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城头之上似乎都没有活人了。
这种饱和式的攻击,直接就让赫图阿拉失去了抵抗的能力。
“进攻吧。”卢象升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说道。
随着他的话音,命令再一次传了出去。
一支队伍直接朝着赫图阿拉城冲了过去,为首的正是曹文诏。
这一次他带领的是突击队,这些人装备的全部都是短枪,有一部分甚至是左轮手枪,可以在巷战中发挥很大的威力。
长枪短枪交替掩护,战术很明确。
他身后跟上去的是明军的大队人马,这些人会在突击队进城打开缺口之后,快速占领整条街道,然后穿插包围,尽快地拿下整个城池。
这已经是演练过无数次的战术,大家已经很熟悉。
而赫图阿拉城的地形早就已经被大明朝摸得很透彻了。这些年虽然没打仗,但是这个地方的间谍可从来都没有少过。
锦衣卫的人已经把这里摸得很清楚了,甚至城里面也有锦衣卫的人,直接就会在城里面进行引导。
一时之间,城中枪声四起,喊杀声响彻云霄。
卢象升却没有向前,只是站在那里静静地等着。
这场战争其实在自己到这里来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城中的枪声整整持续了半个时辰,随后便只剩下零星的枪响。
曹文诏也带着人回来了,他的脸上甚至挂了血,显然这是和人拼杀的结果。
看来这家伙还是闲不住,卢象升也没说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等着他给自己一个交代。
曹文诏尴尬地看着卢象升说道:“我没主动去,我这是被人偷袭了,没办法。”
直接摇摇头,卢象升说道:“行了,这些事情不重要,回去以后再处理。城里面的战斗已经结束了吗?你们不是把所有人都杀了吧?”
“那怎么可能?”曹文诏直接摇头说道。
“战争已经结束了,反抗的人都被杀了,剩下的都是俘虏。我已经严肃约束了咱们的人,没有打砸抢烧的事情发生。宫殿也已经被封锁了,财务现在还没有清点。”
这一套也都是有操作手册的,演习了也不是一次了,需要约束的就是士卒,不让他们杀红了眼,不要见人就杀。
另外就是要看着士卒,不要太贪心了,不要烧杀抢掠,不要把什么东西都往自己的怀里面放。
这件事情上很重要。
赏赐肯定会有的,但是贪污不行。
卢象升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这样吧。我就不去见他们了,那些俘虏你点一些重要的,全部都送到山海关去,交给陛下来定夺。活着的,不能让他们死了,明白吗?”
“知道。”曹文诏点了点头,面容严肃的说道。
他们只是负责打仗,剩下的事情他们不管。陛下既然已经在山海关了,那就自然有陛下定夺。
“黄台吉的皇后什么的都在。”曹文诏鬼使神差的补了一句。
卢象升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想说要把她们献给陛下吗?
