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虽然自己现在没有飞黄腾达的机会,但是按部就班也不一定不能成事。自己现在还年轻,不能冒这个险。
刘贤向前走了一步,恭恭敬敬的说道:“陛下,臣做这件事情不合适。臣的年纪太小、资历太轻,这方面也没经验,所以臣觉得这件事情应该交给通政司的陈四海大人来办理比较合适。”
“陈四海大人为人公正耿直,为朝野所称道,在外面也是声威赫赫。这件事情交给他来办,再合适不过。”
听了这话之后,朱由校深深的看了一眼刘贤。
面对这样的机会,刘贤居然不动心,而且能够保持如此的冷静思考,的确是一个人才。很好。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按你说的办吧。”
听了这话之后,刘贤连忙说道:“臣谢陛下!”
想了想之后,刘贤抬起头看着朱由校说道:“陛下,那香河这里的事情?”
“不管了,”朱由校直接说道:“不用打草惊蛇,等回来的时候再来这里看看,看看他们做的怎么样。”
“是,陛下。”刘贤连忙答应道。
刘贤也知道,皇帝这么做可不是说放过了这些人,而是在这里埋了一个钉子,回头看看这些人究竟是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的。
如果不满意,就有人要倒霉了。
朱由校也的确是这么想的,即便处置了香河的这些人,对朱由校来说也没什么意义。毕竟全国一盘棋,这些小虾米就放过他们吧,正好用他们做一个棋子,回头看看效果。
马千刀听到这话之后,心里面有些失望。
陛下既然不处置这些人,看来自己立功表现的机会没有了。这如何是好?
虽然心里面有些不满意,可是他也不敢说出来。
在场的这些都是什么人?这里哪有他一个锦衣卫百户说话的地方?
对于在场的这些人来说,他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人了。
不过他还是被人注意到了,这个人就是魏朝。
看了一眼马千刀,魏朝来到朱由校的身边说道:“皇爷,咱们这一次出来的事情是保密的,没有人知道。可是为了香河的事情,皇爷暴露了身份。皇爷虽然心系百姓、爱民如子,可是这身份泄露的事情也不能不考虑。如果因为这件事情造成了皇爷的安危有什么缺失,那奴婢万死不足以赎其罪。”
一边说着,魏朝一边瞥着马千刀。
马千刀觉得自己的心都要跳出来了,刚刚的想法自然也都全都没有了,脸上都快哭了。
魏公公您不至于的吧?难道是因为刚刚没给你面子?
可是我也不能装傻。再说了,我也不会想到这是皇帝啊!你不会是要杀我灭口吧?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魏朝笑眯眯的看着马千刀,一副很和善的模样,可是这话怎么听着都不和善。
马千刀心里那叫一个后悔,自己这么精明干什么?装傻不好吗?
朱由校瞪了一眼魏朝,说道:“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你还想要杀了马千刀不成?”
“皇爷,奴婢的意思是不如就让他跟着咱们一起走吧?”魏朝连忙说道:“让他跟着的话,有什么事情也方便一点,毕竟很可能还要和其他地方的锦衣卫打交道。”
听了这话之后,朱由校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有道理。”
说完,朱由校看着马千刀说道:“行了,跟着一起来吧。至于锦衣卫这里的事情,先交给你的手下吧。”
“是,陛下。”马千刀连忙答应道。
到了这个时候,他当然没有什么话好说了。别说反对,他连意见都不敢表达。真要是敢反对的话,估计真的就被灭口了。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617章 大明皇家水师
离开百户衙门后,朱由校回到了客栈,随后就把魏朝叫了过来。
朱由校说道:“让人马上回京城,找到锦衣卫,让他们去查一查这个马千刀。”
“顺便去问问许显纯,告诉他,香河这里的事情让许显纯亲自盯着查,朕要知道结果。”
“马千刀的话不能不相信,但是也不能全信。如果他说地方官员和那些大户有勾结,难保锦衣卫不会如此。所以不能放松。”
“是,皇爷。奴婢明白。”魏朝连忙答应道。
把这件事情安排好了之后,朱由校没有再说什么或者做什么。
香河这个地方他已经不准备多待了,他要赶到天津去。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没有再停留,直接向天津赶了过去。
这一路上又遇到了不少的难民。
这一次,朱由校没有再去关注。不过遇到那些实在是身体不好或者走不动的难民,朱由校会让人给他们一些干粮;如果遇到有人病重的话,朱由校还会让随行的太医为他们诊治。
在这方面,朱由校还是可以帮帮忙的,其他的事情就不行了。
同时朱由校也已经传旨给京城,让他们派人接应这些难民。
这让朱由校的心情有些沉重。
在京城附近都是如此情形,那其他的地方会如何呢?
