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娘子,带个系统养包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鹿呦呦
陈鱼与陈仲贤姐弟二人也同他们一块儿去了。
众人原本是要乘坐马车的,但林守仁想坐坐那牛车,众人便舍弃了那马车,纷纷坐在牛车上,由杨槐和陈永生在前面赶着,几个孩子和林守仁坐在后面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林老爷,你是从哪里来?”陈仲怀被林守仁护在身前,抬头问道。
林受热低头望着他的小脸笑道:“可听说过兖州?”
“听过!”几个孩子齐齐道。
陈二牛大声嚷嚷着:“苏先生同我们说过,兖州乃是帝都,那里的人都吃的好穿的好,京城里都是当大官的人。”
“呵呵,那你想不想当大官?”林守仁被孩子逗笑。
陈二牛挺起胸膛:“我不当大官,我要当武状元,将来上阵杀敌。”
“好志气。”林守仁忍不住多瞧了一眼陈二牛,转而低头看向陈仲怀,“你呢,你将来长大了想做什么?”
陈仲怀绞着手指头,一时间还未想好。
瞧他答不出,林守仁也不催促,只摸着他的脑袋让他慢慢想,不一会儿牛车便到了杨家村。
放眼望去,整个杨家村只有寥寥几十户,地里全都种的同一种作物,一眼望过去,仿佛看不到尽头。
“杨家村的境况不如陈家村啊!”林守仁望着路过的一座座低矮的茅草屋。
张广白坐在一旁被颠的骨头都要散了架:“可不是,要不是我徒弟同我说,我也不曾知晓这杨家村的乡亲们长年累月都只能吃番薯,说是前些年还闹过饥荒。”
“此话当真?”林守仁一时不敢相信。
张逸轩在一旁附和:“当不当真,林老自己问问便知。”
牛车停在杨槐家门口,陈永生领着众人去了地里。
林守仁不认识那瓜藤,看着那一片绿幽幽的叶子,还未来的及问,便见着几个孩子从身边跑了过去,朝着前头那片地里跑了去。
“哇,好多西瓜!”陈仲贤跑到西瓜里,左摸摸右摸摸。
林守仁瞠目结舌,“你们这是种了多少?”
“十、十亩地。”杨槐略有些紧张的搓着手,接下来的话他有些说不出口,望了望旁边站着的陈永生。
陈永生自然明白,前几日他和苏凝便已经来看过。
“林老爷,这地里的瓜不能泡雨水,您若是要,咱们得赶在雨水来临前给摘了,不知您意下如何?”
望着这满地的西瓜,其中还掺杂着其它的绿藤,林守仁指着那地里道:“这是什么?”
杨槐立马拔了一穴,那花生掺杂着泥土显露在众人的面前。
“是花生,你们——”张逸轩不可思议的望着那花生。
“都是苏凝同我们说的种植法子,也多亏了张公子的种子。”杨槐将那花生摘了下来,几个孩子蜂拥而至,一人得了两颗。
陈永生接过分给了林守仁和张广白。
“我这就派人来采摘,只是这价钱——”林守仁瞥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张逸轩。
来之前皇上就已经下了令,若是这西瓜真的如东莱的一般,便全部拉回京城,按照十文一斤给买下,可这十亩地看样子足足有上千斤,那岂不是得上百两银子,还有地里头的花生,他也得同皇上一道禀明了。
农家小娘子,带个系统养包子 第208章 聚众闹事
张逸轩上前一步,同陈永生低声解释:“十文一斤的价格,暂时先收入,等日后公文定下来,再重新定价。”
陈永生瞧着众人都望着自己,点了点头:“我们信你,那何时派车来拉?”
“一会儿我便让白术回府拉车来,不过这银钱恐怕得过了称后给你们。”
林守仁瞧着他们同意了,松了一口气,同杨槐了解了杨家村里的情形,又望了一眼地里的番薯,心中已然有了主意。
下晌的时候,林守仁便同张逸轩先带了三四个西瓜回了云水镇,他得写一份密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回宫中。
白术则是领着五辆马车去了杨家村,在杨槐与陈永生的带领下,府里的小厮们跟着他们的身后在那地里摘西瓜。
五辆马车来回两趟,这才将第一批先成熟的瓜给摘完。
这般声势浩大,自然引来杨家村无数人的观望。
听到村里来了五辆马车在杨槐地里摘西瓜,杨里正鞋子都未曾顾得穿上,连忙跑了过来。
“杨槐!”杨里正拨开人群正好碰见他们摘完瓜从地里出来。
望着那一个个圆圆的绿皮瓜被众人抬上马车,杨里正便有些着急了,“杨槐,你家这种的是啥?”