陛下不收破鞋。
不过卢象升还是说道:“好好的照顾着,别出了事。”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568章 是时候展示真正的实力了
“路上别让人对她们做什么,这件事情很重要。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情的话,我们这些人担待不起。”卢象升再一次郑重其事的嘱咐道。
这一次不嘱咐不行,卢象升真的怕手下的人做出点什么出格的事情。这些女人的长相暂且不提,关键是这些女人的身份。
陛下可以不要,但是绝对不会让手下的人祸害了。那样一来的话,陛下肯定会处罚自己。
怎么处置这些女人是陛下的事情,自己不能为陛下做主。
曹文诏也点了点头,非常明白的说道:“这件事你放心,我明白该怎么做。”
俘虏了敌酋的家属,那是一点问题都不能出的,一定要安安稳稳地送去给皇帝,否则就很容易出事情。
曹文诏第一时间安排了自己十分信任的手下把俘虏妥妥贴贴地送去山海关。
曹文诏安排好了之后,辽东的战事还在继续,三路大军不断清剿,城池也不断地被攻下来。
逃走的女真人有的向北方去了,但基本没剩多少,大部分人都被歼灭,很多人都投降了。
整个辽东战事进行到这个程度,基本已经要完成了。
后续就是其他人的涌入,随着战争的平复,内务府和商人们快速进入。他们要选择一个好的地方,然后和朝廷谈,把这些地方买下来。
他们主要买的是牧场,也有林区,还有矿产。
总之一句话,这里现在全都是大明朝的了,皇帝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留下,很大一部分还是要发卖的;甚至连女真奴隶都算上,一定要卖出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这些人自然就要花钱买了。朝廷得了一大笔的收入,他们得了很多的东西,钱、人,还有土地,将来这些东西都是能够给他们产生很大的经济利润。
甚至一些和朝鲜做生意的商人已经准备在这边建厂了;辽东的商人也是蜂拥而至,准备在这里建厂。
他们的商品一部分卖给了朝鲜,另外一部分卖到了蒙古草原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有利可图,自然就要蜂拥而至。相信辽东要经历一次大开发了。
内务府的人把事情做得有条不紊,事情进展非常的快。
首先就是把土地清理出来,然后就是各种矿山,剩下的就是能够做操场的地方。全部弄完之后,绘制成图,然后按照图纸进行发卖,卖出去之后再把钱送到国库。
辽东这个地方,他们打探了很多年的消息,绘制图纸不会花费很长时间。
而在山海关当中,随着战争消息的不断传来,这里的很多商人都开始北上,很多人也都离开了这里。
但是这里并没有变得落寞,而是更加的繁华了。人流车马川流不息,一时之间仿佛成为了中转站一般的地方。
另外就是广宁等地也迎来了很多的人口,大家都在朝着这方面来,就是奔着发财了过来的。
而朱由校也准备离开山海关了,他要到沈阳去。
上一次没有到沈阳去,是因为那个地方有危险。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沈阳已经很安全了,自己自然要到这个大城市去。
而沈阳是接下来建设的重点,这里将成为大明在辽东的大城市。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辽东的大城市是辽阳,而不是沈阳。而从战略位置上来说,沈阳要强很多。
自己把沈阳城扩大建设之后,可以作为向北的桥头堡,也可以向东、向西,整个辽东就都是自己说了算。
要举行的仪式也将会在沈阳举行。除了要进行的会盟之外,在沈阳会进行献俘仪式,也会进行一场简单的阅兵,还会进行一场军事演习,给到场的人看看大明朝的实力,说白了就是吓唬拉拢、威胁恐吓,然后再摄服。都是一些常规操作,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
虽然他们已经知道了大明朝的战绩,但大明朝是怎么打赢的他们还不知道。
朱由校对自己的武器那是很有信心的,是时候展示一下真正的实力了。让他们知道一下,大明朝究竟是何等强大的存在。
朱由校的住所之内。
看看眼前的孙承宗,朱由校面露关切的说道:“孙爱卿,这一次跟着咱们到辽东来的人也不少,你有什么事情还是交给他们去做吧。这才几天呢,怎么这样了?”
