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一边说着,孔胤植一边悄无声息的将一卷纸管递到陈洪的手旁。
低头看了一眼,陈洪就知道这是银票。
即便不是十三省通兑,出了这里肯定也直接就能兑换出来。而且,既是衍圣公能够送得出手的,那肯定就不会少。
只不过,此举却吓了陈洪一跳。
陈洪连忙向后退了两步,直接与孔胤植拉开了距离。
皇爷刚敲打完自己,这个钱是真的不敢收。周围这些心眼比针还小的小内侍可都看着呢,谁知道这里面有没有皇爷的眼线?
要知道这帮小兔崽子都想踩着自己上位,自己要是收了这个钱,说不定回去就会挨皇爷的收拾。
看到陈洪的动作,孔胤植也是一愣。
自己送出去的可是钱,怎么陈公公就跟被蛇咬了一样?
“衍圣公这是做什么?”陈洪沉着脸说道:“咱家虽然是宫中的阉人,是没了卵子的货,可是也知道忠义廉耻,怎么能收这种钱?”
听了这话之后,孔胤植脸色胀得通红,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心里面猛地一沉。
这些宫里宫外的太监是什么德行,孔胤植再清楚不过了。
这些人可以说是视钱如命,有机会的话肯定大捞一笔。现在这个陈公公居然连钱都不收了,可见情况已经糟糕到了什么地步。
“这里是陛下的行辕,衍圣公还是注意一些吧。”陈洪冷着脸说完这句话之后,直接说道:“陛下召见,跟着咱家来吧。”
说完这句话之后,陈洪转身向里间走了进去。
孔胤植自然是不敢怠慢,连忙跟了上去。
两人一前一后的向前走,很快就来到了朱由校所在的地方。
见到朱由校之后,孔胤植连忙行礼,说道:“臣参见陛下。”
朱由校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孔胤植,微微皱了皱眉头。
这个孔胤植,朱由校还真的就是很熟悉,不光是这一世熟悉,在穿越前也很熟悉。
这是大明的最后一任衍圣公,同时也是大清的第一任衍圣公。
不但如此,现在孔胤植叫这个名字,以后他还会改名字,为避雍正帝胤禛名讳,后人称其为“孔衍植”。
在原本的历史上,孔胤植于明熹宗天启元年袭封衍圣公。
天启七年,加太子太保。
崇祯三年,晋太子太傅。
顺治元年九月初一,孔胤植上《初进表文》表示自己愿意归诚清朝的意愿。其中言辞极尽献媚之能,可以说是刷新了很多人的下限。
顺治二年,朝廷颁布剃发令,孔胤植率领族众威望族人率先剃发,并向清廷上奏了《剃头奏折》。
虽然朱由校心里面觉得孔胤植无耻,觉得愤恨,但还算能理解。毕竟大明自个儿把江山给丢了,孔胤植为了延续自己的家族做这样的事情也能够理解。
但是有一点就有点不能接受,那就是做这件事情的人出自孔家。
不光是为了明朝,更重要的是为了汉族的传承。
孔子的后人,推崇的是孔子之学。华夏文明的脊梁如此轻易的就折断了,受世人的供奉却做出了这样的事情,让朱由校很难接受。
衍圣公嘴上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上却是跪的最快的。
为了保全家族,委曲求全或许可以理解,但也不至于做那种谄媚的事情。
不过孔家是从元朝过来的,倒也能理解。
朱由校站在那里思考,孔胤植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跪在那里行礼也有一会儿了,他却没有听到陛下让自己站起来。
虽然孔胤植还很年轻,但身子并没有多健壮,现在已经跪得膝盖疼了。
“起来吧。”朱由校缓缓的说道,随后坐到了椅子上。
听到这句话,孔胤植仿佛听到了天籁之音。
他缓缓的站起身子,轻轻松了一口气,直接站起身子。
“朕这一次到山东来,想要看一看山东的灾民,看看在朕的治理之下,大明的百姓过得如何。”
朱由校看着孔胤植,面无表情的说道:“可是到了山东一看,朕痛心疾首。山东的百姓过得不好,即便是没有这一次大灾,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遭受了这一次大灾之后,山东更是惨如地狱。”
“朕很痛心,衍圣公能不能告诉朕,这是为什么?毕竟衍圣公府在山东也这么多年了,算得上是地头蛇,应该是很清楚情况吧?”
