看向正一脸嘲讽之色看着他的崇祯皇帝,他很想一刀砍死这个‘罪魁祸首’!
可是他紧握钢刀的手用力往空中一举,可是最后却只能颓然放下了……老实说他还真不敢杀了崇祯皇帝!毕竟这一刀砍下去容易,可真要是杀了这位明国皇帝的话,可以说两国是真的结下解不开的死仇了!
而这也是很明显的,就算是打到现在,乃至是最后彻底以失败告终,可是皇太极相信,以明国的文化习俗(也就是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样类似的儒家思想),是不可能把他们斩尽杀绝的,也就是最终不会灭族。
可这要是真的杀了明国皇帝的话,他相信那些杀红眼的明军,最后绝对会杀掉每一个看见的满洲人的!把他们这个民族,从地图上连根抹掉!所以有虑于此,皇太极是真的不敢下手啊……
“撤!然后再把他严加看管!”皇太极下完这个命令之后,接下来他所能做的,也只有大踏步后退,一起狼狈的逃跑了!
然后他们这一退,就爽的根本停不下来了,这里虽然是号称阻拦明军的第二道防线,可实际上是非常简陋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更不用说现在的明军,还有一股哀兵必胜的气势!
所以在明军疯狂的进攻下,清军完全抵挡不住!这6万清军就是一口气逃到了小凌河边,才算稳住了阵脚(又是被一口气追杀出了几十里),甚至只要过了小凌河,对岸就已经是锦州了!
然后到了这会,天色也已经开始暗下来了,皇太极就是连忙命人先巩固阵线,然后就是派人找来了多尔衮。
(也只能找多尔衮了,范文程这个老贼,因为年纪大了,然后又是文官,平时出行都是乘坐轿子的,可是这一次兵败如山倒,他骑着马儿逃跑,不小心从马上摔了下来,到现在都昏迷不醒呢)。
好在多尔衮没什么事,接下来两个奴酋又是聚在一起商议,接下来该怎么办?在崇祯皇帝如此刚烈的情况下,接下来该怎么办!
而且到了现在,这两个奴酋也没什么兴奋劲了,因为这也是很明显的,既然崇祯皇帝如此刚烈,完全不肯就范,那这就不再是一张绝佳好牌了!而是一个放在火上烤的烫手山芋啊!扔又扔不得!杀又杀不得!还平白无故的拉高了明军的怒气值!可谓是非常的失策啊!
当然,现在后悔药是没地方买的,所以这两个奴酋,所能做的也只是大眼瞪小眼,然后尽量予以弥补了……毕竟现在惹怒了明军,谁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呢?
所以就像现在这样,两人商量下来,还是需要加强大营的戒备,毕竟他们当初可以通过王德化,来劫持崇祯,万一明军也来个什么花招,再把人抢回去呢?所以必须加强戒备的!
(不管怎么说,崇祯还是需要控制在手里的,毕竟他还是明国的皇帝啊!不然的话,他们这次可真的亏大了,任何好处都没捞到,反而是坏处大大的!属于典型的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
再说此时的明军督师行辕,气氛却是同样的非常沉闷。
虽然在白天可以说又打了一个大胜仗,统计下来,又是一举歼灭清军近二万人!我大清的实力,又是进一步损耗!
并且仗打到现在,谁都可以看出来了,我大清完全已经是大势已去了……都不堪一击了呀!
就好像白天的一战,两军方一接触,清军的阵地就纷纷被突破,然后我无敌八旗勇士,所能做的也只有重演前几场战役的翻版……比拼谁的逃跑速度更快了!(毕竟只有跑得快,才能在明军的追杀下保住一条小命啊)
包括此次的救援任务,锦州城都已经遥遥在望了,显然完成任务只在朝夕之间!
可就算是这样,整个督师行辕里的气氛,依然是非常压抑的!
而这也是很明显的,现在清军骑虎难下,明军又何尝不是如此!你说在如此的形势一片大好之下,怎么偏偏皇帝就给人抓走了呢?甚至失陷皇帝的罪名之严重,都是不可想象的!
举例来说,就算是此次出征大军,最后把剩下的清军全给灭了,乃至是把皇太极都给生擒活捉,可还是功不抵罪的!最后论功评定的话,所有的将领全都有罪!搞不好还要杀头!
(失陷皇帝的罪名有多大,可以用下述事例来参考一下,在原本的历史中,精明强干,深得崇祯赏识的杨嗣昌是怎么死的?就是因为失陷藩王的罪名而死!
他当时身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主持全国讨贼大任!可谓是位高权重吧?可是在之后张献忠出四川,奇袭杀掉襄王朱翊铭之后!杨嗣昌自知担不起这个罪名,只能被迫服毒自杀!可那还只是失陷亲藩!失陷大明众多藩王中的一个!可是现在呢?)
1...196197198199200...2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