出现在朱由校面前的孙承宗,此时可以说是尽显疲态,眼睛上还带着一对硕大的黑眼圈,一看就知道这是忙得不行了,把自个儿累得够呛。
这让朱由校挺担心的,这么大年纪了,别再累坏了。
现在大明虽然发展很快,各种事情也很多。可是对于朱由校来说,任何人都不能出事,尤其是像孙承宗他们这批老人。
自己还需要他们压阵呢,孙传庭、卢象升他们这一代暂时还没有成长起来。孙承宗他们这些老人暂时还不适合退下去,因为中间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无论是孙承宗,还是徐光启,这些都是很珍惜的。
朱由校看一下身边的魏朝,直接说道:“去,派人把御医找来,给孙爱卿好好的看一看,可别把身体弄坏了。”
听了这话之后,孙承宗的心里面自然是暖暖的,不过脸上还是面容严肃的说道:“陛下放心,臣什么事情都没有。这一次到辽东来,也算是了了臣的一桩心愿。现在事情这么多,臣也不敢怠慢,生怕有什么疏漏。不过也已经忙完了,以后就会轻松很多。”
事实上,孙承宗之所以如此忙碌,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朱由校的放权。
对于朱由校来说,还真不担心自己的大权旁落,所以很多事情都是交给手下去做,孙承宗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次辽东的事情,很多都是孙承宗负责的。
朱由校偷懒了,每日都很悠闲。孙承宗自然就忙碌了起来。
只不过孙承宗也没说假话,的确是忙得差不多了,该安排的都安排了,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的做事情了。
对于他来说,这样的工作没什么难度,也不会耗费太大的精力。
“如此甚好。”朱由校点了点头,满意地说道:“今天把爱卿找过来,朕有一件事情要和爱卿商量一下。朕想到沈阳去,想让爱卿派人准备一下,然后就出发吧。”
皇帝要到沈阳去,这件事情孙承宗不意外。
山海关这个地方实在是小了一些,而且是一个关城,在这个地方施展不开,做点什么都不合适。
而沈阳就不一样了,那里城池要大一些,地方也宽敞一些。以前皇帝不方便去,现在却没有这种顾虑了。
孙承宗说道:“陛下说的是。不知道陛下想要什么时候启程?臣马上就派人去安排,如果定下日子的话,也要提前做些准备。”
朱由校想了想之后说道:“那就三天之后出发吧。”
孙承宗没有直接回答朱由校,毕竟皇帝走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有些事情都要提前做准备。物资供应、城市安防,还有皇帝陛下的守卫,这些都是要提前打算好的。
稍稍想了想之后,孙承宗心里面大概有了一个流程。
孙承宗说道:“这个没问题,陛下可以放心。臣回去之后就安排马上就动身。三天之后,一早就可以起身往沈阳城。”
“辛苦爱卿了。”朱由校温和的说道。
孙承宗点了点头,这件事情谈完了,但他却没有告辞,而是看着朱由校有些迟疑的说道:“陛下在去沈阳之前,不想见一见那些人吗?”
孙承宗说的那些人,自然就是在山海关的蒙古人和朝鲜人。
这些日子随着战争的消息不断地传来,这些人就显得格外的焦急。
朱由校一直不见他们,这些人就开始骚扰大明的臣子,尤其是像孙承宗这种地位很高的臣子。可以说每日里都是迎来送往。各种人想各样的办法托请到他这里,弄得孙承宗也是不厌其烦。
皇帝之前让他做的事情,他还能忍受一下,毕竟是为臣的本分,皇帝偷懒,他们不能偷懒。
而现在这些破事,孙承宗真的是不想搭理。他不明白皇帝要做什么,更不明白皇帝为什么拖着不见这些人。即便是拖着不见,也要给个理由,不然的话自己这边都要烦死了。
听了孙承宗的问题之后,朱由校直接摇了摇头说道:“现在还不到见他们的时候,先拖一拖吧。到了沈阳城之后,朕会举行献俘。到了那个时候,会邀请他们观礼。除此之外,朕还要举行一次小型的军事演习,正好也让他们参观一下。”
“这些事情都做完了,朕再见他们。现在见他们无非就是相互扯皮,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朕身为大明朝的皇帝,懒得和他们说那些废话。到时候他们就会明白一件事情,朕说话,他们听着就可以了。”
孙承宗一点不觉得朱由校说的过分,而是很赞成的点了点头。
大明的皇帝就是这样的,大明也应该是这样的。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569章 分化蒙古诸部
“既然如此,那臣就回去告诉他们了。”孙承宗直接说道。
在得知朱由校的想法之后,孙承宗也就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
在这之前,他还要考虑一些事情,但是现在陛下的态度就决定了大明朝廷的态度。
而那些人是不是对大明朝廷的态度感到不满意,那不重要。满意也好,不满意也好,都与大明没有关系。
满意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不满意,那憋着;如果憋不住,那大明会让你憋住的。
朱由校看了一眼孙承宗,赞赏地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全都托付给爱卿了。”
像孙承宗这样的老臣,在朝廷之中不但人脉丰富、位高权重,而且经验丰富,处理起很多事情来都是得心应手。
这些年,他与朱由校的配合也是越来越好。现在朱由校只是说了一句话,他大概就会知道怎么做了。
孙承宗说道:“如果没有什么其他事情的话,臣就下去安排了。”
说完,孙承宗看着朱由校,等着皇帝给一个答复。
这件事情上,朱由校自然不会拖延,笑着说道:“爱卿去吧。”
“是,陛下。”孙承宗答应了一声,给朱由校行了礼,便站起身子向外面走了出去。
目送着孙承宗,朱由校站起身子活动了一下筋骨,然后转身看着魏朝说道:“出去走走。马上就要离开这里了,正好四处看一看。”
“是,皇爷。奴婢马上安排人。”魏朝连忙答应道。
朱由校向前走了几步,似乎想起了什么似的,直接停住了脚步,又说道:“把布木布泰也叫上,带着她一起出去走一走。”
“是,皇爷。”魏朝再一次答应道,同时在心里面感慨:皇爷还真的是喜欢这个蒙古族的小丫头,现在出门居然也要带着她?
