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相府闺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下昭歌
“皇上,莫不是有什么烦心事?”
说着宋慧雪像往常一样,想替皇上揉肩,可谁知道皇上却一手挥开了她的手。
“朝堂上的事,说了你也不懂。”
皇上的举动让宋慧雪的脸色大变,不过她很快便恢复了往常。
而一旁的周曼语则是满脸平静的看着这一切。





相府闺秀 第337章献记
“臣妾自知帮不上什么忙,不过看皇上满脸愁容,便想替皇上分忧罢了。”说着宋慧雪还状似委屈的绞了绞手中的手帕。
皇上本是想说些什么,可一个侧目就看到了桌上的棋局。
都说这下棋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心智,这黑白两子在这棋盘上你来往,也最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有运筹帷幄的心思。
“这是你们两个下的?”
皇上这话虽然是对宋慧雪说的,可他的目光却一直在周曼语身上,不知为什么,他就是觉得眼前的这个清冷的女子和一般的女子不同。
“回皇上,臣妾闲来无事所以就和周小姐下着玩儿的,消磨消磨时间罢了。”
皇上看了一眼棋局,这黑子看似漫不经心,可又处处阻拦白子,虽一盘棋还没有下完,但以能看出这其中的高低,这可不像是下着玩儿这么简单。
就在这时,周曼语突然开口道, “要是没什么事,臣女就先行告退了。”
可她还没有动,皇上就叫住了她,“周小姐可知道朕是因什么而烦恼。”
本来这前朝之事,是不应该拿到后宫来说的,不过现在皇上却是想听听这周曼语有个见解。
“臣女不知。”
这南方水患的事,周曼语虽身处宫中,可也是有所耳闻,不过这自古后宫女人不可参政,尤其是她现在的身份,虽然她心里清楚皇上可能是因为这件事情烦心,不过她也不会傻到真的就说出自己的想法。
见周曼语不知道,皇上又换了一个说法,“那你可知道南方水患的事?”
宋慧雪在听到这话时,心中一颤,刚才她问时,皇上都半个字都没和她说,可现在却主动和这个周曼语提起,这也足以见得这个周曼语在皇上心中不同于寻常的地位。
宋慧雪的心里现在是又气又恼,气的是皇上的态度,恼的是自己当初听了这周曼语的话,真的让皇上见到她,不过她却忘了,她之所以能答应周曼语的话,不是因为她一时心善,而是因为她有把柄握在周曼语的手里。
“臣女今日都待在宫中,对外界的事并不知晓。”
皇上听了周曼语的话,心里闪过一丝欣慰,虽然她对外界的事不从知晓,不过这也证明她和周家并屋沟通,也就间接的说明了周家此次让周曼语进宫并无其他的目的,要不怎么能一点儿联系都没有。
“近日南方水患,大批良田被毁,百姓流离失所,大批灾民向京城涌进,不知周小姐可有什么见解?”
宋慧雪听到这儿,心里涌起一阵嘲讽,这南方水患,连满朝文武都束手无策,这周曼语不过一介女流之辈,又能有什么办法,这下看她拿什么化解。
谁知这周曼语沉思了一下竟开口道,“这难民之所以会大批的涌入京城,无非是在原住地无法生存,所以才想到京城来谋个生路,而现在最主要的也是解决难民的生计问题。”
宋慧雪闻言接话道,“这还不简单,殿下可以命人开仓放粮,在受灾严重的地点设立粥铺,解决灾民的燃眉之急。”
说完宋慧雪还沾沾自喜,以为会得到皇上的夸赞,可她等了半天也没等到皇上的一个眼神。
“如此确实能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我想殿下一定也以派人这么做了。”
说完周曼语将目光转向皇上,满眼的笃定。
皇上听了宋慧雪的话点了点头,确实现在各个衙役都已开设粥铺,可却还是一片混乱,情况并没有因此好转。
“那就按各家的受损程度,从朝廷拨发不同程度的救灾款,让百姓重建家园。”
宋慧雪轻飘飘的一句话,在她看来救济难民无非就是这两种方法,一是让他们保住性命,二是让他们重建家园,如此一来这麻烦也就化解了。
“这个想必殿下也已是颁布了吧?”
