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谢陛下。”戚元弼连忙说道,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心里面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忙碌了好几天,陛下爱看、喜欢,给了赞赏,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朱由校的目光转向了旁边的李溰,笑着问道:“觉得怎么样?”
“叹为观止!”李溰连忙说道:“没想到大明的皇家水师居然强大至此,火器当真是犀利无比!臣从来都没有想过,今日真是大开眼界!”
“那就好。”朱由校将手中的望远镜递给戚元功说道:“那就行了,咱们回去吧。今天要大肆庆祝一番,好好的喝酒吃肉。”
“是,陛下。”李溰答应了一声。
事实上,朱由校没有想要再和他说什么其他的事情,需要给他一点点时间让他来消化一下今天看到的东西,这样才方便他们后续的谈判。
回到天津之后,自然就是大摆宴宴。
今天晚上的庆祝活动搞得很欢乐,酒肉都很多。至于说报销的问题,当然是有朱由校,不可能让别人报销。
身为皇帝,就是出来撒钱的。
吃饱喝足之后,朱由校有一些微醺,也就没有再说什么,直接回房间休息了。
第二天,朱由校起得很晚。
昨天晚上喝得有点多,但还是没有到醉酒的程度。酒喝到这个程度上,性致比较高,于是睡的就晚了。
朱由校与袁贵妃和田贵妃做了半夜的游戏,今天早上差点没起来。
睡到日上三竿,酒醒十分,朱由校才感觉到身子难受。
如果单纯的做一件事情的话,可能没什么太大问题,可是两件事情放在一起,这宿醉的感觉就有点难受了。
用清凉的水洗了一把脸,朱由校这才精神了不少。
将手中的毛巾扔给在一边伺候的魏朝,朱由校面无表情的说道:“吃过早饭之后,去把李溰找来。到了这个时候,有些事情也是时候该说一说了。”
“是,皇爷。”魏朝恭敬的答应道,转身去安排饭了。
昨天晚上喝了不少酒,折腾了大半夜早就饿了,今天早上起得又晚,朱由校这肚子空空如也,嗓子眼里传来了摩挲声,得马上吃饭。
吃过早饭之后,朱由校就把刘贤叫了过来,准备见一见李溰。
“陛下,臣有点担心。”刘贤看着朱由校,有些担忧的说道:“即便现在李溰答应了,可是朝鲜国王不答应该怎么办?回头朝鲜国王要是不承认的话,那岂不是白谈了?”
朱由校看了一眼刘贤,用最平淡的语气说着最狠的话,“他要敢这么做的话,那朕就敢给朝鲜换一个国王。”
“朕觉得李溰就很不错,既然是他答应的事情,他坐上了国王的宝座之后,那就是他说的算了。”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624章 让朝鲜出粮
刘贤看着自家皇帝,没有再提这个问题。因为他觉得已经没有说下去的必要了,自家皇帝已经霸气到如此地步,那还说什么呀?
既然陛下有了这样的想法,自己就应该去替陛下完成。
刘贤相信,只要朝鲜人敢反悔,大明人就会让他们明白反悔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现在皇家水师那帮人已经嗷嗷叫准备开始打仗了。反正打倭国也是打,打朝鲜也是打,那就打呗。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贤还说什么啊?
刘贤向前走了一步,一脸认真的笑着赞同道:“陛下说的对,臣也是这样的想法。”
站在不远处的魏朝不动声色的瞥了一眼刘贤,默默的转回了头继续目视前方,心里却是一直在吐槽。
你确定你刚刚是这么想的?
咱家为什么不相信呢?