不可以得罪她呀,一会去找的时候一定要客气点,拉一拉关系。这以后要是进了皇宫里面,说不定还能照顾一下自己。
当然了,也不能走得太近。如果走得太近的话,容易让皇后误会,那样就不好了。
大明朝,谁不知道当今皇帝对皇后的宠爱是没有边际的,不能得罪皇后啊。
魏朝走了之后,朱由校一边向外走,一边开始琢磨。
事情自然不会像魏朝想的那样多么的宠爱大玉儿。自从自己来到大明朝之后,谈感情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作为皇帝就不要想着这些东西了。
再说了,自己现在考虑事情的方向从来都不是以个人感情的角度出发的。
之所以带着大玉儿,带着她出去到处走,无非就是想对外彰显自己对她的宠爱罢了。
说白了就是对外界的人施压,让北方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宠爱大玉儿,自己看中了科尔沁部。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达到分化拉拢的目的。没有分化拉拢,其他的东西都是水中飘萍、毫无根基。
上一次刺激他们就已经要让他们发狂了,开始疯狂地往这里送女人;有了这一次的刺激之后,相信他们会更加地疯狂。等到了沈阳之后,他们就会任由自己搓圆捏扁。
朱由校带着人出去逛了,外面就传出了消息,同时放出消息的还有孙承宗这边。
大明要在沈阳城举行演武,还要阅兵,同时还要进行献俘仪式。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意味着什么,大明朝这是要炫耀武力。
黄台吉已经死了,女真也已经被平定了,大明朝根本就不需要炫耀武力。现在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做给蒙古、朝鲜这些人看的,说白了就是要吓唬吓唬你。而吓唬完了之后呢,就是逼着你们臣服了。
现在放出这样的消息,就是想让你们自己做决定。如果不准备臣服的话,可以自己想办法,无论是反抗,还是做什么都好,显然大明朝不畏惧这些。
如果真的有人准备要无理取闹的话,那就好办了。相信大明朝的这一次阅兵,会直接变成下一次的战争行为。大军在沈阳会直接出动,把那些想要挑衅大明朝威严的全都干掉。这是所有人都意识到的事实。
而事实上,朱由校的确准备这么办。
在消息传出去之后,整个山海关都戒严了,大街上随处可见军队,这些人身上充满着肃杀之气,目光警惕,简直就是一副要杀人的样子。
驿站之中。
吴克善的脸色阴沉地可怕。
在他的对面,就是其他部族的几个人,脸色也都十分难看。不过比起吴克善来,他们的脸色要更加难看一些。甚至在看吴克善的时候,人人的目光中都带着警惕。
毕竟大明朝的皇帝刚刚又把布木布泰叫走了,很显然,科尔沁部族和自己这些部族不一样,他们和大明朝的关系可是比自己这些人要好得多,人家早就已经结为盟友了。
当年在打朵颜三卫的时候,还是科尔沁从里面穿针引线的,他们捞的好处也是最多的。
这一次大明朝的皇帝要干这种事情,说不定早就已经和他们商量好了。如果自己这边要反抗的话,说不定吴克善就会先下手。
到了那个时候,事情就会变得非常非常的麻烦,自己这边要面对吴克善和大明朝的压力。所以他们不相信吴克善。
对于吴克善来说,这种情况也十分糟糕。
眼前的这些人不相信自己,大明朝的那个皇帝就会相信自己吗?