杨槐同他解释:“里正,这是苏凝给我的西瓜种子,让我帮忙种。”
“西瓜?咋我没听说过,那你这西瓜是要运到哪里去?”
“里正,这瓜卖给了林老爷,您若是没其他事儿的话,我先去忙了。”杨槐急着要去同府里的小厮核对重量。
杨槐怎么能放他走,拉扯着他的胳膊,非要找他问个清楚,这东西可关乎着他们全村的未来。
陈永生瞧着杨里正如此着急,同白术交代好后,立刻上前解围,“杨里正,咱们借一步说话,可行?”
杨里正抬眸看向来人,一时间竟没认出他是谁。
“我是陈永生,苏凝是我娘子。”
“是你啊,那你能不能同我说说这西瓜是怎么种的,我们村里的人能不能种这些,这能卖多少钱啊?”他们杨家村一直种着番薯,若是能种旁的东西,那么村里的人也不至于都离开。
如今陈永生就仿佛那救命的稻草。
被他如此询问,陈永生安抚着他的情绪,看向地里的人,低声对着他道:“杨里正,这西瓜乃是东莱的作物,如今我们误打误撞的种出来,已然上报给了朝廷,这日后西瓜肯定得交由你们村里人种,至于是何价格,如何售卖,一切都得等公文出来,您就先别急。”
一听这事儿居然都让京城里的人知晓了,那这地里的西瓜断然不会是给他们老百姓尝了,肯定是——
想到这儿,杨里正的面色有些惨白:“如今两国形势不稳,我们村里种这些会不会招来祸事儿,万一——”
杨里正吓得连连后退。
陈永生拽住他的手腕,眉眼深邃:“杨里正,这事儿已然交给了旁人处置,您就约束好村里乡亲们,别闹事儿,一切静等消息便是,就算有祸事儿来临,也不会落在你的头上。”
杨里正也不是糊涂人,经他这么一提醒,立刻便明白过来,“那我就等着消息,只是这件事儿怕兜不住,我怕村里的乡亲们会心生怨言。”
陈永生甩开他的手冷喝:“你身为里正,自然要平息这场风波,否则乡亲们为何奉你为里正。”
“我——”杨里正骇然。
“不该打的主意就别妄想,约束好乡民,才不会让祸事上身。”陈永生丢下这句话,便不再理会他。
白术同府里的小厮们正将那些西瓜沉重,这会儿子已然一一登记在册,算盘打得兵乓作响,不一会儿就见着那管事儿擦了额头上的汗水。
“一共一千五百斤。”
一片哗然声响起,陈永生与杨槐倒是没有多惊讶。
地里一个西瓜都有五斤多重,他们这才摘了多少,望着那地里还有那么多西瓜,一时竟犯了愁绪。
“白术,你回去将此事报给你家公子,让他尽快派人来日夜看护。”陈永生道。
围观的乡亲们一时间脸上红白交错,有那脸皮厚的上前来,朝着杨槐道:“杨槐,你地里种的西瓜能不能给我们尝尝,咱们都一个村里的。”
“是啊,能不能让我们尝尝啊!”
