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娘子,带个系统养包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鹿呦呦
见她态度如此坚定,张广白也没办法劝服她,又与她说了些旁的事情,感慨良多。
苏凝与他们辞别后赶回了南浔镇。
骡车停在水巷,来福从车上一跃而下,苏凝托车夫将酒翁和东西都搬入了院子里,给了他八文钱,这才进屋收拾。
野葡萄酒这会儿还喝不了,便先搁在院子的角落里,两篓子兔毛背进屋里,她得慢慢将冬衣做起来了。
香菇与云耳的菌种则是放在边上的架子上,这架子原本是放书的,可她自从做生意后,哪里还有时间看书,索性便放这菌种了。
等弄好之后,苏凝又取了灵泉水,往菌种上滴了两滴,晚上回来便可以摘了。
二十五两银子搁在木匣子里锁上,取出一两银子拿去定制煎锅,剩下的买辅料,那包干胡椒也一并背上,这才锁了院门,朝自家糖水铺去了。
晌午刚过,铺子里的客人都已经走完了。
方翠芝母子二人坐在椅子上喘着气息,连晌午饭都没来得及吃,木盆里堆落着不少的碗筷。
“方嫂子,马峥,我回来了!”苏凝从铁匠铺子过来,将背上的胡椒袋子搁在了后头的小房子里,转身便去洗木盆里的碗筷,“你们辛苦了。”
来福老老实实的趴在铺子门口。
“唉,你放着,咱们一会儿吃了再洗,你怕是还没吃饭吧,烤炉里还有番薯,我去拿。”方嫂子歇了歇便上前拉着苏凝起身不让她动。
马峥也将桌子上的碗筷给收拾了,“今天来了不少的客人,听说过几日要来几艘大船,萧老大他们着急让苦工清理码头上堆放的货物,没少发脾气。”
“可不是,鲁老二一进咱们铺子就骂骂咧咧的!”方翠芝将烤番薯取了过来,又趁着剩下的一点糖水,舀了些水进去兑了,一人盛了一碗,那糖水味自然淡了些。
苏凝一边吃也一边听着,既然萧老大要清理码头,那来的肯定是“贵客”,她得尽快将东西准备出来了。
“今天晚上咱们去铁匠铺拿了煎锅,我教你们做水煎包和胡辣汤,野葡萄酒我也带来了,不过放在家里,过些时日才能喝。”苏凝一口咬着番薯含糊不清道。
方翠芝听的明白,也咬着番薯喝了口糖水:“对,咱们必须得趁着这大客商来,做些他们都没吃过的东西,眼瞧着这码头上的风一日比一日大,我就不信他们在船上不想吃口热乎的。”
马峥人小鬼大,操着一口粗噶音,故意装深沉:“娘,人家有银子会来咱们铺子里吃?咱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卖给是码头上的人吧。”
话音刚落,方翠芝一个巴掌就招呼了过去:“你这臭小子说的什么丧气话,我就觉得咱们铺子比别人家强多了,是不,苏凝?”
苏凝重重的点了点头,十分赞同方翠芝的说法。
众人三两口解决了晌午饭,将铺子收拾妥当,苏凝带着马峥去买做胡辣汤和水煎包的材料。
又加了些工钱催促铁匠铺子晚上前一定将煎锅给做好,那铺子的打铁匠笑呵呵的应了,这几日他都把苏凝当成老主顾了。
马峥背着东西进了铺子里,众人开始着手下晌的事情。
这一天下来忙的不可开交,时辰眨眼就过。
送走最后一位客人,铺子门已经半关了,来福躺在铺子内,低声呜咽着,催促苏凝回去。
马峥兴冲冲的取了煎锅回来,苏凝和方翠芝已然发好了面团子,方翠芝切剂子擀面皮,苏凝调馅料。
统一的白菜猪肉馅料,配上少许的香菇,苏凝炒好馅,便搁在一旁冷却,让马峥将煎锅先搁在一旁的桌子上。
“婶儿,我还头一次见这么平的锅底,咱们这水煎包要怎么做啊?”马峥好奇,却又帮不上忙,只能在一旁看着她们俩忙活。
苏凝将煎锅底部刷了层油,看的方翠芝一阵心疼。
“咱们这包子要怎么卖?”