听了这话之后,孔胤植脸上的表情顿时就复杂了起来。
他实在是没有想到陛下居然如此不客气,心里面不断的打鼓,额头上冷汗直冒,有些迟疑的说道:“回陛下,臣、臣不知啊!”
“是吗?”朱由校看着孔胤植,语气冷淡的说道。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由校没有再继续开口,而是端起茶杯轻轻的喝了一口,随后放到了桌子上,这才继续说道:“那朕和你说道说道。”
“自古以来,皇朝久了,土地兼并便严重了起来。百姓无立锥之地,也算不上什么太耸人听闻的事情,历朝历代皆是如此,我大明也不例外。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说出去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虽然朱由校的语气很平和,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但孔胤植却被吓得够呛。
这语气越平和,这事就越多呀!
“到了山东之后,朕也让人查了查田地。”朱由校笑着说道:“这还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鲁王府占了山东耕地的四成,衍圣公府占了五成。整个山东的耕地,不是鲁王府的,就是你家的,你们两家也算得上是家大业大了。”
朱由校说到这里,忍不住笑了起来。
“当年孔圣人周游列国,想要传播自己的学问,可曾想过自己的子孙后人会有今时今日?如果论土地的话,这山东恐怕也不是朕的了,也不是大明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好像说的也不对,至少这山东的地就不是朕的。今天把你召来,朕有件事情想和你商量商量。”
孔胤植都快哭了,陛下这话说的太重了,就差直接说他们孔家在山东为王了。这事要是这么说下去的话,那自己家就完了。
孔胤植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连忙说道:“孔家为陛下臣子,这山东也是陛下的山东。有什么事情,陛下尽管吩咐,孔家无不遵从。”
“是吗?这样也好。”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山东百姓无立锥之地,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朕想着买点田分给他们,既然你们家的田比较多,那卖给朕一些吧。”
“至于多少钱,就按照市价来算。朕之前让锦衣卫去查了一下,你们家的人不是在收田吗?就按照你们家收田的价格来算,也不用买太多,先买十万亩吧。如果不够的话,朕再接着买。”
“对了,现在山东受灾没有粮食,朕听说你们家囤了不少粮食,卖给朕一些。价钱你放心,就按照现在市面上的粮价。不然你们家存了那么多粮食,也没得赚。”
“对了,还有你们家倒卖的赈灾粮食,朕也愿意出钱买回来。你看这样行不行?如果国库的银子不够,朕把玉玺押在你们家,等有钱了朕再赎回来。”
“如果觉得玉玺不够,朕把人压在你们家。当年梁武帝出家,臣子们就用银子把他给赎了回来。现在朕到你们家,可以学一些孔圣人的圣人之道,顺便把自己押在这,等到朝廷有了钱之后,正好再把朕赎回去。”
孔胤植磕头如捣蒜,声泪俱下的说道:“陛下,陛下,何出此言呢?陛下想要,臣愿意奉上全部家产,臣一文钱都不要。”
“与民争利,强夺臣子的家产,你觉得朕是昏君吗?”朱由校猛地站起了身子,大声说道:“是不是在你的眼里,朕就是天底下最大的昏君?”
“臣不敢,臣不敢!”孔胤植连忙说道:“臣愿意捐献所有家产!”
听了这话之后,朱由校的怒气不但没有消去,反而更加的剧烈了。
他快步走下台阶,一脚把孔胤植踹翻在了地上。
这一幕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甚至连陈洪都吓到了。
皇爷前面放了狠话,现在居然直接动了手,这是有多生气?
这么长时间了,陈洪还从来没有见到皇爷如此。
朱由校踹倒了孔胤植之后,怒声说道:“是不是觉得很委屈?”
“衍圣公府,诗礼传家,看看你们干的好事!侵吞土地、逼良为娼、买卖人口、倒卖赈灾粮食,这也是你们家能干的事!”
