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他们又不敢打过来。无非就是想和自己套套近乎,问点东西。
毕竟这东西刚送出去,趁热打铁是最好的选择。回头再去找人家的话,这东西收了就收了,这热情都凉了,你找人家问东问西的,还有什么人家会告诉你?
“当然没问题。”孙承宗热情的说道:“只要大王想,自然没问题。”
一行人开始向城里面溜达。
刚开始的时候自然就是一些客套话,李综赞扬了一下山海关,孙承宗在旁边谦虚,魏朝则是查缺补漏;李综身边的朴正红也不时的问上一嘴,一副勤学好问的模样。
双方也算是聊得热火朝天。
穿过两条街之后,李综这才把话题转移到了正题上。
“孙大人,这街上怎么这么多的蒙古人?看起来倒是很恭顺呀。”李综一边四下看着,有些疑惑的问道,只不过语气十分随意罢了。
“也没啥事,都是来觐见陛下的。”孙承宗理所当然的说道,仿佛这根本就是正常的态势一样,一点骄傲的神情都没有。
他似乎就是在说,我已经习惯了。语气之中还带着一点厌烦,仿佛在说,太烦了这些人。
这种态度让李综很诧异,甚至李综身边的朴正红都有一些诧异。
他们的确看到了那些蒙古人都很客气,一点没有没有耀武扬威的意思。
这不对呀,以前不是听说大明和蒙古一直在打仗吗?还说蒙古人桀骜不驯?
这些蒙古人和黄台吉是盟友,怎么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了?
虽然朝鲜对大明很了解,但有些事情和大明内部的东西他们还是不知道,也没人和他们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难免有些懵圈。
孙承宗自然不会和他们解释。不知道就算了,高深莫测,正好。
“前方正在打仗,相信不多时就会有消息传过来。到时候陛下就会召见这些人,毕竟黄台吉战败之后,这边的局势就清晰和明朗了起来,很多事情就需要重新谈一谈。”孙承宗在旁边补充了一句道。
听到这话之后,李综的表情就严肃了起来。
显然大明朝这次要教训的是蒙古人,越来越有强国的气象了呀。
而且前面在打仗吗?自己怎么一点都没有感觉到呢?
这里并没有战争的紧张气氛,看看这热闹的集市、来来往往的人流,这是在打仗吗?
要知道,这里距离战场可没有多远呀。
事实上,战争还真就没影响到这些人,这里大部分都是蒙古人和来的商人。
朱由校到这里之后,这里就已经热闹繁华了起来,可以说是人流如织。
那些商人对大明的军队有明显的信心,他们就是来捡便宜的,正兴奋着呢,怎么可能感受什么战争的气氛?
“看来这一战进行的很顺利。”李综在一边笑着说道。
“黄台吉不过土鸡瓦狗、插标卖首之辈,此战之后就没有什么金国了。他们这些人只是趁着大明不注意的时候折腾折腾,现在大明回过神来了,自然没有他们闹腾的余地了。”孙承宗一副理所当然的说道。
一边的朴正红有一些不服气。
前几年大明可没有这么牛,那时候大明好像在辽东被闹腾的挺厉害,自己这边都被吃了亏,怎么突然间就变成这样了呢?
朴正红有些不明白,但是他觉得眼前这个人不像在演戏。
不过他还是不太相信,准备回头观察看一看。
正在这个时候,城门外突然响起了马蹄声和人声。
随后就有一匹马飞驰来,摇晃着手中的旗,大声呼喊道:“建宁大捷!卢象升将军击毙黄台吉!”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561章 建奴覆灭,大明威武!