“三文钱一个,太贵了,他们也不舍得吃。”苏凝将馅料端了过来,跟着方翠芝学着包包子。
“怎么就不舍得了,那寒风里做活的,吃了咱的肉包子才有力气,咱们这馅多足。”只见方翠芝的手微微一翻转,包子上的褶子在她手里和花似的,苏凝也像模像样,但放在一处比较,还是方翠芝的好看许多。
农家小娘子,带个系统养包子 第315章 做生意不能光想赚钱
苏凝听着方翠芝的话心里头也高兴,她也希望这煎包能够受人欢迎,遂让马峥去把灶台里的火烧的旺些,她得先尝试着做几个打样。
十个包子扑在锅底,苏凝端了煎锅放在灶台上,滋啦啦的声音从锅底传了出来,紧接着便是一股焦香味扑鼻而来。
瞧着包子底部的皮儿变成金黄时,苏凝将事先调好的水淀粉倒按照比例倒入锅里,然后盖上特制的锅盖,撤了小火焖,等到锅子里的水全部烧干时就行了。
苏凝让马峥盯着火,自个又来跟着方翠芝包包子,等所有的包子都捏出来时,水煎包也出锅了。
“婶婶儿,这包子可真香,我头一回知道包子还能这样做。”马峥站在一旁看着捡出来的包子有些垂涎三尺。
苏凝瞧着马峥那模样,再瞅瞅一直守在灶台前半步不离的来福,忍不住笑出了声儿。
“给,新出炉的,你俩先吃。”苏凝将包子给马峥递了一个,又给来福扔了一个在它的碗里。
方翠芝又撒了一些面粉,防止包子黏破皮,这才和苏凝一块吃了起来。
她们的水煎包做的大,她们妇人吃一个就饱了,若是男人吃一个再加碗糖水也是足够的。
“三文钱卖的便宜了,咱们这包子哪里是外头比得了的。”方翠芝吃着包子直摇头。
苏凝将剩下的搁在边上,让马峥自个拿着吃。
马峥正是长个子的时候,自然也不同她们客气,又拿了一个,偷偷的给来福又丢了一个。
不等他丢到碗里,来福一口便接住了。
马峥啧嘴称奇,以往他递给来福的吃食它都不吃的,可见这包子确实好吃。
天气冷,包子放在铺子里用白布盖着没多大事儿,明儿早早来了便能下锅,还能有时间再多包一些。
苏凝正打算教方翠芝做胡辣汤时,忽然听到外头传来说话声。
马祥竟然同陈仲怀、苏清河一块儿过来了。
原来他们都担心这么晚了还不见人回去,怕出了事儿,就过来瞧瞧。
方翠芝与苏凝同他们解释,让他们先坐下,正好替他们尝尝味道。
剩下的水煎包便进了众人的肚子里。
胡辣汤的汤底苏凝在铺子关门时便已经拿猪棒骨和整只鸡一块儿炖上了,胡椒和干辣椒也研磨成了粉状,香苏叶还是当初摘草药时无意发现的,正好做调料。
这胡辣汤的调料也是苏凝自个研制的,因为有许多调料她只能找味道相似对人体有益的草药替代,这也方便了日后。
方翠芝将苏凝做胡辣汤的步骤一一看在眼里,加多少水放多少高汤,锅里的水烧开后,又放入了肉糜,面皮,切得细碎的香菇和黑云耳,再加上特制的调料、盐少许,文火慢熬,倒入适量的面筋水,烧至汤汁变稠时,起锅盛汤。
大伙儿瞧着这浓稠的一碗似汤不太汤,似粥不粥的东西,觉得有些奇怪。
在苏凝和方翠芝的期待下喝了少许。
陈仲怀是第一个开吃的,娘亲做的东西就算看上去不好看,但味道一定是自己没有吃过的。
“好吃!”陈仲怀仰起小脸看着苏凝,碗底已然吃了个精光。
“味道确实不错,我方才吃了一个包子,再喝一碗胡辣汤都有些撑着了。”马祥也跟着道。
苏凝与方翠芝相视一笑,也各自盛了一碗,味道确实不错。
“那咱们这胡辣汤怎么卖?”方翠芝喝了一碗后问道。
两孩子又自个盛了一碗。
苏凝思忖了片刻道:“还是两文钱吧,咱们不能赚旁人的辛苦钱,大伙儿也都不容易。”