周曼语虽是问句,可语气里确实笃定。
没错,就像宋慧雪说的,自南方水患发生开始,皇上就开仓放粮,还从国库拿出大量银两赈济灾民,可却都是收效甚微,这半个月来,不但没有平复的现象,反而还愈演愈烈。
宋慧雪见她一连两天建议都被周曼语否了,顿时心声不满,“那不知道周小姐有什么好的方法?”
她就不信这个周曼语能相处更好的方法,若是她说不出,这无异于被自己打脸。
“依我看来,这粥铺还是要继续开设的,这赈灾银也要继续发放。”
听了周曼语这话,宋慧雪简直是嗤之以鼻,她还以为她她能想出什么方法,到头来不还是如她说的那样。
宋慧雪刚要开口嘲讽周曼语几句,可却看见皇上一脸认真的听着周曼语说话,她已经到嘴边的话也生生的被她忍住了。
“不过却是不能和以前那般。”
皇上闻言开口道,“那依周小姐看应该怎么办?”
周曼语看了一下桌上的棋子,继而道,“依我看应该将受灾的灾民全都登记在册,对那些受灾严重和鳏寡孤独,身患疾病的灾民尤其要重点救济,按登记册的名录进行救济,这样一来,一可保证每位灾民都能受到救济,这二来也可以避免分配不均的弊端。”
皇上闻言,脸上顿时露出喜色,这个周曼语果然和一般的女子不同,确实,现在虽说是设立粥铺,发放赈灾银,可是真正得到救济的百姓确实不多,那些年老体迈的,体弱多病的,根本就抢不过那些身强体壮的,若是将灾民全都登记在册,再按登记册的名录进行救济,确实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一问题。
不过还有一点,就是灾民数量众多,现在每日朝廷都会发放大量的银两和赈灾银,若是如此下去的话,国库恐怕要空虚。
现在虽然表面上四国相安无事,可若是其他三国趁着这次灾乱钻了空子,到时候国库要是拿不出足够支撑军队的银两,恐怕……
一想到这点,皇上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相府闺秀 第338章献策
而周曼语就好像看出了皇上的心思一样,“不过有一点就是,如果长此下去的话,国库势将空亏。”
本来皇上正在想这个问题,没想到周曼语竟主动提了出来,皇上当时心下一动,“不知周小姐可有什么方法化解此事?”
而在一旁听着这一切的宋慧雪,早已气得攥紧了拳头,就连护指扎进肉里都浑然不自知。
单凭现在她都可以看出这皇上对周曼语有着不同平常的度,如若这次周曼语真的能想出一个万全主意,替皇上解了这燃眉之急,那她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一定会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
“国库没有银两,可这并不代表我大魏国没有银两。”说完周曼语还停顿一下,看着皇上脸上的变化,“近几十年来我大魏国一直是国泰民安,繁荣昌盛,这其中自然有不少南北经商的商人自然也是赚得盆满锅满,我想这大魏国绝大部分的银两还是掌握在他们手里。”
皇上听了周曼语的话微微蹙眉,“你是说……”
周曼语虽然没有把话说明,可是从皇上的反应中还是能看出他懂了其中的意思。
正如这周曼语所说,近年来大魏国一直是繁荣昌盛,这其他三国往来经商的人也不再少数,如此一来正是喂肥了一批人。
现在属于国家危难之际,若是让富有之家捐赠财物,或是直接减价出售粮食,如此一来可就减轻了国家的不少压力。
要说这宋慧雪也是个聪明人,她看完皇上的反应后,立马猜出了周曼语刚才那番话的用意,可正是因为这样,她又怎么能让她轻易得了这份功劳。
“都说无奸不商,那朝廷又要怎么让那些人心甘情愿的拿出银子呢?”
宋慧雪这句话看似是在为国事担忧,可实则就是在拆周曼语的台。
不过她这话说得也不无道理,自己千辛万苦置下的家业,谁又愿意轻易拿出来呢。
“他们当然不肯就这么轻易的拿出银两,不过我们可以想个办法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拿出银子来。”
“什么办法?”