这喊声一出来,城门口瞬间哗然,无数人都震惊地看向了城门口。
黄台吉这个名字在山海关这个地方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可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现在的金国之主。
大明与黄台吉这一战的消息早就传开了,这里的人早就弄清楚了。毕竟皇帝现在就在这里,这个消息不是你想不知道就不知道的,没有人可以不知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人都曾猜测过,这一仗会打成什么样。
觉得大明会打输的人不太多,毕竟这些年大明就没有打输过。而且自从当今陛下登基之后,一直在辽东用兵,之前还打过一次大仗。这一次皇帝亲自过来,很难打输。
但是最终会打成什么样,整个山海关还是有不少猜测。
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这一仗会逼降黄台吉,毕竟实力亏损太大。虽然黄台吉这个人不太行,这些年被大明欺压得很厉害,但实力还是有的。如果想要灭掉的话,还是没那么容易。
毕竟这些年建奴的人骁勇善战,给山海关这边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要这么轻易的拿下来,肯定是不太容易。
所以刚刚那喊声一出来,所有人都震惊了。
居然打得这么快吗?这一战就把黄台吉干掉了?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震惊之后便是狂喜,欢呼声瞬间就在城门口响起。
“大明威武!卢将军威武!”
最先开始欢呼的是在城门口上站岗的士卒。
这些士卒没有机会上战场,但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还是忍不住开心。毕竟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大多数和黄台吉他们都有仇,自家的人很可能就曾经这样死过。
现在终于不用再继续打仗了!
孙承宗和魏朝自然也听到了这个消息。
魏朝看了一眼孙承宗,脸上带着狂喜说道:“孙大人,孙大人,你听到了吗?咱们打赢了!”
孙承宗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但还是保持了平稳的神色。
他在心里面不断的告诫自己,要矜持、要矜持。
虽然他的心里面也非常高兴,这么多年以来,大明对着辽东用了多少心力?花了多少金钱?丢了多少人?
这些,孙承宗都知道。现在终于把丢的人找回来了,这些年花的钱、费的心力都没有白费。
灭掉了黄台吉之后,辽东就将重新置于大明的统治之下。从这个时候开始,没有人能够挑衅大明在这块土地上的权威。
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啊!
一边的朝鲜国王李综也听到了喊声,脸上也全都是震惊的神色。
他也知道黄台吉,这些年也没少吃黄台吉的亏。
这八年来,大明很安稳,黄台吉很少去鼓捣大明,毕竟有熊廷弼在这里守着,黄台吉想要打赢也不太容易,双方可以说得上是互有胜负。
但是黄台吉对朝鲜,动不动就是一顿胖揍。没有粮食了就来抢一波,缺奴隶了也来抢一波。虽然大明在旁边帮忙,但是这些年多多少少的损失还是有的。
现在黄台吉被覆灭了,这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原本李综还想着需不需要跟大明皇帝建议一下,让自己这边也出手帮帮忙。毕竟这一架如果大明打赢了,对自己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李综不希望出什么问题,愿意提供一些帮助,哪怕让自己出兵都可以。结果没等到他见到大明朝的皇帝,就传来了这样的消息。
大明朝不但打赢了,而且还灭了黄台吉,这简直太让人震惊了!
作战之速度、战果之辉煌,真的是太超出人的预料了!
转头看了一眼孙承宗和魏朝,李综说道:“咱们快去见陛下吧,正好向陛下道喜!”
李综原本还想着和这两人套套近乎,但是现在时机已经不合适了。战报已经来了,接下来肯定就是庆祝。
自己要到大明皇帝的身边去,到了那里之后,自己才能够做更多的事情,顺便表达一下自己的恭贺之心。
听了李综的话,孙传庭和魏朝对视了一眼,同时笑着说道:“这个当然没有问题,大王这边请。”
两人也没有心思在这里陪着李综绕弯子了,山海关这个地方实在是没有什么好逛的,也没有什么人文古迹之类的东西,这里就是一个兵城。
何况消息已经传来了,谁还有心思在这里乱来?
赶紧回到皇帝的身边才是正经的,接下来有的忙碌了,不过这是好事情。
而在朱由校的行辕当中,他也听到了外面的欢呼声。
随着传令兵跑过整座城,外面的所有人都听到了这个好消息,所有人都知道大明打赢了。
“大明威武!陛下威武!”