杨槐哑然,这地里的西瓜他可做不了主。
陈永生瞥了一眼人群里的杨里正,想要让他站出来主持公道,可他偏偏藏匿在人群里,任由乡亲们闹哄。
“诸位,这地里的西瓜已经被人全都买下,你们也看到了,这些西瓜咱们苍云国没有,如今在你们杨家村种出来,那将来便会交由你们去种,你们又何必急于一时。”
“你谁啊,我们凭什么相信你?”有乡亲出来反对。
“就是,还日后,谁知道杨槐他们一家三口会不会教我们。”
杨槐面上通红一片,原本他同苏凝私下就商量好,将来由他带领着乡亲们种西瓜、花生等作物,可如今却被乡亲们如此误解。
“你们都姓杨,都是杨家村里的人,前些年大伙儿没有口粮吃时,不也是相互帮扶,如今不过是先让杨槐叔走在了前头,为你们劈开了一条生路,你们就这般看待杨槐叔的吗?枉他一片好心,却换来你们如此对待!”陈永生掷地有声,话语里全是指责。
那些原本还想争一时口舌之快的乡亲们,瞧着杨槐的脸,皆是默不作声了。
杨里正适才站了出来,与陈永生相抗衡:“若是他将来不教我们,我身为里正势必要将他赶出村去。”
“赶出村子,本官倒是要看看谁敢?”只见林守仁一身官服,身后乃是知府衙门里的差役。
“来人,将杨槐家的地给本官看护好,谁人敢上前作乱,皆给我带回衙门处置。”随行的晏安一声令下,那些差役们便去了地里,每个角落都把守着,且身上佩戴着刀剑。
杨里正与乡亲们瞧着这架势,哪里还敢威逼。
不等杨里正上前,只听林守仁一字一句道:“身为里正,不能正确引领,反倒怂恿乡亲们欺压旁人,怎能服众,即今日起,杨家村的里正便由杨槐来担任,日后由他来带领大家栽种作物。”
农家小娘子,带个系统养包子 第209章 吃水不忘挖井人
没有讨得好处,反倒丢了里正的头衔,杨里正如何能服。
“大人,我身为杨家村的里正,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百姓,您不能卸磨杀驴啊。”杨里正磕首。
“卸磨杀驴,你也配?”林守仁将册子摔在杨里正的身前,怒斥,“这是近年来杨家村的收成,每年朝堂征收的口赋一一在册,你从中克扣了多少,难不成要本官一一说给你听?”
那册子被风卷动,白纸黑字摆在杨里正的眼前,他怎么也不敢相信,以往都看不出来的问题,怎么偏偏今日却查出来了。
“大人,冤枉啊,大人!”杨里正磕首喊冤。
晏安大手一挥,“既是有冤,那咱们便去衙门走一趟。”
瞧着上前来的两个衙役拿着手镣脚铐,杨里正吓得身子一软,跌坐在了地上,面如死灰。
林守仁朝着陈永生和杨槐二人走了过去,二人立刻便要朝着他行礼,却被林守仁给扶了起来。
“杨槐,本官看重你,你可不能让本官和百姓们失望,知道吗?”
“草民明白,只是草民有一件事儿想求大人。”
“何事儿?”
杨槐一转身看着围在自家门口的乡亲们:“老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之所以能种出西瓜,都是靠苏凝教的法子还有张公子不远万里带回来的种子,若是大伙儿想要同我一块儿种,那日后地里的产出必须得给苏凝和张公子一成。”
此言一出,林守仁捻着胡须,他果然没有看错人。
乡亲们则是面面相觑,将地里的收成给旁人一成,他们心里是不乐意的。
杨槐知道众人心里是何想法,继续道:“前些年,咱们村里闹饥荒,家家户户都吃不饱,但我们却并没有离开,为什么?”
“……”众人默不作声。
杨槐声音哽咽,眼眶有些湿润:“那是因为咱们乡亲们都互帮互助,你给我一个番薯,来年我还你两个,你家没了口粮,我家的口粮分你一半,没有他们,我家如何能有今天,如何带领大家种西瓜?”
“杨槐叔,您甭说了,我愿意跟着您种。”
“我也愿意。”
人群中纷纷有人举起手来,赞同杨槐,眼看着还有零星几乎人家没有举手,杨槐也并不强求,不过话也说的十分清楚,不愿意给苏凝和张逸轩一成,那就不能同他们一块儿种这些东西。
杨槐请晏安帮自己拟了一份文书,上头是给苏凝和张逸轩的承诺,每户人家都画押之后,杨槐便将那张文书递给了陈永生。
“永生,这你拿着。”
“多谢杨槐叔。”陈永生自是不会客气,这些他们原本都已经商量过了。
将来若是西瓜扩大种植,他们便不用四六分成,只需他们每户人家地里抽出一成给自己就行。
至于张逸轩的,陈永生将另外一份文书收进了怀里。
