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娘子,带个系统养包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鹿呦呦
苏清河一听她要去南浔镇,放下了手中的碗筷,“嗯,爹陪你一块儿去。”
若是让她自个去,他还有些不大放心,万一遇到什么事儿咋办,永生那孩子又不在身边。
陈仲怀在旁边扒着饭,听到她们的谈话,立刻也跟着嚷嚷:“娘,我也要去。”
苏凝给他盛了一碗汤搁在跟前:“自然要带你一块儿去的。”
翌日。
苏凝换了一身颜色暗些的衣裳,头上只插了一支木钗,便拿了五十两银子揣在怀里。
陈仲怀和苏清河也都洗漱好,在院子里等着她。
来福亦步亦趋的跟在众人的身后,陪着他们一块儿先去了云水镇。
在云水镇,苏凝给找了一辆骡车,买了几个肉包子路上吃。
车夫听闻他们要去南浔镇,又见她给自己也递了一个包子,这车钱便不好意思多要,只要了三人十文便上路了。
云水镇与南浔镇隔着十里地,若是云水镇的百姓去,自然会步行,但苏凝他们是从陈家村出发的,已经行了段路程,怕老人和孩子坚持不住,便找了骡车。
一路上青砖铺成的小路十分平整,苏凝见苏清河眼神里的怨怪,低声解释:“爹,咱们走的动,孩子走不动,再说了这些钱咱还出的起的。”
“你说在南浔镇有认识的人,那他知道你要去吗?”苏清河扯开了话题询问。
苏凝将手里的肉包子一口吞了:“咱们先去南浔镇转转,也不一定今日就要将铺面给定下,先摸清门路咱们再慢慢来。”
见她气定神闲,苏清河便不再多说了。
有了骡车代步,速度便快了许多,晌午不到,他们便到了南浔镇城门口。
苏凝将车钱给了车夫,那车夫还问了要不要等她们,想来是不愿空着回云水镇的。
苏凝谢绝了他的好意,领着老人和孩子进了南浔镇。
若不是城楼上三个字不同,光是看着这城楼,她还以为自个还在云水镇了。
“爹,咱们苍云国的城楼都是青砖垒成的吗?”苏凝忍不住开口问道。
苏清河捻着胡须点了点头与她解释。
陈仲怀一手牵着苏凝的手,一手抓着牵引着来福的绳子。
来福颇不情愿的摆了摆脖子,想要将那束缚在脖颈处的绳子给挣脱开。
若是在家中,那也就罢了,可到了镇上人多的地方,苏凝便要求将绳子给来福套上,否则就不允许他跟着来。
“娘,南浔镇可真大,房子也比云水镇多,娘,你看,这南浔镇上也有卖糖人的。”陈仲怀的小脑袋左顾右盼的看个不停。
苏凝也顺着他的方向看了过去,巷子里一个小摊位占据一席之地,小贩正变着花样的捏着糖人,惹得一众孩子拍手称快,一旁站着的妇人给自家孩子买了一个。
苏凝瞧得清楚,那妇人给了五个铜钱。
在云水镇糖人可只要三个铜钱的,可见南浔镇的物价贵了些。
“爹,咱们也去看看吧,瞧瞧这里的东西都是怎么卖的。”苏凝同苏清河道。
苏清河跟在她身边。
等他们一行人走进了才发现,那巷子里不只有卖糖人的,还有卖胭脂水粉首饰玩意儿,各种吃食。
巷子两边吆喝声不绝入耳,苏凝带着陈仲怀左瞧瞧右看看。
因为她们带着一条大狗,小贩们见她们上前心里头有些发怵,不过瞧着那狗的脖颈处拴着绳子,大抵有些放心了。
“小娘子,来瞧瞧我这绢花,这可是京城里最时新的花样。”一旁卖首饰的妇人拿了一只绢花上前。
苏凝瞧了一眼那绢花,样式确实是比云水镇的好看些,但这手艺却差了些,歪歪扭扭的不说,颜色配的也颇有些乱,大概是照葫芦画瓢学着做的。
“这绢花怎么卖的?”苏凝瞅了一眼她面前搁着的一筐绢花,从里头寻了两朵耐看的,想着送给姚杏花和陈虎媳妇。
“三十文一只。”小贩笑脸相迎。
苏凝拿了一紫色和一朵粉色的,从怀里摸出了五十文:“五十文拿你两只你看成不?”
那妇人见苏凝挑挑拣拣了半天就拿了两朵,心里也不恼立刻接了过来,“小娘子是个爽快人,我也不多要,下次再来南浔镇,小娘子可要记得我!”