实在是太天真了,那是不可能的。吴克善也不会那么想,这件事情不好办。
他的目光扫过了所有人说道:“你们是怎么看的?”
大家谁都没有说话,显然不想和吴克善说这些东西,都想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的。
互相看过之后,依旧没有人说话。
这个时候,吴克善的目光落到了张沐河的身上。
张沐河是内喀尔喀五部的首领,这一次代表里面他说了算。只要科尔沁能够和内喀尔喀达成统一,其他的人就不重要。
大明朝的皇帝想做什么,只要这两个部落同意或者反对,其他的部落都只能跟着,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有人反对的话,那么他们两个部落就会提前灭了他。
“张沐河,你们怎么看?”吴克善看着张沐河,也没有绕弯子。
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存在绕弯子的事情了,什么事情还是放在明面上说的好。
张沐河抬起头看了一眼吴克善,沉着脸没有说话。
这一次的事情不是自己和科尔沁之间的争斗,而是整个部落要决定的事情。大家都要在一起,不然的话很可能就会被大明逐个击破,下场会很惨。
而现在的情况就是谁都不相信,没办法抱团。
“你应该先说说你怎么想的吧?”张沐河看着吴克善,用最温和的语气说着最好不留情面的话,“在知道你怎么想的之后,我们这些人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张沐河的这句话说得很不客气,可以说是直指本质。
大家现在谁都不相信吴克善,谁都不相信科尔沁。如果科尔沁不表态的话,大家很难相信他。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张沐河直接就把事情挑明了,不想绕弯子。
如果吴克善现在表明态度会贴近大明,而且没有任何条件的话,在场的这些人也不会说什么。
如果和吴克善说了,他去告密怎么办?
不说才是最好的。一定要让吴克善先表态,然后大家才好继续说话。在这件事情上,所有人的意见都一致。
张沐河说完之后,大家的目光也都看向了吴克善。
“还是要先看看大明准备怎么做吧。”吴克善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之后,直接说道。
说完,吴克善小心翼翼地看着众人。
闻言,众人脸上的神色倒是没有什么变化,不过也没有缓和下来。显然吴克善的这句话其实也在他们的意料之内,并没有让他们满意。
看看大明怎么说?
这话和没说有什么区别?
他们要的是吴克善表态,表态会不会和自己这些人在一起。
可实际上吴克善不想表态,吴克善心里面也很清楚,一旦自己表达了态度,这些人就会逼着自己继续往前走。
如果自己说亲善大明,那么就白说了,代表着不和他们在一起,他们这些人会排挤自己。
如果自己说和这些人在一起,那么估计他们就会推举自己为首领去和大明谈判。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就会被架在火上烤,搞不好两头都不是人、谁也讨好不了。
这个首领不好当,所以吴克善根本就不想表态,说了这样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只不过这样的话,并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张沐河目光深邃地看了一眼吴克善,最后点了点头说道:“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吧,先看看情况怎么样。我们先赶到沈阳城,看看大明朝的皇帝说些什么。”
说完,张沐河站起身子直接向外走了出去。
实际上,吴克善的话已经代表了他的态度,不需要再继续听下去了。
见张沐河站起身子向外走,在场的其他人也纷纷跟上。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570章 朱由校到沈阳了
吴克善和张沐河他们两家闹翻了之后,其他的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出选择。
在现在这个时候,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和张沐河站在一起来对吴克善进行施压。在吴克善什么都没有表现出来之前,不能和他走得太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