“是都不容易,可咱们开铺子做买卖也不容易,总不能自个吃亏了啊。”方翠芝有些着急了,这胡辣汤可比熬糖水费时费力,两文钱一碗终究便宜了。
苏凝却不这么想,她的高汤可以一直熬,所以汤底是有的,不过是加了些肉糜和做水煎包剩下的面皮,其实也要不了多少材料,若是将价格提高了,那些人未必会喝,那她不就白做了。
“咱们薄利多销,这胡辣汤就定两文钱一碗,大伙儿都不容易,更何况方嫂子你忍心瞧着像马大哥这样的人挨饿吗?”苏凝拉扯着方翠芝的衣袖,略有些撒娇的意思。
马祥也在一旁哄着方翠芝,细说着码头上的苦工们都不容易。
方翠芝有些哭笑不得,他们都这么说了,她还能如何。
众人关了铺子,约定好明日早些过来,便各自回了家中。
路上,苏清河与苏凝谈起了这件事儿,他是颇为赞同苏凝的做法,做买卖不能光想着挣钱,虽说少挣了些,但大伙儿心里肯定记得苏家糖水铺子的好,将来也是个善缘儿,若想打听个什么事儿,也就更容易些。
苏凝点头如捣蒜,她也是这般想的。
也是因为苏凝这一善举,导致日后众人相助她,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回到家中,苏凝浑身酸疼的厉害,陈仲怀端着一盆热水亲自搁在苏凝的面前。
“娘,姥爷说你今日辛苦了,得泡了脚睡觉才舒服,爹不在,我来给您泡脚。”只见陈仲怀撅着小屁股,一手替苏凝褪去了鞋袜,将苏凝的脚放在盆子里。
苏凝坐在椅子上,眼眶一热,心里头十分熨帖,哪还有什么累不累的,就算再累都值得了。
“怀儿可真是娘的好宝贝,娘有你可真好!”苏凝弯腰摸着孩子的脑袋。
陈仲怀捧着热水打湿着苏凝的脚背,一边揉一边小声的开口道:“娘也是我的宝贝,将来等我长大了,定然不会让娘像现在这么辛苦了。”
“嗯,那娘可等着享福了。”孩子的话让苏凝感到温暖。
水渐渐的凉了,陈仲怀给苏凝擦完了脚,便将那盆水泼在了院子外头,临走时不忘替苏凝关上了房门。
“娘亲,晚安!”
“晚安,快去睡吧!”苏凝起身,瞅着孩子进了屋里,这才转身去歇着了。
头顶的纱帐渐渐模糊,这一夜,苏凝做了一个好梦,梦里陈仲怀和陈永生都陪在自己的身边。
农家小娘子,带个系统养包子 第316章 胡辣汤和水煎包
天还未亮,苏凝已经起来了,将家里都收拾妥当,早饭温在锅里,提着摘好的香菇和黑云耳便往铺子里去。
水巷里还没有行人走动,冷风迎面吹来,冻得苏凝的缩了缩脖颈,带着来福加快了脚步。
码头上的铺子已经有三三两两开门了。
苏家糖水铺的门面半开着,里头传来母子二人的说话声。
苏凝让来福趴在屋里的角落,将手里的香菇和黑云耳递给了马峥,卷起衣袖开始同方翠芝一块儿包包子。
“昨晚上的包子面皮又大了些,幸亏没黏上。”方翠芝将包子一个一个的码放在煎锅里。
苏凝将原先福叔熬粥的炉子从杂物间里搬了出来,同灶台摆放在一处,将原本熬糖水的大锅放在上头熬胡辣汤。
马峥在旁打下手,帮忙看着烤炉里的番薯和板栗。
“苏凝,咱们真的不卖糖水了吗?”方翠芝心里有些不大放心。
苏凝搅动着锅里的胡辣汤:“糖水肯定要卖,但不在冬日卖。”
外头传来了水车的声音,码头两边的铺子渐渐的都开了门,马峥将剩下的半扇门也打开了。
众人手里忙活着,外面路上渐渐有人朝着铺子里过来。
“苏娘子,老远就闻到香味,你们这是打算卖包子了吗?”相熟的食客搓了搓手,看着方翠芝煎锅里的包子。
苏凝笑着迎他们入内:“快里头坐着,咱们铺子现下不仅卖包子,还有胡辣汤,要不来一碗?”
“糖水不卖了吗?”