虽然这里是边镇,有很多的军队,逃户多了一些。可是其他的地方呢?大明军队有少的地方吗?
南京、江南等地呢?情况该有多严重?
朱由校动了再下江南的心思,不去看看他不放心。
不过这件事情还是要等一等,天津这边比较着急。
何况如果再下江南去的话,路上也是很需要时间的,距离这么远,无论是走水路还是走陆路,花费的时间都很长。即便是自己现在马不停蹄的赶过去,也不一定来得及。
一行人一路赶奔到天津,没有再出什么大事情。
朱由校到天津的时候,已经有人来迎接了。
这个时代的天津不比后世。后世的天津是个直辖市,但是在大明这个时候,这里就只是天津卫,是只有驻军驻守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并不多。
前些年朱由校在天津建立了大明皇家水师,经历了这几年的规划基建之后,这里才渐渐地发展了起来。
天津有大型的造船厂,有庞大的军营。这些人全都是要吃用花销的,而且每次运送材料过来的商人到这里也都要住下,也都要吃饭。这就让周围的人全都聚在了这里,开始形成了城镇。
而且天津卫本来就有自己的小城,只不过是比较小罢了。经过这几年发展,城外都已经扩出了一个很大的范围。
显然,天津的城镇变得越来越大了。
一行人一边往里面走,朱由校一边看着。
现在这里所处的是大明皇家水师,天津卫都已经划归了皇家水师。
来迎接朱由校的就是大明皇家水师的俞咨皋。
原本的历史上,对俞咨皋的评价并不是很高,远不如他老爹俞大猷。
朱由校与俞咨皋谈过,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有见解的人,对水师的训练和作战都有自个儿独特想法,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朱由校本身也不是一个搞血统论的人,虽然自己是因为血统才能继承皇位,可毕竟是穿越者,也知道血统有多么不靠谱。
但这毕竟不是后世。
后世有全民教育的机会,大家都会读书写字,很多时候老子生出来的儿子不一定是好汉。
在大明这个时候不一样,教育资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的,而且即便得到了也不够公平。家学渊源有的时候真的不是说着玩的。
民间百姓也有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一方面是说血统,另外一方面也是说传承。
在大明这个时代,传承真的很重要。家学渊源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他们家的教育比较好。
俞咨皋是俞大猷的儿子,从小跟着父亲打仗,可以说是耳濡目染。
对于俞咨皋打不过郑芝龙这事,朱由校也不奇怪。
人家郑芝龙是什么装备?大明的水师当时是什么装备?
大明水师能打得过才有鬼了。
在大明时代的郑芝龙基本横行于整个海东之上。
俞咨皋想要和郑芝龙打,装备就不是一个量级。
对于海战,朱由校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是他很明白船坚炮利在海战上意味着什么。
你的船不行,你想和人家肉搏都没机会,你都没机会靠近人家。
而且在大明朝,指挥作战的很可能是文官;但是打败仗了,背锅的就是武将。这件事情很正常不过。
看过整个战役之后,朱由校其实就有了这种猜想。俞咨皋很可能就是背锅的,所以朱由校愿意试一试。
当然了,也有另外一个事情,那就是朱由校实在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如果自己手上有郑成功,那就不用俞咨皋了。如果俞大猷和戚继光还活着,用得着他们两个的儿子?