“不要否认说什么底下人不懂事,也不要说那些人和你们家没关系。这种话骗得了谁?真以为朕是傻子?”
朱由校看着孔胤植,直接说道:“你一副委委屈屈的样子,好像朕要剥夺你们家的家产一样。那是你们家的吗?”
“那是朕的,天下都是朕的!”
“衍圣公,孔圣人那么多后人,谁都能做衍圣公!”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由校直接转身走回椅子前,说道:“陈洪,传几位内阁大学士进宫,传张维贤入宫。”
“是,皇爷。”陈洪连忙答应道。
此时,孔胤植真的慌了。
刚刚他的心中还怀有侥幸,虽然陛下的话说得狠,但也不至于动摇孔家的根基。无非就是出点银子、出点钱罢了。
孔胤植之所以说愿意献出全部家产,他知道陛下不可能要。如果陛下真的没收了孔家的全部家产,那天下的人会怎么看?
只是孔胤植没想到自己的小心思被陛下看穿了,引得陛下暴怒。
孔胤植连忙跪着向前挪了几步,想要说什么。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345章 大明的天下姓朱
朱由校直接对身边的几个太监吩咐道:“把他押下去,让他闭嘴。”
“陛下!”孔胤植还想说点什么,可在这混乱的时刻他早已将先人的教诲和父辈的教导抛在了脑后,大脑中一片空白。
很快,孔胤植就被带了出去。
朱由校叹了一口气,轻轻地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看了一眼把茶水送上来的陈洪,说道:“你说,这人怎么就不知足呢?给了他们那么多,还要争,还要抢。他们难道就不明白吗,只有朕给的,他们才能拿;朕不给的,他们拿了,朕不但要剁掉他们的手,还要砍掉他们的头!”
听了这话之后,陈洪连忙说道:“自古人心不足蛇吞象,皇爷不用和他们一般见识。像这样贪得无厌的人,上天会收了他们的。再说了,衍圣公乃是孔圣人的后人,想来今日之后肯定会很羞愤的。”
朱由校看了陈洪一眼,说道:“羞愤?羞愤到什么程度?”
“想来应该会畏罪自杀吧。”陈洪想了想,语气轻柔的说道:“毕竟做了这么样对不起皇爷的事情,做了这么样对不起大明的事情,但凡还有一点良知,应该也会羞愧的无颜面对皇爷。”
朱由校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最后苦笑着说道:“希望他还有这样的良知吧。”
说着,朱由校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行了,不用说他了。去见徐光启等人吧。”
此时,徐光启等人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朱由校走过来的时候,徐光启等人脸上的表情都有些忐忑。
事实上,他们刚才已经听说了一些事情。从宫里面的气氛也能够感觉得出来,这里的情况并不太好。衍圣公来到的事情,他们也都知道。
刚刚陛下召见了衍圣公,现在气氛又这么不好,可见刚刚的召见并不是很顺利。
朱由校看着徐光启等人,缓缓的说道:“免礼吧。诸位爱卿坐下。”
等到徐光启等人坐下之后,朱由校叹了一口气,招呼陈洪上茶。
等到陈洪把茶水端上来之后,朱由校才说道:“今天把诸位爱卿找过来,是有一件事情要和你们商量。”
徐光启等人一听,连忙正襟危坐等待着自家陛下说事情。
目光扫了徐光启等人一眼,朱由校直接说道:“咱们到济宁也有一些日子了,济宁是什么情况,山东是什么情况,朕想诸位爱卿心里面也都有数了。”
“朝堂派下来的赈灾粮食,到了山东也没留下多少。山东这里的事情,想必你们也都知道了,鲁王府和曲阜表面上是风光无限、仁义道德,可实际上却是侵占田地、逼良为娼、侵吞和贩卖赈灾粮食,同时勾结白莲教反贼,为祸一方。”
听到朱由校这么说,徐光启等人的心里面就是一颤。
他们也知道陛下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衍圣公究竟说了什么了?居然把陛下给气成了这个样子?