今年的西瓜是种不成了,得等到来年,凡是按了手印的,林守仁都同他们保证明年定然都会分到种子。
杨槐心生感激,带着全村的百姓朝着他磕首。
林守仁将官银装在匣子里,亲自递给了他:“这是一百两纹银,暂时先给你,等过两日地里的瓜都成熟了,我再派车来。”
望着那匣子里的纹银,杨槐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双手接过,道了谢,与众人目送他们这些官员离开之后,这才同陈永生一道站了起来。
当着乡亲们的面,杨槐将那四十两纹银递给了陈永生,并朝着陈永生作揖:“替我多谢苏凝。”
“杨槐叔,这里有人看着,咱们还是先去我家吧!”陈永生扶着杨槐的胳膊,可不敢受他这个礼。
地里有衙役看守着,杨槐也不怕乡亲们乱来,捧了匣子赶着牛车与陈永生一块儿回了家中。
当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屋里的众人时,大伙儿都替杨槐感到高兴。
尤其是杨絮,此刻泪眼模糊,她总算盼到娘家的日子能过的好起来了。
陈鱼在一旁安慰着她:“娘,您甭哭呀。”
杨絮擦着眼泪,笑着道:“娘没哭,娘这是替你姥姥和姥爷高兴,高兴。”
杨柳也抹着眼泪,望着匣子里的六十两银子,激动的有些说不出话来,她们这辈子都不曾见过这么多银子。
“苏凝,真是太谢谢你了。”杨柳拉着苏凝的手始终不肯放开。
杨二郎的眸子也有些红,不过却忍着始终没有落泪,这三个月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婶儿,高兴的事儿,咱们就别伤心了,今儿就在我这儿,好好庆祝庆祝。”苏凝反手握住杨柳的手安慰着。
众人这才有说有笑的谈论着。
晚间,苏凝将那花生给剥了,炒了一碟子花生米,给众人下酒,又添了一份拍黄瓜,从屋后菜园子里摘了豆角,茄子,一并炒了端上了桌。
都不是外人,便没有分桌子,大伙儿热热闹闹的坐在一处互相敬酒,吃的比晌午那顿还要开心。
尤其是杨槐,他今儿吃的酒颇多。
临走的时候,苏凝想留下他们歇一晚上再走,可杨柳却不肯,只道让杨二郎赶着牛车,一家三口这才离开。
杨絮领着一儿一女,撑着腰身站在门口,见着爹娘都走了,这才与姚杏花一家一起回了村里。
送走了众人,苏凝与陈永生这才牵着陈仲怀的手进了院子,瞧着张广白还在与自家爹谈天论地,不由一阵抚额。
这两老人居然能说到一处,可让她万万没有想到。
“爹,师父,你们要不都在这儿歇了,我将前院儿的厢房收拾出来。”苏凝望着两个喝的满面通红的老者。
这师兄陪着林守仁回了云水镇,下晌就没再来过,她也不可能这么晚还让师父一个走夜路。
“不成,这哪能行,我、我回去!”苏清河一手撑着桌子站了起来,身子微微一颤。
吓得苏凝与陈永生立刻上前将其扶住。
白术也连忙上前将张广白给扶住,生怕他有个闪失,不好同公子交代,这么晚了,他也不敢就这么将人给带回去。
“爹,您没事儿吧!”
“我没事儿。”苏清河摆了摆手,不让他们扶,抬眸看了一眼面前的陈永生,眼里满是心疼,“永生啊,明儿,明儿个爹陪你一块儿去找里正,咱们就算不是陈氏族人,你也一样是爹的好女婿。”
陈永生心生感激:“爹,天太晚了,就在这儿歇了吧,凝儿,你去收拾房间。”
苏凝应了,连忙将前院里的两个厢房给收拾了出来,扶着张广白和苏清河各自去屋里歇着。
农家小娘子,带个系统养包子 第210章 买山(一)
白术在屋里照顾着自家老爷,另外一间房里,陈永生在照看着苏清河,直到他睡得安稳了,这才关上了房门,嘱咐白术夜里帮忙看着些。
白术自然是应了。
苏凝从盥洗室里出来,瞧着自家儿子屋里油灯还亮着,便在外头敲了敲门。
陈仲怀开了房门,来福立刻冲了出来,绕着苏凝的脚边蹭着她的腿。
“娘,有事儿吗?”陈仲怀站在门口望着苏凝。
苏凝摸了摸他的脑袋,进了他的屋里,瞧着桌子上还放着书籍,便想替他收了起来:“早些睡,晚上别熬坏了眼睛。”
陈仲怀却抢先一步夺过了她手里的书,“娘,我现在还不困,你先去睡吧,我听爹好像在叫你。”
“你爹在叫我,我怎么么听见?”苏凝狐疑的绕过了桌子。
陈仲怀不由分说的推搡着苏凝出去,还不等苏凝反应过来,便已然被拒之门外。
这孩子,居然——苏凝站在门外拢了拢衣裳。
一抬头,便瞧着陈永生正从前头跨院里走了过来,“爹和师父可歇下了?”