魏朝曾经以为自己这些做太监的就够没有底线的,就够会对皇上逢迎拍马的,可是现在和这些读书人比起来,自己差得远了。人家一旦做了这种事情,自己完全不是对手。
刘贤根本就没去看魏朝,更不知道这个老太监在想什么。反正自己就是这么想的,别人说什么都没用,所以也就不用说了。
朱由校听着刘贤的话,并不在意,臣子们怎么想的不重要。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管天管地,管不了人家是怎么想的。
对于这件事情,朱由校从来没有想过要怎么管,只要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行了。显然在这方面,刘贤更加有经验。
两人没有等太久,李溰就被人从外面带了进来。
此时,这位朝鲜的世子已经恢复过了以往的神态,已经从演习带给他的那些震撼中缓过来了。
李溰神态平和的看着朱由校,恭敬的说道:“参见陛下。”
轻轻地摆了摆手,朱由校笑着说道:“免礼。”
他转头看向魏朝吩咐道:“赐坐。”
等到李溰坐下之后,朱由校这才一脸严肃的说道:“这次把你叫过来,是有事情要和你商量一下,是关于大明和朝鲜一起攻打倭国的事情。”
听了这话之后,李溰也严肃了起来。
这一次到这里来面见大明朝的皇帝,其实就是谈这件事情的,这一点李凒很清楚。
在他从朝鲜出来的时候,父王就已经把这件事情交代过了。可是李溰更清楚一点,父王在这方面其实没什么主见,家国大事说了算的也不是父王。
最关键的是,如果他在这里答应了大明朝什么事情,回国之后的结果也不一定会怎么样,说不定还会产生矛盾。
李溰听到了朱由校说的话,难免紧张,心中一直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朱由校看了李溰一眼,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
对于大明朝的皇帝来说,不需要在意这些东西。朱由校继续说道:“这件事情我和你的父王已经谈过了,双方都已经同意了。这次你过来只不过是谈一下具体的事情。”
“请陛下示下。”李溰连忙说道。
“其实也很简单,作战的具体方向和策略还需要双方的将军自己商量,这件事情朕不会太多干预。所以这方面的事情朕就不想和你们谈了。”
“朕想说的是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明出兵之后,希望你们能够提供粮草。”朱由校面无表情的说道。
虽然是商量,但是看表情听语气就知道,这根本就不是在和你商量。
事实上,在这件事情上,朱由校很生气。
原本的历史上,打万历三大征的时候,大明的军队支援朝鲜就是朝鲜国出的粮食。可是等到后来韩国人当政的时候,韩国人居然说大明去的时候吃了韩国不少粮食,给韩国带去不少灾难。
这种放屁的话也就这种不要脸的国家能说的出来。
如果不是大明去帮你,你就灭国了。我出兵帮你没有好处,只收了一点我们军人吃的粮食,还牺牲了那么多人,你们还能放出这样的屁来?
这不仅让朱由校想到了当时的局势,灯塔国驻军要钱,我保护你,你得给钱。不但要给粮食,还要给军队的装备,你还要买我的装备。
反正朱由校觉得,自己这么干也可以。
原因也很简单,自己现在很强。
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乱蹦乱跳的人,直接弄死。
李溰脸色就有些难看。
朝鲜本来产粮食就不多,在这个时候如果供给大明的军队,那可是一笔非常庞大的开销。这场战争即便打赢了,朝鲜能够分得的好处也是一个未知数。
在大明的面前想要分一杯羹,恐怕很困难。到时候自己花了这么多钱、出了这么多人,然后没分到什么好处,这个事就不好办了。
李溰连忙说道:“陛下,这件事情怕是有困难。朝鲜虽然愿意这么做,可实在是力有不待。真到了双方开战的时候断粮,那就出问题了,到时候会影响这场战争的。请陛下明察。”
李溰态度不卑不亢。但是意思就一个,朝鲜没那么多粮食。
如果真的打到一半断粮了,这个事怎么办?