大明早就起飞了,直接原地爆炸。
但是没有啊,就只能是有什么,用什么。
俞咨皋也很忐忑,知道自个儿拿到这一次机会全都是因为父亲的恩荫。
如果这次干得好,那自然是不丢父亲的脸,甚至能够飞黄腾达;可是如果不得皇帝的喜欢,被皇帝认为干得不好,那就丢人丢大发了。
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戚元弼,俞咨皋有些无奈的问道:“你就一点都不紧张?不害怕吗?”
听了这话之后,戚元弼看了一眼俞咨皋说道:“紧张什么?害怕什么?你又不是第一次见陛下。陛下是多么的仁厚,为什么要害怕?”
俞咨皋看了一眼戚元弼,好无奈的说道:“你厉害。”
戚元弼白了他一眼,没有再说什么。
事实上,戚元弼的心里面也有点紧张,不过的确比俞咨皋要好很多。
戚元弼不是第一次见皇帝了。身为戚金的儿子,三兄弟可以说是非常得到皇帝的重用。
戚元辅在皇家亲军,戚元功则是陛下的亲卫,戚元弼现在在大明皇家水师。
当然了,这不是戚元弼敢无视皇帝的理由。
在戚元弼看来,俞咨皋有一些太患得患失了。他们两人已经在这里干了这么多年,很多事情心里面非常清楚,那就是自己两人干得很不错。
士卒的演练,战船的打造,一切都进行的非常好。几个战术科目的演练,比如抢滩夺岛登陆、水上作战,再比如舰艇火炮实操等等等等,成绩都很好。
戚元弼觉得根本就无需担心。当今皇帝英明神武、仁爱有为,怎么可能会鸡蛋里挑骨头?
自己两人把事情做好,等着领赏就行了。俞咨皋这就是在自己吓唬自己。
戚元弼也没办法和俞咨皋解释,两人思考的角度不一样。
虽然俞咨皋的年纪很大,和老爹是一个辈分,可是却不一样。
这些年老爹可是深受皇帝的信重,一手为皇帝打造了皇家亲军,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声名赫赫。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三兄弟也得到了照顾,一家三代为将。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心里面自然也有底气。
可是俞咨皋呢?
这些年,俞咨皋可一直都是在蹉跎岁月。现在终于有了机会,这心里面自然不是平静的,生怕出一点事情找到身上来,机会就没了。
戚元弼也能理解,也就没有去要求什么,甚至都没有和俞咨皋去说。毕竟两人基本情况不一样,感同身受做不到,自然也就说不了。
朱由校从马车上走下来,一眼就看到了戚元弼和俞咨皋。
戚元弼和俞咨皋两人连忙迎了上来,恭恭敬敬的对朱由校行了礼说道:“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朱由校看了一眼两人,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语气温和的说道。
听到这话,两人连忙从地上站了起来。
看了一眼身边的戚元功,又看了一眼站在俞咨皋身边的戚元弼,朱由校笑着说道:“兄弟二人有日子没见了?”
戚元功连忙说道:“回陛下,的确是有日子没见了。”
“那就先这样吧。”朱由校摆了摆手,语气随意的说道:“今天就先进城住下,什么事情都不办。你们兄弟二人也叙叙旧。”
“多谢陛下。”戚元功连忙答应道。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戚元功是一点都不敢懈怠,毕竟这是皇帝的安危。
戚元功带着人肃清场地,把所有的守卫工作全都安排好,甚至等到朱由校吃了晚饭去休息之后,他才走出来。
当然了,肯定没有离开朱由校的行辕,而是在门口见了弟弟戚元弼。
“哥哥。”戚元弼笑着说道。
戚元功点了点头,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说道:“等了有一会了吧?”
“也没多大一会儿。”戚元弼笑着说道:“二哥护卫着陛下,自然要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弟弟明白,哥哥也不用在意。”
戚元功点了点头说道:“你明白就好。在这边怎么样?”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618章 陛下为什么要打倭国?
听到哥哥的问题,戚元弼的脸上露出了苦笑,有些无奈的说道:“这个地方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
听了弟弟的话,戚元功稍微愣了一下,问道:“怎么说?”
他们兄弟都是在皇帝身边打转的,大哥是在皇家的亲军,自己是皇帝的亲卫,弟弟是皇家水师的人。
根据自己和大哥的经验,在皇家水师这边应该不错啊,怎么弟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呢?难道是有人欺负了弟弟?