周曼语现在已经取得了皇上的青睐,纵是皇上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可他还是想听听周曼语的想法。
“我们可以给那些主动赈济灾民的富商,给予其荫庇子女的奖励,我想这样他们一定会争先恐后。”
这古代将就的是士、农、工、商,这商人的地位最为低下,他们纵是是有钱,可却依然不被那些文人墨客所尊重,如此一来给他们荫庇的奖励,他们一个个的当然是何乐而不为了,到时候就不愁没有人肯捐银两了。
皇上本来想的是下令命那些大户,按每家每户每年的收入,募捐银两,若是他们不从,便采取强制的手段,这自古将就的就是民不与官斗,有的时候一个家族的昌盛就是朝廷的一句话,如此一来他们就算心有不满也不敢多说什么。
不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是到时候真把那些商户大贾逼急了说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刚才听了周曼语的方法皇上顿时心声赞叹,如此一来既不用担心有人会逃避募捐,也不用担心有人心有不甘。
“好,真是好主意啊!”
皇上的一连两个好,表达出了他现在的心情,近几日他整日被南方水患之事烦忧,食不安寝、夜不能寐,今天听了周曼语这番话总能睡个好觉了。
“若是这个方法可行,南方灾情真的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朕一定重重的嘉奖你。”
若是一般人听到皇上这番话都会感恩戴德,可周曼语的脸上却依然是不悲不喜,一副淡淡的表情。
“臣女不过是不忍心看那些百姓颠沛流离,吃苦受罪,所以才说出一点自己的见解,还希望能给皇上提供一点思绪。”
周曼语这一句话,将自己想的主意,变成了为皇上提供的一点思绪,表面上看周曼语好像是吃了亏,可实际上却是她自己想减少和这件事的关系。
都说后宫女人不可议政,她刚才那番话已是犯了禁忌,皇上若是不在意就罢了,若是皇上真的起了疑心追究下来,那么就算到时候她什么都没有做,恐怕也会被扣上干政议政的帽子,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再者就是,她刚才说的不过是一个思路,并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有些话说来简单,可若是真的实际操作起来却是不那么容易。
如果没有好好的把控,很容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乱子,如此一来她便会第一个被人拉出来。
现在她只是说为皇上提个意见,这样如果事情办好了,皇上一定会在心里记着她,可若是这事情没办好,她也只不过是提个意见,并没有让皇上按着她的想法来,到时候皇上就算是想追究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皇上听了周曼语的话,对她的欣赏更是多了几分,一个人面对自己的夸赞能如此的不骄不躁,想必也是个心性沉稳之人。
当天下午皇上就把几个重臣,连带着几个王爷都召进宫内。
经过一番后,皇上把他从周曼语那的来的方法全都说与众人。
“众爱卿觉得此项方法怎么样啊?”
因为事情有了转机,所以皇上整个人的心情都轻松了不少,说话的语气也照早朝的时候和缓了不少。
众人闻言纷纷俯身,“皇上英明,竟能想出如此良策。”
虽然嘴上这么说这,可这些大臣却一个个的在心里犯这嘀咕,这上午的时候皇上还因为此事大发雷霆,怎么一上午的功夫竟能想出对策。
“儿臣觉得此法可行,等明日上朝的时候,吩咐户部将命令传达下去,我相信不日灾祸就会得到缓解。”
要说这太子,虽然平日里志大才疏,可却有一样让人不得不倾佩,那就是这怕马屁的功力,每每总是哄得皇上欢心,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他虽然没什么建树,可却能一直稳做太子之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府闺秀 第339章举荐
而此时站在一旁的魏长平和顾回朗却不是这么想的。
其实要救灾不外乎就是开仓放粮,设计粥铺,顺带这帮助灾民修缮房屋,让他们有一个能落脚的地方,这样才能才能避免灾民四处流窜。
可这样解决的也只是眼前的问题而已,日后还会有一系列的问题产生,比如良田被毁导致收成减少,而粮商有趁此哄抬粮价,到时候别看他们捐出来的是这些钱,可实际上赚的钱却远远不止这些,而百姓又是刚刚经历过灾祸,根本无力承担上涨的粮价,到时候势必还会引发一番骚乱。
就算先不考虑那些问题,就眼下而论,虽然朝廷下达命令,拨放赈灾款和粮食,可经过这一层层官员的克扣,真正到百姓手里的又有多少。
而且他们若是真的说出来的话,又断了多少人的财路,又会树立多少对敌。
而这些问题,一些人都心知肚明,但有想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所以才一直不敢说出口。
其实这些问题皇上心中也是有所考虑的,不过因为这些年来没有发生什么灾祸,所以皇上一直刚愎自用,对自己手下的官员过于有信心。
“如若众爱卿都觉得此记可行,那明日我就会派人吩咐下去。”
现在众人都想不出更好的方法,所以就算心里有嘀咕也不敢说出什么不同的意见。
就这样,所有都默认了这项方法。
见众人都没有其他异意,皇上就禀退了众人,单单留下了太子、魏长平和顾回朗三人。
“你们三个就刚才事可有什么不同看法啊?”