要知道那可是衍圣公府,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不可能勾结白莲教造反。当然了,别的事情是肯定存在的。
孔家的名声一直也不怎么好,在万历的时候就曾经被收拾过。那一代的孔家家主,总是打着朝拜皇帝的名义进京,用着朝廷的驿站,使用朝廷的人。他每一次都采买一大堆货物,在朝廷的驿站这里免费吃住,然后到京城去贩卖货物,借此来大赚一笔。
当时的张居正就看不下去了,严惩了孔家,对其进京朝拜作出了严格的限制。从那个时候起,孔家的名声就不怎么好。
山东的情况他们也都知道,他们都是山东的臣子,只不过他们没有张居正的勇气罢了。即便是张居正,也仅仅是限制惩处一下孔家,并不敢真的怎么样。
可是现在陛下的这些话,那就不像是要限制和惩处一下而已,这是要大动干戈的节奏!
所以徐光启等人心里面有些吃惊,同时在快速思考着自己该怎么办。
最淡定的要数英国公张维贤。
这件事情,张维贤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孔家人的事情,和自己张家有什么关系?
他衍圣公死不死的,自己不关心。自己是英国公,本身就不能和他们走得太近。当然了,表明态度去反对这种得罪人的事情也不能干。
至于徐光启,本身对孔家也是不屑的,人家现在可是天主教的教徒。最近开始,徐光启觉得朱由校说的有道理,反正是对孔家不感冒。
而黄克缵现在信的是荀子,玩的是礼法并举,反正不会为了这件事情去得罪陛下。至于说为了陛下去得罪孔家,似乎也犯不上。
自己最近搞礼法并举,已经得罪了不少人了。如果再搞出这件事情,恐怕自己得罪的人就更多了。到了那个时候自己怎么办?那岂不是活不下去了?
所以黄克缵在心里面也打定了主意,不表态,什么都不说,光说过年话,陛下你说的对呀。
最近黄克缵研究了一下,尤其是明朝的历代内阁大学士。他发现了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被人称为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前辈,好像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简单,而且值得自己学习。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自己如果学他们,或许还能够走长远一些,否则路就走窄了,事情也变得不好办了。
朱由校没管这三个人在琢磨什么,而是继续说道:“刚刚衍圣公来了,聊了聊山东的情况。衍圣公说,他愿意拿出全部家产来献给朕,让朕来救济山东的百姓。几位爱卿觉得如何呀?”
在场的三个人全都是人精,一听这话,瞬间就明白陛下为什么这么生气了。
献出全部家产给陛下,这话说的是不是有点过?
你衍圣公将陛下置于何地?陛下会要你的家产?你把陛下当什么了?
何况这一次的事情明明就是你家做错了,还敢如此威逼陛下。陛下是能让你威逼的吗?
如果是好说话的陛下,可能也就算了。可是当今陛下年少气盛,自从登基之后,还没有人敢如此威逼。
那些跪在午门前面的那些人,现在都在哪儿呢?
区区一个曲阜孔家,居然也敢来这一套。真当陛下的刀子不锋利了?
你们孔家有今时今日的地位,还不就是因为有一个好祖宗?
没事的时候,自然是大家都抬着你,把你当成一个牌位供奉着。可是你要有做牌位的自觉,现在居然敢做这样的事情?
这个牌位好像没什么自觉了。
听到朱由校问自己该怎么办,徐光启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全都有一些迟疑。
不过他们三个也都知道,这件事情如果不说点什么,在陛下这里是过不去的。
于是张维贤最先开口了,他站起身子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妥。”
“是吗?说来听听?”朱由校看着张维贤说道。
“启禀陛下,虽说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是这臣子的家产就是臣子的家产,如果随便被进献,很可能会出现强纳家财的事情。到时候地方臣子胡乱来,有损陛下的名声。”
朱由校看了一眼张维贤,点了点头说道:“英国公说得有道理,坐下吧。”
等到英国公坐下,徐光启也站起身子说道:“陛下,臣也以为此事不妥。曲阜孔家乃是孔圣人的后裔,事关重大,收其家财恐怕会引起非议,得不偿失。”
“徐阁老说的对,坐吧。”朱由校笑着对徐光启说道。
等到徐光启坐下,朱由校看向了黄克缵。
黄克缵自然也不能不站起来,于是他也站起身子,态度恭敬的说道:“陛下,臣也以为此举不妥。原因前面两位大人都说过了,臣也就不再赘述了。”
“臣要说的是孔家犯的错误。”黄克缵表情严肃的说道:“臣以为当严查。无论是牵扯到了孔家的什么人,一律都要严惩,否则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安人心。即便是衍圣公府,亦不可迁延罔顾。”
朱由校看了黄克缵一眼,轻轻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坐下吧。”
三个人看似说了一些东西,但其实跟没说一样。他们三个并不是在给朱由校出主意,只是在表明他们自身的立场。
朱由校明白了他们的立场,说白了就是不干涉,不反对。
甚至黄克缵还表示如果陛下要收拾孔家,他还是愿意出一点力气的。
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由校根本不可能让黄克缵出力气,不然自己养那么多人做什么?