到时候战争打不下去了,很可能会导致大溃败,那就得不偿失了。
朱由校看着李溰,笑眯眯的说道:“没有关系。只要战争开打之后,我们可以在倭国获取粮食,少的一部分才能从你们朝鲜拿。你们放心,这个会让内务府的人去采买,会给钱,绝对不会白拿你们的粮食。”
听了这话之后,李溰倒是松了一口气。
愿意花钱买是好事。当然了,即便是大明的皇帝不说这句话,他们不买粮食自己也不能说什么。
李溰还是有一些担心,迟疑着说道:“可是朝鲜真的没有那么多粮食。”
朱由校看了李溰一眼,心里面有点同意刘贤的看法了。
选一个聪明的朝鲜国王确实不是一个好选择,原本自己还想着让李溰慢慢的建设朝鲜,没想到他不听话,把心思都花在了和大明的扯皮上。
这就很不好了。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乖乖答应,不是在这里扯皮。
朱由校沉着脸说道:“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你们朝鲜要没有粮食,那就等没有粮食的时候再说。”
李溰胀红了脸,很想再争辩几句。可是见朱由校瞪着他,他就没有再开口。
事实上,此时朱由校的心里面已经产生了杀意。
如果李溰再敢继续这么说下去,这个人就离不开大明了。
“是不是觉得受了委屈?”朱由校没好气的哼了一声说道:“既然如此,那你们走吧。这一次打倭国,我们大明自己来,你们朝鲜就回去吧。”
“还有,我们大明的战舰会在朝鲜选择地方停靠,补给和买粮食。大明内务府的人会在朝鲜收购粮食,你们也不用管了。我们花钱买,平买平卖做生意,这没什么。”说完,朱由校就站起了身子说道:“把他送回去吧。”
说完,朱由校一甩袖子就走了。
李溰脸色瞬间就更难看了,还没想到大明朝的皇帝直接就翻脸了。
这也太快了,不是说好了是商量的吗?
这一刻李溰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情,也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不过来。
虽然大明表面上是商量,可实际就不是商量,自己就是来听吩咐的。
弄清楚了这件事情之后,李溰直接就跪在了地上,以头触地说道:“陛下,臣只是怕耽误了事情。实在不敢有委屈的念头!”
“请陛下明察,朝鲜上下对大明忠心耿耿,绝无其他想法!”
朱由校看了一眼李溰,然后转头看了一眼刘贤吩咐道:“你和他们谈吧,朕没有心情了。”
说完,朱由校直接转身走了。
“是,陛下。”刘贤笑着拱手,目送着朱由校离开。
等到人走了之后,刘贤来到朝鲜世子李溰的身边,笑着把他搀扶了起来,温言抚慰道:“不必如此,世子你要明白,这世上陛下最不喜欢的就是推诿之人。”
李溰连忙说道:.我可不是推诿,是真的有困难。
“我理解,我能理解。”刘贤笑着说道:“咱们谁都不容易,所以呢,咱们两个好好商谈,拿出一个你我双方都满意的约定。
在这件事情上,刘贤是非常有经验的。陛下敲打过了之后,对于自己该怎么做,刘贤就更清楚了。
刘贤拉着李溰直接走到不远处说道:“粮食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大明愿意花钱买,这是好事情。”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平日里没少走私大明的铜钱,这几年很多人直接把铜钱拉到朝鲜去卖,你们可把大明的钱都拿走了。”
这件事情是事实,很多商人都这么干。
毕竟大明的铸钱精美,铸造技术也很高,周边的国家用的都是大明的钱。
这一次朱由校打倭国,就是为了搞一大批银子用来铸造银币。
明朝虽然也有白银。还是缺呀。市面上的白银更少,很多都被人们埋到了地里面。铜也不够用。
朱由校要搞一个更多的银,来制造更大的货币。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625章 朝鲜的让步
对于周边的国家,朱由校是有想法的。
因为使用的都是我的钱,那你们国家的经济就掌握在我手里,这比后世的美元霸权还厉害。
只要我超发,你们就都得跟着吃瓜。我印钱放水,这些钱全拿到你们国家去买东西。
朝鲜就是朱由校的第一个目标,然后往南也是一样的。
再往南打的时候,也要让他们用大明的钱。
日本的银矿可以为大明提供源源不断的银子,铸造出源源不断的银币,可以让大明到全世界各地去买东西。各种货物矿产全都能拉到大明来,投入到大明的基础建设当中去。
这说白了就是另一种方式的掠夺。
挖矿、铸币、出去买东西,这些钱甚至都不会在大明的经济体系内流通。大明的百姓能够看到的只是大明源源不断的从外面把东西买回来。
在这种模式下,大明的经济就会得一个很大的提升。这里面还需要白银。
如果使用纸币能达到这种情况的话,大明就会迎来一个更加高速的发展期,后续钱庄也会跟上。
这就叫金元霸权,很强。
朝鲜就是一个最有效的试验基地,朱由校才不会让朝鲜乱跳。
刘贤虽然不清楚这些,但是他明白另外一件事情,陛下做事必有深意,自己只要把事情做好就行了。
所以他上来就威胁了一通李溰。
这种事情陛下不能做,但是作为臣子来说,做起来没有丝毫的难度。所以刘贤的话说得很不客气。
李溰看了一眼刘贤。
你个老家伙,刚才你笑眯眯的样子,还以为你是什么好人。结果上来你就这么干?