“暂时不卖了,糖水喝了不顶饿,现在天儿是越来越冷了,你们在码头上做工肯定更辛苦!”苏凝与来人解释。
那食客起身看了一眼锅里浓稠的胡辣汤,瞧着里头食材丰富,有肉糜有面皮还有不知道什么东西飘在里头,那味儿一直勾着自己的肠胃。
“苏娘子这胡辣汤肯定很贵吧,还是给我来个番薯吧。”
苏凝也不恼,给他捡了个热乎的番薯递上前去,同马峥使了个眼色。
马峥立刻会意,站在自家铺子门口喊叫:“新出炉的水煎包三文钱一个,暖胃暖身的胡辣汤两文钱一碗,快来尝尝,里头都搁着肉哩。”
本就朝着别家铺子里去的食客,听到马峥的叫喊声,纷纷上前询问胡辣汤和水煎包,就连方才刚进来的也忍不住要了一碗。
不一会儿,铺子里就坐满了人。
胡辣汤有肉糜有面皮,两文钱一碗可比糖水划算多了,配上一个水煎包,就是饭量稍稍大的男人都可以吃饱,顶一上午。
而且铺子里又暖和,可比蹲在外头喝碗糖水强多了。
苏凝瞧着一条板凳上挤了三四个大汉,满屋子都是黑压压的人,不由蹙着眉头,现在都人满为患,只怕到了冬日更甚。
马峥也忙的脚不离地,收拾着桌上的碗筷,苏凝舀了一碗又一碗的胡辣汤,胳膊都酸了,再看看方翠芝,她额头上居然有了汗水,这水煎包也是不够卖的。
第一日的生意就如此火爆,让她万万没想到。
“苏娘子,你的心肠真好,这胡辣汤可比糖水好吃多了,你卖两文钱有些亏了。”食客们捧着碗里的胡辣汤道。
苏凝又舀了高汤进去,准备再煮半锅,同众人笑着道:“咱们都不容易,互相照应是应该的。”
“苏娘子往后有什么事情说一声。”
“对,往后苏娘子有事儿就找咱们。”
大伙儿呼声高昂,苏凝愈发笑的灿烂。
马峥瞧着他们自个将碗筷捡了放在木盆里,那桌子上的残渍也各自收拾的干干净净,不由呆愣住了。
以往可都是他自个忙前忙后的收拾,没曾想今日这些食客居然主动搁在了木盆里。
“娘,婶婶儿,他们这是——”马峥脸上十分惊愕。
方翠芝甩着胳膊捶着肩膀笑道:“看来咱们卖胡辣汤卖对了。”
苏凝点了点头,瞧着烤炉里的番薯和板栗便有些犯难,“水煎包一出,板栗和烤番薯吃的人便少了。”
但瞧着木匣子里的铜钱已然装了大半,心里舒坦了不少。
“往后咱们就少卖些番薯和板栗吧,反正搁到明年春日也不会坏,等到时候将番薯干收回来,咱们就卖番薯干,人也能轻松些。”
方翠芝一听这话连忙摆手:“咱们不怕累,这点累不算什么的。”
“东西多了,账上容易出错,而且咱们铺子里的食客多了,难免也会出些旁的事情。”今日她就看见有食客在付钱离开时,顺走了烤炉上的几颗板栗。
“成,都听你的。”方翠芝歇了会儿,将剩下的几个包子铲动了起来,准备她们自己吃。
可谁曾想,铺子外头来了煞风景的“七人帮”,这包子自然得留给他们了。
“大妹子,码头上那群人都说你铺子里又出了新吃食,快端来让我们大伙儿尝尝!”鲁老二将手里的鞭子重重的拍在桌子上,往板凳上一坐。
萧老大携着兄弟几个也都坐了下来。
以往的老样子是上不了了,苏凝与他们介绍了胡辣汤,并一人舀了一碗。
方翠芝将剩下的十个包子端了过去,声音有些冷:“这就是咱们铺子里剩下的十个包子了。”
“啥,就十个,还不够我们弟兄几个塞牙缝的。”鲁老二给萧老大递了一个,自己咬了一口,“老大,味道不错,有肉哩。”
萧洛峰咬着包子就着胡辣汤没搭理他,反倒是一双眸子紧紧盯着苏凝,“烤番薯还是老样子,板栗要五文钱的带走。”
“好。”苏凝应了,心里松了一口气,幸亏他们没让自个重新去煎包子。
东西端上了桌,苏凝与方翠芝坐在灶台后的板凳上歇息,马峥则是趴在另外一张桌子上歇着。
“老大,那客商到底是什么来头,居然要咱们码头的其他商船远离,还让温大人亲自相迎的。”鲁老二一边咬着包子一边开口道。
萧洛峰一口吃掉剩下的包子,虬髯胡须随着他嘴唇的蠕动上下抖动着,声音略显低沉:“不管是谁,咱们身为监工做好分内的事情就成了,少瞎打听。”
农家小娘子,带个系统养包子 第317章 远道而来的“客商”
这次来的肯定不是普通的客商,否则温大人不会这般重视。
“老大,那咱们这胡子真的要按照温大人说的给剃了?”程老五摸着脸上的虬须有些舍不得。