她的话刚说完,苏凝就有些愣住了,这妇人居然一眼便看出自个不是南浔镇上的人,可见是个会做生意的。
“成,下次带着姐妹们一道来,你可得再给我便宜些。”苏凝也同她道。
“自然。”这不过是场面话。
买了绢花,苏凝便又往前走了走,给陈仲怀买了些吃食,给苏清河买了一支毛笔和一方新砚台,又去边上的酒楼里用了午饭,前前后后居然花了五两银子。
望着桌上搁着的那支湖笔,苏清河愁云遍布。
“爹,湖笔和砚台就算您不用,仲怀也得用,家里那方砚台都破了。”苏凝给他夹了菜。
苏清河叹了一口气,给陈仲怀夹了菜。
这上午一趟,苏凝也算对南浔镇上的物价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等用过了午饭,想着从前卖枇杷时,马祥说的地址,便买了糕点去找他了。
其实,她也可以在南浔镇找牙侩帮忙寻铺子,但她们既然决定要到南浔镇落脚,那毕竟得有熟人,将来彼此之间也有个照应。
所以,尽管马祥一直没来消息,她心里也是丁点怨言都没有的。
农家小娘子,带个系统养包子 第291章 看铺子
一路寻人问了,才到了马祥的家门口。
巷子里。
孩子们蹲在一处玩闹,马峥见有人站在自家门前,拍了拍身上的灰,拔腿就往家门口跑,凑近一看,嚷嚷着道:“是你呀,我认识你。”
苏凝被孩子的嚷嚷声吓了一跳,待看清来人时也道:“我来找你爹,他在家吗?”
马峥推开家门请他们进去,一进的小宅院里,妇人正在浆洗衣裳,瞧着有人来,立刻擦干净了手,脸上十分诧异。
“你们是?”
“娘,她就是卖枇杷的婶儿,爹说她叫,叫——”马峥摸着脑袋一时间想不起来名字。
方翠芝倒是知道,连忙笑着上前:“是陈家村的苏凝吧,马祥同我提起过你,你们怎么来了也不提前打声招呼,快坐下说话。”
苏凝见她如此热情,将手上的糕点递了过去,“是我们太唐突了,嫂子甭见怪,之前托付马大哥帮忙寻铺面,这不家里的事情忙完了,便想亲自来看看。”
方翠芝端了茶水过去,一一给众人倒了茶水,对着自家儿子道:“还不快去码头把你爹喊回来。”
“娘,我这就去。”马峥飞似的蹿出了家门。
方翠芝与她们坐在一处,思忖了片刻才道:“妹子,嫂子有话就同你直说了,你们真想来南浔镇做买卖吗?”
苏凝重重的点了点头:“嫂子,不瞒您说,我相公去从军了,家中就我们这老小三人,南浔镇码头来往的人多,消息也灵通,我想一边开铺子,一边打听打听关于军中的消息。”
方翠芝是听马祥说过这事情,她还帮着打听过附近的铺面,但这租金可不便宜,现在再看他们一家三口,老的老,小的小,她一个妇人开铺子哪里忙的过来。
“妹子,这买卖可不好做,铺子的租金也贵,人手啊,食材啊方方面面都需要银子,你可——”
苏凝知晓她这是担心自个拿不出银钱。
“嫂子,我找马大哥,就是相信他能够帮我找到一个合适的铺面,您一家在南浔镇住了这么久,肯定比我一个外来人清楚,之前我在云水镇同望江楼的掌柜也有生意来往,银钱是有的,人手方面,我想若是嫂子方便的话,或许能够帮衬我一二。”苏凝道出了心中的想法。
方翠芝一听她要找自己帮忙,心里有些激动。
她在家中伺候他们爷俩,照顾着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空闲时便接些缝缝补补浆洗的活计,根本就赚不了几个钱,若是能有份固定的工钱,那也能替孩子他爹减轻些负担。
正当方翠芝想开口时,门外传来了父子二人的脚步声。
“陈家娘子,你们怎么来了?”马祥一脚踏入家门喊道。
苏凝起身与他见礼,说了来意。
马祥喝了一口水笑道:“我们帮你们寻了几个铺面,就是这几日在码头上忙着,没抽出时间去告诉你。”
“多谢马大哥,那咱们现在能去看看吗?”苏凝询问道。