平复了一下心情,李溰直接说道:“实在是朝鲜粮食有限,这是没办法的事。如果大明在朝鲜买粮食,朝鲜很容易就粮荒了。”
李溰非常清楚大明的体量,也知道大明有多有钱。
这几年大明和朝鲜的贸易一直在持续,朝鲜的各种东西都被大明买走了。大明往朝鲜贩卖了很多便宜的布匹等等,现在朝鲜连农具和铁锅等东西也全都是大明来的。
那些大明的商人直接就在辽东开矿打造,然后卖到朝鲜,赚得盆满钵满。甚至有人直接把钱弄过去卖,也能赚到盆满钵满。
很多人在朝鲜没了活路,唯一一个赚钱的也就剩下种地了。毕竟这两年大明在朝鲜买粮食的时候,是非常舍得下血本,搞得粮价飞涨,很多百姓甚至吃不起粮食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鲜国内已经有流民出现。
而这些可恶的大明商人,他们又干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积极地在朝鲜招工,让他们到辽东去做工、到辽东去生活。
辽东有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快来吧。
大明朝的辽东工业那些人已经在国内招不到人了。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辽东可不是个好地方,以前还总打仗,就算不打仗也不好活。山高水远的,没人愿意过去。
后世如果不是因为活不下去了,必须得闯关东,才导致了东北有那么多人。不然的话,真以为有人愿意在那里生活?
那是被逼得没办法,都逃命了。
等到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以后,天下太平,再看看东北的人口流失。年轻一辈的、有追求的全都跑了。
除了政策原因之外,不得不说与环境有关系。很多东北人不喜欢在东北呆,冬天太冷,做什么都不方便。
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大明国内到处都缺人,没必要跑东北去赚钱。在内地很安全,赚得也不少,为什么要到边疆去?
我又不是去当兵保卫边疆的。
所以就没人愿意去辽东。而这些辽东的商人自然就盯上了一群人。除了蒙古和女真奴隶之外,辽东商人还盯上了朝鲜人。
经过这么多长时间的发展和壮大,辽东商人也明白了另外一件事情,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是奴役的好,给钱雇佣有的时候效率更高。
所以辽东商人很积极的对朝鲜进行疯狂的掠夺,在经济层面掠夺朝鲜的各种物资,在人力方面抢朝鲜的人。
来来来,这些朝鲜人到了辽东之后,可以说就能无缝衔接。
朝鲜读书人的汉字写得很好,古诗词也很好,拿过来就能用,只需要简单的培训一下就可以。
朝鲜的百姓也都会说大明话,到了辽东就能上工,简直就是完美的存在。
这都是朝鲜国王担心的事情,再这么下去,朝鲜国将不国。
上一次来的时候,朝鲜国王就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被朱由校直接怼回去了。
朱由校给了他另外一个计划,我们去打倭国,大家一起去掠夺倭国。到了那个时候,你不但能够得到好处,还能够弥补之前的损失。
但是想的挺好,朝鲜国王不敢相信。这一次他都没有亲自来,只派了儿子过来,希望能够好好谈一谈。上一次他自个儿没敢拒绝,这一次希望儿子能拒绝。
在这件事情上,朱由校只能说,朝鲜国王想的太多了,没有人能够拒绝大明。
刘贤看了一眼李溰,见他的态度似乎有点坚决,就眯起了眼睛看着他说道:“那这次打倭国你们不想参加了?”