陈永生牵着她的手往屋里去,从箱笼里翻了自己的衣裳出来,脱了上衣,“有白术照看着,你别担心。”
说罢,便去了院里冲凉,那盥洗室他觉得太过麻烦,便索性用冷水冲了。
苏凝瞧着他用冷水冲洗,立马拿了帕子递给他,等他冲完凉之后,随同他一块儿进了屋里,将门给掩上。
屋里桌子上放着四枚银锭子,一共四十两,想到白天发生的事情,苏凝心中颇有些不太安稳。
“相公,要不明儿个我们亲自去趟杨家村同乡亲们说,这一成咱们不要了。”苏凝坐在案桌前来回的抚摸着银子。
陈永生将文书收好,转身便将苏凝给拦腰抱起朝着床榻走去,低沉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那一成只是警醒他们这种子来之不易,这银钱你安心拿着,我都已经签了文书了。”
“可是,那种子是我师兄——”苏凝搂着他的脖颈,话还未说完,就已然被他堵住了红唇。
青纱帐被放下,挡住一室旖旎。
翌日。
陈永生精神抖擞的起身去了前院,还未进厨房,便已然听见里头传来叮当作响声。
“白术,你这是——”陈永生快步走了进去,只见白术手里正拿着木勺,舀着锅里的白粥。
白术拿着勺子的手微微一愣,而后面上赧然:“我家老爷醒了有些饿,我就——”
毕竟不是张府,擅自动用人家的厨房,白术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慌张。
陈永生一听这话连忙上前:“是我们起晚了,多谢你了,这粥还有多的吗,我给岳父端一碗。”
“有,我煮了许多。”白术立刻又取了几个碗,一一舀了白粥。
陈永生见他端去了张广白房间里,这才端了一碗去了旁边的屋子,这会儿苏清河已然醒了,正坐在床头撑着脑袋。
“永生,我怎么睡在这儿?”见陈永生进来,苏清河抬头问道,醒来后,他就有些头疼。
陈永生还未答话,身后陈仲怀立刻跑了进来,朝着二人作揖:“姥爷,爹爹早。”
“给你张爷爷请过安没?”陈永生盯着孩子问道。
陈仲怀立马点了头:“请了,张爷爷在喝粥,我就过来了,爹,娘亲起来没?”
陈永生面上恍若无事般答道:“你娘昨天累着了,你可不许去扰她休息。”
陈仲怀立马点了点头,去厨房端了白粥与苏清河一块儿喝了,末了,便与苏清河一起去了学堂。
张广白也穿戴整齐,用过了早饭后,听闻苏凝还未起身,便只同陈永生叮嘱了几句,带着白术回了云水镇。
众人都走了以后,陈永生这才转身回了屋里。
掀开青纱帐,只见榻上的人正熟睡着,轻薄的纱衣拢在身上,衣襟微微敞开,露出白皙的肌肤。
陈永生不自觉的抚上她的肩膀,手指停留在那印记上,好半晌才唤了苏凝起身。
今日他们得去官府衙门一趟。
“凝儿,该起来了。”陈永生轻声在苏凝耳边唤道。
“相公,什么时辰了?”翻了一个身,苏凝侧着身子面对着来人,枕着他的掌心声音软糯。
陈永生拂开她面颊上的一缕秀发:“巳时三刻,爹和张大夫已经离开了。”
“什么!”苏凝闻声忽的睁开双眸,肩上的衣裳彻底滑落,身上那些斑驳的印记看的陈永生双眸微黯。
“我已经约了佟牙侩让他在望江楼等着我们,你先把衣裳穿好。”陈永生拿起架子上的衣裳替她穿衣。
苏凝顺着他的手,由着他帮忙系着衣襟带子,脸上全是疑问,“爹和师父走了,你怎么都不叫我一声,还有你什么时候约的佟牙侩,我们为什么要去望江楼见他?”
陈永生绞湿了帕子正要给她擦脸,苏凝直接一把接了过去,自己囫囵的擦了,她又不是小孩,方才只是身子有些酸疼,才让他帮着自己穿衣。
“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儿瞒着我?”苏凝擦了脸抬眸瞿着眼前的人,这两个多月,她是愈发的看不透陈永生,原以为是因为忙着翻修老屋,二人少了交谈,可这会儿,她隐隐觉得,他有什么事情是瞒着自己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