马祥看了一眼身边的媳妇,方翠芝拧了他的胳膊,嗔怒:“你带着妹子去,我在家准备晚饭,等你们回来。”
“多谢嫂子了。”
方翠芝摆了摆手,瞧他们一行人走后,这才虚掩上了大门,将那糕点拎进了屋里,继续把衣裳给浆洗了。
马祥领着儿子带着苏凝来到了一处拐角的巷子,指着一铺面道:“这里原先是卖米面的,隔着码头只差两条街,租金掌柜的说了,若是租的时间长的话,他们便给你们便宜些,一年十两银子。”
苏凝摇了摇头:“马大哥,码头附近有没有铺面吗,咱们直接去那看吧,其实我想将铺面买下来,带着我爹和孩子在这儿落脚。”
这话可着实让马祥没有想到,有心想问问家中可出了什么事情,但他一个男人也不好开口问。
“苏娘子,如今要起战事,码头的铺子倒是有些在往外出售,你们就不怕万一——”马祥沉吟了片刻。
苏凝把同方翠芝说过的话与他说了一遍。
“成,那我便带你们去看看。”马祥领着一家人去了南浔镇的码头。
还未靠近码头,一股湿咸的海风扑面而来,空气中夹着各种味道,街道两旁都是铺面,大都是卖吃食的。
在往前走便是码头了。
一望无际的大海,仿佛看不到边缘,码头附近停泊着大大小小的船只,船上走动的有穿着绫罗绸缎的客商,也有搬运货物的工人,人群混杂。
“咱们南浔镇也算是靠海吃海,每年不出海时,便会在码头帮着搬运货物,赚些工钱,你别小看了这旁边的铺子,码头上的人包括那船上的富人们,可都要在这落脚吃饭了。”马祥与苏凝解释。
苏凝点了点头,苏清河拉着陈仲怀的手跟在后面,瞧着那蔚蓝的海面,不由出了神。
来福许是第一次见大海,难免激动的吼叫了两声。
她们一行人本就引人注目,如今来福一吼,那更是招来无数人的注视。
“马大哥,那有哪些铺面要往外抛售的,我瞧着他们都还在做买卖啊?”苏凝逡视了一圈,根本就没有发现有贴红文书的。
马祥淡淡一笑,领着他们愈发的往前面的码头去了,等到了码头附近,苏凝都能够听到那海浪拍打的声音。
“福叔,你们在吗?”马祥朝着码头第三家的铺子里喊了一声。
高高架起的蒸笼后面传来一年迈声音,只见一精神矍铄的老人从热气腾腾的蒸笼后露出了脸,“祥子,你来了,今儿要几个包子?”
这会没到吃饭的时候,铺子里便没人,马祥朝着老人摆了摆手,“福叔,我不是来买包子的,是带人来看铺子的,您之前不是说想把这铺子给卖出去吗,这不,她们想过来看看。”
那老人一听这话,立刻朝着边上正在熬粥的老婆子唤了声,苏凝这才看清楚,灶台旁边还搁了一个小炉子熬着粥。
“各位先坐,咱们坐下说,坐下说!”福叔绕了出来,请众人去桌子边坐下谈。
农家小娘子,带个系统养包子 第292章 果断拿下
身后的老妇人也跟着出来了。
“福叔,福婶,这位是苏凝,就是她想买您的铺面。”马祥也不兜圈子。
二老打量了一眼苏凝一家,又瞅了瞅趴在地上的来福,神色凛然。
“这位小娘子,你也看到了,我这铺面虽然不大,但是位置却不错,咱们在这码头做了十几年的包子生意,您别不信,那码头上的人几乎都认识我们老两口。”福叔打量着苏凝。
苏凝揣摩着他话里的意思,不晓得他是想坐地起价,还是为了别的。
“福叔,我能问问生意这般好,为什么还要卖了这铺面?”
这一问,让二老一怔愣,好半晌才压低了声音与苏凝道:“还不是因为听说咱们苍云国要与东莱交战,你说咱们码头就在罗刹海边上,我们老两口能不担心吗,万一那些人从海上打过来,可咋办?”
那老妇人坐在一旁打量了她们许久,开口道:“小娘子,瞧你也不像是能吃苦的人,你买我这铺面是要做啥,这是你爹还是?”
苏清河微微清了清嗓子:“我是她爹,这是我孙儿。”
听了这话,苏凝有些恼怒,什么叫她不是能吃苦的人,敢情在他们二老的眼中,自个儿就是衣来张手的人了?