“如果这样,那也好,咱们就没什么好谈的了。我回去禀报陛下。”
李溰脸就黑了。
怎么可能不想参与?
朝鲜国内的问题一大堆,如果不解决的话,就快国将不国了。可是打倭国的确是一个机会,他们想要的就是参与这件事情,并且能够拿到一些好处。
而大明的态度是让朝鲜参与这件事情,但是朝鲜得先付出,然后才能拿到你好处。
而且这个个好处多少的事情,得到时候再说。
李溰对这个自然不满意,可是试探了一下才发现,没办法。
无论是大明的皇帝,还是眼前的这个刘贤,他们都是这种态度。这就让人很无奈了。
李溰说道:“朝鲜没有那么多粮食,但是其他方面还是可以辅助大明的。粮食方面我们可以出一些,我们会自己采买了之后,给大明的军队送过去。”
这已经是李溰的让步了。
如果让大明的商人肆无忌惮的在朝鲜收购军粮,李溰都不敢想象结果会是什么样的。
那些大明商人肯定会疯狂的搞事情。
现在他对大明的那些商人都已经害怕了,尤其是那个叫做内务府的衙门。
刘贤想了想之后说道:“那这件事情就先这样。我记下来了,回头会报给陛下。至于说结果如何,还要看陛下怎么决定。”
“多谢刘大人。”李溰连忙说道。
“这个没什么。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利润分配的问题。”刘贤看着李溰说道:“这个事情比较重要,咱们得好好的商量一下。”
倭国上有很多岛屿,大大小小的都有,主要是四个大岛。
在这方面是肯定要划分的,大明除了占据几个岛屿之外,也要把它们分给朝鲜一部分,不可能自己全部拿在手里面。
怎么划分,大明已经决定好了,不可能单独的给朝鲜一个岛,只会分给它一部分。
大明要什么地方早就已经圈好了,剩下的一些地方就是分给朝鲜的。在这件事情上有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
之所以要商量,就是让朝鲜答应更多的条件。比如让朝鲜协助驻军,向倭国派出更多的军队,在倭国为大明建造军港,在倭国为大明的军队提供支持。
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全面听大明的话。
朱由校把事情扔给刘贤之后,就没有再管。对于刘贤的本事,朱由校还是相信的,知道他能够把这件事情办好,所以才放心的交给他。
如果需要阴人或者其他的方面,朱由校就找张余来,那才是专业的。
平复了一下心情,朱由校就回到了行辕。
这几天忙忙碌碌的,加上心情也不太好,朱由校还没好好陪陪袁妃和田妃。现在有时间了,正好聊聊这件事。
天津这虽然不是很大的城池,但终究是靠海,别有一番风。
跟着她们逛一逛,到时候带着她们出海钓钓鱼,也是极好的。这个时代的自然条件很好,近海的鱼还很多的,甚至坐在悬崖边上都能够钓到大鱼。
搞点海鱼吃也很好。退潮的时候还可以带着她们去赶海。不说其他的,抓点螃蟹吃也好。也不知道这个时代的螃蟹肥不肥美,想来应该比后世肥美。
还有就是龙虾,这个时候应该能抓到龙虾。
朱由校看着田妃和袁妃笑着说道:“退潮的时候带你们去赶海。”
田贵妃和袁贵妃对视了一下,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道:“陛下,什么是赶海呀?”
“就是海退潮的时候,在海边捡海货的人看起来就像是他们在追着海跑一样,所以叫赶海。我们可以去海边抓一点鱼虾,晚上回来做着吃。”
袁贵妃和田贵妃默契的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无奈。
我们没觉得有意思啊。陛下怎么会喜欢这种东西?
不过陛下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626章 赶海
朱由校带着两个妃子在游玩,大明和朝鲜的谈判也在继续。
经过两天的谈判,李溰大概也弄明白了情况。
眼前这个叫刘贤的家伙,看着年轻,很和善,可是一点都不好相与。
在具体的利益分配上,这家伙咬的很死,根本就是毫不退让。
从整体的情况上来看,这一次大明占的好处要更多,朝鲜很难拿到太多的好处。
1...282283284285286...3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