皇上能把他们三个单独留下,就足以见得他们三个在皇上心中不同的地位。
太子看了看其他两个人上前一步,开口道,“儿臣认为现下这种情况,此法可行。”
皇上看了一眼太子,又将目光转向他身后的两个人,“你们两个呢,可有什么其他看法?”
顾回朗和魏长平听到这话皆是一阵沉默,他们不是没有其他看法,而是不知道该不该说出心中的想法,毕竟就算现在他们已经想好措施,可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
若是此时办好了自然是功成名就,可若是事情办不好就不简答的是被皇上责罚这么简单了,到时候不光失了君心不说,还很有可能遭到天下人的唾弃。
就在魏长平犹豫不决时,顾回朗也上前一步,“如若一切都能按预想的进行,那皇上刚才所说的确实是称的上是上策。”
太子听了顾回朗这话,轻佻的瞟了他一眼,他还以为他能说出什么不同的见解,不过也是溜须怕马罢了。
可顾回朗的话还没有说完,“不过皇上真的认为这策令能如预想的那般进行吗?”
说完顾回朗抬头看了一下皇上的反应,“这登记灾民,确实能保证救济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可是赈灾过程中,殿下和监管的御史并不可能直接将赈灾的粮食发到灾民手中,而是通过一层层的下拨,最后才发放到灾民手中,而且最后发放的权利还掌握在地方的官吏手里,殿下真的觉得他们能把朝廷发放的粮食银两尽数的发放到灾民手中?”
听了顾回朗这一番话,皇上陷入了一阵沉思,他说的确实是现在要面对的问题。
而在一旁的太子听了顾回朗这话,却是心生不满,当时便站了出来,“回朗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是说各方的官员中饱私囊?”
顾回朗低下头,开口道,“虽不能说得上是十之八九,可三四还是有的,这粮食越多这硕鼠就越肥硕,我想这个道理殿下比我要清楚的多。”
太子见皇上微蹙着眉头,以为他是不认可顾回朗的话,继而开口道,“这朝廷每年都会下放御史,若真的像你所说的那样,他们又怎么会不上报!”
“若是连对付这御史的能力都没有,他们有怎么敢从中中饱私囊。”
顾回朗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堵的太子说不出话来。
确实,现在一些官员搜刮民脂民膏,克扣朝廷下拨的银两,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若是像朝廷派下的御史那样堂而皇之的到各地去监察,又怎么会查出什么。
“可……”
太子还想再说些什么,可却被皇上打断,“那依你之见应该怎么办?”
顾回朗一垂眸,认真道,“依臣看来,必须选个信得过的官员专门监守此事,对那些贪官污吏进行处罚,如此一来便能有效的避免有人从中获利。”
“可若是下派的官员也和那些贪官勾结在一起怎么办?”
皇上对顾回朗的态度,让太子很是不满,所以他极力的从顾回朗的话里挑出什么错,想要扳回一局。
不过太子所言确实也有些道理,若是到时候派下的官员都与贪官污吏勾结在一起,那事情岂不是要更加棘手。
“所以就要找一个敢立下军令状的人,若是半个月事情还没有好转,那他便要任由殿下处罚,我想这样就不会有人敢不尽心尽力了吧。”
“但是这朝中官员有谁合适呢?”