这就让戚元功有些接受不了了。
自家的人不欺负别人就算了,还能让人欺负了?
要知道自家在大明朝这些武将当中也算是一等一的了,兄弟三人全都在军中任职,而且都是皇帝的心腹,再加上祖孙三代的积累,这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比拟的。
虽然在人脉上还比不上那些老牌的勋贵,比如英国公之辈,可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比较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人敢欺负弟弟?
见二哥横眉立目的模样,戚元弼就知道二哥误会了。
他连忙摆了摆手说道:“不是哥哥你想的那样。在这里待得很好,每日除了训练就是吃喝,伙食也不错。这你应该知道。”
“皇家水师的伙食还不错,我们每天还能出去打鱼。明天给哥哥送一条,这里的鱼可是肥得很,大家都有些吃腻了,不过对你们来说应该是很不错的伙食。”
“前些日子内务府的人还跑来了一趟,说要弄一些鱼。”
“即便是有了水泥直道,想要送到京城也不容易吧?”戚元功皱着眉头问道。
“倒也没那么难,他们搞了一个什么大型的运输车,还说什么鲶鱼效应。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反正他们在搞。”
“我要弄一些活鱼运到京城去卖,即便是死的也没问题,他们可以用冰块冰冻,说是什么冷链运输。还有就是晒成鱼干或者腌成咸鱼。”
“内务府的人你也知道,盐在他们那边不值钱。这几年他们搞的海水晒盐,大明的盐产量翻了好几倍。现在市面上的盐都什么价了?”
“反正他们有办法,只不过我们这边没敢答应。咱们皇家水师是皇帝的军队,自己打点鱼吃还行,可是搞活于贩卖不是咱们的活计,这个钱不敢赚。”
“内务府那边说他们会禀报陛下,我们也在等消息。”
戚元功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个好事。”
戚元弼笑了笑,语气有些很无奈的说道:“咱们大明的皇家水师这么好的装备、这么多的人、这么好的船,皇帝在这里面花了这么多钱,结果就打鱼啊?”
“要是真的打鱼卖的话,渔民就行了,何必用得着我们?”
说到这里,戚元弼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才说道:“这也是我们待得不舒服的地方。”
“大家可以每日操练,用心用力,可是这没有用武之地。你看看皇家亲军在辽东那边打了多少仗?还打得那么漂亮。据说这一次有不少人都要封官了,还有不少人都会有爵位。兄弟们怎么可能不眼馋?”
“大家都憋得嗷嗷叫,可是每日也看不到希望。”说到这里,戚元弼又叹了一口气,看着二哥说道:“有的时候真想调回到亲军里面去,跟着大哥也好啊。可是我也知道,只能是想象了。”
“咱们家在军队中多年,现在咱们兄弟三人又深受陛下的信任,如果全都待在京城,实在是有一些不像话,难免会招人非议。所以我一直没有动这样的心思,有了心思也只能忍着。”
看了一眼弟弟,戚元功笑了笑说道:“就你这点小心思,简直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当今陛下英明神武,还会忌惮这个?”
“咱们三兄弟能怎么样?能翻起什么浪花来?想的太多了你!”
“告诉你吧,陛下把你放在这里,就是为了要重用你。前面有一句话你说的对,陛下在皇家水师花了这么多钱,给这么好的船、这么好的装备,不是让你们打鱼的,也不是让你们在这里呆着的。这次你们应该就有事情要做。”
戚元弼顿时就兴奋了起来,连忙看着戚元功问道:“那二哥你和我说说呗?”
撇了一眼弟弟,戚元功有些迟疑。
他发现自己好像上了弟弟的套。弟弟在军中多年,不可能不明白这支水师肯定会有重用的,显然这就是跑过来套自己的话。
呆着难受是有些的,但不至于没希望。
戚元功狠狠的瞪了一眼弟弟,冷笑着说道:“什么乱七八糟的?少动这些歪心思,安心的等着。该你知道的事情你早晚也会知道,不该你知道的你别瞎打听。”
见自己的伎俩被哥哥拆穿了,戚元弼也不以为意,早就习惯了。
三兄弟从小一起长大,每天在一起训练、相互督促。两个哥哥教训自己的时候多着呢,哪个时候不是非打即骂?