“二老若是诚心卖,只将这价格道出,若可行,咱们今儿便可过了文书,交了定钱。”苏凝道。
一听这话,二老互相递了个眼色。
苏凝瞧见面前的老人伸出了四根手指,嘴角轻轻一挑,询问道:“四十两?”
马祥皱着眉头:“福叔,您可不能狮子大张口啊,四十两银子未免太多了些,能否……”
那老妇人也在旁拽了拽他的衣袖,与他咬着耳朵。
“四十两还是看在马祥的面子上,大不了这屋里的桌椅板凳,碗盏茶壶还有这笼屉我都留给你,免得你再置办。”福叔指着屋里的五张桌子和二十张长板凳。
苏凝可不是拿这铺子卖包子,略一思忖:“屉笼碗盏这些我们都不要,桌椅板凳留下,再给你们腾出两天时间搬东西,三十五两,您二老觉得可以,今日咱们一手交银一手交契书。”
她可没忘记那屉笼里还蒸着包子,锅里头还熬着粥。
二老被苏凝的果断给惊着了,两人又是一阵嘀嘀咕咕的商量,最终将此事给敲定了下来。
当得知苏清河是秀才出身时,二老面色赧然,拿了银子,又将房契交给了苏凝,马祥陪着他们去了官府,交了一两银子的手续费,将房契的名字给改成的苏凝的,这才算了事儿。
“福叔,那两日后我们再来收铺面。”苏凝将铺子的房契给收在怀里,还好她今儿带的银子足够。
离开的时候,苏凝又回头望了一眼那罗刹海,瞧着往来的船只,心里不由猜测,罗刹海对面的东莱国到底是何模样。
不过,她很快便会从众人的口中得知了。
“马大哥,今天真是谢谢你了。”苏凝掏出二两银子递给他,以表感谢。
马祥推拒着:“你这是干什么?”
大街上,苏凝也不好与他来回推拒,只把银子递给了马峥的手上:“这些日子多亏了马大哥帮忙找铺面,往后大家都在南浔镇,难免要麻烦马大哥和嫂子。”
马祥听了这话,再瞧瞧自个儿子早早就把银子揣进了怀里,不由敲了敲他的脑袋,“既然你这么说,那往后有什么事儿就来找我们,先去我家吃顿饭,我再送你们回家。”
“那我们就不同马大哥客气了。”苏凝跟着他们进了家门。
方翠芝早早的便买了肉菜回来,这会儿正在厨房忙着。
苏凝听到厨房里有动静,便走了进去,帮着方翠芝做晚饭。
马祥则是同苏清河在外头说着南浔镇的情况,听闻苏清河想找个私塾教书,马祥便包揽了这事情。
用过了晚饭,苏凝又同方翠芝提起了帮工的事情,让她考虑考虑。
马祥给他们找了骡车,送他们离开后,这才回到了家中。
方翠芝给马祥倒了茶水,马峥将二两银子递给了他娘,让方翠芝微微一愣。
“这银子是苏凝给的。”马祥解释道。
方翠芝坐在他的对面,将白日里那包糕点取了过来,“这糕点也是苏妹子送的,可见她是个实心人。”
“陈家兄弟这个时候去从军,苏妹子一个人在南浔镇上开铺子,咱们能帮就帮!”马祥望了一眼那糕点。
马峥则是忍不住将那糕点给打开来吃了一块儿,还想再吃的时候,却被方翠芝打了手,“晚上你就吃了三碗饭,再吃肚子该撑破了。”
马峥嘿嘿一笑收回了手:“娘,您说苏婶儿要卖什么,她做饭的手艺这般好,会不会开酒楼?”