欢呼声响彻了整个城池,所有人都激动不已。
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这是一场振奋人心的战争。大明朝打赢了,这里就这样恢复太平了,以后也不会再有战争、不会死人了。
大家可以安安稳稳的生活,这就是好事情。朝廷的赋税也不会那么多,也不会让大家去帮着运输物资什么的,自然就好过了。
而对于商人来说,这是一次大发利市的机会。尤其是那些跟着内务府从京城和南方来的商人,他们这一次就是来发财的。
现在打赢了,而且速度这么快,对他们来说就是无与伦比的商业机会。所以他们想不高兴都难,这一次一定要大发一笔了。
街上有商人直接拎出了铜锣,在街上咣咣咣的敲。有人开始为了庆祝胜利而打折,这种操作他们早就已经熟悉了,做起来根本没有丝毫的生涩。
酒楼茶馆到处都在议论,欢呼声不断的传来。
朱由校也被吵醒了。
从卧榻上坐起来之后,看了一眼身边伺候的陈洪,朱由校直接问道:“外面在吵闹什么?怎么如此闹腾?去看看,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朱由校虽然这么说,但是他的心里并不怎么担心。
在山海关这个地方还真就出不了什么事。这里就是一个兵城,自己的身边除了护卫之外还有很多军队,根本就不可能出什么事情。
军队造反也不可能存在,快别闹了,现在大明的军队可没有人想造反。自己这两年除了在亲军上下功夫之外,也提高了不少边军的待遇。尤其是辽东那边,他们的日子好过的多了。
虽然没说边军日子有多么的好过,但是比起以前来看好很多,连军户都可以达到衣食无忧的程度,更不用说那些基层和上层的军官们了。
商人们在这边做生意,他们的好处就多了去了。很多将领也会让家人在生意里面插一手,那简直就是无往而不利,发财发得不要不要的,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造自己的反?
自己的威望可是非常高的。即便是造反,自己也不担心,没有人能够造自己的反。
“是,皇爷。”陈洪连忙答应了一声,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他也想知道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来到门口,陈洪就见到了一群人呼呼啦啦的往这边走了过来。
为首的正是孙承宗和魏朝,显然两人的速度是非常的快。
报捷的题本已经到了孙承宗的手里面,他正在快速往前走着。
而魏朝也是一脸的激动。
旁边有人已经开始大喊了:“建宁大捷!卢象升将军阵斩黄台吉!”
黄台吉是怎么死的已经不重要了,反正死了就死了。这个时候一定要把卢象升烘托起来。
也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直接就把事情搞成了卢象升阵斩黄台吉,说的好像就是在两军对垒的时候,黄台吉被卢象升一刀劈了一样。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陈洪直接就打了一个哆嗦,心差点没跳出来。
果然,这是一件大好事情!
他没有丝毫的犹豫,转身就往里面跑。
让孙承宗他们来报喜,那成什么了?
自己要先进去给皇爷贺喜!
跑进屋子之后,陈洪就见到了已经站起来的朱由校。
没有丝毫的犹豫,陈洪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大声说道:“恭喜皇爷,贺喜皇爷,建宁大捷!卢象升将军镇斩黄台吉!皇爷,咱们打赢了!”
听了这话之后,朱由校一时之间也有一些恍惚。倒不是他觉得大明这样打的有什么艰苦的或者什么其他的东西,他知道大明会打赢,但是觉得会打赢得很轻松。
自己这么多年用这么多力气,搞了这么多武器,这要是不清楚,那不白打了吗?
这武器装备绝对可以碾压当代。环看整个天下没有敌手,不存在失败的可能性。
只不朱由校没想到会打得这么痛快,没想到会打得这么利索,而且一战就把黄台吉弄死了。
这个时候,孙承宗等人也来了,见到朱由校之后也是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说道:“陛下,建奴覆灭了,大明打赢了!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在孙承宗喊的时候,所有人都跟着他喊了起来。
周围站着的宫女、太监、士卒也全都跪着喊了起来,“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562章 接二连三的捷报
一时之间,称颂的呼喊声响彻云霄。
听着这些呼喊声,朱由校的心情也激动了起来。
他原本以为自己能够稳得住的,毕竟心里面早有准备了,打赢了黄台吉也不是什么让人意外的事情。
在这样的情况下,激动的心情应该不会有。高兴是一定的,但不会真的激动起来。
但事实上,即便是做了充足的准备,真正事情到头上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朱由校脸上的笑容瞬间就灿烂了起来,大声的说道:“好,很好!所有人都有赏赐!”