现在说两句根本就没什么。
戚元弼说道:“这不是等着着急吗?”
“上次在辽东的时候,陛下想让朝鲜国王跟着一起到京城来。不过朝鲜国王没来,说是身体不适,但还是派了他的儿子过来,要和大明商谈一些事。如果不出意外,他们很快就会到天津来。到时候你们就会有事做了。”
戚元弼顿时就兴奋了起来,眼睛都冒着亮光问道:“难道说我们要打朝鲜?这个差事可以让我们去做啊!”
瞪了一眼弟弟,戚元功没好气的说道:“想得美!”
“不过有件事我倒是听说了,这次朝鲜的王子过来,同行的还有他的妹妹,据说要嫁给陛下。”
“又嫁?”戚元弼有些无奈的说道:“他们这是上瘾了是不是?”
“和你有什么关系?又不是嫁给你。”戚元功说道:“陛下的事情,是我们这些当臣子的能够随意乱说的吗?管好你自己的嘴,不要回去胡说八道。”
“二哥你放心,我也就是当着你的面说一说。”戚元弼挠着头笑了下说道:“可是蒙古人要嫁,现在朝鲜人也要嫁,这陛下的后宫成什么了?”
“他们愿意嫁,你有什么办法?”戚元功说道:“回去之后好好的等着,早晚有你们的用武之地。但是不要胡说八道,什么事情都不要跟别人说,见到他们之后就说今天晚上我只不过是聊了一些家常。”
“明白。”戚元弼严肃的点了点头说道:“二哥你放心,这个我懂。”
两兄弟又闲聊了一会儿家常,约定了将来一起回去拜见父亲,就各自回去了。
戚元弼可以在这里继续待一会,但是戚元功不行。他可是皇帝的亲卫,有着守卫皇帝的责任,稍稍离开一下见见弟弟还行,那是皇帝开恩;可是如果离开太久的话,那就不合适了。
两兄弟分开之后,戚元弼绕了一个弯子就拐到了俞咨皋的房间。
此时的俞咨皋还没有休息,见到戚元弼走进来,连忙热情的把他让到了房间里面,问道:“怎么样打?听到消息没有?你二哥不会什么都不说吧?”
无奈的苦笑了一下,戚元弼才说道:“没什么有用的消息。我二哥那个人你还不知道吗?他在陛下身边做亲卫,那嘴是必须要严的。我套了套他的话,可惜没成功。”
俞咨皋也有些无奈,脸上兴奋的表情也不见了,直接坐了下来看着戚元弼说道:“也在预料之中。可是这终归不是个事啊,你一点消息也没打探到吗?”
“倒是有一点消息。”戚元弼想了想说道:“我二哥说朝鲜国王的儿子要来,据说还带来了妹妹,说是要嫁给陛下。”
“除此之外,我二哥还说,等朝鲜国王的儿子他们到了,我们可能就用武之地了。只不过具体让我们做什么,我还没有想到,我二哥也没说。你能猜到吗?”
“多少能猜到一点。”俞咨皋想了想说道:“在海上,咱们大明的敌人本来就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如果和朝鲜一起行动的话,很可能就是倭国了。”
“倭国?”听了这话之后,戚元弼一皱眉头说道:“咱们要对付倭国吗?”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俞咨皋冷哼了一声说道:“这才过去多少年,你们就忘了当年的倭寇之乱了吗?”
“你还小,没和你父亲一起打过倭寇,但是你应该记得啊,咱们这些人是怎么起来的?靠的不就是打倭寇?”
“你们的戚家军是怎么来的,你心里应该清楚的很。所以咱们打倭寇有什么奇怪的事情吗?再加上拉上朝鲜,我觉得打倭寇的可能性很大。”
“那可是好事啊!”戚元弼兴奋地站了起来,拍了拍手说道:“咱们皇家水师上来就是灭国之战,了不得,了不得啊!”
1...279280281282283...3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