在顾回朗说出这话之后,皇上就在脑子里搜寻了一圈,他并没有想到有谁合适这个任务。
再者说此事是要立下军令状,若是半个月后没有收效可是要受到惩罚的,谁又想接这块烫手的山芋呢?
“臣倒是有一人推荐。”
皇上听顾回朗这么说,顿时来了兴致,“不知道回朗所说的是谁啊?”
“秦世轩。”
“秦世轩?”
皇上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显然皇上对这个人并没有印象。
“此人是秦仲秋的孙子。”
经顾回朗这么一说皇上总算想了起来,这秦家确实是有这么一个人,此次跟秦老夫妇回京。
这秦家的人和周家一样,已经在边关镇守多年,一直都想回京,可皇上却以各种理由拒绝。
如今这秦老爷和秦老夫人已经年迈,一直盼望这能落叶归根,可偏偏皇上就是不下命令。
前段时日,秦老夫人以回京养疾为由回京,可这秦老爷不日之后却依然要回到边关。




相府闺秀 第340章恍然大悟
“这秦家现在一直想要回京,我觉得殿下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若是此次秦世轩能够处理好此事,那便让他们回京,可若是不能,也可据此断了他们的念头。”
皇上听了顾回朗的话点了点头,确实这秦家为大魏国立下不少功劳,如果一直借故不让他们回京,那其他人看了会觉得他这个皇上心胸狭隘。
不过如此一来的话,如果秦世轩真能处理好南方难民的事,他就下令让秦家回京,若是不能那也不能怪他没给他们机会。
“如此也好,等会儿我就命人去给他颁发圣旨。”
魏长平到现在才明白,原来顾回朗是想借此机会扩大自己的势力,如果这次秦世轩真的能处理好南方的灾情,那一定会得到天下百姓的称赞,这自古都讲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此一来这并肩王一支的势力恐怕又会扩大了。
不过现在就算他后悔也来不及了,皇上都已经颁发承命了。
一旁的太子听了顾回朗的话,也是满心的不满,可他心里想的更多的却是南方灾情严重,仅凭秦世轩一个初入官场的人是没办法处理得当。
若是半个月过去灾情还没有缓解,他就联合朝廷其他官员一起参上一本,到时候有顾回朗受的。
当天傍晚秦世轩便收到了圣旨,而这第二天皇上就在朝堂上宣布了此事。
如此一来南方水患之事也算是告一段落。
不过通过这件事,皇上对周曼语却是越发的上心了,但他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将周曼语册立为妃,而是每日以各种理由召见周曼语。
若是一般的女子见到皇上,尤其是还察觉到皇上对自己有不同一般的态度时,恐怕早就喜出望外了,可这个周曼语却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一样,依旧和往常一样,看不出丝毫欣喜。
不过也正是因为她这个态度,让皇上来了兴趣,觉得她与后宫那些想尽办法争风吃醋的女人不同。
俗话说几家欢喜几家愁,宋慧雪看皇上越来越频繁的召见周曼语,气得饭都吃不下。
这日正巧她在和侍奉的宫女发火时,淑妃却来了。
自打上次事情过后,这还是淑妃头一次来长亭殿。
宋慧雪闻声后连忙迎了出去,“姐姐来了怎么不提前派人通报一声,我也好事先准备。”
今日的淑妃依旧是一身红色宫裙,头上戴着金色的蝴蝶步摇,看上去端庄中却又平添几分妩媚。
淑妃闻此扬了扬手里的手帕,“我们姐妹哪里讲的着这个,我这不今日闲来无事,正好路过妹妹这里,所以便过来坐坐,还望没打扰到妹妹。”
“姐姐这是哪里的话,快,这边坐。”
说着,两个人便一左一右的坐到了席塌两侧。
待宫人为两位斟好茶后,淑妃才缓缓开口,“我看妹妹今日气色不大好,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啊?”
宋慧雪闻言看了一眼守在一边的翠柳,翠柳立马会意把房内其他多余的下人全都禀退了出去,还关上了门,一时间房内就只剩下宋慧雪和淑妃,以及她们俩的贴身丫头。
“姐姐我哪里是身体舒服啊,我是有心事。”
见房间里没有其他人了,宋慧雪便将自己的心事说了出来。
1...9293949596...1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