这是应该有的过程。
朝堂之上有了喜事,终究是要给下面人一些赏赐的。
目光落到了孙承宗等人的身上,朱由校直接笑着说道:“免礼吧,都起来吧。”
底下的人全都站了起来,神情也有一些激动,随着朱由校走到了屋子里面。
其他的人自然都没有跟进来,主要来的人就是孙承宗。
这一次被朱由校带过来的武将那边虽然也来了一些人,但大部分都有职位。除了上战场的人之外,剩下的人也都各自有各自的活干。
朱由校看了一眼孙承宗,温和的笑着说道:“没想到这么顺利啊。”
孙承宗脸上也全都是笑容,听了朱由校的话也点了点头。
这几年,孙承宗见到了大明的发展,皇家亲军的确很强大,但没想到这么强大。
孙承宗说道:“是顺利了一些。陛下,捷报在这里。”
一边说着,孙承宗一边把手中的捷报递给了魏朝。
魏朝接过捷报,双手捧着来到朱由校的面前,恭敬地把捷报呈给了朱由校。
把捷报拿过来,朱由校快速翻看了起来。
这只是一份报捷的题本,在这上面并没有写得太过于详细,立功人员的名单更是没有,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战争的过程。
朱由校看了一遍之后,有些激动的大声说道:“好哇,好!”
真的是很好。
他曾经无数次的想象大明军队在战场上的威势,一直没有机会亲眼见到。这一次虽然没有看到战争的景象,但凭借着眼前的题本,多多少少还能够想象一下。
关键是这一次依靠这样的军队打赢了,以后恐怕想打输也不容易。
把手中的捷报放到了一边,朱由校直接对孙承宗说道:“马上让人把消息传回京城去吧,相信那边的人等得已经很焦急,别让他们再等下去了。”
孙承宗也明白朱由校这么说的意思,一方面是给京城那边报喜,另外一方面也是安抚一下人心。
毕竟皇帝这一次离开京城,来到了辽东,而且这边还在打仗。如果没有捷报的话,总归是人心不稳的。
这份捷报传回去之后,别说稳定人心了,直接就是震撼人心。
大明这几年对外征战没有失败过,自从皇帝登基之后,国力一直在增强。这一次覆灭了黄台吉之后,就没有人再敢和大明叫板了,辽东也算彻底的安稳了下来。
至于说剩下的科尔沁和其他的蒙古族部落,这个时候也没有人敢再挑衅大明了。
剩下的也就是西北了。
那边的事情解决之后,大明的北疆就彻底的安稳下来。即便是现在没有解决,朝廷之中也不会再有人敢胡乱的跳反了。
一个这样威势的皇帝,加上震慑天下的军队,陛下的神威必然是再上一个台阶。
“是,陛下。臣马上回去吧。”孙承宗连忙答应道。
既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和重要性,那就不能够再拖下去了,所以孙承宗果断地选择了听从朱由校的话。
正在君臣二人商谈的时候,外面再一次吵闹了起来。
这就让朱由校有些发愣。
很快,魏朝就再一次跑了进来,脸上全都是喜色,扑通一声就跪倒在了地上,大声的说道:“皇爷,捷报!”
朱由校和孙承宗都没有想到,居然又再一次来了捷报。
手里边的这份还没捂热乎呢,居然又送来了一份?
看来前方的战事很顺利啊。
朱由校看着魏朝问道:“这一次应该是孙传庭的吧?”