苏凝原本竖起耳朵想听些有用的消息,可谁曾想这程海居然舍不得他那一脸的络腮胡子。
“老大,我也不想剃这胡子,海上的风刮得脸疼。”剩下的人皆是摸着脸上的胡子异口同声道。
他们是男人,对自己的样貌根本就不在意,留着这一脸的胡茬完全是为了少吹点海风。
萧老大难得蹙起了眉头,“大人的命令你们谁敢不听,明日你们必须把胡子给剃了。”
“那老大你呢?”有人不怕死的询问。
苏凝在心里为那人默哀。
只听“哎哟”一声,那人被群殴了。
“废你娘的话,老大肯定身先士卒给咱们做表率!”鲁老二难得嘴里飙出一个成语。
“吃完了没,吃完了就赶紧走。”萧洛峰沉声道,明显是不悦。
众人三两口解决完吃食,屁股都还没坐热就要离开,也都有些不高兴。
苏凝将包好的板栗递上前去:“萧大哥,你的板栗。”
“嗯。”萧洛峰接过揣在了怀里直奔码头,身后的几人朝着苏凝龇牙笑了声,急急的跟上去。
等他们走后,苏凝与方翠芝母子才有时间收拾。
不过大伙儿都有些好奇,这七人帮剃了胡子之后会是何模样。
日子一天比一天冷,苏凝早出晚归,回来后便在家里着手绣着围脖,还同方翠芝讨教了如何做棉衣。
这一日。
萧洛峰单独来了铺子同苏凝买吃食,苏凝一抬头瞧着来人,一时间还有些不大适应。
“萧、萧大哥,怎么今日就你一个人来?”
萧洛峰接过包子和板栗将银钱递了过去:“客商的船队来了,温大人一会儿也要过来,你们当心着些。”
苏凝点头应了,收了他的银钱见他走后才收回了目光。
方翠芝和马峥立刻凑了过去,“这温大人要来码头,那咱们这下晌的生意还做不做?”
“做,为什么不做。”苏凝将银钱收好,不过也好奇码头上来的那批客商到底是何许人。
“等晚间咱们问问码头上的人,看看他们知道点什么。”方翠芝道。
苏凝也同意她的话。
一个时辰后,众人便瞧见温大人带着衙门的差役来到了码头。
众人虽然好奇,但也不敢亲自凑上前去,毕竟那府衙来的人可都佩戴了刀剑,重兵把守着码头。
“参见温大人。”萧洛峰领着兄弟六人朝着温榀拱手。
温榀打量了一眼码头上剩下来的人,再看向他们这七人的穿着打扮,顿时松了一口气:“一会儿船队靠了码头,你们七人小心看着,千万不能出任何差错。”
“是,大人。”萧洛峰拱手应了。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海上终于出现了一行船只,且那船瞧着并不似普通的商船,甲板上都站着数十个守卫。
船一靠近码头,便见一管事模样的人从甲板上下来,朝着温榀走了过来,那笑容满面的模样明显是认识温榀的。
“老奴参见温大人。”荀公公朝着温榀行礼。
温榀低声应了:“齐王殿下可在里头?”
“在的,温大人随老奴来。”荀公公在前头领路,带着他进了船舱内。
甫一进入船内,暖气夹着浓浓的药香扑面而来。
“微臣参见齐王殿下,定安公主。”温榀朝着船舱内的二人行礼。
苍凌寒轻声咳嗽,手里捧着暖炉,身上也裹着雪白的狐狸皮毛,脸色有些不大好,但嘴角却挂着笑容:“舅舅快坐下,咱们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见外。”
哥哥身子不便,妹妹苍凌云自然是替他亲自上前扶起了温榀,喊了一声舅舅。
船舱内没有外人,温榀的脸上隐隐透露着忧虑,抬眸看向齐王的脸:“殿下,去微臣府上住吧,您的身子经不起这般折腾,明日我便让人去请张大夫过来。”
苍云国皇帝有七子一女,四子已然成年,封了亲王,赏赐了府邸,剩下的三子年幼,有的尚在襁褓中。
兄弟之间和睦,太子之位也早早就定了,因此并没有出现兄弟阋墙之事。
齐王与定安公主是一母同胞的双生子,乃齐贵妃温娉婷所生,只可惜这齐王自打出生,身子便孱弱,年幼时一场风寒更是伤了元气。
这次出行便是听了太医院院首贺章之的建议,来此寻张广白再次出手救治。
温榀乃是温娉婷的亲弟弟,自然将此事看的颇为重要,更将齐王与定安公主的安危看的更重。
荀公公递了热茶过来,温榀坐下哪有心思喝茶,只想快些让他们随自己回府中,免得生了祸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