夫妇二人相视一笑,就那小小的铺面怎么开酒楼,更何况,码头上招待的大都是干力气活的苦工,谁会花钱去点菜吃,就算那来往的客商也不会吃码头附近的东西,都是使了人去镇上酒楼点菜。
“臭小子瞎操心什么,赶紧去洗了睡。”方翠芝将银子和糕点收了起来,催促儿子去歇着。
油灯下,方翠芝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马祥。
“如今快到冬日了,出海的渔船恐怕得渐渐停了,你整日在码头上做苦工也不容易,不如我就去苏妹子铺子里帮忙,也能贴补贴补家用。”方翠芝道。
可马祥不这么想,苏凝的铺子还未开起来,生意如何他还未可知,自家媳妇去了白拿工钱可不无疑是学上加霜。
“咱们先看看,等她真的要人手了,买卖忙不过来时,咱再去。”马祥道。
“成,听你的。”方翠芝将床铺好后,夫妻二人上了榻上,便将油灯吹熄了。
苏凝一家人却还在路上。
“女儿,你怎么不让马祥帮着找房子,那铺面后头可没有屋子容咱们落脚。”苏清河开口道。
苏凝搂着陈仲怀:“爹,咱们已经够麻烦人家了,这住处我今儿上午瞧了,水巷就不错,离着码头又近,咱们在那租个小院便成。”
听她这般安排,苏清河便没再多说了。
农家小娘子,带个系统养包子 第293章 找个妥当的人
回到家中的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了。
苏凝同车夫交代两日后的早上再来接她们去南浔镇,给了车钱,便转身进了院子里。
众人各自洗漱后,回屋歇着了。
翌日。
姚杏花来苏凝家中询问事情办的如何了,苏凝将铺子定下的事情告诉了她,又同她打听了村里的事儿。
姚杏花不傻,苏凝主动同她打听村里的事情,无非是想知道老陈家的状况,也不同她绕圈子,直接说与了她听。
“大周氏急着给老闺女找婆家,听说相中了锦绣楼掌柜的儿子——林玉堂,上回还见他去了老陈家找陈富生说话,也不晓得这亲事儿说不说的成?”
锦绣楼掌柜的她们都熟悉,这林玉堂听说是个童生,模样估计也差不到哪里去,不过与陈富生来往,这品性倒得多打听打听。
“那玉珠怎么说的?”苏凝询问道。
“听说当时——”姚杏花压低了声音将那日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玉珠那孩子在大周氏手里头可别折了,那吴倩茹也不是个好的。”
苏凝摇了摇头,姑娘家最重名声,吴倩茹当着外人的面将陈玉珠唤出来,大周氏又做的如此明显,可不就是摆明了相看。
二人正说着话,忽然听到外头有人唤苏凝,姚杏花眉梢一挑,听着那声音像是老陈家大房的陈仲举。
“婶儿,我来拿今日的香菇和云耳。”陈仲举站在门外喊道。
苏凝起身打开了门,让他进来等着,自个去屋里摘了两筐子云耳和香菇。
“婶儿,这是银钱。”陈仲举将银钱递给了苏凝。
苏凝给他抓了一把野葡萄干,让他揣在兜里,陈仲举道了声谢,飞似得离开了。
“苏妹子,你们这是?”姚杏花瞥了一眼苏凝。
苏凝笑着道:“同望江楼掌柜的有生意往来,这孩子在中间跑跑腿而已。”
“那就好,我还以为你和老陈家处起来了。”姚杏花松了一口气,接着又道,“你这去了南浔镇,家里可如何安排?”
苏凝早早就想好了这事儿,望着姚杏花:“杏花姐,咱们不是说好了,你可是我的援军!”
姚杏花见她拉扯着自己的胳膊腆着脸:“啥援军,我只答应帮你照看和邱山,往来送送货,你这家里得另外寻个妥当的人才行。”
苏凝将野葡萄干递上前去,她说的没错,是得寻个妥当的人。
“对了,我从南浔镇给你带了绢花,你给陈虎媳妇也送去一朵。”苏凝转身进屋里寻了之前买的绢花。
“哟,这可花了不少钱吧。”瞧着这绢花的式样新颖,姚杏花颇有些爱不释手。
“绢花赠美人,哪里能用钱衡量的。”苏凝将那朵紫色的绢花戴在姚杏花的发髻上,“这颜色适合你,沉稳大气。”
姚杏花摸了摸发髻上的绢花,瞪了一眼苏凝:“你这嘴怕是吃了蜜,这朵嫩色适合陈虎媳妇,一会儿我就给她送去。”
送走了姚杏花,苏凝同苏清河打了招呼,从鸡窝里捡了鸡蛋,加上之前存的,拎了一篮子鸡蛋和一包白糖,带着来福去了杨家村。
姚杏花说要找个妥当的人,她倒是想到了陈鱼和杨絮母女。
尤其是陈鱼那孩子的性子,让她帮着照料家里,肯定是再合适不过了。
日头当空,九月的太阳已经不似七八月那般灼人。
苏凝一路赶到杨家村,只稍稍出了些汗,并未将衣裳汗湿。
进了杨家村,瞧着地里头种的那些棉花已经长出半截,纤细的身姿在田里随风摆动,看的苏凝心中熨帖。
果然杨家村的地更适合种这些作物,陈家村地里的棉花长势可不如这里的好。
“鱼儿,仲贤,你们在家吗?”苏凝隔着篱笆门朝着里头喊了一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