卢象升那边打赢了,孙传庭那边自然也不会出现意外。
而且看了卢象升的奏报之后,朱由校大概也明白了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
黄台吉带人想要先击溃卢象升,但是被卢象升灭掉了。那么抚顺那边的防御也就没有那么严重了,面对孙传庭自然是没有什么胜算的。
孙传庭这个人本来就是一个帅才,现在手上有了这样的军队,那自然就是一等一能打的人。一个小小的抚顺城,根本就不可能拦得住他。
魏朝听了朱由校的话之后,连忙说道:“圣明无过皇爷,的确是孙大人的捷报!他们已经打下了抚顺,现在带着人向着赫图阿拉进攻。”
“这两人怕是要抢功劳啊。”孙承宗在一边笑着说道。
抢功劳这个话题虽然不是什么好话题,毕竟因为抢功劳误事的事情多了。无论是在以前的朝代,还是在大明朝,这都不是什么好事情。可是在这个时候说出来,就那么的让人高兴和兴奋。
朱由校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直接对魏朝说道:“把奏报拿上来吧。”
“是,皇爷。”魏朝连忙从地上爬了起来,双手捧着捷报来到了朱由校的面前,恭敬地递给朱由校。
伸手将捷报拿过来,朱由校快速翻看了一遍。
比起卢象升那一份写得热血沸腾的捷报,孙传庭的这一份就要显得平淡的多,只是交代了一下战争的过程。
事实上,在朱由校看来,这一仗打得也的确是平淡了一些。
孙传庭到了地方之后摆开阵势,直接仗着自己的火器优势就把对方打趴下了,攻城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激烈也激烈不起来。这根本就是一场不对等的战斗,代差实在是太严重了。
将手中的捷报递给身边的魏朝,朱由校对孙承宗说道:“爱卿也看一看吧,这是一个很好的消息,正好一起送回到京城去。”
“是,陛下。”孙承宗答应了一声,从魏朝的手里面接过了捷报。
快速地翻看了一遍之后,孙承宗满意的点了点头。
说起来,他对卢象升这些年轻人的观感并没有那么好,这些人实在是过于张扬跋扈了一些。虽然说能力是有,但终归是太年轻了。
孙承宗也不会说什么,那些人都是陛下提拔起来的,与陛下的年纪相仿,他们能够一起成长,这个时候自己要去说卢象升什么?
看着就像是在倚老卖老。何况年轻人嘛,有点朝气也是好的。
只不过相比较起来,孙承宗更欣赏孙传庭。虽然孙传庭年纪也不大,但是为人稳重,想法很多。
像这一次作战就是稳扎稳打,即便占据了这样的优势,也没有乱来。这就很好,不骄不躁,即便有什么问题的话,也能够妥善的撤回来。
看完了手中的捷报之后,孙承宗说道:“孙传庭的这一仗打得不错呀,看来辽东的战事很快就会结束了,拖不了太久了。”
朱由校也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确实不错,这些年轻人终究是没让人失望,也算是成长起来了,大明也后继有人了。”
虽然朱由校的年纪说这样的话有一些不太好,但他是皇帝,有资格这么说。
旁边的孙承宗也是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
对于大明朝新涌现的这些年轻人,他是很看好的。毕竟他的年岁已经大了,在朝堂上混的日子已经不长了,这些人也挤压不到他。他很愿意提携这些人。
正在君臣二人欢喜相谈的时候,外面又响了急切的脚步声。
随后,一脸兴奋的陈洪从外面走了进来,他的手里面也捧着一份题本。
陈洪走进来之后也是扑通一声就跪到了地上,大声的说道:“皇爷,捷报!”
听了这话之后,无论是孙承宗,还是朱由校都是一愣,然后一起笑了起来。
孙承宗更是直接说道:“这份应该是熊廷弼的吧?他们还真是会选好日子。”
朱由校听了这话之后,也跟着笑了起来,直接摆了摆手说道:“拿上来吧。”
陈洪从地上爬了起来,直接把题本送到了朱由校的面前。
伸手把题本拿过来,朱由校快速地翻看了一下说道:“很不错。熊廷弼到了清河之后,派了一支人马到蒙古草原那边,随后便带着人杀向了建奴。一路之上势如破竹,现在已经逼近了女真叶赫部。”
听了这话之后,在脑子里面过了一下辽东的地图,孙承宗笑着说道:“三面受敌,坚持不了多久了。加上黄台吉已经死了,女真群龙无首,相信用不了一个月就能够结束战斗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