“朕今天有一些累了,诸位爱卿也回去吧。”朱由校看着徐光启三个人,摆了摆手说道。
“那臣等告退。”徐光启等人连忙站起身子躬身说道。
等到出了屋门口,徐光启三人全都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徐光启看了一眼张维贤二人,面目平静的说道:“两位大人,今日之事就不要外传了吧?”
张维贤和黄克缵对视了一眼。
虽然徐光启这句话说的不太客气,但两人也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于是同时点了点头。
既然让两人表态,徐光启也没有再瞒着什么,直接笑了笑说道:“这一次的事情很大,陛下恐怕忍不下这口气。两位都是朝中的老臣了,想必怎么做就不用我说了吧?”
“徐阁老放心,我们自然知道怎么做。”张维贤脸上人畜无害的笑着,眼中却是闪过了一丝狠厉,说道:“这大明的天下姓朱,有人想改姓的话,也要问问我们手中的刀。当年我们的祖上能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我们自然也能护着当今陛下,护着大明的天下!”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346章 锦衣卫查案
徐光启看了一眼张维贤,轻轻地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他与张维贤的立场本来就不一样,但他相信张维贤说的是真的。
勋贵、勋戚与文官本来就不一样,他们与陛下绑定的更深,世代深受皇恩,不太敢做对不起陛下的事情。毕竟如果真的那么做了,处置他们也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何况现在张维贤深受陛下的信任、深受陛下的重用,不会自断前程。
“如此,那就这样吧!”徐光启说道:“至于事情究竟如何处置,还是要看陛下的意思,我们就不要参与的太多了。”
张维贤两人也明白徐光启的意思,各自点了点头。
徐光启三人知道,当今的陛下虽然年少气盛,但为人手段并不青涩,而且为人很强势,决定的事情很难改变。如果是为了家国的事情,抗争还是有必要的。
只是,为了这一次的事情,根本就是不值得。孔家做的也的确是太过分了,不但收了那么多土地、盘剥了那么多百姓,居然敢把手伸到赈灾粮里面,的确应该好好琢磨一下了。
至于陛下怎么处置,那是陛下的权力,自己这些人就不要发表意见了。
看着空旷的房间,朱由校站起身子松了一口气,活动了一下筋骨,看了一眼陈洪,面无表情的说道:“把许显纯叫来吧。对了,好好照顾一下衍圣公,别出什么问题。”
听了朱由校的话,陈洪一愣,不过还是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连忙点了点头说道:“皇爷放心,奴婢知道怎么做。”
事实上,陈洪已经在计划了。
他在计划怎么让衍圣公认罪,然后怎么让衍圣公去死。现在看来陛下留着衍圣公的一条命,还有其他的用处。
陈洪也松了一口气,毕竟杀这么一个人不是什么太小的事情,现在不用动手也挺好。
陈洪不明白,并不是朱由校不想杀,只是有了其他的主意了,时间还没到。
“去吧。”朱由校挥了挥手。
陈洪躬身退了出去,去找许显纯了。
朱由校缓步走回到卧榻前,慵懒的斜靠着卧榻,对着不远处的宫女招了招手,说:“给朕按一下。”
宫女自然不敢怠慢,连忙上手。
朱由校头枕在一个宫女的大腿上,双腿被两个宫女抱着,轻轻地按压揉捏着。
猜你喜欢